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你们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吗?
孩子,你们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吗?
育英小学 陈英
这是新年过后的第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内容是《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播放歌曲,引入新课,激情导航,学文明理,最后是总结,整节课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至少,从孩子们的回答和练习上,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确明白了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重要性。
这时,我抬头向窗外望去,恰巧一个年老的清洁工人从我的视线走过。在灿烂的阳光下,他吃力地拉着满满一车的垃圾,额头渗出滴滴的汗水。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教育孩子们的最好契机吗?
“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的那位清洁工人。他不怕脏,不怕累,年纪那么大了,还不辞劳苦地打扫我们学校门口的垃圾,看到这幅情景,请你们好好想想,然后谈谈自己此时此刻内心真实的想法。”
一位男生先回答:“老师,我感觉他很可怜。你看,人家都坐在大公司里上班,而他却要干这样的事情。”
一位女生说:“我想他没有本事。因为我妈妈说,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干这个。”
我们的值日班长说;“老师,我的想法是我有点轻视他。干这种活弄得全身那么脏,那么臭,为什么不去做其他的事情呢?”
“如果是我爷爷,我们全家是绝对不会让他做这种事情的。”
“老师,我从内心是非常感激这位爷爷的,他把我们学校门口打扫得那么干净,但是,我觉得是他的子女不孝顺,他才会做这样的事情。”
“老师,这位爷爷是不是缺钱花?我想把我的压岁钱捐给他。”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让我猝不及防。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次绝好的教育机会,居然没有受到良好的效果。
我提高了声音问:“长大了愿意做清洁工的请举手。”教室里没有一点动静,只有七十八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我。我此时的心情,真是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我感觉自己的这堂思品教育彻底失败了。
从课堂上走下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说得不对吗?哪个家长不是这样教育孩子们的:“别去做清洁工,整天与垃圾打交道;也不要去做服务员,低三下四地去服侍别人;更不能去做建筑工人,晒黑了皮肤不说,还有生命危险„„”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声音中成长起来的。光靠几本薄薄的教材,光靠我们老师这样苍白无力的说教,是无法与家长、社会这个大学校的无数次耳濡目染相抗衡的。
我们无意去争论学校教育与社会熏陶的孰是孰非,但是,静下心来一直在想: 什么样的价值观、怎样的教育才是能真正引领学生成长,能真正促进学生与时代共同进步呢?
其实,仔细想来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看的不是这个“人”,而只是他的身份和职业。像现在我们尊重的是某个大款吗?不是的,只要他突然破产,我们对他的尊重就会急剧下降,说穿了,我们尊重的是他的身份和钱财。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一个人?并不因为他是个劳动者或者他不是个劳动者,而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现在觉得我们不必把“劳动者”当作一个特殊群体来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们,因为这样做本身就有某种怜悯的成分,难怪有的学生说他可怜。劳动者需要尊重,就像每个人都有权得到尊重是一样的。学生长大不想当清洁工,并不等于他就不尊重清洁工。只要对他们讲礼貌,不给他们带来不快,尊重他们的劳动,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会像帮助其他人一样帮助他们,比如可以帮他打扫卫生,一点也不觉得难堪。这就是尊重,这样的尊重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当然,有一些学生“感觉他很可怜”、“没有本事”、“ 轻视他”„„我可以想象家长在灌输这
些观念背后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是我们难道不能从“为什么社会上还有这种职业存在,并且还有人去从事?”“你能不能去改变,如何去改变?”这样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呢?不要给他们落后,而又无计可施的心理焦虑,要让他们从中看到希望,让他们明白社会中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要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所从事的职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所说的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一是要做个尊重他人的人,无论他人从事的是何种职业;二是要做个让人尊重的人,无论自己今后将从事什么职业。让尊重与平等的观念扎入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奋发与拼搏的精神伴随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应该关注的。
第二篇: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良方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建立起来的。
现在有些年轻父母由于自身受以过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需求认识得比较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孩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虽说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子女必须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于完全依附家长自己的位置上,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一旦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意志相左,或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与要求,辱骂、棍棒随之而下,对不少家长而言,学会尊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想学就成,它应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花费百倍心思,万般功夫,真正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一、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
随着社会的进步,尊重儿童权利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的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障的获得,儿童的发展权是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和智能权利,《儿童权利公约》是当今成正确对待儿童,父母善待子女的思想。
二、尊重孩子,就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往往会把事情弄很很槽,这样不仅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许多年轻父母迫不及待地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环境之中,把识字、拼音、计数、外语当成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父母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孩子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已产生不良后果,在调查过程中,上海市儿童梦呓、磨牙、夜惊、梦游,五岁以上孩子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6.9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压力过大。孩子过早进入学习阶段,免不了会遭遇种种困境与失败,而不少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评、责骂孩子,却很少检讨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在这种状况下,尊重孩子就谈不
上了,其实,孩子们需要的是自然发展的时间表,作为父母应让他们逐个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一个发展阶段。
三、尊重孩子,成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
经常听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要什么有什么,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备受宠爱,却反而感受不到快乐?家长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忽视了孩子除了吃好穿好的需要外,还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需要,这些需要才能使孩子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父母应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孩子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挖掘。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应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作为家长,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爱孩子,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身的价值,并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这才是有效的教子良方。
幼儿园小班教案《彩色的袜子》
杨店幼儿园 陈凤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红、黄、蓝、绿等颜色,感知袜子的花纹及袜子的多样性,知道袜子是成双成对的,一对就是两只。
2、会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大胆地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的发现。
3、会听指令做游戏,喜欢配对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袜子若干。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我们坐了这么一会来让脚宝宝运动运动,暖和暖和吧!
