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3: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一、“专业化”内涵的界定

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专业化是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段话大体揭示了“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但这一定义显然还不够严谨。其中有些内容与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关联更大。因此,一些论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定义进行了一些修订、补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据此,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是指监狱民警具有监狱工作所必须的基本岗位知识。这些知识根据每个民警所在的岗位不同,又可细分为一般性的专业知识,如关于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具体性的专业知识,如管教业务知识、生产知识等。好范文版权所有

2、专业素质。是指监狱民警具备从事监狱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如身体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

3、专业技能。是指监狱民警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它和专业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与专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监狱民警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本质体现。

4、专业职位。是指监狱机关根据自身实际,对内部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并以此来确定民警的具体工作。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监狱的实际,从目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监狱民警的专业职位可以分为通用型,如政治工作、行政后勤等;特殊型,主要是生产经营岗位,如井下采煤、水泥生产等。

辨析“专业化”上述四方面的主要内涵,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专业化”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也顺应了刑行工作国际化的大趋势。许多报道及研究文章都表明,发达国家的监禁制度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其分工日趋细致、专业、科学,更能节约执法成本,提高行刑效率及社会效益。《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也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尽可能设有足够人数的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教员和手艺教员等专家”。在美国,1993年的50个州的矫正机构中,有279名精神病专家,1446名心理学家,1006名社会工作者,2773名个案工作者,793名娱乐治疗专家,3090名顾问(张晶:《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相比之下,我们一直推行的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监狱工作模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与监狱工作科学化相对应的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确实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二、对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初步设想,1、完善职业制度。就概念而言,职业化与专业化两者之间差别不大,如同医生、教师等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一样。几年前,就有专家、学者及从事监狱工作的各级领导探讨过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监狱系统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监狱民警职业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有待完善的内容还很多,还缺少相关的配套制度作保障。现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制度:一是以《公务员法》、《警察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构建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法律前提,即招录监狱民警时,必须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这一点目前在招录监狱民警时,已经基本做到。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监狱工作的任务、特点等,明确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准入“门槛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监狱民警的知识结构、素质条件、技能水平等提出合乎实际的基本标准。三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监狱民警的专业化工作,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化的配套措施。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包括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的制度安排及监狱民警的进修、培训、职务晋升等相关规定。

2、科学设置岗位。专业化的岗位分类制度是监狱警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显在标志。设置的岗位要体现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岗位与岗位之间有明晰的界线。目前,监狱民警的岗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监狱民警被人戏称为“赤脚医生”、“万金油”式,每个岗位都能干,每个岗位都不精,就是反映了这种现状。关于监狱岗位设置,不少同志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如有的同志认为,“在有条件的监狱,试行监狱警察的初步分

第二篇: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一、“专业化”内涵的界定

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专业化是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段话大体揭示了“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但这一定义显然还不够严谨。其中

有些内容与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关联更大。因此,一些论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定义进行了一些修订、补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据此,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是指监狱民警具有监狱工作所必须的基本岗位知识。这些知识根据每个民警所在的岗位不同,又可细分为一般性的专业知识,如关于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具体性的专业知识,如管教业务知识、生产知识等。

2、专业素质。是指监狱民警具备从事监狱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如身体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

3、专业技能。是指监狱民警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它和专业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与专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监狱民警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本质体现。

4、专业职位。是指监狱机关根据自身实际,对内部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并以此来确定民警的具体工作。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监狱的实际,从目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监狱民警的专业职位可以分为通用型,如政治工作、行政后勤等;特殊型,主要是生产经营岗位,如井下采煤、水泥生产等。

辨析“专业化”上述四方面的主要内涵,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专业化”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也顺应了刑行工作国际化的大趋势。许多报道及研究文章都表明,发达国家的监禁制度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其分工日趋细致、专业、科学,更能节约执法成本,提高行刑效率及社会效益。《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也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尽可能设有足够人数的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教员和手艺教员等专家”。在美国,1993年的50个州的矫正机构中,有279名精神病专家,1446名心理学家,1006名社会工作者,2773名个案工作者,793名娱乐治疗专家,3090名顾问(张晶:《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相比之下,我们一直推行的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监狱工作模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与监狱工作科学化相对应的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确实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二、对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初步设想,1、完善职业制度。就概念而言,职业化与专业化两者之间差别不大,如同医生、教师等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一样。几年前,就有专家、学者及从事监狱工作的各级领导探讨过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监狱系统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监狱民警职业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有待完善的内容还很多,还缺少相关的配套制度作保障。现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制度:一是以《公务员法》、《警察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构建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法律前提,即招录监狱民警时,必须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这一点目前在招录监狱民警时,已经基本做到。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监狱工作的任务、特点等,明确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准入“门槛”。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监狱民警的知识结构、素质条件、技能水平等提出合乎实际的基本标准。三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监狱民警的专业化工作,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化的配套措施。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包括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的制度安排及监狱民警的进修、培训、职务晋升等相关规定。

