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抗震救灾精神给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浅谈抗震救灾精神给大学生成长的启示(2011.6)
摘要: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战斗的光荣传统,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重灾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其受灾范围之广、受灾人数之多、受灾程度之深,都是历史罕见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同时也撼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强震可以摧毁房屋、摧毁桥梁、摧毁道路,但摧毁不了我们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强震可以中断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却中断不了流淌在我们血液里心心相连的同胞深情。
在灾难发生的一霎那,面对生死抉策,很多人毫不犹豫的把生留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在灾区,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悲伤中,我们一起坚强。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舍己救人、先人后己撼动人心的事迹随处可见。世界无不被那些受灾民众的仁爱壮举而震撼!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惊天动 关键词:抗震救灾,大学生成长 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
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这次抢险救援,投入解放军、武警部队,加上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医务人员、专业搜救队等达几十万人,志愿者100多万人,还有数量巨大的当地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
永不放弃,誓与死神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72小时的生命极限,并没有挡住生命延续的强烈欲望。废墟堆下,一个被埋96个小时的孩子被成功解救;一名被埋在废墟下近124个小时的男青年被上海公安消防总队地震救援队成功解救;彭州银厂沟一位60岁的老太太,她被困石缝中196小时后被成功营救出,生命的奇迹在这里一次次地被改写。面对特大灾情的来临,他们用鲜血在书写着坚强,用生命书写着大爱。是什么样的东西在延续、支撑着他们?正是生命中的坚强。一位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一位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救下身后的学生,十多万解放军、武警,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深埋废墟下的一个个生命……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我们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
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战斗的光荣传统,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这一切都让人唏嘘不已、倍受鼓舞。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顾全大全,支援灾区”;这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灾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贡献什么!”一句“我们都是汶川人”,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山崩地裂,撼不动党和人民的团结一心;桥断路毁,挡不住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抗震精神中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这种面对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永不言败的精神,通过这场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的精神,我们应该发扬发光大这种抗震救灾的精神,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无数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他们冲在危险的一线,站在时代的前沿,奋勇当先,视死如归。当灾难发生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民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危,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救死扶伤;灾区群众强忍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积极投身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更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成为抗震救灾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中华儿女展现的英勇奋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总在最关键时刻、最需要的地方闪耀。值得我们要大力学习!学习他们的视死如归!学习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地陷天不塌,危难真情在。灾难震撼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灾难让我们心灵接受了洗礼,灾难更使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使我们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人生的意义,看到了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青川灾区有一农民在自家新建的房子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另一条是“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是灾区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这些都是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生命无疑是可贵的,但是它又是极其脆弱的,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不幸。我们需要好好善待和经营我们的生活。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多极的社会,尽管诸多的不平等会使我们感到很无奈,但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试着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我们要勇于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不足,直面人生,快乐生活,知足长乐。在满足生活的前提下,为了家人的幸福、安康、快乐,我们也要尽量把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去历练,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我,为我们的人生的每一次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许多被拯救出的人被问到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都答:平安就好。“平安就好”,仅有四字,但却让我们震撼,令让我们感慨万分:活着就值得我们庆幸,活着对我们来说就是幸福!要好好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一条令人泪下的生命绝笔,这是母亲爱的遗言。在水泥板和砖块狂暴地砸向年轻的母亲的那一时刻,她没有趴下,而是双膝跪地,双手坚定地撑着,以自己的躯体架起了让孩子通向了生的彼岸的生命之桥!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四川走过了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顽强地走了过来,战胜灾难、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四川“从悲壮正走向豪迈”!
灾难终将过去,过去三年多,四川在废墟上将腾飞,从悲壮走向豪迈;展望未来,天府大地正与祖国一道,大踏步地走向美好明天。我们坚信,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在不屈的中华大地上,我们昂首挺胸、并肩站立,为历经磨难的民族积蓄复兴的力量!
