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7.优秀老师的板书设计有诀窍
优秀老师的板书设计有诀窍
虽然现在的教学越来越现代化、电子化,但板书依然是最能反映一位老师功底的能力之一。那么优秀教师们的板书设计,看看他们的板书有什么特点。板书反映出教学内容的系统、重点和层次
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板书应有明确的目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说来板书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上的重点就是板书的重点,板书内容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有条理、有系统、重点突出的材料才利于学生的记忆,板书内容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便于学生记忆。板书内容少而精
板书与讲解一样,贵乎“少而精”。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板书要做到“少书”、“精书”;板书书在点子上,书在关键处,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有计划性
板书之前,对板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安排,通盘考虑。书写时把黑板分成三部分,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中央。书写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标题、后内容,再小结。不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书写时字迹书写正确,注意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更要杜绝“自造字”的出现,更不能多一笔少一笔,不能在写字时“倒插笔”。总而言之,书写要规范。板书简洁、扼要,便于归纳、总结、概括
好的板书是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浓缩,而不是讲解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把讲解内容经过分解、综合、归纳、演绎,使板书内容更加提纲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板书要设计小样
不少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在上课前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板书提纲”——小样,贴在教案的后面。上课时,由于对板书内容心中有数,使讲解与板书相互配合得更加井井有条,效果更佳。
板书设计常用方法:
>>>>
一、摘录提纲法
教学板书是教材内容的集中反映,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设计而成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书面语言。教学板书所反映的教材、课文大多有鲜明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关键词句,因此可以采用“语句摘录”方法设计板书。所谓“摘录提纲法”,就是摘录教材富有标志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关键词句而形成“提纲式板书”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要基于教材自身内容的明确性、结构的条理性。
>>>>
二、概括归纳法
教学板书是教师钻研教材、概括课文的产物,是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教科书中的内容大多较为复杂,板书却要简结精练。因此,我们常常使用“概括归纳法”设计板书。所谓“概括归纳法”,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抽象教材内容,归纳教材知识的方法。“概括归纳法”类似学术论文前的“摘要”写法,在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的基础上,要进行抽象、升华、深化,这样板书才有深度。这种板书设计方法,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分析及自身的概括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是抽象思维的良好品质,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较好作用。
>>>>
三、图形示意法
教材是知识信息有意义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往往抽象而深刻,学生难以理解,中小学教师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读”教材和课文。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板书“图形示意”,即用符号、线条、图形,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这种方法,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反映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及审美情趣。
>>>>
四、板画赋形法
板书就宏观来分,有板书与板画。“板书”以文字为主,有时配以线条符号;“板画”以图画为主,一般不配文字。板画,又称简笔画、黑板画,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线条,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勾勒出各种景物、事物、人物等形象的一种绘画。以板画(简笔画)为板书的方法,由于形象直观,也称“赋形法”或“描状法”。板画赋形法是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常用的形象化的艺术教学方法。由于生动有趣,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赋形板画渗透了中小学教师的艺术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五、表格解释法
表格是常见的教学板书形式,它几乎可以服务于任何文章和教材章节的教学,还适用于一组文章和知识信息的比较。表格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文字式板书,而且适用于电化教学演示。许多青年教师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表格式板书为之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表格式板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
>>>>
六、比较对照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抽象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准确地讲,比较就是运用对比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如果把这一对比方法运用到教学板书上,就叫比较式板书。比较能起到深化、强化的作用,可以收到“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比较有许多方法,从性质上分有求同法、求异法、纵比法、横比法、定性法、定量法、综合法、专题法;从内容上分有知识比较、中心比较、人物比较、结构比较、语言比较、情节比较、文体比较、作者比较、背景比较、手法比较、风格比较、情景比较等等,用在总结、复习、单元教学上,效果更好。
>>>>
七、排列组合法
排列组合法是对教材中不同课文或内容的分类排列、综合叠加。从信息论上看,这叫“信息的交合”。具体地说,教材、课文中不同信息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接近的、相似的、闭合的、连续的、对比的、形态完善的组合,较易形成整体知觉。板书设计应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有规律的系统。方法上,有时序组合、地域组合、事理组合、对比组合、相似组合、接近组合等。
>>>>
八、夸张变形法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板书的表现力,教师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的方法设计板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这种方法用“漫画”的手法,儿童的思维,大胆设计创意,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和审美价值,深受学生的欢迎。
总之,板书也是门学问,是门艺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探究,相信经过钻研,板书定能为我们的课堂增加一份亮色。
第二篇:面试自我介绍有诀窍
应聘者自我介绍要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引起面试官对你的关注,突出自己的优势。而对于很普通的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优势,或者说找不到自己的优势,该怎么做面试自我介绍呢?如果觉得自己实在找不到特别的优势,如:毕业的学校很普通,没有名气;没当过学生干部;成绩也很一般;没有高含金量的证书;没有得到很多的荣誉,怎么能快速地通过自我介绍突出自己呢?
