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估计费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的掌握、估算意识的提高。教学难点:多种估算方法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估算?

1.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到超市购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购物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估计费用(板书)。

(1)我们的朋友淘气一家人去超市购物,他记录下所购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请看:(课件出示)

(2)此时,淘气的爸爸、妈妈和收银员分别提出了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爸爸的问题:购买上述商品大约要付多少钱呢? 妈妈的问题:购买上述商品,我带了100元钱够吗?

收银员的问题:当我把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后,淘气父母亲一共应付多少钱呢?

(3)面对这三个问题,你认为哪几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4)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选择结果)

2、看来,生活中购物时经常要用到估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估计费用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白估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第一层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估算购物总价钱。(课件出示购物清单)

(1)面对这份购物清单,你能估算出大约需付多少钱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2)学生自主探索,后同桌交流。师巡视,参与不同估算方法的探讨。

三、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演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方法一:

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这样估算出的结果和准确值比较怎么样? 方法二: 16+23≈40(元)13+ 8≈20(元)6+ 3≈10(元)40+20+10 =70(元)

A、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估算呢?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B、用这样的凑整方法还可以怎样估算? C、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方法三:

16+13≈15+15=30(元)6+8+3≈15(元)23 ≈25(元)30+15+25=70(元)

这种方法我们也可以将它视为凑整法。2.第二层次:淘气一家人在估算时,还想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每79至80页。看看哪几种估算方法同学们已经发现,其余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师:谁来说说第一种方法淘气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四:

关键解决以下问题:

(1)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怎么处理?(2)这种方法同学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3)这种方法估算出的结果和准确值比较……,为什么?(4)用进一法进行估算,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要处理的问题同上

师引导小结:用去尾法估算和进一法估算,我们可以肯定地判断淘气家此次购物的总价钱在在几元到几元之间?

3.(预设)第三层次:同学们还能想出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师:我们把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排队:3、6、8、13、16、23,求中位数(8+13)/2=10.5,用10.5*6=63(元)。

师:我们有时也可以用一组数的中间数来估算,这种方法给个名称叫“取中法“。生活中也常常用到。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当出现极端数据时,他就不太准确。

四、展示应用

1.判断: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去尾法或进一法进行估算,并作出相应的判断。请你阅读下列问题,回答各题是用去尾法估算还是用进一法估算?

(1)袁阿姨准备用70元钱买一袋米和一瓶食用油。大米标价每袋32.40元,食用油标价每壶45.80元。他看了看价格标签,就知道自己70元不够付。袁阿姨用的估算方法是()估算过程()

预设:去尾法,可以去十位后面的数,也可以去小数部分。(2)王老师想买一套130平方米的商品房,单价2918元/平方米,王老师一算,这套房子总价不超过40万元。王老师用的估算方法是()估算过程()

预设:进一法,2918≈3000,3000*130=39(万元),39万元<40万元.2.在问题解决中应用估算方法。

(1)出示图片:鱼每千克12.60元,小明买了2千克,店主说一共26.20元,店主算得对吗?

预设:进一法,12.60≈13,13*2=26(元),26元<26.20元,把鱼的单价估大了才26元,所以说店主说得不对。

(2)出示图片:某商店春季服装八折优惠,成人上衣每件54元。爸爸带了50元,够吗?

预设:进一法,54≈60,60*0.8=48(元),48元<50元,把上衣的单价估大了打折后才48元,所以说爸爸50元够了。

(3)李阿姨在超市买了2袋米(每袋35.40元)、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和12.80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预设:去尾法,35.40≈35,14.80≈14,6.70≈6,12.80≈12,35+35+14+4+12=102(元),100元<102元,把商品的单价估小了还要102元,所以说李阿姨100元钱不够。

能用进一法估算吗?35.40≈36,14.80≈15,6.70≈7,12.80≈13,36+36+15+7+13=107(元),100元<107元,把商品的单价估大了总数不超过107元,但不能肯定李阿姨100元钱够还是不够。所以该题用进一法不妥当。

能用四舍五入法估算吗?35.40≈35,14.80≈15,6.70≈7,12.80≈13,35+35+15+7+13=105(元),100元<105元,用四舍五入法计算出商品的总价大约105元,要付的钱可能比105元多,也可能比105元少,所以不能肯定李阿姨100元钱够还是不够。所以该题用四舍五入法也不妥当。

师小结:每种估算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哪种情况下应该用去尾法?哪种情况下应该用进一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地选择。

五、质疑解惑

小组长汇报本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其他组帮忙解决。

六、反思提升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第二篇:“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摘 要]估计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对“估算费用”的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各种估算方法的作用,能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估计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关键词]估计 去尾法 进一法 四舍五入法 估底 估顶 估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79~8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各种估算方法的作用,能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估计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估算方法的理解,估算意识的提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估计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和你们平常上的数学课有什么不同?

