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技术 新材料 新理念扮靓园林绿化
新技术 新材料 新理念扮靓园林绿化——赴济南园博园、青州花博园考察报告
发布: 2010-3-05 10:19 | 编辑: 园景网 |
查看: 1335次
盛世多鲜花,佳节添美景。在举国上下共庆伟大祖国六十华诞的喜庆日子,第七届中国国际园博会、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分别在河南省临近的山东省济南市和青州市举办。为了学习了解园林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把握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脉搏,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提升濮阳园林景观设计水平,10月15日,河南省濮阳市园林绿化处考察组一行六人赴济南园博园、青州花博园进行考察学习;并在返程途中,考察学习了淄博市的道路绿化。短短三天的考察学习,大家开阔了视野,拓展了设计思路,受到很大启发,收获颇多。现将考察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走近济南园博园,感受“文化传承,科学发展”
中国国际园博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花卉盛会,自1997年以来已举办6届。本届园博会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济南市共同主办,主题是“文化传承、科学发展”,宗旨是体现“自然、生态、环保、科技”的理念。园博园以“一条中央轴线,两条景观观赏轴、八个功能分区、三大主题建筑”为总体布局,共建造了108个展园,除山东省内17城市外,还有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45个国内城市以及21个国外城市,另有9个设计师展园和13个专类园,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通过“天圆”、“地方”、“人和”以及未来人居的序列空间,展现园林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重水元素的运用,凸显济南悠久的泉文化,形成由传统到现代直至未来的时间序列,真可谓方寸之间大世界,园博园里游天下。每到一处,都让人们顿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1.主题明确,凸显人文
和绘画、写作一样,园林设计也需要“意在笔先”,立意也就是确定主题,有主题的设计犹如具有了灵魂。主题是园林设计创作的核心,确立了主题就等于完成了设计的30%。
济南园博园以中华文化为主线,融合国外园林文化,贯穿整个园区。如:天圆广场是表现对天的认识以及“天一生水、水生万物”的主题。玉琮演变过来的主体雕塑、篆体的“十天干”不锈钢雕塑、喷泉水体。整个空间通过两侧的地形、雕塑形成半包围的围合之势,草坡上种植花球,宛若满天的星星,形成壮观的空间效果;方形广场寓意“地方”,广场的主体为形似中国印章的“十二地支”雕塑及从太极形态演变出来的地刻,通过五个方位不同颜色的铺装体现“五色土”的立意;历史长河,延续“天、地、人”的概念,地面铺装以象征着六届园博会的六个脚印为核心,两侧布置大小不等的鹅卵石,表现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石上雕刻表现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嘉言警句,寓意历史的连续和园博会的发展;和谐广场是园博园核心广场,延续“天圆”·“地方”·“人和”的序列空间,采用下沉广场形式,周围是观演台,作为集会、演出以及展会期间参展城市文化周的活动场地,也是观赏西北侧大型音乐喷泉的主要场所。同时体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形成从天圆、地方到人和序列空间的高潮。
各地展园也以独特的地方特点、人文文化筑造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可以表现当地园林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园林精品。如:北川园,用“羌族宅园讲述爱的故事”主题贯穿全园,通过对羌族园林、建筑艺术的深入挖掘和体现,向我们展示独具魅力的羌族民俗、园林艺术;并通过对2008年至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的回顾和再现,展现举国上下包括羌族百姓和山东人民,互助互爱、大爱无疆的抗震救灾精神,令人观后,为之动容,回味许久。
北京园是一座以燕京八景“玉泉趵突”为主题、富有皇家园林气息的山水园林。园中以泉水为主线,串联六景:品玉轩、乾隆碑、玉泉源、碧琳亭、待霜坪、往事泉。低处自成幽静一区,细品春夏秋冬;高台联系远山近湖,融入周边环境。更通过“玉泉趵突”,联系北京、济南两地山泉水文化。
南京园则以“楼台沐烟雨,轻落六朝梦”为设计立意,展现南京六朝时期的历史风貌。园内有凤台秋月、新亭籍卉、雨花香迹、竹林画境四个景区,设置了天渊池、怡莲桥、凤凰台、新亭、竹林七贤图壁雕等具有六朝时期特点的景点,带领游人重回六朝古都,体验南京的独特魅力。
武汉园“楚风楚韵”、济南园“古城泉韵”,青岛园“帆船之都”,淄博园“齐地、齐人、齐文化”,枣庄园“万亩榴园”……各个展园主题鲜明、人文特色突出。行走在集世界园林之精华的园博园,仿佛和大师对话,令我们顿感目不暇接;站在展园前细细品味,国内外80余个城市的园林风格和文化内涵徐徐展现在面前。每到一个展区,大家对展园的设计手法,新材料应用等进行认真讨论。副主任李传省还不时进行点评,引导大家,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要善于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
2.“绿色科技”,“新”型园林
