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的调研
关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监狱人民警察专业化建设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备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目标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和解决各类复杂狱情、犯情需要的专业化民警工作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狱工作与时俱进,达到不断提高狱内改造质量的目的。笔者于近期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该监狱310名民警,对民警的学历、专业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情况
1、目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政工岗位的占监狱人民警察总数的%,管理岗位的占%,教育岗位的占%,生产经营岗位的占%,行政后勤岗位的占%,其他岗位的占%。按机关与基层监区分:在监狱机关的,占基层监狱人民警察总数的%,在一线监区的占%,其他岗位的占%。
2、学历情况:
大学本科学历的27人,占民警总数的8.7%;大专学历的263人,占民警总数的84.8%;中专、高中学历的20人,占民警总数的6.5%。
3、专业情况:
法律专业的69人,占民警总数的22.3%;监所管理专业的125人,占总数的40.3%;其他专业的116人,占民警总数的37.4%。
三、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监狱深入贯彻《纲要》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警察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通过学历教育,异地挂职锻炼等有效手段,××监狱警察队伍的学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企合一,工作交叉,专业分工无法进行。目前××监狱管理教育之间、改造和生产之间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劳教人民警察身兼管理教育生产多项职能,既承担着繁重的管理、教育任务,还承担着艰巨的经济工作任务;既是执法者、监管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还是生产经营的组织者,这种管理体制模糊和淡化了监狱民警工作的专业性,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监狱民警的专业不分,岗位可以任意调整和变动,最终影响和制约监狱民警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使监狱民警成为“万精油”式的公职人员。
2、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管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不足。目前,这支民警队伍在结构和专业水平上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存在着看守型民警多、管理型民警多、服务于生产工作的技术形民警多;民警中“科班”的少、经过正规院校培养的少、服务于改造工作的技术型专业的少等问题。
3、高学历层次的人员偏少,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挽救工作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骨干。××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无,大学本科学历的27人,占民警总数的8.7%;而且,现有学历与实际专业技能水平还有一定的差异,不少人学非所用,专业人才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得以发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
(二)原因分析:
1、认识有偏差。尽管目前××监狱警察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已达到于《纲要》所要求的70%的目标,但实际上所学的专业与监狱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获得的文凭与实际的工作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2、软件、硬件建设不配套,缺少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保障条件。目前,××监狱经费保障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经费保障数额差距较大,特别是各类专业的集中培训,经费紧张矛盾更是突出,师资力量也显严重不足。在硬件建设上,目前××监狱有教育培训基地,其配套设施和培训环境也非常简陋,缺少高科技的软件、硬件相配套的教育培训载体和平台,使队伍专业培训工作,没有明显的突破。
3、场所布局不合理,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引进。由于历史原因,××监狱所属监区地处偏远,远离市区,信息闭塞,工作环境条件差,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从优待警措施难以落实。
4、一线警力紧张,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全国监狱人民警察与押犯人员数量之比为18%,而××监狱编制为16%。同时,由于监狱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警力的配置不够合理,生产经营工作占用了一定的警力,加剧了基层一线警力紧张的矛盾。由于警力的紧张,很难组织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有时因工作任务繁重,甚至放弃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使一些重要岗位急需培训的人员不能参加相应的培训,延缓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影响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质量。
四、下一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建议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根据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任务,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培训措施和工作实践锻炼,建设一支与监狱工作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感化化、挽救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提高劳教人民警察的职业水平、职业技能,使之与现代社会和劳教工作发展相适应的一项人才建设的系统工程。根据这一要求和当前××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化民警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抓好学历培训教育,特别是高学历和管理教育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教育。要加大监所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力度和其他教育转化所需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改善知识和专业结构。制定和完善各项加强学历培训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劳教人民警察,特别是年轻警察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学习业务对口、工作需要的专业。
二是今后再招录监狱人民警察时,被录用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使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大专以上学历构成从主要依靠在职培训逐步过渡到在职培训与各类大专院校进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相结合,最后形成从社会招录各级专业人员为主的合理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构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队伍专业化素质。专业知识只有转化为专业技能,才能成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动力和武器,各级监狱机关要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练兵,使监狱人民警察所学专业知识尽快转化为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专业业务水平和各项工作水平。
四是业务培训应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内容实用精练、方法多变以讲求实效,紧密结合监狱工作岗位特点和教育改造罪犯的特殊任务,注重培养适应教育改造工作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突出加强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监狱学、警察管理学等监狱专业知识和警体技能的教育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层次,把监狱民警队伍真正建设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同时拥有现代知识,掌握和精通专业技能,作风过硬的监狱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专家型人才。
(二)加强队伍岗位和职能科学分工的理论探索,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适应监狱工作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对现有岗位和职能进行专业化分工是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只有对岗位进行科学的专业分工,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选择和培训具有该项岗位职责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才能全面推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三)严格考核,建立专业民警队伍晋升激励机制
监狱在专业化民警队伍建设工作中,为了保障民警职位晋升后,其综合业务、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监狱应该建立民警职位晋升考试和考核制度,做到凡是符合职务晋升条件的,都要经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考试,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职务晋升。这样就可以激励广大民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既努力地工作,又挤时间刻苦地学习的良好氛围,长期以往,就可以使监狱民警自觉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习惯,个个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工立业。
总之,加快监狱人民警察“三化”进程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按照《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实现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目标,为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押罪犯的组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日益复杂,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与改造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不断加大,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2008年6月16日,***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把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首要标准作为指导监狱监管与改造工作的中心,就是要求我们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朝着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前进。
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监狱工作所必须的基本岗位知识。这些知识根据每个警察所在的岗位不同,又可细分为一般性的专业知识,如关于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具体性的专业知识,如管教业务知识、生产知识等。
2、专业素质。是指监狱警察具备从事监狱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如身体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