面试的时候,应聘者觉得自己没有特别突出的方面,但对于应聘的岗位,总有些话可说吧,要不然你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而不是其他的岗位呢?这时,求职自我介绍你可以说:“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并且在学校上学期间,对专业学习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希望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如果应聘者刚刚毕业,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那可以这么说: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如大学的什么专业课目,自己学得最好;老师最认可你的哪些事情,或者实习的机会;你家人或者好朋友是否有从事这一行的,你是否受到他们的影响,等等。在面试前,应聘者即便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也得准备些东西,说出个一二来,不然,你怎么可能期望面试过关呢?如果应聘的岗位和专业并不对口,那么就突出自己为何喜欢应聘的岗位,并准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同时,你还要用积极的态度表达对应聘公司与岗位的认可,如:“由于深爱自己的专业,非常希望能够到贵公司工作,贵公司是一个在行业内很有影响的企业,相信加入了公司,我在专业技能上会有很多提升,同时,我也会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即便应聘的是个小公司,也要用认真的态度,找出公司突出的方面来,这样企业才会认可你的态度。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让你做自我介绍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你的基本情况,看看你的情况是否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匹配,在应聘者众多的情况下,利用好的这1-3分钟的自我介绍,就可以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就有可能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应聘成功,找到工作。
虽然面试有技巧,但做个真诚的人是最重要的,发自内心说的话才是最美最动听的,谁都喜欢,面试官通常都很有阅历与经验,他们能看出应聘者是否真诚。
第三篇:自我保护有诀窍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二篇 把握自我之六
自我保护有诀窍
第一部分 学生用书
火能烧死人,水也能淹死人,但水的模样柔和,好像容易亲近,因此也容易上当。——鲁迅 大家谈
男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木棉中学有个“火星帮”,这个帮是由高二年级、高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一些染上不良习气的学生组成,据说他们还有社会上的“大哥”撑腰。这帮人经常出没于一些街头的游戏厅和酒吧、舞厅,为了满足玩乐的需要,他们经常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同学,向他们收取这样、那样的保护费,或者帮某个同学教训其他同学,然后向这个同学收取手续费。
现在,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初一(3)班的兰宇,兰宇本来就胆小怕事,他焦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有同学帮他出主意:
1.他们很厉害的,你还是给他们保护费算了。
2.反正你家里有钱,给他们点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3.附近的三中有个更大的帮,你可以交钱加入那个帮,成为那个帮的成员后,火星帮的人就不敢欺侮你了。
4.随时准备一把刀,如果他们打你,你就用刀砍他们,这是正当防卫„„ 男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第一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第三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第四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正确的方法有: 1.
2. 3.