建设生态文明,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大国策,也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本届园博会以“传承创新、以人为本、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办会理念,着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引导社会对未来和谐人居环境的关注和追求。在济南园博园内,主要展馆建筑重视了节能、环保、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在面积达340多公顷的园博园,设计师将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贯穿始终。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园区增添了绿色和环保的元素,而且让游人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新能源设施:园区内遍布了太阳能导视牌、太阳能路灯、灵巧穿梭的太阳能游览车……据了解,太阳能路灯,采用智能控制,无需铺设管线,可任意调整灯具的布局,具有安全、环保、方便、美观的特点,相比同照度的普通灯具可节能60%-80%;太阳能游览车,利用车顶太阳能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行驶动力,无噪音和废气污染,一次性充电可连续行驶80公里,最大时速可达25公里/小时。使用新能源设备,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具有长效性,值得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大量应用。
彩色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混合料由彩色胶结料、颜料、集料、填充料等组成,具有色彩丰富、透水透气、降低“热岛效应”等特点,既可以美化环境、凸显自然情趣,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要求。用彩色沥青铺筑的道路不仅比透水砖铺筑的牢固,还增加了道路艺术效果,彰显了现代都市气息,展现了城市风格。
网箱挡土墙:网箱是由生态格网制成的箱体,内部均分成格室,箱内充满坚硬、不易分化的石料,形成柔韧的、透水的整体结构,它能与周围环境融合并协同发展,可保持或恢复自然环境。岩石间隙的渗透能力能使土壤、水、空气和植物自然地相互作用。
玻璃材质:在天圆广场第一次看到玻璃材质的应用,它被制作成了花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下面的参观中我们又多次看到了它的身影。它或是刘滨谊教授“和谐宅园”“水晶”的楼梯,或是透亮的桥、或是雕塑、或是景观建筑……每一次出现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充满了想象和视觉冲击。
其它还有镜子、钢管、喷滴灌系统等新型景观、养护材料,这些环保、新型材料的应用,或是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作用,为我们进行环境保护打开思路;或是用简单的方式和低廉的成本创造了过去巨资难以达到的景观效果。它们形成景观或更为轻盈、或更色彩斑斓、或更形式多变、或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景观设计开拓了新的可能,使得景观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3.“泉城”水园
水在园林中向来是画龙点睛之笔,是景观设计最富特色的组成部分。园博园以“生命之源——水”作为环境构思的出发点,着重运用了水元素,展现济南“泉文化”。一进园博园的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泉韵广场”,它是园博园的迎宾广场和主入口,是主要的集会广场。在中央,大面积的湖区为参观者提供了水上游船路线,结合展会开展的水上活动、岸边栽植的湿地植物、北侧设置的大型音乐喷泉……在水上演绎着自然美和艺术美。各个展园内设计的壁泉、飞泉、幕泉、石上泉、跳泉等,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水景,动静相宜、跳跃在园博园的各个角落,给它们蒙上了梦幻般的景象,尽情展示着济南“泉水之都”的无穷魅力。
4.设计师展园,个性化表现
设计师展园位于园博园北部,面积约10公顷,园内建有9个国内外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设计的展园,各展园均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手法,展现现代的、后现代的以及未来的景观环境,探索园林设计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由王向荣老师设计的“快乐田园”中,设计者试图回归我们已经忽视、遗忘或不太认可的花园的朴素本质,用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田园快乐的感受。一条迂回曲折、高低起伏的木栈道,穿越于爬满葫芦的由竹子构筑的不规则的立体藤架之中,行走在这条流动的栈道上,游人体会的是内与外、高与低、明与暗、开与合之间的莫测的空间变化。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死与再生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个部分,令我们感受到景观应该是活的、动的、变化的,景观产生的意境应该是一年四季感受到充满生机和不断变化的情景;“声源”园则以音乐为主题,构思源于“齐鲁文化之孔子音乐美学”,结合自然与人工发出的声乐,用中国特有的五音展现出来,形成音乐的三重奏。根据《乐记》中提及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论点,通过人工的一些构造,利用大自然的风能使其发出悦耳之声,再加上一些功能空间的设计,如入口的风铃景观墙、下沉的五音谷、抬高的观景台以及赏乐的五音园,打造了让游人能够倾听和感受到的音乐公园……
5.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上的粗糙足以消灭整体上的美感。这就好像一个人,衣着入时,举止得体,但是,指甲下面那一点污垢,足以毁灭一个少女对他的好感。园林建设也是如此。现代人讲究档次和情调,要求园林设计施工必须注重细节的处理,以提高游客对整个景区的评价。
济南园博园的规划规模虽然很大,但在局部、在细节的处理上却很精细,无论从湖岸的曲线,山石的摆放,甚至是一块指示牌、一个音箱、一个窨井盖、一个果皮箱上,都可以看出设计者和施工人员的认真和细致。指示标设置环绕园博园,方便游人迅速的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下一步游览路线;无障碍设计渗透每一个景观节点……
所有这些,令考察组一行叹为观止。大家一致认为,一个园林的档次不在于投资了多少钱,而是体现在细节上的处理;一个景观小品,未必需要太大的投入、考究的选料,但在局部处理上一定要细致入微。细节上的粗糙往往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过来,一个处理得当的细节也许就是触动游人的亮点。比如,在恰当的时候响起悠扬的音乐,也许就会为一个并不完美的景点增添许多情调,博得游人的好感。
二、走近青州花博园,感受“创新发展,和谐繁荣”