3、专业技能。是指监狱警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它和专业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与专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监狱警察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本质体现。
4、专业职位。是指监狱机关根据自身实际,对内部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并以此来确定警察的具体工作。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监狱的实际,从目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监狱警察的专业职位可以分为通用型,如政治工作、行政后勤等;特殊型,主要是生产经营岗位,如服装生产、车间生产等。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1、完善职业制度。就概念而言,职业化与专业化两者之间差别不大,如同医生、教师等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一样。几年前,就有专家、学者及从事监狱工作的各级领导探讨过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监狱系统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监狱警察职业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有待完善的内容还很多,还缺少相关的配套制度作保障。现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监狱警察职业制度:一是以《公务员法》、《警察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构建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法律前提,即招录监狱民警时,必须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这一点目前在招录监狱民警时,已经基本做到。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监狱工作的任务、特点等,明确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准入“门槛”。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监狱民警的知识结构、素质条件、技能水平等提出合乎实际的基本标准。三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监狱民警的专业化工作,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化的配套措施。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包括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的制度安排及监狱民警的进修、培训、职务晋升等相关规定。
2、科学设置岗位。专业化的岗位分类制度是监狱警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显在标志。设置的岗位要体现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岗位与岗位之间有明晰的界线。目前,监狱民警的岗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结合当前我国监狱工作的实际,监狱民警岗位设置应分四类为宜:(1)政工类;(2)管教类;(3)生产类;(4)行政后勤类。其中,生产类因各监狱的具体情况而异,其余三类则基本相同。而管教类的岗位则应进一步细化,这也是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与监狱民警队伍一般性建设之间的根本区别。管教类的岗位可以细分为以下8个方面:(1)看守人员类。主要负责监狱的门卫、监房等内看守。应由体格健壮、责任心强的监狱民警担任。(2)狱政管理类。主要从事罪犯的刑罚执行、考核管理及监狱的警戒设施等具体、直接的工作,应由具有现代狱政管理知识的专门人员担任。(3)狱内侦查类。着重是掌握狱情动态,对监狱内部的安全工作作出有效评估,及时侦查各类狱内案件。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该具备现代刑侦知识。(4)思想教育类。主要是对罪犯进行法律、政策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耐心、细致、深入的谈心、交心、攻心工作,促使罪犯更好地弃恶扬善。担任这项工作的民警要擅长做罪犯的思想政治工作。(5)文化教员类。对罪犯、主要是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罪犯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必须设置这一岗位。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具备教师资质和相应的职称。(6)心理矫治类。主要对罪犯服刑期间进行心理诊断、疏导、矫治,消除其心理障碍或疾病,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由心理学等专业,或经过相关资格培训的民警担任这项工作。(7)信息管理类。主要负责罪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归档等工作,应由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的民警担当此任。(8)个案研究类。即有一定数量的民警,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罪犯,进行犯罪学、罪犯改造学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实证研究,探求科学的改造罪犯的方法与途径,为提高改造质量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个案研究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等要求很高,而且往往由一些社会工作者担任。结合我国的国情,个案研究类的岗位也应成为监狱民警专业岗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述有些岗位可以互相交叉,一人多岗。
3、实施职称制度。监狱民警专业化是民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而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专业知识多少、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在加强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时,有必要完善职称体系,通过对相关岗位(主要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的职称评定,强化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促进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从监狱现状来说,目前还保留着职称制度,部分岗位的民警具有职称。如从事生产的工程技术类,从事经济工作的财会、统计、审计类,从事后勤服务的医疗卫生类等。监狱主管部门应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其他予以评定职称的专业岗位,建立起富有监狱系统特色的职称体系。在监狱民警中实施职称制度,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相悖。新颁布的《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专业技术类是从综合管理类中单独划分出来的,既然有专业技术类,就可以有相对应的职称制度,或类似的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激励从事专业技术的民警不断学习、进取,努力钻研业务。
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
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工作这几年已经得到监狱机关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与监狱工作的宗旨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应抓住下列三个重点:
一是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监狱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监狱学因改造对象的复杂性而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涉及犯罪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这就要求招录监狱民警时,设置好准入门槛,把好“进口关”。目前我们在招录监狱民警时,注意了学历起点和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大专以上,除了司法类院校、狱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外,还从普通院校法律等专业录用民警,监狱系统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优化和提高。但目前在民警招录上还存在误区,主要是有关部门过多地强调了报考对象的学历文凭,对专业的重视仅以法律学科为主,有时考虑监狱企业的需要而招一些机械、水泥等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监狱民警队伍中还属于“稀有元素”,因此导致监狱民警的专业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很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制约了改造质量的提高。在农村监狱,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监狱在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克服这一现象,根据各个监狱的不同,合理确定学历层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同时拓展专业结构,既要从司法院校中招考民警,也要从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考民警,通过来源的广泛性实现监狱民警知识、专业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模式。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也只是为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狱主要应通过对民警的使用、培养,促使民警尽快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加强对民警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现代人力资源学认为,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培训。有关研究也证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只强调使用而忽视培训,无疑会加快民警专业知识退化速度,影响工作质量。因此,监狱应把对民警的培训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根据监狱工作的特点,可以建立三种培训模式:(1)监狱自身和司法院校相结合、以监狱自身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应在分析民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监狱的资源,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对民警的培训工作。同时,有关的司法警官院校也应承担在职民警的培训任务。(2)内部外部相结合、以内部为主的培训模式。内部培训的最大好处是机动、灵活,成本低,针对性、实效性强,便于把握。辅之以适当的外部培训,或者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到监狱讲学,可以开阔民警的视野,拓展思维。(3)短期长期相结合、以短期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工作的特点,尤其是目前警力配置不到位、基层一线警力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了对民警的专业及技能培训只能以短期为主。对民警中有培养前途,或因为岗位需要的可以送出去长期培训。总之,规范化的培训工作应成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要的路径取向。
三是努力创设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有人预计,到21世纪末,人类目前的知识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结束,学历教育已逐渐被终身教育取代。《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定律:学习速度<变化速度=死亡。他还在这本书里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观念,这一观念正成为人们的共识。监狱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正由以往的封闭走向开放。监狱及民警也应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努力创设学习型监狱,成为学习型民警,把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化作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取向。应在创设学习型监狱的基础上,大力创建学习型科室、监区、分监区,充分发挥各单位监狱学分会的作用,努力在监狱和民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作为民警终身的价值取向。
