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3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容县黎村镇平洛小学

姓名:梁玉兰

手机:*** 教材分析: 《三峡之秋》是“新世纪”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之(母亲河)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亲的赞美之情。

设计思想: 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学生进入六年级后,在阅读中感受、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都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状况尽快查漏补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去感悟作者要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亲的炽热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反复吟诵、领悟作者精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去自觉地学习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能力目标:

(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三)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三峡秋天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理解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背景信息。

学生:阅读课文;从网络或书本等地方搜集、整理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播放三峡图片导入

1、同学们想不想旅游啊?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

2、简单介绍三峡的有关资料。

3、欣赏三峡图片。

4、板书课题:三峡之秋。

【点评:这样的导课设计通过展示三峡的图片,交流有关三峡的信息,使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与景观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写一写喜欢的理由,并试着读好它。

2、全班交流

(1)交流生字、词语的读音。(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交流文章的写作顺序。(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晚)

【点评:这样设计使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扫除障碍,理清思路,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需要指导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理解、想象、感悟,在美读欣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美,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

三、品读欣赏,感受三峡秋景美

1、理清文脉。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作者就是按照从“早晨——中午——下午——夜”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同学们再看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扫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作用。(2)交流。

(3)反馈、指导。(第1自然段是写三峡秋色的,是总体写,在文中起“总起”作用。第7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与文章第一句“时令已经是秋天了。”相呼应,具体说明了作者所观察到的三峡之秋的时间。)

(4)划分段落,找到重点。

2、按时间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1)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三峡之秋早晨的景色。学生边读边圈点批画优美的词句,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景物特点的。

(2)同桌交流。

(3)反馈。小结:露水闪耀

峡风凉

绿叶金实

明丽

早晨,三峡秋色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明丽)。

(4)品味感悟,问题:为了突出“明丽”这一景色特点,作者怎样描写所观察到的早晨三峡的景色的?突出写什么(露水阳光)?为什么?(露水、阳光都直接与“明丽”有关,最能表现“明丽”这一特点。)(5)指导朗读。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表现三峡之秋早晨美丽的景色?才能突出秋色“明丽”的特点呢?

(自由朗读

同桌读

指名读)(6)小结学法:

①自由读,圈点优美词语,想象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怎样抓景物特点的,特点是什么?

②小组交流。

③设计本自然段板书内容。

④品味感悟作者的语言(重点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⑤感情朗读。

3、自主、合作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问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中午、下午三峡秋色的?

中午,群峰披金甲,阳光在水面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呼啸,三峡充满了秋天的热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江水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气。)

【点评:课文描写中午、下午三峡秋色的两个自然段与早晨的段落相似,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学完后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测就行了。】

4、共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文5、6自然段。问题:课文描写三峡夜晚的景色主要写了什么(渔火、灯光和月色)?

(2)课文是怎样描写渔火、灯光的?(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优美的句子认真品读。

(3)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按刚才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4)反馈自学第6自然段的情况。问题:三峡的月色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月亮

很迟很迟

月光朦胧

宛如一块巨大的磨平的云母石(让学生查字典或教师帮助解释)清冽的光辉,像„„;又像„„

5、读第7自然段。问题:这一段中“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去掉?(不可以,因为第6自然段写的是三峡的月色,月色又是三峡秋色的重要方面,这一段与文章开头一句相呼应。)【点评:在本设计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去感悟作者要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亲的炽热之情。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去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1、在这个成熟的秋天,假如我们现在就坐在一艘游轮上,正行驶在长江三峡,谁愿意当向导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三峡风光?

2、谈学习感受。

【点评:这样设计首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主体思想达成共识,同进也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学生自由理解、表达的过程中,也是对作者个性表达的理解和尊重。】

五、课后拓展,积累语言

1、搜集有关三峡的美文与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家乡秋天的景色。

【点评:教材是例子,借助教材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所大力提倡的。《三峡之秋》一文有着如诗般的语言,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模仿写,这样把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从本课中积累到的语言作一次梳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受。】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

明丽 中午

热烈 下午

平静 夜晚

宁静

第二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

1、能领略三峡之秋的美景,并体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三峡情》。

2、了解三峡:学生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3、导语:一曲《三峡情》情真意切,勾起了我们对三峡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欣赏几幅三峡的自然风光图片,从视觉上感受三峡的美丽。(投影打出图片)令人遗憾的是,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已经在2003年永远地消失了。可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之秋》,去重温那已逝去的三峡神韵。

二、初读感知:

1、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强调多音字:累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

三、领略美景: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三峡秋天的早晨在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2)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去写三峡秋天的早晨?(3)指导朗读,读出三峡秋天早晨明丽的特点。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去写三峡秋天的早晨?

