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0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主讲人:车凤莹

一、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三篇精读课文中46组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4、小练笔:续写《小摄影师》的故事。

三、教学建议:

1、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

2、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4、培养学生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从平凡的小事中,体会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五、教学难点分析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下面我就三篇讲读课文作一简单分析。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列宁和孩子的对话,体会他们此时的内心活动。例如,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男孩有关。也可以利用课文当中出现的问题泡泡,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在反复朗读体会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孩子的尊重、爱护之情,以及孩子知错就改的诚实品格。

对于课后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同时还可趁机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好的段落摘抄下来,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于两个学习伙伴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说说都知道那些名人,鼓励他们收集和他们有关的故事,并认真阅读,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以此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学一篇读多篇的目的。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反复朗读列宁的话,理解列宁对待小男孩和杂志记者的不同态度,感受到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另一方面,反复品读在照相过程中对列宁及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从中感受到列宁极力配合小男孩的工作并且对小男孩有极大耐心以及小男孩对列宁的崇敬热爱。在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课文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可以鼓励学生想:小男孩会回来吗?回来后他会怎样说?怎样做?结果如何?引导学生想象,进行续写。《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也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教学难点是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我们玩捉迷藏和李四光玩捉迷藏有什么不同,引领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在与同学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中对巨石的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其中的原因,回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大石头怪在哪儿?李四光为什么会产生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在学生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懂得了只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去读成功的道理,同时了解了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追求写具体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课后的资料袋,在学生读后,可继续鼓励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为本组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准备。

以上是我对第二组教材的内容及教法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六、课时安排: 灰雀 2课时 小摄影师 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第二篇: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

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计算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总复习》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为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其中,计算作为整个学期学习的重点,我安排了一节计算专题复习课。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通过总复习,应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稳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有关知识,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计算能力与估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2.通过专题复习,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改错题、挑战题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兴趣,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计算认真、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难点: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错题集、练习题。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我们的计算王国里有四大家族,你知道是哪四大家族吗?(出示“+、—、×、÷”)。我们都知道,计算是我们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技能。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计算占了大半壁江山,本节课我们将对计算进行一次总复习。(板书课题:计算总复习)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谁能来帮我们介绍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计算知识?

【设计意图】课前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梳理知识的方法,给学生以引导和示范。以课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整理知识点的时间更充分,课上也能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会更清晰。此设计不会让整理知识点环节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匆忙开始,匆忙结束,让整理环节流于形式。

二、实际应用。、师:哇,原来我们这个学期学了这么多的计算知识啊!下面请大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文具店里,张明买了6支钢笔,每支20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2)超市里,妈妈买了238元食品和184元生活用品,带500元够不够?

(3)公园里,2位老师和33名学生乘观光缆车上山顶游玩,每辆缆车限乘4人,至少需要多少辆缆车?

(4)菜市场里,晓兰买了124元的海鲜,付给售货员阿姨15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所采用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就是让学生记住运算顺序和方法,然后进行反复练习,导致学生对学习计算内容兴趣不高,影响计算的正确率和合理性。其实计算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算理,合理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看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计算。有位小迷糊经常要帮妈妈买东西,可是他的计算经常会出错,今天他带来了他的作业本,你能帮他改一改作业,找出错题并说出错误原因吗?

3、批改作业之前,先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检查他的作业是否正确?(1、重新算一次。

2、验算。

3、估算)

4、通过批改小迷糊的作业,你有什么想对小迷糊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出示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情况,让学生在分析中得到反省和进步。

三、计算挑战赛:、你们的发言真是让小迷糊受益匪浅,小迷糊说:“我一定会多加练习,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相信我这个小迷糊很快就不迷糊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迷糊想验证自己努力的成果,想与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挑战赛,接受挑战吗?