2、科学设置岗位。专业化的岗位分类制度是监狱警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显在标志。设置的岗位要体现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岗位与岗位之间有明晰的界线。目前,监狱民警的岗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监狱民警被人戏称为“赤脚医生”、“万金油”式,每个岗位都能干,每个岗位都不精,就是反映了这种现状。关于监狱岗位设置,不少同志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如有的同志认为,“在有条件的监狱,试行监狱警察的初步分类:防暴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警察、管教警察、生产指导警察、后勤保障警察”(于爱荣:《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战略,提升监狱工作管理水平》,载《中国监狱》2003年第4期)。有的同志则认为,可以将监狱的管理岗位分为狱政管理岗位、教育矫正岗位和看守人员岗位三大类(何剑、钱德金:《监狱警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6期)。这些观点很有见地。

结合当前我国监狱工作的实际,监狱民警岗位设置应分四类为宜:(1)政工类;(2)管教类;(3)生产类;(4)行政后勤类。其中,生产类因各监狱的具体情况而异,其余三类则基本相同。而管教类的岗位则应进一步细化,这也是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与监狱民警队伍一般性建设之间的根本区别。管教类的岗位可以细分为以下8个方面:(1)看守人员类。主要负责监狱的门卫、监房等内看守。应由体格健壮、责任心强的监狱民警担任。(2)狱政管理类。主要从事罪犯的刑罚执行、考核管理及监狱的警戒设施等具体、直接的工作,应由具有现代狱政管理知识的专门人员担任。(3)狱内侦查类。着重是掌握狱情动态,对监狱内部的安全工作作出有效评估,及时侦查各类狱内案件。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该具备现代刑侦知识。(4)思想教育类。主要是对罪犯进行法律、政策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耐心、细致、深入的谈心、交心、攻心工作,促使罪犯更好地弃恶扬善。担任这项工作的民警要擅长做罪犯的思想政治工作。(5)文化教员类。对罪犯、主要是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罪犯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必须设置这一岗位。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具备教师资质和相应的职称。(6)心理矫治类。主要对罪犯服刑期间进行心理诊断、疏导、矫治,消除其心理障碍或疾病,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由心理学等专业,或经过相关资格培训的民警担任这项工作。(7)信息管理类。主要负责罪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归档等工作,应由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的民警担当此任。(8)个案研究类。即有一定数量的民警,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罪犯,进行犯罪学、罪犯改造学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实证研究,探求科学的改造罪犯的方法与途径,为提高改造质量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个案研究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等要求很高,而且往往由一些社会工作者担任。结合我国的国情,个案研究类的岗位也应成为监狱民警专业岗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述有些岗位可以互相交叉,一人多岗。HiD@CC

3、实施职称制度。监狱民警专业化是民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而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专业知识多少、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在加强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时,有必要完善职称体系,通过对相关岗位(主要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的职称评定,强化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促进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从监狱现状来说,目前还保留着职称制度,部分岗位的民警具有职称。如从事生产的工程技术类,从事经济工作的财会、统计、审计类,从事后勤服务的医疗卫生类等。监狱主管部门应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其他予以评定职称的专业岗位,建立起富有监狱系统特色的职称体系。在监狱民警中实施职称制度,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相悖。新颁布的《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专业技术类是从综合管理类中单独划分出来的,既然有专业技术类,就可以有相对应的职称制度,或类似的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激励从事专业技术的民警不断学习、进取,努力钻研业务。

三、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wJb

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工作这几年已经得到监狱机关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与监狱工作的宗旨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应抓住下列三个重点:

一是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监狱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监狱学因改造对象的复杂性而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涉及犯罪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见《警视》2002年第6期),这就要求招录监狱民警时,设置好准入门槛,把好“进口关”。目前我们在招录监狱民警时,注意了学历起点和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大专以上,除了司法类院校、狱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外,还从普通院校法律等专业录用民警,监狱系统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优化和提高。但目前在民警招录上还存在误区,主要是有关部门过多地强调了报考对象的学历文凭,对专业的重视仅以法律学科为主,有时考虑监狱企业的需要而招一些机械、水泥等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监狱民警队伍中还属于“稀有元素”,因此导致监狱民警的专业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很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制约了改造质量的提高。在农村监狱,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监狱在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克服这一现象,根据各个监狱的不同,合理确定学历层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同时拓展专业结构,既要从司法院校中招考民警,也要从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考民警,通过来源的广泛性实现监狱民警知识、专业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模式。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也只是为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狱主要应通过对民警的使用、培养,促使民警尽快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加强对民警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现代人力资源学认为,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培训。有关研究也证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只强调使用而忽视培训,无疑会加快民警专业知识退化速度,影响工作质量。因此,监狱应把对民警的培训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根据监狱工作的特点,可以建立三种培训模式:(1)监狱自身和司法院校相结合、以监狱自身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应在分析民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监狱的资源,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对民警的培训工作。同时,有关的司法警官院校也应承担在职民警的培训任务。(2)内部外部相结合、以内部为主的培训模式。内部培训的最大好处是机动、灵活,成本低,针对性、实效性强,便于把握。辅之以适当的外部培训,或者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到监狱讲学,可以开阔民警的视野,拓展思维。(3)短期长期相结合、以短期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工作的特点,尤其是目前警力配置不到位、基层一线警力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了对民警的专业及技能培训只能以短期为主。对民警中有培养前途,或因为岗位需要的可以送出去长期培训。总之,规范化的培训工作应成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要的路径取向。

