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名师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比的基本性质
崇高路小学 郭瑞丽
学习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的内容及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4—6题。本节课主要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为学习化简比和比例做准备。课程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
1.在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类比,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尝试化简比,归纳化简比的方法,并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学习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学习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学
(1)回想商不变的性质。举一例表示商不变的性质。(2)回想分数的基本性质。举一例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师: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依据是什么? 师:分数和除法中用哪些性质呢?举例说明。2.问题探究
(1)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1: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呢?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2: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②集体交流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③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3)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问题3: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①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练一练: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3:4; 18:12; 19:10; 0.75:2。②自主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出示例1的第(1)问。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展学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15:10=(15÷5):(10÷5)=3:2 180:120=(180÷□):(120÷□)=():()
引导小结:可以除以最大公因数或逐步除以公因数两种方法进行化简。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例1的第(2)问。
师:对于前项、后项是整数的比,我们只要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了,12但是像∶和0.75:2,这两个比不是最简整数比,你们能自己找到化简的方69法吗?
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找到化简的方法
教师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引导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简时,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遇到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进行化简;遇到分数时,可以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③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分。
师:求比值也可以用于化简比,你认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小结: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3.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三)练学
1.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1)8:10=(8+10):(10+10)=18:20
()
(2)12:16=(12÷6):(16÷4)=2:4
()(3)0.8:1=(0.8÷10):(1×10)=8:10
()(4)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考查目标1】 2.教材51页“做一做”。32:1648:400.15:0.3 51736:6【考查目标1、2】
12:80.125:583.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
【考查目标2】 4.填空。
(1)2:3这个比中,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增加((2)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考查目标2】
。),)
第二篇:第2课时《左右》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左右 中原区建三小学 雒贺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0页例题、“做一做”的第1、2题以及练习二的第2、6题和“生活中的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通过让学生模仿教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以此建立左、右的标准。“做一做”第1题通过让学生摸左、右耳,拍左、右肩,抬左、右脚,感知身体的左右。“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第2题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进一步掌握左右。练习二第6题通过学生亲自移一移,进一步体会路径的多样性。“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中经常使用“左、右”的情境,初步体会用这些方位词表述的作用。
(二)核心能力
认识“左右”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借助左右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从借助左右手、再到身体的左右部分,最后脱离身体到周围的空间,慢慢从具体到抽象,实现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
感悟、体会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方向。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左右》PPT课件、《左右》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课外小小调查员”
观察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虽然他们各行其道,但他们的行驶方向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样行驶有什么好处?
(二)课堂设计 1.激趣导入
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伸开你的小手,能告诉大家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揭示本节课课题左右。】 2.新知探究(1)认识左右手 ①认识右手
师:要想发言先举手,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请小朋友举起你的右手。(师生共同帮助纠正举错的学生。)
活动:
拍一拍:请用你的右手轻轻地拍一下桌子。握握手: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桌握握手。敬队礼:请举起你的右手像老师这样行队礼。生活中你的右手还经常干什么? ②认识左手
师:我们已经认识右手了,那另外一只手就是什么手?(左手)活动:
请用左手快速把铅笔盒摆正。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2)认识左右
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伸出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右耳。左手拍拍左肩,右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腿,左手拍拍右腿。左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右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左手和右手,你是怎么判断自己的左肩、右肩,左耳、右耳,左腿和右腿的?
