第一篇:《会“走”的玩具》教学设计1
《会“走”的玩具》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难点: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剪刀,铅画纸等制作工具. 教具:会走的玩具5个,范画用具同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背诵古诗,稳定课堂秩序.
2、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和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生答:汽车、飞机、火车、凯蒂猫、奥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狮子等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生答:还有米老鼠、大灰狼、狮子王等等)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
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想”生齐答)
三、欣赏:
1、(拿出装有范作的包)看,它们都藏在这只包里呢!(将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并做侧耳听状)听,这里面有声音:“大雄”,让我出来,我要吃铁板烧.(将机器猫取出展示给学生看)小朋友,这儿有吃铁板烧吗?(“没有”生答)(师又作听状)听,还有声音.“多啦A梦、多啦A梦,外面好玩吗?你可别把我扔在包里.”(将大雄取出展示)“有没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梦”.“大雄别吵了,让我再睡一会儿,看我眼睛还睁不开来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队,请大家排好队,车子就要来了!(取出车子)嗯,大伙儿都到齐了,请大家排好队.看小朋友欢迎不欢迎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小朋友要是欢迎的话,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好吗?(学生鼓掌)
2、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们都能站着也能走,能站能走.)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谁到上面来仔细观察一下. 师:示范玩具车子、圣旦老人、人.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3、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 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d、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板书:涂)e、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欣赏)
4、欣赏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只,为什么?(生答略)
五、练习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1、中间停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脚在前或后的小动物玩具或做多个转 动轮子的汽车等.
2、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3、学生在音乐声中做作业.
六、讲评作品:
比一比谁做得有趣、好看又会走. 总结:
小朋友今天上课都很认真,大家做的会走的玩具可爱极了.没做玩的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完成.下面老师再让你们看一些会走的玩具.(出示图片)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
第二篇:会响的玩具 教学设计
《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玩具的三种发声原理,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2.掌握制作玩具的技巧,学会用画、剪、贴等手法装饰、表现你的玩具。
3.学会变废为宝,为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乐。在感受美术创意制作乐趣的同时,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的喜悦。教师准备:
课件、非洲鼓、手腕摇铃、其他三种原理的成品玩具、三种原理制作的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纸杯、易拉罐、黄豆、塑料瓶、沙子、彩纸等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双面胶、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教学重点:
1.掌握三种发生的原理,制作出不同的玩具。
2.学会用画、剪、贴等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组合装饰会响的玩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造,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分层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微讲堂:本节课本着“艺术无界、爱美术、爱音乐、懂科学”的理念进行讲授。由当前流行的打击乐器——非洲鼓,现场为《铃儿响叮当》配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介绍了击打、摩擦、气流冲击孔洞这三个发声的科学原理之后,我们进入了本课重难点的解决。
让学生观看三组学生、大师作品的图片,小组内讨论作品的制作材料、原理、装饰方法,总结出用易拉罐、泡面盒、纸杯、木材、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通过画、剪、贴的制作方式,加以不同的组合制作出击打、摩擦、气流冲击孔洞这三种不同发声原理的玩具。
为加深学生的制作印象,播放以往学生的制作过程,详细分解画、剪、贴三步骤。至此,本课的重难点基本解决。制作阶段注意剪刀的使用,把握3个发声原则制作会响的玩具。制作完成后,从创意、外形、色彩、声音四方面,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
全班拿起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随老师的非洲鼓一起,为《铃儿响叮当》配乐并合唱。课后尝试为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乐,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知道这节课什么课吗?虽然是美术课,但是美术老师今天不想上美术课了,我们来一起上一节音乐课怎么样?(非洲鼓:《铃儿响叮当》)
师:这首歌会唱的举手看一下。既然那么多学生会唱,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遍吧,老师要听听谁的嗓音最响亮。(老师手拿非洲鼓打着节拍)
师:有不少同学已经注意到我用的这个乐器了,跟着音乐打起节拍是不是更有气氛、更有趣呢?这节课我们就为自己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与老师和朋友一起欢快的打着节拍、唱着歌,好不好?(出示本课课题:《会响的玩具》)
二、出示事例,掌握特征
1、我会探究
但是这么好玩的玩具,哪能这么简单就告诉你们呢?先过了猜谜语这关吧,猜中了老师就教你们:
圆脸蛋,好像是胖妞妞戴耳环,左一个,右一个,摇起头儿唱的欢。(谜底:拨浪鼓)(展示拨浪鼓)通过小鼓两边的小鼓球击打鼓面,发出调皮的“咚咚咚”的响声。(出示大鼓)再来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大鼓。通过木锤击打鼓面,产生震耳欲聋的响声。(出示课件,照片展示指板、娃娃摇鼓。)看了这四样玩具,谁能给我总结下原理呢? 生:击打。
(实物展示)再来看看这个沙锤,小沙子在里面不断的摩擦、滑动产生的这样的声响。还有小风铃,通过玻璃球与玻璃外壳的摩擦产生了清脆的声音。请问这两样玩具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生:摩擦。
(实物展示)这里还有小鸭子,用手一捏,把小鸭肚子里的小气流通过特质的小孔洞发出悦耳的声响。还有体育老师爱用的口哨,也是这个道理,那这类玩具的原理谁知道呢? 生:气流冲击孔洞。
2、我会讨论
(依次出示三类原理所制的学生作品)观察以下三类玩具,小组讨论问题: 这些玩具各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玩具响起的原理是什么?
