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分水岭》教学设计
过分水岭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以“水”为主题选编了《过分水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过分水岭》是唐代诗人温庭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写的是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多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古诗,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对古诗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应注意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没有见过小溪的同学,对它们缺少形象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试着背诵诗歌。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理解诗意,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由景物展开联想,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温庭筠的生平,搜集背诵学过他的诗作。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你们能说说关于水的成语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再学习一首关于水的古诗。板书课题:过分水岭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吗? “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二、解诗题
过分水岭:过,路过。分水岭,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特指陕西略阳县的嶓冢山,它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这首诗是温庭筠在过分水岭的旅途中所作。
三、知诗人
【生平简介】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文学成就】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主要作品】《温庭筠诗集》,现存词六十余首。代表作、词作有《梦江南》《菩萨蛮》《更漏子》《酒泉子》《杨柳枝》《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这溪水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吧!
四、明诗意
自学指导一:
1、慢速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
(2分钟后比谁的收获多。)师:大家认读的真认真,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成果,出示: 当堂检测
1、我能读准确(指名跟读)
温庭钧 似同行 惜别 潺湲
过渡语:现在我们读音解决了,请同学根据自己读诗的停顿用“﹨”给诗标出节奏。
2、根据自己读诗的停顿用“﹨”给诗标出节奏。交流反馈: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请大家根据节奏自己放声去读。(1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最棒!)当堂展示:我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自己读、指名读2人,评价。教师读、集体读。)
过渡:同学们诗我们已经读熟了,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 明诗意(课件出示)
自学指导二: 默读古诗
1、把不懂得字词画出来,借助工具书解决,并把词意写在书上。
2、结合词意,理解诗意。同桌交流。
(相信你会在3分钟内完成!)(目的: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交流出示课件(指名说)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似:好像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这里是指河水流动的声音。
惜别:舍不得分别。
(温馨提示:提前完成的同学和同桌交流。)当堂展示二:我会说诗意。(指名说)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生说完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课件出示诗意。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了诗意,现在再仔细的读一读诗句,品味一下诗人最想要表达的情感是诗中的哪个词。
五、感悟诗情 自学指导三
自由朗读古诗。
想想:
1、本诗最关键想要表达情感的是哪个词?请圈出来。出示课件:溪水无情却有情。圈出“有情” 师:溪水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那溪水“似有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课件思考2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有情”,请你用“——”画出来。(同行 分头 惜别)师:“得同行”是呀!山深空寂无人,“入山三日”才能到达岭头。这一路溪水相伴,仿佛用它清脆的流水声来安慰诗人的寂寞。因此,我们可以从“得”字,体味到诗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多好的溪水啊就像朋友一样与诗人一路相伴。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诗人登上分水岭的时候,夜宿在岭头想到明天就要和溪水分别一夜无眠,他听到了什么?(惜别潺湲一夜声)请你想想溪水会说什么?
溪水本无言,可在诗人听来它一夜的潺湲流淌宛如絮絮诉说,这是为什么?(可见诗人的深情)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读出诗人的情谊。
六、入诗境 自学指导四
想象诗境,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全班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我的收获
师:这首诗只有28个字。可诗中有景有情。诗人往岭头走,溪水向岭下流,本是渐行渐远,可是孤寂的旅途,静默的分水岭却使他们愈走情愈深,愈行情愈浓。(板书)路长情深。经过此地的路人何止万千,但只有温庭筠从中发现了美,感受到了情,留下了诗。与其说溪水有情,不如说是诗人有颗善感的心。
1、最后让我们再来背诵这首诗,记住诗中的水,记住诗中的情。
2、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过渡:看到过分水岭下这条溪水的人很多,但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平凡景象中发现美,发现诗。由于温庭筠对朋友间的情谊分外珍重,他才能发现溪水这样的伴侣,化无情为有情,之所以溪水有情,它前提是诗人自己先要有情。其实还有很多诗人把自然景物作为自己的朋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我们一起读一读。
七、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 以山为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八、作业:背诵《过分水岭》用自己的想象为它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无情————————————————有情
(同行
分头
惜别)
路长情深
第二篇:过分水岭教案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新授复习)主备人:樊海燕审核人: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第二课,以“水”为主题选编了《过分水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前者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
