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01:1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

第一篇: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

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

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老师们的教材观、学生观、素质观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历史教材精心选取学生应了解的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本史实,采用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理论与观点,所以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教材资源,在认真研究、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可适当打破教材中单一目、课、单元之间的界限,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但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不是教学的“圣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材观,具备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课程开发意识。应有意识、多方面地围绕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充实科学、典型、生动、详略得当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有机整合各类相关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的再开发。

如何利用教材是教师教学观的基本体现,今天的教师需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一)重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史论和史观

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很多,包括正文、图片、地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注释等(【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历史知识。【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中某些主要内容而列出的文献资料。【学思之窗】 提供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属于插入性思考)。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素材和例子,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1:必修1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教材在本子目用文字叙述了分封制出现的原因、目的、对象、内容、作用等,同时提供了“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以及“西周分封示意图”。如何利用?

教材文字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西周分封示意图”可以利用一下。

(1)西周封国示意图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① 封国分同姓国和异姓国

② 受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 封国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

④ 同姓国和异姓国交错在一起

⑤ 同姓国多于异姓国

(2)西周的同姓国和异姓国的分布特点反映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

二者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对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类似的可供挖掘的素材还很多,如必修一P13页“元朝行省图”,P41页“美国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等等。

教科书的编写一般是依据我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如:关于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评价的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在肯定希腊民主政治对希腊古典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贡献时,要明确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它进行辩证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民主”不是抽象和绝对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最终达到这一基本认识: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再如: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问题。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既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封建制度而言显现的民主性,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充分了解它的历史局限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的而言,它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理想的制度。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体系

新教材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进行教材的编写,而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顾及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更好的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因而,教材的体例并非通史体例,相对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同为高一的学生,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很大。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可以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案例2:我们可以构建文明史观下的通史体例,打乱教材原有的顺序,把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整合起来,形成“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体例。即使对同一单元内部我们也可以打乱教材编排顺序,如第四单元我们可以把第10课“鸦片战争”、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整合在一起,突出“反侵略”的主题,把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整合在一起教学,突出“求民主”的主题。

(三)将教材主干知识“纲要”或“线索”化

本次课改中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一标多本。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是四个版本。不管你选用什么版本的教材,各个版本之间的具体叙述是不可能一样的,各个版本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正因为如此,“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在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共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究竟要教些什么?不言而喻,要“教”课标所规定的目标,要“教”课标所规定的理念,要“教”课标所贯穿的教育思想。但从具体的历史知识角度看,只能是将教材主干知识“纲要”或“线索”化,即根据课标的有关规定,结合自己所使用教材的叙述方式,将所叙述的主要历史“纲要”式或“线索”式地呈现给学生。换言之,具体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学习,学生只要掌握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纲要或线索就行了。

案例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人教版与岳麓版都编了4课(每课的课标题,两个版本都不同),人民版编了5课,另编了“学习与探究之一: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根据上述观点,从知识的层面,讲这三个版本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只要讲清如下过程及其原因──“部落联盟→禅让→王位世袭→分封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就可以了。学生接受、理解、掌握了这一过程及其原因,就能达到课标所要求的“1个‘知道’、1个‘列举’、1个‘说明’、2个‘认识’、3个‘了解’”,就达到了课标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至于老师如何讲授这一过程及其原因,在讲授这一过程及其原因的过程之中,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等,这涉及到本次课改的思想、理念等问题,从学生角度而言,涉及到学生获得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

(四)补充鲜活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资源丰富多彩,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虽然很多,但我们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能还需要补充一些鲜活的学习资源。

案例4: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宜昌市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示范课,谭建平,宜昌市金东方学校)

以下是本课教学案例节选

新课导入 :

“上课之前我想先做个小调查,题目是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之后展示材料:

材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这是中国古人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天下一家、亲善和谐的大同世界。

故自其说问世以来,“世界大同”就成为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大同理想在中国上空一直徘徊了二千余年。它犹如理想灯塔之光,不仅给失望中的人们不断带来希望,而且更感召着人们为之去做不懈努力。实际上世界各国都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

材料2: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1516年)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探究问题1:中外相继提出的“大同社会”、“乌托邦”为什么没有实现?