中国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始办于1987年,是我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它集中展示我国花卉业丰硕成果,反映中国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融观赏性、艺术性、专业性、商业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被誉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对促进交流、扩大合作、引导生产、普及消费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花卉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于2009年9月在北京顺义区和山东青州市两地同时举办,为感受花卉界的“奥林匹克”,提升自我,10月16日,考察组一行驱车赶往青州花博园。
进入花博园,犹如走进了花的世界,时时处处,无不花如海、花似潮,鲜花、绿草、喷泉、溪流、小桥、湖水、建筑、雕塑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花博园和园博园有着许多相似的特点,它的总体规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节约、集约、延续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文花博、现代花博、科技花博、和谐花博”的主题。在花博园,考察组一行重点考察学习了来自山东17个地市、国内35个省市及14个国家风情各异的展园。每座展园都像一首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仿佛在诉说一个个遥远的传说,给考察组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上海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该园借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花博会为载体,充分展示了上海现代园艺产业和景观艺术的成果,为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生活增添魅力。“城市张力”钢结构互拥环抱的主体造型象征城市文明如同鲜花一样绽放,中央花柱花卉布置的人体舞蹈盘旋造型,突出城市生活和谐美好的主题。在园内新型地被被大量使用,花境、植物小品、花艺等形式被应用得淋漓尽致。观赏谷、桂花菊、香彩雀等新优地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州市拥有良好的花卉产业基础,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地和集散地,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为了解草花生产的现状和市场动态,考察组一行赶到我国北方最大的草花生产基地—青州市黄楼镇,深入田间地头,与花农就草花生产的种子供应、栽培技术、经营情况等进行了认真交流。青州花农的淳朴、勤劳给考察组一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同时掌握了目前草花生产的现状和市场供应情况,确定了矮牵牛、羽衣甘蓝等草花苗源,为濮阳市绿地景观改造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走近淄博城市绿化,感受“生态园林”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道路绿化是淄博市的一大景观,近年来,淄博市以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坚持有路必栽树、修路必植绿,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加快实施园林景观建设,形成了“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林荫路系统。返程途中,考察组一行对淄博市的道路绿化进行了考察学习。
走进淄博,给考察组的第一印象就是淄博新建道路绿化的大手笔、大气魄。淄博市主要干道绿化均以种植大树、营造生态空间为主,绿化带宽(宽10-30米不等),绿量大;道路交叉口重点布置,形成设计水平较高的街头绿地。特别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润大道,可以说是淄博道路绿化的代表作,两侧绿地呈自然式种植,乔灌树种合理搭配,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交叉口四角是精品游园,行道树树穴内铺设白色石粒,既透水、透气又起装饰美化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赴济南园博园、青州花博园考察组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八日
第二篇:细节描写,扮靓记叙文
让细节描写扮靓记叙文
科大附中刘佩霞
当下,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写得既平直又干瘪,自认为很感动人的事件或人物,一经写出来,全然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更别提使之共鸣与感动了,高考中能得高分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
这是为什么呢?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的确,在我们读过的叙事类文章中,最令人难忘的往往是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身影,《红楼梦》中黛玉妹妹的愁肠百转„„。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打动着一代代读书人,并令人过目难忘。难怪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说:“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由此看来,教会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对提高他们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呢?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恰当地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加以浓墨重彩地渲染。哪些地方最能突出中心呢?