后者是宋代诗人苏轼,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西湖景致。晴天里波光闪闪,旖旎可爱,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样妩媚动人。宛如美丽的西施无论怎么打扮都那么动人。诗人的想象新奇,写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韵味。
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多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古诗,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对古诗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应注意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没见过小溪和西湖的同学,对它们缺少形象的感知,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做课件。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三个生字,会写会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3、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水”的古诗。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诗句的美感,理解诗意。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由景物展开联想,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温庭筠和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他们的诗作。
其它:搜集有关水的诗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过分水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流程
预设教案
电教屏示
实践修改
(一)导入新课激学趣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了解作者,解题。
(分水岭,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特指陕西略阳县的冢山。)
出示有关内容屏(1-屏4)
(二)自主学习悟新知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过分水岭》,画出停顿,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2)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借助工具书解决,并把词意写在书上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4)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内容(屏5)
(三)合作学习解疑难
1、同桌互相认读词语。(温庭筠似同行惜别潺湲)
2、小组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
3、小组朗读古诗,交流诗意和情感。
组长组织交流难点词语意思。
组员讨论诗句的意思和情感,进行补充更正。
教学流程
预设教案
电教屏示
实践修改
(四)聚焦展示显智慧
1、全班交流对词意、诗句的理解。
2、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
读读诗意和重点词意。可以挑战读、小组比赛读。
出示词意、诗意、情感(屏6-屏8)
(五)尝试应用谈收获
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2、尝试背诵这首古诗。
(六)拓展延伸质新疑
1、诗人与水为友,古人把自然看做是人类的手足、朋友,是可以嬉戏,可以晤谈,可以心心相印的友人。拓展古诗两首。
2、学完这首诗,你还有什么新疑问?
出示拓展(屏9-屏10)
板书设计
过分水岭溪水同行 岭头惜别
课后反思:
第三篇:《过新年》教学设计
《过新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闹的情景。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过年的热闹情景。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乐句。教学用具:多媒体、鼓、锣、镲、绸、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旋律《新年好》,音乐停止,老师问:同学们很快就要过新年了,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生答)今天我们就在教室里提前庆祝新年好吗?板书课题:过新年
二、寓教于乐
1、聆听:
师:咱们班组织了几次集体活动,我发现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不光活泼、可爱,听讲还很认真,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遍音乐,听完以后要回答的问题是: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乐器的声音?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家都听出来了呀,可真
是了不起,为什么会有锣鼓声呢?因为敲锣打鼓才能烘托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大家想不想过一把敲锣打鼓的瘾呢?敲锣打鼓也是有技巧的哦。现在我们先学习节奏吧!
2、节奏教学:
“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鼓)(鼓声)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教师敲歌曲中模仿锣鼓声响的衬词“咚咚锵”处的节奏)”(1)x x x x | x o || 这位同学学的可真好,现在我们来学习打鼓的节奏:
x x x x | x o | x x x x | x o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o || 冬冬冬冬 冬 冬冬 冬冬 冬 冬冬 冬冬 冬冬 冬冬 冬冬 冬
大家学的真快,请一位同学摸一摸,你觉得鼓面是用什么做成的?鼓面,是用动物的皮做成的,所以我们说鼓是皮制乐器。
我们来认识第二种乐器:注意听,教师敲锣,这是什么声音?o o | x o |学生模仿,现在我们来学习敲锣的节奏吧:
o o | x o | o o | x o | o o | x x | o o | x o || 仓 仓 仓仓 仓
谁来摸一摸锣面?锣属于哪一种乐器呢?对,锣一般是由铜或者铜合金做成的,属于金属乐器。
再来听一种乐器,这是什么声音?(师打击镲)x x | x o |(镲声)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现在我们来学习拍镲的节奏: x x | x o | x x | x o| x x | x x | x x | x o ||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才
谁来猜一猜,镲属于什么乐器呢?咱班的同学见识可真广,下面我们分
为三组,老师播放音乐,大家随老师手势开始模仿打击乐器。第一组用跺脚打击鼓的节奏,第二组拍腿打击锣的节奏,第三组拍手打击镲的节奏。注意:重复三遍!(播放歌曲伴奏,学生配合,此处也是对歌曲旋律的又一次熟悉)
3、歌词教学
教师:如果要是过新年,家家户户的门上会帖什么?(过新年要贴对联)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非常喜庆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注意对联就藏在歌曲中,学生聆听歌曲,找出对联,教师出示课件三个灯笼,灯笼里装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横联是课题《过新年》让学生有节奏的朗读对联,并在上下联后面加入锣鼓声响,(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突破了本科的教学难点。)
师:想不想用歌声把对联唱出来呢?(教唱春联)光盘播放,学生跟唱,只学习对联部分。同学们知道吗?这首歌中最难的部分已经被大家克服了,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上大家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整首歌曲好不好?
