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案
木村学区木村小学
刘跃锋
教学要求
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二泉映月》曲、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先播放一首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这首乐曲吗?(教师板书:二泉映月)
5.打开“阿炳简介”的内容,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了解这些内容,你想说点什么吗?(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
1、听课文录音,学生跟着用心默读,读准字音。
2、结合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想读给别人听吗?和身边的伙伴来一次合作学习,你读一段给我听,我读一段给你听。我们要学会“赞赏”,读得好的地方,你就给他一个大拇指;还要学会“帮助”,读得不理想的地方,等他读完后再给他提个建议。一会儿指名读。
三、理清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以时间为线索)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3、说一说在当时阿炳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
4、在这些年中,阿炳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
六、布置作业
1、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资料,听阿炳的音乐,开展“走近阿炳”活动,进一步了解阿炳,感受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民间音乐家不平凡的一生。
2、抄写本课词语。
3、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读中感悟,走近阿炳的苦难生活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1、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
2、学生回答。(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
3、指名朗读这一自然段。
4、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话想对阿炳说?
二、有感而发,贴近阿炳的内心世界
过渡:命运让阿炳遭遇了这么多坎坷,历经了这么多磨难。所以当他再一次来到二泉时,听到的不仅是淙淙的流水声!
1、轻读第四自然段,阿炳还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大家都感受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3、闭上眼睛想一想,阿炳会怎样叹息,怎样哭泣,怎样倾诉,又会怎样呐喊呢?
4、再请几位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
三、倾听琴声,感受二泉映月的悲喜
过渡: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抚弦,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一)请同学们读第五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琴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琴声所包含的内容的句子。
(二)交流1。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1.起初这个琴声的基调是怎样的?(板书:委婉连绵)这时候的阿炳,通过这委婉连绵的琴声,想要抒发什么情怀呢?
(板书:赞叹、怀念、思索)
2.好,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下这段委婉连绵的琴声。
听时思考:阿炳他仿佛看到了怎样美好的景物,会思索什么人生道理? 3.起初的琴声是委婉连绵的,抒发了阿炳赞叹二泉美景、怀念恩师、思索人生的情怀。
指名读——生生评议——指名读,最后请全体女生来把这部分读好。(配乐)
(三)交流2。“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无限向往。” 1.这时候的旋律是什么?(板书:步步高昂、进入高潮)此时阿炳似乎表达了什么情怀呢?(板书:抗争、向往)
2.此时的乐曲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思考:
(1)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阿炳想通过乐曲抗争些什么呢,同样他又向往些什么呢?
(2)如果你就是阿炳,你会怎么说呢?(抗争些什么、向往些什么)
(3)那阿炳在这里拉的乐曲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想象一下阿炳当时的神态?(激愤、瞪目、抗争、向往)
(4)乐曲步步高昂,渐渐进入了高潮,抒发了阿炳对他悲惨命运的抗争,和对一种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
指名读——生生评议——指名读,最后请男生来把这部分读好。(配乐)
(四)交流3。
(教师引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配乐)
1.此时的乐曲是: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板书:舒缓起伏、恬静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了人们什么? 3.指名朗读。
4.同学们想想看,除了这四个“爱”,阿炳可能还会爱些什么呢? 5.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四个“爱”,细细体味阿炳当时的心情。
6.那谁有勇气能把这四个“爱”读好呢?(指名读——生生评议——再读——引读)
(五)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六)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欣赏《二泉映月》,从乐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七)想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笔写在文章的旁边。
四、记忆琴声,留住阿炳不屈的精神
(一)同学们,阿炳的命运虽然是坎坷、艰难、困苦的,但他有没有向命运屈服啊?他还是要同这不公的命运抗争,也永远对理想充满着向往。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第五自然段。
(二)《二泉映月》让我们了解了阿炳苦难的一生,更让我们感受到阿炳不屈的性格,让我们记住不朽的《二泉映月》,记住倔强的阿炳。
试着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三)此刻你最想对阿炳说什么?
