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时间:2019-05-13 05:4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第一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

------十三亿双手紧握的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铿锵有力的16个字,足以让地动,让山摇。它既概括了汶川地震灾害的严重破坏性,紧急投身救灾的迫切性,更是对13亿中华儿女应肩负社会责任的严肃召唤!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中央领导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白衣天使、志愿者等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起努力经受住了考验,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十三亿人一起大力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上到国家领导,下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灾区人民都将自强不息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

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为就学生而牺牲的中学老师、拿出所有药品救人的诊所医生、成都出租车组成的营救对、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的农民们每个人都值得称颂。

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当前,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都要抓。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

人为本,努力做好安臵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力。

抗震救灾工作虽仍严峻,但不可否认我们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产。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籍,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这就需要再去人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顽强的中国人民既然能在1976年战胜唐山大地震,接着又建起一个新唐山。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坚信,有13亿人的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要不了多久,一批崭新的城市和乡村,将会在巴蜀大地拔地而起!

第二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范文模版)

机电工程学院

形势与政策课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以万计的生命被无情的夺去,无数人的家园被残酷的摧毁,危害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罕见,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中华民族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当人们还未从汶川地震的巨大哀痛中恢复的时候,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给人民生命财产精神造成重大的打击。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圆满落幕,在国际社会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深重打击下,中国经济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中国高速发展的马车没有停息,反而越驶越快。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在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一系列重大灾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便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在汶川地震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党中央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医生护士、媒体记者以及志愿者等迅速向灾区集结并及时开展救援行动,各类救灾物资迅速向灾区调集,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和民众迅速行动起来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与财产,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巨大胜利。玉树地震之后,我们同样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应对。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充分体现与张扬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烈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量,坚韧不拔、沉着坚毅、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的意志品格,体现了我国人民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我们的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力量。

沧海桑田,华夏五千年,之所以中华民族能够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经受一系列重大灾难而屹立不倒,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

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种气概、精神与能力,越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升华。愈挫愈勇,愈摧愈坚,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世人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振和焕发、延伸和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向全国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出现在救灾最前线。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紧急行动起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救援灾区。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汇聚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无数个深动画面一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歌可泣,令人动容。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虽然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很惨重,但是我们没有被眼前的灾难所吓倒,相反,我们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民战争。随着拯救行动日以继夜地展开,灾害损失被尽可能降到最低。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决不言放弃”中不断产生,从而浓缩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搏斗的伟大精神。汶川地震后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发出救灾号召,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到各路人马冒着不息的余震救援废墟下的生命,让人看到的是勇敢、是坚强、是沉着、是不避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广大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奋力自救,释放出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没有看到埋怨和悲观,而是奋力和积极的抗灾精神,在受灾地区,即使是几岁的孩子都表现了拼搏精神。他们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

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这些消息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灾区人民不仅能坚强地抚平伤痕,走出灾难,而且一定能在灾后重建中,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历经坎坷的民族。古往今来,民本思想凝聚着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拥有了战胜无论是来自自然灾害还是外敌侵犯的信心和力量。从大禹治水拯救生灵的上古传说,到八年抗战救亡图存的浴血奋战,再到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维护生存权、保障发展权好似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日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中国的人本精神在与世界的沟通中又一次张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亲赴灾区,在余震不断中指挥抢险救援。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奔赴地震灾区,先后两下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生命高于一切”成为全国大救援的响亮口号,“以人为本”成为一切救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舍生忘死、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震后,在灾区的残垣断壁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援人员奋力拼搏,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写下一篇篇悲壮感人的延续生命之歌。在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在这不容思索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一大批临危不惧,置个人生命危险于度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地面有十指鲜血淋漓的士兵,空中有达到体力极限的飞行员;内有为救学生直面死神的无畏教师,外有都市街头蜿蜒长龙的献血队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面对他人生命安危,这种舍生忘死、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总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无论在震区,还是祖

