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0:2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

第一篇: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

一、教学认识与理解

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建立了力的概念,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⑾碌淖饔茫?是全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成功地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入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活动中,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本节课既是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深刻描述,又为二力平衡的探究作了理论铺垫。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基础部分的教学,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在基本的实验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在设计“维持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历史上对于“维持运动需要力吗”这一问题的争论,并且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认识。

本节课可以从前一节学过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运动?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得就越远”,然后通过推理得出定律。再设置一些有趣的实验,使学生感知“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惯性既可以被人们利用,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危害。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大教学容量,也可为学生认识更多的惯性现象创造条件。但是,由于课堂上的探究时间有限,分析推理的过程更需要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强化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为最终解决矛盾做好铺垫。而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才能更好地理解惯性和惯性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用2课时来完成。

二、教学片段分析

教学过程1:

师:同学们已经看到了,每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放着一个带有气球的光盘。那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导学案”,看一看“活动一”的内容,之后咱们一起体验,看看哪组合作得既快又好。开始吧!

生:体验“活动一”的内容,有的小组在桌面上体验,有的按照导学案上的提示在宽敞的地面上体验。

分析: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设计了“活动一:移动光盘”这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运动和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质疑。

师:看来地面的空间更大一点儿,是吧?大家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地面上充分体验!

分析:课堂就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场所,局限在座位的范围内活动,既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也束缚了学生想象和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提示在地面上进行体验活动,就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放飞思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

学生继续体验“活动一”的内容。所有的小组都已经离开自己的座位,在课桌旁边的地面上完全投入到活动中,学生的脸上充满兴奋。

教师不时给予学生指导、表扬和鼓励,师生共同沉浸在充满乐趣的体验活动中。

师:操作后每位同学都有了收获,谁来说说看?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活动一”的操作,交流两次操作体验后的想法(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追问并给予鼓励)。

分析:同样的问题情景,教材中多以文字或运动过程某瞬间的情景照片呈现,许多教师都用举例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比而言,亲身体验和观察更具有强烈的感触和思维冲击力,对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运动过程的表象十分重要。

教学过程2:

分析:教材中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的观点,从而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虽然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由于定式,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还是会频频出现,如“有力才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要停下来”……要让刚刚迈入物理学科大门的初中生判断“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还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极其困难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的思维以支撑,通过实验研究某个具体物体的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体验得出的想法与历史上两位重要人物的想法非常相似(大屏幕出示课件)。第一位是亚里士多德,第二位是伽利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们在第二次操作中光盘运动的距离比第一次要远呢?

生:第一次松开手后光盘停下来,是因为光盘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第二次气球放出的气使光盘与地面分离,使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因此光盘能运动更远的距离。

(两位学生回答问题,尽管第一位回答得不够好,但教师仍然给予鼓励。)

师:第二次操作中光盘最终还是会停下来,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有摩擦力。

师:那么,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你的体验,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说说看。

生1: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生2:摩擦力可以减小物体的运动速度。

师:看来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摩擦力有关系,那么,如果把摩擦力称为阻力,这个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我该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师:的确,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好办法。那好,请同学们继续参看“导学案”,咱们来合作完成“活动二”!

分析:此环节的设计是以“活动一”中学生的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而,两种说法究竟哪一个正确?学生很想通过实验亲自验证。“活动二”的设计恰到好处。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完成活动二,教师指导每个小组活动,师生共同合作、交流,时间8分钟。

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上一环节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课本新内容,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眼、手、脑并用)。

师:实验就进行到这儿,先请一个小组来展示一下。

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展示活动成果,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与全班同学交流。

师:同学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看来每组同学的实验都是分三次进行的,咱们能不能将三次实验同时进行?请1组展示毛巾表面,2组展示棉布表面,3组展示塑料板表面,每组各派一名同学拿着需要的器材到前面来做好准备。请把小车车尾与标记线对齐,我们倒计时3、2、1,听到1的时候你们同时放车,好不好?

全体倒数3、2、1――

三辆小车同时从斜面滑下,停在不同位置,明显地看出“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

师:太精彩了!再请4、5、6组各选出一位同学,拿着你们的小车到前面来。

师:在第三位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如果塑料板足够长,我们来推理一下:

如果塑料板表面再光滑一些,小车会停在哪个位置?请4组的同学站到小车要停的位置!

如果塑料板表面更光滑一些,小车会停在哪个位置?请5组的同学站到小车要停的位置!

如果塑料板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停在哪个位置?请6组的同学站到小车要停的位置!