引出“生产力”或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工业革命后人们继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课展开: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觉醒(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首先看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3: 19世纪50年代,即英国工业革命基本结束时,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一半以上。有人统计,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能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而当时的英国人口大约是2000万,仅相当于同期中国人口的约1/20。因此,无论从财富总值还是从平均每人可以占有的财富量衡量,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探究问题2: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什么影响?这样的经济水平可以建立大同世界吗?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展示材料:

材料4:1803年,收入最多的2%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1/5,1867年则是2/5;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家庭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其中,不到家庭总数的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

材料5:在克朗普敦,中等水平的织工,每天工作十个半小时,每星期收入从1814年的13先令9便士下降到1833年的4先令6便士,而用于衣食的开支也从10先令1又1/2便士相应地下降到2先令9便士,能够购买的食品则从每星期116磅下降到45磅。按照这个标准,一个织工如果是5口之家,那么,每人每天可吃的事物大约是1磅多一点点(一磅约相当于市斤9两)。

──以上材料均摘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探究问题3:如果你是当时的纺织工人,你的理想生活是怎么样的?你想如何达到目的。(让学生来回答)

我们来看看卢德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材料6: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在历史上把破坏机器运动叫做“卢德运动”。19世纪初年,卢德运动蔓延到全国各个工业区,中心在诺丁翰。资产阶级开动国家机器,除严酷镇压外,1813年又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凡破坏机器者一律处死。

探究问题4:卢德没有成功,为什么?后来的工人又采取了哪些行动,结果如何?

我们再来看看托马斯·莫尔的继承者又做了哪些努力和探索?

材料7:这次变革(工业革命)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

这样的社会现实,使一些思想家认识到:资本主义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许许多多不合理的东西,存在巨大的弊端,有很多丑陋现象。正如法国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所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医生希望病人增多;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筑师希望别人的楼起大火;玻璃匠梦想下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裁缝和皮匠希望大家的衣服和皮鞋快坏掉„„如果再往下演绎:棺材店老板希望天天死人„„

资本主义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那么理想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在思考、在探寻„„

事实上,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主张并付之实践,比如课本P84页对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做出建立“新和谐公社”的努力。

材料8: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P532

探究问题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弊端在哪里?

政府和社会又在做什么?

材料9: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只崇尚利润,把其他一切都置于度外。雇主眼中只有利润,工人只是活的工具。社会的人文纽带完全被拧断了,社会强势群体对人的价值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利润。更有甚者,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在最低水平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就这样,貌似科学、理性的“生产合理化”主导了一切,为取得最大的利润值,可以完全不顾劳动者的生存。

──摘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探究问题4: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政府和社会是怎么样的态度?

为了说明设计意图,我原文摘录谭老师的“教学反思”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节内容放在必修一,也是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放在这儿的,单独或从传统的观念和角度去把握,对于学生而言有点枯燥、有点突兀,现在的学生属于90后,有自己的观点,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于社会的改变的巨大作用,不一定奏效。同时现在很多同学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好像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觉得马克思的理论太久远,太深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试图突破原来的框架,最后决定放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属于人类自身不断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一个中点,强调人类不会停下追求幸福的脚步,会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吸收营养,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创新,终究会迎来我们的理想社会。

因此我首先用几则材料分别说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英国莫尔的“乌托邦”、傅里叶、欧文等的“空想社会主义”,让学生自觉得出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理想社会不可能实现的结论。接着展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展示材料说明广大人民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再此情况下诞生马克思主义就顺理成章了。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正是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才导致了马克思特别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尽管今天来看阶级斗争我们不在特别强调,但不得不承认它有特定阶段的作用。

从上可效果来看,我用传统的教法和这种上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后面结合现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有广大的市场,但现在流行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也不是照搬,而是根据形势不同的发展变化,就像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

无独有偶,嘉兴教育学院的史平老师在回答某校两位90后高三文科班女生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后曾撰文指出“具体到本案例,要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教师至少必须搞清楚以下几点:19世纪上半期的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19世纪上半期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思想成果?当时的无产阶级需要怎样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已成为决定历史进程的最重大的力量之一”[2](p.366)的学说?实际上,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平心而论,翻开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就不难发现,浙江省普通高中使用的人民版必修第一册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中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部分和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部分,对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都只是概述,以论为主,几乎没有具体的史实,更缺乏典型的细节,这当然不利于学生较准确地观察到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血腥与罪恶的一面,因而也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学说了。同样是概述,如采用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的以下表述,学生的疑惑或许不至于产生: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4](p.103~104)

作为历史教师,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应当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史料,以弥补教材之缺憾。家中正好有一些书可以查阅,于是“英国棉纺织厂的工人构成”[5](p.27)、“英国布拉克波恩居民的情况”[6](p.189)、“德国纺织业区工人的贫困状况”[6](p.202~203)、居斯塔夫·多雷所画的(伦敦)《韦特华斯大街》[4](p.110)、布朗版画《破坏机器者》[7](p.467)、英国漫画:《曼彻斯特的英雄们》[7](p.469)等包含统计数字、文字描述、绘画作品的多种史料就呈现在了两位女生面前。这些典型史料对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工人政治权利的有限性及其斗争等方面有着极为准确和直观形象的反映。有此铺垫,再结合教材进行思考,沿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路径,她们自然就易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什么会趋向尖锐,马克思主义何以诞生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详见《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

