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灰吟》教案设计
石灰吟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最近孙老师迷恋上了古诗,走到哪呀,总是想要跟别人对一对诗句,今天在座的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对对诗句吗? 师:那老师说前句你们说后句,好吗?
师:春色满园关不住,„„,你可真不错,老师才说出诗句的一半,你就很快对出来了。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是的,二月的春风是温柔的,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它的温柔。同学们这么厉害,一点也难不住大家,好,再来一句:慈母手中线,下一句是:„„,对,这就是我们所学过的《游子吟》,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表述自己对母亲的情感,那看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新的古诗是:《石灰吟》,一看就知道它就是吟诵、赞美什么的诗句?是的,赞美石灰的古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2、范写。(板书课题)(学生一起写)并(齐读)
3、石灰吟的作者是谁呢?(于谦)有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于谦。你可真厉害,一下子收集了这么多,看着同学们这么努力,孙老师也不甘落后,在上课之前也查阅了一下资料。(出示资料)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所以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4、刚才我们说了《石灰吟》是歌颂石灰的,那石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石灰的自述)【想插入视频】
歌颂石灰?作者和石灰又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于谦,走进这首古诗《石灰吟》,请同学们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要求字正腔圆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遇到不懂的字音或词语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2、指名读古诗。
师:读的很棒,字字清晰,句句清楚,字正腔圆,但如果能读出那种古诗的韵味来就更好了。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读。
师:读的可真棒,对的,读古诗我们要知道读古诗的节奏,同学们你们看。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样你们再来试试看。(齐读)同学们读的可真好,那在读的同时,我们还不要忘了这首诗里还隐藏着一个生字,你们知道吗?
三、精讲点拨
1、师教授生字:焚仔细观察焚在田字格中的框架结构。上下结构
边说边写。(林子着火了,就是焚)
2、生字会写还不行,还要知道他们的意思,那现在说一说你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①锤:敲打。②击:撞击。③若:好像。④等闲:平常事。⑤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⑥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4、同学们回去的预习可真棒,字词都不需要孙老师,你们自己就已经解决了,我们一步一步的来看,首先来看看这一句话。
出示: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齐读)
5、孙老师有疑问了,希望你们帮我解答一下,“千锤万击”他们是不是真的敲了一千下,撞了一万下呢?(生回答,不是的),哦,不是的,这里的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说明敲打和撞击的次数很多。
6、经过了烈火的焚烧,面对这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解释字意(好像是平常事),是的,正如我们在《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这里的”若等闲“也是这个意思,石灰一点都不在乎,多么坚强的石灰啊,你想说些什么呢?突出了石灰的品质(、不为艰险、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7、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生读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同学们你们看,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粉骨碎身,(出示:粉骨碎身全不怕),哪一位同学能够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9、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因为它坚信: 出示(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石灰和清白有什么联系呢?(生自由发挥)
10、师适当的提示:同学们你们仔细想想石灰被留在我们的建筑物上,它留给人间是洁白的墙。诗人所说的石灰要把清白留在人间,原来就是把它的洁白干净留在人间。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11、师:这就是石灰的品格,既平平凡凡,又轰轰烈烈,难怪我们的作者于谦如此敬佩的吟诵到。出示全诗:(学生吟诵全诗)
12、这就是坚忍不拔的石灰,这就是宁死不屈的石灰,难怪我们的诗人如此敬佩的吟诵到:出示全诗(学生诵读)
13、读了这首诗,我不由得想起于谦伟大的一生。
出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但是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英宗被虏,于谦设立景帝,反对南迁,并率京群众击退瓦刺军,使千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但英宗复位后于谦被诬杀,判处死刑。《石灰吟》是于谦16岁时写下的,真是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啊!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其实,我之前也学过一些托物言志的诗,这些你们还记得吗?
《竹石》 清郑燮 《梅花》 宋 王安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墙角数枝梅,立根原在破岩中。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遥知不是雪,任尔东西南北风。为有暗香来。这个地方还有待改进 总结提升:
据史料记载,于谦被押赴刑场的那一天,乌云压城——天怒!史书记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嗟叹,天下冤之。”
是的,这首《石灰吟》不仅赞扬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也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品德。
当堂达标: 出示题目。新知引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石灰吟》,于谦通过“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助石灰,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那这首《墨梅》,作者和墨梅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自由朗读古诗,认真思考。
第二篇:《石灰吟》和《墨梅》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
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
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12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
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讨论
(1)吾:我 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2)看图想象,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画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3)熟读吟诵。
4、小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做《同步》。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两首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2、想象古诗意境,提示应用什么语气来朗读。
3、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及表达的感情。
二、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由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背诵。
三、拓展诗境
1、出示描写梅花的诗词
2、师范读,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第三篇:石灰吟[推荐]
《石灰吟》教案
推荐轻松、高效、有创造
——《石灰吟》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负责教学的校长晚上8点半打来电话,说教研室的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第二天要到学校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课。我是备课组长,况且从教14年以来,还从未被特级教师听过课,这样的机会怎可错过?因此欣然接受。
正好教到古诗《石灰吟》,就教这课吧。上次正好参加市“轻松、高效、有创造”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受颇深,我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家常课。
案例介绍:
一、导入:
1、先后板书:志、诗言志、托物言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言志、托物言志的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学生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释题目:
1、“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2、你还知道带有“吟”的诗题吗?(《暮江吟》、《游子吟》等)
三、指导熟读诗文:
1、师范读《石灰吟》。
2、“焚”是生字,前鼻音(学生读一读),字义,写法(上下结构,双木“林”,师范写,生也认真地写一个。)
3、学习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好诗,读准每个字音,将诗句读正确、流利。(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4、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儿停顿,并能做到停而不断。
(1)、学生自读体会。
(2)指名读,师略加指导。
(3)齐读。
四、理解诗意:
1、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
出示: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2、同位互相说说。
3、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适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加上关联词(如: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因为,它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间。)
五、体会诗情:
1、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这三个词写出了石灰生产的过程,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教师边说边在这三个词上用红笔画上红线。)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石灰生产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历经磨难。
(2)师或学生简单介绍石灰制造的过程: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它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熟石灰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3)有感情地读好这三个词。(指名读,诗指导,齐读。)
2、“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它全然不怕,因为目的只有一个——“要留清白在人间”
3、(师)用红笔圈出“清白”,问:你怎么理解“清白”的?
