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六册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理解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中了解掌握由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实写与想像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深刻体会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为、难点: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东方之珠》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香港全景)
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城市。你知道它是哪吗?你又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师:我这里有一些香港的资料愿意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课件演示:(配话外音)
香港是东方的一颗明珠,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你们看:这里高楼林立,向世界展示 着风彩;美丽的维多丽亚港湾在深深地追诉着它的百年沧桑;繁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阳光下的香港是迷人的。今天我们就一同去观赏夜的香港,走进香港之夜。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香港的夜晚会是什么的景色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巴金先生带给我们的课文中去看一看。
1、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快速读文(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香港的夜晚怎样,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字表现出来。
(板书:美)
香港的夜真是有那么美吗?你是从哪些自然段中知道的?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指导学习课文第四自自然段。
(1)指名读:对面的香港是什么样的?说说对面的香港美在哪?(2)师生配合分角色来读文
在读的过程中 想一想 老师读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读的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师:这里将天,海与对面的香港对比来写的,更让人觉得(太亮了。)
师:这时的香港是万颗星点的聚合。
①万颗星点怎么样啊?
②那么多的星点聚合 在一起。聚合什么意思?
③万颗星点的聚合是怎样的景像呢?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黑,单单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了呢?
2、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第5自然段
(2)香港为什么会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呢?
①这里写星的山用了两句,说说如果去掉后面红色的一句好不好,为什么?(生交流见解)
②师补充讲解:其实香港能成为万颗星点的聚合,成为万丈光芒的星山还有一个别的原因:香港面积不大可以说是一个弹丸之地,那里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十几层,几十层,上百层,很多都随着山势而建。这样的地势,这样的建筑,再加上这样多的星点一样的灯光,所以巴金爷爷眼中看到的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成了一座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④(播放课件)师同时配音读第5自然段
生: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a、带着这种感受去边读边想像这一段文字 用你的心去赞美这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b、谁想把这种感受用你的声音传递给大家听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试读---指读评议---齐读
(5)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一种山的气势,眼前好像出现了耀眼的光辉。
师:你看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读懂了万颗星点的聚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更多的好词好句。
过渡:此时我们的心已经走进了文中。巴金爷爷在亲眼目睹这万颗星点的聚合的景象时,不禁浮想联翩,他都想到些什么呢?
3、第六自然段:
⑴生:小组合作 边读边画 想一想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
(汇报交流)
⑵忘我 是什么意思。忘记自己,那想着什么呢?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师:你看作者在写景时加进了自己的想像,就把景物写活了。
⑶ 再去读一读这些想像的语句,边读边想像你就会感受到香港那繁荣的美。
5、第七、八自然段:
同学们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醉了,和作者一样牵挂着那座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船还在行着,他们又到了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6、最后一段:
(1)过渡:船愈行愈远,走进群山,走进黑暗。爷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生默读这一段 回答问题
(2)点拨:什么是幻景?
(3)这里为什么会觉得是一种幻景呢?