1、集体音乐游戏:做脚部动作。
2、师:来让老师摸摸,哎,你的小脚好暖和呀,你的脚真软„„
二、观察袜宝宝的颜色、图案等外形特征,感知一对的概念
1、老师刚刚在摸你的小脚的时候,发现你们的袜子宝宝真漂亮,来跟你的袜子宝宝亲一亲,抱一抱!说说“我喜欢你”(幼儿亲亲抱抱)。
2、你跟袜子宝宝亲一亲、抱一抱的时候发现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说、你说、你说(幼答)。
3、游戏:开飞机。
好,现在请穿黄袜子宝宝把脚翘起来,我们来玩开飞的游戏。(黄袜子,黄袜子,开飞机,呜呜呜呜„„)(别的颜色同前)。
4、我们来看看你的袜子宝宝身上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花纹)。
5、你脚上有几个袜宝宝?它们是一样的吗?哪里一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两个袜宝宝,它们的颜色、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是一双袜子。两只袜子就是一双袜子。
三、感受特殊的袜子——五趾袜
情境表演:袜宝宝找朋友
教师:听,是谁在器啊?(在背景台演示)
五趾袜:我是袜宝宝,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出来玩,不小心走散了,我好着急呀!
普通袜:我来了我来了!
五趾袜:不对,不对,不对,你长得跟我不一样,不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袜子宝宝说这是它的好朋友吗?(幼儿回答)它们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看花纹、五趾处)它们有这么多地方长的不一样,不是一对好朋友。那它的好朋友到底在哪里呢?
五趾袜2:来了来了,我在这儿。
教师:这个是不是它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回答,花纹、形状)我们来听听袜宝宝怎么说。
五趾袜:对对对,它是我一模一样的好朋友。(两个袜子靠拢)我们每个袜子身上有五个小房间,能让每个脚趾宝宝都住的很舒服,因此我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趾袜。来吧,好朋友,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放在草地上)。
教师小结:刚刚五趾袜在干什么呀?它有没有找到跟它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呢?(启下)
四、配对游戏
1、师:(承上)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袜子宝宝呢,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去找一个袜宝宝,然后做到老师身边来,和你的袜宝宝打打招呼!(您好您好)。
2、你找到的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自由认识,说说——,教师参与幼儿说的中间)。
3、师:跟你的袜宝宝长得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在哪儿呢?想不想来帮它们找朋友呀?好,老师先来找找。(教师示范:我是黄袜子,我的朋友在哪里?陆老师:来了来了,我在这里。)嗯,现在我的袜子宝宝找到它的好朋友了,我们(对陆老师说)来送它们到草地上去玩吧。(外别幼儿一对一对找和送)。
4、评价:都找对了吗?我们小朋友真棒,表扬一下自己。
5、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袜子宝宝也想找着好朋友去草地上玩呢,愿不愿意来帮助它们?这次你要找一双袜宝宝,它们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呢?好我们来听
着《找朋友》的音乐去找吧!
5、再次操作,配上《找朋友》的音乐(其它花色多的袜子),配好对就放到情境展示台上。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有错误的幼儿。
五、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的袜子宝宝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来和袜子宝宝一起跳个《找朋友》的舞吧!