(1)石灰洁白干净的外形。(2)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
4、让我们带着对石灰的敬佩、歌颂之情,再读这首诗。
5、说一说你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具有石灰精神的人,说说他的事例?
6、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有所思,便吟诵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时,于谦刚好十二岁。
看到此情此景,出现在于谦眼前的难道只是石灰产生的过程吗?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位奋斗者,历经艰辛,终于实现理想,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此时,他已暗暗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人生追求。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6、现在,你们明白了诗言志、托物言志的含义了吗?
7、补充资料:是的,于谦发愤苦读,走上了为官的道路,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因此,超重阴险贪婪的家伙恨死他了,他们密谋策划,等待时机,挑唆皇帝,杀害了正直无私的于谦。(图文并茂老师或学生介绍他一个最感人的具体事例,让于谦的形象更鲜明地留在孩子们心目中。)
真是诗如其人,《石灰吟》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让我们一起慷慨激昂地再次吟诵这首诗。
8、石灰被用在建筑上,它留给人间的是洁白干净的墙;石灰那粉身碎骨也全然不顾,它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启示——要做一个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人。而于谦正是像石灰一样的人,他的人生就是石灰的人生,他的精神就是石灰的精神。让我们记住于谦,记住《石灰吟》。练习背诵《石灰吟》。
六、作业:
板书:
石灰吟
锤、焚、碎
石头——————﹥石灰
(坚贞不屈、要留清白)
第四篇:石灰吟教案(范文模版)
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激情导入
我们背过了那么多的古诗词,认识了很多的诗人。有写春花秋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比如说第九课的两首词作者李清照张志和;有写社会现实的,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比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陆游;也有写事物的,借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思想,比如说《竹石》的作者郑板桥。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著名的诗人――于谦,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
1、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在上新课之前,想一想我们以前都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游子吟》,大家齐背一下。你认为“吟”有什么含义呢?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吟咏石灰)。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大屏幕,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教师重点强调“锤”和“焚”。接下来看看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于谦的一些知识,现在学习一下他写的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教师及时的评价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读了这首诗,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石灰的制作过程。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读了这两句你有何感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6、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充分融入自己的感
情。
7、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四、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补充于谦的资料(于谦拒收礼拒送礼的小故事)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再看这首诗,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看出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3、周围合作,大胆说出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4、组织交流:
(1)一定遭遇过挫折与打击;
(2)一定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人;
(3)一定是个为人正派的人;
(4)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5)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
5、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与际遇的预兆。
6、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写这首诗时,于谦才十二岁,意气风发,壮志满怀,他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经背过了,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吧。
走上仕途的于谦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吟诵这首诗?
7、面对这样伟大的于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总结
十二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体现了他人生的追求和志向。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一些诗。一起来朗读一下。
六、作业
第五篇: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
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咏物诗)
(2)理解“吟”
“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唱,声调抑扬地念,2,叹息,痛苦的声音,3,中国
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4鸣,叫。请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解释:呻吟()、吟诵()、猿吟()、石灰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
思)
(3)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3、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书:于谦
于谦12岁时,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了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的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初读感知
1、黑板出示学习要求:(1)会读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自学古诗,理解诗句和词语的意思;在自主学习的基础
上,有所得后,再合作解决疑难之处。
(3)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播放诗歌磁带:认真倾听朗读,关注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3、指名读。学习生字“焚”,描红。
4、听着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5、教师范读。
6、指名读。教师评价
7、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石灰吟》这首诗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投影: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我被开采出来放入石灰窑中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这份材料与《石灰吟》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是对应的?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出深山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磨难吗?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4、教师总结:,(1)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吗?(2)在了解诗意的过程中,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清白——指石灰装点人间的亮丽的风景;指石灰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高洁品格。
5、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6、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五、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课件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出示)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
六、教师小结
(1)同学们,在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古诗《石灰吟》中,如果只保留一句诗你会保留哪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要把这首诗锁定一个词,你会选哪个词语?(清白)(2)是的,清白是励身之本;清白是名族之魂。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要留清白在人间。
七、板书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清白留世不怕磨练
不畏艰险勇于献身
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内 容:《石灰吟》单 位:草 铺 小 学年 级:六 年 级授课教师:张 佳
2012年4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