四、回顾全文 总结文意
作者的朋友为什么会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五、欣赏回放 深化感悟
过渡: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突然间有了一种想法,你们猜一猜看谁能当我的知音。谁也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我不能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我却可以让同学们大饱眼福,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香港之夜。
生读文 其余欣赏画面
六、教师总结:这是巴金先生在1933年写的文章,事过境迁,时隔74年之后,如今的香港已经不再孤单,他又重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那里的夜依然那么美,灯依然那么亮。不!是更美,更亮了,那里如今演奏的是一首幸福的、充满生机的乐曲。
板书设计: 香港之夜
第二篇: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东方红小学
刘桂芳《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香港之夜》一课是教科版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0课。本单元的主题是风景名胜,目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美。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作者是站在离香港渐行渐远的船上的视线来描写香港夜色的。语言优美细腻,写景抒怀,情与景交融,自然流露,生动感人。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中去阅读,去感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借助教师各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香港夜景的美丽,同时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使阅读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渺茫、退去、幻景”等词。
2、能边读边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独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夜晚的美丽,体会作者在运用语言方面的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
香港各种有名的建筑图片、香港夜晚灯光闪烁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湘江去看一看……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吗?对,是香港。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香港的风光吗?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香港风光。
(香港是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地方,多少对那里充满向往。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请看:这些高楼大厦,多么壮观。正向世界展示着他的与众不同;这是美丽的维多丽亚港湾,多么迷人,不知曾经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在这繁华的大都市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流更是车水马龙。)
同学们,你们向往阳光下的香港吗?想知道香港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吗?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同去观赏香港的夜晚景色。请跟随我一同走进香港的夜晚。(板书课题:
10、香港之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香港夜晚的美丽。香港的夜晚会是什么样的景色呢?现在就到巴金先生带给我们的课文中去感受一帆吧。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标出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和文中一些较长的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香港的夜晚怎样,试着用文中的或者自己想出的一句话或一个字表现出来。
(板书:美)
4、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什么是不可不看?(不能不看、不看不行、一定要看……)
香港的夜是如何的美?甚至美到不可不看的程度?快速流览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香港美景的?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同桌互读四—七自然段,感受香港的夜景。
想坐上巴金先生的游船,欣赏巴金老生眼中的香港之吗?下面让我们同桌两人互读课文,去欣赏香港的夜。读后交流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读书感悟来初步感受香港夜景的美丽。
2、咀嚼文本语言,体会“万颗星点的聚合”。
听了你们的汇报,我也忍不住想亲自去看看,带上老师,咱们一同欣赏香港的夜景好吗?师生句子接读第四自然段。说 一说老师刚才读到的景物描是什么样的?有怎样的特点?你们读到的景物又是什么特点呢?
天与海连成一片,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这黑暗把香港映衬得更加怎样?(是明亮、是耀眼、还是夺目)总之香港成了光的世界,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黑,香港成了光的世界,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学生体会灯之多灯之密灯之亮。(出示课件并解说:香港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十几层的,几十层的,上百层的,这些建筑都是随着山势而建的,所以这样的山势,这样的建筑,这样星点一样多的灯光,使香港成了光的世界。)
此时此刻,我们站在船上,我们怎能不说香港的夜美。谁想把自已的感受表达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相机指导并小结: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耀眼的光芒。
3、精读重点语句,交流点拨,发展语言。
船在退,岸在移,香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站在船尾才能与它相望,这时香港的夜又是怎么样的呢?自学第六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并与同桌交流。
(1)这时,香港的夜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词回答)(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已的感受。教师根据汇报进行适当点拨,进行朗读指导。
①出示句子:“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感到灯很顽皮,真像个孩子。)
②出示句子:“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曲。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我觉得作者已经深深地陶醉了。)
……
请同学们闭上眼,听老师读文,边听边想象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万星颗点的聚合,光芒万丈的星山。看来香港的夜景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倘若你能把这种繁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香港美景读出来,更会让人难以忘怀。
谁愿意将这一幅幅流动的美留在课堂上。指名读,男女生句子接读。
4、自主学习七八自然段。
璀璨的夜景在作者的笔下渐渐远去,作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体会作者对美景的留恋。
5、自主质疑,学习第九自然段。
渺茫的梦景成了我们所有人心中共同若有所失的留恋。读最后一段,大胆质疑。
重点句:我先前看到的难到只是一个幻景?这是一个什么句?谁来把他变成陈述句。
四、回读全文,加深感悟。
这不是一个幻景,是一个真实的、美伦美幻的香港之夜。带着你对香港夜景的赞美、喜欢、留恋,伴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回读全文,再次感受美不胜收的香港之夜。
五、欣赏图片,升华感情。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一定很想到香港去看看,今天我带来了一些香港夜景的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
看过图片,结合学习本篇课文,说说你此时此刻的感受。香港的夜太美了,太迷人了。
香港真是万颗星点的聚合,光的世界。……
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
作业自选:
摘抄一篇写香港夜景,或者其它城市夜景的文章(片段)仿照本文写一篇有关鹤岗夜晚的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香港之夜
美
星点 聚合 赞美 静寂 柔和 陶醉 幻景 留恋
第三篇: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讷河市第八小学
解宝珠
(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香港之夜》是人民作家巴金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写出了香港之夜的璀璨之美以及充满生机与活力之美。文章语言优美细腻,自然流畅,于从容淡定中蕴涵着起伏跃宕的情感波澜。