这些玩具各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3、我会借鉴
为加深学生的制作印象,播放以往学生的制作过程,详细分解画、剪、贴三步骤。
让学生在学生作品中受到启发,掌握最基本的原理,具备制作的思路及制作方法,以便进一步创作。
三、师生合力,我会创作
要求:六人一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制作出会响的玩具。试一试:用易拉罐做一个会响的玩具,装饰要有创意,色彩鲜明,为我们的《铃儿响叮当》配乐。注意:使用刀具时,请注意安全。
四、小组展评,自我提升
议一议:从创意、外形、色彩或者声音方面进行评价。比一比谁的玩具最美丽,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最动听。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在全班展示。
五、娱乐生活,拓展延伸
拿出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一边大声合唱《铃儿响叮当》,一边为小龙人配乐。
让学生课后能为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上一曲,展示给自己的父母听,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
第三篇: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
会摇的玩具
盐池第五小学 方琰芸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会摇玩具的特点。
(2)技能目标: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大胆创造意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初步合理巧用不同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
3、教学难点:了解玩具会摇的特点和造型设计。
4、教学准备:学生:彩色卡纸、蛋壳、弹簧、剪刀、双面胶、即时贴
教师:各种会摇的玩具课件、纸制玩具等
5、教学过程:
(一)、谈话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制作过了什么样的玩具呢?(生答:略)那么,会滚的玩具是靠什么方法使它能够滚动起来的呢?(生答:略)不错,会滚的玩具是利用圆形或圆柱体的物品使它能够滚动起来。你们看,会滚的小猪就是靠外形是个圆形的滚环才使它能够滚动起来,多有趣呀。(师演示课件滚动玩具----小猪),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玩具,(师课件演示不倒翁玩具)它与会滚的小猪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答:略),对了,一个会滚,一个会摇,那么,你想知道会摇的玩具是靠什么办法使它能够产生摇摆的呢?它又可以选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共同探究学习,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好吗?(课件出示课题:会摇的玩具)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玩具,正与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连,以已学的知识为切入点,通过亲切而又简单的导语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从中感知到会滚、会摇玩具的不同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探索研究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所玩会摇玩具的种类和特征。(师指生回答)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会摇玩具的种类和特点,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并布置了几道作业题,大家完成了没有?(生答:略)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作业题)
(1)你在哪里见过或玩过哪些会摇的玩具?
(2)会摇的玩具是怎样摇摆起来的?
