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时期加强巡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时期加强巡逻工作的几点思考
巡逻作为一种集打击、防范、控制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勤务方式,是为国内外警务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的控制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根据《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巡警既要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劝解和制止在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种民间纠纷;既要屯警街头维护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制止精神病人、醉酒人的肇事行为,接受群众报
警,为群众提供服务,又要从事各种抢险救援以及处置各类突发性紧急事件。为了使巡警队伍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应对新时期巡警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一、新时期巡逻工作的特点
当前,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社会治安局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巡逻工作也随之呈现出新特点。
(一)职责功能多,执法范围广。巡警作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由静态到动态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支新型警种,在打击和预防现行犯罪活动中,在为民服务架接政府和群众桥梁作用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低估的作用。其职责越来越多,执法范围越来越广,已由过去单一的治安巡逻转变为110接处警、处置突发事件、安全保卫、抢险救灾、服务群众等多项职责,一警多能、一警多用,执法活动也由处理简单的治安案件延伸到参与专项行动、追抓逃犯、服务群众等诸多方面。这种职责和执法特点决定了巡警必须是一支精通公安业务、熟知法律法规、熟悉社科常识、风土人情、具备实战技能和处置技能技巧的复合型新型警种。
(二)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巡警在巡逻处警中,担负着大量急难险重任务,长期加班加点,工作量大,工作十分辛苦,而且往往以公开身份直接与违法犯罪嫌疑人接触,直接盘查和检查可疑人员或物品,没有任何隐蔽性。而犯罪嫌疑人往往躲在暗处,身份较为隐蔽,且多为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因此巡警工作常常面临各种危险。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在执法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群众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却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给巡警执法活动带来相当的难度和干扰。
(三)群众期望高,法律要求严。多年来,巡警以其“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实际,“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有困难找巡警”已成为街头百姓的口头禅,人民群众对巡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法制进程的推进,在快速反应、先期处置等方面也对巡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时期巡警工作应达到的水平
(一)合情、合理、合法。巡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处理难度较大的小纠纷,如何做到妥善处理,及时调解,让当事人满意,我们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合情,要从日常情理出发,洞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处理结果合乎情理。二是合理,要按常规进行衡量处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让当事人觉得处理的有道理;三是合法,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严格依法办案,谁违法追究谁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二)快出警、快取证、快处警。快速反应是巡逻工作的生命线,如果出警、取证和处置稍有怠慢就可能延误时机,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所以在处置中必须坚持“三快”,即:快出警,接到报案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明确分工,及时了解案情经过,取得第一手有关资料;快取证,有些证据由于时间关系和人员流动,只要错过机会就再也难以取到;快处警,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一旦基本事实清楚,就要当即立断,采取措施,撤离现场,避免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和不法分子趁机起哄、闹事,出现被动局面。
(三)耐心、细心、诚心。一是耐心,每个当事人都想得到一个使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果,特别是对情绪偏激的当事人,要耐心听、仔细看、认真想、客观分析,不急于表态,同时正确引导,找到切入点即矛盾的中心,有的放矢加以处理。二是细心,由于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差别,特别是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许多人讲话语无伦次,事情经过难以准确表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听取、分析判断,不能受当事人的表述所左右。三是诚心,我们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要让对方感到你是真心诚意为他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疑虑,诚心沟通,以诚相见,这样才能相互配合,取得对方合作,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四)不畏难、不怕苦、不惧死。一是要不畏难,巡逻接处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亡命之徒、社会无赖,而且还经常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干扰,这些都给我们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我们不仅需要一身正气,无所畏惧,而且要有不唯权、不畏难的精神,敢于碰硬,敢于管理,善于应变,既要体现法律的尊严,又要保证执法的公正。二是要不怕苦。巡警工作经12全文查看
第二篇:关于新时期加强巡逻工作的几点思考
巡逻作为一种集打击、防范、控制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勤务方式,是为国内外警务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的控制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根据《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巡警既要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劝解和制止在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种民间纠纷;既要屯警街头维护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制止精神病人、醉酒人的肇事行为,接受群众报
警,为群众提供服务,又要从事各种抢险救援以及处置各类突发性紧急事件。为了使巡警队伍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应对新时期巡警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一、新时期巡逻工作的特点
当前,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社会治安局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巡逻工作也随之呈现出新特点。
(一)职责功能多,执法范围广。巡警作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由静态到动态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支新型警种,在打击和预防现行犯罪活动中,在为民服务架接政府和群众桥梁作用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低估的作用。其职责越来越多,执法范围越来越广,已由过去单一的治安巡逻转变为110接处警、处置突发事件、安全保卫、抢险救灾、服务群众等多项职责,一警多能、一警多用,执法活动也由处理简单的治安案件延伸到参与专项行动、追抓逃犯、服务群众等诸多方面。这种职责和执法特点决定了巡警必须是一支精通公安业务、熟知法律法规、熟悉社科常识、风土人情、具备实战技能和处置技能技巧的复合型新型警种。