案例5: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宜昌市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示范课)

以下是本课教学案例节选

逐步突破:

1、寻找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设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顾《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并阅读补充资料后得出答案: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后应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应属于全体劳动人民

2、放眼西方──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的利与弊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已经学过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情况,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问:回顾前面学过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们以什么思想为指导?采取的是什么做法?有何进步之处?又存在着什么局限?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得出结论:以启蒙思想为指导,否定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广泛采用代议制的形式和三权分立的分则,实行政党竞争。但总地来说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是少数人的民主。

3、审视苏联──对无产阶级专政与一党制的思考

通过教师补充介绍苏联高中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与弊,引发学生对苏联经验的理性思考。

4、前车之鉴──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

引导学生回顾旧民主主义失败的教训,让学生明确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5、回望神州──中国的国情

引导学生阅读学案上提供的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确中国的国情,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A、中国共产党虽然最初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在其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28年(1921-1949)革命历程中,并不是孤军奋战,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中共就联合了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斗争,可以说,后三者都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同盟军,在各个不同的革命时期都曾经给过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B、在民主革命的过程当中中国曾经诞生了一系列的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大多代表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曾经给予过中国共产党以同情和支持,且他们追求民主独立自由的政治诉求与中共是一致的。

C、蒋介石政府正是因为实行事实上的***和独裁统治,使民主党派纷纷与之决裂,从而在政治上极大地孤立并最终走向了失败,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D、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权实践来看,无论是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是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权,都是联合各革命阶级的专政。

综合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一个初步讨论:

1、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专政?

2、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让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力?

为了说明设计意图,我原文摘录毕老师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节探究课,怎样讲好这节课,可以说还是费了不少周章。讲好这节课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制度的创新;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观念去审视这些制度,从而加强对我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这节课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但又最忌讲成一节政治课,这就需要紧紧把握历史学科的特点,牢牢记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综合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包括学生接触过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再结合中国的国情,让学生自己明白----选择这些政治制度原来的确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之后的产物。这就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引导他们自己去推断出这个结论。”

(五)比较化地处理教材上的相关历史知识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也就无法认识。所以,比较,实际上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当然也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上述的“基本方法”中,“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其操作层面讲,就是比较的方法。

案例6:“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在教材中呈现的具体内容,“比较”一些什么?还要进一步增减什么之后进行“比较”?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价值判断”:你认为只有对这一历史作如此比较,学习这一历史才最有价值,最有意义。

学习这一单元时,进行下列比较最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主要政治制度──“部落联盟→禅让→王位世袭→分封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变化的不同原因,(1)认识、理解、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历史;(2)认识、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3)认识、理解、把握“权力”的自然属性、进步性和局限性。

2、通过比较古代中国的宗法政治和官僚政治的异同,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认识、理解、把握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现象,如世界史上少有的、周期性的改朝换代现象,或“王朝兴衰周期率”现象等;(2)认识、理解、把握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忠孝与逆反等;(3)与贵族政治相比,认识、理解、把握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等。

3、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与周朝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异同和影响,认识、理解、把握世界史上“唯一未中断自身历史发展过程”的文明古国得以存在的原因及影响。

4、通过比较古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帝王,认识历史人物,镜鉴历史人物,“资政”当代社会。

又如,我们可以在学习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后,在学习第二单元第五课“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我们可以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古希腊民主政治进行对比。为什么将二者对比?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二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古代大河流域文明(东方文明)和古代海洋文明(古代西方文明),没有好坏之分,高低优劣之别,都对各自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案例7:专制集权与民主政治──古代中国、希腊政治制度之比较(宜昌市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示范课,李文安,夷陵中学,现工作于陕西省西安中学)

以下是教学设计节选

学习环节一:了解不同

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有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专制集权与民主政治

中国:皇位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希腊:公民大会、民主、法律、平等„„

学习环节二:探源不同

为什么古代中国和希腊会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制?