我相信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第三篇:建设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建设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推动监狱事业统筹和谐科学发展
——**监狱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我狱各项事业发展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实现了连续18年无罪犯脱逃;监狱企业有效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连续5年以年增1亿元速度快速增长;警察队伍的学习力、思想力、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进一步跃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监狱内外基础设施焕然一新,警察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这些发展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狱以建设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为目标,不断创新学习理念,积极倡导学习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软实力,铸就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学习型警察队伍,为监狱各项工作的大发展和大提升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中央编制办、司法部、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监狱管理局领导对我狱所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现结合我狱创建学习型队伍的实践,对建设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建设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监狱事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学习型监狱警察队伍是贯彻全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战略要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这些理念和战略部署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视程度。作为国家专政机关的监狱,必须要顺应这种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抓好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是监狱事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监管改造形势异常严峻,影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教育改造罪犯难度与日俱增,监狱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监狱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开,监狱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首要标准”等理念的提出,对监狱执法工作和教育改造工作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监狱要积极适应这些新要求、解决这些新问题、应对这些新挑战,就必须把学习型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队伍建设,创新学习型队伍建设理念和手段,通过组织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全体警察的学习热情,营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浓厚学习氛围,真正使全体警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工作效能和驾御全局的能力,以适应监狱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我狱学习型警察队伍建设的实践
(一)深化监狱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孔子曾说:“人形如水,置于圆则圆,置于方则方”。意思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建设富有特色的监狱文化体系,对于提高警察思想认识,推进学习型队伍建设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作为新时期监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建设学习型队伍既丰富了监狱文化建设的内涵,又深化了监狱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加强监狱文化建设,也为学习型队伍建设搭建了广阔的活动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创建“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实践中,我狱通过提炼总结 “勤敏务本 和谐致远”的监狱核心价值理念,整合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凝聚力量,不断创新丰富文化建设实践,完善监狱文化体系,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渗透力,用监狱文化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推动学习型队伍建设。
一是提炼完善特色文化体系。2007年1月,在总结建狱56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狱自上而下反复凝炼提升,确立了“勤敏务本,和谐致远”的监狱核心价值理念。在践行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中,我狱通过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举办主题征文读书学习活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总结提炼了“认真工作 快乐生活”的幸福理念,“以人为本、安全为天,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工作理念,“会劳动、爱劳动、能劳动、懂劳动”的劳动改造理念,“安全稳定、事业发展、管理规范”的监狱工作评价标准,“尽职尽责、公平公正、服务大局”的科室工作评价标准,“肯操心、能着急、有办法、出手快”的领导干部评价标准,“销售带动、科技促进、成本领先”的企业发展战略,“立警为公、奉法崇廉”的廉政理念和“执法不违法、尽职不渎职”的廉政准则,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的文化成果。这些理念的总结提炼和文化成果的取得,升华了素质,坚定了信念,锻造了品格,激发了热情,鼓舞了斗志,为推动学习型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是创新文化传播实践载体。以开展庆祝监狱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编纂了《**监狱志》,编辑出版了《历程》画册、《**监狱文化建设之旅》系列图书、《亮点工程巡礼》画册,举办了庆祝建狱6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红旗画刊》等社会媒体刊发有关监狱和企业发展成绩的报道,增强了全狱警察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宿感。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监狱的文化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于润物无声中,让警察时时处处感受监狱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价值共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增强,为学习型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是探索建立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以推动监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每年开展警察宣誓活动,春季、秋季读书学习调研,罪犯教育改造理论调研,反腐倡廉理论调研等活动,举办春季读书会、秋季读书会等学习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警察的学习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在丰富警察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读书学习和调查研究氛围的同时,创新了文化建设实践形式,丰富了文化建设内容,推动了学习型队伍建设。对在学习调研活动中及各项文体活动中的获奖者,一改过去发钱或发物的做法,全部发放价值不等的读书卡,通过此项措施鼓励获奖者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
(二)拓展教育培训载体,搭建全新学习的平台。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学习型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既是学习型队伍建设的主战场,又是学习型队伍建设的活力之源。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我狱树立教育培训新理念,探索教育培训新方式,拓展教育培训新载体,搭建了全新的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教育培训由课堂理论向工作实践,由提升学历层次向增强能力水平延伸的突破。
一是“抓阵地”固本强基。紧跟工作形势发展要求,注重发挥自主培训“短、平、快”的传统阵地优势,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思想认知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制度执行能力。突出政治理论培训。完善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制定政治理论学习配档表,采取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强化政治学习,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执法意识、工作态度、利益需求等方面,做到监狱发展与形势任务相适应,警察思想行动与监狱发展目标相适应。突出业务知识培训。以提升队伍的履职尽责能力为目的,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采取统一管理和分口组织相结合的大培训工作模式,每年组织警察参加市场营销、财会业务、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等培训班,丰富警察业务知识,提升警察工作能力。
二是“走出去”开阔视野。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教的工作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依据胜任岗位工作的条件,找准培训重点,不断增强培训的计划性和内容的针对性。围绕监狱发展要求,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促进工作,不断拓展教育培训渠道,坚持系统内培训和系统外学习相结合、学习业务知识与学习实践经验的原则,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实地考察,加强实践经验。近年来,先后在威海举办了“**监狱践行科学发展观培训班”,组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威海荣喜集团、黄海造船厂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思想解放找差距”等活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分期分批组织管教人员、功模人物、生产技术人员赴微湖、运河、德州、聊城和省监狱等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学经验,找差距,深化了对监狱发展战略和思路的理解把握,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级调训为抓手,认真组织警察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目标化管理,培训前进行教育动员,定目标,提要求;培训期间,实行领队负责制,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培训后坚持先看学习效果后报培训费用,确保了外出培训工作实效。
