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澄迈县第二中学 王妙书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难点,也是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重要前提。而让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对重难点内容的突破。2.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重点,也是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高考题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如10年安徽文综第27题、11年江苏单科第10题和福建文综40A题等都重点考查,2015年全国的考察次数为5次。【教材分析】中图版教材中第一部分以洋流的成因为切入点,主要通过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的对比得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并设计“读图思考”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文科生基础普遍较差,对于洋流成因及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不到位。

【教学目标】1.运用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成因;2.运用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3.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运用案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1962年海洋工作者在海岸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将漂流瓶投入大海,1967年该漂流瓶在美国弗罗里达州迈阿密被捡到。

思考:该漂流瓶经过了哪些洋流? 学生回答

投影展示:考纲要求(略)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一、基础知识梳理

5分钟时间学生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略)

设计意图:学生回想洋流的概念、性质、成因、分类及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二、考点突破

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在课前发下的空白图中绘制“全球风带模式图”和“大洋环流模式图”。并用红色

笔描画出暖流,用蓝色笔描画出寒流。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绘制。

设计意图:复习全球风带分布;结合风带分布图和洋流模式图比较,理解盛行风是洋流形

成的主要动力;检查学生对寒、暖流的掌握情况,为分布规律的归纳做好铺垫。

师:比较这两幅图,思考:为什么赤道暖流与信风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西风漂流与盛行

西风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

生: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师:由于陆地的阻挡和补偿作用,在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大洋环流模式图形成

了。(教师指板图解说)

设计意图:以洋流的成因为切入点,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学生活动: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课本图)在课前发下的“世界海陆分

布简图”(图略)中绘制太平洋和冬季北印度洋中的大洋环流。

设计意图:绘制太平洋中的大洋环流,进一步理解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注意

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圈;绘制冬季北印度洋中的大洋环流,进一步理解季风洋流 的分布规律。(北印度洋和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是两处特殊的地方,要特别强调。)

投影展示两位同学绘制的成果,由学生进行评价,加强知识巩固。

师:记忆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简便方法“冬逆夏顺”(副板书)。去掉南半球的部分,只看

北印度洋区域,冬季洋流自东向西流,夏季洋流自西向东流。

针对训练:(导学案)

1、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右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A.L1向东流,L2向东流 B.L1向东流或西流,L2向西流 C.L1向西流,L2向东流 D.L1向东流或西流,L2向东流

3、假若L1、L2流向相同()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长夜短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教师总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分布规律是常见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种:季风洋流对航行的影响;据季风洋流的流向判断季节。

学生活动:试从大洋环流的方向和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两方面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投影展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略)(2分钟时间学生背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记忆方法。

高考训练:

1.[典型例题]下列

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P处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的是(实线箭头表示暖流,虚线箭头表示寒流)()

2.[典型例题]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3.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洋流影响,则()A.甲是暖流,乙是寒流B.甲是寒流,乙是暖流C.甲、乙都是暖流D.甲、乙都是寒流

(2)若图中海区位于太平洋,则甲洋流的名称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千岛寒流 D.日本暖流

4.(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①附近

B.②附近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准确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正确应用的前提,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尽量多的让学生动手动脑;了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方法规律的总结;用高考题作为针对训练题,增大思维含量,增强复习课深度;对于本节课的难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注重理解记忆,对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重点突破,对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读图析图、做高考题,当堂巩固,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高三一轮复习课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仍有欠缺,今后需继续摸索与改善。

第二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讲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图

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

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3)计算陡崖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3、根据等高线判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河流流向的判断:

①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0C;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根据等高线判断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选点:水库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库区多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区;露营地应在等高线较稀疏的坡地或高地,避免靠近河流,避开谷地和陡崖,以避免洪水、泥石流和滑坡。

(2)选线:公路、铁路修建多沿等高线延伸,即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少穿越等高线。“之”字形道路是为了降低坡度。引水线应尽可能从地势高处引向地势低处,使水自流。

(3)选面: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三、地形特征的表述

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区分布三方面表述。

满分术语:地形以--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势--高--低;地形崎岖或平坦;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广布等。(地势高低可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或根据河流流向判断)。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2、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航天基地的区位条件分析:(评价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有利于发射和跟踪,如我国西北地区的酒泉发射基地。

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如海南文昌发射基地。

3、地势因素: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5、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6、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航天装备运输。

7、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三、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描述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

(1)全球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我国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我国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包括纬度、昼长、地势和天气四大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②昼长因素:白昼越长,则日照时数越多,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③地势因素: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太阳辐射多;

④天气因素:晴天,云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太阳辐射多。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扰动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高空出现“极光”现象;影响气候(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三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2、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极外,其余都相等,约为150/小时。

②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纬度和海拔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赤道线速度为1670km/h,南北纬300为1447km/h,南北纬600是赤道的一半,为837 km/h,由此可判断高、中、低纬。