第三篇: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解放孩子,给儿童自由成长的力量》读后感
丁家幼儿园陈红岩
当我坐下来静静品味这本书时,发现文字中的哲理深憾人心,感受到书中文字与自己思想上的“碰撞”与触动,心里为书叫好,也震撼于作者的博学,踏实的研究,感谢他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读书过程中,我不由得想起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认为: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以赤子之心真诚地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他提出要编出能“引导人去做,引导人去想,引导人产生新的价值”的,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新的教科书来。教学中,学校要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因材施教。
陶行知老先生明确指出教育要做到“六大解放”。
一、解放头脑使孩子思考
陶行知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想。
二、解放双手使孩子有力量
防守让幼儿去“做”和“想”,“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想”了就获得了直接的经验。
三、解放眼睛使孩子会发现
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会看、会观察,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
四、解放嘴巴使孩子自由发问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五、解放空间使孩子回归自然
陶行知先生主张“把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使孩子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时间发挥孩子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了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既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六大解放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启示、指导作用。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
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体力上与心理上的充分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的头脑,丰富的知识,创造的欲望,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非智力因素,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与才能之间的桥梁。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习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
再次要注意“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凡所需要的肥料不同”。陶先生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象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个方针对我们今天实施因材施教原则仍有很大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调皮儿童,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如果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儿童,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用美好的语言表扬他们,用真善美的故事启发他们。顺其天性是儿童成长的根本。“蛹未必就一定会变成蝴蝶,而蝴蝶却一定是由蛹变来的。当蝴蝶还潜在于蛹的形态之中的时候,我们任意地要求蛹长出美丽的翅膀,要求蛹也像蝴蝶那样翩翩飞翔。”
多么悲壮的举止啊!可现在幼小的儿童不就是任社会摆布的蛹吗?家长为了自己的理想能在孩子身上实现,为了自己在朋友面前的面子,超前识字、超前教育、过热的幼儿英语学习等不合孩子天性的教育却存在着,经久不衷。于是孩子在一项项兴趣学习中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自己快乐的童年,失去了应有的童趣;学校中的俗语“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一代代学生中流传,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孩子苦不堪言,无怪于他们喜欢《窗边小豆豆》中描绘的巴学园,喜欢西方国家的学习环境……
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应当给儿童自由成长的空间,应当使儿童这棵小树柔嫩的树干和枝条自由地享受阳光雨露,这样他才有望成材。如今面对日益激烈的环境,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可“拔苗助长”的做法却往往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作为家长,是否应静下心来,顺其自己孩子的天性,制定一份适合孩子成长的计划,不要人云亦云,追着流行走。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能顺应孩子的天性,真正以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把孩子快乐、自由的童年还给他们!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耐心、细心。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对他们充满希望,真诚地爱着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儿女,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奇迹。
以上这些是我读完文章所感的冰山一角,这些收获只是皮毛,还远远没有把握教育思想的精髓,但在学习时我也自觉地将所学来的知识理念渗透到我的教学工作当中去。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我还要继续去细细品读。
第四篇:如何尊重、接纳孩子?
4月18日蔡真妮听打稿
讲座嘉宾:蔡真妮 讲座主题:
1、美国社会如何尊重孩子?
2、中国家长在尊重、接纳孩子方面有哪些误区?