五、作业
背诵第五自然段。
板书: 二泉映月
委婉连绵
步步高昂、进入高潮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赞叹、怀念、思索 抗争、向往
爱
第二篇:二泉映月音乐教案
《二泉映月》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二胡独奏区的演奏效果,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
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请学生例举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重要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作者介绍(请同学们打开网络资料自己阅读了解作者生平)
1.华彦钧
小名阿炳(解释: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正好与阿炳的显示情况相反)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2.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3.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主要作品
三、作品介绍: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教案《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四、介绍二胡: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具体由课件展示)
五、作品欣赏
1、播放《赛马》的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
4、引导学生说说听后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
5、引出课题 师: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六、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 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
(2)播放音乐主题2 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最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合适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G、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
七、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江苏还有很多的二胡演奏家,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生:请学生小组交流 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
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闵惠芬
2、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
八、请同学把欣赏这首乐曲后的体会写下来,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讨论总结。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第三篇:10二泉映月教案
10二泉映月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锡、涓、淙、沧、搀、坎坷、倔、抒、强。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描写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琴曲意境灯具段所传递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资源: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欣赏的时候闭上眼睛,边听边用心去感受。欣赏完谈听后的感受后,为课文的学习作情感的铺垫。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读文后的初步感受,使学生在交流、倾听中丰富自己的认识。第二次学生带着读书的感受聆听乐曲,会对乐曲的内涵有初步的感受。
三、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患病搀扶积淀部
哭泣泯灭抒发委婉
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葱茏:形容植物青翠旺盛的样子。摇曳:摇荡。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图并联系生活经验理解)
萦绕:萦回。文中指泉声时时在耳边回响。
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联系阿炳生活遭遇理解)
激愤:激动而愤怒。倔强:性格刚强。富饶:物产丰富。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到二泉商月的情景。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4.质疑问难。
【设计意图】:从字、词、句、段各个方面进行检查,让学生对文章多些了解,初步熟悉故事大意。
四、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饶”右—卜不要多“点”
第二课时
一、重温“二泉映月”美景
1、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过去了,音乐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抔净土之中。然而,他钟爱一生的美景依旧。让我们再次来到无锡,来到无锡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赏“二泉映月”这道醉人的风景。
2、出示课件:
茫茫月色
月光如银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抽生朗读,其他同学欣赏。教师激励评价。
“一组灵动的文字,就是一幅曼妙的风景。让我们再读这组词语,用我们甜美的声音唤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学生齐声朗读。
(过渡)天上的明月啊,圆了又缺;惠山的清泉呀,依然清洌。看着这月,赏着这泉,似乎依稀听得见阿炳踽踽而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设计意图】由“二泉映月”这道给予阿炳丰富音乐情感的风景引入,既回忆了已有的认知状况,完成以旧拓新的任务;又利用声音、图片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教学轨道上来。
二、倾听悲惨苦难人生
1、教师布置浏览思考作业:迅速浏览课文,文中写到阿炳几次到二泉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
2、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
阿炳两次来到二泉
第一次
第二次
〃淙淙的流水声
淙淙的流水声
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3、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
4、过渡:在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想到了哪些往事,让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从这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
预设片段:——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1)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阿炳坎坷人生的句子,读一读。
(2)“备课时,我数了数这段话,一共41个字。——6000多个日子,41个文字!短短的41个文字背后,掩盖着多少辛酸苦辣啊!师生交流命运给予阿炳的重重打击。
(3)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备课时我几度落泪,为阿炳写了一首四字词语歌。课件出示一组成语,学生读一读,感受其凄苦的人生。
痛丧师父
孤苦无依
天来横祸
双目失明
衣衫褴褛
颠沛流离
小小人生
苦苦凄凄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阿炳的苦难经历在师生平等有效的对话中无声无息的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撩动了学生朴素的同情之心,为下环节的朗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调。]
(3)幻灯出示:“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独坐二泉池畔,想起十多年前与师父同游惠山,共赏二泉,而如今月仍旧,泉依流,亲人面,无处寻,聆听着淙淙的流水,阿炳不禁感慨万千:(生读片段)
——独坐二泉池畔,想到自己双目失明,孑然一身,受人白眼,遭人欺凌,聆听着淙淙的流水,阿炳不禁泪雨滂沱:(生读片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投入的引读避免了繁琐的剖析,深入浅出将阿炳复杂多舛的坎坷人生用形象的语言、动情的诵读具体地描绘出来,此时阿炳的形象穿越了时间、空间慢慢走近了学生,不再遥远!
