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

时间:2019-05-13 10:5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下面我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红色教育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兴趣的作用。我们的班级是雨来中队,中队名称是学生自己选的,我提供了很多小英雄的故事,给学生们自由阅读。通过开展读书会、故事会,让学生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给学生喜欢的故事让他们读,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知道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最终同学们被雨来的勇敢、聪明和机灵所吸引,并确定中队为雨来中队。这些小英雄的感人事迹学生很感兴趣,我适时引导学生搜集更多雨来的资料,搜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搜集更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来分享、阅读,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在启发、讨论中学习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我抛给学生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找寻答案获得知识,学会学习。在学习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我问学生“为何行人欲断魂?你能带着你的疑问读一读这首诗吗?”小组内讨论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读这首诗时,你的心中思念着哪位革命烈士?带着你对革命烈士的敬佩和怀念,读一读或者背一背这首诗。”“清明就快到了,你想对你思念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动手写下来。”

三、从语文教材、教学方法进行红色渗透

1.用语文教材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榜样对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介绍革命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如:朱德、毛泽东从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老一辈红军战士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终于建设起来了新中国。一例例事迹都能向学生生动地介绍红色教育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这样做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思考,感悟、学习王二小的勇敢和智慧,知道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镇静,要用智慧战胜困难。

四、沟通课堂内外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课堂上的时间更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海洋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我想红色教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和语文阅读主题活动来进行红色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红色电影,学生可以从影片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写观后感、进行演讲比赛,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红色教育。

五、言传身教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红色教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不轻言放弃学困生,而是告诉他们:“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教育重在经常性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要整合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的德育力量,这样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语文教学乡土文化中杨时文化的渗透(范文模版)

语文教学乡土文化中杨时文化的渗透

将乐实验小学

徐秀梅

语文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它和传统文化共生,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语文教学是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成长成熟的,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谈到具体的文化都会带有地域性,它们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乡土文化。而杨时文化不仅是我国几百年积淀的优秀文化,更符合本地文化特色,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共性。

《 语义课程标准》 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而杨时文化是将乐县的文化资源,也是故乡的风土人情,语文教学中渗透杨时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既有中华文化的特质,而又不失地方特色呢?

1、利用课本渗透杨时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自己家乡的地理人文资源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讲到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时,告诉学生本地区历史上曾出现的名人轶事,比如表现杨时勤奋好学、尊重老师的《程门立雪》,表现关心百姓、勇敢拼博的《李寄斩蛇》;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时,也让学生了解将乐的擂茶、龙池砚、西山纸、茶道和南词„ „ 教 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调动学生采用实地参观,图书阅览,视频欣赏等有效手段,了解家乡的地理人文资源,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领略民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作文展现乡土文化、杨时文化

每所学校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于是学校教育也就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具有浓重的地域性特点,乡土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根源性的血脉关系。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作文教学就能够体现出创造性和文化意味。

杨时文化是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社会和家乡的时事和变化,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都可纳入乡土作文素材库中。有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编排的目录、日记等文字载体,也可以是“魅力将乐行”等音像软件和网络资源等。让学生不断丰富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农村学生虽然没有城市学生课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但是农村有和睦的乡邻,淳朴的民风,丰富的民谣农谚,而且田野广阔,树木茂盛,学生可以锄草栽花,摸负摘果,放羊喂兔„„这一切富有乡土特色的生活体验无不给农村孩子带来美的熏陶与感染。只要认真观察,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莫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当然,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介绍家乡,赞美家乡,写出他们熟悉的人、事、景,使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时走出农村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采访搜集杨时文化

杨时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利用课堂进行,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到民间去采集。将乐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众多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李寄斩蛇》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还有冯梦得,余重谟,邱长康,杨锡光,廖翔鹏,郑忠华……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号称将乐“三绝”,至今还保留有被称为“文化孑遗”的茶道和南词。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民间音乐、舞蹈、歌谣、戏剧等众多方面,这些就在我们同学的身边。教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布置学生分成实践活动小组,深入社会,搜集整理这些文化碎片。在学生搜集的墓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取精华去糟粕,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更好地获取当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中渗透杨时文化既可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魂。传承优秀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第三篇: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文化底蕴和内涵,是语文教学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教师可以挖掘传统节日渗透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思想情操,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荣誉感,除此以外,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文化活动中,明白了节日的内涵,尽情地接受节日文化的洗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情感教育;语文活动