第二篇: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摘要】2013年是汶川地震五周年,遥想五年前的那场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必定会以民族的进步得到应有的补偿。”的确,灾难会成为历史,但面对灾难,中华民族所展现的抗震救灾精神却将会逐渐积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厚的教育资源,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提供着导向和支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民族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及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更是一个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民族而言,5·12汶川大地震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催生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它彰显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又一次延伸、拓展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抗震救灾精神通过彰显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博爱的高尚品质,荡涤着大学生的灵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资源和精神内容,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深化
灾难可以成为历史,抗震救灾行动也终究会成为历史,但抗震救灾精神的教育却不会停止与终结,它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得以充分展示。
(一)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重新理解生命的价值 汶川大地震是历史罕见的:震级高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地震波及四川、甘肃等16个省市,受灾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561万;余震频次多,救灾难度大,人员伤亡惨重,造成的损失巨大。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者致哀„„这一切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的无价,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
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主义和个人主义,走出功利主义的樊篱。灾害中生命的逝去及党和国家对生命的重视,能引起学生重新定位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唤起大学生对青春和生命的尊重,从而使他们珍爱生活,珍惜青春,善待生活中的一切,学会感恩,特别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人的知遇之恩和国家的培育之恩。震灾中,全国人民“宽厚博爱、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直抵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引起其心灵的共鸣,使其扪心自问,深思自身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形成自立自强、不屈不挠、踏实努力的优良品质。
(二)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民族魂和国魂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区别于抽象空洞且流于形式的口头说教,它以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例,震撼着每个大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抗震救灾精神亦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既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让大学生志存高远,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胸襟,又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是盲动去爱国。
(三)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有助于建构大学生鲜活的精神世界 著名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曾提出“同情的理解”,这里所指“理解”是通过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他人的心境,从而再现他人的内心体验和作品意愿。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指向对人的教化,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与建构。受教育者只有身临其境,自我感受、自我把握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领悟和自我提升,使教育内容更好地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动。
抗震救灾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冲刷和洗礼着每个国人的精神世界。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是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自我精神世界生动的学习教材。例如,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谭千秋——这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的善良和高尚,足以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他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威力无穷的符号——无私无畏!这种感人的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根本利益奉献自我的完全展现,更是爱生如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可以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引导当代大学生实现“同情的理解”,使他们接受着激励、熏陶和感染,或固化或确立或修正自己的情感走向和价值取向。
二、深化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灾难会成为历史,但面对灾难,中华民族所展现的抗震救灾精神却将逐渐积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提供着导向和支撑。抗震救灾精神教育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充实和丰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通过适时用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肩负引领社会文化发展重任的高等院校,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脉博,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新事件、新情况、新问题,特别要珍惜“抗震救灾式”的伟大成果,利用它,发挥它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来弥补灾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当然,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发掘抗震救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教育内容,坚持核心观念教育
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往往具有不断变更、变化的特点,特别是像“5.12”大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更是具有不确定性。掌握与时俱进的思维钥匙和敏锐的洞察力,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一步实现发展,拓展有利条件,迅速弥补和扭转不利局面,最终实现扬长补短,趋利避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必备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时代感,要做到在教育内容上的与时代同步。这就需要我们在挖掘继承传统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以现实为出发点,不断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充分挖掘出来,并把它凝练升华填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但是,结合时代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随意的任意联结,而是立足于核心观念教育的创新。在抗震救灾精神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意识到大地震发生后所折射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更要意识到这更是党和国家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现实体现。特别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意识到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国情教育、时代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现代集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
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那就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内容,增加时代元素,但这一新发展是在与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无论增加什么样的时代色彩,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为基础的,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责,即它的职责在于通过政治思想、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唤起人民的政治意识,让人们了解所处的社会,实现价值的认同,从而“履行他们生活中的真正任务,以便不至于在一个迷惘不清的宇宙里盲目前进。” 对一个社会而言,固然智育、体育、美育都负有育人的职能,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地位不能动摇;固然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诸育之中,实现诸育育德的综合效力,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育人根本目标不能动摇。