三是“请进来”解疑释惑。创新教育方式,拓展培训渠道,积极打破监狱传统思维模式,吸收和借鉴社会先进管理理念,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社会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与驻地政府联合举办业务培训,组织财务管理、卫生防疫、计量检验等150多人参加了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警察队伍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履职尽责能力。以提高学历层次为主线,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在监狱开设机械工程硕士班、法学硕士班,有62人参加了研究生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警察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了知识结构。以提高警察岗位技能为重点,与山东大华培训中心合作,组织58名各监区分管监管改造工作的监区领导、分监区负责管教工作负责人以及管教科室警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认证考试,进一步提高了警察队伍的专业化知识水平。
四是“融进去”效果转化。注重在学习效果考核和培训效果共享等方面做文章,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实行了培训效果激励制度。实行学习效果与监狱综合考评机制挂钩,对达到学习目标,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或优秀个人,监狱及时与当月进行科监区月度综合考核,对所在单位进行加分;对于达不到培训目标,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在评先创优晋职晋级方面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实行学习体会刊发制度。所有参加教育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人员,培训结束后,根据所学知识,找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促进工作的新措施,真正把学习成果运用于本职工作和监狱发展的实践当中。监狱在局域网上开辟学习交流栏目,对所有体会文章进行刊发交流,增加了参训人员的紧迫感,激发了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推动了培训效果的有效落实。
(三)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学习长效机制。学习型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建设学习型队伍的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构建推动学习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前提和保证。为此,我狱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坚持从“尊重人、凝聚人、培养人、发展人”出发,着力在激发动力上做文章,在组织引导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见实效,注重警察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一是完善思想教育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放在首位,努力在增强队伍的政治素质上下功夫,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教育新机制。建立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规定》,党委成员坚持一周一次班子会议,一月一次班子理论学习,一季一次集中学习研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集中阅读、远程教育、专题讲座、专项讨论、外出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方法,帮助党委成员不断拓宽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党委成员的模范带头进一步在全狱上下营造了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是理顺管理使用机制,激发警察的学习热情。坚持把学习与警察管理使用相结合,把警察参加学习情况记录本人档案,作为警察选拔任用的一条重要标准。加强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及时进行总结,做到因地制宜,因需施较,增强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广开培训渠道,完善培训体系,逐步建立了以监狱为中心,以省警官教育培训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市委党校等社会力量为依托的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训监狱需要的各类人才。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教育,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管理使用,实行了主任工程师聘任制度,评选了监狱十佳科技工作者,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学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科技人才的作用。管理使用机制的理顺,激发了全狱警察追求知识、超越自我的学习热情。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积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表彰,并把每年的考评结果同干部考核、年终考评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机制。着力完善考勤考核机制。统一组织的学习,按个人签名的办法进行考核;对学习的情况,定期进行测试考核;把学习绩效与晋升、评先进等挂钩,保证学习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学习情况,检查个人自学的笔记、体会等情况,并建立学习档案,促进学习效果的落实。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购置图书、学习资料、组织活动,表彰先进等有关活动。建立培养使用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机制,积极构建有利于崇尚求知、创新、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干警参加学历教育的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从工作上、奖励政策上支持和鼓励警察通过参加高教自学、党校、成人高校等途径参加学历教育,对获得相应学历的给予奖励。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极大地提高了警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队伍建设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学习型警察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让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警察队伍中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以有效的学习焕发队伍的生机活力,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使警察队伍成为一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队伍。一句话,学习型警察队伍应当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战斗集体。
(一)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要体现科学理论武装的内涵和要求。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列宁曾说,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在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队伍,必须要按照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要求,始终以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全体民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目标,组织警察深入学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和体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要求,促使广大警察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在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
(二)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要体现具有世界眼光的内涵和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罪犯矫正与改造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监狱工作全球化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广大监狱警察特别是监狱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勇于冲破“思想的牢笼”,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多掌握一些关于监狱全球性问题的知识,多了解一些世界各地罪犯矫正的基本情况,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信息的相互交流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增强监狱工作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三)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要体现善于把握规律的内涵和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一项事业要想取得发展和进步,都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监狱工作也不例外。在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贯彻和体现善于把握规律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广大警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广大民警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以“改造人”为宗旨,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监狱行刑的规律、民警执法的规律、科学矫正罪犯的规律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规律,切实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使监狱行刑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四)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要体现富有创新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富有创新精神是学习型警察队伍必须具有的政治品质和人文素养。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监狱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首要标准”的提出,大量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在充满希望和机遇、也充满挑战和考验的前进道路上,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不断以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方法推进警察队伍建设。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警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监狱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方法来把握,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来运用,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永恒的精神价值来追求,不断以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开创监狱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篇: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如何构建专业化分类和培养相应...