我国传统节日它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以及内在的意义,凝聚了深厚的民族风格以及丰富的民风民俗,可以说是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浓缩。孩子们通过了解节日文化,不仅可以使自身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感而且思想得到了熏陶,提高了个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自我的内在素养。

一、利用传统节日,加强情感教育

细究我国的传统节日,确实饱含了深厚的情感,在节日中体验父母之情,朋友之谊,爱情之美,乡土情结,自然之爱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节日即将来临之际,老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孩子去用心的感受。中秋、春节以及元宵节,这些都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团圆的喜悦亲情的温暖,了解落叶归根的缘由,人们相互间的问候,比如"新年好"、"财源滚滚"等等都表现了彼此之间的亲密的关系以及衷心的祝愿;我们在清明节那一天去祭拜我们的祖先,通过追忆祖先,让孩子明白祖先的生活艰辛,更加的珍惜现在,明确个人的任务,努力学习报效祖先;一提到端午节,我们总会想起那位报国无门的屈子,在吃粽子的同时,不忘先人之志,忠心爱国爱家;而我们熟知的七夕情人节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爱情的美好,以及爱情的可贵之处,要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并且忠于自己的爱情,增强个人责任感;"重阳节"其实它不单单的是一个节日,其实在当代而言,它也是老人的节日,告诉我们如何做为人子女,如何善待父母善待老人,懂得感恩,用心的对待身边的亲人。在许多节日中,我们都会被带进大自然,比如前不久刚过去的清明节,我们要到郊外扫墓,踏青,在这过程中,呼吸自然新鲜的空气。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习惯登高远眺,欣赏菊花,感受秋天的气息„„不仅让自己开心快乐,而且也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更加让孩子喜欢上了大自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表现了勤劳善良的人们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浓缩了他们所有的聪明才智,展现了我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所有的孩子不自主的心生出一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老师在节日来临之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孩子的心中,用热情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孩子,这样在无形之中,他们就会受到民族文化的洗礼。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节日文化大餐引进课堂

传统文化是我过几千年来文化思想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内在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介绍节日文化,能够提高受教育者内在素养,是他们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法,所以语文学习完全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

第一,依据课本,透析节日内涵。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已开始就有中秋,元宵这类节日词和在节日中要吃的东西,还有一些节日中的娱乐活动,老师完全能趁机向孩子介绍我国有哪些节日,这样他们也能大致的清楚节日文化的大纲。

除此以外,要组织学生分工合作,传播我国节日文化常识。老师可以筛选一些重大的节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各自完成规定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合理分工,广泛的收录资料,探究节日文化渊源,相关的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名人等,最后进行资料整合。

对于活动的设计,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加详细一点,可以让全班同学做一个节日的研究,并且细化研究的课题,将不同的模块划分给各个小组,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投入进去,有助于增强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有利于增强彼此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展现说话水平,增强孩子对语文的学习热情。然而,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让每位学生充分了解节日内涵,汲取更多的知识,明白为什么春节要贴对联,给孩子压岁钱的原因意义,更加深入的明白元宵赏灯猜谜的趣味,了解清明节期间,为什么要种瓜,为什么要种豆,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送棉衣?感受各地的节日气氛,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比方说狮舞赛,划船等等活动,领略各地的风俗民情。我们都知道不管什么样的节日里都与吃息息相关,中秋吃月饼,春节吃水饺,元宵吃元宝,各地各具不同,吃食不一,同时也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在过节的同时孩子们也可以领略别样的饮食文化。

第二,在学校进行传统节日诗文背诵大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内在品位与综合素养,与此同时更好的将以往的经典文化传承起来。几千年前的迁客骚人们在节日期间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很多的诗词创作都表现出一种非常醇厚的节日情感。在古代,骚人墨客们总会在中秋节这一天赋诗赏月,将月亮当成自己千里寄相思的信物,寄托了丰富的思亲思乡的情感。苏轼的巜水调歌头》中包含中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想念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露出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思念之情„„在重阳节的这一天,学校可以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可以举行一次演讲比赛,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次舞台表现的机会,还会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感恩。我们不仅仅需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爸爸妈妈,对于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陌生人也要心怀感恩,对世界对生活同样要心怀感恩的去面对,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的思想境界才会进一个台阶,传统文化才能在代代相传之中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

