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逆向英语Lesson3 Dialogue2教案
Lesson Three
教学目标:
L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shop online.Let the students dictate and understand the short dialogue.教学重点:
how to lead students to speak out their ideas of shopping.how to help students dictate and understand this dialogue.教学方法: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教学步骤:
Step 1.Review and Lead-in
Review dialogue 1 : Shelly and Allen are coffee lovers.Ask students what lovers they are.Introduce that I'm a shopping lover and how to shop.Step 2.Discussion
Let students discuss how to shop online.Make a conclusion of how to shop online.step1,Enter the website.step2,Choose the goods you like.step3,Decide the details(such as the color,size...)
step 4,Online payment.Step 3.Dictation Do the dictat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hat ar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shopping onlin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down every sentence of this dialogue.(read after the tape)
Rose wants to do some shopping from the Internet.Li Ying: You have been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for a whole moring.What are you doing? Rose: I want to do some New Year shopping online.See, th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I want to
buy something for my family.Li Ying: Do you have any idea of what to buy? Rose: Yes.I think of buying my sister some old books.She is crazy about old books.Besides, I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 for my mother and a hat for my father.Analyse the important grammar points in it.Step 4.Activity Work in pairs and make a dialogue about shopping online.Ask one or two groups to make a report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5.Sum up Learn how to shop online.Understand this dialogue.Step 6.Homework Fill in the blanks on your books.Recite this dialogue.2
第二篇:逆向法学英语
英语学习逆向法
第一章 我怎样学会英语
1.1 哑巴英语的尴尬
我上中学时没有学过音标,基本上是跟着教师念,对不对不得而知。有时会闹出笑话,例如dining一room中的第一个i,不发 [i],而发[ai],但是教师读成[i],我们也就跟着读错了,后来才纠正过来。上大学以后改学俄语,大学毕业以后又自学过一些英语,能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但是从来没有学过“听”和“说”,基本上 是“哑巴英语”。
1979年45岁时第一次随团去法国和德国参观。当时我能阅读自己熟悉的专业书刊,算是代表团中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但一到外国,除了一般的问候语以外几乎都听不懂,说不了,所以根本听不懂技术讲解。对于熟悉的专业书面材料,如果是用大写字母写成的说明,一时还反应不过来,需要在脑子中翻译成小写才看得懂。代表团团长还不时地鼓励我“胆子大一些”。其实哪里是什么胆子大小的问题,听不懂,说不了,看不懂,哪里来的胆子?
在国外期间,我与每一个不会外语的人一样,口袋里装着一个 纸条,上写“我住在XXX旅馆,请把我送回去。”以防一旦走失时使用。我当时是某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看着这样的纸条,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被侮辱感,“我这个中国高级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只有这样的水平,与文盲差不多,外国人怎么会看得起我们?” 发愤之心油然而生,回国以后下决心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本人制定了一个用逆向法学英语的计划。我的原则是只要每上步目标基本实现,就继续学下去。我的目标和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4月18日-6月18日
听写10盘左右相当于四级考试听力难度的磁带,看听力能否达到17分,即正确率在85%以上,CET-4总分接近90分;
第二步、7月10日-8月20日
听写15盘与六级听力水平相当的慢速新闻磁带。
第三步、9月-12月初
