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3 01:5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第一周 《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 《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 《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 《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 《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 《登山游戏》

第八周 “国庆”假

第九周 《校徽设计》

第十周 《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 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二课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第三课

美术的节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窗外的景色》

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学生用具: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外的景色》这一课。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3,品窗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

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b.如有近、中、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7教学设计: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窗外的景色》说课稿

l 正确把握 说教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第十二课,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具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生用具: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安排:一课时

l 有机渗透 说教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观察欣赏、演示、探究性学习等教法。让学生通过欣赏,并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探究能力的培养。l 自主创新 说学法

采用有目的地,积极自主的学习,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窗外的美丽景色。

l 优化结构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学生游览我市窗外的美丽风光。(课件展示)

我们就来学习《窗外的景色》这一课。(出示课题)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3,品窗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b.如有近、中、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

四、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7教学设计: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窗外的景色》教学反思

今天在四年级四班上了《窗外的景色》一课,首先我先让大家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窗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观察的同时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并去分析窗子的构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接着让生观察教室内的窗户,分析窗户的构造,如窗台、窗帘等,这样能够形象的去认识窗户。再就是教师演示怎样做一个纸的立体的窗户,边做边讲解,并请生说说老师在做的过程中都用到了那些方

法,如剪、刻等。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些用其他材料做成的窗户,如泡沫窗户,硬纸板窗户等。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观察拓宽他们的思维,知道还能用哪些材料来制作什么样的窗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窗户的构造和组成部分及形状,并且通过制作培养了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进行设计的兴趣。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学生知道了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但不知如何去表现,作品表现过于简单,针对此情况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以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登山游戏》 第八周“国庆”假 第九周《校徽设计》 第十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篇二: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教学进度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反思: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一)、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颜色:1.暖:黄、红、橙 2.冷:绿、蓝、紫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2.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3.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教学重难点:

1.学会简单调色;

2.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盘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课蔬果的剖面教学目标: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 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新授:(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 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

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7篇)

篇1: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中体验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设计的方法和 设计的知识,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

2、技能目标:在通过设计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设计的服务对象,培养创新的意识

课时课题: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3、情感目标:了解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

手段:视听教学手段、人工智能教学手段

使用教材的构想

《课标》中指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正因为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设计应用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杯子的设计》课堂设计以学生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设计的微妙之处,从而体验设计者表达的设计思想,使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杯子。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分目标:语言交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现)

1、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种形状,颜色也丰富多彩

4、我们喝水时也要用到它

学生行为:猜谜并逐渐靠近答案。(杯子)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杯子的设计(出题)

二、第一环节 赏析探究

(分目标:小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学习小组探究

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它。那就请你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

教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

问题设计:今天我给每组同学都都准备了一个各有特点的杯子,那你找一找这些杯子特点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请小组一起找一找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

问题设计:

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哪组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第一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一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保温杯,它可以保温。

问题设计:

1、我们都知道钢是很容易导热的,那这个保温杯为什么会保温呢?

2、是什么材质的?

3、两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温,对吗?

4、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过滤网)

学生行为:观察分析杯子的设计可以总结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滤网的设计可以让茶叶喝不到嘴里。

篇2: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

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

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篇3: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年历的知识,学习简单的年历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学习设计、绘制年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想象、协作学习和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难点:年历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历、自制年历

学具:彩色绘图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5分钟)

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时候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从我们每个人身边永远逝去,大家说说是什么?(生:时间)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在感叹时间的珍贵和一去不复返,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在人类早期只能通过太阳的升降,四季的变化等来辨别时间,现在人们呢?比如说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

3、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教师展示旧年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旧年历,看看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有什么用途?

(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节假日、生日、农历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

4、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我们每个同学家里的年历几乎都是买的,父母单位发的或者朋友送的,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本年历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亲手做年历。

课件出示课题: 做年历

二、讲授新课: (12分钟)

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先看看(出示两幅不同主题、不同表现方法的挂历,让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

(一) 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1. 月份、日期表:

(1)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

(2)时间表上还有一些什么内容?(24个节气)

2. 图像:观察两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

( 1)、主题统一:如:风景、花卉、动物、人物等。(课件出示不同主题的年历,让学生欣赏)

(2)、表现方法统一:如:剪纸、线描绘画、摄影等。

(二)、年历的种类有哪些?(有挂历、台历、撕历等)

(三) 怎样做一副有特色的年历:

怎样做一副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年历呢? (出示几副自制的年历)

1、从年历的外形上创新:

看看这几副年历你喜欢哪一副年历,说说为什么喜欢? 和一般你见过年历的外形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你还可以做什么外形的年历?(各种动物的外形、几何形、心形、花朵形……)

2、从年历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除了新制作年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旧年历,台历进行改装:改到现有的日期,改掉原有的图像

3、从年历的实用价值上去创新:

制作年历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一幅即美观又实用的年历。(如扇子年历,即可以查时间,又可以扇凉。)

4、为各种人群的需要定做年历:

为了方便各种人群的需要,我们为了方便携带设计袖珍年历,你能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识数字的幼儿、定做一些特殊的年历吗?(将数字放大,用太阳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动手制作:(17分钟)

同学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精美又独特的年历,现在是不是小手特别痒痒了,那么就珍惜时间,开动脑筋,用我们的巧手来制作年历吧!

1、学生自由组合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副年历的制作.

制作要求:(板书)

(1) 巧妙利用

(2) 与众不同

(3) 美观、实用

2、教师巡回辅导:

(1)注意学生年历外形和图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现风格是否统一;学生分工是否合理等。

(2)注意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强调怎样合理分配时间,利用节约时间的巧妙方法。

四、作品展示:(3分钟)

将小组合作或自己的年历展示在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评出与众不同的、美观实用的年历。

五、全课小结:(2分钟)

1、课件出示《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师生共同朗诵)

2、小结:今天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年历,希望同学们以后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六、课后整理:(1分钟)

整理学具,并把废纸片等收拾干净,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七、拓展:

回家自己做一整年的年历,挂在家里,圈上父母的生日。

篇4: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课 题:四季的色彩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 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

重 难 点:重点是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教学评价:1 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 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 能否想象巧妙合理,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准备铅笔,稿纸各一份。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分组,相关材料

注意事项:1 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能表达出对作品四季的真切的感受。

2 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

3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有创意的表达创作。

教学程序:一。表演 回忆 发表

1 展示图片,请你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它是表现的哪一个季节?

2你从哪看出是不同的季节?

3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板书课题

评价:能否说出四季的基本特点及色彩的感受。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 春季:在春季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春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2 夏、秋、冬同上。

3 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战士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评价:能否通过欣赏,讨论等活动了解四季的色彩特点,总结表现形式,并大胆发言。

三 思考 探索 创作

1 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介绍作者

画面的季节

用了什么色彩,为什么?

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2 夏、秋、冬同上。

3 教师板书小结:春---绿 秋---红橙 黄 暖色

夏---绿 冬---蓝 冷色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总结色彩的感受。

四 展示 延伸

1 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 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教师朗诵一段欣赏评述小文。

3 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 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哪幅作品?学生朗诵。

评价:能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后活动: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四季的色彩

春 绿 蓝 夏 绿

秋 黄 红 冬 蓝

篇5: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一、课题:

小学美术苏少版第8册第13课《染纸》

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 张妮 222100

二、教材简解

《染纸》是小学美术苏少版第8册第13课的一节集欣赏、设计、制作于一体的综合课。在本册教材中,第13课《染纸》是在第12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之后编排。学生在先前学习中已掌握了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等基本知识。但对什么是染纸,怎么染,印染在生活中的美化等不是很了解。本课染纸主要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染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制作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纹样千变万化。通过染纸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染纸艺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彩在图案中的运用、布局搭配。

五、设计理念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寓教于乐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综合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合作,激发学生创造和设计意识,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设计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力。

六、设计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扎染工艺,通过展示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发学生学习印染的兴趣。通过对染纸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纸的过程,从而总结出先折后染的过程。在练习折纸后展开了染纸的探索之路。在教学过程不断引导学生探索染纸的方法并在教师在的主导下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中借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本课,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扎染作品,各类纸张、宣纸、颜料、彩色墨水、多媒体课件,各种染纸作品、一次性水杯、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水彩笔补充液、颜料、各类纸张、宣纸、毛笔

课前将学生分为八人小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件特别的东西,你们看!(事先将扎染作品挂在黑板上)知道布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设计意图: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生:回答

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作出来的,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你们看扎染利用颜色的浸透的自然纹理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通过展示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发学生学习印染的兴趣。)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这些漂亮的布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呢?

生:围巾、衣服、背包、领带等。

师:让我们一起欣赏吧。(观看ppt)扎染的运用很广泛,他们装饰了生活美化了环境。你们想不想学习扎染的方法?老师有个好主意我们一起开一个染坊去装饰我们的环境好不好?(设计意图:了解扎染的重要作用,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好

师:我们学校的特色教学是农家。我们叫他农娃染坊怎么样?

