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从单元教学的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价值,结合苏教版必修2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阐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及反思。
关键词:单元教学;系统论;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1
单元教学运用系统方法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对课程标准、考纲和各种版本的教材等教学资源进入深入解读合理剖析后,依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了解,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教师通过实施单元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变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
1.课程标准和课改要求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高中化学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应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新型人才。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点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模块教学需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化学是分模块教学,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的广度拓宽,学习难度加大,知识点零散而繁多,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不明显,模块间的脱节之处比较多,课时又少。这就需要教师认识模块功能,深度解读教材,针对实际情况,不断开拓教学内容,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形成有教学意义的单元,创造性使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注意将知识的传授与学法指导有机融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理论依据
1.系统论观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性”原则。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或机械组合,可以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脑中有意识及无意识心理活动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当有意识及无意识活动整体处在最和谐状态时,人的活动最顺利及最有效[1]。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往往是他们没有把学习活动整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以课时为教学单位,以教材的自然章、节(专题、单元)的栏目为教学内容。传统教学重视一个个知识点的突破,以知识点的积累形成学科体系和建构学科观念。师生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知识点突破及完成教学任务,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心理效应,而忽视了相关知识学习目标及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科观念以及学科体系整体构建[2]。单元教学强调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系统性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进学生对学科体系及学科观念整体构建。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知识传输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帮助者”、促进者;学
作者:颜珏
沈理明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生不是“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学生往往只能求助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缺乏整体的知识建构,“依葫芦画瓢”式的学习方式和由此形成的思维惯性和惰性,往往顾此失彼,导致创新意识的缺乏,难以完成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达到教育家叶圣陶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单元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重视了解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自身的交流、合作和探究,对客观世界作出反应,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进行建构,另一方面完成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所以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充当引导者。教学形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1.教学内容分析
以苏教版必修2专题2的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为例。
本单元只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3]。初中化学已经从化石燃料燃烧,将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角度介绍了化学电池的一些知识,也加入Cu-Zn与硫酸铜的原电池实验。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层面及定量角度较系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原理。因此,本单元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苏教版必修化学2的教材在“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专题中来讨论“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旨在从生活经验,从学生对电的认识和了解,引出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原电池和电解池,通过实验分析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凸显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并了解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将本单元教学确定为三个课时。教学单元的总体教学思路是:通过生活实例建立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拓展概念,基于原电池的原理分析,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迁移应用;通过原电池模型的变化比较,认识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应用。从学生“已知”出发,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形成对概念的感性认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想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解决学生的“未知”。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实验探究,把学生带进原电池的研究之中。(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角度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认识原电池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3)梳理概念,从反应是放热反应和反应中能量变化曲线来认识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及这种转化的实际应用价值。⑷初步应用原电池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象。第一课时作为新概念教学,教师引导比较多,师生间互动多于学生间互动,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主要让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掌握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和其能量转化。
第二课时教学活动:(1)学生动手实验,制作水果电池或简易燃料电池,更深刻理解原电池反应原理。(2)通过原电池和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初步认识化学电源的化学原理和结构。(3)掌握判断化学电源正负极的方法。(4)通过介绍新型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5)让学生设计原电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是否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课时是对第一课时知识的应用拓展,借助第一课时所学原电池知识推广到化学电源的正负极判断和在生活中的广泛用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途。第二课时中,教师带领学生对化学电源本质探究分析,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提升到应用层面,增加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知。本课时安排了学生实验、小组交流,形式多样,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教学活动:(1)复习原电池装置引入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的装置。(2)根据电极产物判断电 解方程式书写。(3)根据反应的吸放热情况,讨论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问题探究,如何自制消毒水?拓展实验设计,将阳极石墨换为铜棒再实验,从熟悉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第三课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比较原电池与电解池异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有关知识不断应用和梳理,建构电化学知识的网络。
3.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比较课程标准中必修和选修的“内容要求”,依据对课程标准的准确分析、学科的内在逻辑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统筹重组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高一电化学的教学,课程标准对“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而“对于较复杂的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等暂不作要求”,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受老教材和习题的影响,不仅要补充内容,有时候还将选修模块内容前移。例如在“电解”教学中,补充了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问题,将原理模块中氯碱工业等也移到此处,不仅有违课程标准要求,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一就觉得化学学习很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心理负担。在本单元教学的设计中,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注重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从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微观角度揭示电化学的原理,从能量转化、反应物生成物能量高低比较的宏观角度确定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以原电池为模板,引出电解池,让学生在差异中比较分析,掌握新知,有效联系了必修前后的内容,让学生不断温故知新,从已知推测未知。