女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花季少女校内受辱”:2001年11月18日晚深夜12时许,一个黑影幽灵般闪进了四楼9号女学生宿舍。当他拉亮电灯看到熟睡后那一张张姣好的面容时,双眼发出了淫邪之光。待选准“目标”后,黑影又悄悄拉灭电灯,迫不及待地朝一女学生床上扑去。正在熟睡的女学生贾小红突然被一种异样的感觉惊醒,睁眼一看,发现一个黑影正在向自己扑来,她顿时明白了什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惊叫。黑影见状赶紧用双手狠掐贾小红的脖子,待其昏过去后,便疯狂地实施了强奸。
贾小红的惊叫声惊醒了其他同学。当她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正欲呼救,却被黑影的凶狠威胁声吓退,只好用被子蒙住了双眼。
女学生的胆小举动,更加助长了歹徒的气焰。稍事休息后,他又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另一名女学生王凤玲,将其掐昏后,对其施以强奸。然后大摇大摆地消失在夜色之中。1.你们认为,贾小红当时还能做什么吗?为什么? 2.其他同学听到惊叫声,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她们的反应是什么?她们当时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3.王凤玲再次被强暴是否可以避免呢?为什么? 4.如果其他同学听到惊叫声,大家齐心协力与歹徒搏斗,结果可能会怎样? 5.当女生不幸遭遇性侵犯时,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6.全班交流:每组请一位代表把你们的方法跟班上同学分享,最后总结出的方法有:(1)(2)(3)(4)(5)辩论会
面对歹徒,我们该怎么办?
2003年3月22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第59中学14岁女生小苏坐62路公交车回家。当车行驶到市少年宫附近时,正在看书的小苏无意间一抬头,突然发现一个鬼头鬼脑的男子正盯着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而老太太正拿着一部手机与人通话。该男子突然跳起来一把夺过老太太手中的手机,碰巧这时公交车靠站,车门打开,歹徒立刻在老太太的惊呼声中与众人吃惊的目光下夺门跳下,撒腿跑出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没有犹豫,把随身的书包抛在地上,立刻跳下车追上歹徒,歹徒见只是一个“黄毛丫头”,冷笑一声停住,两人随即打斗在一起。这时,歹徒掏出一件利器划过了小苏的腰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后来小苏发现身上流血了,穿着的三层衣服被利器割穿。到医院后伤口足足缝了六针。
对于小苏的“见义勇为”,有的同学表示赞赏,称她是“小英雄”,也有的认为她太笨,这样做是“鸡蛋碰石头”。随机分配,组成正方辩论组和反方辩论组。正方辩论组的观点是:小苏“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提倡;反方辩论组的观点是:小苏“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不值得提倡。第二部分 教师用书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校园暴力和社会恶势力。
(二)教育女同学面对性侵犯时如何自我保护。
(三)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突发事件。
(四)教育学生如何在陌生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教学要点
(一)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面临突发事件时如何自救或球救。
(二)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见义勇为和保护自己的关系,以及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一)导人:本次活动,把男生和女生分开来讨论,侧重点不同。其中,资料一:涉及校园暴力和社会黑势力,由男生分组讨论;资料二:涉及女生性侵犯、性暴力等问题,由女生分组讨论。
(二)教师介绍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三)辩论会:使学生学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敢于“见义勇为”。
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我们很难保证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所以,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付那些不测事件,并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作为一个学生,面对复杂的环境,要学会正确地向他人求助,要学会巧妙应急处理一些突如 2 其来的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变孤僻为合群,变软弱为坚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美好的家庭,有关心爱护我们的长辈,生活充满了阳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不测事件,特别是面对坏人的欺侮和讹诈,我们该怎么办呢? 1.要镇定,不被坏人的气势所吓倒。