1、选取典型事例,详说细微处,通过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来突出中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先生为我改正解剖图的细节描写: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在当时肯定曾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所以记忆很深刻。这段文字既有动作、神态描写,又有语言描写,既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又体现出他尊重学生也尊重科学的人生态度。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崇高品质,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至关重要的简单情节,可以通过心理穿插等融入大量信息,既丰富内容,又可带动情节向更深层次的方向推进。
如《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之后,第二天一早有人就发现她死了。祥林嫂的死,引发了作者强烈的内疚和深刻地反思,而这内疚和反思,正是小说的中心所在。为此,作者在这段简单而重要的情节中间,插入了大篇幅的心理描写:“我”想说有鬼神,又忽然想说没有,怕说有,又怕说没有„„心里既矛盾又痛苦。作者内心虽深切同情祥林嫂,但却无力挽救困境。这段文字深刻的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的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知识分子的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既丰富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深化了主题。
3、叙述过程中适当地插入环境描写,渲染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且使行文曲折,富有美感。
如《林黛玉进贾府》开头一段,就写了林黛玉一行弃舟登岸、上轿进城,经过宁国府向西行,进了荣国府,经过垂花门,来到贾母房间门前。如此简单的情节,作者却把它渲染成了近六百字的篇幅: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 1
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进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大体描写了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宏伟富丽的贾府建筑。如果此间不插入精彩的环境描写,怎能表现出贾府谮缨世家的气派和贾家豪门贵族的显赫地位?
又如《故乡》中开头第二自然段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又通过天气情况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4、把叙写的印象与记忆意象化。
选择那些能寄托情思的一些客观事物来抒情描写,使它隽永别致而深刻。如:“一件衬衣”、“一根烟斗”或者“一块伤疤”、“一次挥手”、“一个微笑”等等。如《挥手之间》中的那段精彩描写: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
这段文字塑造的意象已凝固成一个瞬间,定格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无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如今,这一震撼人心的形象已牢牢印在了所有读者的心中。
在无数写人记事的文章里,许多同学虽然也捕捉了一些老树、耕牛等类难忘的事物,也罗列了爸爸的老茧、妈妈的皱纹,这些东西很可能令人记忆犹新且终生难忘,但却没有将感动你的事物标志化、意象化,所以很难达到感人的程度。如果能静下心来,过滤沉淀咀嚼过往,定格生活凝固瞬间,通过细节描写,塑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让它们不但永远印痕着作者的内心,而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那肯定会是文章的亮点。
二、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
1、运用想象,恰当的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描写。
如写“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你可以一句话写完,也可以像如下去写:
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车的人气急败坏,下车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两相比较,当然是添加了这种想象性体验的描写更加生动。通过想象使作者直接进入特定的场景中,帮助我们生成无穷无尽可写作的精彩内容。当然这种清晰强烈的写作体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从而打开学生写作的闸门。
2、细化动作,增加动作的内涵,延长动作过程。
如表达“妈妈长时间看着我”之意,有的同学简单写成一句话:“妈妈长时间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而另一位同学不但写出了妈妈看的动作,还写出了我对妈妈眼神的猜想:
“妈妈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妈妈在找寻她自己的影子吗?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还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增加了动作的内涵,同时也就增加了人物的情感,浓浓的母爱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