(攀登高峰、计时赛)

2、更高一级的挑战赛竖式谜

□□□

+

-□□7

×

□)□□

□9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挑战赛,第一层次是通过挑战赛,检查与自我检查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否熟练运用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第二层次,安排了四道拓展题。依据新课程理念“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了这一层次的练习,让这部分学生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能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并通过这部分学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让全班同学在体验加减法、乘除法之间联系的同时,更熟练的掌握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认为计算时要怎样做才能算得又快又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0页第2题,第121页第4、6题,第124页练习二十六第3、4、6、8题

教材简析:

有关加减法以及乘法的解决问题,学生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题型上还是以前所学过的那些题型,不同的只是计算由原来的百以内变成万以内的计算,乘法由原来的一位数乘一位数,变成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此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好,基本能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我把复习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型,在有余数的除法题型中很多要结合生活实际,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整个复习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情景学习,让学生结合情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解题分析能力,并能正确选择方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黑板和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背景:每年我们学校寒假都要开展冬令营,冬令营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开展活动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以上个学期的冬令营为背景来导入本节课。

一、情景导入(出示)

谈话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以前冬令营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冬令营的一些精彩瞬间,冬令营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出外爬山锻炼身体,传递爱心游戏、精彩的舞狮表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欣赏精彩的节目表演、为自己亲人送上亲手做的钥匙扣等等,每一次活动的成功组织,都需要精心的策划安排,其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来保证活动能够成功完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组织策划一次去儿童游乐场游玩活动,又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出示课题)计划这次活动经费1200元,包括来回车费、门票、两项游玩项目(坐船、旋转咖啡),其它的游玩项目小组承担费用,每个小组的活动经费2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一些生活情景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班共有42人,、解决车费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

总价

车费(每人)

4元

门票(每人)

5元

租船(条)

5元

旋转咖啡(每人)

7元

合计(元)

——

师:小组讨论,来回车费一共需要多少钱?(注意:来回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4=168(元)

师问:这步求到的是什么?

68×2=336(元)

师问:为什么要乘以2

2、解决门票问题

师:游乐场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210(元)

师问:车费和门票一共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10+336=546(元)

3、解决租船问题

师:每条船坐5人,需要租几条船?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8(条)……2(人)

8+1=9(条)

师问:其中8加1,这里的1条是指哪里的?

师:每条船的租金是1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9=135(元)

师:现在一共用去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46+135=681(元)

4、解决浪漫咖啡问题

师:坐完了船,我们来到浪漫咖啡杯,又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考虑?

生自由发言

师问:场上只有6个咖啡杯,每个咖啡杯坐6人,够不够?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6=7

6<7

不够

师:不够,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问: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7=294(元)

师问:现在一共用去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94+681=975(元)

师:计划这次活动的经费是1200元,现在我们实际用去975元,比计划节约了多少钱?

师:“节约”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0-975=225(元)

师:节约下来的经费,我们就留到做为下次活动的经费支出,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各组自己安排游玩项目。

(设计意图:整个复习过程,我以学生组织的一次活动为主线,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明白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实践操作

出示:泉林山庄的其它娱乐项目及其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

单价

八爪鱼(每人)

5元

摩天轮(每人)

6元

滑草(每人)

5元

碰碰车(每人)

8元

激流勇进(每人)

0元

3D电影(每人)

5元

师:每组活动经费200元,小组可以自由支配选择游玩项目,请各组把本小组 的经费支出情况填入下表。不能超出你们小组的活动经费200元。(出示)

小组活动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组的经费支出表

设计意图: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平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组织策划活动,如何合理支配经费,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总结

师: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我们这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我们这次活动的成功完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班上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并能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

总价

车费(每人)

4元

42×4=168(元)

68×2=336(元)

门票(每人)

5元

42×5=210(元)

租船(条)

5元

5×9=135(元)

旋转咖啡(每人)

7元

42×7=294(元)

合计(元)

——

975元

210+336=546(元)

546+135=681(元)

294+681=975(元)

1200-975=225(元)

42÷5=8(条)……2

42÷6=7

(人)

8+1=9(条)

6<7

www.5y

kj.co

m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5、泉水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2、写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件导入。

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泉水丁冬》。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3、对话平台。

感知:

(1)学生看朗读视频(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

背诵1—3自然段。

2、对话平台。

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想象:(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

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练习:(1)填空

()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

()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泉水有()、()、()、()的特点。

②泉水流过()、()、()、()。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 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3、作业。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写字。

2、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3、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4、朗读。

(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5、感悟。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6、练习。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

辶()()()()

钅()()()()氵()()()()

日()()()()

(2)填空。

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

蒙蒙的()温暖的()鲜艳的()

7、书写。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8、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2、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4、句式练习。

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5、想一想。

你今后想怎么做?