那些坏人大都外强中干,欺软怕硬,而且他们的行为见不得阳光。不敢与法律对抗。如果你一味地忍让,只会助长坏人的气焰;如果你能积极而机智地反抗,就能保护自己。2.暂时妥协,机敏摆脱。
一旦对方人多势众,要学会一定的妥协,机敏地摆脱。但事后一定要向家长、老师报告,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否则你这次不告,下次他们还会欺侮你,软弱换来的将是更大、更多的屈辱。
3.改变性格,多交朋友,强身健体。
只要你自身强大,朋友众多。坏人就不敢轻易向你挑衅。4.有正义感,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
当别人受到坏人欺侮时,你怕连累自己,袖手旁观或躲避开,那以后坏人就可能欺侮到你的头上。如果你今天挺身而出,帮助受欺侮的同学,明天自己受坏人欺侮时,就一定会得到更多同学的帮助。同学之间,一人有难,大家伸手,那么少数坏人就不敢妄为。5.注意检点自身的言行。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坏人总是先利用你的弱点接近你,引诱你,使你上钩。所以平时身边不要带太多的钱,花钱要节约,不要与别人比富,比吃喝穿戴,不要上宾馆、大饭店,不要到一些不适合中学生的活动场所去。特别是女学生,不要过分追求打扮。如:少女程某,15岁,读初中三年级,长得漂亮,身体早熟,家庭条件又好,很注重打扮,夏季一天要换两次衣服,经常穿超短裙上学。一天晚自习下课回家,被三个流氓尾随,惨遭劫持强暴。此案说明,女孩子打扮过于新潮性感,容易刺激犯罪分子的犯罪欲望和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女生怎么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 1.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得不对劲,就尽速离开,并请求协助。2.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3.明确拒绝别人任意触摸自己身体的安全界限。4.认识对方不适宜的行为。知道如何求助。5.敢于说“不”。如果遇到不合理或有潜在危险的要求,敢于拒绝。6.遇到危险时想办法尽快跑到人多的地方。
7.遭到侵害后。要告诉可靠的大人如家长、老师等。
8.如果无法逃脱性侵害,最重要的原则是保命要紧,事后告诉信任的大人。
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如何营救自己?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求救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求救方法:
1.大声呼喊。在遇到歹徒行凶、自然灾害等险情时,大声呼喊,往往可以使附近人员迅速发现遇险者。
2.用火焰联络。夜间用亮火,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些青苔、绿叶,让其冒浓烟,便于营救人员发现。
3.在开阔的草地、海滩、沙漠及雪地上,可制作醒目的地面标志,与空中取得联络。4.报警:
(1)报火警。拨通火警电话号码:119。
(2)发生交通事故的报警。拨通电话:122。
(3)给救护中心打电话。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20。
3(4)遇到歹徒行凶作恶时,要想办法迅速向公安机关报警,报警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记住拨打报警电话:110。
②拨打电话时要注意隐蔽,不能让匪徒知道。既要保住自身的安全,又要将他”稳住,等待警察到来。
③不要慌张,说清情况,一是要说清遇到匪徒的确切地址;二是要说清匪徒的胃体人数、交通工具;三是要说明匪徒携带何种凶器。以便公安部门制定相应对策,彻底有效地进行救助。
五、教学建议
(一)学生用书补充: 动脑筋:
明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这个妇女对明明说,她是从乡下来的,想到城南的某某地方,可是现在迷路了。明明似乎听说过这个地方,他看着那个焦急的妇女和她怀抱中的婴儿,很想帮助她们,可是明明又担心被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大家谈:
一天课间活动时,学校附近的玩具厂失火了,初一(3)班的小华等人刚要走出校门去救火,就被门卫拉了回来。当时小华气得要跟门卫吵架,还大骂门卫太自私,不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可不管小华怎么激动,门卫叔叔始终将小华挡在校门内,眼看火越烧越大,小华气得直跺脚„„
1.你赞同小华的行为吗? 如果赞同,你的理由是: 如果反对,你的理由是:
2.门卫叔叔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如果你发现邻居家着火了,你应该如何去做?