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如何构建专业化分类和培养相应的素质。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深入,监狱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加快监狱人民警察“三化”建设,走职业化的道路是我们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监狱民警职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民警的分类培训至关重要。近年来,监狱系统日益重视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经过“三年素质教育”、“岗位大练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监狱民警在“专业素质、岗位技能、执法理念”等方面都接受了深入细致的培训,各级监狱系统已都将民警教育培训形成制度化,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了监狱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只有全面认识警察队伍建设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高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监狱警察队伍建设。
首先,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监狱法》规定: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监狱人民警察身处惩罚改造罪犯的第一线,是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监狱各项工作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是促进监狱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广大监狱警察正确履行职责,才能发挥好监狱职能,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其次,警察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基础。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监狱能否确保安全稳定、正确执行刑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警察的能力与素质,取决于警察的学识与水平,取决于警察的责任与追求,也就是取决于警察队伍建设的成效。队伍建设的好坏,事关监狱安全稳定,事关监狱发展大局,事关监狱外在形象,事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再次,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是适应新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监狱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监狱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职能,其本质是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社会和谐。监狱人民警察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十七大报告提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对监狱和监狱警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唯有不断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提升警察队伍的战斗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推动监狱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态度,正确审视制约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障碍性问题
近年来,我省监狱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与监狱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治警方式出现偏差。“从严治警、以德育警、从优待警”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在实际中,由于“以德育警”标准高、见效慢,“从优待警”又涉及到政策、经济等敏感环节,操作起来难度很大,由此各级各单位都热衷于“从严治警”。经过几年实践,“从严”的管理有效地加快了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尤其是随着队伍结构的变化,主张个性、自由、独立、创新的年轻警察不断增多,一味“从严”已经难以奏效,涉及警察个体利益的问题更是变得十分敏感,偏重从严所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的还产生了反感、抵制和对抗心理,一定程序上弱化了队伍的凝聚力,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生命线”作用更多地停留在认识上。思想政治工作难做,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行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政工、齐抓共管、一岗双职等理念并未形成共识, 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仍相当突出。近年来,在一些单位和领导中重“管”轻“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还对警察一味地要求这要求那,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严,五花八门,不切实际,根本没有关心和理解警察的感受和心理承受力。形式搞了不少,效果适得其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只能“从大道理讲大道理”,空洞乏味,难以深入警察的心扉,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自然弱化。
第三,考核机制不完善。警察考核工作是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考核结果公平、合理、准确与否,关系到警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关系到组织和领导的公信力,对队伍建设乃至监狱整体工作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千分考核、岗位考核、量化考核、绩效考核等,但至今仍然没有一套比较系统、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其共性问题是:考核体系不健全,考“下”容易考“上”难;考核形式不科学,浮于表面,被考单位忙于应付;考核内容不全面,重业务轻实效,难以客观反映工作实绩;考核操作不规范,“人治”痕迹比较明显;考核结果反馈慢,弱化了考核的督导作用;考核成绩运用不到位,奖惩作用突显不出来。
第四,激励机制不健全。现有的激励资源和手段满足不了要求越来越高的监狱工作。当前,上级对监狱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不断加码,但有效的激励措施又跟不上,造成基层警察“压力很大、动力不足”,尤其是工资“统发”后,失去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使得这一矛盾更显突出。另外,在警察管理体制上,偏重于“按品分类,统一管理”,可供竞争上岗的领导空位寥寥无几,非领导职务晋升论资历不论能力,表彰奖励摆脱不了“僧多粥少”,精神方面的激励措施少之又少,较大地影响了警察的积极性,广大警察的工作潜能得不到有效挖掘。
第五,执勤模式不科学。自推行二级管理以来,我省各监狱就岗位设置、警力配置、职权划分、工作标准等进行了积极探讨,也出现了多种警察执勤模式,但警力紧缺与执勤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岗多职多责,忙闲不均的问题相当普遍。警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超时工作、通宵执勤已成为监狱警察的定式。因此,如何科学调配警力资源,合理界定职权,规范和完善执勤模式,保障警察合法权益,避免人浮于事和“有人没事干、有人忙不完”等现象,有效调动起警察的工作责任心,发挥好广大警察能动性,成为了当前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
第六,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培训的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内容陈旧,目标、要求不明确,教育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学非所用,理论性的多,实操性的少,集中培训的多,分类培训的少,造成想学的学不到,学到的用不上;培训经费不足、设施匮乏,使得很多基层单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培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坚持发展理念,清楚明辨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目标
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必须着力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破除不合时宜的制度、做法和习惯,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要坚决克服抱残守旧的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警察队伍建设要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监狱看监狱,坚决克服因循守旧、骄傲自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敢于正视存在问题,针对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坚持用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载体、新的举措来指导和推动实践,重点攻坚,逐个突破,全面推进,加快实现省监狱管理局提出的“三个转变”。
二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监狱警察的执法思想和行为。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保证监狱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规范监狱的执法工作,使广大监狱警察真正做到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三要积极培育警察职业主体意识。引导警察正确、客观、公正、系统地认识和评价监狱工作,促其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监狱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权力与职责的统一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积极作为意识。