生:好

师:染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老师有个好方法!我们可以先用纸试试。想不想和老师开这个大染坊啊?(设计意图:由扎染延伸到了染纸,并揭示课题)

生:想

师:农娃染坊正式开张啦!(揭开事先盖在招牌上的扎染作品)

板书课题:染纸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扎染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通过展示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发学生学习印染的兴趣。再结合校本教材农家以开展农娃染坊为引线揭示染纸这一课题。

(二)欣赏作品,探索发现染纸方法

1.欣赏作品,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几幅染纸作品,组织学生欣赏,感知学生发表自己对染纸的印象和想法。(多媒体首先展示染纸作品,学生回答折纸方法后教师展示虚线表示的折痕。)

图1 图2

师:你们看这些染纸漂亮吗?染纸上的图案是有什么样的规律(图1、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染纸对称重复等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染纸需要先折后染的顺序。让学生从作品中总结染纸的顺序,自主探索染纸的方法。)

生:

师: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

这样的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回答的非常好这些染纸需要先折后染。

(设计意图:“授予鱼不如授予渔。”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是学生难以忘记,更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成就感。所以在未开始学习染纸之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纸的过程。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染纸作品,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染纸的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染纸对称、重复等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染纸需要先折后染的顺序。)

2.探索折纸方法

图3 图4

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有这些都是怎样折出来的?并示范给同学看。(设计意图:探索折纸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使课程中的教与学相辅相成。)

生:回答并且示范。

学生指出其中各种折纸方法,教师讲解这是什么折纸方法。

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折纸方法?(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创作想法,加强小组合作)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老师看到了很多种折法。老师这儿还有几种常用的折法,大家可以看一看,或许从中可以受到一些启发。(媒体几种常用折法)

①折叠(学生随教师一起练习)

A:将方形纸反复对边折,再对角折,折成一个小三角形。同时展示作品效果。

B:将方形纸反复对角折,折成一个小三角形。米字折剪纸的折法,运用剪纸的折法染出团花。

C:也可将方形纸反复对边折,折成小正方形。田字折

②扇形形折叠:将纸以直径为折位线对折,再对半么为折位线反复对折,折成小扇形。

③长条折叠:将长条纸反复对边折,即折成一个个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④辐射折。

折纸练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不同的折法,可以小组合作,看看哪一组折得最多,最新奇。

学生练习不同折纸方法

总结:以上是我们染纸中最长见的折叠方式,另外还有卷云法、任意法及揉纸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它的折法。这里就有很多奇特的折纸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总结展示不同折纸方法。观看课件拓展学生的思维。

2.探索染纸方法

(1)选纸小实验

师:纸我们折好了,现在就可以染了。是不是所有的纸都容易染色呢?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纸中选出最容易染色的纸。看看哪个小组又快有准确的选出来。

生:小组用不同纸实验染纸。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选出生宣作为最佳材料,运用实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把握好宣纸的特性。为下一步的染纸做一个很好的铺垫练习。

(2)总结染色方法:

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都不一样。如何染呢?大家先动手试试看,在动手过程中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染的?事先准备好几种染纸染料,(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自学探究,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学生回答:运用什么方式染纸

教师边听学生介绍边示范。(设计意图:学生讲解的同时教师示范直观的表现学生染纸的方法。)

①浸染法 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颜色,请学生给这种方法取名,并总结出板书《浸染法》

②滴染法 师:操作滴染法,板书:《滴染法》,师生尝试操作。

③点染法 用毛笔点上去叫点染法

师: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如冲染法、破淡法。

教师示范染纸方法,同时课件展示染纸图片加深学生印象。示范时强调染纸时注意水分的把握,染料不能太多,太多不容易把握染出的图形,太小画面显得零散。

掌握了染纸的基本方法,同学想想如何再能让染纸更漂亮了呢?

学生:

师:染纸在染的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对比与统一。对比色给人的感觉是对比强烈、色彩鲜艳。同类色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统一、清新淡雅。

设计意图:染纸在染的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这与上一次课内容衔接。让学生要善于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融会贯通。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发现、思索、大胆表现。

媒体出示:几张色彩和谐、搭配不一的染纸作品提醒学生在运用色彩方面的知识点和注意点。

小结:单色有单色的美,多种色彩有多种色彩的美。在多种色彩搭配时,可用对比色或和谐色,我们还可用点、线、面,也可全用面或线,在制作过程中请注意色彩、图案的搭配。

(三)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1、设置情境,布置作业:染纸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农娃染坊将开展一个展销会。希望染坊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设计出有创意的染纸作品,小组间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教师个别辅导使用浸染法染纸的学生:染时可以恰当留空白,留大了不好看,给人感觉零散,不易形成美丽的图案,不留空白让人觉得画面堵得死,恰当的留白会增加美感,使画面色彩协调,搭配舒服。

(四)作品展示,共同点评

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将染纸夹在绳子上进行展示。

a.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

b.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评选出“最优秀的印染师”。

c.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并在多元化的积极评价中,回顾掌握染的环节。这一评价环节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今天同学们真了不起,染出了很多漂亮的染纸。如果把它们再加工成艺术品,会有什么效果呢?我们来看一下。(出示媒体课件)

师:课后拓展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运用已经染好的纸制作小小工艺品,记住等纸干透以后再进行折叠剪切粘贴。

生;欣赏染纸工艺品。

师:你们还想把它设计成什么,如何让用染纸装饰生活?你还有哪些好的染纸方法呢?

生:讨论回答染纸的用处。说说自己打算用染做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染出了美丽的染纸,更主要的是在染纸过程中,通过我们的实践,学会了很多色彩搭配的知识,希望我们在今后学会运用这些色彩知识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对染纸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示范讲解、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努力实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板书: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折法:米字折、田字折、辐射折、扇形折

染法:滴染、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6: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的创造才能,培养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

课前准备:教师备教具,学生备硬纸片、剪刀。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课:

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观赏。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新课:

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

三、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尝试制作。

1、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互助帮助解决困难,教师辅导。

四、教师指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纠正。

五、学生分组,合作一个插接造型。

六、评讲:

学生把本组的作品摆好,集体参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感。

课 题:风(想象画) 一课时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风吹时所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1、学生备画具。

2、有关刮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刮风的录音给学生听。

问:这是什么声音?能不能画出来?

二、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的学生作品。

讲解课文,使学生理解画题的要求――通过风中的人和物表达无形的风。

三、请学生描述他们对风吹时见到的印象(包括微风、阵风、台风等),应借助具体物象或被风吹而产生形态变化的物象来表现风,出可根据此印象进行夸张性的联想进行表现。

四、启发学生构思:

应抓住风吹时物象变化最鲜明的一两件物组织画面,可根据构思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的气氛、景象绘画出来。

五、学生作业。

六、评讲。

篇7: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知识要素

了解间色的组合,感受复色

技能要求:

运用水粉画技巧写生盆花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图片欣赏,发现常见物品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用间色和原色写生盆花,并添加自己的创意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和用笔方面去自己与他人作品

教学重点

知道间色的形成,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间色的调和,构图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示范与欣赏

1.教师示范三间色形成的过程,用课件做出三间色的来源。

2.学生试着在纸上调出三间色。

3.教师出示由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二.构思与构图

1.欣赏盆花,并讲解盆花的基本结构。

2.讲解如何安排画面(构图)。

3.分析三原色和三间色在盆花的表现上如何安排。

4.画出盆花的铅笔小构图。

三.创作与修正

1.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2.直接用单色起稿,要求构图饱满。

3.颜色水分适中,不宜太干或太湿。

4.涂好的颜色不宜修改,以免弄脏画面。

四.展示与

1.完成的作品平放在地面上。

2.相互欣赏并评论。

3.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

4.谈谈对水粉画的感受。

篇8: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知识要素

多折剪及阴阳剪

技能要求

运用多种剪刻方法进行制作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剪纸的特点和规律,体验剪纸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运用剪刻方法,创作多种形式的剪纸作品

欣赏与评议: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发表个人意见

教学重点

掌握剪纸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剪刻出有创意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现

1.教师剪纸示范,或运用课件展示剪纸的方法。

2.比较认识剪纸形象与绘画形象有何区别。

3.比较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特色。

4.归纳:剪纸造型特点是形象概括、夸张、装饰性强、对比鲜明。

二.尝试与交流

1.多媒体展示最早的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了解猴团花和马团花的特色。

2.剪纸的方法:对称剪刻、阴刻、阳刻。

3.欣赏剪纸作品,讨论作品表现哪些内容,纹样对形象的美化装饰作用。

三.创作与实践

1.多媒体演示制作步骤。

2.学生尝试模仿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可选择对称剪、多折剪、阴阳剪等方法。

四.展示与评论

1.把作品展示出来。

2.以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教师,对剪得好、讲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篇9: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和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

学情分析

1、复习旧知识、导入出示冷暖对比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流。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环来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导入出示冷暖对比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流。

1、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

1、师引出对比色感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知识,直观感悟。

3、欣赏和分析

(1)、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讲解绘画比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自己的配色习惯?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四、巩固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五、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评“个性鲜明、色彩运用合理、构思巧妙”之作。

六、收拾与整理(略)

篇10: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②能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的性质、装饰花纹。

2.过程与方法:①欣赏民间虎头帽、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禹意”。②了解现代款式多样,用料各异的童帽,感受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提高。③在创作与表现过程中、学会结合应用印象设计。

3.情感:①对帽子设计产生兴趣。②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形状和装饰花纹。

教学难点:

能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设计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不同款式的童帽。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童帽的好奇之情。①欣赏传统的童帽与现代的童帽,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禹意”,了解童帽设计与应用的关系。②尝试探究设计的方法。。③欣赏学生用线描手法设计的童帽。

2.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自己见过或用过的童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在欣赏虎头帽时能说一说有什么主要的特征?(2)你能用设计童帽的方法设计不同的款式吗?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与创意想象:(1)童帽的基本形。有帽盖、帽花有具象形、抽象形的花纹变化等。(2)抓住基本形进行变化。帽盖有圆柱体、半球体、封顶与露顶的变化,(3)引导创作构思。①从季节、功能上进行创作构思:我设计的童帽是御寒、防晒、还是装饰或保护用?②从童帽的基本形进行创作构思:从帽盖、帽檐、帽耳、贸花中思考变化,创造与众不同的童帽。③从童帽的色彩、花纹进行创作构思:如具象形、抽象形的花纹、冷暖、明暗、深浅等对比色。

4..小组活动:讨论:了解童帽设计与应用的关系,感受不同材料、怒涛款式帽子不同的审美效果。

5.选择与构思。①从季节、功能上进行创作构思?②从童帽的基本形进行变化构思。③从童帽的色彩、花纹进行创作构思。

6.创作表现。①了解本课的作业要求。②分析童帽的设计步骤:构思:画出帽子的外形:尝试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先,表现童帽不同的。质感:与众不同。

(三)作业布置:

能用不同的线设计与表现不同的质感款式的童帽。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价:外观美丽、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装饰花纹简练、有趣、线条流畅,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表现不同的质感款式的童帽。

篇11: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了解有关鱼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画鱼的基本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转载于:www.hNNsCy.coM:用彩墨画鱼美术教案)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尝试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回忆中国写意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自学自创画鱼的方法。掌握鱼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运用。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爱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同时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至少两种鱼的画法,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

难点创造多种方法画鱼,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尽量避免描、涂、抹。教法:导入法、讨论法、展示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交流法、总结法教具:国画工具(毛笔、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洗笔筒、毡子或报纸),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你看到了什么?(看看它们长的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2、如果让你用国画方法表现,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现?