三是努力创设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有人预计,到21世纪末,人类目前的知识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结束,学历教育已逐渐被终身教育取代。《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定律:学习速度<变化速度=死亡。他还在这本书里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观念,这一观念正成为人们的共识。监狱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正由以往的封闭走向开放。监狱及民警也应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努力创设学习型监狱,成为学习型民警,把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化作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取向。应在创设学习型监狱的基础上,大力创建学习型科室、监区、分监区,充分发挥各单位监狱学分会的作用,努力在监狱和民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作为民警终身的价值取向。

四、加强监狱领导干部的专业化建设

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中,监狱领导专业化建设工作相当重要。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领导队伍,才能建设一支专业的民警队伍。前几年有人提出“专家治监”的口号,就蕴涵了监狱领导干部专业化建设的意思。监狱领导干部的专业化应不拘一格,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通才的观念来要求和衡量监狱民警,主要是各级领导。应着力在监狱领导中培养和塑造这样一些各具特色的专业化人才:

1、“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缺点是对工作缺少研究性和创新性,但优点相当明显,就是知识面比较宽,涉及的领域较多。监狱日常工作牵涉面相当广,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特别是在基层分监区。因此,监狱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中,应该有这样人才的一席之地。

2、“│字型”人才。很明显,这种人才的不足之处是知识面比较窄,对工作往往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但他们在掌握某一项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深,适宜做心理矫治等相当专业的工作。

3、“T字型”人才。与之相关的还有“∏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总体特点是知识面比较宽,在某

一、两个方面钻研得也比较深,只是不够冒尖,缺乏创新。但在监区、分监区领导中,这些人才往往能较好地履行本职,完成监狱下达的各项任务,发挥较大的作用。

4、“十字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十字型”人才就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多学科的融合和渗透的基础上的。监狱工作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特点,涉及到多学科,监狱领导中应该多多出现这样专业化的人才,使监狱真正走上专家治监的道路,以带动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

第三篇:关于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依法治国、依法治监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对监狱工作的发展和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狱工作理念正在经历着历史的大嬗变,公正、文明、法律至上、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权利、义务等理念要素,成为监狱工作理念的最基本和最核心构成要素。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提高监狱工作水平,就必须从监狱工作的最根本、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警察队伍建设着手。而警察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配臵是否科学,将直接决定了警察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整体职能的履行,进而影响监狱改造功能的实现。因此,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应当是建设一支职业特点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素质较高、能适应现代监狱行刑和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下面,本文就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及建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监狱警察专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狱法治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监狱警察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随便什么人穿起白大褂就可以当医生,穿起律师服就可以当律师,这就表明了医生和律师的专业性。监狱警察不仅是罪犯管理者,还是心灵火花的点燃者,这也并非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同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司法部《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专业化是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段话大体揭示了“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监狱警察专业化的概念可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分析。从前者说,监狱警察专业化主要是指监狱警察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后者看,监狱警察专业化是警察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警察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的发展结果。因此,监狱警察专业化,是指警察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完全胜任监管改造工作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监狱警察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狱警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通用知识、监狱警察人际关系的培养、沟通能力的训练、创造与批判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监狱警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是监狱警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狱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法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犯罪学、伦理学等等。专业能力是指监狱警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三是专业品质。监狱警察并非“看大门的”,他做的是重塑罪犯人生的工作。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起作用的就是警察的专业品质。专业品质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更抽象,很难定义,但它是警察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警察对管理教育、对罪犯、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

二、当前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现状及问题

当前,监狱警察队伍构成中主体包括监狱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管教人员,此外还有少数医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从当前监狱警察的配臵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监狱警察队伍的基本素质不能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当前,罪犯的罪错五花八门,违法犯罪原因多种多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心态扭曲程度不一,这就不仅需要广大警察拓宽自身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基本素质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更要建立相应的专业化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建立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监狱职能多元化,专业分工无法进行。行刑本质上讲是属于国家专门机关体现公共意志的活动,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对监管人员的要求侧重于身体素质和法律知识方面。而改造是社会主流文化对犯罪亚文化的冲击和转化,具有自愿性、主体地位平等性等特点,要求改造人员具有相当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见,两职能对警察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监狱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领域都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但任何人都难以做到样样精通,面面俱到。目前由于基层警察没有进行科学分类,工作上便要求基层警察全面发展,监狱警察往往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每天忙碌于监管、教育与生产之间,根本没有精力去专心开展某方面工作,看上去事事都懂,都能处理,但往往都不是“专家”,他们肩负不起也不可能肩负得起这么多的职责。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个体面临多重职责需要同时履行时,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承担最容易实现、最富有实效的职责。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当前监狱警察对监狱生产与教育改造厚此薄彼的原因。

(三)警察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的配备不足。不少人普遍认为, 对罪犯的管理教育要靠“经验”、靠“权威”,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在警察教育培训上, 也只是重视提高政治素质、综合素质, 而忽视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执法水平上,只满足于“管得住”、“跑不了”一般化标准上,没能体现出改造工作专业的发展要求。监狱管教人员中的专业人员,诸如文化教员、职业技术培训人员、心理学专家、精神病学专家、医学工作者等均配备不够,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这种人才结构已不适应监狱工作的需要,很难适应目前依法治监的形势要求。