(3)“不倒翁”为什么会摇而不倒?你们知道吗?(指生回答,师课件演示“不倒翁”摇而不倒的过程,)
[评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课中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会摇玩具为什么会产生会摇的原理和种类,以及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
2、做一做:出示纸制“会摇的鱼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生选材制作玩具会摇动的部分。(根据自己的材料,个人、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会摇的不倒翁,你们说,不倒翁为什么会摇而不倒呢?这是什么原因?(生答,略)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了不倒翁摇而不倒是因为它的低部呈圆弧形,而且它是下重上轻,所以它才会摇而不倒,那么,我们利用不倒翁这个原理可不可以选用其它的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呢?(提出问题,引导分析)
(1)用平面的普通卡纸,制作一个圆形的外形使它变成一个会滚的玩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平面纸张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呢?(交流讨论)
(2)老师这只“鱼儿”玩具是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是靠什么方法使它摇摆起来的呢?它为什么会摇而不倒呢?(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同学们(师出示圆筒),我们知道会滚动的圆筒可以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那么,可不可以把它制作成一个会摇的玩具呢?(生答:略)到底可不可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我们知道圆筒它已具备了会摇玩具的什么特点?(生答:圆弧形)可是它还是会滚呀!怎么办?根据不倒翁的原理,我们应该怎样使它摇摆起来呢?(生答:固定一个重心物)对了,这样就可以产生摇摆了,最后,只要进行装饰一下就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会摇的玩具,是吗?(生答:略)通过不断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会摇的玩具能不能产生摇摆,最关键的是会摇的部分,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所带来的材料,动手制作会摇的部分。
[评析:引导学生不断的讨论、分析、比较、体验,使学生懂得摇动的部分是制作会摇玩具的关键所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低部呈弧形的变化和上轻下重及力的作用,才使其产生摇摆。根据这种情况,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造型的会摇玩具。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师:同学们,会摇的部分做好了并不表示这个玩具就已经做好了,想一想,怎样把会摇的部分变成一个有趣的形象呢?你又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造型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说想法、作法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问题:
(1)想一想,看看你们所带来的材料可以设计制作哪些会摇的玩具?(分组讨论,同组互说想法。)
(2)依据玩具会摇的部分,请生说一说,可以使它变成什么样的会摇玩具造型?(分组讨论,同组互说想法。)
[评析: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探究和发现,找到了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合作协调做事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引导学生欣赏范例,拓宽想象空间(课件演示)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一些好的想法,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把他们好的想法和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指生回答)通过与同学们共同交流,使老师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根据会摇的部分,设计各种不同的形象的,不知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想法?还请同学们提提建议(演示老师范例欣赏),看了老师所设计的玩具造型,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怎样?(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会摇的玩具,让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选材设计制作的,请看屏幕。(演示学生作品欣赏)
[评析:通过欣赏,目的是让学生观察了解不同的材料都可以进行想象创造设计,制作各种不同的会摇的玩具造型,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设计制作
师: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你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动手制作、设计有趣的玩具造型。同学们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制作有趣的会摇的玩具。
1、让学生再次动手制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制作会摇的玩具。
2、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玩具取名。
3、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评析: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把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四)、展示评价
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做好的小组,可以玩一玩,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玩具做的会摇、有趣,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1、你觉得这些玩具哪一个做的最有趣?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说说你最成功的地方。
3、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将利用生活中哪些材料进行制作?
4、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评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活动延伸
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利用平时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学习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会摇的玩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品应用了会摇的原理,使它能够摇摆起来?(生答:略)不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的积极地思考,将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作品来,下课。
[评析:引导学生继续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粘贴活动发挥潜能。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掌握和利用会摇的原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体会到美术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生活中,美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四篇:《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玩具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以往学生对玩具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上,或好看,或好玩,而没有有意识地从美术造型的角度去认识玩具。虽然部分学生也曾在父母或伙伴的指导下制作过简单的玩具,但怎样制作出具有造型美、功能新并承载着自己特殊情感的玩具,将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中,学生的学习将以手工制作和装饰美化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学习习惯,并善于选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进行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从生活中的游戏玩耍到课堂上自己设计玩具,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既充满挑战又十分有趣。教师要从美术造型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了解玩具的特点,对找到的废旧材料进行创意想象,并运用绘画、剪贴等造型方法,将这些材料设计制作成一个会响的玩具。