(二)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巡警在巡逻处警中,担负着大量急难险重任务,长期加班加点,工作量大,工作十分辛苦,而且往往以公开身份直接与违法犯罪嫌疑人接触,直接盘查和检查可疑人员或物品,没有任何隐蔽性。而犯罪嫌疑人往往躲在暗处,身份较为隐蔽,且多为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因此巡警工作常常面临各种危险。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在执法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群众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却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给巡警执法活动带来相当的难度和干扰。
(三)群众期望高,法律要求严。多年来,巡警以其“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实际,“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有困难找巡警”已成为街头百姓的口头禅,人民群众对巡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法制进程的推进,在快速反应、先期处置等方面也对巡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时期巡警工作应达到的水平
(一)合情、合理、合法。巡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处理难度较大的小纠纷,如何做到妥善处理,及时调解,让当事人满意,我们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合情,要从日常情理出发,洞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处理结果合乎情理。二是合理,要按常规进行衡量处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让当事人觉得处理的有道理;三是合法,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严格依法办案,谁违法追究谁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二)快出警、快取证、快处警。快速反应是巡逻工作的生命线,如果出警、取证和处置稍有怠慢就可能延误时机,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所以在处置中必须坚持“三快”,即:快出警,接到报案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明确分工,及时了解案情经过,取得第一手有关资料;快取证,有些证据由于时间关系和人员流动,只要错过机会就再也难以取到;快处警,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一旦基本事实清楚,就要当即立断,采取措施,撤离现场,避免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和不法分子趁机起哄、闹事,出现被动局面。
(三)耐心、细心、诚心。一是耐心,每个当事人都想得到一个使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果,特别是对情绪偏激的当事人,要耐心听、仔细看、认真想、客观分析,不急于表态,同时正确引导,找到切入点即矛盾的中心,有的放矢加以处理。二是细心,由于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差别,特别是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许多人讲话语无伦次,事情经过难以准确表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听取、分析判断,不能受当事人的表述所左右。三是诚心,我们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要让对方感到你是真心诚意为他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疑虑,诚心沟通,以诚相见,这样才能相互配合,取得对方合作,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四)不畏难、不怕苦、不惧死。一是要不畏难,巡逻接处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亡命之徒、社会无赖,而且还经常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干扰,这些都给我们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我们不仅需要一身正气,无所畏惧,而且要有不唯权、不畏难的精神,敢于碰硬,敢于管理,善于应变,既要体现法律的尊严,又要保证执法的公正。二是要不怕苦。巡警工作经
常是不分昼夜,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为了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即使是加班加点,我们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一名巡警,要乐于奉献,甘于奉献。三是要不惧死。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面对突发事件,急难险重和各类暴力犯罪分子,不仅要具备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气势,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在努力履行职责的同时,注
意做好自我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巡警队伍面临的问题
(一)工作强度大,民警健康状况欠佳。巡警在日常巡逻及接处警工作中,担负着大量繁重的任务,工作强度过大,同时由于工作及执法环境方面的压力,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70%以上民警都呈亚健康状态或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状。
(二)认识不到位,观念出现偏差。部分民警对巡警特点、作用认识比较模糊。有的认为巡警并没有专业管辖和专门职责,纯粹是一支机动力量,因此,哪儿有事就让巡警往哪儿冲,哪儿缺人就把巡警往哪儿调,巡警成了“全能警”,“救火兵”,“勤杂工”,但在福利待遇、教育培训、装备投入等方面却很少想到巡警。由于各种模糊认识和偏见的存在,造成对巡警队伍关心不够,保障不力,巡警队伍的工作条件,总体素质和战斗力还不尽人意。
(三)接出警处置过程中对巡警的牵制。随着职责功能的增多,巡警在为人民服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否认,职责功能的增多,也对巡警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一些接出警处置工作对巡警警力牵制很大。例如,群众一打“110”,涉及该辖区派出所管辖时,“110”就通知有关部门去处理,但是常常姗姗来迟,巡警长时间地在现场等待,严重浪费警力。
四、正确解决问题,让巡警队伍健康发展
(一)加大培训力度。巡警作为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攻坚和突击力量,必须清楚认识当前局势,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掌握执法力度,并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培训期间,应加强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全面提高队伍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紧急应变和快速机动能力。
(二)规范管理,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如:巡逻行为,接处警行为,服务行为,执法行为都应有明确的规范。同时应建立健全队伍的机制和奖惩机制,使优秀的民警能得到重用,让他们感到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个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个人的发展有希望,从而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三)加大投入,消除巡警队伍的后顾之忧,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一方面在人员方面应给予足够的警力,避免民警超负荷工作,保持民警精力旺盛。另一方面在装备上的资金投入应给予倾斜,保证巡警工作的正常运转。现从各警种的艰苦程度看,巡警可谓是名列前茅,但巡警的福利待遇却不算高。在这种工作艰苦,危险性大的工作岗位应能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以进一步调动起巡警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发展社会联动,形成各方支持的局面。发展社会联动,应同上级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及时反映情况,社会各个部门真正联动起来,巡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时,其它相关部门也应相继赶到,让我们利用更多的时间去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更多时间去服务社会,服务群众,部门问题部门负责处理,使巡警的职能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第三篇:新时期质监工作的 思考