传统节日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接受特点,结合教材,不断挖掘其内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弘扬祖国文化,使学生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荣华编.《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超越》广西教育出版社.2.严敬群编著.《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东方出版社.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具体作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具体作法

1、开办网站,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库,搜集狼牙山当地风土人情、英雄人物事迹、名人、大事,激发学生爱家乡兴趣。

2、注册“红色文化”邮箱,收集当地乡土历史,充实教学资料。

3、播放历史记录影片,用信息技术再造近身边的历史景象,缅怀英烈,激发学生爱家乡情怀,奋发学习勇于拼搏精神。

4、低年级教学以绘图为主,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狼牙山风景图片、英雄人物图片,让学生模仿绘画,感悟家乡美,为生在狼牙山而自豪。同时定期开展“爱家乡”作品展。

5、高年级学生以文本文档、演示文稿、网络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教会学生文明上网、网上浏览当地英雄人物事迹并作出点评和感想。

6、让学生自主创意爱英雄、爱家乡作品并展示

7、结合少队活动主题开展爱英雄、爱家乡、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英雄事迹宣传小报。

第五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对乡土地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本文提出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加强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关键词:乡土地理 就近取材 贴近生活 兴趣点

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

引导语: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有明文规定、具体要求和课时安排,为了更有效地、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有必要参透乡土地理。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系统的获得地理知识,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学生初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如何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通过这几年乡土地理的教学,我觉得应该讲究三点策略:距离学校和学生住址越近的地理事物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知识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学生越感兴趣的地理知识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

学生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和家庭这样一个圈子内进行。如果让他们调查、分析、理解身边的地理事物,肯定要比他们学习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容易接受。我选取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据首先选取离学校最近的,然后根据需要由近及远。在学习家乡畜牧业特点时,我们选择了离学校只有一公里的一个养鸡场去参观,了解这个养鸡场的生产情况,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内容,再分析家乡畜牧业特点,然后与其它地区畜牧业比较,找出家乡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探究家乡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贴近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乡土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学以致用。我们家乡的地形和气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就要让学生理清,知其所以然。石林县属于云贵高原,有山地,也有山间坝子,气候主要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也有高原山地气候。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降水少,夏秋季降水多,经常受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这是学生生活能够体验到的。如果引导他们分析这些气候特点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就会调动学生探究地理规律的主动性,就会把生活实践和理论依据联系起来。如果能引导他们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我们应如何适应并因势利导来发展本地的经济和文化,就更有教育意义了。

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在学习乡土地理知识时,一定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在享受中学习受益。多数学生都喜欢旅游,远处去不了,我们就找近处的旅游景点,双休日带他们去看一看。发动学生搜集近处旅游景点资料,分析这些景点的特点。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密结合乡土材料,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 地理事物和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为此必须利用乡土地理内容阐述说明,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比如在讲到旅游的时候,我们分析旅游资源种类及价值,旅游业的发展的时候,就可以以我们石林为例,对旅游的相关内容进行展开,石林旅游资源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有山有水,比如圭山、长湖,有大叠水瀑布,还有彝族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说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价值也极高,有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也可以分析石林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在分析旅游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基础实施,品牌影响力,距昆明的距离,环境等方面分析石林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石林旅游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而地理图表又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工业布局在城市区位中是否合理时,我们就可以用石林天合烟叶复烤厂的位置来分析,考虑我们石林的风向对城市的 2 影响,可以研究废水的去向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来分析。

三、用身边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情动心,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都不可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知识,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在讲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石林夏天和冬天天亮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新闻和地理现象,能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心人,避免培养出新一代的书呆子。

四、课外有目的的让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去实地观察,看看具体的地形情况,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

总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之社会化,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桂芝.《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地理教育,2005.【2】 杨斌.高中地理课堂呼唤乡土地理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马俊.《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红色乡土文化的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摘 要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启蒙性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是能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课程。现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中心校 刘昌涯 过去,同学们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现,小偷小摸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说明孩子们的法制意识极为淡薄。为了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讨 程河镇小 杨华菊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庆云县尚堂东宗小学 王琳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经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悉心钻研的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贵州省汪宜江乡村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研讨暨培训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时间:2016年12月21日 地点:绥阳县大路槽乡中心学校 主讲:冯华权 《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