6、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7、积累。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8、实践。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9、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10、作业。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 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2、游戏导入。

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夜晚——白昼 强大——(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3、自学。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4、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①“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②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③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5、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①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②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6、想象。

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7、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

8、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2、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①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②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③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④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①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3、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4、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5、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6、作业。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

2、指导学生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 童心。

3、透过卡罗尔猫的故事,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友善、和谐。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2、插图导入。

出示课文挂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题)

3、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①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②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4、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④

①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②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③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5、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2)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

分组竞赛读课文。

2、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他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练习读——展示读——评议读——竞赛读

3、默读。

默读后三个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4、练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大家进行交流。

(2)多音字组词。

待 间

(3)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写广告词可能比较难,教师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搜集的广告词,学习一下广告的文化和艺术。另外,写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

5、作业。

语文园地二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特点,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自主识字。

3、累积词句。

3、完成“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学会查字典,并在实际中用字典点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积累词句。

2、“口语交际”和“故事会”。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过程建议: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二、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 中学习的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自主识字。“读读记记”重在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知一些词语中两个词之间搭配的 准确性。“读读背背” 重在体会谚语蕴涵的人文思想。四条谚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2、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的出处。

2、做连线练习。

雷声 灿烂 随风 扑鼻

倾盆 大作 芬芳 相间

阳光 大雨 黑白 舞动

3、填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泉水()琴声()枝叶()空气()鲜花()红旗()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3、课外查找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二、口语交际。

这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得到交际锻炼,促进交际活动的展开与深入。交际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

2、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4、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5、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6、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

三、展示台。

这部分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表述见解,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故事会”是对本组“奉献与关爱”专题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可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继续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查字典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

四、故事会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五、查字典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读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六、作业。

七、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7、藏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词语认读:

闽西

南粤

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9、和田的维吾尔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板书:苦甜)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A.“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谁能想到”“谁又能想到”两个感叹句。看图片,认识烤肉、馕、“库乃其”这些美味,以及生产美味的馕坑。)

B.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C.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诗人艾青曾深情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A.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B.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对本单元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

2、课所列的两首古诗,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

3、标点符号的作用,读一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悟。教学重难点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习作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累,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本单元的收获)本组课文是以民风民俗俗主题的,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进一步感悟本组课文阐述的民风民俗。)二:新授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

(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自行掌握。)

2.积累《元日》。

(1)了解作者,感知文章。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欣赏本诗: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4)初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读准字音,明白字义。(5)了解作者,感知文章。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6)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和感悟。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三、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著:「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麼?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3)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麼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4)到底谁是冠军?

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报上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三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节日成语

2、积累自己喜欢的节日诗句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 《识字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四、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

(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制作书签。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教学用具: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例: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三、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四、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三、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四、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学生练写。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对话平台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三、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四、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二、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四、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二、过程建议:

(一)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二)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三、过程建议

(一)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二)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四、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一)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二)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下载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单元总课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

    人教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 2、理解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shēn zhǎn jiàn lìjié shěnɡ nénɡ ɡòuēn qínɡjìnɡ àixiān hónɡɡōu huàxiónɡ wěihuīhuánɡ二、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

    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我学会了》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我学会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

    人教课标版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作文

    美丽的小溪(第一单元)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 春天,小溪两旁,百花齐放,迎春花、油菜花、梨花、桃花„„竞相开放,迎春花对着我们呵呵地笑,油菜花引来了辛勤的小蜜蜂,犁花......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一件小事的启示 在我成长的旅途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多如繁星,数也数不清。有的难过、有的开心、有的令我感慨万千、有的给我深深地启示。我还记得第一次包饺子的情景。 记得那是......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人教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果园机器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文,读懂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