小结:我们的左手边就是“左边”,右手边就是“右边”。活动:“做一做”第2题、练习二第2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层次的活动体验,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借助生活习惯动作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3.巩固练习
①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学生上下楼梯的图片。
小结:只要我们靠着自己右手边走,就是靠右行。平时我们在走路、开车时,都要按照交通规则的要求靠右行驶,这样才安全、有序。看来左右不但在我们身体上有,教室有,生活中也有。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②摆一摆
拿出水果卡片(香蕉、菠萝、桃子、西瓜),听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要求:香蕉摆在西瓜的右边;菠萝摆在西瓜的左边;桃子摆在香蕉的右边。说一说:请你用“左、右”来说一说水果之间的位置关系。③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集体交流后再利用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2这两道题,学生在操作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左右的理解。摆一摆是从答案的封闭走向开放。第3题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学生通过独立尝试与集体交流,体会路线的多样性,并且利用上下、左右来叙述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利用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又认识了一对表示位置的知识:左右,而且还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时作业
1.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序号是(),右手的序号是(答案:(③、④、⑥),(①、②、⑤)。
解析:【考查目标1,借助左右手帮助学生认识左右。】 2.在括号里填上“左、右”。)。
(1)在的()面,在的()面。(2)在的()面,在的()面。
答案:(1)(左)、(右);(2)(左)、(右)
解析:【考查目标1、2,通过观察,能用左右描述水果所在的位置,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连一连。
答案:①松鼠家②青蛙家③小猫家④小鸡家
解析:【考查目标2,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做题时依据每个条件先写一写再连线。】
4.帮别人指路
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了解自己的周边环境,用学过的“左、右”来给家人指路,或家人给你指路,你按照指令来走。
解析:【考查目标3,此题与生活练习密切,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到生活中实践、巩固,在真实情境中判断左右。】
第三篇:《俄罗斯》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专题
《俄罗斯》名师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第四节。因为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的国家,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本节内容共分三个标题,是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一步步深入的式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首先在第一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及范围,以及由于纬度高致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地形。由于面积广阔,所以又引出了第二个标题,即自然资源丰富。而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在介绍俄罗经济的同时,课文中还特别提到了俄罗斯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安排这样一段文字,主要是使生明确,俄罗斯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决不是偶然的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这么发达的工业,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因此课文在第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以及运输网的特点。交通线是线状的,连接彼此的点就是些重要的城市,于是课文又紧接着介绍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交通枢纽。由莫斯科还提到了俄罗斯的名胜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这样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
【学情分析】
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但趣味性强。在学习《俄罗斯》一节时,可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各类地图的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认知。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在前面章节的习中已经掌握了学习一个大洲及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思维方法,所以我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具备的地理思维方法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认识,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接受
/ 7
新知。同时考虑到初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即喜欢直观形象事物,又思维活跃,乐于参与,所以我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图,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俄罗斯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知道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简要分析主要工业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利用地图知道俄罗斯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探究归纳其分布特点的成因以及主要城市。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俄罗斯的自然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跟随视频中喜洋洋旅行记,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 7
任务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知道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简要分析主要工业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首先,教师展示俄罗斯工业发展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发达的重工业。首先,教师让同学在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上找出主要的矿产资源。
另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图中找出俄罗斯主要的矿产产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第二巴库-石油、秋明油田-石油。
接下来,由教师讲解,结合教材图文,了解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主 要有石油、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部门。最后,由教师引导,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俄罗斯重工业特别发达,轻工业较为薄弱的工业特点。
/ 7
接下来,我们以共同探究的形式来探讨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用实例说明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1.读图,找出乌拉尔工业区或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周边分布的主要矿产,思考该区工业部门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乌拉尔工业区周边分布的矿产有石油、铁、铝土、镍、铜等,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钢铁、机械等。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常常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他的工业部门。
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皮革制品、床上服务器、服装、鞋类和家具等。中国的商品在俄罗斯市场受到青睐。
①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哪些商品?为什么以出口这些商品为主? 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商品主要是日用消费品。出口这类商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比较落后,中国消费品制造业较为发达,且中国商品在俄罗斯有广大的市场。
/ 7
②如果俄罗斯仍然重视发展钢铁等重工业,忽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俄罗斯一味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将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
任务2
利用地图知道俄罗斯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探究归纳其分布特点的成因以及主要城市。
教师播放视频《拓展素材:俄罗斯的管道运输》、展示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的相关图片,初步了解发达的俄罗斯交通网络。
通过俄罗斯客货运输方式图,可以得出,俄罗斯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通过动画展示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俄罗斯交通的分布特征。
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部分比较稀疏。
接下来,我们进入共同探究环节,以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的形式来探讨
/ 7
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因。
在山区修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对照下面两幅图,想想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分别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三个纬度进行探讨。
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有很深的冻土层,修建铁路难度大。南部山区气温较高。
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通过几大工业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南部人口和城市较多。【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 7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 7
第四篇:《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推荐)
