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求(黄爱萍)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求
姜山中学 黄爱萍
暑假有幸阅读了钟启泉教授的著作《课堂研究》,很有触动。教学涉及的方面很广,但其主阵地是在课堂,而课堂中的知识传承、活动展开、师生互动等都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钟教授在书中特别提到了新世纪的一种学习方式——问题学习。问题学习的价值在于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精心选编问题,特别是设置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学”“会学”,进而让学生在充满智慧、思辨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思维,体现学习快乐,激发学习热情。钟教授提到如何让学生以解决“我的问题”达成“我的学习”,从而获得有强烈的当事性和责任性的学习,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高效的问题呢?
一、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求 这个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力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
1、激趣入境——让学生想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依据教学内容而制订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引发他们疑惑的情绪,进而产生积极探究的愿望,从而集中注意,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在不断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深刻体验、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季风”之前,教师可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必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2、激思导学——让学生会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等冲突,会形成认知失调的矛盾,随之会出现为解除认知失调所导致的强烈的认知动机,迫切希望解决那些矛盾。这时若教师可以设置相应问题就可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一旦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或教师的解难释疑解决了矛盾和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激发新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例如,在讲授“必修III1.3区域发展差异”的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等经济发展差异后,对学生设问:东、中、西部除了以上差异外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差异?为什么这里只讲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等经济发展差异?让学生陷入认知失调的状态,激发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动机,进入区域对比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探讨。
3、激发潜能——让学生学会
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会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情感交流。研究表明,如此课堂教 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生成、创新的思想,使学生潜能得到发挥。例如在农作物水稻的分布地区上直接让学生看图讨论找结论,就不如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如:①水稻一般种植在什么样的地区?②水稻怎样才能高产推广?③你知道泰国、日本的水稻生产情况吗?④农民种水稻怎样致富?⑤如果你是一个稻农,你会怎么办?等。学生随着问题进一步认识和分析,逐步把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因地制宜、科技兴农、可持续发展等观念。这不仅可用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及学习方法。
4、激励心智——让学生学得愉快
德国教育家第斯和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育家斯宾塞也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处于兴奋、兴趣、喜欢学的状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高涨,也学得非常愉快。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不仅要让问题本身有趣味、同时尽可能关注到大多数学生,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问题中来。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教学时,事先让学生观察水槽中的水在向下流的过程中,水流的旋转方向。以此设问“为什么水流漩涡是逆时针方向流动?”如此激发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动机,培养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还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问题设计的思辨要求
怎样设计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怎样设计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1、问题指向要明确
教师一般都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会从视、听、触等多方位积极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从而激趣入境——让学生想学。但创设问题情景之后的问题设计若不明确,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思考、如何回答,这会影响问题的教学功能,影响思辨过程。例如,在讲授“必修III1.3区域发展差异”的东、中、西部的工业化差异时,对学生设问:结合图1-17“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分析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学生的分析会不到位,或者会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可能只好自己来分析、讲解了,于是降低了课堂效率,减少思维量,更主要学生还是不会分析、学习,教学目标没达成。同样的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可改为:“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工业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指向就会更明确,学生回答就可有的放矢了。
2、问题要有合适的思维量
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如果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畏。只有较复杂且具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调动所学的知识,进入思辨程序,进行知识迁移,搭建知识“增长”点之间的桥梁,启动各种思维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后产生由衷的成功感。因此,可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深入认识问题,使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授“必修III1.3区域发展差异”的东、中、西部的工业化差异时,对学生设问:结合第17页表格“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①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城市数量、城市规模等差异)②城市数量越多,城市化水平就越高?(不一定)③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有哪些?(城 市综合实力、单位面积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城市用地规模等)④归纳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城市化差异。
3、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深入认识问题,使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导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结合宁波和新疆的两幅图片,可设计一组题目:①结合图片描述宁波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温暖湿润等),②结合图片描述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干旱等),③分析宁波与新疆的环境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海陆位置),④在这原因促使下当地形成了特定的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等环境条件,这说明环境具有什么特点?(某一环境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相一致,体现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4、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为给学生一个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表现的平台,即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要只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问题的答案应属于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及探索空间。例如,“当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天75000英亩的速度消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来制止人类惊人的森林砍伐行为?”又诸如 “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的自然环境会出现什么变化”等假设性、预测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向不同方向思维,得出不同的答案,从中就可能出现具有创新意义的答案。
三、问题设计的实施要求
问题设计的实施还必须以语言为凭借,教师通过巧妙地提问、情趣盎然的描述、贴近生活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方式要创新
“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是最简便、最广泛、最普通、也是最熟悉的,熟悉的对学生而言也就无所谓兴趣。因此,教师就要突破传统,创新问题设计,把问题内容寓于某个情景之中,如把学生至于角色扮演之中,大大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时,可将全班同学作为赴德国进行“鲁尔工业区的改造策略考察”的考察团成员,让他们分成五组分别针对鲁尔区衰落的五大原因,每组对各自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考察,最后让五位考察团的代表来展示考察成果。该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准备阶段和讨论时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
2、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技巧
如,“太阳为什么始终东升西落?”,“我们常用‘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来形容违背常理的事,这其中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两句话提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语言的运用是不同的,很显然,后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问题应尽可能生活化