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小组讨论,并尝试绘画)

3、发表、展示本组的方法。

4、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你看到了几种表现方法?有哪些是新方法?

1)观察,分析。

2)尝试表现。

3)发表本组的方法并演示。其他组补充。

4)观察分析。

三、实践与指导

按照课件上的方法步骤临摹一幅鱼。

四、展评、评价、继续修改。

第二节

一、问题导入:

你喜欢什么鱼?

它有什么特点?

它喜欢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什么植物?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一幅鱼的画。

三、实践与指导

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最后给它加上简单的背景。表现出一幅奇特的海底世界。

如何添加背景。同桌讨论交流。学生操作。

指导重点:应:笔断意连下笔有力

忌:来回涂抹反复勾描引导实用美观的构图。

四、小结展示用笔和用墨好的作品。

整理物品。分析优点。整理物品。

板书设计头用彩墨画鱼

身体几种方法:鳍顿笔湿笔颜色的搭配尾巴中锋渴笔侧锋

札记:有了上节课的铺垫,本节课学生画的好多了。但难点是鱼的身体与尾部的连接要自然,但又不能没有变化。

篇12: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知识要素

色块之间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块的拼贴组合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

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

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点

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

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

1.学生制作:

①选择材料;

②画草图;

③选择表现方法;

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篇13: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

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

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

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

(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

(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

(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

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

三、教师示范画

(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2)对比、讲解:车身零件之间的衔接,轮胎要画几个圈、钢丝的画法,链条的精细描写等

四、让学生讨论:

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小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五、临摹自行车局部。

(要求只画一个局部,构图饱满,线条丰富、流畅。)

教师巡视辅导。

六、与交流:

(1)学生优秀学生作业,师(2)师最后,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同学们大部分都见过自行车,并能较完整的说行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各部分采用的不同线条意识模糊,对于这一点,我采取两种办法解决。首先,我现场板画并分析各部分线条的不同,然后又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优秀的学生作业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细节的。这也是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是,从学生作品来看,我输忽了自行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各部分过于松散、紧凑、大小关系不能把握等情况,教学中我应该在现场板画得时候就注意引导学生多注意相互之间的比较,并加强在学生作画中的指导。另外,由于平时类似的课程教学较少,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正反应出线造型是学生的弱点,今后应加强练习。

篇14: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鱼的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画鱼的方法和步骤,能大胆地运用做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并有一定的组织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鱼,进一步认识写意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变化,教会学生用彩墨画鱼的方法,表现不同造型的鱼,从中体验彩墨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用彩墨表现出富于情趣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画具,课件,学生用纸、墨、色、碟、水桶、印泥。

2、学生准备:

画毡或旧报纸,毛笔、板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底世界水的声音)

生:好像是水的声音、泡泡的声音。

师:是的,现在我们听到这种声音,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里。那在海底世界里最多的是什么呢?鱼。那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鱼呢?

生:各种颜色的都有,红、橙、黄、绿、蓝、紫等。而且还有不同的花纹,横的、竖的、斜的等。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是的,鱼是水中的动物,它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16000多种。它五颜六色,形态万千,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动物。那现在我们就结伴一起去看一看美丽的鱼儿吧。(课件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看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鱼儿,同学们一定心痒痒的想动手试一试,今天我们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现,那就是用彩墨——画鱼。(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鱼儿

师:通过刚才的海底畅游,你肯定又发现了好多奇形怪状的鱼儿,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师:哦,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可以归为它们的形状。除了形状不一样,还有不同吗?请大家观赏一些奇特、美丽的鱼。(出示课件,观赏鱼图)

生:颜色。

师:对,你们反应真快。这么多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我们同学们一样。每人都是不同的。那除了不同,这些鱼儿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结构大体一致。你知道鱼儿一般分哪几个部分吗?不同的鱼各个部分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分小组讨论,认识鱼的外形结构和鱼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予以总结: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现在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活在水里的鱼,那下面我们来看看游在纸上的鱼儿吧。

2欣赏作品,教师示范

师:自然界的鱼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气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留心去体会一下。

(播放课件,展示作品)

教师边放边简单介绍

①欣赏韩美林彩墨画鱼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奥运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是不是感觉这个鱼更加可爱啦!这幅画主要是用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用墨和颜色进行渲染,墨和色结合的恰到好处使画面生动简洁,而且整幅画一种鱼按不同的方向去排列,在形式上也感觉很新颖、很奇特。

②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师提出问题:1作者是怎么表现鱼的?2怎样用毛笔蘸色才能表现出鱼的特点呢?

生仔细观察得出:有的画用墨和色直接勾勒鱼的外形,有的外形很模糊。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到的两种画鱼的方法。勾染法和泼染法。下面老师来画一下这两种方法表现的鱼。勾染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勾出鱼的形状再填色。而泼染法则直接用毛笔画鱼,没有明显的外轮廓。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两种方法如何的画出不同形态的鱼,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画完两条鱼后,让学生再观察海底世界的图片,还缺少什么?

生:水、水草、珊瑚……

师:对,我们要多加一些植物或鱼,让画面丰富多彩。好了,老师的这一小部分海底已经画好了,那你们都想好自己的那一份要画什么了吗?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画我们心中的海底世界吧。

(三)尝试创作

1、现在大家一定特别想画了,请大家先清楚今天的作业要求,然后再动手创作,课件出示要求: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大幅的彩墨鱼,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在这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海洋鱼类的图片,让学生在这种愉快感中进行创作。同学们可以小幅度走动观察、动手,让学生学会合理分担各自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四)展示交流

教师将学生作品黏贴在海底世界的长卷上,请几位同学进行走动展示,播放背景水流的音乐,进行“游在纸上的鱼儿”海底世界的展示。并且请小组简单介绍自己的画,教师予以鼓励。请学生交流感受:看了这些图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观赏后的感受;美、漂亮、可爱)

(五)拓展提高

教师:鱼不仅漂亮、可爱,而且代表着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绘画、陶瓷等众多艺术作品中也都留下了鱼的身影。(出示艺术图片课件)

在这一课当中,我们不仅了解学习了鱼的基本特征,并学会了用彩墨表现鱼的方法,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鱼,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篇15: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愉悦。

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2、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通过思考讨论进行描述能够敢于联想,用于实践。

3、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日用品的联想,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

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到底像不像老师听说的那样?我们来做个猜谜游戏怎么样?(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这是什么?(球拍、秒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二、新授:

师:谁能说说你对“联想”这个词是怎样理解的?

生1:根据某事物进行想象。

生2:看见此事物而想到的东西。

师小结:由某一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这就是“联想”。

2.如何进行联想呢?让我们找方法:(课件)

①考考你:(图片外形)猜这是什么?勺子、秒表问:是根据日用品的什么猜想出来的?

生:外形(板书)

小结:同一角度观察,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②(图片勺子)问:这些都是什么,老师给它变了?

生:角度。师补充:我们可以多角度观察。(板书多角度)小结:同一个勺子变换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③(图片毕加索《牛头》)问:这是什么?生:自行车把手和车座

师: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毕加索利用废弃的现成品进行组合,简单而逼真。(板书组合)

师总结:刚才用到的拟人方法就是联想中的一种方法!

(课件)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作品,也会给同学们带来创作的灵感。

3.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听。

生:水瓶倾斜着可以联想成蝴蝶;横着联想成汽车;勺子可以联想成人物等。

4.示范制作方法:大家的想法真好,我觉得xx同学的想法最好实现。让我们看看将xx同学的水瓶变成蝴蝶的方法。

制作过程:

(一)根据用品的外形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

(二)利用手工纸剪出制作蝴蝶需要的部件。(如:眼睛、翅膀、装饰等。注意色彩搭配)

(三)注意动态特征的表现。

(四)整理完成。

师:谁来说说将水瓶变成蝴蝶的方法?

生:总结步骤。

师:这种方法你学会了么?

三、提出作业要求:

师:想对你手中的日用品进行联想么?让我们看看制作要求:(课件)

(一)根据自己手中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大胆展开联想;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创作,注意色彩要深浅搭配。

(三)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合作完成。(分工要明确)

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用你手中的画笔、彩纸等材料,将我们生活日用品来个大变样,来参加生活日用品“变、变、变”的竞赛游戏,好么?生:好。

师:看谁能在竞赛中获得奇趣星、巧手星、色彩巧配星?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课件循环播放欢快音乐)小组合作要明确分工;强调色彩深浅搭配;

根据生活用品的外形特征进行联想。

五、展示作品,评价提高。

(1)学生自评(创意说明)

(2)学生互评,教师随机点评。(新秀奖、奇特奖、最佳色彩搭配奖。)

六、总结:

师:真没想到大家能把这些不被关注的生活用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巧手的配合,变得这么漂亮新奇!