生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是空手来上课的,没有课本、练习本、笔。

师:知道今天的数学课上什么内容吗?

生2:估计费用。

师(板书课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看大屏幕知道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看了课题,你觉得今天我们得出的结果是准确值还是近似值?

生3:近似值。

师:我们学过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有哪些?

生4:取近似值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二、引导探究,讲授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超市逛逛。(出示淘气一家逛超市的情境图,略)“五一”劳动节,新华都购物广场开业,这天超市里人山人海,淘气一家也来逛超市,买了一些物品。(出示图1)在漫长的排队等待付款中,淘气父子有一段对话。(学生读对话)聪明的淘气看了看数据,他只加了三个很小的数字就判断出爸爸带的钱不够。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淘气是怎么估计的吗?

生5:淘气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后知道的,即1+1+2=4。

师:同学们真聪明!淘气加的是十位上的数字,那个位上的数怎么办?你用了哪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生6:“去尾法”。

师:用“去尾法”求出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大还是小?

生7:用“去尾法”求出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小,准确值比近似值大。

师:准确值比用“去尾法”求出的近似值大,用“去尾法”估计出的近似值相当于准确值的底数,所以“去尾法”的作用就是估底。(师板书:估底)

(大屏幕出示图2,学生先读题思考,然后师指名学生说思路,再出示图3)

图2 图3

师:淘气使用的是哪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准确值有没有可能超过近似值100?为什么?

生8:这次估计,淘气使用的是“进一法”,因为每个数都多算了才刚好100元,所以准确值不可能超过100。

师:用“去尾法”估计出的近似值相当于准确值的底数,所以“去尾法”的作用就是估底。想一想,用“进一法”估计时,估出的结果怎么样呢?

生9:往大估,即估顶。(师板书:估顶)

师:看收银处的队还排得老长老长的,这时爸爸有个提议,请看大屏幕(如图4)。如果你是淘气,你会选择哪种估计方法?

图4 图5

生10:“四舍五入法”。

师(出示图5):按照游戏规则,现在应该轮到谁来估计了?你觉得妈妈的估计有难度吗?(生答略)

师:前面淘气把我们学过的取近似值的方法都用过了,但淘气用的是针对单个数的估计方法,你能帮妈妈想一个好办法进行估计吗?(组织学生讨论)

生11:我们组认为妈妈可以这样估算,即16+23≈40(元)、13+8≈20(元)、6+3≈10(元)、40+20+10=70(元)。

生12:我们组认为妈妈还可以这样估算,即16+13≈30(元)、8+23≈30(元)、6+3≈10(元)、30+30+10=70(元)。(师引导学生总结妈妈的估算方法,并取名为“凑十法”)

师:最后轮到爸爸了,能用的方法都给淘气和妈妈用过了,爸爸可为难了,你们能帮爸爸想个办法吗?

生13:我们组认为爸爸可以这样估算,即16+13≈15+15=30(元)、8+6+3≈15(元)、23≈25(元)、30+15+25=70(元)。(师引导学生给爸爸的估算方法取名为“凑五法”)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也轮到淘气一家买单了,我们一起看看淘气一家的总账单。(出示图6)淘气一家三口估计出的费用与实际费用相近吗?用“四舍五入法”“凑十法”“凑五法”估计的结果与实际费用相近,所以这三种方法的作用相同,都是估相近,所以也可以叫估中。(师板书:估中)

师(小结):估计购物费用时,我们总结了五种方法,分别是“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凑十法”“凑五法”。其中,“去尾法”估底,解决实际一定超过多少的问题;“进一法”估顶,解决实际一定不超过多少的问题;“四舍五入法”“凑十法”“凑五法”估中,解决实际大概是多少的问题。在估计中,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灵活地选择估计的方法。

三、深化应用,巩固练习

师:喜欢玩闯关游戏吗?下面,我们玩“小试牛刀勇闯关”的游戏。(大屏幕依次出示各关游戏,要求学生说出使用哪种估计方法和估计的算式)

四、全课总结,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下课了。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责编 杜 华)

第三篇:《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清源中心小学

吴金清

教学内容: 《估计费用》(北师大版第十册教科书第79页、80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技能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路,激发兴趣:为什么要估计?