讲生活化的地理,尽量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因为生活化的东西实用性很强,学生认为学了有用,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当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就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会渴望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且人人都有体验,人人都有话可说。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在学习“风向与城市规划”时,对学生设问,以宁波为例,评 价宁波镇海炼化厂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又如,在讲“锋面系统” 时,正值宁波地区受冷空气影响较频繁之际,于是就可以这样的问题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并描述一下昨天、今天的天气变化过程。”而且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还可以不时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以理解。因而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4、问题的呈现方式
主要有单纯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短片等。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学生的感官、甚至心灵带来冲击,使之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学习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钟教授指出,问题学习的探究活动本身是同他者一起共同探讨拥有社会价值的课题、实现自我变革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每个参与者认识到问题探究的意义,浸润在活动本身之中,在自身有目的的行为之中获得核心素养,这已是一种收获。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现代学习方式强调要通过问题引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做到“问题”有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要具有目标性:以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整合教材,将问题设计成基于掌握历史知识的问题、基于理解历史的问题、利于探究的问题、引导体验感悟的问题。
二是问题要具有情景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并尽可能地使这些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读取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总结提升。
三是问题要具有思维性:(1)问题要有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能以简单的一问一答或是引导学生按教材顺序读课本。(2)问题要有梯度: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不同层面的学生共同发展。(3)问题要有密度:一节课问题的多少量要适中,全课无问和满堂皆问都是不科学的。此外还要注意问题的跨度、深度等。
四是问题要具有生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更要关注来自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3、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1、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语文。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③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④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①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②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②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③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6.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①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②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③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④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7.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8.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②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③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3.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1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①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内容。②借助游戏活动。③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④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⑤开放教学时空,明确教学内容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1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微格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把这种教学过程设置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教学反思: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3.教学评价: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4.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5.信度: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6.效度: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7.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8.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2.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18.从众: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2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4.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5.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37.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3.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 2 理状态。
48.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57.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 说课是将你所要运用的教材,运用的教学手段,你所要培养的目标,方向做个整体的说明,)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要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说作业设计
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
误区之一:分清说课与上课。防止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有部分教师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大家“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过程的本身。
必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述说出来,使这些隐性的东西外现(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
误区之二:说教法学法太过笼统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自己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下文,或者把“学法指导”理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等,这都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课要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说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听者有所启示和收益。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学的两种特征在教学中的和谐,是整个课程的一个关键。作为语言文学的载体,文字本身是一种工具——语文课程是各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在整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意蕴,通过语法、句法和其它能力的综合传授和学生的认知体系的建构来发挥作用。虽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区别明显,各有分工;但是,综合的语言文学载体本身决定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在任何语文教育工作里总是自然而然地统、一的,这既需要具备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即统一观、融会观、联结观,又需要实施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及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这就是说,仅仅理解词语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不难做到,而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有自觉的意识,且需要在自我能力的组成之中逐渐地通过扩大积累,增加训练,化整体的底蕴积聚学习于语文课程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功能中。
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不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既是工具教育,又是人文教育。从总体而论,应该始终顾及这两个方面。只着眼于语言的朴素自然,情节的紧凑动人,而不涉及通过主人公的见闻和感受体现出的中心思想,以及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进去,是说不过去的。努力使学生在感情投入与设身处地的联想过程中渗入语法应用,能力培养。“课标”所指引的语文课程,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的人文性的统一体,既不可简单片面地把它归为工具课程,也不可简单片面地视之为社会学科。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二者择一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存的、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充分地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学习摸索,才可以成长