让我们拿起联想装饰后的生活日用品,找到你的小伙伴一起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蹈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美术课!

板书:

14、生活用品的联想

外形、夸张、角度、拟人、组合、特征突出

教学反思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日用品因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从而引起学生对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学生在此课中可自由选择表现形式,从学生的作业看,大体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绘画表现,二是装饰制作。在教学中我重点进行两方面的指导,第一,在观察同一物品时,可以调换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进行观察,因观察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联想;第二,同一物品从同一角度观察,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由于日用品的范围很广,少数学生一时很难确定自己的表现对象,后来我就带学生把日用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帮助学生确定表现对象。用构图问题,解决本课知识重点,结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些不足,如,示范作品对学生的思维有了束缚,学生有模仿现象,作品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即自我学习的意识不突出,学习较被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创造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篇16: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象创新表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三、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分析课题,针对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发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学生听课。

3、组织小组讨论:谈一谈你的现在,想象一下将来。

小组交流:现在——将来

大胆想象,可以幻想未来的自己。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将来是未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2、书中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的?

交流构思,相互启发。

四、艺术实践

1、分析构图方法,了解不同的构图方法。

2、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3、展示任务才靠图片。

五、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己的作业。

六、作品 评价

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篇17: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二、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与思想。

三、培养乐于观察事物,形成对静物绘画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一、学生能运用所学对静物进行分类、组合并形成基本的构图意识。

二、让学生了解静物画家及线描静物画作品。教学难点:

一、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

二、初步运用构图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思想。教具准备:各类静物、

学具准备:画纸、橡皮、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1、老师拿出一个苹果,询问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讨论苹果的用处(有营养、好看)图片展示各类物品(水果类、蔬菜类、学习类、家庭生活类等等)。蔬菜和水果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各类文具等生活用品因为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成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我们可以给这些物品使用一个统一的概念名称)

2、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这些物品,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这些物品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叫做静物。我们把它们摆放在一起的时候,就给它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庭。 3、展示课题《静物一家》

二、探究学习:(13分钟)

1、同学们,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请你们将它们组合起来摆放在课桌上。(学生随意的组合)

2、老师这里有几张静物的图片,想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张你觉得比较喜欢的好吗?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选择?(老师总结,这也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一幅比例大小合理的构图,给我们的心里感觉是比较舒服的)

3、构图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的摆放静物,这里面同学们可以考虑主题物体占据大面积位置,次要物体要起到衬托主体物的作用。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比例合适、构图饱满。

4、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把课桌上的静物摆放做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老师帮忙指导、及时评价并帮助学生摆放静物。(由学生尝试画一幅静物的构图练习。要求静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和比例要适当,并及时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并示范线描写生:(老师在黑板上用线描的形式示范静物线描写生。边画边讲解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穿插组合。)

5、静物画: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欣赏线描静物绘画作品。(在欣赏作品时提醒学生应该注重观察画面的构图。)

三、作业(18分钟)

1、在画纸上以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静物组合。

2、画面中物体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饱满,画面美观。

四、交流评价:(5分钟)

互相欣赏同组之间的作品,可以从构图和线条变现的角度进行评价。(构图是否饱满,画面中心有没有太偏)

五、课后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物可以成为我们的艺术作品?你是否愿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记录下来,留下我们对美好生活回忆呢?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 上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难点: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气氛渲染,激情导入:(播放升国旗的不同场景图片)

1、旗手舞动国旗,全班起立,齐唱国歌。

2、每当国旗升起,我们感受到了庄严与豪情,国家与我们此刻血脉交融。揭示课题。

二、游戏问答,了解常识:(课件出示所提问题 图片)

1、游戏问答,了解五星红旗。

(1)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什么吗?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你知道五星红旗中的五颗星星的寓意吗?

(3)你知道在国旗升起时,少先队员应该做什么吗?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连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2、每当国旗升起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每当国旗升起时,豪情满怀,心情澎湃,升旗仪式是庄严而又神圣的。

三、拓展思维,指导表现:(课件播放、展示)

1、旗帜是方向、是力量、是一种信仰,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想一想、说一说,会在哪些场合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升起呢?

2、视频欣赏,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感受气氛,了解旗手、护旗手。

3、解决画面表现时的困难。

4、(1)人物动态:

a、播放不同场合下的升旗图片,认识不同场合下的不同旗手、护旗手。b、对比观察,了解在升旗时不同身份人物的姿态(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举起右手敬礼、行人行注目礼等),请一名同学表演关注升国旗时的姿态。(2)人物态度:局部人物图片欣赏,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3)画面气氛烘托。

a、对比欣赏《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与其他摄影作品,说说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出来呢?

小结:人物的位置、动态以及相关环境的位置分配,决定所需要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景。

b、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一般可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4)画法指导 画面中,国旗出现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请同学上台添画人物,教师指导反馈。

4、学生谈谈对记忆力画升旗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四、创作表现:(课件循环播放优秀学生作业)

1、活动: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将当时的场景画下来。要求:画出升旗时色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学生绘画时出现的问题。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课件出示中国的四大发明、名誉等图片)

1、师生共同评价,评一评谁的画气氛表现最好,能让人感受到升旗时那庄严、热烈的气氛。

2、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难点: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校园黑板报图片)

1、欣赏几张校园黑板报图片,了解黑板报用途。

小结:黑板报可以美化教室和校园,传递知识,体现班级和校园的精神面貌。

2、师:马上要迎来国庆节了,今天我们做一名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份国庆专刊黑板报效果图。

二、分析探讨,获取知识:(课件展示各种黑板报图片)

1、分心观察,了解黑板报的组成要素。

小结:黑板报由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2、观察黑板报范作,认识报头。

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3、学生尝试画一报头草图,教师进行指导。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黑板报相关设计内容的要求。(1)黑板报正文设计和要求。

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黑板报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

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三、掌握方法,丰富创作:

1、黑板报板块设计(不同形式的板块设计图片欣赏)。每个板块边框形状各不相同,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应。

2、巩固板块知识(出示几张板块搭配草图)。

找一找板块之间怎样搭配最合适,说说哪些板块之间搭配有问题。

3、师生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庆祝国庆节”,从众多的报头、板块外形、插图选择合适的进行拼一拼,摆一摆,并安排好板块标题位置。

4、反馈评价拼摆好的板报。

小结: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5、优秀板报设计图欣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升国旗的意义,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的描绘对主题进行表现,烘托主题。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绘画表现。

3、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黑板报的组成元素。难点:学习黑板报版面设计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黑板报书籍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二、设计表现:(播放优秀的黑板报图片)

1、作业要求:设计一期国庆专刊版面效果图。

2、学生创作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交流,评选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参加班级的竞选,最终全班选一个最佳方案,共同完善后,分工实施。

四、拓展延伸:

欣赏手抄报、其他各类报纸,了解其他不同类型的群众性宣传工具。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钟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不同的钟表。难点: 应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的钟表模型。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各种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观赏钟:(课件展示造型各异的钟表)

1、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3、揭示课题。

二、了解钟: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机构。

三、设计钟:

1、师生讨论表设计方法及要求,体现设计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钟表)

2、赏析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并给予指点。

四、创造钟: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评析钟: 开展“我的红星送给谁”的评价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六、知识迁移:(动画展示)

1、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时间的?

2、欣赏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沙漏等)。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钟的历史文化。

3、课后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找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珍惜时间的意义。

难点: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游戏导入:(大钟模型实物)

“报时”小游戏:讲台上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老师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滴、滴、滴,最后一响,北京时间8点整,同学们,第一节课时间到了。准备上课了。” “滴、滴、滴,最后一响……”),请学生上台根据老师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二、方法探索:(课件展示)

1、引导并学习“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活动”绘画方法。(1)师生互动: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组画各画了什么?这组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

(3)找错误,观看课件(不是同一主人公、主题不突出、场景没有细节、组合没有主次),并说说理由。(4)教师归纳并小结。

2、引导并学习“表现在相同时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的方法。(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星期天早上,你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 分别说说家人都在忙着做些什么呢?

还有哪些人星期天的早上还在忙碌?他们都在做什么?马路上、早餐店、火车站、公园里……

(2)游戏表演:老师拨动大钟表报7点时,两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的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课件展示)

(3)认知由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单张绘画作品,并有简单文字说明。(4)反馈检测:

请学生上台将混合摆放的画整理成两组画,说说这两组记忆画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你是按照什么标准整理的?

(5)小结:画面色彩和人物形象做到基本统一。

三、创作训练:(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1、作业要求:以“时间过得真快”或“星期天早上他们在干什么”为题材画一组记忆画。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时间告诉我(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交流。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点评。

二、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三、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画的形式来展示出日记的内容。难点:人物的刻画,物品事件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连线导入:(课件出示四段文字、四幅绘画作品)

1、出示四段内容相近的文字、四幅看似相同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连线游 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图文表达要准确。第一段文字:草地上有一高一矮两朵花。第二段文字:小花害羞地躲在大花的后面。第三段文字:大花低头安慰小花。第四段文字:两朵小花生气了。

2、板书课题:周末日记(学习活动一)

二、方法探讨:

以一段范文为例进行讲解:(课件出示)

出示一段日记:6月5日晴,早上爷爷来到院子里,顺便把鸟笼挂在了树上,爷爷坐在凳子上边扇扇子边听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只要动物与人和睦,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一步:找词语

找名词:爷爷、院子、树、笼子、鸟、扇子。找动词:挂、扇。

第二步:确定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三个完全不同的爷爷形象)

1、提出问题:要画几个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男、女、老、少)画面中的典型人物是谁?