使学生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之余,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身。令读者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以读为主,图文结合,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以读悟情,努力实现“读有所思,读有所获。”教学中通过自由读、范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的充分阅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来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进而体会到香港之夜的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图文结合,自主赏析,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自然段。
4、通过网络或其他方法了解香港。
5、学会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事物写得更形象,逼真、生动。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香港图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同学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板书:香港)指导“港”字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随同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去领略那迷人的香港之夜吧(补充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哪句话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它画下来。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从朋友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香港之夜的特点,那就是“美”(板书)。那么,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自己画的句子,互相欣赏。
2、指名读(学生可能读到下面的语句)。
(1)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2)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3)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4)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车色的交响乐曲。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
欣赏香港的风光图片,激发再次阅读的兴趣。
3、看着这美丽的风光片,你能像作者一样来赞美一下香港之夜吗?下面就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读一读第五、六自然段,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香港之夜的美。(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论——示范读——齐读)
4、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把你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究提出的问题。
集体交流。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香港的知识。
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你能编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一下香港之夜吗?试着向家长介绍一下。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整体导入。
交流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
把你编写的导游词向“游客”们介绍一下。
整体把握,理清顺序。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学习这种“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自主选择,积累词语。
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港”字的右下方是横折横而不是横折勾;
2、“渐”字中间的“车”的最后一笔是提;
注意“颗”和“棵”在用法上的区别。
在写“爽”字时注意第十笔要写成竖撇。
第四篇: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香港之夜》教案 孟家中心小学 朱红伟
教材解读:
《香港之夜》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在船上看夜景,随着船的开行移动,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视线由近而远,开始了对香港之夜的记叙和描绘。
香港临海、靠山、顶天,加上夜晚万家灯火如群星闪耀,真是一幅美丽如幻的香港夜景图!作者犹如高明的画师,捕捉香港之夜的特点,用优美的文字把美妙的景色描绘出来。
文章开头淡淡地勾勒出香港夜景的轮廓,然后转入重点细描与着色。作者发挥联想,采取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夜景充满活气,令人为之陶醉、神往。由观景而生情,作者依恋美妙的景物,而依恋的情怀又起到衬托美妙景色的作用。情景交融在《香港之夜》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诵读课文感受到香港的繁华、美丽。但是学生对生活周围的东西感受更为真切,而让其感知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则比较困难,也不够真切,因此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设计理念:
情境教学是通过再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一步步启动、激发、辐射、迁移、升华儿童的情感,最终实现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挖掘课文的人文资源,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拉动与感知对象相关的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利用多媒体、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感悟来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幻景”等词。
2.学习理解语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语言美。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在学习中了解掌握由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实写与想象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做到学习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策略:
1.夯实基础,重视预习,检查反馈。充分重视课前准备活动,有计划地安排以下内容:(1)查阅作家巴金的资料,充分了解作者的相关作品及创作风格等。(2)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扫清阅读的障碍。
2.学生带着基本的见解朗读课文,适时播放片段加强视听刺激,调动学生享受美景的欲望。
3.听说读想写结合,并引导学生适时补充生活“空白”,发挥想象,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依据教材,超越教材,拓展教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图片导入 1.交流作者资料。
2.多媒体出示香港全景。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城市。你知道它是哪吗? 香港是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你们看:这里高楼林立,向世界展示着风彩,繁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阳光下的香港是迷人的。这节课我们就随同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去领略那迷人的香港之夜。
(板书课题,同时指导“港”字的写法,齐读)
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屏幕出示下列词语。
舱外 栏杆 私语 眨眼 混合 愈来 遮住 渺茫 凉爽 嘈杂 疑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哪句话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它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3.从朋友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香港之夜的特点,就是“美”(板书),美到了不可不看的程度。那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作者又是如何为我们描绘这不可不看的美景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向往之情再次回到文中,把这些美景找一找、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
四、细读文章,品味意境。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香港之夜的美,教师巡视。
(一)指导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随着船的移动,作者倚栏而望,看到的是渐行渐远的香港夜景。你能把巴老看到的对面的香港的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吗?(1)指名读。
(2)师生配合分角色来读文,说说对面的香港美在哪?