三、感受刚直顽强精神
1、过渡:走进阿炳的世界,我们看到了阿炳的生活。那里只有肆虐的苦难,悲剧的命运,但无锡的人们却说,阿炳并非乞丐。相信看了下面的资料,你会对阿炳有更全面的了解。
2、课件出示:阿炳资料的补充介绍。生读一读,谈一谈。人称阿炳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刚直顽强)。
有一次,军阀汤恩伯要阿炳为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当场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设计意图】利用资源有选择补充阿炳的资料,弥补了教材的缺憾,使阿炳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阿炳命运虽“悲”,但做人却不“哀”!无形间敬佩之意在学生的心间升腾。
3、再次回到二泉池畔的阿炳身边,他仅仅是为自己鸣不平吗?学生说一说。感受着生命的卑微,饱尝着人情的冷暖,依然“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好一个刚直的阿炳!
4、引读:独坐二泉池畔,想到穷困大众被军阀恶霸欺凌鞭打,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百姓背井离乡,聆听着淙淙的流水呀,阿炳肝肠寸断——
独坐二泉池畔,想到美丽家园被日寇铁蹄无情践踏,美好的月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得满目疮痍,聆听着淙淙的流水呀,阿炳恨从心生,泪湿眼眶——
【设计意图】以“情”贯穿,以“读”为主,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走进一段尘封的过往,把阿炳节操自守,刚直顽强的精神高调扬起,此时阿炳不仅走近了学生,更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触手可及这个平凡伟大的民间音乐家。
5、(过渡)是啊,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多少爱,多少恨,多少悲在那个寂寥的中秋之夜铺天盖地席卷着阿炳,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了。
四、品味不朽名曲意境
1、课件展示:二胡曲《二泉映月》
2、师:课本中,有一段文字生动地再现了《二泉映月》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请大家找一找。
学生找出课本中生动再现《二泉映月》乐曲夜阑人静,泉清月冷意境的句子。抽生读一读。
3、课件出示:
我来说琴曲:
在这段有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中,我读到了蜚声世界乐坛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好美呀,这首乐曲的起始旋律
;渐渐的,渐渐的,随着旋律的,乐曲进入了 ;千回百转之后,乐曲缓缓滑向尾声,变得。
从琴曲读心曲:
琴声绵绵,声声穿透茫茫月色;思绪翩翩,往事历历涌上心间。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阿炳可能在想:。
乐曲升腾跌宕,步入高潮,阿炳渴望用铮铮乐音表达:。
琴声又见恬静舒缓,叫人意犹未尽。阿炳渴望用琴声告诉人们:。
4、抽生读——引读——示范读——配乐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品味。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语言与音乐的交融、情感与情境的辉映,是全课感情朗读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鉴赏到乐曲步步铺垫,层层深入,最后峰回路转,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真正读懂了乐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5、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个凄惨的人世并没有善待阿炳,夺他双亲,毁他双目,在身体上彻彻底底成为弱者(板书:弱者),但是,倔强的阿炳硬是在这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奏响了强者的宣言生命的歌(板书:强者),给后世留下了无价的艺术瑰宝,与“二泉映月”共活到了人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总结命运对阿炳的无情与阿炳对人世的回馈,二者形成的鲜明强烈反差,震撼着学生内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五、汲取积极健康魂灵
1、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远的二泉映月》
2、教师总结:伴着二泉映月完美无瑕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落魄的阿炳又缓缓向我们走来。苦难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阿炳穷尽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最响亮的回答。同学们,李老师想告诉大家:人在旅途,有苦有乐,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穿越痛苦,赢得生活!