3、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前人评说先秦诸子文章,赞其“深于比兴”、“深于取象”,诸子文章即使议论一般的道理,也注意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比喻。这样才能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达到绘声绘色,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如今,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是令文章增色添彩。例如下面文段:
“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
这段文字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静态的画面赋予了动态美,强烈的语势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鲁迅作品中对人物描写中的比喻来说:清国留学生盘的辫子像富士山,豆腐西施叉开着两腿像细脚伶仃的圆规,柳妈打皱的脸笑起来像一个核桃等等,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有关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表现力这一点,老师们平时关注的也较多,我就不再赘述。
4、扩展句子补充细节。
根据文章内容或情感表达的需要,在个别语句中灵活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从而丰富整篇文章的语言,避免枯燥乏味。
如扩句练习:她骂他混蛋。
①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语言)
②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动作)
③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神态)
④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心理)
随着语句的扩展,语言表达生动起来,让人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读来自己似乎也变得义愤填膺,而人物形象也如立眼前。
总之,细节描写一定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只是想引导学生把心底的感动,用激情与智慧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以期感染和打动更多的人。
第三篇:七招扮靓中考作文
七招扮靓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不同于同学们平时的习作。一般来说,中考作文要想拿到高分,文章必须要有“亮点”,而且能在半分钟内吸引判卷老师的眼球,否则难逃“一般般”的命运,得个“一般般”的分数。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扮靓自己的作文,从而取得高分呢?日前,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第42中学的仝晓娟老师,请她为广大初三考生支几招———
1干净的文面
文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干干净净、端端正正,会给人一个初步的好印象。如果是一份字迹模糊难辨、书、书写乱糟糟的文面,可能一下子就把你的文章打进了“冷宫”。同学们该如何写出一份赏心悦目的答卷呢?仝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用蓝色、蓝黑色的水性笔(或油笔)书写。当然,颜色不可太浅,笔画也不可太粗。考卷上的字和稿纸都是黑色的,因此用这样颜色的字比较鲜明;其次,丢弃改错字用的修正液、透明胶之类的文具。考卷上不允许使用这些文具,它们有做记号的嫌疑;而且使用过后,也影响卷面的美观。同学们写错字后,可以用一根或两根斜线划掉即可。
第三,要书写工整清楚。如果你写一手好字,固然可贺;如果你的字写得一般,那么只要写得工整、清楚就可以。切忌在作文中,把标点一顿到底;或者把一个错字涂成一个“团团”,把一连的几个别字涂成一“块块”。涂抹的区域就像人脸上的斑点一样,影响卷面的美观。
2醒目的标题
题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丽、有神,才能引人驻足欣赏,引起人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情趣。一般地说,好文章的标题应具备简明、概括、新颖的特点,言简意赅,点明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主要内容等。切忌题目太长、语言生硬、文法不通。仝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几种使文章题目新颖、引人的方法:
1、巧用标点,如《你还会浮躁吗?》《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头》《100分,我恨你》;
3、词语的超常搭配,如《美丽的谎言》《惩罚“微笑”》;
4、巧用色彩,突显形象,如《穿红褂的小姑娘》《我心灵的绿洲》;
5、巧用修辞,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如《我冲出了“保险箱”》《沐浴在粽子的清香中》等
仝老师说,同学们只要留心,肯动脑筋、下工夫,或借鉴,或创新,给自己的文章拟出一个新颖别致、一目传神、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是不难做到的。3亮丽的开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仝老师说,好的文章应该有个好的开头,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自然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江苏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开头写道: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细腻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悠然、宁静的氛围,既展示了文采,又自然点题,更唤起读者对雨夜的品读,这一美好生活时刻的体验,产生阅读的情趣,可谓精彩!