学生讨论(相互协作:交流思想,汇总答案,代表发言)

提示:分别通过有关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可以比较的东西还很多。对于这些可以比较的历史,不一定都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完成,这要根据你的学生情况,根据当下社会的时政情况,根据高考的情况决定。

(六)关键点上尽可能“细节化”

历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创造的,历史是一个“过程”,所以,讲历史不可能没有细节,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之所在。但中学历史课不是说评书、讲故事,不能完全由细节构成;课改后的中学历史课,“一标多本”,更不能陷于某一本教材所举的历史细节之中。笔者认为,应该在上述举“纲要”或拉“线索”的关键之处,在上述“比较”的关键之处,尽可能找到、找准历史的细节,使学生看到历史之“龙”的“眼睛”,使学生感受到活灵活现的历史。

案例8:如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由“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家”进行设计时,针对人教版、人民版教材结论式叙述和岳麓版没有叙述的“叙述”(人教版:“禹年老时沿用禅让的贯例,选举继位人。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人民版:“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转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而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岳麓版:“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大象版笔者未见过,故而未录,下同),我认为增加如下细节和说明是必要的:

《史记·夏本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诸候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孟子·美章》载:“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阳,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启贤,能敬承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据战国时的《竹书纪年》载:“益于启位,启杀之”。

上述记载有差异,前者是用“和平”方式完成了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后者是用“武力”的方式完成了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但不管是什么方式,都是对传统的公众“先贤与能”权力的否定,或对“禅让制”的否定,而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权力──王权,并被固定下来而成为新的传统,古代中国因此也就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了“国家”的时代。

从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或者产生更多的历史疑问,如为什么恰恰在启之时“禅让”不下去了?启若“不贤”,我国会在什么时候“建国”呢?为什么上述书载会有差异,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等等。

案例9:对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进行教学设计时时,其中关于秦始皇“专制”的问题,我认为增加如下一些“细节”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一是增加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之间的不同叙述(人教版:“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人教版在本课的“学思之窗”栏目中译编了《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岳麓版:“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高中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人民版:“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李斯所说的‘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就是说,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人民版本课的标题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以使学生知道关于“专制主义”问题在学术教育界的不同观点,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同一历史问题,教科书之间的表述,竟有如此之大的差别;二是增加《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秦始皇的一段话:“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用具体史料帮助学生认识秦始皇不准他人议己,死后也不准他人议己的“专制”态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主义”,从《史记》中看,确实是自秦始皇就开始了的。

通过上述细节的展示和相关说明,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唯物史观”等,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的能力等,一句话,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关键点”上的“细节化”,会更好地实现本次课改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机械使用教材,按照单一的思路去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合理调整、充实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

(七)重视历史概念的阐释

教科书出现了许多概念,如宗法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民主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等。这些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概念,有的属一般常识、有的属比较专深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提炼精髓,详略得当,深入浅出。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的设计

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的设计

蔡静丽

选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历史教学方法的设计,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状况、课堂类型以及教师的素质等,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或发展创新,从而使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实践略陈管见,欢迎批评。

一、问题教学的概念和地位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仍在广泛地应用着。此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电脑教学法(又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历史探究教学法等。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实际上很少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问题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但有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计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正如说评书的人讲到关键时候总要卖关子吸引听众一样,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们也不妨在课堂中对学生一试。比如,我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具体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有关“禁毒”的宣传资料,然后提出了有关毒品的问题,结果很容易地把学生带进了课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很显然,这里的“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着较强的伸缩性。一堂常规的历史课,无外乎导入、教学内容呈现、小结、评价等步骤,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散见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所谓问题教学方法,并非完全分离于其他教学方法之外,单独操作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和转承的作用。这种通过教师设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质疑,然后通过其他手段或解疑、或归纳概括、或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方法。它最大的特征是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最重要动力。记得当学生时,几乎所有老师都在讲“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等等。在教育教改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一直使用的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历史课教学中,仍然有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二、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近年来,很多教师都在探讨问题教学,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却不一致,特别是那些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和不分难易程度的问答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淡化了历史学科中的创新因素。采用问题教学方法,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又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使教与学结合地更为流畅呢?

首先,教师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悬念的设疑,可以诱发学生围绕着问题积极地思考,产生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巧妙地向学生引发学习任务,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情境,如前文提到讲授“鸦片战争”内容的案例,这种设疑往往使用于导入新课时。

第二,教师设疑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中,不能太偏或太难,使学生回答困难。比如,在讲完“五四”运动的史实后,如果马上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这一问题显然超出了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结果就会造成有问无答的局面;又比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提问“既然农民战争具有历史局限性,为什么还要肯定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理论问题不仅偏难而且有很大的争议性,中学生是很难答出来的。不过,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即能答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具有启发性。第三,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两个子目提出以下问题:“欧洲经济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商品经济不等于资夲主义经济?如何理解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巨大影响?货币地租在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环环相扣的若干问题,经过我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创造性。创造性的问题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更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高一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问题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和“评价”