(二)案例补充: 案例1:“省下早餐交保护费”
家住光复中路的林女士告诉记者,14岁的儿子今年读初二,是个“闷葫芦”。有将近半年时间,她发现儿子脸色不好,每天中午回家吃饭总是狼吞虎咽。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支支吾吾不肯说,后来逼得急了,才说自己的钱都省下来交了每月50元的“保护费”了。林女士知道真相后非常苦恼:
“听孩子说,收保护费的那些学生经常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举报吧,又怕他们打击报复。”最终,林女士只好花钱买平安,每月多给儿子50元交保护费,至今已经交了8个月。
案例2:没“保护费”就帮手打劫
广州市越秀区法院日前受理的一桩青少年犯罪案发人深省。为交“保护费”,14岁的军仔竟然伙同别人去抢劫自己的同班同学,从而由“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
军仔交代说,去年底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被高年级学生黄强索要100元“保护费”,军仔说没钱,小黄就要他帮忙抢劫。并威胁他:“要么给钱,要么帮手,否则有你好看。”军仔迫不得已。把自己同班的有钱同学名单提供给了明仔。今年1月14日晚上,他带领明仔在大兴街附近对途经该处的被害人黄某实施抢劫时被抓获。
案例3:被迫偷钱交保护费
冯女士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起,她发现上初一的儿子经常从家里偷着拿钱,并且数目越来越大,她问儿子拿钱干什么,儿子支支吾吾。12月底,学校开家长会,她才从儿子的同学处得知有一伙人经常向学生收“保护费”,有的学生被迫偷家里的钱,有的学生则看样学样,向更小的同学收保护费。为防止儿子再被敲诈,她现在只好每天下午接儿子回家。(摘自:《广州日报》)
案例4:流氓冒充学生,女学生会网友惨遭强暴
刘某系北京市某学校学生,在QQ聊天室结识网名“绝望生鱼片”的外地来京无业人员钱进,颇有好感,约会时却遭钱进强暴。日前,被告人钱进被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6年。
今年1月10日,在QQ聊天室,一位名叫“绝望生鱼片”的网友吸引了刘某的注意。他谈吐不俗,自称是北京某电影学院的大一学生。涉世未深的小刘姑娘毫无戒心,将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了这位“绝望生鱼片”。
事后,两人见了几次面,自称名叫李佳的钱进给小刘姑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今年1月28日夜,两人相约在某大厦门口见面。吃完饭后钱进带着小刘姑娘来到附近一栋楼的楼道内。钱进称,要刘某履行在QQ聊天室里许下的诺言,将“第一次给绝望生鱼片”,说着就开始动手动脚。这时小刘姑娘才开始发了慌,拼命挣扎并大声喊叫。钱进挥拳打向小刘姑娘头部,并用嘴堵住她的嘴,咬住她的舌头,不让其出声,还使劲将她的头部撞到墙上,在小刘姑娘昏过去后,钱进趁机将其强暴。等小刘姑娘清醒过来,发现钱进已走了,而且她随身携带的手机和钱包也不见了。
回到家后,刘某在母亲陪同下报了案,警方在某网吧将钱进抓获。原来,钱进实际上只是河北一农民,来京后不思进取,整天泡在网上。(摘自:《北京晨报》)
第四篇:撰写简历有诀窍
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写简历,这是给招聘单位的一份“见面礼”,也是展示应聘者素质的一块“门面”。简历写得好坏,关系到应聘的成败。以笔者的经验,撰写简历要做到“六个避免”:
一、避免冗长。应聘者撰写简历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一张纸,硕士生几页纸,本科生一叠纸,中专生一摞纸―――文凭越低,简历越厚。应聘者生怕简历薄,不够分量,引不起招聘者的重视。殊不知看简历的大多是企业领导,经理们日理万机,那些冗长、空洞的简历,还来不及看完开头就被扔到了一边;甚至简历太厚,放进人才档案库都嫌挤占空间。所以,撰写简历还是以简洁精练、重点突出为好。
二、避免虚夸。有的应聘者错误地认为简历写得越奢华、越夸饰越好:知识无所不懂,技能无所不通,极尽夸饰,任意拔高。其实,脱离自身能力的虚夸,往往适得其反,招聘者一看就留下了不诚实、不踏实的印象;尤其到了面试时,张口结舌,露出狐狸尾巴,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避免过谦。有的应聘者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简历写得过于谦虚:行文小心翼翼,措辞扭扭捏捏,胆小怕事,缺乏自信。招聘者看了,还以为你真的“没料”,对你胜任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简历还是应当实事求是,朴实无华。
四、避免遗漏要点。有的应聘者,尤其是刚毕业的求职者,缺乏社会经验,写简历眉毛胡子一把抓,无关紧要的写一大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真正的要点遗漏了。一份简历通常要写明:基本情况、学历、资历、特长、求职意向、应聘要求、联系方法等,这些要点遗漏了,就会给应聘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五、避免喧宾夺主。有的应聘者为了突出自己一专多能的素质,在写简历时,主次不分,轻重无别;甚至把业余爱好浓墨重彩,喧宾夺主。使招聘者看后不着边际,分不清你的特长和优势到底是什么。所以,写简历一定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以便人尽其才。
六、避免书面差错。现在,应聘者写简历多是电脑打印,简历写完后,一定要调整格式,符合行文规矩,选择适当字号和字体,使版面整洁、美观;然后要反复检查,认真校对,避免涂改和错别字;最好征求朋友或家人的意见,反复修改后再定稿打印。(程争鸣)
第五篇:2014考研英语翻译有诀窍
2014考研英语翻译有诀窍
题型介绍