以六级为主,争取在CET-6中取利九十分以上的成绩。
第四步、12月-来年4月
以TOEFL听力为主,争取在TOEFL中获得620分以上。
第一部分、具体学习过程
4月18日下午3时,我开始听写《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教程》磁带。第一篇是有关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的文章,听了三个多小时,仍有十多处写不下来。例如with wood and other products(with lots of other products),听了十多启遍才写出来,听起来好象学过,但记不清什么意思。又例如the third of these services(deserve of service)拿不准
是几个p……这才发现自己听力还差得很远,还必须多练习。水平提高后再返回去看当时的纪录,感到不可思议,但当时的水平确实很低。
原计划每天用逆向法学英语5个小时,十天内听完第一盘磁带,结果每天不知不觉的总能学上六七个小时,五天就听写完第一盘磁带。每当听了几遍,听出原来听不懂的生词,当在词典上查到自己刚听见的,但从未见过的生词时总有一种成就感,还想再找一处类似的情况,再攻克一个听力中的难点。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进步,第二盘磁带只用了四天半时间,三十六个小时,完成了“听、写、说、背”过程。看着与日剧增的听写记录,总觉得很实在,憧憬着在拥有一尺高的听写记录时,听力、口语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能听懂慢速新闻,轻松自如地与老外谈天说地的情形,心里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干下来,写完了四页稿纸,听完了八盘磁带。试着听了一下六级听力磁带,觉得并不难,于是又买了一套六级磁带。些后又开始听写大学英语精读磁带,包括从未学过的第四册第二盘。在老师还未讲完课时,自己已从听力入手,听写、背诵完了全书,再听老师讲课时,感到非常轻松,理解也比较全面。开始听写,在两个月内,共学习56天,每天都在八个小时左右。周末学习十二三个小时。时间安排如下:
早上5:30-8:00 两个多小时。吃早饭只用15分钟,并且边排队边听,边吃饭边听,边走路边听;
中午12:00-13:20 一个小时,下午如果不上课,则听3个小时。
晚上17:20-22:20五个小时;22:30-23:00跑步,边跑边听;23: 00-23:30伴着英语入睡。
学习总时数在450个小时以上,共听写完磁带19盘,记录800多页。在6月19日的CET-4考试中,听力觉得十分简单。每个题都有95%的把握做对。写作文时,有了思如潮涌的感觉,脑子里好句子不时涌现出来。尽管词汇语法部分仍有一些拿不准的地方,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90分没问题。我的第一步目标已成功实现。并且,第二步目标中的六级也已基本实现。现在,我打算听写十盘Special English,十五盘 Standard English,向TEM获得了一份报酬颇为可观的兼职工作。
第二部分、学会英语的同时还有以下收获
1、信心倍增。因为找到了一条英语的捷径,因些非常有信心学好英语。而学好英语,又具备一定的经济学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自己一步一步努力,扎扎实实打牢基础,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2、以英语为突破口,带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以英语为工具,使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原版教材,在专业课学习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上课时,基本上可以将老师讲的每句话翻译为英语,既集中了注意力,又加深了对经济学的理解。学习成绩由上学期第五名上升为第一名,并且在国家级报刊上先后发表经济学论文四篇。从英语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打牢基础的重要性。在数学及其他的学习中特别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应用,研读了不少著名经济学家的原作,受益非浅。
3、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每天都能在五点半准时起床,并且,能安下心来,坐下学习。另外,每个小时,都有任务安排,时间观念较强。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增
加了学习时间。因些,学习效率就特别高。别人常说学英语没时间,我认为时间很多。至少可以把走路、吃饭、锻炼、甚至上厕所的零碎时间积累下来。Odds and ends will make a difference.4、随时随地鼓动别人用逆向法学英语,广交朋友,在鼓励别人的过程也对自己有鞭策作用,共同进步。总之,用逆向法学英语,收获多多,其乐无穷,还有一些仅可意会不可言传,Just do it!Improve your English.Improve your life, Improveyourself!“见缝插针”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把英语学习渗透到日常生 活中去,不拘一格,处处学,事事学。只要有了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和浓厚兴起,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英语学习的 第二课堂。通过这种方式学会的英语与一些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因 而记得快,记得牢,效果特别好。以下是我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的一 些实例。
(1)工作中需要看参考资料时,只要有可能,我就强迫自己看 英语的,不看汉语的,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熟练程度。
(2)练习用英语写日记。为了学习英语,我从1981年开始练习用英语写日记,尽管写出来的日记如同小学生的日记一样,全是 流水帐,但从学习英语的角度看还是有收获的。在记的过程中一定 会碰到不少自己不会的英语单词和表达方式,通过查汉英词典或 请教别人得到解决,从而可以学会很多英语知识。
