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58—59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化简和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四、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小数的意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已经能够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数学原型:
用不同单位测量同一条纸条的长度确定的0.1米、0.10米、0.100米三者之间的相等关系。
3、探究的问题:
(1)0.1米=0.10米=0.100米有什么规律?(2)观察上面的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出示练习题
0.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0.07米=()厘米
0.1=()/()0.01=()/()
0.008米=()毫米
2、切入:让学生量出老师给定的一根纸条,量完后,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师随机板书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为什么一根长度相同的纸条,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
那么统一用米作单位呢?分别是多少?随机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观察0.1米=0.10米=0.100米有什么发现?
3、导入课题:通过小数的性质的学习,同学们就能知道0.1米=0.10米=0.100米三者之间有什么了。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二)探究与解决 课件出示例题1(1)独立思考 投石问路
学生思考0.1米=0.10米=0.100米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生汇报,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动手操作,理解性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0.1米=0.10米=0.100米有什么发现?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完善。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先由例1借助
长度单位初步体会了小数的性质)
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正方形等分图,根据小数来涂色(0.3和0.30)。观察涂色的大小,得出小数相等0.3=0.30,通过这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全班交流,师注意引导学生添上0或者去掉0的小数大小不变。(用做一做的正方形等分图的涂色,脱离具体的量,通过做一做的图示从小数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小数的性质)(3)归纳小数的性质
师结合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0.3=0.30算式
生观察上面的这些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总结: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初步练习,强化性质
(出示例2)师说明化简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 指名学生板演,并让学生说出化简时注意的地方,(出示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数 生观察,判断,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小组汇报,完善。
师根据小组的汇报出示注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三)训练与应用
1、课件出示课本的0.70、4.08、0.31 问:上面数中的那些0可以去掉而大小不变呢?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指两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2、P59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P64的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几题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4、按要求说出生活中的数字(1)
所有的0都不能去掉(2)所有的0都能去掉
(3)即有能去掉0的,又有不能去掉0的
(四)小结与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都很聪明,在改写小数的时候都注意到0的特点,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看看那些能用到你所学的知识。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板书标题: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看图填空
0.100米=100毫米;0.10米=10厘米;0.1米=1分米 所以 0.100米=0.10米=0.1米 师:从上述两组等式中可以得出相同点,即在 课堂练习:
1、少年比赛中,谁的得分高?
答案:9.87<9.90分,所以小刚得分高
2、三位同学的成绩按顺序排列,应该怎么排?
答案:小强 9.87分,小刚9.90分,陈明9.96分,所以排列次序为 9.96>9.90>9.87 3.在上图中找到8.5和9.2的位置并比较大小
拓展提升,小数的化简
把左面的小数化为最简。(去掉0)2.80元= 4.00元= 10.50元=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38的主题图。
师:四年级的小明正和妈妈在逛街呢,瞧!他们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中性笔和笔袋的标价。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
【学情预设】2.50元就是2元5角0分,8.00元就是8元0角0分。
师:那2.50元、8.00元和我们平时说的2.5元、8元有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因为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0分,8.00元和
8元都表示8元0角0分,所以2.50元=2.5元,8.00元=8元。
师: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了2.50元、8.00元与2.5元、8元价钱相等的问题。教师及时追问相等的原因,再一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形成新知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1。
【教学提示】
小数性质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①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②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③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层次,引领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①师:它们都表示长度,你还记得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m=10dm=100cm=1000mm。
②师:要比较这几个长度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情预设】可以先在刻度尺上把0.1m、0.10m和0.100m分别表示出来。(好办法,将它们分别在刻度尺上表示出来后,我们再借助直观图比较大小就简单了。)
③师:0.1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
示?0.10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0.100m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中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0.1m是1个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dm。
预设2:0.10m是10个百分之一米,也就是10cm。
预设3:0.100m是100个千分之一米,也就是100mm。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直观演示0.1m、0.10m和0.100m在刻度尺上的长度。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④师:观察1dm、10cm和100mm在刻度尺上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板书:0.1m=0.10m=0.100m)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发现1dm、10cm、100mm表示的是同一长度,进而得出0.1m、0.10m、0.100m都相等,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2。比较0.3和0.30的大小。
①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是怎样的?猜猜看。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例1的发现,可能会猜:0.3=0.30。(很大胆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得想办法验证一下。)
②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提供两个大小一
样的正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出示涂色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表示的0.3是3个;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阴影部分表示的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教学提示】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验证、交流、归纳的过程,借助直观模型,充分理解小数的性质,进而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师:从左图到右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情预设】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正方形的大小和涂色部分面积的大小相同,所以0.3与0.30相等,证明刚才猜想是对的。
教师引导得出: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板书:0.3=0.30)
(3)发现规律,总结小数的性质。
①师:从上面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如果发现有的小组不知如何着手,教师应及时引导:可以按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变化。
