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散文诗二首 教学设计
7、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散文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熟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荷叶母亲》中“心中的雨点”的含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4节)
金 色 花
泰戈尔
导入:
一、导入:
母爱是文学艺术上一个的主题,它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出示搜集的作者简介(老师可补充)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在他的作品里,多以爱、宽容、欢乐为主题,颂扬人间最崇高,最纯真的感情,而母爱就是他最为极力颂扬的主题之一。
2、学习整理出本课生字词:
匿(nì)笑
花瓣(bàn)沐浴(mù yù)罗摩衍(yǎn)那 .....新授:
三、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单独读等形式朗读本诗。)在此环节,主要解决:
1、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确定朗读基调:舒缓、温馨、深情、满怀柔情。
2、指导朗读:结合生活经验,以一种孩子天真、活泼、可爱、调皮的口吻来读,要读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也要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但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文中三句对白的朗读指导:
① “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
②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一天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非常着急,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又气又疼,不免嗔怪孩子。读出母亲见到了孩子时的惊喜与对孩子的疼爱,但又带点嗔怪的语气。③ “我不告诉你,妈妈。”:帮母亲做事,而又不告诉母亲。以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来读,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3、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提示)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讨论:
三、探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学习提纲)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2、“我”是如何报答母亲的?
3、“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什么?
4、回报母亲的爱,却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知道:
5、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比做一朵金色花?(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① 开放花瓣,让母亲嗅到花香。② 在母亲看书时,将影子投在书上。
③ 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3、妈妈为全家付出了很多,“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4、母亲的爱是无私的,而自己为母亲做事也不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夸奖,只是为了能帮母亲做一点点事,让母亲感到一点点的温馨与幸福。
5、借金色花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中国好用花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象征了孩子的美好可爱,而金色则象征母爱犹如阳光般的光辉灿烂。人们喜爱花,花也将它的美丽回报给人类,母亲为了孩子含辛茹苦无私奉献,而孩子也要像花回报人类一样回报母亲的爱与奉献。
所以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借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想像新奇而美妙。讨论:
四、拓展延伸:
1、大爱无声,孩子为什么会默默地爱着妈妈?读下面这首诗,相信大家的感受更为深刻。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全天下母亲的心声,这是最伟大母亲的写照。孩子的寸草之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犹如春天般温暖的关怀,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
2、拓展想像
如果你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做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论说)
总结: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像寒冷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我们;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像一股和煦的柔风,抚摸着我们。一声声呵护,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微笑,都让我们如沐春风,温馨幸福。让这些闪着童真,闪着挚爱的诗篇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透过这些诗篇学会更高境界的爱吧,无私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爱这个世界上所有善良而正直的人们。让我们再次满含对母亲的深深的爱,读一次课文,读给我们心中最伟大的母亲。附:拓展阅读选文:
作业:完成本课书后练习,本课练习册完成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金色花》
内 容 在妈妈身边幸福、快乐 象征意义 孩子的纯洁、可爱
母爱的光辉
抒发感情 对母亲的爱
感情基调 温馨、快乐
第二课时(总第15节)
荷 叶 母 亲 冰心
导入:
一、谈话导入: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出示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2、字词积累。
并蒂(dì)菡萏(hàn dàn)徘徊(pái huái).....欹(qī)斜 荫蔽:遮蔽。.新授:
三、整体感知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讨论:
四、探究
1、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
2、用圈点勾画法圈出“风雨中几看红莲”部分表示作者心境变化、当时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句中“心中的雨点”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1、(学生代表诵读)
示例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示例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2、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 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 无依无靠。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
3、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明确: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拓展:
五、拓展延伸:
1、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写句子。
示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2)老师的话像 如:(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总结: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作业: 完成本课书后练习,本课练习册完成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寄寓
荷
叶―――――― ―――>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教学后记:
第二篇:教学设计 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以培养语感。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作者冰心的简介。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5.PPT演示文稿。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四、课文精读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六、文章主旨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七、写作特点 1.富有童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完全是儿童的逻辑了。当妈妈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又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2.清新隽永。
纵观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却丝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
3.意蕴深刻。
《金色花》可说是一首雅俗共赏的好诗,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我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母子之爱的散文诗。也可以结合诗人的一贯风格,从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本诗,把本诗的主题理解为敬颂神灵。
八、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首诗对应作业部分。
九、板书设计
开放花瓣散香气色三次嬉戏投影子在书页上 花求妈妈讲故事母子对话:母子情深金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三、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四、课文精读
