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18.1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
大冶市第二实验中学 华先法
一、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初步体会几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
四、教学难点
通过连接对角线,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证明平行四边形性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观察抽象,形成概念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图形几何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
问题1 观察这些图片,从中能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
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用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问题2 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个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方法。
2、概括证明,探索性质
问题3 回忆我们的学习经历,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可能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得出研究的一般过程:先给出定义,在研究性质和判定。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
问题4 对于平行四边形,从定义出发,你能得出它的性质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猜想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猜想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1: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
师生活动:一般地,学生会先 考虑分别证明这两个结论。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对角相等,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全等证明对边相等。证后会发现用全等可以证明这两个结论,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或角相对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添加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化四边形问题为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
追问2 :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
∵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DAB=∠DCB,∠B=∠D(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5 如图2,在ABCD中,(1)若∠B=40°,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2)若AD=8,其周长为24,求其余三条边的长度. 师生活动: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此题解决后进一步复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互补、对角相等。例1 如图,F.求证:AE=CF.
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师生活动:师生交流,要证明线段相等,我们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而全等的条件可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追问:DE=BF吗?如图,直线a∥b,A,B为直线a上的任意两点,点A 到直线b 的距离和点B 到直线b 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果 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
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例2 △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P是底边BC 上一动点,PE∥AB,PF∥AC,点E,F分别在AC,AB 上.求证:PE+PF=AB.
师生活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4、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下面问题回顾总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2)你觉得对一个几何图形的研究通常是怎样进行的?
5、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3页练习第1,2题;习题18.1第1,2,7,8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在ABCD中,∠A=50°,则∠B= °,∠D= °
2、在ABCD中,∠A+∠C=240°,则∠A= °,∠B= °。
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CD= cm,AD= cm。
4、如图,在ABCD中,AE=CF,求证:AF=CE。
5、在四边形ABCD中,AD∥BE,AE∥CD,且AE交BC于点E,BD平分∠ABC。求证:AB=CE。
第二篇:人教版《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 2.内容解析
平行四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几何性质.对于平行四边形,按照图形概念的从属关系,平行四边形首先是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又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殊四边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类特殊图形,有它特殊的性质,同时它又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具有它们的共性.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经历了感知(观察)、猜想、证明等过程,本节主要研究边、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证明,应用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思想,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对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训练学生思维,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后,教科书引进了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距离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是几何学习的重要起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基础.它们的本质上都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任何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最短的线段的长度.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给出,是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3)初步体会几何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知道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能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其边、角的性质,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或对角相等的性质进行基本的计算或证明;初步学会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方法,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知道观察、度量、实验、猜想、证明是几何研究的基本活动,体会“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这一几何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体会对图形性质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揭示图形中各几何要素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对边相等”的特征学生是用度量或折叠的方法已经得到的.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已经有所认基础上,对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证明,观察、度量等只是发现结论、形成猜想的辅助手段.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需要借助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目标(证明线段相等)出发,分析达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连接对角线,再利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证明的,这一点要让学生领悟这一转化思想,又不能过于强化,平行四边形性质学完后,要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避免再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防止学生总是走不出三角形的圈子.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连接对角线,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观察抽象,理解概念 引言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图形几何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问题1 观察下列图片, 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用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
问题2 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给出定义,强调定义的作用. 2.猜想证明,探究性质
问题3 回忆我们的学习经历,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可能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得出研究的一般过程:先给出定义,再研究性质和判定.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
设计意图:对图形性质的研究,重在解决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全等三角确定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问题4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 猜想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 猜想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追问1: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
师生活动:一般地,学生会先考虑分别证明这两个结论,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对角相等,教师引导添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对边相等.证后会发现用全等可以同时证明这两个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化四边形问题化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
追问2: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把性质由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5如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要证明线段相等,我们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而全等的条件可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本题也可以先用定义证明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得到BE=DF,再证AE=CF.设计意图:应用性质进行推理,体会得到证明思路的方法.追问:DE=BF吗?如图,直线a∥b,A、D为直线a上任意两点,点A到直线b的距离和点D到直线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结合前面分析,可以得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设计意图:结合例题的进一步追问,自然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问题6如图,在ABCD中,AE=CF. 求证:AF=CE.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设计意图:应用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进行推理,引导学生体验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训练学生演绎推理能力.4.开放探究 发散思维
问题7在ABCD中,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1)请你说出图中的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
(2)对角线AC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相等?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读题、思考、分析、讨论,得出有关结论.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所以AB=CD,AD=BC,∠DAB=∠BCD,∠B=∠D,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DAC=∠BCA,∠DCA=∠BAC.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正确的结论.
解决第(2)个问题时,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只要添加AC平分∠DAB即可.并说明理由: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CA=∠BAC,而∠DAC=∠BAC,所以∠DCA=∠DAC,所以AD=DC,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B=DC=AD=BC.
设计意图:第(1)问,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边、角性质的运用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第(2)问,开放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5.反思与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对一个几何图形的研究的一般思路是什么?(3)对于平行四边形,你觉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什么? 6.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50页习题18.1第1,2,7,8题
第三篇:《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教科书图1.1-1,并提出:
问题1 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 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引言。你能尝试着回答一下其中的问题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一个数的符号吗?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师生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
(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个正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1第1,2,4,8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以下各
数
120115,0.6,10,0,0,36,28220127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考查对正数、负数概念的理解。
2.向东行进-50m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感受数0的特殊身份,并为学习有理数的分类做铺垫。
4.举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生活实例,并解释其中相关数量的含义。【设计意图】能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第四篇:1.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 实数
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 已知a22,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2x0的x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5x0的x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
第五篇:《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课本第2页 图1.1-1,并提出: 问题1 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 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引言。你能尝试着回答一下其中的问题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一个数的符号吗?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师生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课本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个正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6.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1第1,2,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