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

(1)同经度同地方时,不同经度不同地方时。经度每隔150地方时差1小时,10差4分钟。

(2)光照图中已知地方时的确定: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2、区时的计算

(1)时区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3)世界时:即0(中)时区的区时,也是00经线的地方时,又叫国际标准时。

3、地球上日期的变更

找1800经线和0时经线,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0经线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

三、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1、晨昏线的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

2、晨昏线的主要特征: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

(3)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为春分(3月21日)或秋分(9月23日);与极圈相切,为夏至或冬至。

夏至(6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冬至(12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5)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 解题时知道晨昏线,一定要绘出夜半球。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即地转偏向力)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北右南左)

(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则右岸侵蚀严重,左岸堆积明显。南半球反之。河流向哪岸偏,则哪岸侵蚀。

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2、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近快,7远慢)

3、黄赤交角

①大小: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大小为23.5°(23026,)。

②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②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受太阳直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半球,则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不同半球,则纬度差为两点纬度相加。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 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③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处,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N,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③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S,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④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与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对应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则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5、昼夜长短的计算:

常规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所占比例计算或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规律计算: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的夜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三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总结与反思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下面我代表地理组对前一段我们的一些做法及下一阶段的复习策略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自暑假以来具体做法有:

1、集体讨论并制定完善详实的教学计划;

2、充分利用集体备课,随时随地教研,发挥各自的智慧,组内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中重难点的把握,并依据学情制定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主动互听互学,知无不言,互相取长补短。

3、在试卷讲评课时,严格做到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小组合作,相互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个性问题,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以此提升课堂效果。

4、对于年级组提供的资料,我们会分配给每一位老师,进行精选习题,通过练习查缺补漏,把握动态信息。

5、充分利用平时的练习、半月考、联考训练学生规范答题能力和学科素养能力;

6、积极培优补差,利用晚自习、课间等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心里状态,解决知识上的盲点,努力提升文综水平。

通过本次的“江淮十校”联考,也发现出一些问题:

选择题部分提取图文有效信息及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综合题答题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常抓不懈,语言表达不准确,组织无逻辑,较混乱,口语化太重,专业性不强。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三个人讨论了下一阶段复习策略:

1、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时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要做到全面细致,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精准。

2、认真备课,注重课堂设计,巧妙突破重点难点,合理规划课堂时间。

3、避免“满堂灌”,教学中,切勿讲多,每节课的知识涵盖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讲求实效,注重落实,或讨论或限时练或到黑板板演,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认真做好反思工作,反思每节课的得失,汲取经验教训。

4、精选习题。除了年级组下发的资料以外,我们也会在网上寻找一些好的习题,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尽量做到重点知识重复练习,通过练习查缺补漏,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5、每次大考后,都要认真做好成绩及试卷的分析,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反思每一次考试成绩的缘由,了解学生学习的心态、方法和学习状况,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从而有针对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考后及时与临界生谈话,或鼓励或表扬或找策略,力求下次取得更好的进步。

6、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从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在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所以,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思考全面,在答题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语言的规范性,专业性和逻辑性。

总之,在一轮复习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并提升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次的反思达到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指导我们地理组不断进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四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评课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评课稿

农业,众所周知,因为它在国计民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加上它与自然、人文地理知识联系的紧密性、广泛性,这恰好符合了高考考察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这一要求。而且从这部分考试涉及的试题本身的特点来看,无论是高考试题还是全国各大名校的模拟试题甚或我校自主开发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试题,经常都是那么很不经意的、华丽的、轻轻的的一转身,就能迅速把不同类型、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层层筛选出来,区分度极高,所以备受青睐。很适合我认为的中国目前的高考现状:那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周期性的残酷的选拔性考试。而农业在那么聊聊几笔就绘制出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在群雄逐鹿中能实现笑傲江湖,显得很是顺理成章的事。xx同志在对本部分考纲的解读和近年来高考的考察频次的统计中突出了一个“多”字,恰恰就这一个“多”字,涵盖了这类试题的许多方面,像考查的内容、理念、应用乃至技术层面的一些东西。而接下来由考纲解读到试题趋势预测到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知识的传授、知识体系的达成,学习能力的生成可以说是由浅入深、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随着最后的知识体系的展示,就是课堂内容的戛然而止的总结,才再次让我们感慨、领悟到了这次第,怎一个“多”字了得的深远境界!