生答:画面中的人物是爷爷。

2、怎样画爷爷这一老人形象?(课件出示人物动态)生答:胡须、皱纹、缺牙、稀疏的头发、驼背……

3、怎样使画面情节一目了然?

生答:将主要人物放在画面中心位置上。第三步:确定人物的服饰(课件出示着装)

人物的服饰:可根据文字提供的时间、季节、职业等来确定人物的服饰。生答:6月5日是夏季,爷爷应该穿短裤、短袖、背心、拖鞋。第四步:确定人物动态

人物动态:是跑、站、坐、跪、趴还是躺……

生答:人物动态是:坐。画人物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扇子扇风。第五步:背景、道具(课件出示树、鸟笼、笼中鸟)师:添画什么背景?什么道具?

生答:背景是院子、树。道具是笼子、扇子。在空白处补充一些与主要场景相关的细节,使画面看上去更加丰富。例如晴朗的天空、鸟发出的叫声…… 第六步:添加文字

根据画面的布局来确定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文字的排版,横排或竖排都可以。(课件出示学生作品)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出示一幅作品,让学生分析文字的排版、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三、创造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篇周末生活日记。欣赏同龄孩子的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当着全班及时点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画日记的记叙性,用故事来说明日记。难点: 确定版面,人物刻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尝试导入:(课件出示一个穿着短袖长裤,头上只有三根毛的男孩形象)

1、分组,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同一人物三个不同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

2、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发现问题。小结:

1、人物的发型保持不变。

2、人物的着装保持不变。

3、人物动态可以有所变化。

3、板书课题:周末日记(学习活动二)

二、认识组画:(课件展示:以三毛的连环画作品为例进行讲解)师:这个男孩就是三毛,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三毛的连环画。

1、画中没有文字,要求学生为每幅图配上一句话。目的:认识图文组合。

2、出示一组(四张)打乱顺序的连坏画,要求学生重新排序。目的:认识事物的发展是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

3、欣赏三种不同的连环画版画。目的:认识组画的版面形式。

三、感悟文字:(课件出示两段文字)提供两段文字进行比较。

第一段:

1、星期六,妈妈带我去买衣服。

2、买哪一条裙子呢?

3、我觉得不喜欢。

4、后来我挑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妈妈带着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段:

1、星期六,妈妈开车带我去买衣服。

2、服务员阿姨递给我一条裙子。

3、我在镜子前试了一下,觉得不喜欢。

4、后来我就自己挑了一件格子长裙,我终于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提问一:哪段文字的操作性更强? 提问二:哪段文字更有意义?

提问三:圈出文字中能再现画面的词语。

四、方法探讨,绘画指导:

1、绘画步骤。(课件出示绘画步骤图)

(1)构思:可先想画面再出现文字,也可以先有文字再想画面。(2)确定排版。(3)画主角。(4)画场景。

2、引导认识组画不同画面的变化处理。(课件出示变化图)(1)故事可以在场景上有变化。(2)可以在时间上变化。(3)可以变化周围的人物。

3、出示同一故事,哪一个更精彩?(课件出示两组故事)(1)从文字上进行比较。

(2)从文字放置的位置进行比较。(3)背景的变化。(4)构图。

五、创造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用画笔记录下故事发生的过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及时点评引导。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 周末日记(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

2、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得丰富的重要元素。

3、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

4、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价拓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评价拓展:(学习活动一)(课件出示)

1、画了几个人?你能区分画中人物的性别和年龄吗?

2、人物有着怎样的动态和表情?人物刻画细致吗?

3、添画了什么背景?

4、图中的关键词是怎样转换成画面的?你能找出文字中的某些词语和画面相对应的地方吗?

5、文字放在画面的哪个地方?你认为合理吗? 欣赏画家创作手稿与作品。画日记画的好处

二、评价拓展:(学习活动二)(课件出示评价要点)

1、故事的主角是谁?你能找到吗?

2、画面是怎样排版的 ?

3、语言文字是否简洁清晰?

4、有无起因、经过、结果?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纸团、纸绳作品。难点:掌握纸团、纸绳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皱纹纸、彩色卡纸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了解材料:(课件出示)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回答:这些作品是用皱纹纸、卫生纸制作的,用了搓、揉的等方法制成纸绳、纸团,再用纸绳、纸团拼摆、粘贴成画面。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二、反馈交流,准备材料:

1、尝试练习.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2、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所用纸张面积大小一致,就能搓出大小基本一致的纸团。(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散?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始终往一个方向搓动,纸绳不易松散。往顺逆两个方向搓动,纸绳容易松散。

3、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料。

三、教师示范,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课件出示制作步骤的文字,进行小结)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粘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欣赏分析教材中范图,学习方法。(课件出示教材中范图)(1)教材第12页下图:小纸团既可以排成线,也可以连成片。

(2)教材第13页左下图:分析表现太阳的四种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3、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课件出 示范图,让学生评鉴)

4、学生给两幅作品提出评价。(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5、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四、掌握技术,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料,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五、相互评价,延伸拓展:(课件出示工艺作品欣赏)

1、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2、艺术作品欣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纸做出各种小零件,感受纸的特性。难点:利用各种方法来制作纸条。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彩色卡纸、剪刀、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作品赏析,提供更多参考:(课件出示)

1、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2、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特点。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3、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二、体验感受,尝试探究:(课件出示)

1、零件制作小训练。

参照教材第14页图样,探究各种小零件的制作方法,折出各种小零件。

2、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3、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4、分组展示。

5、分析问题。

分享并思考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比如涂胶、卷纸时无法做得很精细。教师小结并顺势转入示范环节。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课件出示)

1、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象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象创造,制作细节时借助牙签或镊子进行造型。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方法,解决小训练时遇到的疑惑。(4)粘贴组合成形。

粘贴时借助牙签或镊子进行固定。学生仔细观察粘贴方法,解决小训练时遇到的疑惑。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 纸品乐陶陶(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件纸筒剪刻造型工艺品。

5、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剪、切、刻、压、卷、贴等多种方法。难点: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纸制工艺品。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3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示范导入,引发兴趣:(课件出示)

1、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纸筒剪刻成人物造型,重点技法演示时要适当慢点,确保清晰呈现。

2、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学生根据所见谈谈教师运用了哪些基本方法:卷、剪、压、折、贴等。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纸品乐陶陶(学习活动三)纸筒剪刻造型。

二、尝试制作,学习方法:(课件出示)

1、学生看书自学,琢磨教材第15页上图中的纸筒的切口的位置、方向、长短的变化该如何制作。

2、学生尝试作业,选择教材第15页上图中的某个造型作为范本,设计制作。

3、尝试作业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4、归纳纸筒造型的主要步骤。

方法一:先卷筒,后剪切、推折成形。方法二:先切割,再卷筒、推折成形。

5、再次尝试作业,可选择教材第15页上图中其他造型作为范本,也可以在第一次尝试作业的基础上继续改造。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

三、欣赏感受,发散思维:(课件出示)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2、教师出示纸筒剪刻的优秀作品与学生的尝试作业作比较,引导学生欣赏。(1)作品是否凹凸明显。

(2)作品是否体现了疏密关系。

3、以人物造型的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不同作品分别怎样表现人物各部位的,如头部、躯干、四肢等,分别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四、创作表现,教师辅导:(课件出示)

1、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纸筒剪刻造型作品。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有创意、制作巧妙的作品及时引导学生欣赏,相互促进、交流。

五、作业展评,体验成功:

1、展示作品。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摆至本组展示区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自由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互评作品。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并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的作品。

3、教师点评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五课 草丛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分析草本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能大胆想象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达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草的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难点: 掌握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激趣:(播放轻柔的音乐)

1、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关于草丛中的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叶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睛猜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三、组拼(几颗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颗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颗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颗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颗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小训练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在小白纸上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遮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六、欣赏:(课件播放学生线描作品)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颗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象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宜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离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速写引入图案:欣赏速写作品。提问:花卉的写生应该注意什么?

花瓣的外形、花瓣的纹理、花瓣的层数、花朵的整个外形。提问:图案与写生作品有什么不同?

写生是真实的表现,图案则抓住花的特征大胆夸张概括。

2、揭示课题。

图案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将这样的图案称为花卉纹样。

3、板书课题:花儿朵朵(花卉单独纹样设计)。

二、认识纹样: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纹样。请你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2、比较有花卉装饰和无花卉装饰物品的不同点,感受花卉装饰对物品产生的美感。

3、比较向日葵、马蹄莲、灯笼花的摄影图片。要求学生从花瓣的外形、花瓣的纹理、花瓣的层数、花朵的外形等方面来区分。

三、变形要点:

1、出示三种方法对菊花进行纹样设计:(1)简化归纳方法;(2)美化夸张法;(3)添加法。

2、出示喇叭花的装饰图案。对比三种图案变化。提问:说一说喇叭花用了哪一种方法装饰?

3、出示三幅马蹄莲的图案与速写作品比较。提问:你发现三幅图片的共同点了吗? 外形:尊重原型,几何概括。

装饰:不破坏原有结构,合理运用装饰方法。

四、装饰方法:

1、以菊花为例,引导学习装饰方法。观察用面装饰的菊花纹样,能从中发现什 么特点?(黑白有序排列)

2、你能想到什么点呢?

生:圆点、方点、三角形点等。

小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点。

3、你能想到什么线呢?

形状、粗细、排列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线。

4、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

五、创造表现:

1、作业要求:请选择一种花,运用夸张、简化、添画的方法进行花卉外形变形,再用点、线、面或点线面的综合的手法完成纹样装饰。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当着全班的面及时点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展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优秀作业等。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二、评价拓展:

1、你知道作品中画的是什么花?

2、点、线、面分别用在哪里?