(二)创新教育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时效性强,人们却往往习惯于“讲座式”的教育途径,即一人主讲一人或多人倾听。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灌输,这种模式在历史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对于新一代大学生而言却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一切空间和资源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超越了时间、空间、性别和年龄的界限,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各个高校应积极抢占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和主战场,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学校应建立校级新闻网络主页,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大事,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通过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感染和激励学生;通过网络论坛,为学生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提供交流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由积极的发表意见和见解,以便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及时的疏导。另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还应注重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冲击力和渗透力强等优势,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增强学生的时代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三)创新教育方式,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是殊途同归。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告诉我们教育方式正确与否、科学与否、有效与否,不能仅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来观察、分析、思考,更要从教育对象的立场出发来选择。否则,教育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从教育认知来讲,各种感知器官的最大整合与发挥是加深感知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充分利用教育对象的视觉、听觉和亲身感受,对深化思想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生成长的新一代能不能在重大事件面前坚强的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一直为社会所担心和忧虑。然而,在这次“5.12”大地震中,“80后”、“90后”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展现,青春魅力得到了挥洒,意志毅力得到了洗礼,为此他们赢得了掌声和尊重。世人对他们的偏见在消失,人们普遍认为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一代经受了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传递着爱心与希望,他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在肯定新生一代的成长与成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们的不足,不能因为一次的考验就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面对这一代中国未来脊梁时,我们要采取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灌输,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为将来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实现受教育者客体的主体化,让受教育者去自我感受、自我把握、自我顿悟和自我提升。与显形教育相比,隐形教育具有内化的功效。隐形教育首先要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标尺,教师的道德情操、行为准则和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隐形教育中,还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团结奋进、敬业博学、锐意进取、文明融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厚德载物”的人文情怀。【结语】
恩格斯于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的恒天而降,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灾难本身就是教育。举国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在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宝贵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弘扬抗震救灾伟大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李卫红:《用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8期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约瑟夫·奈著、何小东等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6]苏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驹等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第四篇:抗震救灾精神
浴火重生
——汶川地震之所思
最近几年我国发生许多令人震惊的大事,其中包括2009·5·12汶川地震,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区的人们有的没有了家园,有的丧失了至亲。面对着这次强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苦乐与共,齐心协力,共同携手对抗着这次天灾。其中值得我们为之学习的是他们的坚强拼搏、齐心协力、顽强奋斗的精神。
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在地震中张开双臂,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了四名学生,而自己却不幸丧生;一位母亲拼死护住自己的怀中的婴儿去世后发出的感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小林浩带领班上的同学脱离困境,只因“我是班长”。天灾无情人有情,残酷的地震夺取他们的财富,他们拥有的一切。但是却摧毁不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却摧毁不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地震发生后,来自全世界、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向灾区的人们献出援助之手,为他们送去所需的物资等。当时同样身处四川的我们,也强烈感受到了大地的颤抖。我们惊慌、失措、恐惧。为预防余震,我们集体在操场上、山上等地方搭起了帐篷。我们有陌生到熟悉,共同述说着一场灾难,肩并肩我们互相照顾着、安慰着。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人心是如此的善良与美好。
灾后他们也得到了各界的支持,重建美好家园正在逐步进行中。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被认为是灾后重建的世界性难题,其重建范围之广、难度之大,为世界瞩目。但我国政府经过仔细研究和讨论,凭着坚定的信念,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的、崭新的、充满生机的汶川、北川县城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浴火重生的县城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此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宗旨,抗震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升华。“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看到了人们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毅力、爱国主义精神;发现了我们是紧密联系的、密不可分的,即使我们并不相识,即使我们在不同的国度,一份爱也可以紧密相连;领悟到了我们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却又如此顽强。灾区人们的顽强抗争、众志成城,救援人员不畏艰难为身陷困境的人们送去食物和帐篷,这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发人深省。抗震精神高度概括了人们的凝聚力,人们思想上的新觉悟、新发展,所以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它丰富了我们的思想,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
第五篇:抗震救灾的启示
抗震救灾的启示
摘要
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但我们仍记忆犹新。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惨痛的回忆和深刻的启示,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我不禁感叹:中华民族是如此伟大、不屈的民族!
关键词
抗震救灾精神、众志成城、爱心。
正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震区通信、交通依然中断。灾难超越了地域与时空,灾难是我们共同的伤痛,在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爱才是我们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抗衡自然灾难的伟大力量!
在这次灾难中,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和死亡就只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无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目前已经抵达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要求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说,“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温总理这样的好总理,不顾自身的安危而亲临灾区,亿万中国人爱戴他、尊敬他、大地震无可挽回的发生了,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惊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坚强和信心。电话、短信、网络千方百计地传递着人间真情,温馨爱心。
有时候不禁会想,现在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为什么地震局这部门就没能事先预测出有灾难的来临,而事后的说明又算得了什么了?难道中国的灾难预警体系就停滞不前了?如同虚设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了? 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时候也感慨,人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还不如吃好,穿好,尽情享受,潇洒每一天,别再为难自己,也没必要为生活精打细算了。可是,想归想。每天,还是条件反射地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写自己有感的文字,看到网
上朋友热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满了豪情壮志。文学之路我走得很艰难,但我不想回头,我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吃喝玩乐,不是我所向往的,过得去就可以了。一边是死的悲哀,让人唇亡齿寒;一边是生的进取,让人坚持不懈。看到灾难中生死两茫茫的场面、活着的亲人揪心的牵挂,一种震撼的念头就是:“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灾区的老百姓们寄以最诚挚的问候,希望他们能直面灾难,坚强的生活下去!人定胜天,相信这世间还有温馨的爱!我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让我们一起见证天无情人有情的壮举!
