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

时间:2019-05-13 01: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篇: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蜀道难》导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梳理探究:

一、朗读

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1.“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二、诗歌赏析

(一)总体把握结构

1、主旨句出现了三次,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有三“叹”,分别叹的是什么?

一叹:高 难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险 可畏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山水险恶

三叹: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二)诗歌鉴赏

1、本诗意境阔大,气势逼人,气象宏伟,画面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试结合具体

诗句分析体会。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教师总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三)难点探讨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我们认为胡震亨的说法很有道理,“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精确,如据文直解并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频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可能正是这样。跟那些用“一人一时之事”来解诗的做法相比,胡的见解确实高明得多。

随堂练习:

(1)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试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诸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参考答案:

1.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极短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2)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3)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二篇:高三语文:2.4《蜀道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蜀道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鱼凫(fú)秦塞(sai)萦绕(yíng)

石栈(zhàn)猿猱(náo)参(shēn)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an)咨嗟(zījiē)

喧豗(huī)砯崖(png)崔嵬(wéi)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②在总体把握文章的过程中,以把握文章结构为线索,鉴赏本诗。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4、在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全诗结构和对文章有一定赏析的基础上,探讨文章的艺术风格。

本诗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诗句,字数从碱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长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的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变幻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5、在学生已经深入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全诗。

六、作业:背诵全诗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蜀道难》学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新课导入: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梳理探究:

一、朗读

1、听录音,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

鱼凫()

秦塞()

萦绕()

石栈()

猿猱()

参()

峥嵘()抚膺()

巉岩()

飞湍()咨嗟()喧豗()

砯崖()崔嵬()吮血()

2、学生齐声朗读本诗,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疏通文意。

噫吁 : ..

开国何茫然: ..

尔来四万八千岁: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

(三)难点探讨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2、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4、写剑阁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补充资料:

诗歌寓意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加害于房、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此说出自唐末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一书,为《新唐书·严武传》所采用,但不足信。按:严武镇蜀共两次,时间都不长。第一次自肃宗上元二年(761)冬至宝应元年(762)夏,如真有此事,则当发生在此期间,但除范说外,没有其他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从杜甫这期间的诗作中也找不到佐证。至于第二次镇蜀,已在代宗广德二年(764)之后,这时李白已经故去(房亦病卒),如真有此事,也跟李白无关了。

一说:为讽刺章仇(zhāng qiú,复姓)兼琼而作。此说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也缺乏根据。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径。

一说:为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出自元萧士(yūn)《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的注语中,其说甚详,各句均依此作了解释。主要之点是,仿杜甫《北征》中以“君”称唐肃宗(如“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之例,认为这首诗中“问君西游”的“君”指的是唐玄宗。这就纯属臆测了。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

“兼琼在蜀,无据险跋扈之迹可当斯语(按:指‘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而言)。而

第四篇:语文:2.4《蜀道难》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蜀 道 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2、把握李白诗歌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以及奔放的风格。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以及奔放的风格。【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总课时

一、读诗导入。(5′)

通过诵读导入新课。

二、鉴赏要点。(15′)

(一)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二)再说意境。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完成练习(5′)

附:练习答案要点:

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

三、l、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像。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附:板书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

蜀道来历

难行

蜀道高峻

二叹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

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五篇: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2014高中语文 蜀道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2014高中语文 蜀道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一、诵读全诗,突破难点

1、回顾旧知,指名表情诵读(配乐)

2、提问四: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

指顾之间。”(《唐诗别裁》)对此,你怎样看?(讨论,交流)明确:这段话既形象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就《蜀道难》的艺术特色而言的。

3、提问五:《蜀道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讨论,交流)

明确:章法灵活,气象宏伟。先说章法灵活。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 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 动”。

再说气象宏伟。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二、拓展迁移,鉴赏美点

4、提问六:这首诗中有许多精美诗句,你能就你最喜欢的诗句,作一简要的赏析吗?(讨

论,交流)

点拨:仁者可见仁,智者可见智,不强求一致。

明确: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一览无余。

地貌之雄奇,世之罕见。

②“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想钩连”——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神

力和人工的伟大由此可见!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一幅神气而美妙的画面:

六龙拉着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急流被大山所阻激起无数旋涡!极言山之高大。④“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言登山之难,壮山之高大。如一组镜头,从眼前闪过。这是奇特的想象,这是蒙太奇的手法。⑤“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途中所见景物,画面如此凄清,使人感到孤寂可怕。

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

雷。”——画面极为惊险,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

„„

小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

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 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三、研究性学习:

1、结合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再查阅相关资料,就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其表现手

法作一探讨。

2、李白是投江自尽的。这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性格豪放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归宿呢?你能从他的生平和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要求:①选做一题;

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③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下载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数学 2.4《等比数列》(2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

    课题: §2.4等比数列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

    高二语文必修3 离骚.doc

    高二语文必修3 离骚 屈原 一、导入: 民间端午节和屈原的联系,引出人们对屈原的认识。(PPT1) 二、文学常识 1.总说:印象中的屈原(PPT2) 2.伟大的诗人屈原(PPT5-6) (具体上课内容可......

    11《师说》学案(新人教 必修第三册)

    11《师说》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必修五3教学案教师

    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复习教学案 七中郑春莲 复习目标:1、识记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结合语境推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翻译重要句子并掌握......

    语文:2.4《毛泽东词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

    4.毛泽东词两首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基本解读】 《沁园春 长沙》这首......

    13《张衡传》学案(新人教 必修第四册)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13《张衡传》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2)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一、二两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

    2010-2011学年语文同步精品学案:第11课 包身工(新人教必修1)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11课 包身工 一、整体把握 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 点读 课文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