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角度整合教学内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要牢牢把握课标要求,合理使用教材,贯彻以“单元整合”为纽带,贯彻以“思考探究”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以“实际应用”为源泉的教学思想。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是教材中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堆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推进。各个课时任务之间应该联系紧密,前一课时应该为后一课时教学提供支架,后一课时是对前一课时的提高和拓展。在教学安排上贴近生活,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将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环境、能源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能源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认识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电化学单元设计教学中,不同的课时尽可能安排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如阅读、交流、实验等,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认识应用所学知识。教学中以探究学习为基本方法,思维训练为主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实验手段分析原理,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如在教学中通过回顾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和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备金属钠、铝等,进一步认识电解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布置探究作业:利用家中现有的材料如何自制消毒水;通过对手机充放电的探究,认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关系;再以探究实验“石墨上镀铜”,将学习和兴趣引向选修内容“电镀”。
单元教学实践的价值是促进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促进教法和学法的转变;有利于用实验引领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等。
参考文献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1] 贾宏等.关于学生英语学习心理训练的研究 [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97
[2] 陈益.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核心和重点[J].化学教学,2011,(2):5-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高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王艳宾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知识、能力、体悟三统一,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过去一年的复习教学中,笔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以下是笔者的心得体会。
一、精研考试说明,确保高效复习的有效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考试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阶段的复习,一定要使学生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知识点,以及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让学生从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认真钻研《考试说明》,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实现高效复习。
二、优化复习课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度、量、质、效”的关系,既要顾及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也要控制好讲授的量、训练的量、作业的量。为使学生上课后能马上进入化学思维状态,笔者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一上课就充满信心地告诉学生,这节课学完之后会有90%以上的同学达到牢记概念、理解原理、学会解题方法等目标,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自己在那90%以内,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就被激发起来了;第二种方法是创设问题情境,在复习前笔者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作答后再互相补充,最后由教师纠正、总结。在第一轮复习每一单元的基础知识时,这种方式比单纯的教师串讲效果好得多。学生通过对每一单元基础知识的回忆、思考、讨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高三复习课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应该讲的问题讲清楚,而且还必须穿插学生的讲、练、思,一堂课至少要有15分钟是让学生讲、练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学的知识牢固扎实,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也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解题,力求做到学的快乐、讲的到位、练的有效、评的恰当。
三、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三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激励学生进步,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备课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上,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辅导的重点要放在思想、心理的疏导上。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目标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笔者将挖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针对复习课的具体情况,主要做了以下三点:第一,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并要求与老师的复习步调一致。第二,对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指导,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并总结规律,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应试能力。第三,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凡是做过的题都要整理保存,特别是做错的题目,因为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欣赏和感受化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只要我们多关注、多反思、多总结、多交流,一定会全面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社会是金属的世界,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坚硬无比的铜墙铁壁,到柔弱无骨的水银,以“不怕火炼”而为人类痴迷的贵族金属铂和金,到见光就能放出电子以“娇柔美丽”著称于世的铷和铯,你会感到不同金属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你们想更多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的世界,共同来探索它们的化学性质。
【多媒体】金属样品图片展示
【板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导入】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设疑】从来都说水能灭火,这里为什么水能点燃酒精灯呢?
【追问】使物质燃烧需要哪两个条件?
【生1】物质燃烧的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生2】水能点燃酒精灯可能是水能与某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该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
【解答】我事先在酒精灯灯芯上放了一小颗金属钠。
【结论】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设疑】从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铁、铝等金属不仅常温下与水不反应,加热条件下也很难反应,但金属钠却能与冷水反应,解释这一实验事实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是钠比其它两种金属都活泼。
【讲解】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钠与水究竟是怎么反应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设疑】展示一瓶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钠为什么不直接放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类物质里呢?
问题2:根据钠的保存,试猜想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
1、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分工合作,选择上述一个“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多媒体】
实验目的: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揭示物质性质;通过观察,认识钠的颜色、质地、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认识钠与氧气反应和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切面颜色、光泽及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会不会发生变化?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③在小烧杯中加1/4杯水,将一绿豆粒大的钠放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④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设疑:
1、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
2、为什么会发生爆炸(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
生1:引起爆炸的物质可能是钠,因信息中“窜起亮黄色火苗”是钠元素的特征焰色反应。生2:发生爆炸应该是钠与水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氢气,氢气燃烧从而发生爆炸。
【知识拓展】爆炸原因分析:
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自然界的很多物质到会发生反应,尤其是当它遇到水的时候,会释放出氢气,氢气的着火点相当低,大量的金属钠在水里迅速的化学反应就会产生剧烈的爆炸,所以必须用煤油在储存罐里做隔离层。在珠江水面上发生爆炸的桶装金属钠就是因为在铁皮桶里起隔离作用的煤油泄漏,引起金属钠与空气和水接触造成的。
防治爆炸的实际做法:消防队员找来一个竹制的箩筐,在上面固定好缆绳,用来打捞铁桶。又找来一个较大的白色塑料桶,准备将打捞上来的铁桶放在里面,再用煤油浸泡,因为金属钠在煤油里是不会燃烧的。
【设疑】根据钠的性质思考以下问题: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
2、怎样保存金属钠?