三位同学分别站到不同的位置,但一个比一个更远些。但也有学生对6组同学站的位置不满意,主动到前面站到了更远的地方。

生:这个教室站不下了,我应该站到教室外面去。

师:通过实验和推理,你们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师:看一看我们得出的结论与谁的说法一致?(通过课件中的两种说法,明确哪个说法更符合实际。)看来伽利略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分析: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阻力越小,运动得就越远”。在此基础上学会了结合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分析问题。例如,教材在本节最开始提出的实例:“物体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能够停下来是因为阻力的作用,若能将阻力减小下去,物体不就会越滑越远吗……”通过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它不就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了吗?换言之,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思维过程训练在物理学习中是相当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比知识的结论更重要。

师:在伽利略之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并补充了伽利略的说法,最后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运动学基本定律之一。

分析:要纠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错误的前概念是很困难的,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并尝试在实验的基?A上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才能有效转变学生的观念。在教学中采用质疑、对比等方法,尽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提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充分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去感受,从而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定律得出的过程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这种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

教学过程3: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会怎样?请同学们看“导学案”中的“活动三”,咱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

生:游戏竞赛,完整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充分感受乒乓球在球拍上的运动情况(活动时间近5min),在体验性活动中感悟、回味,快乐学习。

师:咱们来比一比,每组派一位选手参加比赛,再选一位裁判和一位计时员,看哪组能成为游戏的获胜者。

师:我们为获胜组鼓掌,请获胜同学自由选择一个老师自制的器材。活动结束,请同学谈谈“获奖感言”,你认为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通过体验性活动,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的结论。

师:完善板书“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可以改变”。

分析: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完整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充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与外延,为惯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评价

授课教师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思维基础为前提,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努力为学生的体验、思维的发展扫清障碍,将物理规律的获得、探究方法的体验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巧妙合为一体,真正体现了物理教学的真谛。

这是一堂充满了创造意味的探究课。本节课设计的三个体验性活动有效地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活动一”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通过两次不同方法的试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探究欲望,起到预设与铺垫的作用。这样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震撼学生的思维。“活动二”通过科学探究得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出伽利略的说法。这样设计不仅可以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还能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活动三”建立在学生通过实验亲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之上,并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既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又认识到理想实验法的重要性;既能主动学习知识,又能充分体验并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从而感悟科学之美。

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整节课围绕“牛顿第一定律”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并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教学中采用的“实验探究”与“科学推理”方法,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基础,同时实现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注生活与物理、快乐与学习是本节课一大特色。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将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推理法、理想化模型法、对比法等方法灵活应用于教学中,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的脸上常常露出满足的笑容,充分体现了生活物理、快乐物理的课程理念。

在每次实验前建议教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关键条件,如:①木板要水平放置;②采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表面,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③使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以保证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哪些条件应保持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从而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明确操作要领,以保证演示的实验效果。如:①斜面的倾角和木板的长度要匹配,以使小车在木板上的运动距离适当;②保持小车平滑进入水平面,防止小车刚滑到水平面时卡住。也可以用干电池等圆柱体代替小车。实验时,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距离的变化情况,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

第二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视频分析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科目: 学校教育心理学

题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视频分析 姓名: 郭杉 学院: 物理学院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视频分析

作为一名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相关的基本理论、锻炼教师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学校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理论课。因此,在学习了学校教育心理学后,我尝试对高中物理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视频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视频为海南省海口市实验中学的杜和蔓老师在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赛中的视频。视频所讲授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讲授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杜和蔓老师事先将学生们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前面摆放着记分牌。开始时,她先进行了知识小竞赛以回顾初中学过的概念,然后引出高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并作比较;列出概念之后,杜和蔓老师又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一问题,讲述历史后让学生扮演伽利略思考并做实验演示,然后进行讲解并总结,完成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于是她从牛顿第一定律又引出惯性的概念及性质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现象进行练习;最后,她从知识内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让学生做整节课的总结,选出小组冠军并留下课后思考题。

观看过视频后,我认为整节课中杜和蔓老师所运用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含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加工

在课堂开始的知识小竞赛结束后,杜老师由此引出初中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并提问学生初中时定律是如何描述的;之后直接给出高中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将两个表述放在PPT上让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进行总结。

我们知道,高一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离初中毕业已有一段时间,这中间学习的东西对高中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产生前摄抑制而造成一定的遗忘。但学生经过之前大量的题目练习已使这一陈述性知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通过回忆可以激活进行提取。因此,杜老师对初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她将初中和高中的同一概念不同表述让同学们进行分析比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精制性复述。精制性复述即指将要记忆的信息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的过程。通过联想、分析、比较、推理等等过程,学生得以完成精制性复述。

因此,通过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促进了学生对高中牛顿第一定律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使其进入长时记忆,更长久地保持;而且,通过精制性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的新知识,当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时,能够更容易对信息进行检索。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激发与维持外在动机

外部强化可以激发外在动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运用目标、反馈、评价、表扬、批评、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在动机。在杜和蔓老师的课堂中,她运用了开展竞赛和评价、表扬的方法来激发和维持外在动机。