(3)看China Daily是一条学习英语的很好途径,尤其是可以 了解新的动态和学会一些新出现的英语单词。国际形势在不断地 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英语单词层出不穷,看老的词典和 书都不能学到这些新的英语知识,而在china Daily上却都有及 时报导。
(4)向专职翻译学习。除了有问题向他们请教外,参加技术交: 流时我很用心把他们的翻译与我自己的默译进行对比,看看他们 是怎样翻译的,并立即记在本子上。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过英语口 语,说出来的话不是有错就是照着书本上背的,很不口语化。而翻 译则不同,他们的用语规范,口语化,注意听他们翻译,可以学到很 多口语表达方式。
同样,与外国人进行技术交流时,不论自己是否充当翻译,只 要有了听不懂的地方,就应请对方重复或讲解,以求能学到更多的 英语,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5)通过看电视学习英语。例如看新闻联播节目的国际新闻时 经常可以在电视画面上见到一些英语单词和标语口号,要很好地 注意学习,不明白立即查词典,一次看不清记不住,重播时再看再 记;再没有把握,看English Service时再看再记,这样一定可以学 到很多英语单词。
(6)走在路上看到各种英语广告和标语,购物时带来的英语说 明书等都要认真地看,看不懂就查词典。
(7)即使辅导别人学英语,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英语知识。例 如我辅导儿子学习初中英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此外还可以从初 学者学习中碰到的难点和提出的问题中受到很多启发,我书中不 少内容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例如“听写结果对吗”一节就是一位 同事向我提出来的:“没有人指导,光靠自己一个人听写,不会听歪 吗?”我觉得他的问题提得好,就不断地思考并写出了专门的一节。
只要坚持不懈地这样去学,英语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有 时可能会使别人感到惊讶:为什么自学竟能学到这个程度!例如 一次与外国人进行技术谈判后他们起草了一个会议纪要给我看,我看后发现了一些拼写和语法上的差错,他们感到不可理解:为 什么钟先生的英语水平这么高!我回答说我的英语水平并不高,只 不过是学习过程中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罢了。随即我举了下面 的例子:我在北京陪一个外国人游览长城,他非常熟悉长城的情 况,长城的兴建和整修过程,多长多宽等等,说来头头是道,而作为 中国人的我却不能准确他说出来。这种事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很正 常。因为我从小就知道长城,没有把它当回事,而外国人在去游览 之前,详细阅读了有关长城的各种小册子,所以就了如指掌。学习英语也是这样,没有机会进外语学校学习的人也是可以学会的。如 果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甚至还有可能精通某一 点,这就是“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善于学习,善于 用心罢了(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道理。
第三篇:逆向思维----教案
逆向思维
一、教学目标
了解逆向思维方法,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思维的能力。在学生自己操作、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通过学生参与、体验、交流、合作,增强学生逆向思考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学习、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变换的思想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是执因索果,也可以执果索因,即不仅可以从正面入手,也可以逆向思维考虑。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活动一:出谋划策
教师活动:(给出条件,请同学们来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话说:“阿拉伯有一个大财主,在去世前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
假设两个人的马实力相当并且他们的水和粮食都是有限的,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既不会惨死沙漠又能得到父亲的财产?”
学生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具体进行引导。并给出逆向思考的一个设计“两人换马骑”: “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来看这个思路与同学们所想的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会发现大家所思考的方向是围绕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谁的马后到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方向入手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达成目标的;而我们所给出的思路,却是反其道而行,如何让谁的马后到转换为谁的马先到,由此交换双方的马就使得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思路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
----逆向思维(板书)【讲授新课】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教师活动:那么逆向思维是什么呢?