①“万颗星点的聚合”是怎样的景象呢?
②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黑,单单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了呢?(师补充讲解)③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链接图片)这说明了什么?
④除了这三个“有灯”让我们知道了香港灯多、密、亮,这段里还有哪些词也写出了灯多?
⑤这么多的灯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什么?
2.学生接着读课文: „„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1)这里写”星的山”用了两句,说说如果去掉后面红色的一句好不好,为什么?(生交流见解)(2)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3)带着这种感受去边读边想像这一段文字,用你的心去赞美这万丈光芒的星的山。(4)多么华美的香港之夜呀,你能把这种感受、这份璀璨、这份美丽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吗?生朗读。
师:你看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读懂了“万颗星点的聚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更多的好词好句。
3.此时我们的心已经走进了文中。巴金先生亲眼目睹这万颗星点的聚合的景象时,不禁浮想联翩。他都想到些什么呢?
(1)学生汇报:
A.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B.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C.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曲。
(2)“忘我” 是什么意思。忘记自己,那想着什么呢?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师:你看作者在写景时加进了自己的想像,就把景物写活了。
(3)再去读一读这些想像的语句,边读边想像你就会感受到香港夜的美。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香港之夜的美。(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示范读———齐读)
师:作者写到这里是由看到的灯火产生的联想。你看船在移动,灯火也在移动,它们仿佛在追逐、在说话,在私语。这璀璨的香港之夜还会静寂吗?是的,它一如白天时充满了繁华、生机和活力!
师:香港的夜色已随着船的远离而渐行渐远,但它的光影迷离和生机勃勃却久久让“我”沉醉,印在了“我”的眼里和心里。
4.我们今天虽不能象作者一样亲身去体会一番香港的夜景,但老师为同学们制作了一段香港夜景的小片子,请同学们一饱眼福。(出示香港夜景的视频。)
(1)欣赏香港夜景图。看了这些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2)是啊!香港的夜色很美,可是作者的文字更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香港的夜景的,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阅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美,美在哪儿?
(3)(点名回答)你喜欢哪一句话,你觉得它美在哪儿?(4)香港的夜色如此的美,让我们再一起来美美地感受一下吧。
5.真美呀,下面谁能用声音来再次为我们描绘一下迷人的香港之夜呢?(增加难度:边读边把五、六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
(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2)教师引诵,学生接诵。
(二)小组合作学习七八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醉了,和作者一样牵挂着那座“万丈光芒的星的山”船还在行着,他们又到了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7、8自然段(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船愈行愈远,驶进了群山的中间,香港完全给遮住了。巴金爷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2.那座“星的山”成了一个渺茫的梦景。而我却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学生看书中最后自然段,齐读。)把你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可能会提出“作者为什么会疑惑地问自己:‘我先前看见的难道只是一个幻景?’”