新时期质监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今社会,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与服务,既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社会、企业、监管、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再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监督职能;检验能力;加强监管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取得迅猛发展,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茁壮地成长,呈现出大变化、大发展、大提高的生动局面,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地方税收和带动广大农民致富重要载体。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是由手工作坊、乡村企业和小型国有集体企业演变而成,或是新兴起的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并且处在成长阶段,往往在经济实力、资金、技术、设备、产品科技含量、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生产设备简陋,科技投入不足,生产和技术工艺落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粗放型经营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高新技术产品少。加之一些业主注重眼前的利益,存在严重短期行为,大量雇用文化素质低、缺乏一技之长的工人,又舍不得在培训上多投入,迫切需要质量技术上的管理、支持和服务。因此,特别是县级基层质量技术管理监督部门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服务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创新监督管理服务机制,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为指导,以质量技术信息为纽带,以技术机构为支撑,雪中送炭,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的整合(一)、要着力实现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鉴于当前多数企业各方面的基础实力比较薄弱,如果我们不能从事前管理服务着手,而只注重对产品质量标准的事后监督和查处上,就势必会对企业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企业的质量技术指导,要提前介入,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对抽查中发现的一般产品质量问题,要重改轻罚。从帮助企业做好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检验和强制认证入手,提高企业产品检验能力和产品合格率,帮助企业做好产品质量建档工作,实行跟踪管理,切实把产品质量保障在出厂之前。同时要把好厂门,坚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
(二)、要合理进行监督职能归并整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承担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纤检等多种工作,门类较多,检查较多。上下重复检查,同级多头检查,分散了企业精力,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也容易对部门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为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更好地发挥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统一领导,树立大局意识,明确职责,加强职能整合,加强协调,统一运作,实行一次综合检查,企业到部门办事,实行一个窗口接洽,全程办好的工作机制。到企业检查,一定要考虑企业方不方便,不能只顾自己方便就行。
(三)、要着力强化企业质量品牌意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是企业驰骋市场的通行证。作为县质监部门,直接面对企业和百姓,其中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帮扶。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作鉴定和裁判,更主要的是把监督寓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同时以名牌
产品带动区域性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形成良性循环。近几年,通过大力开展质量兴县、质量兴企活动,企业和全民的质量意识有很大提高,企业生产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精品名牌创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市场对企业生产水平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很多企业差距很大,精品名牌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少。企业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外部服务指导,必须要通过企业的内部认同起作用。当前,要着力克服政府、部门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问题。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和教育,通过组织参观学习,通过质监部门的管理服务,切实让民营企业感到树立质量和名牌的重大意义。通过不断对企业培育和扶持,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采标、认证、名牌申报中的各种困难,集中配套服务,大力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逐步推动由不重视产品质量向重视质量转变,从质量兴县向品牌兴县转变。
二、加强基层质监工作方法论
(一)、要切实注重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工作。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于最基层,人员少、服务面广、任务重,必须充分利用技术信息的作用延伸服务。民营企业信息不灵是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电脑网络服务设施,用电脑进行质量管理的比重很低,企业无标生产、继续执行过期标准、甚至扩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的情况,很突出,这种情况,极易引发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质监部门要围绕技术信息服务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企业质监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向企业发布质量、计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信息,让企业及时了解质量动态;二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业主的培训工作,搞好新标准的宣贯;三是在企业自愿的情况下,做企业的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较全面和较系统的技术信息服务。
(二)、要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依法加强民营企业监管。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创办经营者的成分比较复杂,业主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多数企业能依法以标生产经营,但也有部分企业生产条件十分简陋,生产设施设备和技术非常差,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不能依法达标生产,偷工减料,缺斤短两,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甚至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民,昧着良心,发黑心财。由于他们分布广泛,甚至生产场所十分隐蔽,尤其需要地方基层质监部门发挥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辖区负责责任制,进行细致排查,加强执法检查,强化区域监管,把监管的触角在城区延伸到各个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农村延伸到各个乡镇自然村,确保全部摸清掌握底子,建档立卷,纳入管理范围,确保监管到位,不出疏漏,保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稳定。根据基层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其职责要体现在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各个方面,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具体可以包括