四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育广大警察坚持以确保监狱安全为己任、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使命,发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甘于奉献,防止厌烦浮躁情绪。各级领导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深入一线,与广大基层警察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和掌握队伍中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化解和排除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和宣传队伍中的新趋势、好苗头。
五要努力营造奋发有为的氛围。加强队伍建设,要依靠广大监狱人民警察,尊重警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警察参与队伍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和首创成果。要抓住监狱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立足监狱工作实际,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不断推陈出新,推进队伍建设。
四、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运用有效措施推动警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加强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必须着眼发展,顾全大局,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当前可从抓好“五项建设”入手:
(一)不断强化队伍法治建设。法治是规范、文明、进步的保障和体现。一要深化公正执法工作。教育广大监狱警察熟练掌握、有效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平等对待每一名罪犯,合法处理每一项工作,严格遵循每一道程序,及时完成每一次任务,做到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并重,公平正义与规范高效并重,让每名警察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诚维护者和执行者。二要加强狱务公开宣传。监狱要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监狱文明管理、透明执法、服务为民的好做法,努力打造“阳光执法工程”,在社会群众中树立起监狱警察的公正文明形象,增强警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三要坚持依法治警。政工部门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队伍,特别是处理警察违规违纪时,务必有依有据,避免发生“内部矛盾”。要注重警察义务与权利的统一,在严格管理队伍的同时,加重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感和归宿感。
(二)切实加强警察责任建设。浓厚的责任意识是增强职业者主动履行职责、自觉承担责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不断强化警察责任建设,才能保持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一要明确警察个人职责。依据现有警力资源,规范岗位设置,界定岗位职责,理顺办事程序,防止“领导让怎么办就怎么干”,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同时,要明确工作标准,防止“谁好谁差领导说了算”,让每个人工作有目标,绩效不评自明,有效调动起警察的主动性。二要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以服务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执勤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警察职业情感,增强警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三要严肃职业纪律。常态性地开展纪律教育,使警察清楚地认识到监狱工作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健全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把查处案件转化成最有效的预防教育,促使警察在其位谋其职,在其岗负其责,每时每刻都保持高度的自警、自醒。
(三)认真抓好基础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建设是监狱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抓好基层警察队伍的关键所在。一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建设,权力向基层组织倾斜,提升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讲集体、讲协作、讲互助的工作氛围,让基层警察顺心工作,快乐生活,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二要抓好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办公环境,配齐配强办公设备。加强基层工作督导,及时纠正不规范、不达标的基础工作,夯实基础业务。同时,要理顺各线条的业务,防止“内部打架”,使各项基础工作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三是抓好警察基本功。政工部门要通过灵活实用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用新的形势政策武装警察头脑,用新的业务要求提高警察知识水平,用反复训练检验警察的实战能力,不断增强警察的工作本领。
(四)加快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专业化有利于增强警察素养,有利于提高队伍工作效率。一要规范警察招录,避免“一窝蜂”。依照工作的专业实际需要和队伍的专业人才缺口,有针对性地招录和引进专业人才,把好警察队伍的“入口关”,防止“闲杂人员一窝蜂”,做到来者能用,用者能胜。二要规范警察使用,避免“一把撤”。可根据监狱实际,划分出看守、管理、教育、医疗、财务、生产经营、行政后勤等岗位,按每名警察的专业和特长安排岗位,摒弃“随手撤,撤到哪是那”的做法,做到对号入座,学有所用,扬长避短。三要规范警察管理,避免“一刀切”。按照各类岗位的不同性质和职责,制定不同的工作要求、运作模式和考核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开考核、分线评比。四要规范警察培训,避免“一手抓”。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警察分别开展培训,突出岗位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更新,突出警察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培育专家型警察。尤其是对教育类、矫治类、技术类、侦查类警察,更要在学术专攻上下功夫。五要规范警察晋升,避免“一起挤”。警察的提拔、任用、级别晋升一律按专业在本领域、本线条内进行,防止“外行管内行、外行教内行”。同时,要建立技术职称评比机制,避免人人想挤行政职务晋升“这座独木桥”,促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积极深化监狱文化建设。文化是最为深厚的力量,是一切进步的源泉。一要打造监狱主流文化。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监狱的创业史、发展史,结合新时期的形势政策和奋斗目标,提炼出警察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并加以大力宣传,唱响监狱建设的主旋律,增强警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突出人文关怀。监狱各级领导和政工部门要关注警察需求,关心警察疾苦,尤其要帮扶好有困难的同志,进一步增强警察的归宿感。要善于倾听警察意见,吸纳警察建议,充分挖掘和激发警察的内动力。三要创建学习型队伍。鼓励警察积极参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警察文化知识,提升警察文化品味。监狱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调动警察的文化活力,更好地发挥警察的文化创造力。
第五篇:关于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依法治国、依法治监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对监狱工作的发展和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狱工作理念正在经历着历史的大嬗变,公正、文明、法律至上、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权利、义务等理念要素,成为监狱工作理念的最基本和最核心构成要素。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提高监狱工作水平,就必须从监狱工作的最根本、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警察队伍建设着手。而警察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配臵是否科学,将直接决定了警察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整体职能的履行,进而影响监狱改造功能的实现。因此,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应当是建设一支职业特点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素质较高、能适应现代监狱行刑和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下面,本文就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及建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监狱警察专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狱法治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监狱警察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随便什么人穿起白大褂就可以当医生,穿起律师服就可以当律师,这就表明了医生和律师的专业性。监狱警察不仅是罪犯管理者,还是心灵火花的点燃者,这也并非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同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司法部《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专业化是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段话大体揭示了“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监狱警察专业化的概念可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分析。从前者说,监狱警察专业化主要是指监狱警察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后者看,监狱警察专业化是警察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警察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的发展结果。