(1)开展小组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杜和蔓老师事先将学生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的第一排放置记分牌,起始分都是二十分。首先她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给各出组的学生解释物理现象的题目,小组之间题目不相同,同组学生题目相同。然后,她从每组中随机选出学生代表他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们小组回答题目。回答正确的组将加10分,回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不扣分。之后的环节便是抢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随机提问可以加分的问题,学生抢答正确可以加20分或30分等,回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不扣分。最后,在整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宣布冠军组。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因为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所以每组的成员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将会认真听课、积极互动,从而达到激发与维持外在动机的效果。

(2)评价、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具有强化的作用。表扬作为学习的外部诱因,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

杜和蔓老师在整节课中对学生的评价和表扬有二十多次。比如在一位女同学回答了初中时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后,杜老师给出“记得非常清楚”的评价,其他则经常根据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杜老师常用的表扬语言还有“很不错”、“好”、“很好”“非常好”,除此之外,她还经常问同学们“(这位同学)他答得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让全体同学给予回答问题的同学积极的评价。

这些评价和表扬将给学生很大的鼓励,从而肯定了学生认真学习、思考的态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这一活动得到强化,从而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进而使外在动机得以激发与维持。

2.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

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有很多,杜老师则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入手。

她选取了在太空舱中宇航员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视频、汽车行驶要系安全带的视频使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是其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兴趣的基本条件;她还选取了扎破水气球瞬间的视频,并现场演示了敲击纸板,纸板被击飞纸板上的鸡蛋却落入纸板下的杯中的实验,这两个实验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信念相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杜老师用视频、演示实验、PPT、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

可以看出,杜和蔓老师将外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与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相结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学策略

我认为杜和蔓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有讲授、提问、组织讨论、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环节的一般方法。我之所以认为仍是一般授课方式,是因为在整堂课中老师的讲还是占了大部分。但是这堂课在传统中有创新,即加入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我认为在杜老师的课堂中,提问环节是很出彩、很有技巧的,因此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活跃。她的提问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导性的、要求全体学生回答的;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但会随机让某一位同学回答的。并且,她的提问是一步一步有层次的,有时也会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提问,老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对理解水平自我监控的机会,同时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即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除了提问,她还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环节。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如果你是伽利略你会怎样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考体会,然后她选出一名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模拟,通过学生的做实验讲解和老师Flash动画演示引导同学们总结出整个实验的探究过程。

很显然,杜老师层次分明的提问和模拟实验已然体现出启发和探索的思想。她通过提问和自主实验,一步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她所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蒋敦杰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评价是“与通常贯穿全过程的讲不同的是,老师的讲,不是基于给学生知识结论的灌输和传授,而是借助老师的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任务意识,思考意识,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且,在探索方面,杜和蔓老师认为“探索是思想的活动,可以是集体,可以是个人,可以是独立的,可以是互动。比课堂热闹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认真的倾听和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可以看出,虽然课堂并不完全是发现学习,但思想却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杜老师的这堂课是有趣、生动、清晰的。在整个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实行的第一年杜老师能够这么出色完成转变,实在是很厉害。在课堂的最后,她还让同学们总结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将自己之前确定的目标展示出来进行对比,学生基本完成了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当然这其中也有任务分析的教学目标的组织法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以上就是我对杜和蔓老师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些理解与分析,由于能力限制也许有的有些偏差。其实课堂中还有很多细节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仅限于这几方面。如今离2004年高中新课改实行已经十年了,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课程评价都在新课改中日渐成熟。我们作为师范生将会积极地作理论和实践的准备,以后为基础教育献出一份力量,这也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做的。

参考文献:

[1]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2-9;92-114;197-210.

第三篇:《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吸铁石。

学具:学具袋,气球卡片,固体胶,A4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气球吗?为什么喜欢气球呢?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这群小朋友有这么多气球,吗?

(二)提出问题

大家看看他们的气球漂亮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的观察很仔细,这些气球里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小朋友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老师把这些问题分一分。

2.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呈现。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师:这些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和气球的形状有关。)咱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先把这些气球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数一数。)

师:那我们就来动手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试试,看看是不是能解决上面的问题。

板书:分一分,数一数

【设计意图:在分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含义及目的,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活动以2人为一组开展,从学具袋里拿出画有的气球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分组汇报,展示结果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尚小,分类结果的呈现一定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与鼓励,一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给予细致地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5.看图解决问题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1)指名回答问题

(2)对比交流

师:你最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方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3)观察思考

师:虽然大家对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但从结果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呈现结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在单一标准下分类的结果是一致的。

黑板上留下分别最接近统计图表的两幅作品。

6.小结

师:小朋友们按形状把气球分一分的过程就叫做分类,不仅分,还把气球按不同的类别数一数的过程就叫做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在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操作活动2: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