(四)工学矛盾突出,专业学习、培训机会不多,警察专业技能不强。由于监狱的封闭性,将监狱人民警察与社会先进文化群体相隔绝,进一步加剧了监狱人民警察观念形态的相对滞后、知识结构的相对陈旧、能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和专业素质的相对贫乏。加之,受体制、机制、观念以及经费的制约,基层监狱人民警察非常缺乏专业学习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和条件,造成了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与监企分离后监狱职能纯化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的不相适应。加之基层警力紧张,监狱组织的培训主要以短时间培训为主,很难开展系统的培训;部分基层单位还因工作任务繁重,使一些重要岗位急需培训的人员不能参加相应的培训;而且大部分培训内容是普及化的知识,针对性系统性不强。这些情况严重延缓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影响了队伍专业化建设质量,使警察所学知识与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五)目前监狱警察职业还没有成为公众仰望的一种职业。尽管目前报考监狱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冲着公务员的招牌而来,而不是从心底喜欢监狱工作。特别是目前基层一线存在管理、教育不分,生产改造一体的现状,所有的警察不加区分地从事监管安全工作,大量具有律师、心理咨询师、中等教师资格的警察没有被配臵于对应的岗位上,荒废专业使他们找不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和发展方向,从而失去进一步学习、进取的动力。这是当前警察队伍中,特别是年轻警察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最为深层次的原因。

(六)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应待遇未能体现。目前,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学习培训、使用管理、政治待遇上,没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例如,目前监狱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监狱民警应该具备什么任职资格、享受什么待遇,以至不管是什么学历、出生何处、是否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在职务晋升上都一律按行政发展模式,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同时一些矫正和管理专家不能在一线生成和聚集,许多有工作经验的、作出一定成绩的警察先后被调到机关工作,而一线的警察面对工作压力大、辛苦程度高,待遇上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不少人谋求调离监区,这一状况使得一线更加缺乏高素质警察队伍。领导职数的限制,政治待遇上的难以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进取心,影响了他们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主动性,进而导致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状态比较普遍,无疑给监狱执法、监管带来极大的挑战。

四、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配臵及建设的探讨

由于监狱警察的政治属性,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监狱警察工作的政治重要性,相对忽视了这一职业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职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因此导致监狱工作的科学性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监狱警察必须要讲政治,但不能因为政治而忽视专业技术,而应当是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追求监狱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促进监狱工作更快发展。

传统的监狱工作模式,按照其主要特点可以称之为准行政管理模式,对于实现单纯的强制惩罚与威慑主义行刑是足够有效的。但它对于实现教育刑或多元主义行刑目的却显得力不所胜,缺乏效率。因此,必须予以变革,实行新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一)加快监狱管理体制改革,纯化监狱职能。必须将监狱现有的服务职能社会化,使监狱真正从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和“办社会”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打破“监狱企合一”和“单位办社会”的传统体制,打破传统的队伍建设上的培养“万金油”干部的理念,突出职业特点,实行专业化分工,从创新方法和途径上,促进监狱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实现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的显著标志,就是职责划分清晰、专业分工明确、职业特点突出。

当前,按照监狱工作的实际,警察岗位设臵在实践中大致分为五类,即管教员类、管理教育类、生产劳动管理类、行政后勤类、政治工作类, 但这种分类过于粗糙,尤其是管教员岗位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每个岗位都能干,每个岗位都不精。因此,我们要逐步理顺警察的职位分类,对管教员岗位行细化,这也是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所在。管教警察的岗位职责可以细分为以下8个方面:(1)看守职责。主要负责监狱的门卫、监房等 内看守;(2)狱政管理职责。主要从事罪犯的刑罚执行、考核管理及监狱的警戒设施等具体、直接的工作;(3)狱内侦查职责。着重是掌握狱情动态,对监狱内部的安全工作作出有效评估,及时侦查各类狱内案件;(4)思想教育职责。主要是对罪犯进行法律、政策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耐心、细致、深入的谈心、交心、攻心工作,促使罪犯更好地弃恶扬善;(5)文化教育 职责。对罪犯、主要是文旨和文化程度低的罪犯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6)心理矫治职责。主要对罪犯服刑期间进行心理诊 断、疏导、矫治,消除其心理障碍或疾病,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信息管理职责。主要负责罪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归档等工作;(8)其他方面的职责。由此可见,相对监狱警察专业化而言,管教工作是一个更微观的领域,是监狱警察专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通过职位分类,充分发挥警察的特长,提高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监狱的刑罚执行职能和教育挽救职能,才能充分推动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程。