1、负责查处监管区域内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管区域内的计量、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2、3、负责监管区域内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监管与查处;4负责监管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宣贯;
5、负责监管区域内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
6、负责监管区域内定检产品、认证产品、名牌产品和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7、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根据以上项职责,分别制定出每一个监管机构详细的量化考核评价目标,将权限具体化,工作目标数字化,便于考核奖惩
三、实施行业区域分工监管,横到边,竖到底的监管模式。
(一)实施区域监管的得要意义。实施区域监管体制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要求,符合国家质检总局“从源头抓质量”的战略部署,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县级局更好地履行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能,提升质检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一是实行区域监管是从源头抓质量的重要途径。实施区域监管后,将辖区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一个监管机构,每个监管机构对辖区内的每个企业都派员监管,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监管工作就能体现从源头抓质量的总体要求。就可以把未经检验的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假冒产品控制在厂内,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二是实行区域监管是全面履行质监职能的重要举措。实施区域监管后,监管人员的到位,带来的将是职能的到位、工作的到位。例如企业的计量器具未检或者超期使用,监管人员可以随时发现,及时纠正;企业无标准生产,可随时发现及时帮促;企业的特种设备存有安全隐患可随时发现及时消除;特别是对食品企业的管理,监管人员由过去的产品监管变为全程监控巡查的过程监管,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实现“两抓两提高”的要求。三是实行区域监管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方式的重要改革。质量技术监督有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而在基层工作中往往重执法、轻管理。即便是执法也仅仅是在市场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跟着产品后边转是一种事后监督行为,很难深入到企业管理企业。实行区域监管,旨在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由事后监督变为过程监管和技术帮扶,由市场执法转变为企业管理。把执法寓于管理之中,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服务寓于企业之中,使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两项职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真正体现“从源头抓质量”的要求,把好厂门。四是区域监管体现了质量技术监督“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的工作原则。其一,实施区域监管,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理更规范,工作效率提高,杜绝了重复检查,符合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行风建设的要求;其二,实施区域监管,一个窗口对外,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企业,服务到位了,企业负担减轻了。并且能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三区域监管明确打假维权责任,结合遍布城乡的工作网络,为消费者维权举报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群众自然拥护。
(二)开展区域监管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1、建档案打基础。为辖区内所有企业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并根据企业生产资质、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将企业分成A、B、C、D 四个级别。通过建档,摸清企业底数,使区域监管工作底数清、有抓手。特别是对食品企业和特种设备企业要单独建档,以增强区域监管的针对性,保证监管到位。
2、设重点抓安全。区域监管工作的重点是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每个监管机构把确保两个安全作为区域监管的首要任务,对涉及两个安全的生产企业和重点区域严抓细管,明确专人负责,实行近距离、高频次的监管。每家食品企业,每台特种设备都要明确具体的监管责任人,将安全责任具体到人头。
3、两分离变体制。为使整个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化,要实施“产品质量抽检分离”和“执法案件检查和审理分离”一是产品质量抽检分离。所有定期检验抽样由区域监管机构按照下达的计划抽取,技术机构不再负责产品抽样任务,区域监管机构抽样后送到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抽样和检验完全分离。检验结果出来后,需要进行后处理的,再交给企业所在的区域监管机构负责。二是案件办理和查处分离。区域监管机构可以承担当场处罚案件的执法工作,但对
于受理的立案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后,把材料移交到县局稽查队,由稽查队对案件进行具体审理和处理。案件办理完后,稽查队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企业所在的区域监管机构,由区域监管机构负责帮促企业整改等后处理工作。稽查队和监管分局的关系定位为:区域监管机构负责当场处罚案件的查办和立案案件的前期调查,稽查队负责案件的后期处理。稽查队对于举报、投诉和上级交办案件或重大案件有权在全县行政区域内自行受理和查处,对于区域监管机构发现的重大案件可以提前介入调查阶段。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杜绝执法当中的“人情、关系”的干扰,并且可以发挥稽查队作为“重案组”的作用,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解决突出问题。
4、建网络挖线索。一是抓好我们已经初具规模的投诉举报工作站网络,对建立的工作站和聘任的质量督查员要进行规范化培训,给予一定的待遇和补助,明确举报奖励政策和奖励标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建立信息员举报“线人”网络。区域监管机构在重点村庄、企业和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周围聘请部分人员,隐藏身份,暗中监督企业行为,实行单线联系,为执法人员提供线索,举报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5、严巡查抓落实。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技术监督区域巡查规范》,设计科学规范的《质量技术监督巡查文书》。根据调查建立的质量档案和企业分级情况,确定不同的巡查频次,对企业开展巡查。每次巡查都要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客观地记录巡查过程,并和企业代表一起在巡查记录上签名认可。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直到企业整改到位。巡查情况要全部存入巡查档案。
四、提高个人能力建设优良质监队伍
(一)、要努力提高技术检验能力和水平。质检、计量、纤检等技术机构,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服务好民营企业、确保生产和产品符合质量技术标准的根本保障。如果技术机构能力和条件建设严重滞后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无法履行好本身的职能,为企业服务。必须多渠道加大经费投入、监督检验设施设备投入,加大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素质,加快技术改革的步伐,使质监部门的技术机构既能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保证,又能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委托检验服务,成为民营企业坚强的技术后盾。