3、运用了夸张、简化还是添画的方法来设计?

4、你觉得刚才同学们的作品哪张装饰画最吸引你呢?为你的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1、听音乐打节奏。

(1)同学们,悠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老师今天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带来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大家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跟着音乐打打节拍。(2)谁知道这段音乐是什么节拍吗?谁能打一打这段音乐的节拍?谁知道节拍的特点是什么?(重复、连续)。

2、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设计的小花,它们也听到了这段音乐,这不它们跟着音乐都跳起来了欢欢的舞蹈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感受归纳,形成概念:

1、观察二方连续图案。

2、认识二方连续图案。

(1)提问:小花的舞蹈和音乐的节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重复、连续)(2)小结:大家说的很对,像这样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做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我们把它叫做二方连续纹样,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花边。(补充课题)

3、认识二方连续图案的骨式。

教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同样的节拍,小花们跳的舞蹈又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小花们排列的方式不同,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花边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观察了解,掌握方法:

1、教师:正巧我有一件白色衣服,我觉得太素雅了,想给它加上一些花边,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2、教师:猜猜花边是怎么制作的?

3、学生说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1)画模板

A、图案要画得饱满。

B、可以将要剪挖的地方用铅笔标记好。(2)剪、刻模板

A、较大的地方使用剪的方法。B、细小的地方使用刻的方法。(3)印制图案

A、注意从图案边缘往中间涂抹。同时使用几支不同颜色的笔涂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B、还可以采用喷、洒等其他方法。

四、自主创作,实际运用:

1、教师:我的衣服漂亮了,可大家桌上还有一些小盘子、小花瓶。它们还是光秃秃的,让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为它们加上漂亮的花边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知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花儿朵朵(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及纹理的构成,学习描绘花朵。

2、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3、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以及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4、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基本形成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5、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评议展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本。

四、教学课时: 共4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巩固上节课内容。

二、展示评价,拓展思维:

1、教师将作业展示区划分为五个区域。

(直立式、倾斜式、折线式、波浪式、其他)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根据花边的类型贴入对应的区域。

2、教师:找一找谁的作品贴错了地方。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3、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花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能进行艺术创作。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七课 窗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学习描绘窗口和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通过记忆或想象来创造性地绘画表现窗口,发展动手能力和绘画表现意识。

3、养成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追求创意的艺术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三、教学准备:

课件、泡沫、KT板、剪刀、胶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引入话题:(课件出示园林一角,点击出现花窗)

1、情境导入:我们一起去大观园里逛逛,看,这堵墙上少了点什么?——窗,是建筑的眼睛。

2、揭示课题:窗口。

二、欣赏窗户:(课件依次出示)

1、利于观赏外景的窗户:江南水乡的花形窗框如同给风景配上了别致的画框;简约的落地窗将室外景色尽收眼底。

2、注重纳光和自身装饰的窗:木雕窗漏下千丝万缕的光芒,射破屋内的阴沉;彩色玻璃窗让教堂弥漫着神圣的光彩;巴洛克式窗户典雅优美,风情独具。

三、方法探讨:

1、做一个造型别致的窗可不简单,我们有没有好的方法呢?出示范品,看这个窗户是怎么制作的?

2、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手艺人,用剪贴组合的方法来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窗户。

四、设计窗框:(课件出示)

1、窗框外形是简单还是复杂?

2、这些窗框都是什么形状的?老师示范剪出一个外形。

3、学生尝试设计:剪出简洁的窗框外形。要求:尽量剪得大一些;纹样相同的地方对折剪;时间1分钟,剪完收拾好桌面。

4、行间巡视,展示尝试作业,鼓励大胆和灵活运用对折剪。

五、设计窗棂:(课件出示)

1、方法探讨:观察复杂的窗棂有什么规律?上下左右对称怎么剪?对边对折剪。放射对称怎么剪?中心点为原点对折剪。

2、老师示范:从折边剪进去,注意留出较宽的窗框。

3、学生参与:这个部分设计一个什么样式的窗棂?请一位学生上台折,老师指导其剪出。

4、整体收拾,局部对折镂剪完毕。

5、比较反馈:哪个最像样?其他的有什么问题?窗框外形剪破、窗框留得太窄、镂空不到位。

6、学生尝试设计:运用对折剪的方法镂出窗棂。要求:保留较宽的窗框‘灵活运用对折剪的方法;时间5分钟,剪完压平,收拾好桌面。(课件提示)

7、反馈问题:行间指导,发现问题,归类解决。

六、取景配色:(课件出示)

1、对比欣赏:你更钟爱哪一款?喜欢它的什么?

2、琢磨交流:你想把怎样的美景镶嵌在窗口里?搭配什么样的颜色?创造怎样的气氛?

七、完善制作:(课件出示)

活动:发挥聪明才智做一个造型别致的窗户,并在后面衬托一张风景画或图片,还可创意性地进一步添加装饰。教师巡视指导。

八、评价拓展:(课件出示)

展评总结:展示作业,评选颁奖(小小鲁班奖章)谈谈感受与体会,还能用什么做窗户美化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七课 窗口(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学习描绘窗口和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通过记忆或想象来创造性地绘画表现窗口,发展动手能力和绘画表现意识。

3、养成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追求创意的艺术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感受,引发共鸣:(课件出示名家系列画作)

1、情境导入:窗,是一首小诗,清风拂面。窗,是一首歌,惬意抒怀。窗,是一幅画,照应心田。

2、欣赏画作:看看画家们怎样用窗口抒发情怀,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有什么特色?

3、交流印象:说说你的感触。

4、揭示课题:窗口是心灵的写照,今天我们来画窗口。

二、艺术创想,构思立意:(课件出示)

1、艺术创想:我们来玩一个艺术布景的游戏,老师这儿有几个主题,可以用什么样的窗口来表达呢?画面需要些什么元素?请四人一个团队来当设计师,画出一张有主题的构思草图,也可以自创主题来构思。

主题文字:古老的窗口、旅程的窗口、我的窗口、节目的窗口……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草图,汇报构思,老师相机评价。

2、你想画什么样的窗口?表达什么?鼓励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建议。

三、画法指导,步骤呈现:

1、空间层次:看看这个组的草图,有几个空间层次? 画的顺序是怎样的?近(窗口前的布置)—中(窗户的样式)—远(窗外的景色),注意近大远小。

2、角度:比较这两幅画角度有什么不同?重点突出什么?(课件出示两组学生作品)

从里面看窗外突出窗外,从外面看窗内突出窗内。

3、画法:比较这两幅画画法有什么不同?重点表现什么? 线描细致地刻画了窗户及装饰,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多个窗景。

4、细节处理:请学生上台添画三个细节。

老师这有一个平开窗,怎样表现窗扇推开的效果呢?斜斜的透视变形。还想画出风吹进来的感觉,怎样表现?流畅飘动的弧线表现窗帘。透过窗的棂阁,看见墙角种的一株梅树,怎样画出它的树干? 还可以补充什么?完善构图。

5、步骤呈现: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完整地画出窗口。(课件出示步骤图)

四、自由创作,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播放轻缓的音乐)

作业要求:通过回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家或自己喜欢的窗口及景致,落款处给你的画取个名字。

五、展示交流,延伸拓展:

1、展评作业:说说你心中的最佳作品。

2、欣赏儿童诗《神奇的窗子》: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课件出示《神奇的窗子》)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八课 色彩对“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在纸上对印和玻璃上点画转印色彩画的方法,探索对印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形成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探究:(课件出示图片)

1、导入: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含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

3、小结: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导出课题:有趣的对印画,并板书。

二、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画色彩和对印。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三、反馈指导:

1、出示有关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 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还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3)想象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八课 色彩对“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在纸上对印和玻璃上点画转印色彩画的方法,探索对印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形成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1)张家界风光,(2)一块奇石,(3)一块树根。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师再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基础上去想象的结果,使人信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想象。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也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了美的形象。

二、讲授新课:(课件《春山》)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8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活泼,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为主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范式教学:

1、教师演示。

(1)在玻璃 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6)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b、弹水;c、撒盐。

2、学生为老师演示的范作命题。

四、学生作业:(课件图片出示)提出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1—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难点: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照片激趣:

1、谈话导入:出示几张班级的集体照,激起同学们美好的回忆。提问:“还记得这是在哪儿照的吗?说说谁的表情最可爱。”

2、小结:“瞧瞧我们的班集体,大家在集体生活中度过了很多开心、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还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制作一张大合照,来纪念我们可爱的班集体。”

3、导出课题:出示纸版画集体像,这些可爱的头像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爱的班集体(纸版画)。

二、探究纸版画:

1、动手尝试

师:回顾学过的与拓印有关的内容有哪些? 总结:拓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被拓印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我们今天学习的纸版画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而成的。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纸版拓印小实验。提出小训练要求:剪一些简单的小图形,粘贴后多次拓印,看看会产生什么效果?时间3分钟。

反馈小训练:强调滚涂油墨的技巧,滚涂要均匀。理解纸版画形成的原理:因为叠加的小图形边沿与底版产生了凹凸厚度,油墨不易滚涂到位,拓印后就形成了白色边缘,产生图像。

2、了解步骤 师:体验了纸版画形成的原理,那纸版头像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根据课本第29页的提示来说说你的理解。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并板书纸版画制作步骤:剪制头像——粘贴底板——滚涂油墨——拓印版画。

(1)剪制头像 画底稿:出示两张纸版画底稿,一张简洁概括,一张细节过多。请学生说说哪张画稿比较适合制作纸版画。

剪底稿:用两张卡纸重叠在一起剪好头像外形。其中一张作为粘贴用的底板,另一张按画稿剪下五官和发型。

剪眼睛:出示三种不同的剪贴眼睛的方式,说说打算怎样表现自己的眼睛。(2)粘贴底版 把剪下的五官等牢牢贴在底纸上。(3)滚涂油墨 滚涂油墨要均匀适量。

(4)拓印版画 拓印时,可用木蘑菇或勺子等,在底版背面反复摩压,使印出的头像清晰,出现局部印不清晰的情况,可以补滚油墨后再印。小结:油墨要滚均匀。拓印纸与底版之间不随意移动。

三、学生作业:

1、出示作业要求:给自己做个头像底版,然后将各自的头像印到同一张底纸上,组成全班师生的纸版画“大合照”。集体拓印时请互相配合,有序进行。

2、欣赏一组纸版头像。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4、自评、互评、师评作业。评价要点:谁的头像抓住了自己的表情特征?谁的头像最清晰具体?