3、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4、如何控制和疏导家长自己的情绪? 嘉宾介绍:
旅美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于国内某大学执教为自由撰稿人。海内外博客超越3000万人,新浪博客“真妮的咖啡屋”已成为成千上万知识女性和年轻母亲最贴心的“育儿顾问”和“情感顾问”其真诚、幽默、富有则例的文字神兽广大读者追捧。他育有三个孩子,并参加了当地的“妈妈俱乐部”在孩子学校做义工,对国外教育有着切身的体验和了解。内容:
1、大家好,我是蔡真妮!首先感谢群主和参加课程的各位家长,给我这个机会,今天下午和大家一起分享中美育儿教育的比较和一些育儿教育的心得体会。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这是我的第一本育儿方面书,这本书已经出版的五年,重新印刷和很多次。很多读者给我来信,畅谈这本书给他们带来的育儿观念的改变。这本书还被很多的报纸、杂志评选为推荐阅读的书籍。今年北师大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我对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2、因为这个机缘,让我有机会再次就尊重孩子这个主题,和大家进行一些分享和讨论。我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发现美国社会和父母,与我们中国社会和父母在培育孩子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个人体会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在尊重孩子这一点上,比如说有一次我在国内的机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几个人在我前面排队等待登机,有个妈妈带着三四岁,那个孩子在吃一根棒棒糖,同行的一位中年妇女逗孩子说,你给我吃好不好。
3、孩子就把糖给她了,她接过来就说,我拿走了不给你了,说着就假装要往外面走,这时候孩子就开始闹了起来,她就把糖还给孩子了。过了一会又向孩子要糖,孩子这次就没有把糖给她,那个女人就说,你怎么那么抠门呀?你是不是小气鬼呀?孩子扭着头不看她,然后那个女人不罢休,继续逗孩子。孩子终于愤怒了,大声的说,你才是小气鬼,你是大坏蛋,妈妈在一旁就说,阿姨在和你闹着玩那,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实逗呀?快向阿姨道歉。孩子气的大哭起来。在我们的文化里,大人逗孩子似乎是喜欢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其实是非常不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4、这样恶意的去逗孩子,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玩意在耍,一点真正的意义都没有。可是我们都是把这种行为都习以为常,父母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去责备孩子。而在美国,父母和孩子说话,都会弯下腰,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平视,不给孩子一种大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大人们会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孩子赞赏孩子,没有谁当着会说贬低孩子的话,或者开过分的玩笑,如果有人冒犯了孩子,父母会立即出面保护孩子。今天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早些年放生的真是事件,5、国内有一个考察团来到美国,其中的一个领导在宾馆的电梯里,看到一位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长得非常的漂亮很乖巧。那个领导是一个中年男性。伸手摸了摸女孩子的头,女孩子的妈妈马上扭身就想避开,可是那个领导马上又伸了出手,摸了摸女孩子的脸,一边摸一边说,哎这孩子长得真是太可爱了。美国的这位妈妈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可是就是觉得他的这个动作很猥亵,冒犯了她的孩子。美国妈妈当即按下了电梯的报警器,说有人性骚扰的孩子,出了电梯宾馆的警卫,马上就控制了这位领导监控了起来,并报了警。后来是中国领事馆出面才把这件事解决。
6、这件事一方面可以说是文化的差异,我们没有觉得骚扰到了孩子,我是看你可爱我才摸你的,可是在美国如果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任何人没有权利去触碰这个小孩。这件事可以看出来美国父母在保护孩子的方面是不遗余力。我在书中还举过一个例子,我去学校参加我儿子班级活动,正好碰见他们在发考卷,老师就跟放卷子的两个同学说,你们要记得面无表情的发卷子。我就问老师发卷子为什么要面无表情,老师跟我解释说,说我不希望孩子,在看到好分数的时候面露欣喜,再看到。
7、老师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不要去拿他的成绩去跟人比较。美国老师常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我很为你自豪。可是我们中国的家长很少有人和孩子将这句话,是我引不起你的自豪,我为你骄傲。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孩子你这个地方做的不够好,你还需要取得更大的进步。在美国,家长和老师一样也是非常的尊重孩子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美国的家长当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说你不争气,你怎么没有出息!你不用功,你不努力等等的话,来诋毁孩子自尊心。
8、在生活上,美国父母从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五六岁开始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其实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有能力为家庭担负起一定的责任。那么将来他才会为他自己为社会付起一个公民的责任。孩子如果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就自然而然自尊自爱有自信。同时也会给予他人尊重。有一次我就听到我小儿子三猪和他的几个同学在讨论他们年级全州统考成绩。
9、有个男孩子说他自己数学考了满分在座其他孩子都说你太厉害了,真是一个数学天才,他们谈论这件事情的态度很自然,没有一个人流露出我考的不好,我不如他。就是那种比较自卑情绪,考得好好的那个孩子,非常的兴高采烈,他也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意思,也没有瞧不起其他的孩子。儿子三猪的班上有个孩子有点弱智,他的成绩很差,他们谈论起他来,就说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行,期间讨论没有流露出任何看不起,或者嘲笑孩子的意思。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被人比来必去,他自己也就不会去和别人比,他知道做好自己。
10、这样长大的孩子内心真的会很强大。比如我们家三猪在这方面就经常让我刮目相看,我和我的老公常常感叹,好像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击到他,他总是很淡定,遇到他没有做好的事情,他就事论事,是不会和他这件事和他的个人价值和自尊等联系起来,比如说他拿回了考卷,其中有几道题是错了,他就会很平静的跟我讲,我就是还没有搞懂这个概念,等我搞懂了就可以了就会做了。在学校的船模比赛中,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他就会说我下次要改良,这个帆要做的再高一些,面对失败他就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11、他的赛车在比赛中打进了前几名,他就笑着和我说,妈妈我这次运气很好,其他的孩子的车也做的很好,他就是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大多数的美国孩子都待人很友善、懂礼貌,心态也很阳光,独立意识强,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都很大方得体,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之后,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和素养。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怎么样能够做到去尊重孩子?