我阅读了苏联闻名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布满信心„„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经常刷新赏识教育尤其要经常刷新赏识所告诫教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与愉快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上还做的远远不够,作位教师一定把爱心放在第一,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布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假如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熟悉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另外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孩子非凡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育感情赢得感情。
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非凡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假如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2、简述在学校中为什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3分)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 5 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教学反思:《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
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但读的遍数和时间还不是很充分。
2、教学修筑京张铁路那一部分是时,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为铺垫,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但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仪篇课文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有效的 6 方式,唤起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唐宋以后,出现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等流传了 1000 多年的语文启蒙教材。《孩子们,你们好》苏联作家阿莫那什维利《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雷夫 艾斯奎斯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我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主体教学思想,它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学过程强调人格平等与尊重学生个性,不以学习的知识或物质结果为功能评价,而以过程、情感、能力为终极。基于以上理论,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记得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的插图,那位光着身子的人就是皇帝。皇帝为何光着身子?因为他很穷买不起衣服,还是他正在进行泳装表演呢?”刚说完,同学们就哄堂大笑。很多同学举手回答问题,都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并且理解得相当准确。创设这个问题,虽简单,却犹如一粒“开心糖”,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在上朱自清的《春》第二课时,可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可以这样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朱子清的《春》是一首抒情诗,一副风景图,一曲春的赞歌。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盼春,第二部分是绘春,第三部分是颂春。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10分钟后,一部分同学已经把自己的汇报材料整理完毕,开始汇报。有五个同学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自己学习结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从而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语文合作学习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句子“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3.合作的形式要得当
要根据语文学科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甚至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及个人的性格、脾气等的差异来决定合作的形式,可由两个人组成小组,也可由四个人组成,或将一个班级分成较大的几个小组。如语 7 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背诵,最好的合作形式就是俩俩成组(即同桌成组),可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对于具有辩论性质的话题,可由四个人或更多的一些人组成一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交流、表达并最终解决问题。
4.适当评价
合作学习一般不需要正规的测评,但适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学间的合作效率。可采用表扬法、分组记忆法、最佳成员评比等等。这样,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精彩
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形式上是探索、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提出疑难问题或启动审美情感,激发兴趣
在教授科学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如《看云识天气》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文章的内容你们都弄懂了吗?文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阅读。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启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文章里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精彩语句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查阅资料,进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当发现通过学生思考还难以解决问题时,就要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进而最终解决问题。3.激发想像力,调动创新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创新思维,积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如给《寓言四则》中的《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想像力也会得到极大激发。可以说,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其实,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这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江苏省赣榆县门河镇中心小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课堂提问的艺术掌握不够,往往表现为:随意提问,率性而为,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问题呈现形式缺乏科学性,干瘪的提问,教师与学生没有目光等肢体语言的交流。一问一答,缺乏思考性,停留在浅层次上,为形式而设计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浪费了课程时间,耗费了学生精力,起不到悬疑质问、激发思维、积极探究的效果。
纵观当前课堂,教师课堂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浅显琐碎问题过多,没有方向性。
(二)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
(三)提出的问题不科学,或太浅,或太难,或可有可无,无层次感,无坡度。
(四)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我认为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臵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整体性。
小学科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用整体和综合的观念去分析解决问
题。基于小学科学的特点,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十分重视整体的地位和作用,从教学目的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的整体观。若没有整体的观念,所设计的问题往往零碎、杂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节奏也显得不明快,不清晰。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点,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一系列彼此之间有联系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建构起小学科学的“知识树”。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实质就是问题教学,不但教师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更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是以问题为线索,而不是以“结论”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它是提问的价值所在。在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着”的境地,这样学生思维才能积极起来,并向纵深发展。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和探索类问题,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确定。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差异性。
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表明了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材内容,而且还应该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望而生畏,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问题太易,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无需思考即可唾手可得,又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教师提问应避免那些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
一般而言,问题的设计应以班里中上等学生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维持优良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向优良水平靠拢,从
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四、问题的设计应融入情境中。
德国学者关于情境与知识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提问应力求通过精心营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引出。真切实在、新奇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能很快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与问题情境融化在一起。问题情境中的矛盾冲突、奇思妙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想象联想、推理判断、研讨辩论等,并从中获得体验感悟。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情感的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内驱力真正调动起来了,问题解决也就近在咫尺。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是一中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第四篇: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研讨