四、总结拓展: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版画相关知识。

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板、石板、麻胶板、铜板、锌板等面板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板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

神和协作风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难点: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颜料、画笔、玻璃、笔、洗具、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对比导入:

1、出示两张教室图片,一张是没有装饰的教室,一张有装饰的教室。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哪间教室更有节日氛围呢?

2、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布置节日教室。

二、探讨装饰方案:

1、引导讨论布置区域与分工。

(1)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哪些地方可以布置一下? 小结:可以布置的地方有窗户、吊扇、日光灯、黑板等。

(2)根据教室可布置的空间,将同学分为窗户组、吊扇组、日光灯组、黑板组,认领布置区域。

2、引导学习布置方法和方式。

(1)课件提供一些常见的装饰物:彩带、彩链、彩旗、窗花。请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饰物布置在什么地方合适?

(2)学生分组自学,介绍制作方法,教师制作答疑,了解彩条、彩链、彩旗、窗花等饰物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彩带制作:将纸条卷成纸筒后压扁,剪出二方连续花纹,展开后就是美丽的彩带了。

彩链制作:先将彩色纸裁成纸条,再将纸条贴成纸环,最后把纸环与纸环连成长长的纸链。

彩旗制作:将彩色纸修剪成不同形状的小旗子,在旗面贴些不同颜色的装饰物,最后用绳子把彩旗合起来。

窗花制作:多次对折剪(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根据学生介绍过程,师生共同进行现场制作演示。(3)你还会借助其他材料装饰教室吗? 如花伞、气球、皱纹纸等。

(4)你还会制作出不同的装饰物吗? 如拉花、门帘等。

3、布置方案设计。

(1)请小组集体讨论,并由小组长画好布置草图。

(2)由组长分工,根据每组负责的区域,画好装饰草图,安排每位同学具体制作任务。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

1、分组合作,根据“六一”儿童节的主题,制作饰物,美化教室。

2、最终根据各组表现,评出最佳合作组、心灵手巧组、效率最高组、最美搭配组。

四、总结拓展:

看看咱们的教室,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变得焕然一新,五彩缤纷,多有节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课 乘风破浪(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木板、刻刀、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尝试作业: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了解船的外形结构。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不同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带着这个问题开展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认识特点:(课件出示)

1、认识船的种类。

根据航行区域分为:水面船只、水下船只(潜艇、潜水器)、半潜船。根据航行区域分为:江轮、海轮。根据用途分为:军舰、民用船只。

根据用途分为:货运船、客船、军舰、特种船只(科考、挖泥、探测、施工、钻进、渔船等)。

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

3、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教师示范: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边改边交流。

4、师生共同探讨写实性绘画的特点。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自主表现:

1、欣赏艺术家笔下的船。

2、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3、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对比评析:

1、展示优秀作业。

2、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3、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课 乘风破浪(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木板、刻刀、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激趣:(课件演示:做木船)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请仔细观察课件演示他们去干什么?用了哪些工具材料?

2、揭示课题:乘风破浪(学习活动二)——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课件出示范品,分别展示组拼时的堆叠、围合、插合等)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尝试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可减小前进阻力?(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方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课件演示各类船的图片)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欣赏资料: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2、根据图片中船的形体特征思考制作方式,先考虑船体基本形,再考虑其他细节的制作方式。

3、黏合方法演示。

六、学生制作:

1、作业要求: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2、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拓展:(课件演示浅显的力学常识)

1、组内欣赏。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

2、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3、思考拓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亲身体验做环卫清洁劳动的情形,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

2、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3、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生活态度,发现劳动美,树立敬重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难点: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导入,劳动教育:(课件出示)

1、视频画面播放环卫工扫地、擦洗、拖拉小车和倾倒垃圾的画面。定格典型有视觉冲击的画面,引导观察。

2、我们生活的城市需要洁净、美丽,它离不开特殊的劳动者——环卫工。

他们手拿扫帚,推着小车,在大街小巷扫地,擦洗公共设施。不论天寒烈日,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地工作。我们要敬重他们,爱戴他们。

3、欣赏教材上《温暖》(原名《清洁工人的怀念》)一画。对画面左下的题跋内容作解读。尊重劳动者,怀念周恩来总理。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画记忆想象画:城市美容师。

二、讲授新课,研究方法:

1、环卫工劳动的日常姿态是怎样的?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扫地时身体向前倾、有些弯腰;(2)双手分开握着把较长的扫帚、迈着小步、稍扭动身体;(3)头戴帽子,雨天穿雨衣,他们衣服以橘红色为主色;(4)他们扫地时或左或右朝一边扫,像划船一样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重复;(5)清理、倾倒垃圾和推拉小车时的姿态和扫地又不同。

2、学生模仿扫大街、清理、倾倒垃圾的动作。

3、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扫地的样子。(参见教材图例)

4、强调手握工具的细节。进行几分钟的小训练。(画握工具的手)

三、教材观摩,把握要点:(课件出示图片、动画)

1、引导观摩教材及另行收集的环卫工劳动的图片。同时关注衣服特点。

2、分析教材上扫地线描图例。引导学生关注大体动态,简要轮廓,头,胸,双腿的跨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扫帚把杆与双手的吻合,手握把杆的指掌关系和遮挡。

3、学生的作品讲析。或站立扫地,或弯腰提物,或蹲下做擦洗,各有不同。正面侧面,腿的微跨、交叉或微弯都有体现。另一幅环卫工开洒水车的学生作品,作为现代化环卫劳动的场景欣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4、指读“学习活动一”,具体明确作业要求。

5、教师板书或出示作业要求:记忆想象,大胆下笔。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添画环境背景。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

四、尝试创作,个别指导:

1、学生作业。

2、出示更多表现环卫劳动的学生作业。注意风格、样式的差异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各有选择,给学生以启示和参照。

3、学生作业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行,了解作业的阶段情况,作个别提示和指导。

4、画得流畅和较快的作业,作观摩展示表彰,激励其他同学。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 学生完成的作业。同学互评,教师简评。

2、教师课堂小结:今天,认真而详尽地知道了环卫工人是怎样工作的,他们的辛苦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大家不仅要画好他们,还要学习他们,爱护环境的洁净,热爱劳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亲身体验做环卫清洁劳动的情形,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

2、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3、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生活态度,发现劳动美,树立敬重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难点: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绘画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引入,思品教育:

1、播放视频画面,展示城市社区各行业各场景里人们劳动生活的情境。观看视频后教师讲课。

2、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文学家老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热爱劳动才会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细细、妥妥帖帖。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今天我们学习画记忆画:爱劳动(板书课题)

二、作品欣赏,讲授新课:(课件出示)

1、教师展示美术作品《夯歌》(油画,王文彬)、《拾穗者》(油画,米勒)、《挖山不止》(中国画,杨力舟)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也有劳动的美。可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3、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家里、学校、社区做过一些什么劳动?心里的滋味如何?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什么?(教师可适当板书学生说的内容)

三、研究体验,把握方法: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2、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如头,胸,双腿的直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

3、小结:任何人物动态都体现出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所发生的位置关系,都有身体的总的运动趋向,从而使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表现劳动时,抓住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能使所画人物保持平衡不会摔倒。

4、结合教材讲授。在学校做卫生或社区做义务劳动时,或站立扫地,或弯腰提物,或蹲下做擦洗,都是不同的姿势。(教师徒手在黑板上画出示例图并说明)

5、对比教材上的两幅蹲下做擦洗劳动的线描图,分析琢磨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就是多了很多细节。有什么用?有助于丰富姿态的表现。在表现劳动的时候别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从教材上的图片和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干得多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热爱劳动的心情。

四、学生作业,提示鼓励:

1、布置学生作业。用记忆画的方法,加之合理想象,画一幅为社区义务擦洗公共设施的画。

2、作业要求: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景,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注意恰当地安排画面人物,两三个最好。不必和记忆中的事物完全一样,可大胆设计,适当夸张人物动态的特征。提示学生借鉴在上堂课画环卫工人时的方式方法。

3、学生思考,记忆想象,专心创作。教师稍后做提示和鼓励。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阶段性作业效果,同学互评,教师简析。

2、教师课堂小结。课堂表现好,同学们思维活跃,作业效果不错。未完成的作业,课余继续。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2、能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绘画表现能力。

3、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特异感知:(课件出示)

1、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打破规律的单调感,变化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说一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特异的现象?——出示更多的自然界的特异现象的图片。

3、出示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特异构成的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说说你又有什么感受?