4、视听结合 整体感受
接着播放整首歌曲,学生随视频画面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热烈、欢快的歌曲情绪,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
让学生带着这种热闹的情绪跟随音乐欢快歌唱,并接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模仿。
播放伴奏,跟唱歌曲,教室指导。
5、用舞蹈来表现歌曲
过年时,人们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我们锣鼓有了、歌也有了,还缺什么?(舞)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秧歌舞中的十字步(教学秧歌舞)随音乐表现。
三、体验创新 激发热情
师: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当然要载歌载舞,下面请刚才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敲锣、打鼓、伴舞,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模拟:同学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 10、9、8、7、6……(师生齐呼:过年喽……)大家唱起来跳起来。
四、结束课堂
大家快乐吗?我也很快乐,我期待下次和同学们早点见面!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过马路》教学设计
《过马路》教学设计
来源:阿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 作者:张春丽
语言训练第二册第十课 《过马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有关交通规则常用语,会听话或看口形模仿说话。
2、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意的能力。
3、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会听(看)话或看口形模仿说话。教学难点:学会交通规则用语,学会过马路。实验教具:词卡、图片、交通规则课件。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呼吸运动:一 二 一,一 二 一,一 二 三 四
三、新授
1、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图 [示红绿灯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这是红灯,这是绿灯。)
师:(指图)这组红绿灯是指挥车辆的,这组红绿灯是指挥行人的。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图 [示人行横道] 问:这是什么? 生答。师板画车行道。
问:这是什么?生答。
问:车行道上有什么?生边回答边示图片。
师:马路上有这么多的车辆,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过马路》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播放交通课件,生观察车和行人的变化。
(1)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图,认真观察图中的车辆和行人的变化。(2)示课件图1 {红绿灯变化全过程}(3)师:图我们就观察到这里,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车辆和行人的变化说一说?(4)生汇报。
(5)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说明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
3、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学习交通规则用语。(1)学习“红灯停”
a 师:老师再来演示一下,车辆什么时候停止前进,请同学们认真观看。b 示课件图2 {红灯停} c 师:汽车为什么停下来了呢?(生:红灯亮了,汽车停下来了。)
d 师:对,也就是 “红灯停”(边示字边发音)e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条交通用语。f 贴词语卡片 g 师师范发音 h 生模仿发音
I教学“停”字(方法:拼读,指名读,教手语,齐读。)j 师生共同演示理解“红灯停”(2)学习:绿灯走
a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图,请同学们边看图边思考,行人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 b 示课件图3{绿灯走} c 生:绿灯亮了,行人可以过马路。
d师:同学们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条交通规则用语。示字(绿灯走)
e 师:显示口形,发音。f贴词语卡片 g 生学习发音
h 师:这三个字我们都学习过了,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i 生逐一发音,师纠正。j 生演示行人什么时候过马路。(3)学习“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a 师:绿灯亮了,行人可以过马路。(师演示)那么象老师这样过马路安全吗?(生:不安全。)对,现在老师要教给同学们更重要的一条交通规则,那就是—— b 师出示卡片。c 师师范发音。
d 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同学们听? e 生大胆试读。
f 师重点指导如何读好这样的句子。
同学们,读这句话时,我们要注意它的停顿。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师范一下。过马路/走/人行横道。g 生逐一练习,师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读词。
(1)齐读,指名读黑板上的词语。
(2)师: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卡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这些词语和句子。(同桌间练习,师巡视)
2、听(看)话选卡片模仿说话。
(1)师:下面请同学们听(看)话选卡片,看谁选得又快又对。(2)同桌间练习听看话
3、看图判断对错
师:下面我们来看图,看图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观察图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观察以后,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说一说。
3、模拟过马路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个交通规则的游戏,模拟过马路。要求:红灯亮了,边做游戏边高呼“红灯停” 绿灯亮了,边做游戏边高呼“绿灯走”
师:游戏我们就做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对交通规则已经掌握了。为了鼓励同学们,老师把这些卡片送给同学们。
5、学习儿歌
师:老师有一首儿歌送给同学们。示课件 {儿歌}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儿歌。
师:下面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同学们学习这首儿歌。(生打手语学习儿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谁愿意试着到前面读一下?