因此,监狱警察专业化,是指警察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完全胜任监管改造工作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监狱警察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狱警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通用知识、监狱警察人际关系的培养、沟通能力的训练、创造与批判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监狱警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是监狱警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狱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法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犯罪学、伦理学等等。专业能力是指监狱警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三是专业品质。监狱警察并非“看大门的”,他做的是重塑罪犯人生的工作。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起作用的就是警察的专业品质。专业品质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更抽象,很难定义,但它是警察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警察对管理教育、对罪犯、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
二、当前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现状及问题
当前,监狱警察队伍构成中主体包括监狱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管教人员,此外还有少数医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从当前监狱警察的配臵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监狱警察队伍的基本素质不能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当前,罪犯的罪错五花八门,违法犯罪原因多种多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心态扭曲程度不一,这就不仅需要广大警察拓宽自身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基本素质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更要建立相应的专业化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建立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监狱职能多元化,专业分工无法进行。行刑本质上讲是属于国家专门机关体现公共意志的活动,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对监管人员的要求侧重于身体素质和法律知识方面。而改造是社会主流文化对犯罪亚文化的冲击和转化,具有自愿性、主体地位平等性等特点,要求改造人员具有相当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见,两职能对警察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监狱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领域都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但任何人都难以做到样样精通,面面俱到。目前由于基层警察没有进行科学分类,工作上便要求基层警察全面发展,监狱警察往往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每天忙碌于监管、教育与生产之间,根本没有精力去专心开展某方面工作,看上去事事都懂,都能处理,但往往都不是“专家”,他们肩负不起也不可能肩负得起这么多的职责。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个体面临多重职责需要同时履行时,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承担最容易实现、最富有实效的职责。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当前监狱警察对监狱生产与教育改造厚此薄彼的原因。
(三)警察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的配备不足。不少人普遍认为, 对罪犯的管理教育要靠“经验”、靠“权威”,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在警察教育培训上, 也只是重视提高政治素质、综合素质, 而忽视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执法水平上,只满足于“管得住”、“跑不了”一般化标准上,没能体现出改造工作专业的发展要求。监狱管教人员中的专业人员,诸如文化教员、职业技术培训人员、心理学专家、精神病学专家、医学工作者等均配备不够,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这种人才结构已不适应监狱工作的需要,很难适应目前依法治监的形势要求。
(四)工学矛盾突出,专业学习、培训机会不多,警察专业技能不强。由于监狱的封闭性,将监狱人民警察与社会先进文化群体相隔绝,进一步加剧了监狱人民警察观念形态的相对滞后、知识结构的相对陈旧、能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和专业素质的相对贫乏。加之,受体制、机制、观念以及经费的制约,基层监狱人民警察非常缺乏专业学习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和条件,造成了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与监企分离后监狱职能纯化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的不相适应。加之基层警力紧张,监狱组织的培训主要以短时间培训为主,很难开展系统的培训;部分基层单位还因工作任务繁重,使一些重要岗位急需培训的人员不能参加相应的培训;而且大部分培训内容是普及化的知识,针对性系统性不强。这些情况严重延缓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影响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质量,使警察所学知识与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五)目前监狱警察职业还没有成为公众仰望的一种职业。尽管目前报考监狱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冲着公务员的招牌而来,而不是从心底喜欢监狱工作。特别是目前基层一线存在管理、教育不分,生产改造一体的现状,所有的警察不加区分地从事监管安全工作,大量具有律师、心理咨询师、中等教师资格的警察没有被配臵于对应的岗位上,荒废专业使他们找不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和发展方向,从而失去进一步学习、进取的动力。这是当前警察队伍中,特别是年轻警察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最为深层次的原因。
(六)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应待遇未能体现。目前,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学习培训、使用管理、政治待遇上,没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例如,目前监狱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监狱民警应该具备什么任职资格、享受什么待遇,以至不管是什么学历、出生何处、是否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在职务晋升上都一律按行政发展模式,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同时一些矫正和管理专家不能在一线生成和聚集,许多有工作经验的、作出一定成绩的警察先后被调到机关工作,而一线的警察面对工作压力大、辛苦程度高,待遇上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不少人谋求调离监区,这一状况使得一线更加缺乏高素质警察队伍。领导职数的限制,政治待遇上的难以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进取心,影响了他们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主动性,进而导致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状态比较普遍,无疑给监狱执法、监管带来极大的挑战。
四、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及建设的探讨
由于监狱警察的政治属性,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监狱警察工作的政治重要性,相对忽视了这一职业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职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因此导致监狱工作的科学性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监狱警察必须要讲政治,但不能因为政治而忽视专业技术,而应当是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追求监狱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促进监狱工作更快发展。
传统的监狱工作模式,按照其主要特点可以称之为准行政管理模式,对于实现单纯的强制惩罚与威慑主义行刑是足够有效的。但它对于实现教育刑或多元主义行刑目的却显得力不所胜,缺乏效率。因此,必须予以变革,实行新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一)加快监狱管理体制改革,纯化监狱职能。必须将监狱现有的服务职能社会化,使监狱真正从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和“办社会”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打破“监狱企合一”和“单位办社会”的传统体制,打破传统的队伍建设上的培养“万金油”干部的理念,突出职业特点,实行专业化分工,从创新方法和途径上,促进监狱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实现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的显著标志,就是职责划分清晰、专业分工明确、职业特点突出。