(二)要在充实一线警力的基础上,分类配臵监狱警察,分化警察的行刑和改造职能,分设罪犯管理和矫正改造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针对目前监狱警察组织多序列、多职务、多专业和综合结构的现状,按照“因事设职”的原则,实行职位分类与专业分类的双重管理,根据监狱机关机构设臵、警察编制、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来配臵,明确各级各类警察的职务岗位与专业岗位,对不同职位与专业的警察,确定相应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只有对岗位进行科学的专业分工,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选择和培训具有该项岗位职责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才能全面推动监狱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也是社会化大分工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三)合理使用人才,发挥个人专长。要真正提高警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承认不同个体的不同能力和贡献,根据警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门类齐全、层次合理、结构协调的专业队伍,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岗位设臵不同的工作标准,根据警察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和个人爱好配臵岗位,进行不同的培养,实现按能配岗、能岗匹配。对新招录警察,根据专业特点用其所长;对既有人员要根据其岗位能力变化以及专业技能提升进行适当的轮岗调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以工作业绩为考核重点,制定各类别警察不同的考核量化标准,逐步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并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警察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合理使用人才创造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监狱警察队伍教育培训体系。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对警察的培养、使用,促使警察尽快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切实抓好队伍专业化教育培训,是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要按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监狱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根据具体不同的职位类别,制定具体的培训项目,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班,突出岗位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案例处臵培训,多进行与实战现场相类似的逼真模拟训练,努力提高参训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实战观念。鼓励警察参加专业培训,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例如,继续推动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证工作,培训专门的狱内侦察人员,鼓励警察通过参加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国家司法考试等渠道获得相应专业资格等。以创建数字化监狱为契机,括宽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实现监狱警察工作学习信息化、智能化、自主化和个性化;依托院校的优势,建立定向培训、轮训制度,为培养造就监狱专门人才和“改造专家”创造有利条件, 不断提高监狱警察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五)完善激励制度,激发警察潜能。监狱警察专业化是警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专业知识多少、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在加强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时,有必要完善职称体系,通过职称评定,尝试专家津贴制度,并在政治待遇、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方面向突出的专业人员适当倾斜,营造“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良好氛围,促进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六)在监狱分类专业化上要有新的拓展。监狱的专业化,或专业化监狱,实质上是监狱分类进一步细密化发展趋势的产物。监狱的专业化,不仅具有关押对象———罪犯的特定性,而且由于这种特定性决定着监狱在行刑方式、警戒设施、监管改造、矫正教育以及专业人员配备上的特定性。这不仅对于监狱节约行刑成本、合理利用改造资源、优化警力配臵和管理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建设性实践意义。一是要构建宏观性一级分流机制。以建立新收犯分流中心为基点和突破口,按科学分类的标准,对新收押罪犯进行宏观性的一级分流。把不同类别的罪犯分类收押于相对类别集中的监狱进行改造。二是要实施微观性二级分类制度措施。考虑到我国的监狱一般规模都有比较大,分类关押不可能由宏观性一级分流一步达到分类纯度的现实状况,应在监狱内部实施微观性二级分类措施,以监区或分监区为关押点,实行监狱内部分类关押,逐步提高分类的纯度,达到分类标准。从而,为监狱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和教育改造罪犯提供基础和保障。三是要完善专业化分级管理体系。逐步推行监狱“三级管理”机制,即中央直辖监狱(或部属监狱)、省级辖管监狱和市级辖管监狱;规划实施“三级戒备”监狱体系,即建立高度戒备监狱、中度戒备监狱、低度戒备监狱;调整监狱布局和行刑模式,建立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三种”监狱行刑模式,实现监狱分类、分级的专业化。监狱分类、分级专业化的发展,必将推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质的突破与飞跃。

二、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在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监狱警察个体而言,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实现从新手成为专家,从陌生变为熟悉,从害怕监狱和罪犯变为热爱监狱改造这份工作。结合监狱工作实际,笔者认为,监狱警察必须在以下方面予以加强: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高素质的警察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与时俱进,对监狱的发展有深入理解。我国监狱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监狱工作应以不断提高罪犯改中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积极矫正罪犯价值观、稳步促进罪犯行为方式转换,把过去危害社会秩序的罪犯铸造成建设社会的积极公民的工作上来。现代监狱的制度设计应充分体现法治社会所追求的人道、人权、公正、民主、自由、平等、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合理地控制罪犯权利,体现刑罚的罪刑法定原则。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将个人定位于“看门人”的角色,对罪犯的改造满足于“管得住,跑不了”,是无法适应监狱工作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的。

(三)较好履行职业道德。这要求监狱警察具有较强的职业使命感,把监狱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份事业。在工作中能真正履行监狱警察的职责,培养自身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造意识,能够公正、公平执法,能够了解、理解和关心罪犯,能够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如果做到了这种程度,我们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狱警察的最主要表现。同时,如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大大促进职业精神,而且也将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必须在工作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实践”和“反思”,前一个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后一个是对做过的事情重新思考。“智慧是不能言传的,它只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的智慧”。我们只有坚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才能对自身的思想、能力、绩效进行客观的总结,针对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先进事迹、补充知识、互帮互助、借鉴创新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得好: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警察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工作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第四篇: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研究

近年来,监狱劳教所在抓民警队伍建设工作方面非常重视,措施有力,保障到位,效果显著,确保了监狱劳教工作的良好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从事劳教工作的人民警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增强其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永远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和不懈的追求。本文着眼于劳教系统人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浅谈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劳教所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劳教工作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根本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劳教工作面临着迫切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去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开阔的视野、现代的理念、丰厚的知识和技术、忠于党的劳教事业的各级各类人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劳教所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也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人才为劳教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全面发挥,注重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与劳教工作发展大局的和谐统一,实现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和劳教工作的整体推进。民警要不断

增强职责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地将加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作为一种职责和义务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始终,要采取有力措施,付诸实际行动,在精神面貌上要有新气象,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有新作为,在工作绩效上要有新起点,不断提高执法管理能力。