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3.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 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炽烈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这样讴歌母爱,联想丰富,自然贴切,新颖独特。“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文章美在三处:一是场景美。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二是意境美。作者被美景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三是情感美。母爱是纯洁的,总是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母亲是无私的,她将永远罩临着你,伴随你一生。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六、文章主旨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七、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首诗对应作业部分。
八、板书设计 忆故乡莲花——莲花初绽——引出回忆
荷叶·母亲歌颂母爱 雨打红莲——心神不宁赏雨中莲花荷叶护莲——心情释然
本课教学,由于两首散文诗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因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熟悉文章内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第三篇:7 散文诗二首
散文诗二首
考点1 句子理解
如何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中心。荷叶是母亲的形象,红莲是子女的形象,“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表达了对母亲炽烈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
考点2 品味语言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繁杂的”雨声表明夜雨下得很大,为全文奠定了一种低郁的情感基调。“烦闷”是写“我”在雨夜的心情,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感动”蓄势。
考点3 借物抒情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昵、亲热的氛围中,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本文就是借“金色花”来表现神圣的母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荷叶·母亲》写雨中荷叶遮蔽莲花,作者深受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托莲花抒真情,表达了对母亲爱护儿女的感激之情。
基础积
累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惊讶(yà)
匿笑(lì)
沐浴(yù)
摩天(mï)....B.祷告(dǎo)徘徊(huí)并蒂(dì)嗅觉(chîu)....C.乘凉(chénɡ)姊妹(zǐ)花瑞(ruì)烦闷(mèn)....D.荫蔽(yīn)菡萏(dàn)牛棚(pénɡ)攲斜(jī)....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跳舞 花瓣 匿笑 笑嬉嬉______改为______(2)沐浴 祷告 繁闷 白莲______改为______(3)莲篷 雷声 遮蔽 适意______改为______ 3.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 D.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
4.说说朗读下列诗句该用怎样的语气,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代表作有《飞鸟集》《园丁集》等。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等。《荷叶·母亲》选自《繁星》。C.《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借助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D.冰心的“冰”字不是冰冷的意思,而是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的含义,即冰清玉洁。
语言运
用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7.(2016·四川成都中考)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
读
(广东汕头期末)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关上,哆哆嗦嗦 2 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荫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黯然。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关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8.作者写了母亲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至少写出四点)(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1.“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的话,为什么竟被“我”称为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7《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3.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作者冰心的简介。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5.制成PPT演示文稿。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三、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2.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3.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4.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四、课文精读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五、概括主题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三、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四、课文精读
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3.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 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4.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红莲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被风吹倒了,压断了)是啊,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品读课文描写白莲的部分,指导学生朗读时融入作者的情感。
5.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五、文章主旨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由于两首散文诗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因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熟悉文章内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第五篇:7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学生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通过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感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一位中国女作家在年轻的时候,曾给她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你们知道这位女作家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真挚的爱。而冰心的《荷叶》却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抒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下面我们一起去感知吧。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戈拉》《沉船》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她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她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也很有名,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2相关链接:
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三、速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金色花》,划出朗读中没把握读准的字词,读完全文后统一查字典解决。
(从查字典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习惯于轻易问别人,幸好他们只是初一的学生,可塑性很强。)
2统一正音、正形,弥补疏漏的字词。
笑嘻嘻 匿笑 沐浴 祷告 林阴 膝盖 花瓣 嗅花香
四、精读诗歌,品味诗情
(即使不让学生充分预习,学生也已经知道诗歌表达的主题是有关“母爱”的,课文前面的提示中有,所以不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之类的无效问题。)
1你从诗中读出“母爱”了吗?
(学生可以同桌讨论,然后提出疑惑,提交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会比较难发现“母亲对我的爱”,而较容易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
2(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讨论)“我对母亲的爱”是怎么
表达出来的呢?