二、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激发兴趣—探究玩具—赏析拓展—设计与制作—展示评价。教师可利用会响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门见山地导入教学。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探究玩具制作的方法、使用的材料、发声的方式等。再通过对其他会响的玩具的赏析来拓展思路,为学生接下来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做好铺垫。学生实践时,着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制作,重点放在会响的玩具的制作上。在制作出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后,再采用绘画或剪贴等方法对其进行装饰美化。
三、教学建议
【教案一:(1课时)】
(一)引导阶段,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进行激趣,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还玩过或见过哪些会响的玩具。
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探究发现
教师将事先准备的玩具分发到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观察并思考: 1.这个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这个玩具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3.什么装饰方法让这个玩具变得很漂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制作材料、造型方式和装饰方法的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幅玩具作品的图片,进行设计思路的拓展。
(三)创作阶段,动手实践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制作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 解决。
(四)展评阶段,总结提升
学生展示会响的玩具作品,并分享制作心得和创作感受。
(五)收拾整理,行为关注
引导学生收拾好各种材料,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二:(1课时)】
(一)引导阶段,激趣导入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出示的玩具为什么会发出声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玩具制作所用 的材料。
(二)发展阶段,探究发现
教师用示范演示法讲解用胶带内芯、铃铛等材料制作成的会响的玩具,并介绍用皱纹纸等材料进行装饰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教师再介绍几种会响的玩具的设计思路。
鼓励学生用带来的废旧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采用画、剪、贴等方法将玩具美化。
(三)创作阶段,动手实践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要激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自由地去创造与设计。
(四)展评阶段,总结提升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欣赏和评价,从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比比谁的玩具最美丽,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最动听。
(五)课堂小结,思维拓展 课后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引导学生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意、设计和制作。
(六)收拾与整理,行为关注 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四、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积极地动脑动手,用手中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出会响的玩具。2.学生能否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3.学生能否大胆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方法。4.学生能否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设计。
除了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感知“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外,还可以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课中耐心细致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制作能力。
第五篇: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设计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玩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玩具. 教学难点:造型的生动变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是融绘画、剪贴、想象创意于一体的设计制作课.在本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动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学会在制作纸筒的基础上添加动物特征和拟人化的装饰,完成一只动物纸偶的制作.教学中要多欣赏不同的动物形象,对比它们的特征;还应该多分析范作,观察教师示范,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同时感受创造动物纸偶玩具的快乐,享受制作玩具的乐趣. 从课题《会演戏的玩具》就可看出其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会演戏的玩具可以是用纸制作的小玩偶、提线纸偶,也可以是用废旧袜子手套等制作,材料很丰富.依据本课的性质,教师主要采取“分析、交流、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制作方法.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方法——分析交流——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激趣导入 1.教师表演一个小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位你们熟悉的人物,他是谁?原来是小青蛙.(教师 出示制作好的玩偶)它要给我们讲个故事.(出示小舞台讲故事).2.教师出示几个做好的玩具.
小青蛙的故事讲得真好.它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出示范作“小白兔”、“小乌龟”、“小老虎”等)它们也很会演戏.这些小朋友有趣吗?想不想尝试做一做?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各种会表演的玩具吧!
出示课题:《会“演戏”的玩具》 通过讲故事、出示范作,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的浓厚兴趣. 探究方法
1.教师出示玩具图片,小组观察讨论:(1)制作玩具有哪些不同的方法?(2)制作玩具的步骤是怎样的?
2.学生小组交流探讨、发言,教师归纳小结: 以玩具“鱼”的基本制作方法步骤为例:(1)将卡纸卷成喇叭状并粘牢;
(2)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做鱼的尾部,剪出鱼的尾巴;
(3)贴上彩色的鱼鳞;
(4)细部的美化,制作完成.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分析、探究,了解玩具的设计制作方法及具体步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想一想:还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分析交流
1.教师出示两个作品,请学生比较两件作品的不同 ——普通的青蛙和拟人化的青蛙,哪一个更生动有趣?
2.总结拟人的制作方法:可添加衣服、配饰和头饰等并给纸偶取名.
3.强调玩具的动态:
今天我们要设计制作的是会演戏的玩具,所以玩具的表情和姿态应该是生动形象、各种各样的.请你说说在设计制作时可以有哪些生动的变化?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归纳并显示各种造型的图片:如:歪着头听悄悄话的模样;瞪着眼吃惊的模样;斜着眼张着嘴得意的模样等等„„
通过分析比较、交流探讨等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教学重难点.
联想创作
1.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合作设计制作什么样会演戏的玩具?
2.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组的想法. 3.提出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运用折、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组生动形象的“小演员”,造型生动,富有表演性.可以按需准备简单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4.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师巡视指导.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
展示评价
1.表演展示:小组形式(简单集体表演);个人形式(两个玩具对话表演等).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哪一组的玩具造型生动、美观,富有表演性.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自评互评的能力.
课后拓展 除了今天学的方法外,还有好多方法可以表现会演戏的玩具,只要你肯动脑肯动手.(教师出示图片:如袜子、手套玩偶;提线纸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