近年来,劳教系统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下,打破以往相对封闭、缺乏竞争的局面,逐步探索完善干警队伍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这个变化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也是创办劳教特色的必然选择。劳教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物的工作,它是劳动教养工作主体即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借用一定的媒介,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劳教人员施加一定影响,促使其思想转变的过程。施加的这种影响的有效性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内容:劳动教养工作主体,即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劳动教养工作的客体,也就是对象,即劳动教养人员;以及管理、教育、生产等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等媒介物。三者中,劳教工作人民警察是最有能动性、处于主动地位的因素,是实现劳教工作目标的有力推动者。因此,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至关重要。

一、当前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责任心还不够到位。1.少数劳教工作民警职责意识还不够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工不出力,混日子思想严重。这些民警总是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良思想和无所谓态度,认为只要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因此在上班“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在岗在位但是没有尽职;二是过分关

心个人利益,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敷衍了事。在现行经济运行体制下,一些民警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计较个人的得失,对目前给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收入不满足,对领导布置的工作摆困难,推责任,不落实或是任意降低标准,敷衍应付;三是过分强调权利,忽视履行义务。个别民警在处理问题时,一遇到棘手不好处理的问题时,就把问题拖延或是把矛盾上交给领导;四是不重视业务学习,缺乏专业技能。认为政治学习是空谈,业务学习太简单,但一干起活来就手足无措。还有一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只注重管得住、跑不了,一遇到一些管理上和生产上业务方面的问题有的还求教于劳教人员,造成管理上的被动;五是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原则性不强。部分民警在工作中盲目的追求创新和灵活,只顾自己的一套,而不顾大局,一听到严格执法就动手动脚,一听到文明执法就缩手缩脚,不但没有管好反而添乱;六是表里不一,作风不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光说不做,一有问题就推卸责任,实际工作能力差,群众意见大。

2.履行职责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主动与同事协调配合,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只顾自己表现,处理问题独断专行,有的甚至促使了劳教人员矛盾激化,埋下了场所安全隐患;二是个别新参加工作的新民警未能及时进入角色,在执法过程中由于业务不精,不懂管理,因此就未能完全做到按规程操作,在处理劳教管理实际问题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不够好的原因分析

1、是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机制,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劳教人民警察从事的是一种特殊职业,每天面对的是数十上百个失足劳教人员,既要管理教育上不出问题,又要把生产效益搞上去,工作难度很大。加之经常性上夜班,导致生活规律失常,生物钟混乱。年复一年的枯燥无味工作,导致了劳教工作人民警察的工作热情逐步下降。

2、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不精。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组成人员以老一辈劳教警察子女顶班或者转干为主,近年来才有部分复员转业军人和从高等院校招录的毕业生。由于所掌握知识水平和所学专业知识不同,导致民警队伍中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队复员转业军人的作风纪律较好,但是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相对迟滞,在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命令和权威,缺乏做思想教育工作耐心和信心;系统干部子弟由于耳闻目染,受家庭的影响,参加工作后大都有较强的监所工作适应能力,也有较好的管理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面对日新月异的管理形势变化的时候有的还是难以从容应付;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院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学历与实际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之间存在差距。

3、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主动性不强,安于现状。部分劳教人民警察对加强自身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不够,在思想上循入了误区,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甚至比身边的同事都要强,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而缺乏学习,在场所形式的转变进步中后退。工作上安于现状,缺乏主观能动性,只图完成领导按排的任务了事,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认为自己不出问题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他们忽视和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以致加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始终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4、是缺乏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不尽相同,但不重视学习,头脑里缺乏甚至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劳教人民警察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自身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效果,不学习理论就不具备敏锐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能力不强。由于缺乏这样的认识,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的主动性必然大打折扣,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的紧迫感也就树立不起来,常常以工作忙、应酬多为由挤占学习时间,并以此来原谅自己,满足于被动学习。而有一些人认为理论学习都是空谈,是形式主义,是没有实质的东西,每次组织学习都是找理由找借口,要么就是以应付的形式,马虎了事。

5、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工作方法。部分干警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中也确确实实把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学习不得要领,不善于在掌握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善于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工作实际,对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以致最后演变为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成为“纸上谈兵”的英雄。

三、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劳教系统人才的智慧和才能,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把培养、吸引、用好干警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树立“天下人才天下用,天下人才为我用”的用人观。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观念,为大力实施劳教所人才战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不快,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思想观念的束缚和不解放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加快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必须首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理念,破除思想障碍,为大力实施劳教所人才战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和加强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三种观念:

1、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的观念。人才为政事之本,也是劳教工作之本。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劳教所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只有掌握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会赢得劳教工作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在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首位,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科学、有效地做好人才的吸引、培养工作,优化劳教所人才的配置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在劳教工作中的能动作用,不断完善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2、是树立人才发展适应劳教工作发展的观念。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服务于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进程,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措施,把人才队伍建设与劳教工作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才战略纳入劳教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确保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人才需要。

3、是树立各层各类人才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在人才层次上,要重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各级领导人才,以此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在专业类别上,要大力培养一大批“管理型、教育型、心理

矫治型”专业人才,以适应民警队伍岗位分类建设的要求,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卫生、理论研究、法律服务等方面专业人才,努力促进各层各类人才全面协调发展。