12、第一点就是我们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允许还是为他自己的事情做决定。比如说他可以选择穿什么穿多少,可以选择学什么学多少,他可以自己选择上什么兴趣班,选择上什么补习班,选择何时玩,玩什么怎么玩,选择找谁当对象,选择在哪里安家,微信上流传着一个笑话,就是说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冷,大家看了都会会心的一下。
13、因为大多数的妈妈都是有自己来决定,孩子穿什么穿多少。而不是由孩子来决定。在各个育儿论坛上,对于低龄孩子的讨论最多,都是孩子吃饭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孩子出现吃饭问题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对孩子无比纠结的大人,其实问题是大人的纠结和控制。比如说规定孩子必须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等等等的问题,这些造成孩子问题,可以造成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真正有生理上的原因造成孩子吃饭的问题极少极少,我在书中举过一个例子。
14、我们妈妈俱乐部的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去吃午餐。妈妈们都是让孩子自己点餐,我家三猪点了披萨,其他的两个孩子也跟着点了披萨,旁边的一个中国妈妈就对着她的儿子,你要是想吃披萨可以到披萨店去点,这个餐厅有很多你没有吃过的东西,你可以尝一尝,还是非常的自扭就是不肯,他也想和其他的小朋友们一样吃披萨,妈妈劝了很久孩子还是不肯。她索性就不理孩子了,直接告诉服务员说,给孩子点了炸鱼。吃饭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的,只有那个孩子闷闷不乐的。在我们大人看来。
15、在我们大人看来,那个妈妈的观点是对的,我们在高级一些的餐厅点餐,应该吃一些没有吃过的尝尝鲜。绝对好过不会选在那里都可以点到披萨。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重点不是吃到了什么,而是他意志都没有实现。这件事上那个妈妈的意志得到了实现,孩子的意志没有实现,孩子很委屈,孩子失去选择的权利。
16、这个孩子就失去被她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很多父母都特别的在意孩子听不听话,那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现在就开始听父母的话,将来他就会听朋友的话,他就会很容易被别人忽悠。到那个时候父母会不会认为孩子没有主见,这时候父母就很很着急,对不对?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孩子没有机会学会自己去判断,他就会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
17、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允许他去体验他想体验的什么事情。牵涉到孩子的决定,先跟孩子商量,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是养出一个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的关键。第二点就是不要那别的孩子做比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用能否用爬树来评判一条鱼,那么这条鱼将一生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18、我们现在视乎都是在用学习成绩,这一个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那就会使得很多有其他才能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我们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种花都有独特的美丽和芬芳,它有独立的花期、独特的颜色,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比较,只是不同而已。可以说摧毁孩子自信最有效、最简洁的办法,就是那他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都有其内在独特的智慧和独特的能力。我们父母一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19、我们来举个列子,如果孩子本来的自尊心有一米那么高。那么孩子父母每一次比较就相当于砍掉一厘米,长期比较的结果就是孩子完全就没有了。父母如果发现孩子不够自信,那你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合适,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尊重,如果每次你想去比较孩子的时候,想想你说出来的话,就好像一把大斧头。我们应该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比如一些不关紧要人骂了我们,我们就会生一会气,然后过一会可能我们就觉得无所谓了,可是老公骂了我们一句,或者妻子骂了我们一句。20、那我们大概会记住一辈子,只要想起来就会生气。所以真正能够伤害我们的人都是我们最亲经的人,我们越在乎谁,谁就可能上我们最深。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最在乎父母,父母是他的天,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所以父母有意无意的伤害太容易了。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无论多优异的父母,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千疮百孔的伤害,有事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斥责的表情,对孩子的自尊心的打击等候室巨大的,都会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永久的阴影。
21、反而言之一些赞赏汇给孩子自信、自尊曾加一厘米,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会让孩子心中满满的都是爱和自豪。我们要经常的鼓励孩子,让他的自尊心加高,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成长成一个自信心特别强大的人。尊重孩子的第三点就是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对孩子要有最基本的礼仪,进入孩子的房间时你要先敲门,你要使用或者触碰孩子的东西时,要先得到孩子的允许。
22、不能随意的去翻看孩子的日记,无论孩子多大,都要把他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一个朋友一样去尊重。我又一个朋友,他的女儿在上高中时的成绩非常好,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回家,他就和女儿要成绩单,女儿不给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再给你成绩单了,怎么要也不给,朋友就非常的生气,和孩子说你要是不花我的钱我就不看,我现在给你付学费我就有权利看你的成绩单,朋友和女儿之间一个假期都闹得不愉快。朋友找到我,问我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处理。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看孩子的成绩单呀。如果你发现孩子没有考好,你会怎么办?
