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革命烈士诗二首的教学设计
革命烈士诗二首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趣
(一)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
(二)板书课题:18 革命烈士诗二首,齐读。
(三)板书:《囚歌》、(四)理解课题。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五)简介作者生平。
1.《囚歌》的作者是叶挺。叶挺是广东惠阳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国飞机失事遇难。《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二、朗读诗歌,体会意境
(一)学习《囚歌》。
1.你说我填,交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教师范读《囚歌》,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感情。
3.学生学习范读,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的意思和感情。
4.自读课文,提出疑问,尝试解决。
①为什么“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里的“人”和“狗”各指的是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②“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
“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的声音。“爬”就是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指导朗读:“一个声音......给你自由!”这句是敌人对革命者的诈骗,“自由”不过是一种诱饵,朗读时要读出虚伪、轻浮,声音拖长些,表现出敌人的阴险狡猾。
③作者为什么渴望自由?
(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④他深深知道的是什么?
(作者深深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指导朗读“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这句时,反问的语气要坚定、有力、高昂。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⑤“地下的烈火”、“活棺材”各指的是什么?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 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社会。)
⑥“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指导朗读:“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指名读,齐读。
5.语言实践:说话练习: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从“敌人怎么样”和“我怎么样”两个方面来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内容,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的生死观。2.背诵这两首诗。教学重点
1.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诗。2.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教学难点
理解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讲读《囚歌》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三)有感情地朗读《囚歌》一诗,并背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囚歌》一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诗。
(二)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有比喻意义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革命烈士诗两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课题:《革命烈士诗两首》
(二)检查生字。1.填写生字表。2.读准字音。
本课有些多音字,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特别指导。比如:“血”字,教师可出示小黑板:“热血”、“带血的刺刀!”让学生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出“血”是多音字,口语往往读“xi7”的音,“带血的刺刀”应读“xi7”,“热血”中读“xu6”。“了”字,在诗句“算得了什么”中应读“li3o”,不读“l6”。“朝”字,在诗句“蒋家王朝”中应读“ch2o”,不读“zh1o”。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永生: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自白书:白,说明,陈述。自白,自己说明自己,多指表明自己立场、观点和态度。课 文指敌人要革命者出卖同志,背叛革命的书面材料。凯歌:原指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本课指陈然的诗篇。蒋家王朝:本文指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集团。埋葬:本文指彻底消灭。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近义词:
烈士——先烈
敞开——打开 渴望——盼望
永生——永存 身躯——身体
高贵——崇高 反义词:
沉重——轻松
高贵——低贱 敞开——紧闭 形近词: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词的区别,再根据字义口头组词。
第三篇:《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反思
《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反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西师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主题是感悟动人心魄的美好情怀。其中一首是叶挺同志写的《囚歌》,一首是蓝蒂裕写的《耕荒》。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显示了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由于诗的内容离现在时隔较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没有感性的知识,因此要上好这样的课文比较难,所以在学前让学生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
我的上课流程是:
(一)课前导入;
(二)介绍背景资料,铺设情感基础;
(三)检查生字;
(四)讲读逐节《囚歌》,逐节讲读《耕荒》;
(五)感情朗读全诗;
(六)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刚好讲读完《囚歌》就下课了,进一步朗读感悟时间不够,转移到第二课时完成效果就差多了;尽管如此,第二课时的教学就轻松多了。
在教学这两首诗歌时,我也采用了教学古诗的“四部曲”:介绍背景资料,解题;初读诗歌,读通,读准音,读出节奏;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感悟朗读。
我觉得在教学生字时,多花了几分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就彻底解决生字教学以节约更多的朗读时间,纵观这两首诗,在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上还不错。《囚歌》读得高昂些,而《耕荒》要读得低沉些。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了教师领读法,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传递给了学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在朗读指导上还缺乏“层次”性,教师还需要多下功夫。
还有,在新课结束后我没有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革命烈士的诗歌,以备诗歌朗诵,这是遗憾——尽管课后补上了,但在教学环节上有缺陷。
第四篇: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设计)
31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两首诗艺术上的不同风格
2、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了解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在与敌人作斗争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用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诗。
2、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囚歌》,体会创作意图
1、学生互相交流诗题的含义
师:“囚”字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揭题、解题
(1)师: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 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出示叶挺图片。
(2)师:大家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请向大家介绍。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的高尚品质。补充:叶挺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同时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安徽中部)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将敌击退。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入狱,在狱中写下有名的“叶挺囚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1946年3月4日获释。
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适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体会叶挺将军英勇的革命壮举。
3、自由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2)初步解决疑难问题。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精读感悟,深入学习
1、指名读《囚歌》一至四行。引导学生体会“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2、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再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走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3、从这四行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敌人对其威逼利诱,一面是释放,给与自由的承诺,另一面则是酷刑的折磨。)
4、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 对叛徒的厌恶的感情)
教师小结:这四行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选择哪一条路呢?作者在五至八行诗里明确地作了回答。
5、轻声读五至八行,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7、第四、五行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自由的态度?