(二)、要建立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基层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是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发展的基础。而重新认识新时期质监工作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则是转变传统观念的首要任务。地方质监系统的定位应该放在动员全系统力量,全力支持和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努力寻找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克服错误想法,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强化职能服务,寓管理与服务,以实际行动和更大的作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促进质量兴州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结束语
坚持不懈地抓好质监队伍建设,既是应对复杂局面、完成繁重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促进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同步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县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新时期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
参政议政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建立完善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新形势与新特点
全面深化改革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舞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高速转型,由此引发的深层矛盾日渐凸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接受着这种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考验。面对这种考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敢于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者,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和政治同盟,有责任、有义务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一方面,全面改革涉及的60项具体内容,本身即为民主党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的参政议政议题,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也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民主党派不仅要对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出台与贯彻落实,表达自己所属阶层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汇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更要成为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而努力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则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协调、更加科学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大有可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构架中,各民主党派通过“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实际上已经成为协助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必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民主党派通过直接参加人大、政府任职,通过民主协商,参加政协、特约工作,对口联系等具体的参政议政形式,全面深入参与国家治理;二是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推动国家治理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民主党派已经成为推动治理能力培育的重要力量。民主党派通过合法的政治参与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向社会其他群体和利益代表作出了有序参与政治的示范和表率,有力维护和巩固了稳定、良好的公共秩序。
日益完善的多党合作制度需要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重大事项“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被纳入决策程序,双周协商会重启,双月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协商会议的密集召开,不仅极大的拓展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更是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参政议政质量的极大考验。而目前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如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健全;参政议政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参政议政缺乏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参政议政过程中调研建议的反馈与成果转化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制约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的提高。
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提升参政议政水平的路径选择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需要执政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民主党派自身做起,建立起完善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1、建立完善的参政议政组织网络机构
在新时期,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集体智慧和意志的体现,没有健全的组织网络机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就是“散兵作战”,东敲西打,不能形成战斗合力,完善的参政议政组织网络机构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组织保障。
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必须要有高度的参政党意识,把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情况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对参政议政的决策能力,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严格决策程序,使参政议政工作得到强有力的领导。民主党派中央及其各级组织设立的经济、法制、科技等专门委员会要充分吸纳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员参加。专门委员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参政议政专题研讨会或调研活动,使其真正成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智囊库。民主党派机关应单设参政议政部门,并配备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定理论政策功底和分析研究能力、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
2、建立完善的调查研究机制
调查研究是搞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条件。民主党派的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不断健全的信息渠道,将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分析、筛选整理后,形成意见与建议,供中共党委和政府研究采纳。建立完善的调查研究机制,首先要完善选题、立项制度。在调查过程中,要弄清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把调研得来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形成调研报告或提案。其次要完善专题调研协作机制。组织与课题相关、熟悉情况、参政议政水平高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调研,邀请与课题有关中共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委员参与调研;要勇于向民间借智,邀请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