1、谈话导入,购物体验: 师:孩子们,你们有过购物的体验吗?都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体会生活中估计的用途:

师:周末,吴老师也去超市购物了,你们想知道老师都买些什么吗?(小黑板出示账单)吴老师身上有两张人民币,一张50元,一张100元,就要结账了,我应该提前准备好哪一张来结帐呢?谁能帮老师迅速做出判断?(指名回答)你怎么这么快就做出了判断?是精确计算过的吗?你们觉得像这样的问题有必要算出准确得数吗?(集体回答)

3、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估计费用(示题),学习估算方法。

(二)、策略多样,各具特色:怎样估计?

1、衔接旧知:

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这两个字“估”“计”,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书空并回忆学过的估算知识)

2、学生方法汇报——四舍五入法、凑十法等

师:你们能用估一估、算一算的方法告诉老师这次购物大约花多少钱吗?你是怎样估的?又是怎样算的?请把你的想法简单记录在练习本上,再与同桌交流。(学生独立估算后交流)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估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生1:15+15+10+20+5+5=70 生2:20+10+10+20+10=70 生3:16+13≈30 23+8≈30 6+3≈10 30+30+10=70 „„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发现了吗?他们在估算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方法?生1:凑十法。生2:四舍五入法。生3:取近似数师:大家听得都很仔细,他们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或用凑十法来估算。(板书:四舍五入法 凑十法)出示几组商品价格,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估计,比较各种估计策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淘气和笑笑的方法——去尾法和进一法

师:你们知道淘气是怎么估的吗?(出示:购物的价钱一定超过40元!)看懂了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淘气的方法?生:他只看十位上的数,1+1+2=4,所以说一定会超过40元。师:这种方法叫“去尾法”,可以得出至少需要多少钱。(板书:去尾法 至少)师:笑笑又是怎么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付100元一定够了。)谁看懂了?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生:她把16看作20、13也看作20、8看作10、23看作30、6看作10、3看作10,20+20+10+30+10+10=100,每个数都看大了,所以100元一定够。师:把13看作20,23看作30、6看作10、3看作10,无论个位是几都向十位进一,这种方法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师:需要的钱会超过100元吗?生:不会。这样估算的结果是最多需要的钱。(教师在“进一法”的下面板书:最多)

4、老师介绍的方法——折中法

师:有了前两种方法,老师要付的钱在多少元到多少元之间?可这个范围相差60元,我怎么才能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像同学们一样确定一个更接近实际费用的钱数呢?在大家的帮助和引导下,我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叫它——“折中法”。(手势引导)听到这个名字,谁能试着替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学生介绍算法,教师随机板书)结果和大家估算的结果一致,就是计算过程麻烦了点,老师再把它简化一下,(板书:(100+40)÷2=70),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算法?其实折中思想和求平均数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小结策略相同点: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两个字:“估”、“计”,先估数,后计算。在估数的过程中,例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等,都是将准确的信息化成整十整百的数,这个过程称为“取整”,取整后的数字有利于我们迅速而巧妙的计算,例如:凑十法、折中法等等。(板书补充为:整估 巧计)

(三)、灵活应用,解决问题:怎么用估计?

估算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现在就让我们利用学到的估算知识,继续购物之旅吧!

(三)、示范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些商品价格,你们能迅速的估算出它们的总价吗?(教师出示商品价格,学生抢答,并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

2、小组活动:

同学们估计价格越来越熟练了,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更多的商品资料,你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估计费用的抢答游戏,一个人出题,其他人抢答,比比看,谁估的又快又接近实际价格。如果在活动中,遇到疑问,还可以互相探讨研究。(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发现问题,随机引导。巡视时,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小组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生1:同一种商品购买多个,怎样估算?(和加法一样:先估后算)生2:在实际估计费用的时候,通常向高一点估好呢?还是向低一点估?为什么?

(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生活中需要运用估算知识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大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我想你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乐趣与经验。

第四篇:《估计费用》教学设计1

《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5月29日上午第二节

执教老师:胜利小学 陈建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9—80页《估计费用》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的掌握、估算意识的提高。

【教学难点】多种估算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校数学老师早就听说五(4)班的同学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非常棒,所以今天到这上课,谁能估计一下今天来了多少老师? 生1:大约20人 生2:大约30人

师:加上同学们,大约有多少人? 生:大约70人

师:在以前的数学课上就经常让我们估算一些事物的大小、多少,那么老师想问一问你们,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会用到估算?