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会?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中的问题设计很关键,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能不能学会;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则意味着教学是否成功。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

判别问题教学方法是否成功的标尺之一,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因为现代教学主张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解决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辩论,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以在辩论中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不能妄加评论,而是要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应该是: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哪怕是提出了错误观点也要表扬。这种做法实际上也算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思维习惯,这更符合学生历史思维的形式和发展规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记得在“文艺复兴”教学中,我曾设计了一道看似简单的问题。“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没想到引发出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一场政治运动。我随即在课后组织了一场有关文艺复兴实质的辩论。结果,辩论双方振振有辞,难解难分,现将学生辩论的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甲方: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理由:(1)因为文艺复兴是为了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2)人文主义是一股社会思潮,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3)因为教材中没有提到与政治目的有关的词语。

乙方:文艺复兴是一场政治运动。理由:(1)文化运动只是一种现象,一种变革社会的方式,其本质是一场政治运动。(2)既然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其目的肯定是想通过取得政治权利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3)初三政治教材中说:当时是封建制度压制了资产阶级的发展,拥有大量财富的资本家的野心不能满足,于是只有在政治上取得统治权利,才能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于是便产生了革命与斗争。由此可见,在思想文化运动背后隐藏着资产阶级的政治目的。

对于双方学生的辩论观点,我并没有立即给予评价,没有肯定其中的某一方,也没有摆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因势利导,先对参与辩论的同学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然后对两个观点进行了辩证地评价,并激励他们在课外继续讨论,在继续学习中验证自己的观点。综上所述,历史课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每位教师都曾经使用也将不断使用的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加强对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是我们从教者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篇:挖掘小学品德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润泽,内化品德

——挖掘小学品德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内容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在品德课堂中,应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课前酝酿情感,在课中开启情感,并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情感,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有效的境界。

关键词:情感激发体验感悟

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处理得当,但讲课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呆板,犹如一潭死水,学生毫无兴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情”的源头,在于“照着教法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学缺少“情”便失去了它应有的绚烂本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可见,情感在品德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唤起学生的真情,才能享受充满和谐美的品德课。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感染,让真情演绎精彩的课堂呢?

小学品德教学是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的教学,作为小学品德老师首先要追求“有效德育”,我们要在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在课堂上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要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品德教学更是一种浸润教学,而其中情趣的激发、情感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显得尤为重要。

一、挖掘教材真情,唤醒情感的体验

情感是一切行为的生命线,作为经验中最亲密的体验,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尤其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对道德知识的传授起着制约性影响,它渗透在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动之中。

翻看一册册小学《品德与社会》及《品德与生活》,走进一节节波澜壮阔的品德课堂,我们会发现,这是情的海洋,美的矿藏,处处都饱含着真善美。教师要做教材的知音,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深入浅出,成为“解铃人”。

1.感受语言之情美

品德课本中的语言,明白、准确、形象、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我们为祖先而骄傲》,课文开头这样写道:“中华大地人杰地灵,中华民族名人辈出,他们光彩熠熠,恩泽后世,光照环宇„„”这富有韵律的语言在我们面前拉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使学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如《怎样与人相处》一文就以一段精炼朴实的大白话开头:“你一定喜欢玫瑰吧,它的美丽与芬芳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愉快。你也一定喜欢被夸奖吧,它令我们感到愉快和满足,送人玫瑰手

指留香„„”读来朗朗上口,要求一目了然,这是语言美和内容美的完美结合。教师可通过富有情感的描述,唤起学生的认知,再现语言蕴义,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自觉接受道德信息。

2.欣赏图片之精美

品德课本中配有大量的彩图,使课文讲述的道理更为形象、生动,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如《从世界看中国》中有多幅画卷:庄严雄伟的山西云冈石窟、蜿蜒盘旋的黄河、清新浪漫的海南„„在我们眼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景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欣赏,仔细品味,可做成课件,让学生切实感到美的享受,促进审美情趣的形成,从而增强其道德认识,潜移默化为道德行为。

3.塑造形象之壮美

品德教材里塑造了许多品格高尚的人物形象,或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或严谨求实的科学家,或热情澎湃的诗人,或淳朴踏实的劳动者。他们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来塑造他们的高大形象,有的还可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他们的光辉形象、高尚人格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激发学生学习榜样,奋发向上,立志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4.发掘内容之广美

品德课讲述了社会上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其中的美育价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心灵美,行为美。如讲述《请到我的家乡来》,让学生走走、访访、看看、听听、写写、查查家乡的巨变,说说自己的理想。如在上《奥林匹克的故乡》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去搜集奥运会有关的材料,在课前就熟悉奥运、了解奥运,教师给了学生看广阔世界的眼睛,课堂上,教师可把学生的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和重构,使学生的课前调查资料更有效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5.实践活动之行美