23、他说我就是想知道而已,要是没有考好也不会怎么样。我就又问他说,你真的觉得考的好与不好没有关系吗?他说当然有点关系了,如果没有关系我就不会和他要了,如果他考不好我一定想办法去督促他的。我和她说,其实这就是你女儿不想给你看成绩单的原因。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我不告诉你。你会不会一直追问下去,一直问到我生气为止,我想你应该不会。你会想我可能不信任你,但是我们两个不会纠缠不休。因为我是你的朋友。
24、但是你对女儿就不一样了,你口口声声说孩子长大了,你要把孩子当成朋友看,但是其实你还是把她当成孩子,他应该在你的管理之下。孩子在上大学以后,会经历各个方面的考验,在学业上、在交友上、在生活自理上各个方面他都会经历,心理上会经受很大的冲击,需要经历很多的波折,我们大人要给孩子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去适应这个成长的过程,父母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进行检查和监督,如果父母能够敞开心胸去接纳孩子,至于不给看成绩单。
25、孩子有自己的自尊心,考的不好已经很难受了,他不想在承受父母的责难。我这个朋友的女儿,不单不给父母看成绩单,也不给父母将他在学校的任何不好的经历,所有的事情,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因为孩子觉得不可能从父母这里得到支持和安慰,很可能会得到责难,26、无论考的好与不好,那都是孩子需要自己去面对的,自己需要处理的,因为他已经是成年人了。
27、中国父母在育儿上,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做法,就是要去纠正孩子的问题。不是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秘密》这本书,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吸引力法则,无论你关注什么?你相信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关注的孩子好的方面,就会越来越好。你关注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如果你知道这是宇宙法则,我们还会不会一直盯着孩子的问题,他就会越来越不好,你越看孩子的好处,孩子就会越来越好不断给你惊喜,可是如果我们习惯了要去批评怎么改变这个习惯。
28、当你看到孩子的问题上批评他的时候,我停下来把嘴巴闭上忍住,这时候你应该想想孩子的优点。比如说你拿着孩子考试的成绩单和考试卷子,孩子没有考好你想教训他,这时候你应该去看他做对的题,你说你看看这道题你做的全都对了,那道题你你的解题方法很新颖。本来想说,你这个字怎么写的怎么乱呀,这个句子没有写对。你应该说,你看你这个字写的真整齐,你这段写的真干净,这个句子造的好,就是要把你的注意力改成发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把看孩子的不足,转化成去看他的优点。
29、我女儿凯莉,她在上高中的时候,她的成绩单上出现了一个C。美国的高中成绩是美国大学录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拿到了C就会拉低整个高中的成绩。当我拿到成绩单时,我就和她说你看你的美国历史是A呀,你好厉害。我说美国历史很难学的,我把他的分数高的科目都表扬了一遍。这时候女儿和我说,她得了一个C,我以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我自己从内心里说我不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去强化这个事情的后果,孩子那? 30、后来女儿的成绩真的是越来越好,你也可以试着这样做一个星期,对孩子不批评,只表扬,一周以后你一定会看到孩子的变化。我在我的书中推荐过这个办法,有个妈妈就写信给我说,他实在是做不到表扬他,对我实在是太难了,我唯一能做了的就是闭上嘴不批评他,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真的变化了,孩子回到家就主动的看书,主动的检查自己的卷子中的错误。他说我就做了三天,有一天晚上孩子睡觉之前,就跑到屋里和我说。
31、由于惯性的作用可能我们一看到孩子的问题,心里就开始冒火了,你就转化不了,看不到他的优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尝试一下,深呼吸几次,然后在心理对孩子说我爱你。你一遍一遍刺激自己,对孩子说我爱你,我爱你,这个时候你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逐渐的消失掉,唉就会慢慢汇到你的心中,这时候再去找孩子的优点,就很容易去转化负面的情绪。
32、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朋友身上,我们往往习惯了去挑对方的毛病。去看对方的缺点和问题,而不是优点。那么如果能尝试转化一下,良好的关系就会建立起来,你也许会说,我脾气来了根本定不下来,我看到他的问题我就要说出来,不说出来我憋得慌,我觉得不指出孩子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那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暂时回避一下,或者去凉台上喊几声,或者大喘气,把身上的情绪排出去。
33、在有情绪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去骂孩子,因为在那种情况和状态下口不择言,一定会伤害到孩子。美国父母关注孩子的优点,全是赞赏鼓励和表扬,中国父母关注孩子的缺点是批评和指正。那么美国的父母的做法有些护短,但是相对而言,中国父母的做法对孩子伤害太大,孩子普遍没有自信和缺乏在我肯定,我人事一个留学生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的,然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非常的聪明。非常温柔的一个女孩子,可是这个女孩子在公司就是吃不开,所有的活都是她来干,干好了是别人的,办不好问题都是她的。一看到有问题自己就先检讨起来,别人自然就乐得推到他的身上。