对于一个有活力、负责任、敢创新、能进取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其认真进行自审和自省的结果,必然是自觉、自励和自强。自觉,是在慎独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精神驱动与行为驭动,是一种对崇高愿望和正确目标的内在慕求与执著追索。自觉的最大特点,是不受外力作用和没有个人功利目的,其动因和指向唯在于对良知的认同和对理想的渴慕。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觉性不仅得到了高度的发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激扬。许许多多催人泪下、摇人心旌的事件,许许多多感天动地、匪夷所思的行为,竟都是人们的一种自觉和自愿,竟都是理智、良知和慈善所绽放出的灿烂精神花朵。像千千万万奔赴灾区主动承当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志愿者们,就是这样。谁也没有组织他们,谁也没有动员他们,谁也不给他们付出任何报酬。但却即使这样,他们也仍旧要自带行囊、自付路费、自解食宿,日夜兼程地奔赴灾区,任由调遣,只要是灾区和灾民之所需,在哪儿干都行,干什么都行,吃苦受累全然不在话下,只求和只图快快救人、快快救灾!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一个民族极可宝贵的自觉性。像千千万万个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善良的人们,就是这样。在既没有人强求,又没有任何功利可图的情况下,捐款捐物者却如潮水般从全国各地漫向地震灾区,特别一些孤残者、低保户、小学生,甚至就连那生计极为艰涩的乞丐们,也都争相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一次就向灾区捐款1亿元。绍兴柯岩农民祁友富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用10万元作为“特殊党费”支援救灾,并由此而成为全国交纳“特殊党费”的第一人。在中央电视台以“爱的奉献”为主题所举办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还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募集救灾善款多达数十亿元。不仅企业家们有捐一亿两亿的,艺术家们有捐百万千万的,而且就连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迅速募集到了巨额救灾资金,台湾同胞更是边捐款、边呼喊:“血,都是红的;心,都是热的!”委实令人感动。四川省红十字会的财务人员只有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但他们每天收到的汇款单却要重达几百公斤,这还不算10余万笔银行转账和排成长蛇阵的现场捐款人。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一个民族极可宝贵的自觉性。其他像涌动于全国的青年献血者,自告奋勇以其专业知识实施抗震救灾的献技者,深谋远虑用科学精神和哲学思想为灾区重建而竭诚效力的献策者,用诗歌和书画等艺术形式为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加油助力者等等。举凡这些志愿者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都把建立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造福社会公益事业,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看成是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应有担当。所以,他们不仅志愿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毫无保留地融入这场惊
心动魄的抗震救灾斗争之中,而且还赋予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高度的自觉性。这就使得他们为抗震救灾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被动的“要我做”,而是完全自觉的“我要做”。“要我做”和“我要做”,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换位,但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被动地接受,后者是自觉地承担;前者的实行需要有一定的附加条件和外力作用,后者的兑取则完全是在内驱力的促使之下而毫无个人功利目的的自觉意识与自愿行为;前者是在“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固有框架内所进行的契约型或祈使型的常规性劳动,而后者则是在自觉意欲和自愿行事的精神基底上有效实践和充分实现着对人间真情的表达、对社会温暖的辐聚、对时代进步的确证和对民族精神的提升。
自觉性,是抗震救灾中每一个志愿者所必备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内核。只有秉具高尚、笃爱、仁和、无私之心愫与情怀的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因为志愿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公民意识,是超越商品交换原则和体现“人性善”的崇高社会人格范式,其在本质上是由社会责任感、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人类同情心等基本精神要素所凝聚和升华而成的思想晶体与道德粹质。所以,这种志愿者的大量出现,笃定是中国社会在开明和文明的轨道上日渐走向成熟与发达的标志,它同时也在一个新起点和高层次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国家力量与崇高民族精神。因为公民在道德和精神层面上的高度自觉,必然要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永不停歇、永不消弭的自励与自强,而这种自励与自强又必然要把国家和民族不断地引向繁荣、昌盛、兴旺和发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以及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历史地推向了对痛苦与抗争、绝望与希望、无奈与有为、失落与奋发的选择与认知之中。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后者。