品德课可以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行为。如教学《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后,或让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办环保壁报,或参加调查访问,或组织绿色主题班会。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使品德教育进入更高的层次,使道德主体的行为焕发人格的魅力。

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光辉灿烂的崇高美、慎密深邃的科学美、英勇不屈的悲壮美,各种文质兼美的教材,都给予师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美能育情,美能育德,品德教学就要巧妙地利用教材,深入挖掘美的因素,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语言演绎真情,追求情感的和谐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激情。要让学生在课上动之以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以教师激荡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感情的共鸣中实现道德的移情。可以说,教师的感动胜过任何其他教育方法。因为学生在感受教师的情时,是看神色于眼,闻声色于耳,临其境于体。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营造一个情感场,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 “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还要有绵绵春雨般的柔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讲课时语言要多次锤炼,要准确、清晰、简洁、生动、通俗易懂、逻辑性强、节奏感强。音调抑扬顿挫,该低沉时低沉,该高昂时高昂,该兴奋时兴奋,该悲伤时悲伤。正是因为教师的情才引起学生的情,把学生也带入情境中,师生共同进入角色,这样才具有感染力,才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以自己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朗诵了短诗《我好恨》和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一段描述,并配以饱含深情的音乐,有效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真人同样是我们品德教育的追求。当学生看到十几名战士手挽着手,没有一丝牵挂和犹豫跳入汹涌狂啸的洪流,用血肉之躯铸成冲不垮的“钢铁长城”的时候,对英雄的崇敬还会少吗?通过榜样的浸润、美好情境的感染,以美的事物去影响学生,用美的感情去感染学生,用高大的形象去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如在执教《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比较《两份账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家庭中付出最多心血的便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强烈的责任感带给这个家温暖和幸福,让学生深深懂得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创造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

三、体验感悟真情,促进情感的提升

“只有品尝了橄榄果,才能理解苦涩的滋味;只有喝了蜂蜜水,才知道香甜的美好。” 只有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我们的品德课教学应把孩子们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孩子德性的发展。

1.尊重个体感悟,唤醒理性沉思

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而体验,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尤其对于小学生,首先要让他们感动。学生对道

德知识的掌握必然以自我表现道德讲演为参照系,因为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也只有体验才是真实的、主动的。

在《我长大了》一课中,孩子带来自己婴幼儿时穿戴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帽子等等,在展示实物时,让孩子们互相看一看,比一比,穿一穿,戴一戴,说一说。孩子们无比激动地试穿、试戴,又说又笑。小袜子只能伸进两个小手指,小帽子只盖住了头顶„„在观察、交流中,体验到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这样的学习,孩子怎能不喜欢?孩子似乎又回到幼儿的日子,这就是他自己生活的再现啊!活动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他们在体验中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促进儿童德性的发展。

2.关注深层体验,激活道德潜能

我们的道德教育比之于学生的道德潜能,犹如种子之于土壤。一粒种子只有深植与土壤,才能在其中吸收养分,积蓄能量,使潜在生命力得到释放。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必须对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如在执教《家人关怀我成长》中,安排了妈妈的来信这样一个环节。妈妈的信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在孩子眼前。孩子在感动之余,情动辞发、情真辞切,真情流露,对父母说出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父母浓浓的爱意,更加敬爱父母,珍爱生命。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的“被爱”体验的基础上。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发展。就这样,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情感中,不需教师多余的讲解,心中的情感、体验、感悟在不断深化、成长。

3.多方位体验情感,促使品德内化。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组织“当一天小农民”、“当一天小交警”、“今天我当家”、“小小导游”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从而充分开发资源,让学生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例如在教学《做事不拖拉》,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课堂伊始,安排了一个学生似曾相识的小品表演,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情景,并在课堂上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如“一分钟真情大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识字、写字、口算、剥豆、剪纸、跳绳等,体验一分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感受到时间的珍贵。“真情大比拼”,连点成图,看谁又快又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学习“关爱残疾人”主题时,在一系列的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活动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并适时抛出“此时,如果有人嘲笑、挖苦你,你会