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研讨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思索,进行深入的研究,“得过且过”就会出现如下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低效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低效提问现象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这种提问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5、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上述问题,各位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更有甚者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认为的制造障碍,面向未来,我们的学生不需要这样的课堂,为此我们必须对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正确认识课堂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1.课堂提问应情境化,动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为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情境创设两个小动物要换地耕种。提出问题,“你有更好的办法为他们解决问题吗?”生:“换地”。媒体出示两地块的形状,一个是长方形,另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师问:你认为他们这样交换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辨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发猜想,引导学生去验证。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2.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既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4.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疑问,自主发掘问题,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做到了以上几点,数学课堂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才能发
第五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及评价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及评价(供参考)内容和内容解析
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基本要求:①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②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③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④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2 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 目标解析: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的含义进行解析,一般的,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 这里,目标不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以1.„,2.„,3.„的方式逐条列出,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具有有效的教学定向作用. 基本要求:①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课堂教学目标;②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③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④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是指教师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数学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发展理论,通过“诊断”及分析,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问题诊断,可分为教学前问题诊断、教学中问题诊断、教学后问题诊断.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复杂的教学活动有序可控,受着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在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时,应当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具体地,可以从认知分析入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本栏目的内容应当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进行说明.例如,在“向量的坐标表示”中,可以包含如下诊断:“学生在理解始点不在坐标原点的向量的坐标表示时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另外,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问题,这也是在分析过程中要加以注意的.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②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③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难点,并分析突破难点的策略. 4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教学支持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材料的前提.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发现数学规律.对于外部条件,可以适当侧重于考虑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并做到具体且针对性强:①对如何选择、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材料的分析;②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出发组织教材,将已学知识自然融入新情境,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③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的分析;④对如何围绕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问题串”,用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分析;⑤对如何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适当帮助的分析;⑥对如何提供学生学习反馈和调节的分析.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步骤和方式.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前后呼应. 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的构建可以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的描述.可以利用问题诊断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基于自己以往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本内容的思维活动过程,给出本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其中,应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在每一个问题后,要写出问题设计意图(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作出明确表述.
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对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是:
①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的归纳、概括活动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
②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再现和纠正,使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③学生活动合理有效,教师指导恰时恰点: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
④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⑤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的作用,又在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包括教育技术在内的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7 目标检测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的习题、练习或相关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目标检测.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
这一部分内容及其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往往是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直接选用现成材料,把它作为作业下发给学生课下完成,完成后也没有有效的反馈途径和方式,在矫正、提高等方面更为欠缺. 附: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Mi)
评价等级(Ki)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基本理念(10分)
主体:我不是器物,而是人!
2分
活动:让我参与!
2分
建构:让我来发现!
2分
交往:让同伴帮助我超越自己!
2分
差异:我就是不同!
2分
教学目标(10分)
主导性目标明确、具体
4分
三维目标完整、全面
3分
基础、拓展与探究三级目标层次分明
3分
教学内容(12分)
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
4分
与生活的联系紧密
3分
内容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性强 3分
学科思想与人文内涵挖掘得当
2分
教学情境(8分)
“情真意切”:激发学习动机
2分
“意深境远”:培养问题意识
2分
“理寓其中”:促进知识建构
2分
“神似形真”:促进能力迁移
2分
教学活动(6分)
活动结构完整、全面
2分
活动形式丰富、灵活
2分
活动密度恰当、适中
2分
教学过程(18分)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
7分
过程清晰、完整,且具有层次性
6分
活动切换自然,且具有内在一致性
5分
教学策略及方法(8分)
策略及方法的选择多样、运用灵活
2分
策略及方法的选用恰当、有效
2分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特征
2分
多媒体手段运用恰当,操作熟练
2分
教学成果(20分)
有效率(6分)
快而好:轻松快捷
2分
少而精:精讲精练
2分
宽而合:融会贯通
2分
有效果(7分)
关系融洽,气氛愉悦而充实
2分
参与度高,思维活跃
2分
“双基”目标达成度高
3分
有效益(7分)
学习习惯良好,积极性高
1分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分
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2分
具有较强的交往合作能力
1分
具有质疑、批判和创新意识
2分
教学特色 及创新(8分)
教学基本功扎实,富有教学机智
2分
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创新且有实效
3分
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