(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来表达)
3为什么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呢?(讨论)
(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
4“金色花”怎样爱母亲呢?(简要概括几个生活场景)(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要经过的小庭院为妈妈散发香气;将花的影子投在妈妈读着的书页上;突然变成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5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快乐、幸福、可爱但也调皮的孩子。)
6深入讨论:结合生活进一步感受这几个生活场景中包含的“母爱”。
请回想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你和妈妈之间有过类似的“游戏”吗?如果有,请讲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没有,那你和妈妈是如何相处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和妈妈这样游戏的孩子一定沐浴着母爱的光辉,一定有一个对孩子充满着最温柔的母爱的妈妈,一定是慈爱、宽厚、让孩子爱戴的妈妈„„所以,文章似是写“对母亲的爱”,其实是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7听老师范读课文,闭上眼睛听,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充满温馨的生活场景,品味“母爱”。
8有关表现“母爱”的文章你们一定都写过,你们的写法和本文有什么不同?
五、研读诗歌,探究难点
以一个孩子调皮、可爱又懂事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留意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问,共同讨论。)
可能涉及的问题是:(1)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2)怎么理解妈妈说的“你这坏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趣入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1自主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品味意象,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看看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为何将“荷叶”和“母亲”并列作为文章的标题?
(以题目为切入点来理解文章,有时是一条较便捷有效的途径。)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荷叶像母亲;借“荷叶”这个意象表达母爱。(刚学过《金色花》,可能会受点启发。)
三、精读诗歌,品味诗情
1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明确: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齐读第6、7节中的有关语句,体会其相似点和表达的感情。
(学习本文,在朗读中品味和感悟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2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出来,并朗读。(第4节中:“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第5节中:“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第7节中:“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地打着„„”)3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
(从第4至第6节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设计是让学生懂得紧扣文本来理解,要通过朗读来感悟。同时让学生时时意识到,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
4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明确: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有关诗歌欣赏的专门用词了。
5作者是怎样由“莲花”而想到自己的呢?
(因为“八年前„„ 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6第2、3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为写“我”与“荷花”作准备,这就是铺垫。)
7自古以来,“诗言志”,诗歌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本文的情感是什么?
(对母爱的赞美。文末点出,卒章显志的写法。)
8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诗,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请说说理由。(指导学生通过表现力强的词语和修辞来欣赏语言。)(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没有设计自由提问的时间,因为文章本身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把时间留给学生来欣赏语言。)
四、再读诗歌,品味特色
1托物言情,联想、想象丰富。
文章写雨中莲花、荷花遮蔽莲花,作者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托莲花抒真情,表达了对母亲爱护儿女的感激之情。在不经意的笑语和泪珠中,心灵得到净化,渴望生活中拥有那份可人的温馨。
2语言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
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述了雷雨之夜的一朵红莲被风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呵护着儿女一般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平实中蕴涵真情,让人回味无穷。
五、比较阅读,探究异同
学生反复比较阅读两篇课文,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评明确:
相同点:都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母爱。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荷叶上。
不同点:
1感情基调不同:《金色花》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金色花》:(1)写得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最后,母亲问他去哪他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写出了一个与妈妈嬉戏的调皮的孩子,轻松活泼。(5)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感化读者,这是因为他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
《荷叶·母亲》:(1)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作者的心情:烦闷;周围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2)“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雷雨交加的场面,心情仍是不适意!因为红莲左右攲斜,无依无靠。(3)“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借物喻人,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持开导你;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
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自内心地呐喊了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从而揭示主题,表现母爱的伟大。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亲情是那么美好,母爱是那样圣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并懂得珍惜和回报。感情的表达也可以多种多样,就像金色花,为母亲跳舞、给母亲送去芬芳、为母亲挡去书本上的太耀眼的光亮等等;也可以像荷叶为娇嫩的荷花遮风挡雨一样,母亲常常在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的时候及时为我们撑起一把巨伞„„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像什么呢?请你借助一种意象来描述“母爱”或“父爱”。
1.强调熟读诗歌,理解诗意诗情,在读中感悟。首先让学生通读,整体感知;再精读诗歌,品味诗情;接着研读诗歌,探究难点;最后
比较阅读,探究主题与写法。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倡同桌间、小组间交流,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
3.重视鼓励点评,让学生有成就感,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