3、建立完善的参政议政资源有效整合机制
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民主党派的优势,但是民主党派成员都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和领域,日常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业务繁忙,往往一件有效的参政议政提案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甚至单靠民主党派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民主党派有效整合资源,积极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和部门,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资源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益协调的过程,在调研中应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与社会公平发展的关系,使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更加科学和规范。
4、建立完善的参政议政工作激励机制
建立参政议政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各级组织和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为参政议政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成员给予表彰奖励,把参政议政工作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确定后备干部的重要条件和推荐干部、代表人选的重要依据。
5、完善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有效性
完善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机制,中共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提案、建议及社情民意的办理。作为民主党派自身,也做好相关工作。要及时上报调研成果。民主党派的一些重大调研成果,应及时以调研报告、提案或信息的形式报政协或党派中央,还可以由民主党派负责人向各级中共党委政府直接提出。要注重以社情民意或信息专报的方式促进转化,要建立提案办理协调督促机制,加强直接与提案具体承办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在提案的承办过程中就提案所涉及的问题达成共识,就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作者系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宜宾市副市长
第五篇: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思考
---孝丰镇妇联
近年来,我镇妇联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妇联的具体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团结全镇妇女应对挑战,求实创新,开拓奋进,推进我镇妇女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党委政府以及上级妇联组织的要求、与妇女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并对制约妇女发展的社会问题、对妇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梳理。
一、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妇女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一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其社会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二是女性创业就业服务工作有待突破,为妇女创业提供技能、信息和资金上的帮扶措施不多;妇联组织常抓在手的“巾帼家政服务”的发展后劲不足,巾帼家政企业面临着适应市场、规范管理、做大做强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女性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女干部成长和交流较缓慢;女性集中的系统或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不大;女性素质参差不齐,比较注重女性专业知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忽略了女性综合素质的教育。四是女性脱贫解困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对下岗、转岗、失地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方式不足、办法不多,弱势女性群体中生活困难但又不能享受低保的“边缘人群”问题凸现。五是妇女权益保护有待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从业女性社会保障不够充分,政治地位较低,工作条件较差;进城务工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较差;女性在自我维权时举证较
难。
2、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妇联组织覆盖面有待扩大,推进“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的建设难度较大;妇联组织联系女企业家不够。二是妇女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妇干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村妇代会主任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较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三是基层妇干待遇有待提高,基层妇干兼职多,工作经费少;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没有实现全覆盖,妇女干部的政治待遇偏低。四是镇级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缺乏。
3、妇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整合资源延伸妇女工作触角有待深化,开展妇女工作时,发挥社会力量、兼职妇女工作者的作用方面还不充分。二是妇联系统内的工作指导和交流力度有待加大,对基层妇联、妇委会、妇女联谊组织在工作上分类指导还不够,各类妇女组织间的交流还不多。三是妇联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立足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还不强。
二、今后妇女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不仅反映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为妇女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进步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妇女占人口半数,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妇女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进程。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目标任务,对妇联组织、对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就今后五年推进妇女工作创新发展方面谈几点思考:
1、着眼发展,推动妇女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创新必将带来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我们提出要牢固树立“四个贴近”的工作理念。一是树立贴近时代的理念。要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审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中谋划,准确把握妇女工作的定位和任务。二是树立贴近女性的理念。要开阔工作视野,针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三是树立贴近中心的理念。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妇女、教育妇女、引导妇女,把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是妇联组织开展妇女工作的基本准则。四是树立贴近基层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活力,不搞一刀切,鼓励在上级妇联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创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品牌多样的妇女工作新局面。