4清晰的结构
“文无定法”,在平时的作文学习训练中,同学们尝试过多种文章构思方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小排段式,问答式,联想式,记者采访式,班会辩论式等。仝老师说,临近中考,同学们要做的是梳理平时自己的习作,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两三种形式,重点训练,力争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啰嗦。如果是记叙文或散文,有一条突出的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如,《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用了三个小排段:“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把“你还会浮躁吗?”作为每段的领起句,主线突出,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文章的美妙情境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再如,2007年山东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开头写道:“路过青春,步入花季,总是感觉身边暗淡乏味,心绪低落,鲜少因为发现美丽而感动、欣喜。美,是否在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正在静静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寻?”正文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5自然的结尾
仝老师说,好文章除了有好的开头,还应该有个好的结尾。结尾贵在自然、有力,又余味无穷;既深化主旨(或点明主旨),又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切忌生拉硬扯,随意拔高。如《你还会浮躁吗?》,结尾写道: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如此结尾既照应了开头第一段,也令人回味。“不止是纯净”还有什么呢?由读者自己去想好了。茶之妙处,在于“可以清心也”。当品茶之时,读诗、读史,读自然万籁,浮躁自会归于平静。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文章之美,更在于此。
再如,《跟美丽捉迷藏》的结尾写道:“我要高声呼唤———美,我找到你了。”自然、简明、形象、有力,既呼应了开头的“寻找”,使结构完整,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兴奋之情,并且和他一起激动,可谓精彩,值得借鉴。6鲜明的主题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要一目了然。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读完全文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言。仝老师介绍了几种突出文章主题的方法:
1、让标题点明主题。如江苏去年满分作文《吃在中国?在吃中国!》,标题很有震撼力,言语中透出智慧———前后仅是调换一个字,就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狸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区吃得浪费惊人———吃掉美德;放学路上看见买青蛙的———吃掉生态平衡。小作者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忧虑的情怀了然突出。
2、在开头点明主题。如山东2007年满分作文《美就在身边》,题目就是主旨;开头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细沙包含着一个多彩的世界;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身边的美无处不在。”清新、优美的语言信手拈来,不仅营造了一种诗意,让人拍案叫绝,而且“身边的美无处不在”又一次点明主旨,加深了印象。
3、结尾点明或深化主题。如《美就在身边》这篇文章,结尾写道:“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边,将无限放在手心,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寥寥数语,可见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功底。7精彩的语言
记叙的语言,具体形象;议论的语言,严谨周密;说明的语言,平实准确;描写的语言,或佳辞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扮靓语言的方法:
引用名言。恰当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积累,扩大文章容量,增强文章的辞采。如: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这样的句子富有诗意。
词语借用(大词小用)。如有个同学写父亲为搞科研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他写道:„„头发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语鲜活、俏皮、幽默,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强得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借用语要加引号,使用要恰当,避免“耍贫嘴”,惹人反感。
巧用修辞。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充分调动读者的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如,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山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泽东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比喻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排比的使用,不仅可以渲染文章的气氛,增强语言的气势,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还能让人体会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样的句子,自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比喻的关键是要准确、新颖,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几种修辞一起运用,会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第四篇:用细节扮靓文章
用细节扮靓文章
漳州实验中学
蔡志强
一、导入。时下,美容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我们如果把人体的美容和文章的润色做个比较的话,可以这样说,美容是对人体的润色,那润色就是对文章的美容。一篇文章写好了,应该在那些地方加以美容呢?在缺乏细致描绘的地方,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就是效果最好的文章美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细节扮靓文章》。
二、例说细节的重要性。
我们先从第一单元的作文“珍藏的记忆”说起,有一篇《记忆深处的人参茶》,这篇文章以人参茶为线索,线索非常清晰,想要用人参茶来表达爷爷的慈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家请看片段——
(出示课件)
爷爷,还记得你第一次叫我去你房间的情景吗?那时的我很害怕,即便我没有做错什么事,但你严肃的样子,总会令我觉得害怕。可当我走到你身边时,你的眼神变得慈祥起来,很亲和,刚才的恐惧感也在慢慢消失。你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块蛋糕给我,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而你就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笑,还递给我一杯人参茶。那时,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师:大家快速默读,思考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在哪里?可以怎么修改,使它增添亮色?