(2)三峡秋天的中午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读出三峡秋天中午热烈的特点。

3、按照前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

4、全班交流。

三、品析美点

1、请用欣赏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提示:欣赏文章,可从语言、修辞、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2、学生活动:(1)精读课文,批注。

(2)学习小组内相互朗读、评价,并推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3)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模仿课文按时间顺序的写法,写出自己家乡的秋色。

第三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的散文。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本课中比喻句的理解是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关键处处理:

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学生:查阅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教学过程:

一、录相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中有关三峡的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2.出示有关三峡图片,师生共同介绍长江三峡,对长江三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3.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写作顺序。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全班交流,学习生字词语。

3.指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抓住了三峡不同时间的什么景色来描写的?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在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时小结。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时间 景色

早晨 明丽 露水 橘柚树 中午 热烈 阳光 长江 下午平静 雾 倒影 夜 朦胧 月亮 月光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积累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课文,理解比喻句,品味语言。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运用了许多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讲清主体喻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

二、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配乐指名背诵,同位互相检查,看看谁背过了一些段落。

四、质疑问难。

五、课时小结。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语句优美 比喻句 作业设计:

1.《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2.预习下一篇课文。

课后反思:在本课重点的突破方面,我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一是学生自读;二是配乐指名读;三是说说你对这一段所描写的内容的整体感受;四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五是再读,深入体会。采用了这五步后,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第四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2、体会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及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及以静衬动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采用“以读代讲”,“读议结合”,“读中想像”的方法。通过分层读书,层层深入: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展,在读中创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作者描写三峡不同景色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三峡的图片、有关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旧知导入(大家能够背诵《长江之歌》么?万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而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群山对峙,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2、课题读解(写景)(三峡的秋景)

3、提出要求,初读课文(什么顺序)二.默读,解决字词困难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解决字词困难。

2、解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美景的?(板书:时间。你从哪儿看出?板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早晨、中午、下午、夜)

3、分组,深入学习(既然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那咱们就按时间顺序学习这篇课文。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我决定把同学们分为早晨组、中午组、下午组、夜晚组四个小组进行学习。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就看你的了。)

三、精读课文,体会美景

1、提出要求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善于收集信息的人,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们认真读文,拿出笔划出你需要的词语,拿出纸收集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2、自由读文,收集信息

3、汇报自己的发现,指导朗读(引导发言,相机板书:景物特点)

5、总结性的赛读,简洁、鼓励的评价

6、查漏补缺,集体读文,学习开头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水果飘香,首尾照应,点题“月到中秋分外明”。总分总结构)

四、深入细读,进一步体会三峡秋天的美。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读的时候应注意对自己的感情、语速、语调、语气的把握)

2、展示读文,想象美景,体会修辞

五、总结(学生谈收获,老师加尾注)

(这篇课文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了三峡秋天的壮美与神秘。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抓住了不同时间内景物的特点,使文章生动、具体。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运用这些方法,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六、作业(选作)

喜欢朗诵的你,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喜欢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词。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的三峡。喜欢文学的你,可摘录本文优美的词句。

喜欢写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校园之秋》。喜欢旅游的你,为三峡写一段广告词,为三峡作宣传。„„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方纪

时间

特点

景物 早晨

新鲜、明丽

露水、橘柚树 中午

热烈、奔腾

阳光、长江 下午

平静、明亮

幽静、神秘

雾、长江

渔火、灯标、月亮

第五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 峡 之 秋》教学设计

讷南镇庆福学校 刘春雷

教材分析:

《三峡之秋》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方纪的一篇文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

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千米。作者方纪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秋天的三峡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之秋》,去感受三峡的秋天那份独特的美。(板书课题:三峡之秋)

二、自读课文,了解三峡景色特点

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

2、读了课文,印入你头脑的第一幅画面是怎样的?你想给这幅画取个什么名字呢?

3、你最喜欢三峡什么时间的景色,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说说它有什么特点以及自己的感悟。在你的书上做批注。

三、全班交流,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1、顺序:从写法上看,本文是按照总分顺序写的。分写时,又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不同景色。(板书: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1)读了课文,印入你头脑的第一幅画面是怎样的?你想给这幅画取个什么名字呢?

(2)你最喜欢三峡什么时间的景色,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说说它有什么特点以及自己的感悟。(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指导。)

①早晨,这样指导:

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板书:明丽)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小黑板: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点拨:都是写早晨景物的特点,括号里的这些特点又有哪些不同?