当前,按照监狱工作的实际,警察岗位设臵在实践中大致分为五类,即管教员类、管理教育类、生产劳动管理类、行政后勤类、政治工作类, 但这种分类过于粗糙,尤其是管教员岗位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每个岗位都能干,每个岗位都不精。因此,我们要逐步理顺警察的职位分类,对管教员岗位行细化,这也是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所在。管教警察的岗位职责可以细分为以下8个方面:(1)看守职责。主要负责监狱的门卫、监房等 内看守;(2)狱政管理职责。主要从事罪犯的刑罚执行、考核管理及监狱的警戒设施等具体、直接的工作;(3)狱内侦查职责。着重是掌握狱情动态,对监狱内部的安全工作作出有效评估,及时侦查各类狱内案件;(4)思想教育职责。主要是对罪犯进行法律、政策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耐心、细致、深入的谈心、交心、攻心工作,促使罪犯更好地弃恶扬善;(5)文化教育 职责。对罪犯、主要是文旨和文化程度低的罪犯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6)心理矫治职责。主要对罪犯服刑期间进行心理诊 断、疏导、矫治,消除其心理障碍或疾病,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信息管理职责。主要负责罪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归档等工作;(8)其他方面的职责。由此可见,相对监狱警察专业化而言,管教工作是一个更微观的领域,是监狱警察专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通过职位分类,充分发挥警察的特长,提高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监狱的刑罚执行职能和教育挽救职能,才能充分推动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程。
(二)要在充实一线警力的基础上,分类配臵监狱警察,分化警察的行刑和改造职能,分设罪犯管理和矫正改造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针对目前监狱警察组织多序列、多职务、多专业和综合结构的现状,按照“因事设职”的原则,实行职位分类与专业分类的双重管理,根据监狱机关机构设臵、警察编制、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来配臵,明确各级各类警察的职务岗位与专业岗位,对不同职位与专业的警察,确定相应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只有对岗位进行科学的专业分工,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选择和培训具有该项岗位职责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才能全面推动监狱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也是社会化大分工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三)合理使用人才,发挥个人专长。要真正提高警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承认不同个体的不同能力和贡献,根据警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门类齐全、层次合理、结构协调的专业队伍,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岗位设臵不同的工作标准,根据警察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和个人爱好配臵岗位,进行不同的培养,实现按能配岗、能岗匹配。对新招录警察,根据专业特点用其所长;对既有人员要根据其岗位能力变化以及专业技能提升进行适当的轮岗调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以工作业绩为考核重点,制定各类别警察不同的考核量化标准,逐步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并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警察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合理使用人才创造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监狱警察队伍教育培训体系。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对警察的培养、使用,促使警察尽快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切实抓好队伍专业化教育培训,是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要按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监狱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根据具体不同的职位类别,制定具体的培训项目,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班,突出岗位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案例处臵培训,多进行与实战现场相类似的逼真模拟训练,努力提高参训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实战观念。鼓励警察参加专业培训,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例如,继续推动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证工作,培训专门的狱内侦察人员,鼓励警察通过参加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国家司法考试等渠道获得相应专业资格等。以创建数字化监狱为契机,括宽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实现监狱警察工作学习信息化、智能化、自主化和个性化;依托院校的优势,建立定向培训、轮训制度,为培养造就监狱专门人才和“改造专家”创造有利条件, 不断提高监狱警察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五)完善激励制度,激发警察潜能。监狱警察专业化是警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专业知识多少、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在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时,有必要完善职称体系,通过职称评定,尝试专家津贴制度,并在政治待遇、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方面向突出的专业人员适当倾斜,营造“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良好氛围,促进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六)在监狱分类专业化上要有新的拓展。监狱的专业化,或专业化监狱,实质上是监狱分类进一步细密化发展趋势的产物。监狱的专业化,不仅具有关押对象———罪犯的特定性,而且由于这种特定性决定着监狱在行刑方式、警戒设施、监管改造、矫正教育以及专业人员配备上的特定性。这不仅对于监狱节约行刑成本、合理利用改造资源、优化警力配臵和管理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建设性实践意义。一是要构建宏观性一级分流机制。以建立新收犯分流中心为基点和突破口,按科学分类的标准,对新收押罪犯进行宏观性的一级分流。把不同类别的罪犯分类收押于相对类别集中的监狱进行改造。二是要实施微观性二级分类制度措施。考虑到我国的监狱一般规模都有比较大,分类关押不可能由宏观性一级分流一步达到分类纯度的现实状况,应在监狱内部实施微观性二级分类措施,以监区或分监区为关押点,实行监狱内部分类关押,逐步提高分类的纯度,达到分类标准。从而,为监狱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和教育改造罪犯提供基础和保障。三是要完善专业化分级管理体系。逐步推行监狱“三级管理”机制,即中央直辖监狱(或部属监狱)、省级辖管监狱和市级辖管监狱;规划实施“三级戒备”监狱体系,即建立高度戒备监狱、中度戒备监狱、低度戒备监狱;调整监狱布局和行刑模式,建立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三种”监狱行刑模式,实现监狱分类、分级的专业化。监狱分类、分级专业化的发展,必将推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质的突破与飞跃。
二、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在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监狱警察个体而言,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实现从新手成为专家,从陌生变为熟悉,从害怕监狱和罪犯变为热爱监狱改造这份工作。结合监狱工作实际,笔者认为,监狱警察必须在以下方面予以加强: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高素质的警察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与时俱进,对监狱的发展有深入理解。我国监狱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监狱工作应以不断提高罪犯改中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积极矫正罪犯价值观、稳步促进罪犯行为方式转换,把过去危害社会秩序的罪犯铸造成建设社会的积极公民的工作上来。现代监狱的制度设计应充分体现法治社会所追求的人道、人权、公正、民主、自由、平等、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合理地控制罪犯权利,体现刑罚的罪刑法定原则。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将个人定位于“看门人”的角色,对罪犯的改造满足于“管得住,跑不了”,是无法适应监狱工作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的。
(三)较好履行职业道德。这要求监狱警察具有较强的职业使命感,把监狱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份事业。在工作中能真正履行监狱警察的职责,培养自身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造意识,能够公正、公平执法,能够了解、理解和关心罪犯,能够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如果做到了这种程度,我们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狱警察的最主要表现。同时,如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大大促进职业精神,而且也将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必须在工作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实践”和“反思”,前一个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后一个是对做过的事情重新思考。“智慧是不能言传的,它只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的智慧”。我们只有坚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才能对自身的思想、能力、绩效进行客观的总结,针对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先进事迹、补充知识、互帮互助、借鉴创新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得好: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警察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工作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