怎么想?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问题让学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明白与他人交往中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为他人着想,才能善待他人。在学习《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主题时,设计练习:期中考试结束了,你的成绩不理想,请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想像一下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向爸爸妈妈提出无理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大发雷霆时,他们的心情如何?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学生体会了父母的唠叨基于爱,感受与父母相处的甜酸苦竦,学会欣赏、理解、谅解父母,进而更加热爱、尊重父母。在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品德课堂是生命与社会的纽带,让师生行走在美丽长卷,畅游于情感海洋。教师要通过品味美、创造美,激起情、焕发情,让学生接受人性光辉的沐浴,让学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的关注、感受、体察生活,真正走入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提升思想境界,形成高尚品德。情感是创造奇迹的催化剂,情感是塑造灵魂的润滑剂,情感是挖掘潜力的有效动力,情感发展了,智慧碰撞了,人格砥砺了,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彰显出生命的张力。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但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少见。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研究历史教学中有哪些制约因素,找对策,突破常规,齐心协力,把信息技术教学成为学生的“餐桌上”的“家常菜”。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求知的最佳环境,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因素;制约;课件制作;对策;正确;运用;

历史内容的丰富多彩,历史人物的鲜活个性,历史事件的曲折跌宕,决定了历史学习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历史是已逝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许多历史场景也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这给教师上课带来极大的教学难度:教师认为历史不好教,学生认为历史不好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能够设置令人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信息技术虽不可以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俱佳、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学生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接近历史,理解历史。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但我们也应看到,多数学校多媒体教学尚处在初级阶段,不少教师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往往只能在公开课、竞赛课一展风采,日常教学却被打入“冷宫”。难道多媒体的价值只是为几堂公开课增光添彩?难道学校购置多媒体设备只是为了达标?几万元的设备上了几堂公开课之后就被闲置起来,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普及,学生才能经常享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滋养,增强求知的兴趣,提高求知的效率,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价值——为历史教学现代化服务。那么,制约着历史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教师、学生因素的影响

1.教师方面:1)很多历史教师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善得利用网上媒体、百家讲坛等组织课件,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不过关,缺少相应的培训,或不够熟练应运多媒体,有时在上课还出现操作失误,面对学生及领导感到尴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越不会用越不敢用,越不敢用越不会用的现象。2)固守陈旧的教学观念:一面黑板、一本书、几支粉笔的落后教学手段。他们过分强调传统教学学生的适应性及优点,同时攻击多媒体教学的缺陷——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因而态度冷漠。这种偏颇的认识极不利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2.有的教育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认识不到、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现代化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科技迅猛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仍有思想意识落后的领导抱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在学校信息教师可有可无,或信息技术课随意被占用,在资金分配上,并未把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师培训上,并未把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运用及课件制作技术培训纳入学校工作计划。3.学生方面:在多媒体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学习观念不正确,往往怀着好奇新鲜的心理,看老师在电脑前“表演”,而忘记自己是学习主体,兴奋点没有集中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上,仅仅停留在多媒体播放上,一些有趣的事上,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经济、资源因素的制约

1.经济因素的制约。多媒体投资大,教学部门不可能满足各学校各学科各班级的常规教学中应用多谋教学,对基层学校这方面的制约更为严重,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的投入长期不足。另外,课件设计耗费的不只是需要教师的精力、时间,还要资金投入,有学校支持尚可,但长此以往,学校会心有余力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念头就变得消极。

2.资源方面制作课件的资源匮乏,增加了制作课件的难度。目前,国内市场上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还不丰富,专门制作教学软件公司制作的软件有很多缺乏实用性,往往是“课本教参的翻版”,设计死板,缺乏富有吸引力的生动活泼的声像材料,不能直接为教师教学服务。为一节多媒体课,教师往往费尽心机,苦苦搜寻素材,才能打磨出一个课件,因此许多教师对运用多媒体教学望而却步。

三、在使用多媒体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当中的良性发展

1、忽视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片面追求奇异效果。在一个课件里设置了大量的、无关紧要的音响与动画。想通过这种求新、求异、求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学生从中并不能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和感受到历史情感的熏陶。

2、片面重视设计技巧,忽视师生互动作用。重视设计技巧,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次要内容上,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学生也不再是课堂思考的主体,历史课堂的主角由人变成了机器,这就严重违背了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学的宗旨。

3、只注意历史知识的汇总,忽视课堂中学生反馈。从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面对上面历史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点的制约因素,我们有什么对策呢?如何正确运用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设想。

一、紧跟世界潮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为此,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顺应世界潮流,放眼未来,抓住机遇,抢先发展,争取教育改革的主动权,使学校永远保青春活力,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不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淘汰。学校领导要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

学校应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组织专题教研,使所有教师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使历史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的表现教学内容;又可以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丰富历史课程的教学手段,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然后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让多媒体经常在历史课堂中展现魅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加大培训力度,使老师绝大部分的人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及课件制作的方法