2、引入课题

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估算,同学们说的大部分是要估算买东西的花费或开销,看来估算在计算费用方面的用途很大,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估计费用(板课题)

二、揭示课题,初识估计作用

其实有个问题我一直都还没想明白,买东西嘛,到商场一看,是多少价钱就付多少啰,为什么还要估计呀,估计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谈认识)

师补充:的确,消费前估计一下,可以让我们量财力而行,消费后估计一下,可以让我们避免不公平交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些估计方法,对吧!

三、学习估计方法

1、估计两个数的和----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

正好上星期天淘气跟妈妈一起上超市买东西。先一起来看看淘气选中了什么?课件出示果汁、洗发液图案及价格:1□.00元 2□.00元 看明白了吗?从费用这个角度估计一下,你觉得淘气带多少钱就可以了?(思考片刻)①现在老师来调查一下,认为带20元就可以的举手?为什么都不举手?(表看法)②认为带30元就可以的举手?40元的呢?50元的呢?(这三种情况均有学生举手)③60元呢?为什么一个同学都没有?(学生发表观点)④通过刚才的调查,我明白了,这两件商品的总价格最多是多少元?(50)最少是多少元?(30)也就是说,总价介于30和50之间。既然30、40、50都可以,那我还想了解一下,你们具体是如何估计的?(学生按30、50、40的顺序进行汇报,在师生的互动中相机揭示并板书“去尾法”、“进一法”。)

考虑到要能买回这两件商品,你觉得哪种估计最保险?(进一法)为什么?哪种估计最不保险?(去尾法)为什么?(“去尾法”让我们明白这两件商品总价最低是多少元,而“进一法”则让我们明白总价最多多少元。)

一个小小的问题让我们见识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估计方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件商品的具体价格。

2、反面强化认识估计的意义。课件出示完整价格:16.00 23.00 现在让你估算一下,两件商品的价格,你又会怎样估计呢?16≈20,23≈20(板书四舍五入法)共同精算出总价:39元(板书)师自言自语:39元,不对吧?我们估计了3次哟,难道一次也没估对„„?是不是估算没用呢?

师: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估算并不要求一定要与准确值一样,我们学习估算追求的是它的实用价值,也就是说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去尾法”让我们明白这两件商品总价最低是多少元,而“进一法”则让我们明白总价最多多少元等等。

3、估计六个数的和-----明白具体问题选择具体估计方法。

接下来淘气又拿了几件商品(课件出示其余四种商品的图案及完整价格)讨论交流(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A、淘气估算购物的价钱一定超过40元,他的估算对吗?

B、淘气的妈妈只带了100元钱,不知道够不够,你能帮她估算一下吗? C、你还能用其他方法估算出大约需付多少钱吗?说说你的方法。

(1)师巡视,参与不同估算方法的探讨。

(2)成果展示,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演不同的方法,课件演示并解说学生没有想出来的方法。

去尾法:从中可以看出总价的最小值不会低于40元。

进一法:总价最多100元,把数估大了都没超过100元,妈妈带的钱肯定够了。四舍五入法:其结果往往更接近准确值。

第四种方法和第五种方法有何共同特点?(都试图找到一些能大致凑整的数凑整十数或个位为5的数,以方便计算)谁能为这两种方法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凑整法)课件将五种方法整体呈现。与准确值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不同的估计方法,不同的结果,折射出的是不一样的现实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估计方法。

四、实际应用

刚才同学们发现的估算方法可真多,你看有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凑整法,大家会了吗?下面我就考考大家。

1、为了庆祝六一节,小余到超市买牛排,牛排每千克62.60元,小余买了2千克,店主说一共128.20元,店主算得对吗?

2、王老师现在只剩160元钱,能买到哪件衣服?

3、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4、胜利小学六一节准备评选200名优秀学生,每人奖一件10.40元的学习用品,校长琢磨这笔花费应该不会超过2200元,对吗?