(二)、逐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健全完善的机制对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积极营造人才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工作氛围。在人才资源引进上,要不断提高招录公务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队伍现状和工作实际,本着科学、合理、严谨的态度对紧缺人才和招录编制进行预测和规划,逐步加大招录优秀人才的力度,对招录的优秀人才要用其所长、用其所专。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资源引进渠道,根据不同岗位职能的需要,可以采取特招和选调等办法,引进高层次、专业性的人才。要加强系统内、所内的人才资源整合,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树立全局一盘棋、全所一盘棋思想,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形成人才竞相流动的生动局面。在人才选拔使用上,要继续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等陈旧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适才适用。

同时,要加强对选拔使用人才的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真正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性用人机制。在人才激励政策上,一方面要通过职位奖励、物质奖励等办法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中解放出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引导人才向第一线集聚,促使更多的“专业型”、“专家型”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充分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推进“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创建“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活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将推动民警的学习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推进人才战略的重要步骤抓紧抓好。

1、是更新学习观念。在全体民警中大力倡导“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研究型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大力营造学习氛围,活跃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提供学习机会,结合工作岗位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使民警具备适应劳教工作发展的思维能力、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

2、是通过创建“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活动,推动民警的学习。积极开展争创活动,以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团队式的

学习组织、多形式的学习载体为依托,以强有力的学习机制为支撑,组织和激励民警不断开辟知识学习新领域、理论研究新境界。

3、是要通过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建立符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构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效能。定期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工作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推行民警分类分层培训,培训的内容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岗位培训转变,从应急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向系统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从基础性教育培训为主向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要继续支持和鼓励在职非劳教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民警参加监所管理、法律专业自考,提高民警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利用社会办学力量,大力开展心理矫治、办公自动化、现代经营管理、领导科学等专业化培训。并通过考察学习、网络教育、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考级考证等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抓好民警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强化职业自豪感,积极实施“青年民警素质拓展工程”,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警体技能比武、管教知识竞赛等方法,提高民警学业务、比技能的积极性,激励民警立足岗位成才。

总之民警队伍建设必须要着重强化“四个机制”,努力为劳教所的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强化育警机制,提高民警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治警机制,在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强化励警机制,不断激发民警的职业忠。强化律警机制,确

保民警队伍的浩然正气。思想上要实现劳教人民警察从“看守型”向“教师型”的转变,建立一支与创办劳动教养工作特色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民警察队伍。观念上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眼于劳动教养工作的长远发展,紧紧围绕矫治劳教人员的需要这一中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配置为主线,加快推动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建设,营造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创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国劳教事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五篇: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押罪犯的组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日益复杂,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与改造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不断加大,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2008年6月16日,***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把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首要标准作为指导监狱监管与改造工作的中心,就是要求我们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朝着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前进。

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特色突出、职能分工明确、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长明显,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监狱工作所必须的基本岗位知识。这些知识根据每个警察所在的岗位不同,又可细分为一般性的专业知识,如关于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具体性的专业知识,如管教业务知识、生产知识等。

2、专业素质。是指监狱警察具备从事监狱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如身体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

3、专业技能。是指监狱警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它和专业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与专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监狱警察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本质体现。

4、专业职位。是指监狱机关根据自身实际,对内部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并以此来确定警察的具体工作。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监狱的实际,从目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监狱警察的专业职位可以分为通用型,如政治工作、行政后勤等;特殊型,主要是生产经营岗位,如服装生产、车间生产等。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1、完善职业制度。就概念而言,职业化与专业化两者之间差别不大,如同医生、教师等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一样。几年前,就有专家、学者及从事监狱工作的各级领导探讨过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监狱系统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监狱警察职业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有待完善的内容还很多,还缺少相关的配套制度作保障。现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监狱警察职业制度:一是以《公务员法》、《警察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构建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法律前提,即招录监狱民警时,必须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这一点目前在招录监狱民警时,已经基本做到。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监狱工作的任务、特点等,明确监狱民警职业制度的准入“门槛”。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监狱民警的知识结构、素质条件、技能水平等提出合乎实际的基本标准。三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监狱民警的专业化工作,完善监狱民警职业化的配套措施。这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包括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的制度安排及监狱民警的进修、培训、职务晋升等相关规定。

2、科学设置岗位。专业化的岗位分类制度是监狱警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是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显在标志。设置的岗位要体现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岗位与岗位之间有明晰的界线。目前,监狱民警的岗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岗位分类,岗位界线模糊。结合当前我国监狱工作的实际,监狱民警岗位设置应分四类为宜:(1)政工类;(2)管教类;(3)生产类;(4)行政后勤类。其中,生产类因各监狱的具体情况而异,其余三类则基本相同。而管教类的岗位则应进一步细化,这也是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与监狱民警队伍一般性建设之间的根本区别。管教类的岗位可以细分为以下8个方面:(1)看守人员类。主要负责监狱的门卫、监房等内看守。应由体格健壮、责任心强的监狱民警担任。(2)狱政管理类。主要从事罪犯的刑罚执行、考核管理及监狱的警戒设施等具体、直接的工作,应由具有现代狱政管理知识的专门人员担任。(3)狱内侦查类。着重是掌握狱情动态,对监狱内部的安全工作作出有效评估,及时侦查各类狱内案件。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该具备现代刑侦知识。(4)思想教育类。主要是对罪犯进行法律、政策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耐心、细致、深入的谈心、交心、攻心工作,促使罪犯更好地弃恶扬善。担任这项工作的民警要擅长做罪犯的思想政治工作。(5)文化教员类。对罪犯、主要是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罪犯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必须设置这一岗位。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应具备教师资质和相应的职称。(6)心理矫治类。主要对罪犯服刑期间进行心理诊断、疏导、矫治,消除其心理障碍或疾病,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由心理学等专业,或经过相关资格培训的民警担任这项工作。(7)信息管理类。主要负责罪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归档等工作,应由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的民警担当此任。(8)个案研究类。即有一定数量的民警,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罪犯,进行犯罪学、罪犯改造学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实证研究,探求科学的改造罪犯的方法与途径,为提高改造质量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个案研究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等要求很高,而且往往由一些社会工作者担任。结合我国的国情,个案研究类的岗位也应成为监狱民警专业岗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述有些岗位可以互相交叉,一人多岗。