(同学们,***同学读得好不好?我们鼓励他一下。“嘿!嘿!你真棒!”)师:***希望你下课以后能把这首儿歌教给每位同学,你愿意吗?
五、小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都能象儿歌中说的那样去遵守交通规则,你们能做到吗?
六、作业
回家把学习到的交通规则用语背给爸爸、妈妈听。
《工艺——剪纸》教学设计
来源:南昌市启音学校 | 作者:夏 敏
一,课题:工艺——剪纸.二,教材: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美工》第十册.三,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四,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聋生喜欢美术,追求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向往和乐于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手法,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所以,本课着重于聋生感受能力的训练,以发现,感悟,创造三步教学,唤起聋生对美感的追求.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们,对现代视觉形象的刺激应接不瑕,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剪纸艺术为切入口,从民间剪纸与现代儿童剪纸的相通之处开始,不论是民间剪纸作品凸显的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还是现代学生剪纸作品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是一种真,善,美的情感.它们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在造型语言上表现出的单纯,夸张和朴实等特征也是相似的.五,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全日制聋校美术教材中,剪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始终贯穿于聋生的美术学习中.因此,五年级的聋童已初步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方法,能体会到剪纸的特殊美感及制作的乐趣.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方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本课的设置是让聋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聋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聋生发现知识点,培养聋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学习剪纸技法,并能注意运用最适合的剪纸技法表现作品,制作有特点的剪纸作品.(二)过程与方法.激励学生在探究剪纸语言特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灵活地使用剪纸技法制作作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在操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始终贯穿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剪纸艺术,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同时体现时代精神.七,教学重点: 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创作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剪纸作品,展示学生的审美情趣.八,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所产生效果的感受和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九,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刀,剪刀,彩色纸等.(二)学生准备:1,铅笔,彩色纸,剪刀,小美工刀,四开大白纸;2,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查找有关剪纸的文化渊源和资料,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十,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提问导入:哪位同学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2,学生回答: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CAI课件出示四大发明的图片)3,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做折叠游戏等,还可以制作成漂亮的剪纸工艺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剪纸.(CAI课件出示课题:工艺——剪纸)作品欣赏,启发思维.1,CAI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聋生欣赏.(在欣赏中锻炼聋生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3,教师提问:欣赏了这么多剪纸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4,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太漂亮了;太美丽了;我要是也能剪得这么漂亮就好了„„ 5,教师归纳:民间剪纸表现出的朴实,粗犷,诙谐,夸张,正
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也是对家乡这块土地的热爱,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情感.(三)引导制作,动手动脑.1,请同学们把课前自己寻找到的有关剪纸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一同来欣赏.2,师生共同归纳剪纸的特点: A,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B,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C,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3,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步骤,并提示学生要注意用剪安全,放好剪刀.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剪下的碎纸片要堆放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A, 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B, 设计色彩.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C, 上 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D, 剪 刻.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E, 调 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F, 完 成.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四)自主体验,巩固提高.1,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幅你最喜欢的剪纸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2,教师边指导,边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五)交流展示,拓展总结.1,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2,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六)归纳感受,综合评价.教师总结:剪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更进一步去学习,掌握和发扬剪纸艺术
第五篇:《过春节》教学设计
《过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地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学习材料:有关春节的录像、图片。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给大家讲讲关于春节的知识。3.新授提出问题:①你认为春节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②你准备怎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的场面?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投影: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4.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小结组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