【设计意图】本节课借助拓展的诗歌、教师的赠言不仅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还引导学生全面聆听阿炳,触摸生命,为将来的人生做了有意义的准备。] 板书设计:
热爱
二泉映月 坎坷 向往
抗争
课后反思: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学生已经远离阿柄生活的时代,在品读体验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在教学“他整天戴着墨镜……生活呀!”这一段话,阿炳整天在无锡街头会遇到哪些情况,学生说过后,让学生代词入句子品读体会阿炳的坎坷。这样我想能够达到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读的效果。
课文中只是以“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等句子表达出来。如何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走进阿柄的内心世界呢?我没有对这些语句进行“具体化”。如果在品读“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这句时,先让学生联系课文中描写阿柄小时候跟师父一起在惠山二泉赏月听泉的情景,想象师父是怎样呵护阿柄的,由此让学生感悟师父在阿炳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今天,阿炳再也看不到师父了,再也得不到师父的关心与疼爱了,想到这里,阿炳心里又充满了怎样的情感。这样我想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二泉映月 欣赏教案
二泉映月 欣赏教案
2009年04月21日 星期二 下午 01:15 中华民族器乐独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中华民族器乐独奏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器乐发展的概况,认识常见的民族独奏乐器,能听辨其音色特点;
2、通过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曲的兴趣,激励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器乐发展简述及《二泉映月》的音乐意境。课 型:欣赏课 级 别:中级
教 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展示台、音响、民族打击乐器(鼓、钹、木鱼、锣)、图片、二胡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老师播放一段乐曲,然后提问:这段音乐的曲名是什么?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及其作者是谁?
2、教师设问。同学们还熟悉哪些民族乐器呢?
二、认知
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乐器中有大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器乐,但其中的钢琴、萨克斯等属于西洋器乐,在下个章节里我们将会学习,现在我们来简略地了解中华民族器乐发展简述及其分类。
1、中华民族器乐发展简述(在展示台上出示方块中的图片)
线索:约8000年前的骨笛——>约7000年前的骨哨——>周代的八音——>战国时期的编钟——>盛唐、宋代时期著名琴家——>明清、民国、解放后到现在 民族器乐曲经过不断改编、收集、整理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一些作品(略)。
2、常见的民族独奏乐器(展示各种器乐挂图)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笙、箫、管子、巴乌等
弹弦乐器:琵琶、柳琴、月琴、杨琴、筝、古琴、阮等 拉弦乐器: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等
打击乐器:鼓、锣、木鱼、钹、手鼓等(具体乐器展示)
三、深入
前面我们欣赏的那段乐曲《江河水》作者为华彦钧 作者介绍(略)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也是华彦钧的代表作之一。
1、初听,揭示课题
中心思想:《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作品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达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受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关于《二泉映月》名字的由来(略)。下面请欣赏作品(播放音乐)
2、分析(分段欣赏,共三部分)
①引子是一个音阶下行式的短小乐句,如下:
0·6 5 6 4 3 2 —— 2·3 1 1 2 „„(老师用二胡把引子部分再范奏一遍)
乐曲的开始是个短小的引子,用“从头便是断肠声”这句古诗来形容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短短的音调是那样哀怨、凄凉,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艺人,因不堪回首往事而深深地叹息„„ ②在经过了几个段落的情绪、力度、诸种因素的积聚和发展之后,终于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推向了全曲的高潮。
③结束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倔强而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
3、启发引导,复听、感受意境美 请同学们再完整地欣赏一遍,在欣赏的同时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阐述不同的观点。
四、知识扩展
通过复听《二泉映月》,请大家用诗歌、图画等任一种形式体现其中的意境。
五、思考练习
在音乐审美范畴中,有优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之区别,结合以前欣赏的作品,凭借你的体验与直觉,填写下面表格: 音乐美的范畴 乐曲名称 演奏乐器 音乐特征
优 美 《鹧鸪飞》 笛子 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欢乐美 《良宵》 二胡 欢快、活泼、跳宕、轻盈
崇高美 《梅花三弄》 古琴 赞美、歌颂、崇拜、敬仰 喜剧美 《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 轻松愉快、活泼诙谐 悲剧美 《二泉映月》 二胡 浑厚浓郁、刚烈悲愤
六、总结巩固(略)。
第五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描写琴声的句子。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乐曲旋律变化及乐曲丰富的内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乐曲,而且还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美丽的“二泉映月”。
2、出示词语,读词语。
二、发现一处美景
1.同学们,大家都已知道了《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
2.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志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生交流)
4.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5.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三、体验一段人生
过渡:是的,在我们的眼中这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幅秀丽的画卷。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他看得到吗?(看不到)因为他是一个——瞎子。一个瞎子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他却看不见,在他的生活中只有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就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阿炳度过了一段怎样的人生呢?