——人参茶的味道、色泽、喝人参茶的情景,没有细致的描绘,缺乏感人的力量。像味道、色泽、情景,就是文章的细节。
(改写示例:爷爷往杯底放进几片参片,冲进开水,参片忽沉忽浮,热气袅袅升腾,香气弥漫了整间小屋,我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抬头看看爷爷,他正对着我微笑呢。)
缺乏细节描写是我们初中生作文的普遍性问题。学会细节描写,写好细节,才能提高我们作文的层次。
三、例说什么是细节及其重要性
师:那么什么是细节?细节描写是对某一具体的细微事物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或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例子,品读这些经典片段。
(1)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个片段,哪些地方是细节?
——攀、缩、倾,这是动作描写,特别细腻地描绘出父亲过铁道的情景,怎样穿过,怎样爬上月台,怎样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
师:爬月台的过程确实特别细腻,为什么要写这么细?为什么不用“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一句话来写就好?
——体现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体现深沉的父爱。(2)(山米在进屋拿白鹤食物时,顺手牵羊,吃了奶酪,吃了两个苹果,又拿了一个苹果。)
“该找些食物填填我们的肚子了。”外祖父说着转身朝屋里走。山米感到身上像突然被刺了一刀般的难受。走进屋,他迅速看了一眼那只绿鹦鹉,生怕它会尖声揭发他偷吃的丑事。
师:这个片段,是对什么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谁来分析一下?
——心理方面。写出偷吃东西后的愧疚和不安。用了比喻把不安之情写得具体生动。体现了山米机灵、顽皮又不乏善良的个性。
师: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的确能给人以更真切的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四、归纳写好细节的方法。
师:如何才能写好细节呢?大家从这两段细节描写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注意观察,突出特点
——精心选择词语 动作:动词;外貌、心理:形容词。——过程一定要详细 ——运用修辞(要写好细节,前提和基础是细致观察,作者的观察很细致,你的思考也很细致;描写时一定要突出事物的特点,才能有感人的力量。
用词要准确,用词不准确,描写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过程一定要详细,最好像摄像机拍下,用慢镜头来分析那样,写清整个经过。运用修辞,能起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五、练习,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细节,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才能写好细节。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还必须来进行实战演练。请大家拿出练笔本,翻开新的一页,谱写新的篇章。我们来练习把一个情景写得细致。
这个情景是:小芳骂小刚混蛋。
这个事件的背景是,我想介绍一下,大家比较好写,小芳是课代表,小刚偷抄作业了,小芳就报告老师。冤家路窄,两人就在操场相遇了,小刚就对小芳说:你是间谍、卧底,专打小报告。小芳就回骂他混蛋。
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提示:运用你的想象,对人物所说的语言、说这句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场景等展开详细描写。
学生练笔,后发言、交流。
老师先对语言和动作描写进行示范。对语言进行描写
小芳骂小刚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对动作进行描写
小芳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 “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下面,大家对她骂人时的神态、心理,进行详细的描写。时间6分钟。注意运用刚才提到的那些写作方法。示例:对神态进行描写
小芳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对心理进行描写
小芳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 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神态:颤抖,铁青,怒目,表现了她愤怒时的心态。
心理:不断地告诫,体现了强忍愤怒,最终忍无可忍的心理
发怒不是好事,你发怒一分钟,就失去六十秒的幸福。冲动是魔鬼,大家还是要和谐相处的好。
(二)刚才,我们明白了细节描写的一些技法,那么,文章的哪些地方应该用细节描写呢?总不能文章到处都是细节描写吧?我们知道,跟中心关系重大的内容,要详写,跟中心无关的,不写,跟中心关系不大的,略写。细节描写应该用在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的地方。要有全文意识,要把局部的描写与全文结合起来。(如果时间充裕,此处可以可以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次练笔。(发材料)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失去一条腿的人力车夫依靠自己的劳动,蹬三轮车来养活自己的故事,文章挖空的地方,是要表现他怎样奋力蹬车的,这也是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地方,现在请大家补写出车夫用力蹬车的细节,注意用上刚才归纳的那些方法。时间5分钟。
写后交流,评议,然后跟原文比照,比较一下我们同学写的跟原文有啥不一样。,小结: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欣赏细节,审视细节,我们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一旦你学会细节描写,笔下的文字,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起来,具有深度和新意。
用细节扮靓你的文章,用文字拨动他人的心弦!