34、然后有好处升值的好事都没有她,只要是裁员一定会有她。后来申请到政府职务,远远低于她学历水平的职位,工资也很低。那她就说起原因,小的时候无论取得多少成绩他的,父亲一定不会表扬他,永远都是批评,他考了全校第一的时候,他说你比全是第一的差远了,他考了全市第一,他爸爸又说你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就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上了,山外有山以还能考到全国第一吗?就是这种态度造成了女孩自卑的心态,即使孩子那么优秀,但是她总觉得错都是她的,他永远都不容别人的这种心态。
35、有一个家长跟我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说自己的孩子考试都是前几名,但是孩子总是不自信。我就希望这个家长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你是否给孩子足够的肯定和欣赏。美国的父母一般都会说,我以你为荣,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你无条件的爱,无论他的成绩怎样你都爱她?你从这个方向上去反思。可能就会找到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二十年后的世界我们都无法想象,而我们的孩子到时候都在管理这个世界,他们会比我们更优秀,更能适应我们的世界,所以不要用我们的旧观念去捆绑孩子,告诉孩子你要学什么?你要做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好!
36、孩子比我们有天赋,当他提出要求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给予帮助其他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去爱他,去尊重他、陪伴他成长,如此而已。我们对孩子的任何期待,对他未来所有的设定,都是在控制,都是不尊重,不接纳孩子,无论你心里对孩子抱有多深厚的爱。当你去为孩子做选择,去安排孩子的活动的时候,你都在给孩子身上加一个程序,你以为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程序,但他究竟是否是孩子要的,是否对孩子好?很可能对孩子是一种束缚,是在压抑他的灵性,还成阻碍了孩子本来应有的成长的可能性。
37、在养育孩子之中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控制。只要父母用控制来引导,你要听话。这种方式,那么爱就远离了,更谈不上尊重了。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叛逆。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弹簧,如果不加外力。哪里来的反弹力?你尊重孩子让孩子的意志得到实现,孩子就不需要去叛逆。实际上叛逆的孩子都是比较独立意志比较强,他宁可对抗父母,对抗父母忍受着父母的施放,还要按照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去生活,能叛逆的孩子将来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至少心理上都是比较健全的孩子。因为他么有自我泯灭。
38、父母给了孩子强大的内在良好的品德,他即使暂时学习不好,以后一定也会学习好。尤其是男孩子后劲比较大。退一步讲,他学习不好能用其他的能力,做一个充满创意的一流厨师。也远远好过一个讨厌上进的律师或者精算师。本质上来讲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家长,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的折射,你在盐城你的眼中看到孩子的问题。是你自己头脑中的判断,那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的问题。父母越没有安全感就越恐慌,看到孩子的问题就会越多,反过来自我安全感足的的父母,对未来没有恐惧的父母。
39、这样的父母看孩子怎么样都好,很完美。这样的父母不会去控制孩子,会允许孩子自由的成长,所以当你看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不管是什么问题,你就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驱动了自己去批评孩子,这个问题是不是某种恐惧造成的?或者说对自己的不满意同时折射到孩子身上了。你仔细静下心来王深处去想,是什么让你看到了这些问题?大家记不记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看孩子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可爱,从头到脚没有不开心的地方,打心眼里满足和欢喜,那个时候我们是完全接纳孩子的。40、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他是完美的,他没有必要去改变,也没有必要去和别人进行比较,我们现在看她有问题不完美,都是我们把负面的意识加到孩子身上了,进一步讲,潜意识里父母觉得不完美,所有问题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看到群主发来四五十个问题,在我回答这些问题以前,你先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你会看到孩子这个问题?真的想得到问题的答案只能问自己。