1、出示第三自然段,自由读
2、就在这十多年中,阿炳留在无锡街头的是什么样的印象?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3、理解“整天”:什么叫整天?就这样一直过了多少年?
十多年过去了,阿炳整天——带着墨镜,整天——操着胡琴,整天——卖艺度日。
4、短短的两句话,写不尽阿炳一生的不幸。透过它,我们似乎看到了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
师描述:也许是在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得出去卖艺;也许是在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还得出去卖艺;也许某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着高烧,浑身发抖,可他不得不硬挺着出去卖艺;也许,在他卖艺的路上,不小心跌倒了,有人竟偷偷拿走了他卖艺得来的钱„„
5、这一幕幕悲惨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阿炳的身心所承受的煎熬你们感受到了吗?来,用朗读表达出来。(读)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6、阿炳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充满了苦难,但是阿炳被命运压倒了吗?他屈服了吗 ?
这两句话还没有读出阿炳内心强烈的感情来,不怪你们,可能你们还不知道,曾经有人出高价生拉硬拽着阿炳去给日本鬼子、汉奸老爷拉曲子逗乐,但他宁死也不从。他说:“人穷志不能穷,卖艺也要留骨气!”听了这些介绍,再来读——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6、又是一个中秋夜,还是在二泉池畔,阿炳回忆着一桩桩,一幕幕坎坷心酸的经历,渐渐的,渐渐的,他听到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当阿炳想到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自己再也看不到了时候,他似乎听到了——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
当阿炳想起疼爱他的师父,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时,他似乎听到了——他似乎听到了伤心的哭泣
当阿炳寂寞无助时,他多么希望有人陪他说说话,能听一听他心中的委屈苦闷呀,可是无人倾听。此时二泉是阿炳的知音,二泉静静的聆听着阿炳的故事,他似乎听到了——激愤的倾诉
7、那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是阿炳说也说不完的辛酸,是阿炳流也流不尽的眼泪。可是饱经风霜的阿炳却有一身傲骨,他有着坚定信念。我们仿佛听到他在对无情的命运发出呐喊: “来吧,!”“来吧,!”阿炳会对命运发出怎样的呐喊?保持这种情绪,读——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四、感悟一片情怀
1、过渡: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拉起琴弦,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放音乐)
2、谈感受:刚才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受?
3、在课文中有一段长长的文字在描写《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带着音乐给你的感动读读这些句子吧。
(1)指名读:划出琴声是怎样变化的?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同学们,其实琴声的变化是可以用一条曲线画出来的。来,伸出你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边读边画。
4、同学们,你想过吗?琴声之所以会这样变化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是因为阿炳在演奏的时候,他的情怀始终是在变化着的。)怎样变的? 开头时——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高潮时——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结尾时——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5、配乐读,体会乐曲中包含着的深深的情怀
听,仔细听,你听到的只是这琴声吗?你还听到了谁的声音?你听到了谁的倾诉?你听到的哪里只是音乐,你们听到的分明是就炳的一片情怀啊!这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瑰宝《二泉映月》,这就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二泉映月》。
五、品味一种精神 1、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2、对某个人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下跪。小泽征尔跪的是什么?他跪的是阿炳的什么精神?(板书:向命运抗争
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3、总结:
生命的荣耀不在于命运的悲惨,而在于他能够在悲惨的命运前坚强的站立起来,像阿炳那样不屈不服的向命运抗争,像阿炳一样身处逆境,却对未来充满向往,希望之灯永远不灭。
4、你还想到了谁?
5、总结:
当你身处逆境,当你遭遇厄运,当你需要向命运挑战时,你就去想想他们吧,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像他们一样永远怀着美好的希望。
六、作业
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如: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把你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