3.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究问题。4.集体交流。
5.教师小结:是啊!“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船里人声嘈杂与刚才那璀璨的夜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强烈的反差与对比让我对刚才所看到的一切发生了猜疑——是幻景吧,这种疑惑从侧面强烈地表达出香港夜色之美,和我此时心中的留恋与失落。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香港的知识。试着多读几遍《东方之珠》。
2.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你能编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一下香港之夜吗?试着给家长介绍一下。
六、师总结。
香港是一座璀璨的城市,是我国东方之珠。如今的香港已经不再孤单,他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里的夜更加得美,灯更加的亮。板书设计:
香 港 之 夜
星点集合 赞美
美 静寂柔和 忘我以为幻景 留恋
第五篇:《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香港之夜》教学设计
讷河市孔国乡进化中心学校
赵 春
教学目的:
1、学习理解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中了解掌握由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实写与想像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深刻体会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为、难点: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东方之珠》歌曲录音
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的心情都很好,老师在心情好的时候就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放歌曲《东方之珠》,听一半)好听吗,谁知道这首歌中唱的是哪座城市吗?(香港,简介香港)香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的夜景更是迷人,今天我们就跟着巴金爷爷一同走进香港之夜。(板书课题,强调“港”字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快速读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说一说香港的夜晚怎样,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字表现出来。(板书:美)香港的夜真有那么美吗?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4~6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指导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对面的香港是什么样的?说说对面的香港美在哪?(出示课件)
(2)师生配合读文,师读描写海和天的,学生读描写香港的。在读的过程中 想一想 老师读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读的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师:这种写法叫做对比,那用这种方法会更让人觉得(生答:亮)提问:
① “万颗星点”是什么样啊?
② “聚合”什么意思?(板书:星点聚合)③“万颗星点的聚合”是怎样的景像呢?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黑,单单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了呢?(出示课件:根据画面说一说。)
2、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第五自然段(2)香港为什么会成了“星的山”呢?
①这里写星的山用了两句,说说如果去掉后面一句好不好,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②师补充讲解:因为香港的面积小,建筑物高的比较多,又依山而建,因此,巴金爷爷看到的夜色中的香港 就如同星的山。
④(播放课件)欣赏香港夜景的美。带着一种赞美之情读这一段。(多种方式朗读,有感情朗读)
(5)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一种山的气势,眼前好像出现了耀眼的光辉。
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读懂了“万颗星点的聚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更多的好词好句。
过渡:此时我们的心已经走进了文中。巴金爷爷在亲眼目睹这万颗星点的聚合的景象时,不禁浮想联翩,他都想到些什么呢?
3、指导学习第六自然段:(1)同桌合作 : 边读边画想一想远观香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巴金爷爷都会想到些什么呢?(汇报交流)(板书:静寂柔和)
(2)“忘我” 是什么意思?(忘记自己)忘记自己,那想着什么呢?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板书:忘我)
师:作者在写景时根据景物的特点加进了自己的想像,就把景物写活了。以后我们在写景的作文中也要运用实写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
(3)再去读一读这些想像的语句,边读边想像你就会感受到香港那繁荣的美。(出示课件)
5、自学第七至九自然段:
师:同学们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醉了,和作者一样牵挂着那座“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船还在行着,他们又到了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小组讨论)
(1)过渡:船愈行愈远,走进群山,走进黑暗。爷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以为自己在幻景之中,对香港的不舍)
(2)理解什么是幻景?(板书:以为幻景)
(3)这里为什么会觉得是一种幻景呢?(板书:留恋)
四、回顾全文 总结文意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的朋友为什么会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六、总结升华:读完了文章真有一种马上就去香港旅游的想法,可是我们离香港太远,那我们就来饱一下眼福吧。(放一段香港夜景的视频)
这是巴金爷爷在1933年写的文章,事过境迁,时隔78年之后,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如今的香港已经重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的夜依然那么美,灯依然那么亮。不!应该是更美,更亮了。(继续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有句话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去香港看一看,相信那时的香港会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祖国也将更加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星点聚合 赞美 香港之夜
静寂柔和 忘我
(美)
以为幻景 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