41、小孩子都非常有灵性,非常的聪明,如果你尊重他,他会很愿意听你的话。愿意理解你想让他明白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守护也只是刚刚开始的几年,很快孩子的聪明和财智就会超过父母,他能够自己决定怎么做,走自己的路,那么前期父母的肯定和尊重,让他一个人走,敢于放手,你要敢放手才行,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走的路不对,或者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这些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不是为了父母的喜欢,或者完成父母的任务才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必须去完成自己的生命体验,活出自己的生命,他是体验自己的生命来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42、孩子的能力和智慧是本身具备的,不是教育出来的。父母不要去干扰他,只要不干扰自己就会开发出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父母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社会,远远超过老师。所以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你自己做到了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然后你再去看,外面有什么问题?学校有什么问题?社会有什么问题?让父母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当孩子的自尊心被培养起来了,孩子自尊自爱,他一定有能力去面对外面的问题,有能力去处理外面的任何困扰和问题。
43、我在美国接触了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们,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孩子送到美国,他们的父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孩子身上,自认为给予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这些孩子在个人品德上、个人能力上有很多都不尽如人意。我以前讲过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外国朋友,说为什么中国的孩子都是不说谢谢!这个朋友是一个寄宿家庭,有一位中国女留学生住在他的家里,不管他为那个中国孩子做了什么,中国孩子就是一个谢字也不说。这让他非常的郁闷,美国的孩子从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说谢谢这个词,可是中国孩子就是不会讲。
44、还有一个中国高中生住在一个美国的寄宿家庭里,寄宿家庭的主人找到我希望我在给她找一个家庭。把这个留学生转出去,她说实在是没有办法和这个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了。我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严重到要把孩子赶走?她就讲了一大堆这个孩子的问题,比如说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呀,说话很难听很多很多。然后说,我做好了饭,叫了好几次才下来,来了就说饭很难吃,然后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吃的比谁吃的都多,我们家的孩子看不下去就说,我妈妈话费时间给我们做饭,你不喜欢吃尅不吃,但请你不要挑毛病,你这样说话我们都不喜欢。
45、那个孩子晚上起夜,到厨房去喝水,开门和关门的声音都很大,影响他们全家人的休息,沟通了一次,头几天还好轻拿轻放,过几天就依然如故了,就让人感觉到他跟不不在乎是否影响到了别人,其实这个孩子学习非常的努力,在学校也参加了几个社团,在数学社还担任了副主席,后来和寄宿家庭的关系不好,只能自己坐校车去学校寄宿家庭不接送,所以他就无法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申请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高中主要的课外活动内容。
46、为此这个孩子想去学习开车,可是妈妈担心不安全不允许去学,他又想去骑自行车上学,妈妈有担心出问题,还是不同意。这个孩子最后不得不放弃所有的课外活动,以后有转了两个寄宿家庭,高中三年换了4个寄宿家庭,现在寄宿家庭又打算把他转出,一个美国寄宿家庭的主任和我说,这个孩子在精神上是残缺的,这句话说的是很严重的,我在想为什么父母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培养的孩子,为什么会被说养残了?
47、我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很多父母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忽略了,认为孩子还小,我们的父母在这方面的不对的,学校教育是教孩子知识,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的品格,如果父母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和掌握的知识。过多的承担了学校的责任,而忽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本质。
48、想要让孩子有好的品质,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去接纳孩子用无条件的外去陪伴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发育成长,按照自己的天性去成长,这样长大的孩子才会有强大的能力和智慧。这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我总结一下,那就是尊重孩子的三个要素,第一、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第二不训斥、不打骂孩子。第三、要关注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关注孩子的缺点。
第五篇:尊重理解孩子
尊重理解孩子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
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有什么事情她都不敢和老师说。尤其是吃饭比较慢,她害怕吃饭慢了老师会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心情,严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杜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