六、作业:这几天课间,教室是越来越吵了,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天午休前,晚饭后,还有预备铃响起到正式上课那段时间,教室里那个吵呀,让人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对这段材料再加以加工,描摹当时吵闹的场面。300字左右,写于小作文本。
第五篇:让故事扮靓语文课堂
让故事扮靓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职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与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构成了反比关系。由于缺乏重视,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出现大面积的或睡觉,或玩手机,或聊天……往往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怎么办?经过多次尝试,我认为将故事带进语文课堂是改变这一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故事在语文课堂能绽放自己独特的魅力。
首先,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老少皆宜。故事大多富有情节和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趣味因子,使课堂充满活力。如在上新生入学第一堂语文课时,我没有直入课文而是讲文学史,列举各个朝代的文学现象。大部分学生知道唐诗宋词,那唐以前宋以后呢?学生却知之甚少。当谈到上古神话时,我讲了女娲造人的故事和希腊神话中关于人的来源的故事,讲先秦散文时我讲了说客们周游列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老师只是信手拈来,但学生却趣味盎然。课前精神萎靡的学生被我的故事说得兴奋不已。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
其次,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故事包含了人类集体的或个人的经验,它就像一个智慧锦囊,包罗万象,取之不尽,传递着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故事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在介绍莫泊桑时讲到了他的代表作《羊脂球》;当我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根据课文的需要介绍了《水浒传》的序言和高俅发迹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介绍巴金时介绍了《爱情三部曲》的故事梗概……这些优美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好多同学都到学校图书馆去借来阅读。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更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于漪老师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故事可以化解难点,易于学生理解。如教学“交谈的技巧”时,学生对谐音改口不能理解,我讲了《雷雨》中鲁侍萍初见三十年未见的大儿子周萍时说的一句话:“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学生不但理解了谐音改口的涵义,而且领悟了谐音改口这种交谈技巧的重要作用。
二、故事在语文课堂的运用灵活自如,能做到有的放矢。
1、导入新课用故事。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因而在新课一开始,教师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故事,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立即带进课堂。
新课导入的故事,可以是教材中的现成故事,可以是有关作者的经典故事,可以是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故事,还可以链接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有的造成悬念,在最精彩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情节感人,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有的则以舒缓、自然,而又富有诗意见长,能制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
如教学《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我是这样开头的:“1899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夕,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个囚徒因无钱给女儿买礼物而发愁、痛苦。他忽然想起他从前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给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于是,他写下了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他用得到的稿酬让心爱的女儿得到了圣诞礼物。从此创作的作品源源不断,成了与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是谁呢?”——一开始用故事设置悬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破难点用故事。
在课文重难点的突破上运用故事,可以达到分解重难点、降低理解的难度的目的。教材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突破?有时候借助故事能化难为易。如教学《清塘荷韵》一文时,作者的感悟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引导学生品读文中作者感悟前后对荷花描写的语句后,讲了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残疾人作家史铁生的故事和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从这些人物身上学生体会到了生命力量的不可抗拒,对故事人物的感受中理解了这篇文章作者的感悟。这样的故事运用不但化解了重难点,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同学们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也有了深刻地体会。
3、揭示主旨用故事。
在揭示文章主旨时运用故事可以起到强化课文主旨的作用。如学习《秋水》一文时,在学生领悟了课文的主旨后,我让学生讲述《井底之蛙》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4、集中注意力用故事。
在一堂课教学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况且有些学生上课老走神。当发现部分学生注意力已经不在课堂时,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既能调整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经过精挑细选的故事将是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语文课堂不是故事会,不能良莠不分。首先,与课文内容无关的故事不能讲,以免信口开河,离题万里。其次,没有内涵,没有回味的故事不能讲,以免课堂淡如白开水,寡而无味。三是趣味不高,思想性不强的故事不能讲,以免流于庸俗、低劣。最后,太长的故事不能讲,以免冲击课文,造成本末倒置。所以,用到课堂的故事必须有所选择。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故事必定是刀刃上的好钢,画龙点睛之笔,对学生起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作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将故事带进课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大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为。若纯粹为了热闹而引用大量的故事又将是对神圣语文课堂的一种玷污。让小故事活跃大课堂,让小故事铸成大智慧,让小故事折射大语文。让故事扮靓我们的语文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