•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们也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但是长期的思维习惯往往使人们只看到其中的一面,使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越来越雷同,没有新意。利用事物的另一面,逆向思考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逆向思维训练
活动二:看一看
给出一张图片(正面:老太婆,反面:漂亮少女)
教师活动:有时候换一种思维,事物将会呈现另一番景象。
活动三:想一想
教师活动:现在假设你在这样一种场景中,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应聘人员,你会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某警局招聘侦探,为考察应聘人员的应变能力,特设计考题如下:将应聘人员关入一间没有窗户而仅有一扇门的房间内,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要求应聘人员逃离该房间。如果你前来应聘,你能走出这个房间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有一种答案是这样的,即告诉面试官“我不应聘”。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如何主动出去,而用逆向思维去思考的人就会想到怎样被动出去,即被放出去。
放弃应聘反而能应聘成功,所以有的时候失去也是一种获得。活动四:拼一拼
(给出一张图片,一面为世界地图,一面为人物画像,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将其粘合)
教师活动:现在给大家一张图片,原为世界地图,而今它被分解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将其粘合。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很多同学根据正面的世界地图来拼,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有的同学根据反面的人物来拼,花费时间较少。有的时候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更有效率。
三、逆向思维给我们的启示
1.帮助我们转变心态
Eg1: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2.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Eg1:一对夫妻带着一个5岁的孩子决定搬去城里住,他们跑了一天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遗憾地对他们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 了。
那5岁的孩子,又去敲房东的大门。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这孩子精神抖擞地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3.促进创新: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 Eg1:发电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他在研究中注意到:既然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就会受力而运动,那么线圈在磁场中受外力运作时是否会产生电流呢?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公元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并建造了第一座发电机原型。
Eg2:留声机----爱迪生在改进电话机的过程中,因为右耳听力不好,就用一根钢针代替右耳来检验传话膜片的震动。当他用钢针触动膜片时,随着讲话声调的高低,送话器发出了有规律的颤音。爱迪生灵机一动,不由地想到:如果反过来,使短针颤动,能不能复原出声音呢?经过废寝忘食的研究,他终于发明出了留声机。
Eg3:吸尘器----1901年,伦敦举行了吹尘器的表演,它用强大的气流将灰尘吹走。吹尘器除尘后,地面是干净了,可吹起的灰尘却呛得人透不过气来。一位设计师却由此联想如果反过来吸尘是否可行呢?不久,一个简易的利用负压的吸尘器诞生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真空吸尘器,还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第四篇:逆向思维教案(方军)
逆 向 思 维 应 用 举 例
授课教师: 致远高级中学
方军 授课班级: 高三(2)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逆向思维方法:逆推法,分析法,反证法,补集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例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在学生自己操作、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参与、体验、交流、合作,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解题途径是执因索果,还是执果索因,即从正面入手,还是逆向思维考虑。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举例: 1.求二项式(112xy)11 展开式中所有无理数系数之和.点评:
2.已知f(x)=2x2+mx+n, 求证:|f(1)|, |f(2)| , |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点评:
3.二次函数f(x)=4x2-2(p-2)x-2p2-p+1 在[-1,1]内至少有一点c使f(c)>0, 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点评:
(二)练习:
(1)如果y=2 x 的图象先作一次平行移动,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后,得到函数y=log 2(x+1)的图象,那么所作的平行移动是()
(A)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
(B)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
(C)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
(D)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
(2)已知三条抛物线,y=x2-x+m, y=x2+2mx+4, y=mx2+mx+(m-1), 若它们中至少有一条与x轴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小结:(1)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若“进”无路,则逆向而“退”,即可利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2)逆向思维的方法有:逆推法、分析法、补集法、反证法等。
(四)思考题:(1)若2, R.求证:二次方程(1-i)x2+(+i)x+(1+ i)=0有两虚根.sinxsiny2(2)已知 ,求tgx tgy的值 23cosxcosy3
(五)回家作业
(1)求y=|sinx|+|cosx| 的最小正周期.(2)已知函数f(x)在[0,1]上有意义且f(0)=f(1).如果对于不同的x1,x2 [0,1]