1化学方程式。
、.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实验室钠着火应如何处理?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
二、钠的存在及保存:、存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很活泼、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中na着火:用干沙土扑灭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
2、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第四篇: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需突破传统教学,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学习新教育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能够突显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自然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刻领会教学理论并能指导实践,生成智慧,能够在课堂上科学而灵活的应对一些无法预见的问题并巧妙地解决。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新思路、新教法。
1.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实施探究性、开放性教学时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
1.1教师角色转换问题
课堂教学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实施教学中赶抓进度,整堂课几乎由教师主演,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教学严重抹杀了学生畅所欲言,独立创新能力。教师教学“惯性”严重,怕高考“吃亏”,在教学中随意拓展外延、加深难度,追求以往“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大多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懂,可课后做题心就发怵”,更为严重者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1.2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下缺乏主动性问题
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难以适应,学生自主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效不佳,使教学陷于无用功较多,费时,却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探索的意识。
1.3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备不足问题
实验设施,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学生无从取得探究材料,设计出具有创新性,能付诸实践,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的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探究陷于被动状态。
2.针对以上几点问题,作为新课程的一线教师,笔者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法。
2.1接受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程推进中很多教师均有顾虑高考“指挥棒”不变,教学能否改变?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也要随之改革。如果我们一线的教师还死守旧教学方法,不能接受课改新理念,在新旧交替,新课程下的高考,必定不是过去的翻版,我们将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率先进入课改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在07年进行了新课改下的首次高考,这四个课改省的化学试题在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依然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均没有变化,更新的是情景知识载体,注重双基在新情境中的灵活应用。试题关注STS主题;试题注重联系现实、体验过程、总结方法、学会创新,而不是只记住结果;试题的研究性、探究性、开放性增强。为此,我们应勇于抛弃旧的教学理念,接受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创造性实施课程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求知欲望和个性化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杜威曾说过:“学生能听到多少,读到多少,并不重要——假如学生需要这种信息资料,并且能在他自己的情境中加以应用,那么这种知识愈多愈好。”即真正理解才是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多元智能的教育观念。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恰当设置学习的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新课改以改变学生学习“惯性”为突破口,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提出假设和方案,到验证假说并得出结论。对于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可以把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如: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怎么判断是否有BaSO3沉淀生成?问题情境设计如下:1.将BaCl2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什么?
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为什么?3.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再继续通入
NH3后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什么?4.写出上述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在情境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3实验教学上实施探究性教学。
在实验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实行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创新的思维。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实验课题,自由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结果可以不一致。这首先对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施要求较高。
例如:提供给学生以下实验课题:1.收集钠与水反应的气体,并点燃;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实验室制取Fe(OH)2;4.用NaOH和CO2制备纯净的Na2CO3固体;5.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学生在实行实验活动探究中因缺乏研究所选课题必备的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简单而没有创意,有的甚至不可付诸实践。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这环节中就要求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相对应的资料供学生研究。实验方案设计好了,一般只有对需要使用的实验设备要求不高时,此方案才可以实施,但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因实验设备不允许而很难实践,给实验探究实施带来极大困难,这就靠实验室尽快配置较新仪器设备,再则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仪器的改造,科学地对仪器进行可操作性组合,以满足实验要求。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坚持新课程理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创新,勇于接受新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或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开拓进取,形成符合新课程理论的教学思路和系统的教学方法。
第五篇: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教学设计注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满足社会对从事机械工业生产、管理一线高素质的数控机床应用型人才需求。