虽然我们也有过痛苦和绝望,有过无奈和失落,但那只不过是在大灾难袭来之际的瞬间感情闪回与心理激应,绝非是我们的意识原点与精神常态。很快地,甚至还在痛苦和悲伤包围着我们的时候,坚韧的抗争精神和豪迈的奋发行为就已经在我们的身上爆发出了奇异的力量,重建的蓝图和新生的希望也已经在我们的意念和行动中凸显和萌生。几乎是在大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群众自发的自救和互救就已经在灾区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幸免于难的人们并没有被震懵,他们从瓦砾堆中站起来之后的第一意识,就是:救人,赶快救人。不管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管自己的亲人是否蒙难、受伤,他们一个个都是就地救人,见人就救。作为北川中学校长的刘亚春,在震后第一时间,便立即组织力量对全校被压、被埋、被砸的师生实施紧急抢救。作为大水村干部的唐祖华,从震波中踉踉跄跄爬起来之后,在大声喊人、救人的同时,他竟用捡起来的一台SONY190机器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的惨痛实况,从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作为平武县石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张春玲竟然冒着余震的危险三次闯入废墟中抢救被压埋的同学。作为绵竹市东汽中学一名普通教师的谭千秋,在地震来临时他竟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垮塌的楼板而保护了自己的四名学生。作为北川县擂鼓镇一名普通民警的李林国,在同时面对自己孩子的呼救声和别的孩子的哭喊声,他竟毅然选择了先救别的孩子。当他硬是用手刨砾石救出了100多个孩子时,自己那年仅15岁的孩子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像他这样在地震袭来时不顾自己的家人和亲人,而义无返顾地先救他人、先救大家的人,在地震灾区又何止万千!是的,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但他们却都有着泰山一样伟岸的脊梁和天使一样圣洁的心。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才使中华民族的英伟形象得以永远地崛起并岿立于世人的心中,成为最具魅力的时代丰碑。
极端珍爱生命,把人看得高于一切——这又是此次抗震救灾中彰显中国力量和扬励民族精神的一个时代亮点。从总理在安抚刚被从瓦砾堆中救出的孩子“不哭,不哭”时,他自己的双眼却噙满了泪水的深情中,我们应当确信,“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价值和尊严高于一切”,这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从政府到百姓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念和至高的社会理念。“以人为本”绝不只是政制文本和学术论辩中的空洞术语,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治国纲领和行为准则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救灾工作中,其核心和重点始终都是围绕着人和人的生命与尊严而展开的。为什么总书记和总理一再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快救人、多救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特别是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救人压倒一切,救人重于一切,救人大于一切。中央要求必须争分夺秒地对灾区进行拉网式搜救,必须尽一切可能千方百计抢救一切幸存者。为此,部队在道路还未抢通之前,便急行军向汶川徒步开进;医疗队冒着滚石、滑坡、泥石流和余震的危险,直奔映秀镇。对于一时实在无法到达的偏僻乡镇,便不惜动用空军力量实施紧急空投和空降。为了救人,简直像在打仗一样,不仅震后三天就在灾区集结了10余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而且还即时出动了航空兵、舟桥部队、海军陆战队、摩托化部队、工程兵等特殊兵种。硬是从瓦砾和废墟中搜救出了8.4万余名幸存者。为了表达对生命的崇敬和珍爱,国务院果断决定把震后一星期的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从而首开以国家名义为普通百姓的死表达哀思之先河,庄严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共和国的罹难子民们徐徐降下,13亿人都在同一时刻为国殇而悲戚,为难胞而潸然。这是对生命的崇高礼赞,这尤其是对人本精神的激扬与升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这样以悼念汶川大地震的数万名遇难者而以实践的方式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凝铸为体现国力与民魂的时代刻度与精神永恒。
《周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灾难,但同时也是对国力和民魂的淬冶与激励。正是在这种不期而遇的淬冶与激励中,不仅晾出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本色,而且也提升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品位,并在彰显中国力量和扬励民族精神的同时,更为我们铺设了前进的道路和展现了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