1均有|f(x1)-f(x2)|<| x1-x2|。求证|f(x1)-f(x2)|<
.2(3)求二项式 33xy15展开式中所有无理数系数之和
教案设计说明:
1.解决数学问题一般采用顺推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运算,最后得到所要求的结论。但有时会碰到从正面顺推不易入手,很难处理或计算繁琐,很多学生会陷入困境,针对这一状况,正逢高三第一轮复习之际,我就安排这一节课。当正面直接解决不易时,考虑从其反面着手,间接解决。通过对结论及其反面的分析,执果索因去寻找解题的途径,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常用的方法有:逆推法,补集法,分析法,反证法。其中反证法与分析法适用于证明题中,当证明结论有多种情况,而其对立面比较简单时应该用反证法,反之应该用分析法。逆推法和补集法适合于求解题,当求解结论比较多要分类讨论时,应该用补集法。
2.例题选择力求突出探索性,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1题起到一个引例的作用。因为二项式展开式刚刚学,题目很亲切,但求系数为无理数的项有十项,显然正面去解决比较繁,让学生去探索能否有简单一点的方法,这样自然而然的有学生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逆向思维应用举例。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点成就感,然后再让学生重新审视这道题,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题如果让学生正面去考虑有七种情况,学生通过分析已知条件与结论,联想到不等式证明中的反证法,使学生领悟到前面学过的反证法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由此让学生再一次联想到不等式证明中的分析法也是逆向思维。通过这道例题,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此起了一个梳理知识点的作用。
第3题用取补集法,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因为我们复习不等式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所以在此结合逆向思维来加强训练,此题的安排也起到了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取补集法的作用。
练习的配套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引出逆向思维中的另一方法——逆推法,这道题难度不大,作为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是为了加强训练补集法。至于分析法,因为在不等式证明中学生能驾轻就熟,所以不作重点展开。关于思考题的设置,是为了强调逆推法与反证法,也为接下来复习三角与复数知识起了一个铺垫。
3.本节课试图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为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力求做到:创设适宜情境,体现教师的导向功能,展现学生是联想的主体;注重例题设计,体现教师的导标功能,展示学生是体验演示的主体。这节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第五篇:《逆向管理》读后感
《逆向管理》读后感
最近读了这本书,觉得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升领导力的书,而我在借书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只因为一下子就被“先行动后思考”这六个字所吸引。在传统观念中,“三思而后行”一直被视为处世箴言。而《逆向管理》一书中却提出了 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先行动,后思考。在不同的情景下两者都很有道理,但是在通往领 导者的道路上,相较之下,先行动后思考的思维模式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也会为我们提供 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先行动后思考”与从小到大的信念不同,尽管不知道书中说的是不是的确如此。如果真的可以先行动后思考而达成目标的话,我会欣喜若狂,渴望着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好实现梦想,迫不及待的想要展开行动。
一、打破你的认知:先行动,后思考
人很难通过思考的方式改变自己,自省只能改正自己认同但又没有做到的事情。思想的改变是需要外界经历的,所以,首先要“做”,做自己之前不认同的事情,来反推自己思想的改变。不管你从事目前的工作有多久,如果你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那就意味着那些让你获得目前成绩的东西,现如今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给你带来更多的成绩了。
二、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重新定义工作,更像是鼓励要多花时间去涉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亦或是弥补有可能 成为自己晋升路上的短板,可以基于兴趣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刚开始,兴趣的驱使会让我们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从而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并试图通过这份工作 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升职加薪。但是这个过程只能把我们带到初级管理者的位置上,而当我们想 要成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时,就变得异常困难。因为我们会陷入“能力陷阱”!我们在擅长 的领域过得很舒服,从而没有更多时间,也不愿意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来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 和扩展自己的行业视野。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都非常的“自恋”且“懒惰”。“自恋”意味着我们会被那些与我们相似 的人吸引,“懒惰”即我们喜欢接触那些容易被接触到的人,因为那样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的 努力。换言之,在这两个人际关系原则下,我们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联系,我们更习惯通过内部、熟悉的人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如果人际关系都是这种“自恋”且“懒惰”的模 式,我们的思维会变得狭隘,领导能力的提示也被限制。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广度、关键度、适 应度这三个维度来判断以及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纵观全书,在提升领导力的道路上,坐而论道是没办法让我们走的更远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够提升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