1.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互动技术、网络技术,学会自主学习,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探究的手段,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就是要打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如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介绍一些网址(如中学历史在线http://、教育在线http://www.eduol.net/等,由学生自己通过搜集相关素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学校定要有定时培训信息技术及考核计划,使绝大多数教师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能人,并成立专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机构负责要求高难度大的课件制作咨询,方便教师钻研制作技术、提高制作水平。3.课件制作一开始不要贪全求大。但制作时要把精力集中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切忌面面俱到,只要牢牢把握授课的重点难点,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它们讲解透彻就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如果每堂课自始至终都运用多媒体教学或多媒体运用占用大多时间,既在制作时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走向灌输主义又一新的表现形式——“电灌”,教学效果反而不佳。

三、发挥历史学科的集体力量,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学校内部同历史学科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假期里,组织教研,把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历史课文合理分配给每名教师,每人3至4篇,利用假期认真备课,制作精美课件。并开学前集体对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与教学目的结合程度进行讨论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供设计者参考。然后负责制作的教师进行必要的修改。可以说这是一个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两全齐美的好办法。

四、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剪辑录像、电影、电视剧片段,创设影视教学情境,会把学生带入比较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感悟历史,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如在教学“重庆谈判”这一目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帮助教学的方法是:播放视频短片《重庆谈判》,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具体思考的问题,比如蒋介石为什么反复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明知道是龙潭虎穴为什么还要去闯?并且还可以结合我们自己来考虑,假如换了我们自己会怎么做?从而真正理解毛泽东决策的正确性。这样就较好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既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变静态为动态,把学生拉回到了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时代,又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例如: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我引入了当今的热点“台湾问题”,运用一段历史资料录像《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展示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国的统一政策与台独势力的斗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从毛泽东——邓小平一江泽民。录像片声画并茂,让学生与历史脉搏同跳动。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很好的整合,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最佳历史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才能成为立体的、活生生的、充满神秘而又引发人们探索的学科,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因素(精选)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因素

苏龙泉

单位:呼图壁种牛场中学 地址:呼图壁县种牛场新疆邮编:83120

3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形成人的健全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因素体育教学教师

体育课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和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体育教学的精髓。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交互作用,把素质教育的因素,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和观念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反映在体育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形成一定的合力,而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作用。

在“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学校工作中,体育教学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教学工作评估也常常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和升学人数作为评估主要依据。

由于体育长期被忽视,体育的教学任务根本得不到落实。这种状况的发展是与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极不和谐的。所以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发展,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社会工程,所以应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从素质教育因素在体育课中的潜在作用作一探讨。

体育教学过程中,如师生关系、教学风格、课堂常规,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藏的、无意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教师经验,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正规体育课程是学校较为正式的教学活动,是必须完成的课程。素质教育因素虽然不像正规课程那样有统一的教材内容,要求及目标,但它所含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要素,一直在体育课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状态,为人师表、敬业精神等作风,就隐含着素质教育因素。所以可以肯定,只要在课中能体现一定文化层面,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能说明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体育课中素质教育因素,既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境界。素质教育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发展什么文化传统,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都是体育教师更应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认识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动的等正面品质和内涵贯穿于整个教育中,进而把学生发展成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人性,形成更高的人格水平。提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形教学“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其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能力,其二是树立良好的作风。尽管“步调一致”练起来单调、枯燥,但对学生心灵的陶冶,促动是久远的。所以体育课中素质教育因素,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面的东西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尤其是对陶冶人性、塑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因此,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因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体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们只有健壮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体健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念问题才能敏锐,思维才能灵活。因此体育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坚强意志和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感,这也正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品质之一。

体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学生所以愉悦心灵、陶冶情操,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身体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必须和智育、德育一起融入素质教育之中。

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各项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所以,学校在实施体育任务的过程中,既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同时还要全面落实此项任务,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并切实制定一套相应的体育工作制度,计划,措施等。使学生各种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认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

学校体育工作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来作保证,只有这样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得到加强和完善。为此,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到如下两方面:

其一,根据学生生理、身心素质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工作重点进行。

其二,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落实体育任务,开展体育课,认真上好体育课。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所以培养世纪人才,就要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2、《学校体育周刊》

下载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因素(历史)(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七年历史(下)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⑴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 ⑵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

    历史教学设计

    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整体感知 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认识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

    历史教学设计

    《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王春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

    历史教学设计

    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真正实现了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理想的教学设计是: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为学生活动提供策略支持。这种设计的指......

    历史教学设计★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l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

    历史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南票区金星中学 谷宏亮 课程标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历史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历史组:张文涛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以及重大的历史意义。重点......

    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一.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重难点 二. 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例:高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