预设1: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它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0,它的大小不变。
预设2:我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总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放手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验证、交流、归纳的过程,借助直观模型,化难为易,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小数性质的应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3。
①师:观察0.70=0.7,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情预设】学生肯定会说:去掉了小数末尾的“0”。教师及时引导: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例如0.7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②学生独立完成105.0900的化简,并指名学生板演。
③师: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情预设】不能,根据小数性质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4。
①师:观察0.2=0.200,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情预设】学生肯定会说:在小数末尾添上了两个“0”。教师及时引导: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②学生独立完成4.08和3的改写,并指名学生板演。
③集体订正。
(3)师: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部分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设计意图】小数的性质核心词是“末尾”,因此在应用性质改写和化简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在什么位置添“0”和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加深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教科书P39“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互批互评。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写出错误答案,如:0.080=0.8。教师要强调: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中间的“0”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2.教科书P39“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检查订正。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写出错误答案(14=1.40或14=0.140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部分个位右
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做一做”安排了两组与例题相同层次的练习,一是化简,二是根据需要改写小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很多,既有新知的探究过程,又有新知的巩固运用,这样编排,省时高效,一气呵成。教学将小数进行改写和化简的内容时,用的时间不多,从两个角度巩固了小数的性质,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探索、验证,展开交流、讨论,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突出了重点;借助正方形的直条图和方格图等直观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大大分散了难点。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性质教案 北京版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数学第八册P92例1、2、3。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从形象直观事物中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小数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化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
难点:根据已有知识去发现、理解、归纳小数性质。
教具:课件,每生一份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图片和巩固知识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2”,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2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2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2、20、2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写成:2分米=20厘米=200毫米。2.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后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板书:0.2米=0.20米=0.200米
(3)把“米”擦掉0.2、0.20、0.200还相等吗?把三个数填入数位顺序表中说明。
(从表中可以看出:0.2表示2个十分之一;0.20表示20个百分之一;0.200表示200个千分之一。200个千分之一就是20个百分之一,20个百分之一就是2个十分之一。所以0.2=0.20=0.200)(4)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动手操作,引导发现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具有这个规律呢?让我们再找几个小数来验证一下。
1、让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再说两组:0.3=0.30 或者0.5=0.500 2.让学生用学具或数位顺序表验证说明(分组进行)
学具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在学具的选择上应该是.0.3、0.30选择正方形;0.5、0.500选择数位顺序表)3.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3=0.30”,0.5=0.500 再次说明: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若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小数的“后面”,而不是“末尾”,处理方案: 师:你能找出与0.3相等的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3=0.30=0.300 追问: 0.03与它们相等吗?(小数的大小变了,0.03与0.3不相等的)追问:这个“0”不是也是写在小数后面了吗?应该怎么说才是准确的呢?(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三、运用性质,巩固练习
1、判断
(1)去掉小数里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大小不变。()(3)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判断下面数中哪些是小数末尾的“0”?
0.080 0.60300 500.100000000 看到最后一个小数你有什么想法?(太麻烦、数字太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你能将它写成与500.100000000相等又很简便的小数吗? 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来化简小数。
3、应用性质化简下面的小数。
0.300 0.020 10.00 5.600 4.0900 120.00 5.050 103.300
4、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末尾有0的小数,举个例子?(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吗?
(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练习:
(1)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8角=()元 5分=()元 3元6角=()元
7元零8分=()元 70元=()元 3元4角5分=()元(2)不改变原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0.4 10.35 15 5.做游戏。
(1)找朋友游戏。找几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和它
相等的是好朋友。再给黑板上没有朋友的小数找朋友。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2)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我利用米尺图和正方形图,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自行得出相应的数,然后全班交流这些数的关系。由于学生在汇报时说的都非常明白,所以我没有再去做重复的工作,就只做了相应板书。为了让学生把小数的性质用文字概括出来,我引导学生从左向右观察三个小数的变化,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规律,接着再从右向左观察,概括出小数性质的后半部分: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老师并做相应板书。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把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记住,我让学生读一遍,然后不看黑板试着说一遍,加强孩子的记忆。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性质,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把小数点后的零去掉,不改变小数的大小。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小数末尾的含义,为后面的小数性质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上说,本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还欠精练,有些语言还是过于啰嗦,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方面我要努力改正,争取在备课时把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练,让每一句话都有用,让每一个字都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