纵观这节一轮复习课:余音绕梁、耐人寻味,亮点颇多,示范性强,在此,我只拣其中几点略作分析:

1、从教学目标上看,高考内容和考查形式就是我们航行的灯塔,前行的路标。这节课的复课模式和实际效果和近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总体要求是趋同的、接轨的、一致的。虽然我们每个人对目前的高考制度和这一制度组织的方式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质疑甚或反感,但那不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事,好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题的许多方面都一反常态,让我们窃喜:地理高考终于回到了它的本源性的一些地方,试题设置凸显地域性,时效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和简单化,而且我坚信这一理念会在特定的时期内具有延续性、传承性和基本稳定性。说的简单些,就是我曾经给学生说的,高考,你可以不选我,但你没有必要伤我自尊!这正是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给我们的特点、亮点、优点。从这方面来说,xx同志的这节课对这点的把握很是到位,很漂亮的打造出一节成功的地理一轮复习课模式:那就是强调基础、抓住重点、轻轻松松、挥挥洒洒、不拘一格、形散神聚但顺应自然,顺应高考!

2、从设计思路上看,符合本届学生的地理基础、认知规律和基于此衍生出来的高2014届地理组一轮复课的总体要求:那就是超低空巡航、地毯式轰炸、拉网式排查,潮水般推进。xx同志的这节以近乎很完美的姿态贯穿了上述理念。复习课能降低起点,梳理基础,落实双基,兼顾全体,抓住重点,稳步推进,有效练习,强化训练,构建体系,培养思维,提升能力。尤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更是做到了擒贼先擒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整个课堂的安排思路围绕高考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们都深有体会的是以上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尤其对这个步入讲台不久的娃娃老师,真不容易!教学风格犹如其人,厚重、稳健、朴实无华!

3、从具体实施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人的认知规律,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爱好需求。注重体系的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地图语言这一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问题的设置到解答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给出结论,而是通过筛选海量的信息后有计划的分布设置,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图文互换、图图互换、以图示文、以文释图,胸有成图。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也符合地理高考无图不成题的特点。

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铺垫,勇于探索,乐于实践,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框架体系,避免知识在低层次上的重复而产生得视觉、听觉疲劳,将相互联系的知识重新整和,建立知识的纵横联系,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规律和特征,并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能较为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罗列在黑板上。

第五方面、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板书设计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明朗,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

不过美玉总有瑕,不完美才是最真的美。仔细来看,xx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在试题的选择方面,虽然多选择了历年的一些经典高考试题,但缺乏自己的原创题,缺乏乡土地理、热点地理、时事地理。尽管我们自己出的题在能力尺度把握不是很准,但结合了基于地域特色和时事特点等的试题也许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做到学以致用。我认为毕竟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乡土是教学的切入点。

2、部分知识点未完全讲透,且多数仅仅只需要那么最后一头,丰硕的果实就完美的呈现在眼前了,如高原气候的特点等。

3、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各知识需要的时间要提前预设,做好预算、要优化设计,要过日子。

4、要多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等。

5、一轮复习切勿贪多,要点点入地,步步为营,讲求实效,注重落实。

总之,xx老师这节课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符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总体目标要求即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以完善体系为要义,以提升能力为追求。虽然存在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但并不能影响到它的示范性的根基。

第五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的考生们,第一轮总复习已经开始了!地理一轮复习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抓住图表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建议考生将对图表的复习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考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

二是统计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

通过本轮复习,考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训练答题规范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考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考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关注热点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北京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等。

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地理高三复习的七种方法

一、回忆式自我检测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二、比较法

比如,在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三、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四、总结归纳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五、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六、疑难知识点摘录法

在考试中,会发现许多学生都会错在一些难记忆的知识点上,并且这种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记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应图表专门摘录在笔记本上,时常查阅,反复熟悉。常见的,比如,冬春小麦的种植和收割季节,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简图,有关两分两至日的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此外,在区域地理中需要摘录的知识点更多,这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及时的整理归纳。

七、配套专题练习法

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总是一味埋头看书,记忆知识点,不愿意做题,结果每次考试都很不理想。复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掌握知识点,最终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解答问题。实际上,做题是巩固和检测所复习知识点的一种最好方式。在每复习一个考点之后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运用刚复习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解题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并且这种解题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高三地理的五种题型

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下载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地理《洋流》复习学案

    高一地理《洋流》复习学案 www.5y kj.co m 学习目标 .了解洋流的概念,能够结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洋流性质,并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以及航海、海......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探究的总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探究的总结 一、把握高考地理试题的模式增强针对性 目前高考试题分为国家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其中我们山东省属于新课标自主命题。山东文科综合卷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_图文(精)(大全)

    高考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 一、水循环 1、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2、水循环的......

    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教学设计(第七课)

    高三一轮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学设计 一、考纲要求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

    高三一轮复习研讨总结(地理组)

    高三地理组一轮复习研讨总结 2015/9/16 一、总体思路 高三地理复习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普通班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习计划[五篇模版]

    对于文科生来说,我们一定要掌握文综三科的复习方法,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习计划,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习计划【1】1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2018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9—10班) 一、目标要求 针对9和10班学生的特点,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驰骋会宁名师教育中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