(它们有的是看到的,有的是感觉到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是动态的„„)小结:作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又注意抓住早晨特有的露水变化的过程,结合对树和阳光的描写,因而充分表现出三峡秋天的早晨那份明媚与靓丽。

②中午:

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板书:热烈)

着重指导修辞句的理解:

拟人句: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

金色的铠甲应该披在威武的战士身上,跳跃应该运动着的人身上,这里用它们来写山峰和阳光,就赋予山峰战士威风凛凛的气势,赋予阳光人的欢快,同时也为下句把长江比喻成金鳞巨蟒作铺垫。

比喻句: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把长江比作金鳞巨蟒,既表现出中午时分的长江闪耀着金光的样子,又赋予长江巨蟒的翻滚呼啸的雄劲、热烈的气势,更具有生命力。写它的金光辉映峭壁,使整幅画面以金色为主色调,强调出热烈的特点。

拓展:想一想,还能把此时的长江比作什么?再体会文中比喻的精当。小结:秋天三峡,在中午时分,生龙活虎的,充满了生机,是如此的热烈,这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吗?

带着体会朗读,读出雄劲、热烈的气势。评读。③下午

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本段重点体会雾、光、影营造出的黄昏的氛围。青色就是灰黑色,雾中可以朦胧地看见峡中的景物,由于两岸山高而且陡峭,所以在水面上的倒影显得格外大,才会拥向江心,使江面只剩下一片发光的天空,明与暗的对比使此时的长江既有神秘感,又照应了首句太阳还没有落的意思。

比喻句: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明亮的带子表现出长江在黄昏时的颜色和平静而轻缓的动态。它区别于中午时分的金鳞巨蟒,仿佛长江也要随着黄昏的来临休息了。

延伸:黄昏时分的三峡在青色的雾笼罩下透明而神秘,假如此时你正在这里将会是什么心情?(平静。)

带着体会朗读。④夜晚

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板书:宁静。)

点拨:描绘你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岸上的、江心的亮光这一点,那一点,接连地亮起,与此同时,水面映出它们的红晕,灯火减少了夜的单调,增加了夜的生动。特别是拟人句: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赋予长江以灵性与生机。

偶尔驶过的驳船使水面的渔火和灯光轻轻地摇曳,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同时又使人联想,这些驳船满载渔人的收获归去,给人以喜悦之情。因此,夜晚的三峡虽静又有动,依然充满活跃的气息。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这一段抓住修辞句体会:

比喻句: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出来的,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个比喻把初生的月亮比作云母石,使景象带有奇异的色彩。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把月光比作凌空飞降的瀑布,表现山高而陡峭;又把月光比作素锦,素指白色,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这个比喻表现月光的颜色和华丽感觉。使三峡的夜晚充满神秘而奇异的色彩。

背诵这一段。

四、探究学习

这一轮明亮的满月暗示着此时正是成熟而丰满的中秋时节,“这一天,正是中秋。”岂不多余?

学生可能会说:不是多余。这一句起强调作用,照应开头“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使秋味更浓。

也可能说:月到中秋,也是旅人怀念家乡的时候,为文章增添了一抹淡淡的乡愁滋味。(补充《长江三峡》写作背景)

五、总结拓展

1、学生小结 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什么写景的好方法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帮助提炼:

① 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② 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无生命的景物变得有生命。

2、教师总结: 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夏天,水势浩大,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倒映着两岸的山色„„你想更多地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写,相信你一定有更多感悟。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积累李白、杜甫等诗人描写三峡的诗句。2.片断描写:写一段话:《 之秋》,抓住特点,尽量用一两句修辞句增加表达效果。

七、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橘树 明丽

成熟 中午——长江 热烈 中秋

下午——雾 青而透明

夜晚——长江 宁静

峡谷 神秘

下载《三峡之秋》教学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峡之秋》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吧?你对那里有哪些了解? 生:那里有三峡水利工程;那里景色很美。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峡的资料。(课件播放三峡的美丽图片,最后一张幻灯片是三峡的简介:长江是......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据老师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你们中有谁去过长江三峡?生:没有去过。 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板书课题)......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纪实 鸡西市师范附小张广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三峡,对吧?你知道在哪里? 健康:有三峡水利工程;风景是美丽的。 老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峡信息。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它始于青藏高原,流经四......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________孙华阳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据老师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你们中有谁去过长江三峡? 生:没有去过。 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下面,结合大......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一、一分钟演讲 二、新课导入 很喜欢这位同学的演讲,尤其是最后一句“跳起秋天的芭蕾”老师最喜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示意让学生接}(成熟)与(热烈)。对!在别......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4、体会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