同时,妇联组织在开展工作时,要按照“四个坚持” 的总体思路来谋划妇女工作。那就是: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谋划妇女工作就必须一切为了妇女群众,一切依靠妇女群众,着力解决关系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二要坚持求真务实。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时代变革加剧的大环境下,谋划妇女工作就必须把握妇女运动发展的新规律,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找准切入口,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能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惠及妇女儿童。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
局,同广大妇女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谋划妇女工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持妇女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与社会发展同步、与男性发展同步。四要坚持开拓创新。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谋划妇女工作就必须以开拓创新的思维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资源和新的发展空间,对已有的工作载体和活动品牌继续加以丰富、发展和创新,不断提高妇女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协调性,推动妇女事业可持续发展。
2、突出重点,推动妇女工作内容和机制创新。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进妇女发展,为妇女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党的十七大赋予了妇联组织新的使命、新的责任,我们要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在活动内容、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妇女群众的新期待。
在促进妇女发展上,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引领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一是要创新妇女创业就业服务内容。召开女性创业研讨会,提升妇女创业中心的层次和服务水平。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开展女性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提供创业信息和资金帮扶,做大做强巾帼家政服务业,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失业妇女实现创业梦想,并带动更多女性就业。二是要创新“巾帼建功”活动内容。不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的影响力,积极动员广大职业妇女立足本职、立足岗位自觉支持和投身改革,主动参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高层次女性人才在科学研究、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作用,赋予“巾帼文明岗”新的时代特色和内涵。
三是要创新“双学双比”活动内容。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的帮扶力度,拓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使其在发展现代农业、脱贫奔小康和改善村容村貌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要创新“美丽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妇女既维系着家庭,又教育后代,在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要注入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要围绕“两型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立足于家庭和社区,多做引导工作,帮助妇女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服务妇女发展上,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一是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制。要找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定位,认真研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接政府转移出的社会职能,深入调查,摸清底数,掌握需求,充分反映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积极探索解决妇女生存发展需求的机制。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为妇女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劳动保障、教育保障和生活保障等问题的解决。三是积极探索志愿帮扶的机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爱心妈妈联盟”等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协调、发动社会各界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为弱势妇女儿童群体办实事,热情帮助她们克服生活困难,提高生活勇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形成遇到困难有人帮、碰到难事有人管的社会互助模式。
3、注重实效,推动妇女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决定着工作水平的高低,妇联组织要积极运用新的方式方法推进妇女工作。
运用整合资源的方法。妇女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提高妇女工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一是整合组织外的资源。妇联组织要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重点是强化各级领导的性别意识,充分借助“外力”,逐步解决女性参政议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二是整合组织内的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妇联干部专职妇女工作的作用。加大基层妇干培训力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各级妇联组织和妇干服务妇女的水平;实行项目化运作方式,解决基层工作经费困难问题;争取政策,关心她们的政治待遇、生活问题,激发她们服务妇女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行业优秀女性兼职妇女工作的作用,通过建立优秀女性人才库,搭建女性交流平台,同她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畅通反映妇女群众诉求的渠道,推动妇女利益问题的解决。积极配合组织部门,通过定期召开女干部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女性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力度。
运用重点突破的方法。制约妇女发展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采取各个突破的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关注热点。要把握好党委政府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注重热点问题的研究,在妇女群众需求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提出办法,解决问题。二是突出重点。要抓住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阶段、有步骤地予以推进,积小胜成大胜,取得具体的实效。三是形成亮点。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妇女工作的实际,打造精品,创出特色,形成亮点,努力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地位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