《印度》名师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印度一节属于世界地理认识区域部分中的认识国家部分。作为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在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印度的发展对同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或步骤,在第六章亚洲的学习中已经详细的阐述,因此在认识国家部分教材侧重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印度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二是“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三是“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在了解印度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形、气候与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分析人口、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通过一年地理学习,对地理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掌握,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因此本节课设计,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提升的需要,设计读图、析图以及知识拓展的内容较多,内容量较大。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知道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运用地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 8
【教学重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图文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本节课的导入为图片导入,首先教师展示几类印度相关图片,分别是印度瑜伽、印度电影、手抓饭等。引导学生进入了解印度风情民俗的情境当中。接下里,教师对印度瑜伽、电影、手抓饭分别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了解印度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出学习的探索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学习情境。
任务1
通过读图分析,知道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上节课我们提到,印度的传统服饰是沙丽,那么疑问来了,印度女人是一年四季都穿着沙丽吗?冬天怎么办?引导学生探究印度的气候。
首先,教师让学生在印度地形图上标出印度的纬度范围,让学生直观看到印度大部分地区是位于北纬10°到30°之间,因此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那么
/ 8
热带、亚热带的温度特点就是终年高温。因此,印度女人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沙丽。
从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那么,接下来,同学们跟随老师来探究一下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
此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通过动画的演示来学习探究热带季风气候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由学生共同填写下面的表格:
最后,由教师讲述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对印度造成的旱季、雨季的气候特点。
学习了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发生发展过程,由学生共同探究印度为什么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①西南季风风力强盛,来的早,退的晚导致雨季长,降
/ 8
水多②西南季风风力太弱,来得晚,退的早导致雨季短,降水少。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印度的农作物状况,教师由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黄麻和茶。
共同探究: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此环节主要由教师通过激发引导和动画展示,学生共同探究完成)
1.对照两幅地图,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东北部、沿海平原 ②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根据水稻和小麦的生活习性,可以推测水稻分布区的气温高于小麦分布区。3.对照两幅图,说出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
/ 8
①水稻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2000mm ②小麦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多在500~1000mm 任务2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运用地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首先,教师趣味导入引出任务2学习的内容,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的产生背景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
那么,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呢?接下来,跟随老师一起学习。首先,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
/ 8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其增长呈现加速趋势。按职业标准测算,1981年为700万,1991年增加到1,020万,2004年猛增至2,680万。科技人力资源在全国劳动力总量中的比例相应地从1981年的3.1%增加到1991年的3.6%和2004年的7.3%。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印度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导致用人成本并不高。
印度是全球劳动力最廉价的6个国家之一,印度拥有12亿的人口,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均年收入也不高。
再次,印度英语的普及:据调查,印度人中粗懂英语的约两亿,精通英语者约为5000万。87%的印度学校用英语授课,高等学府则全部采用英语教学。
最后,印度的信息技术发展较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 8
共同探究:读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此环节主要由教师通过激发引导和动画展示,学生共同探究完成)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软件产业中心往往软件设计人才济济,有过硬的软件技术。那里既有人才,又有技术,因而能够承接境外软件业务,发展软件外包产业。
2.找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新德里、孟买附近。21世纪初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向软件产业中心周围的中小城镇扩散,21世纪初扩散至西南沿海中小城镇。
【课堂小结】
/ 8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 8
第五篇:《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目标】
1.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 6
播放音频,赠缅甸友人 陈毅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形容的是哪里的自然地貌?
在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任务1 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用笔描绘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活动: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在深山峡谷中穿行)
(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伊洛瓦底江在中国称独龙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红河在我国称元江)
/ 6
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观察东南亚河流上游、下游的特征。
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水流缓慢,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及所在国家。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观察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是?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的名称。
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同学们自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从利和弊来思考。)
/ 6
任务2 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
播放视频:随着歌曲感受东南亚的热带风情。
自然旅游资源: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例如:越南的下龙湾: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因其景色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等。
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例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是驰名世界的佛塔,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
/ 6
塔”,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秦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水上市场是曼谷的特色之一,是一处获取泰国水上人家影相、品尝地道小点心和水果的最佳地点。
柬埔寨的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阅读教材29页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哪里?(东南亚)什么华人、什么是华侨?
中国人在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是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是华侨。华人和华侨的祖先主要来自中国的哪里?(广东、福建)说一说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贡献。
为东南亚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活动: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地的优势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人们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便于出行。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景观:东南亚为热带景观,对我国温带地区的人有吸引力。
华人和华侨人口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语言文化:东南亚许多居民讲汉语,便于沟通。
宗教圣地。其他:东南亚有宗教圣地,吸引众多的游客。
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课堂小结】
/ 6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