1.提出问题

师:除了可以按形状分类,你还想怎么分?(生:按颜色分)

【设计意图:由给定标准到自选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的选择源自于实际需要,体现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分类整理的过程

要求:把分类整理的结果用黑板上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呈现出来。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动作快的孩子用两种方式呈现结果。

4.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交流评价,并简单分析计数结果。

师:观察小朋友们分类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

出示: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师:刚才小朋友们还提出了这些问题,现在小朋友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渗透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在分类活动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类活动2,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分类活动的认识,加深对分类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5.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4+5=12(个)

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学生可能会分别按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列式

教师引导发现:不论怎么分,气球的总数是不会变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虽然结果不同,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相加,总数是一样的。】

(三)小结

师:想一想,刚才小朋友们是怎样完成分类与整理的过程的?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全过程,起到巩固的作用。】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七的第1题

(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把车涂上颜色,再分出飞机和船,并说一说分类的标准。分类的过程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2)指导学生细致涂色,涂色均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1)指导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2)对学生计数的方法予以指导,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正确。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组织交流:从图上你分别知道了什么?同样的一组图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1)指导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2)对学生计数的方法予以指导,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正确。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

【设计意图: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再次引领学生回顾分类计数的全过程,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打好基础。】

第四篇:教学片段分析

教学片段分析(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一.地位和作用

1.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2.1905年,爱因斯坦26岁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进一步推广了布兰科的理论,并导出公式,Ek=hf-W,W便是所需将电子从金属表面上自由化的能量。而Ek就是电子自由后具有的动能。

3光电效应的应用:光控继电器、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等.二.知识结构

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1)实验装置

光照射至金属表面,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称其为光电子.(2)实验规律 截止频率(红限)

仅当才发生光电效应,截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与光强无关.几种纯金属的几种频率

二.重点难点

A V

1.光电效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光子说的基本思想和做好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是(1)对光的强度的理解,(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为什么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应该掌握的知识方面.(1)光电效应现象具有哪些规律.(2)人们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目的性.(3)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方面.(1)观察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的实验,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2)观察光电效应演示仪的实验过程,掌握分析现象所得到的结论. 3.结合物理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态度.求知欲,以及以前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启发、引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投影片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引发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学生并共同探讨光电效应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

提问: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

教师倾听、点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展。

(二)进行新课 1.光电效应

教师:实验演示。(课件辅助讲述)

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 器张角增大到约为 30度时,再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

教师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概念: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

与学生互动一起探究观察光电效应的规律总结

① 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

饱和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② 截止频率νc----极限频率

对于每种金属材料,都相应的有一确定的截止频率νc。

当入射光频率ν>ν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

当入射光频率ν <ν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③ 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子逸出所需时间<10-9s。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帮助学生简单回顾,学生自己下去在做总结。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第五篇:教学片段1

《争论的故事》教学片段

白桑完小

宋蒲红

《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为怎么些大雁而争论,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故事讲完,盛老师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行了碰撞,对故事所蕴含的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师:听了这个故事,和课文中这些学生的感想。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生交流)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他们的争论,白白浪费了时机。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先做起来。

生5:我以为兄弟俩的争论都在说死话,结果大雁飞走了,告诉我们人不能说死话,要相互谦让一点。

生6:我奶奶常跟我说,“好猫不叫”叫的最响的猫不一定是捉老鼠最多的猫,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说的多不如做的多。”

……

(大家交流了许多观点,更多的是支持:“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做起来”)

师:课文中的盛老师支持哪一种观点呢?

生:课文写“盛老师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那么盛老师对所有的观点都赞同肯定。

师:你们对盛老师的态度满意吗?

生:不满意,盛老师对什么观点都:“赞许”,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

(生大多数不满意,都分学生表示满意。)

师:同学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只要你说的有道理。说兄弟俩很笨,我觉得有理;说他们白白浪费时间也是事实;说没抓住时机也对,说做事关键先做起来也行……

(课堂上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下载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片段分析与评价(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片段1

    三年级课堂教学片段 题目:小麦斯家有一些苹果和桔子,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3倍,爷爷和奶奶每天各吃一个苹果,小麦斯每天吃一个桔子,若干天后苹果还剩下8个而桔子刚好吃完,原来苹果有......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1

    组织设计:通过对组织的结构、流程、制度的设计并加以整合,从而使企业组织最终获得最佳运行状态的动态过程。 岗位分析:指通过一定方法对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而对企业各个岗......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知道中心对称的性质; 2、会利用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重点: 探索中......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并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什么是惯性,能够列举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诚实与信任第1课时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案 王春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几位科学家们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 2、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贯穿高中必修与选修内容,主要体现在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和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主题中,承前而又......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1课时

    短文两篇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