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翻译是从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中划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将其翻译成中文,分值10分。考纲上关于翻译部分的规定是:“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也就是说,翻译是一项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题型,它不仅要求考生对词汇、语法、语篇以及文化知识等有较好的掌握,还要求考生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从近年的考研翻译真题可以看出,文章的题材大多是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结构严谨,逻辑性强。除此之外,长难句较多,这给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地完成翻译增加了难度。
明确了考研英语翻译的特点之后,我们有针对性地来谈一下翻译技巧。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翻译的标准和过程。
翻译标准
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就考研英语翻译而言,由于主要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加上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在“雅”这一标准上做文章。“达”,即通顺,译文必须通顺且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信”,即忠于原文,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由于要翻译的5个句子是从一篇文章中截取出来的,因而译文必须和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一致。如果歪曲了原文的意思,那么该句的得分不得超过0.5分。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ated.刚看到这个句子时,很多考生可能马上会翻译成:“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但是,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这个翻译是不对的。事实上,这个英语句子本身就有歧义,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这时,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认识到这个句子应当是讲英语的重要性,必须翻译成:“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高估也不过分。”所以,翻译不能扭曲原意,这是考研翻译的基本标准。我们这里强调的“信”和“达”,实际上也是我国翻译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
翻译过程
很多学者对翻译过程都有过著名的表述,比如沃吉林的循序渐进翻译方法:①逐词对译;②整理成符合译语规范的句子;③删除多余及不搭配的成分;④增添译文所需的成分;⑤语言加工。奈达则把翻译分成三阶段:①找核心句;②译核心句;③由核心句生成译语表层句。由于考研英语翻译大部分句型都是长难句,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简而言之,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再处理其余的细枝末节,如修饰成分之类的。考试中,考生应该先略
读全文,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然后分析需要翻译的句子,找出主干,并明确代词如it、this、that、these等所指代的内容。接着,进一步分析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及整体意思,分析完后开始翻译,使语句尽量通顺,并与上下文意思相符合。最后是检查,看拼写有无错误,时态是否正确,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数字、年份有无错误,以及有无自己的主观增减。翻译技巧
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既忠于原文意思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所谓意译,是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由于题材基本上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章,所以我们遵循的方法是:能直译就直译,既能直译又能意译的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采用意译,一般情况下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1)能直译就直译
例:In dealing with a challenge on such a scale,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 ”。(2006年真题)
译文:在应付一个如此规模的挑战过程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团结,我们就会站起来;分裂,我们就会倒下去”。
(2)不宜直译就意译
例: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译文:关于增税的谈论激怒了许多选民。
分析:原文表层信息——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来说是一面红旗(红旗对中文读者来说象征着革命)。
原文深层信息——a red flag是令人生气的事物,源于西班牙的斗牛民俗。斗牛场上,人们用红布来激怒牛。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例: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So don't worry excessively about a single test.译文:考试的目的在于显示你对某一科目的掌握程度。一次考试不及格天是不会塌下来的。因此不必为一次考试过分担心。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词语词组的翻译应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2.增译