(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
8、体会关键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一句表现了什么?
板书:坚贞不屈
说明:第1节诗,教师抓住几组鲜明的对比,展开教学。重点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由于鲜明的反差,形成了诗的独特风格。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对比的写法及其意义,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深深的内涵。
9、自学第二节,总结学法(1)出示自学提示:
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2)自读课文、讨论交流:你觉得这一小节哪句写得好 为什么?(3)师:“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将我„„一齐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
(4)试讲诗意。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维护了谁的尊严?
师: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一起烧毁,他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他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小结:这是被囚革命者的信念、意志、人格、生命价值的记录。板书:献身革命
9、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拓展
(一)自读《我的“自白”书》,总结学法
1、自由读,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2、学生质疑。
(二)精读感悟
1、再读诗歌,细细品味,思考:他们为什么“对着死亡放声大笑”?
2、学生讨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3、师:“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明:在第二首诗的处理上,教师可以适度“放手”。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感受,让他们依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自我表达。
五、复习巩固
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诗句最让你感动?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紧锁着,敞开着,„„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将我连这 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
3、背诵其中的一首诗歌。
六、拓展练习
出示:
1、像诗歌中这样的革命烈士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准备召开故事会。
2、写几首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板书设计:
坚贞不屈
囚歌·叶挺{ }自由 永生
献身革命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小学语文第10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革命烈士叶挺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成的。这两首动人的诗篇,虽然出自于不同的作者,却诠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笑对死亡,视死如归,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献身。叶挺和陈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跃然纸上。
两首诗歌在反映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课文的处理上,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赏析”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可以联系文章具体的语境,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
由于这两首诗都是简洁明快的现代诗,学生在阅读时,对全诗内容的梳理、把握上,难度不大。但要真正通过语言文字,体验诗歌中的某些具有特别含义的字眼,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囚歌》中,叶挺两次所提到的“自由”,对于语文学习力较弱的同学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导。
此外,由于课文中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破裂而导致的革命者被捕被迫害的事件,学生可能不一定完全理解。这就需要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感悟。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
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结合字形,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重点理解“囚”的写法与含义。通过重点字的点拨,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对于《囚歌》中两次出现的“自由”,则通过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目标二: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以《囚歌》为例,教师在对课文第一节的处理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作为突破口。如在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一句中,“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等词语,都蕴含着两层意思。这是诗歌中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如 “人”这个词语,表面看指的就是人这一个体,实际更是指像叶挺这样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所以,通过对比与分析,学生只有在弄清这些关键词含义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感知诗歌的写作特色。
目标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囚歌》和《我的“自白”书》是革命者坚定意志的赞歌。教师应借助朗读,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句,感受叶挺与陈然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息牺牲的伟大精神。
关于训练材料
一,辨析组词
囚()
刑()凯()葬()因()
形()
改()莽()
二、近反义词近义词:
敞开—— 高贵——
永生—— 反义词:
沉重——
高贵—— 敞开——
三、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阅读
(一)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 着,为狗爬出的洞 着,一个声音高(唱 叫)着: ——(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错误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
4、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写一两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
(二)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1、“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2、“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
3、为了,作者愿意。对这首诗表达情感表述错误的是()
A、表达了革命者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B、这首诗表现了革命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C、表现出诗人革命失败后消极的态度,放弃抵抗,甘愿被俘。
第五篇:《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歌 2.感受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能说出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难点能说出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投影仪
预习要求
1、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诵读这两首诗,尝试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探讨这两首诗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教师活动内容与方式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旁注
一、情趣导入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在与敌人作斗争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的同时,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诗,先看第一首《把牢底坐穿》(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三、提出朗读要求,开展朗诵比赛
四、再次诵读《把牢底坐穿》,完成练习⒈他们为什么“愿把牢底坐穿”? 明确: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⒉“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讨论后明确: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⒊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革命志士的壮志豪情。五.诵读《花》,完成练习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的生命无限热爱的感情。学生交流
选出小组最佳选手 学生思考后回答 大声朗读,读出激情 学生合作交流回答 要突出朗读的地位 教师可适当点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活动内容与方式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旁注
⒉“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揣摩后明确: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灭,但革命的意志是毁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来人。3.“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交流后明确: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决心。六.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七、小结布置作业阅读比较,说出理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