五、拓展:巩固估算方法的多样性(课件出示)

(1)看谁能最快指出下面四道题中哪两道的计算结果相同。

①48×6÷4×7×4÷8②128×9+72×9③48×4÷6×7×6÷8×8④342×9-9×142(2)实践作业。课外调查:采访老师

我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大约()本,一个月20天大约批改作业()本,一年工作9个月,一年大约批改作业()本。

六、全课总结

解答了这么多估计费用的题目,现在你最强烈的体会是什么?(学生畅言)你们的话,其实为我们这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的确,每种估计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遇到哪种情况选择哪种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积累经验,学会理智判断。生活如一个大课堂,不断学习与思考会让我们变得成熟与睿智,接下来的这一道题请大家带回家,实地调查后再解答.《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创设情境。师:今天在这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师:谁能估计一下今天来了多少老师?师:加上同学们,大约有多少人?师:在以前的数学课上就经常让我们估算一些事物的大小、多少,那么老师想问一问你们,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会用到估算?

2、引入课题: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估算,同学们说的大部分是要估算买东西的花费或开销,看来估算在计算费用方面的用途很大,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估计费用(板课题)

二、初识估计作用:为什么要估计呀,估计有什么作用吗?(生谈认识师补充)

消费前估计一下,可以让我们量财力而行,消费后估计一下,可以让我们避免不公平交易。我想,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咱们还得学习些具体的估计方法吧!

三、学习估计方法

1、估计两个数的和----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课件出示果汁、洗发液图案及价格:1□.00元 2□.00元 看明白了吗?从费用这个角度估计一下,你觉得淘气带多少钱就可以了?(思考片刻)

2、反面强化认识估计的意义。课件出示完整价格:16.00 23.00

3、估计六个数的和-----明白具体问题选择具体估计方法。

接下来淘气又拿了几件商品(课件出示其余四种商品的图案及完整价格)讨论交流(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A、淘气估算购物的价钱一定超过40元,他的估算对吗?

B、淘气的妈妈只带了100元钱,不知道够不够,你能帮她估算一下吗? C、你还能用其他方法估算出大约需付多少钱吗?说说你的方法。

(1)师巡视,参与不同估算方法的探讨。

(2)成果展示,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演不同的方法,课件演示并解说学生没有想出来的方法。

四、实际应用

五、全课总结

解答了这么多估计费用的题目,现在你最强烈的体会是什么?(学生畅言)

第五篇:《估计费用》教案

五年级 数学《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样化的估算策略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预习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我们可以选购我们喜欢的食物。

2、逛超市时我们都需要准备什么?“钱”我们也可以叫做“费用”。

3、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中的另一个知识点“估计”,同学们连起来读一下。

4、出示课题《估计费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淘气一家人去超市购物,这是这次购物的账单。你能估算出一共花多少钱吗?并说说你的方法。(课件出示主题图)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汇报:(1)把最高位(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去尾法)

1+1+2=4 一定比40元多。

(2)把各个数进位变成整十,再相加:(进一法)

20+20+10+30+10+10=100(元)一定比100元少。(3)运用四舍五入变成整十,再相加:(四舍五入法)

20+10+10+20+10+0≈70(元)

(4)把相加能得整十的数相加,再相加:(凑十法)

16+23≈40(元)13+8≈20(元)6+3≈10(元)40+20+10=70(元)

(5)把部分加数分别相加凑十求和,个别加数个位估算成5,再相加:

16+13≈15+15=30(元)6+8+3≈15(元)23≈25(元)30+15+25=70(元)

3、请同学们对这几种估算策略进行分析、比较体会这几种策略的特点。(生活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策略)

(三)巩固练习,增加记忆

1、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试一试、练一练。

六、板书设计

估计费用 去尾法 进一法 四舍五入法 凑十法

七、课后作业

1、课件中的习题。

2、配套练习册《估计费用》。

八、教学反思

下载估计费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估计费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估计教学设计

    估计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授课人:授课时间:2011年10月18日 课题:估 计 课型:新授课 【教材简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 公开课《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龙园意境小学 lixueyun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113页《估计费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估算方法并......

    《估计》教学设计(含5篇)

    《估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45—46页 教学目标: 1、在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灵活运用多种估量的方......

    《估计》教学反思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总体感觉比较成功。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同学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估计得比较准,能真正借用脑里的尺子去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能较清晰......

    估计事物的数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在科学研究中生物学家经常要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某条河流某种鱼的数量,某个地区种鸟的数量等,因此本节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教科书首先提出一个极为现......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流程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频率?怎样计算频率? 2.创设情景。 国家在明年将继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各地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此林业部要考查......

    旅游费用教学设计

    旅游费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教学反应意识。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