3、实施职称制度。监狱民警专业化是民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而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专业知识多少、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在加强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时,有必要完善职称体系,通过对相关岗位(主要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的职称评定,强化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促进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从监狱现状来说,目前还保留着职称制度,部分岗位的民警具有职称。如从事生产的工程技术类,从事经济工作的财会、统计、审计类,从事后勤服务的医疗卫生类等。监狱主管部门应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其他予以评定职称的专业岗位,建立起富有监狱系统特色的职称体系。在监狱民警中实施职称制度,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相悖。新颁布的《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专业技术类是从综合管理类中单独划分出来的,既然有专业技术类,就可以有相对应的职称制度,或类似的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激励从事专业技术的民警不断学习、进取,努力钻研业务。

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

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工作这几年已经得到监狱机关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与监狱工作的宗旨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取向应抓住下列三个重点:

一是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监狱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监狱学因改造对象的复杂性而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涉及犯罪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这就要求招录监狱民警时,设置好准入门槛,把好“进口关”。目前我们在招录监狱民警时,注意了学历起点和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大专以上,除了司法类院校、狱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外,还从普通院校法律等专业录用民警,监狱系统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优化和提高。但目前在民警招录上还存在误区,主要是有关部门过多地强调了报考对象的学历文凭,对专业的重视仅以法律学科为主,有时考虑监狱企业的需要而招一些机械、水泥等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监狱民警队伍中还属于“稀有元素”,因此导致监狱民警的专业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很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制约了改造质量的提高。在农村监狱,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监狱在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克服这一现象,根据各个监狱的不同,合理确定学历层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同时拓展专业结构,既要从司法院校中招考民警,也要从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考民警,通过来源的广泛性实现监狱民警知识、专业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模式。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也只是为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狱主要应通过对民警的使用、培养,促使民警尽快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加强对民警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现代人力资源学认为,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培训。有关研究也证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只强调使用而忽视培训,无疑会加快民警专业知识退化速度,影响工作质量。因此,监狱应把对民警的培训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根据监狱工作的特点,可以建立三种培训模式:(1)监狱自身和司法院校相结合、以监狱自身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应在分析民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监狱的资源,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对民警的培训工作。同时,有关的司法警官院校也应承担在职民警的培训任务。(2)内部外部相结合、以内部为主的培训模式。内部培训的最大好处是机动、灵活,成本低,针对性、实效性强,便于把握。辅之以适当的外部培训,或者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到监狱讲学,可以开阔民警的视野,拓展思维。(3)短期长期相结合、以短期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工作的特点,尤其是目前警力配置不到位、基层一线警力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了对民警的专业及技能培训只能以短期为主。对民警中有培养前途,或因为岗位需要的可以送出去长期培训。总之,规范化的培训工作应成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要的路径取向。

三是努力创设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有人预计,到21世纪末,人类目前的知识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结束,学历教育已逐渐被终身教育取代。《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定律:学习速度<变化速度=死亡。他还在这本书里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观念,这一观念正成为人们的共识。监狱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正由以往的封闭走向开放。监狱及民警也应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努力创设学习型监狱,成为学习型民警,把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化作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取向。应在创设学习型监狱的基础上,大力创建学习型科室、监区、分监区,充分发挥各单位监狱学分会的作用,努力在监狱和民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作为民警终身的价值取向。

我相信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下载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微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以监狱体制改革为背景

    探微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以监狱体制改革为背景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狱职能进一步纯化。司法部2003—2005、2006—2010年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纲要,连续两个《纲......

    如何加强监狱民警队伍政治思想工作(精选合集)

    如何加强监狱民警队伍政治思想工作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肩负着对罪犯的管理、教育职责,为社会的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刑罚执行主体......

    加强监狱民警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的思考

    民警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事关民警队伍的生存发展和监狱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以扎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民警队伍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当前监......

    关于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的调研

    关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监狱人民警察专业化建设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备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

    对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监狱历经数十载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管理教育罪犯方面取得了不朽的业绩。伴随着行刑理念和当代监狱工作的进......

    对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doc

    对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佚名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监狱人民警察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

    对监狱民警写好总结的思考

    对监狱民警写好总结的思考 日常工作中,监狱及狱属各部门要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工作,如某某监狱防暴队年终总结、某某......

    对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初步思考

    对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初步思考 山西省沁水监狱狄登科 自周永康同志明确提出了“首要标准”以来,以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推进监狱工作的科学发展,有效服务于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