课程设计注意了职业实践活动特点,以“项目教学” 为主线。课程设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设计以“项目教学” 为教学组织形式,强调职业教育实践,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特点,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课程采用的 “项目教学”,对各教学项目提出学习目标,进行任务分析,引导学生完成各项目任务和要求,每一项目有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贴近实际,更容易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避免空谈,所学知识具有可验证性,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数控工艺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注重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对学习效果合理评定,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特点。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力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教学方法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手段先进,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具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建成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和科学现代的教学管理体系;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需求。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最新的科技应用成果,紧跟市场步伐;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程教学中安排的实验项目及内容
实验项目及内容是:
模块一项目一实验 实验1:数控机床认识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各种数控机床基本的结构、功能,初步熟悉加工过程,使用方法)
模块一项目二实验
实验2:编程表达加工工艺及模拟加工
(实验目的:熟悉简单零件加工的工艺思考内容,并用加工程序表达加工的工艺,在仿真机床上实现简单零件程序加工)模块一项目三实验
实验3:数控加工典型夹具的定位与夹紧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几个典型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来分析夹具的定位与夹紧原理及方法,了解常用数控机床夹具的定位与夹紧原理及方法)模块一项目三实验
实验4:数控车床刀具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具体刀具的观察与拆装了解常用数控车床刀具的结构特点,掌握数控车床加工所用刀具的名称及功用。)模块二项目一实验
实验5:典型零件加工工艺项目实验
(实验目的:熟悉拟定图示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并学会填写数控加工工序卡,刀具卡。)模块三项目一实验
实验6:外圆车削工艺编程加工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复合循环指令G90G71G73/G70编程应用,掌握相应的工艺编程计算。)
实验7:端面切削工艺编程加工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复合循环指令G90G71G73/G70编程应用,掌握相应的工艺编程计算。)
实验8:螺纹车削工艺编程加工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螺纹编程应用,掌握相应的工艺编程及计算。)实验9:典型工件车削工艺编程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综合车削工艺编程应用,掌握相应的工艺编程计算。)
模块三项目二实验
实验10:型腔铣削工艺编程实验
(实验目的:熟悉拟定图示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学会型腔铣削工艺及编程。)实验11:数控铣削简化编程应用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数控轮廓铣削工艺编程;进一步掌握简化编程的方法和指令的应用。)
实验12:数控铣削加工综合加工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掌握数控铣削工艺编程的全过程。通过数控铣削加工综合加工练习提高学生工艺编程能。)模块三项目三实验
实验13:镗孔加工、攻丝加工工艺编程实验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进一步理解镗孔、攻丝加工工艺的方法、多孔加工编程方法、注意点,通过孔结构的加工工艺及编程实验练习,提高学生的工艺与编程能力。)实验14:加工中心多工序加工工艺编程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理解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制定方法,通过编制实验练习,提高学生的工艺与编程能力)
实验15:加工中心对刀方案设计及实验试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工中心Z向对刀方案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工艺创新能力)
二、数控加工工艺实践专用周(1周)
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有1周校内数控加工工艺实训专用周,在学校数控中心进行。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工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 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 又是毕业综合实践及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前的实践准备 ,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是使学生学会把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和实施于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实践环节。
其主要内容是:
(1)零件图样分析。对工厂加工的典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2)分析毛坯。熟悉和了解所实习零件的毛坯制造工艺过程和主要技术问题;了解零件的余量分布情况;分析毛坯选择的合理性及特点;对重点零件画出毛坯图。
(3)深入了解分析现场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定位粗精基准的选择及其合理性分析;各种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机床、刀具特点、装夹方法及加工余量的情况;各工序安排的合理性分析 , 并说明阶段的划分、顺序及工序集中与分散的依据理由;了解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保证方法措施;了解分析主要工序夹具的结构原理, 并分析夹具选用的合理性;熟悉常用加工方法和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了解各工序所用的机床、刀具、量具及工具;了解各主要工序加工质量检验的方法;了解各主要工序中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及成本的因素;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卡片。
(4)机床操作实践。熟悉各种普通或数控机床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机床操作,对零件进行加工。
三、计划将实现的企业数控加工工艺实践周(一周)
本课程将安排了1周在校外机械加工企业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实训”通过实训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扩大课堂所学的工艺理论知识 , 理论联系实际 , 丰富实际知识 , 通过对机械加工的生产全过程的了解 , 对其工艺、工装及设备建立深刻的感性认识 , 为进一步深化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2)深入分析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3)从生产中收集有关的工艺技术资料和实际技术工作的经验 ,以便更好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4)了解工厂现行产品生产组织管理过程 , 从中获得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
(5)加强厂校合作 , 向工人师傅学习, 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针对性强,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受企业欢迎。特别注重数控新工艺、新知识的应用,与企业生产实际应用保持同步,毕业生一到企业工作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近几年来,学生参加省、市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说明了我们对《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的开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