小结:人们从自然界的特异现象中感受、发现美,从中归纳规律,创造了许多特异构成的作品,并把它运用到了生活中,方便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揭题:一模不一样。

二、探究方法:(课件出示图片)

1、寻找要素:

(1)根据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观察并分析: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 总结: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基本形和骨式。

2、认识基本形: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2)基本形的特点——简洁。(3)基本形的来源及分类。

3、了解骨式图: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骨骼图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骨式图。

(2)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骨式图?——折纸,也可以用画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设计重复基本形。(2)设计骨式图。

(3)根据骨式图在相应的位置放置重复基本形。(4)设计特异基本形。

5、游戏解难:(1)小训练——为没有完成的特异作品设计一个特异基本形,并说说你的想法。(2)分析作品,解决难点:基本形可以是几何形、抽象形、具象形。要求:想法特别,有趣味性,与整个画面有联系。

(3)欣赏图片,感受大小、方向、颜色特异构成,及更多的有创意的作品。(4)小结: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设计特异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6、不同的制作方法:

出示不同媒材制作的特异作品,让学生感受并分析不同材料和方法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三、自主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印章、镂空刷底等方式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

1、请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的意图。

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2、能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绘画表现能力。

3、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特异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一幅场景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设计作品。

难点: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2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境设置:(课件出示相关场景图片)

1、老师播放学校号鼓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异场景。

2、老师提问: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这样存在特异现象的场景吗?

3、学生回答、交流:阅兵式、舞蹈表演、家里摆放的植物等。

4、把你所搜集的特异场景图片与大家分享。

二、提出问题,分析讨论:

1、画家作品(课件出示画家作品)(1)课件出示《胶东人家》、《神秘的路障》、《我们都是好孩子》、《照相本子》等几幅作品。

画家们也是根据生活所观察到的或有趣、或深刻的场景将它描绘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并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讨论:(课件出示文字要求)a、画面运用了什么素材来表现? b、你认为画家像突出什么样的主题?

c、如果画面中只运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会是怎样的效果? d、画面运用特异手法产生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2)师生交流、小结。教师引导、强化画面中运用特异手法的意义及作用,围绕特异形态在画面中的位置、特异形态与重复形态的关系,以及大小、构图等问题展开分析。

2、小训练(课件出示小训练图片——舞蹈的人)

(1)位置的训练——以下图片里面有相同形态的小人,请你试着把这个不同形态的人物换到不同的位置试试,会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感受?(可以有前后遮挡关系,但不涉及透视关系)

(2)设计形态的训练——根据自己的意图想象、创作一个不同的形态,可以是不同大小、不同方向或者是不同形态……并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我们可以寻找绘画、生活中的特异现象,也可以通过重复现象的场景改变、创作一幅特异的场景画。注意画面特异形态应与整个画面有关系。

3、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三、自主表现:(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发现、寻找、感受、记忆生活中特异现象的美,(如拔河比赛、舞蹈队、号鼓队、国庆阅兵等),并将它描画下来。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析:

1、自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简短评价作品。

2、欣赏、互评作品。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图片)

欣赏、了解特异在海报、包装设计、绘画、舞蹈、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 跟奶奶学手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难点: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剪刀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件演示)

1、沙龙式讨论交流:根据图片及资料,你知道剪花娘子是谁?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相比其他剪纸特别之处在哪里? 教师小结: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以各色彩套贴形成绚丽丰富的效果。作品展示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

2、揭示课题——跟奶奶学手艺。

二、学习方法:(课件演示图片)

1、欣赏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纸套贴剪纸的特别之处。想知道这些剪纸中的彩色套贴是怎么来制作的吗?

2、欣赏剪纸作品《狮子娃》,以图中的狮子为例,教师讲解演示彩纸套贴的制作过程:

(1)先用黑色纸剪出狮子图形。

(2)再用红、绿、蓝色拼接的纸剪出狮子的另一外形,并将边沿剪成锯齿状,注意此图形要比黑纸剪的外形稍大。

43(3)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个元件的制作方法逐一添加各种花纹,用胶水将它们逐层粘贴。

三、尝试探索:

1、小训练:用彩纸套贴的方法制作一朵多层的花。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制作中的问题:(1)哪一朵花套贴得更好?

(2)在彩纸的色彩搭配上哪个更好? 教师小结:在彩纸套贴时选择合适的技法逐层依次粘贴,用色要注意作品的层次感,又要注意装饰用色规律。应从内容出发,大胆用色。

4、赏析库淑兰奶奶剪纸的各种纹饰及创作方法。(1)除了花,你还发现哪些纹饰? 教师小结:库淑兰奶奶使用的纹饰都是与陕北农村生活相关的事物形象,通常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2)这些纹饰是怎样套贴制作的?(套色贴、排比贴、对叠贴、点缀贴、衬边的创作技法)

教师小结:多样的方法使套贴纹饰丰富而富有变化。

四、自主创作:(课件演示欣赏图片及作业要求)

1、优秀剪纸作品赏析,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你想做个什么形象?”“用哪些纹饰装饰?”“套贴时先剪哪个部分?后剪哪个部分?”

2、作业要求:学用库淑兰奶奶套贴剪纸方法制作作品。

五、展示评价:

1、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

2、互评:谁套贴的纹饰最绚丽?你最欣赏?

六、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 蝴蝶落我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胶、剪刀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花么?为什么?(由此引出花是美丽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还有的是能飞的事物。)小组派代表可用动作或语言描述,其他组员可予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予以鼓励、表扬。由此引出蝴蝶是会飞并且美丽的花 ,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欣赏、观察:

1、出示蝴蝶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蝴蝶的美。初步对蝴蝶有一个感受。

2、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它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身子、翅膀、须。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由此引出蝴蝶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色彩)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蝴蝶的不同形状,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每只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它色彩鲜艳,在花丛中不易被察觉,所以你见到的蝴蝶都是七彩斑斓、五颜六色的。(板书课题)

3、谁发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称。

三、探究、绘制:

1、老师这有小朋友做的蝴蝶作品,请学生们研究一下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颜色和基本形?(每组分发一幅不同的作品,有对印的方法作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如何用对引的方法作的更好。教师巡回参与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手中的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做的(可结合演示进行,教师可协助完成。)教师予以小结。

2、绘制: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点评:

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五、感受、飞舞:

放《儿童组曲》曲子,感受乐曲中的儿童扑蝶的情景,做一做扑蝶的动作。

六、朗诵导入:

由学生朗诵童谣《蝴蝶飞》(“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

将童谣所表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演示。组织讨论,并将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不同的想法以想象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欣赏图片:

1、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先是单张,后多幅同一画面,让学生对蝴蝶的不同形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学生带的图片。感受蝴蝶的特点及美丽。

八、剪制蝴蝶: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蝴蝶的外形,师生共评。使学生注意到蝴蝶的不同形态,为下面的剪制作好准备。

2、复习:蝴蝶的外形特点——对称。

3、你怎样剪制对称的蝴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对折的剪制方法)

4、学生尝试剪蝴蝶的外形,教师辅助,注意不同的形状。

5、每只蝴蝶都有美丽的花纹,怎么剪?(生答)教师演示。花纹不必有太多拘谨,随意剪制形状。空的地方不要太大,注意美观。

九、学生作业:学生用对剪的方法剪出蝴蝶,可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做的蝴蝶最先飞到花丛中来。注意安全及卫生。

十、小结:

1、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请大家认为制作好的学生说自己的制作经验。

3、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其他材料来制作花蝴蝶么?(启发学生,如:橡皮泥、树叶粘贴等。)

4、放《梁祝》,猜曲名,这首曲子使人联想到双蝶飞舞,让大家随着这首曲子运 用学过的动作模仿蝴蝶自由飞舞,教师参与。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联想、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

画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获得精神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三、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课时: 共1课时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

1、播放《疯狂原始人》、《阿凡达》等电影片段。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冒险吗?请跟我来吧!一路上,你看到什么奇怪、有趣的景象?说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揭示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呀!让我们用大胆的想象力创造一个充满奇幻、趣味的世界吧。

二、观察记忆,联想变化:(课件出示)

1、欣赏图片,发现特征

图片:花椰菜、音符、树叶、摩天轮等。

师:外形、颜色和纹理有什么特点?你马上就联想到了什么?

2、尝试训练,拓宽思维

(1)出示一组4片树叶图片。师:仔细观察这些树叶,你会联想到哪些奇怪的东西呢?

(2)学生选择一片树叶图形,在作业纸上直接添画。(3)师:说说你的想法,主要添画了哪些部分?

三、方法探究,灵活运用:(课件出示)

1、对比观察,整合形象。

(1)出示花椰菜——树、摩天轮——玩具风车两组图片。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 生:两者外形有一定的相似度,大小却不一样。(2)学习放大和缩小的想象画表现方法。师:把花椰菜放大之后,就和树一样高了。瞧!一座花椰菜树林就呈现在眼前啦。把摩天轮变得和玩具风车一样小,小朋友轻轻吹一下,它就呼啦啦转起来了。

2、改变惯性,创造形象。

(1)动物们的小烦恼,我们来帮忙。

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串将动物们的苦恼。如大象庞大的身躯,行走缓慢,如果能有鸟儿的翅膀就如虎添翼等。

(2)欣赏绘本中的小猪撑起了长颈鹿等作品图片。

师:这只小猪可真是大力士呀,都把长颈鹿顶起来了,只有在奇怪的世界才能看到吧,真是大开眼界呀!

小结: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哦!

3、学生作业赏析。围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你在这个有点怪的地方想做什么?会遇到了什么

怪事情?”进行赏析。

四、创造表现,评述交流: 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让学生相互交流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下载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 (下册) 美 术 教 案 学校:回龙小学教师:钟永兵 第1课 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7课 窗口 [分析]窗口 一、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7课 窗 “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沐浴阳光。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看到风景。”教材开门见......

    四年级美术教案

    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

    美术教案四年级

    小学美术第八册《植物写生》教案与课后反思 作者:王晓挺 时间:2012-04-29 22:16:13 课题: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写生,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用线描表达真实对象的造......

    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大地与江海的乐章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

    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 春节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

    四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描龙画凤 教学内容 《描龙画凤》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

    四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 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