作为翻译的一个普遍原则,译者不应该对原文的内容随意增减。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实际翻译中,为了忠于原文,不能减损意思的表达。例如1994年真题中有这样一个词组“great man of genius”,许多考生翻译成了“天才”或者“伟人”,只取其一,都被酌情扣分,译文应是“天才(的)伟人”,这样才算忠于原文。又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译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所以,在考研翻译中,不妨奉行“只加不减原则”,当然也不要加得太多,把一句简单的“I can't sleep”翻译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就万万不可。但是,如果在文中遇到了省略句,那就必须“只加不减”。例如1998年真题出现的这个句子:“It's the farthest that the scientists can see into the past.”就必须翻译成:“这是科学家看到的最远的过去(的景象)。”又如这句:“We don't retreat,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就翻译成:“我们不后退,我们从没有后退过,将来也决不会后退。”所以,为了在保证信息覆盖率的基础上,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都采用“只加不减”原则。
3.转译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时必须改变原文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句子成分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准确意思。这就涉及到转译法。转译法分为两种:词性的转换和句子成分的转换。
(1)词性的转换
例: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Africans of their extremely poor and backward living conditions has prompted them to take resolute measures and create new ones.译文: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已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异常贫穷落后,这就促使他们采取坚决措施去创造新的生活条件。
分析:原文当中的名词转换为译文中的动词。
(2)句子成分的转换
例:Traditionally,legal learning has been viewed in such institutions as the special preserve of lawyers,rather than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intellectual equipment of an educated person.(2007年真题)
译文:传统上,这些院校一直把学习法律看作是律师专有的特权,而不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备的知识才能。
分析:原文的被动结构式主语变成了译文中的宾语,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英语三大从句的译法
英语的三大从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由于它们本身就是句子,放到大的句子中会让句子变得复杂,从而也增加了翻译的信息量和难度。
(1)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名词性从句通常表达一种具体的概念,如“how things stand”实际上是表达“情况”这一概念,如果直译为“事物是如何站着的”就不准确,同时也违背了原意。所以通常采用概略法来翻译,使从句陈述的内容更明确化。
例:While we converse with what is above us,we do not grow old,but grow young.译文:与高于自己的思想进行交流,人不会变得年老,只会变得年轻。
(2)定语从句的译法
在翻译英语的定语从句特别是复杂的定语从句时,最基本的方法是把它从整个句子结构中解放出来,即把原文的定语从句从其修饰地位中分离出来,使其相对独立地叙述所要表达的信息。从结构上分,英语定语从句可以译为前置定语、并列分句、状语从句、独立句子等。在2007年的真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On the other,it links these concepts to everyday realities in a manner which is parallel to the links journalists forge on a daily basis as they cover and comment on the news.译文:另一方面,法律以一种方式把这些观念同日常实际联系起来——这种方式类似于新闻记者在报道以及评论新闻时根据日常规则所形成的联系方式。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定语从句已从整个句子结构中脱离出来,并用破折号表明。
(3)状语从句的译法
英语的状语从句无论在结构外形上还是内涵表意上都与汉语的状语从句大致对等,这里只强调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连词能省则省,只要能把意思说清楚,尽量不使用连词。
②如果条件或让步状语从句在整句中语气较弱,可以把主句译在前面,从句译在后面。③状语从句的位置可以灵活变动,以便使译文更流畅。
另外,不常见的人名、地名可以保留原文。万一遇到不认识的词,最好忽略不译,切忌胡乱翻译。最后,希望大家学有所成,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