国各地,人人心系灾情,用出人出力出物的实际行动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人们的心靠得更紧,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同情、和善、友爱等情感特别得到增强。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大地震发生之后的抗震抢除救灾战斗中,灾区的通讯、公安、民航、运输、医疗、地震监测及其他各职能部门做出了极其突出和卓越的贡献。这些部门的干部职工做到了临震不惊不乱,人在机器在,岗位在,没有一个逃离岗位,他们认定了与机器、与房屋、与岗位共存亡。地震越剧烈、危险越大,其他部门和灾民可以越跑得快、逃得远,但是这些部门的干部职工却不能跑,他们越震越往房子里钻,越震越只能定在岗位上。他们十分清楚大地震对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亲人、他们的财产意味着什么,也清楚全家老小这时对他们的期待,但是他们只有咬紧牙关、含着泪水坚持在岗位上。他们清楚逃离岗位对全局,对成千上万灾民的不堪后果,他们下定决心不做历史的罪人,而要当抗震救灾的无名英雄。

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支撑;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牢固纽带。

正是因为由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而来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在遭受灾难,抗击灾难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谓多难兴邦,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笔财富,我们应当继承好发扬好,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指引下,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成就。

第三篇: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班级,同学多参加希望工程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尽我们做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二在学校举办讲座,展览,弘扬英雄抗震救灾事迹,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多向周围同学传播优秀英雄世事迹。

三在学校举办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将英雄抗争救灾事迹以舞蹈形式表现出来,晚会中还可唱抗震救灾主题的公益歌曲,诗歌朗诵,小品,相声。

四举办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并进行评选,优胜者可组织到困难地区进行实践活动,与需要帮助的的弱势群体面对面交流,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进行义讲义工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年轻一代很少遭遇挫折和苦难,大学生应肩负着社会和历史的重任,树立自强不息的意识。我们应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如此,还应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关心同学,与人和睦相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第四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面对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军队和武警部队作为主力军和突击队,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承担起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官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以忠实履行使命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实践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中国人民不愧为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人民,人民军队不愧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伟大军队,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英勇壮举感天动地,他们的优秀品格令人敬佩,他们的崇高思想催人奋进。这次表彰的英雄集体和模范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作为时代的先锋、群众的楷模、祖国的骄傲、人民的光荣,这些英雄集体和模范如同一个个窗口,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巨大勇气和精神风貌;如同一面面旗帜,高扬在人们心中,激励亿万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抗震救灾斗争考验了我们国家的力量,也锤炼了我们民族的意志,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支军队要强大,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而且需要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既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又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98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一样,将穿越历史,光照千秋,成为党和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要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搞好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学好胡主席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大力宣扬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和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广泛开展向英模学习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全面回顾总结部队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着眼完成使命任务,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官兵立足本职做贡献的实际行动,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决心,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和改革的巨大力量。全军官兵要以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形成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这次特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就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成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所展现出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充分显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勇气概,是我们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努力实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灵魂,也为我们推进科学重建和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通过这次论坛交流,进一步深化认识,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两个加快”的要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走出一条大灾之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第五篇:如何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摘要: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是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就是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

关键字:抗震救灾万众一心社会和谐实际行动

正文:

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一个懂得弘扬伟大精神的民族,必定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四川汶川、08年雪灾,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见证了中华民族遭遇的重大灾难,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尤其面对极

为罕见的玉树强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开展了极为艰苦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重大胜利,创造了在高原高寒地带灾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抗震救灾过程中,党和国家: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灾后重建。新闻媒体:加强对抗震救灾的舆论宣传,营造团结互助、抗震救灾的社会氛围;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方针政策,鼓舞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公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灾区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中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勇于承担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做自立自强少年;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奉献社会。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本内涵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我觉得在抗震救灾中体现的最明显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心系灾区也是爱国主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支援灾区,大大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大家贡献所能,奉

献所爱。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款,倾其所能,尽其所力,担其所责。人们时刻在心中默默为灾区群众祈福平安,在心中想着我该做点什么。一切为了灾区,为了灾区的一切,展示出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灾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要学习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有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有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有普通农民群众,有人民教师,有医务人员等,为了救治受灾群众、减少灾区损失,他们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冲破重重困难和障碍,冒着余震带来的生命危险顽强战斗在灾区。他们如此理性、坚强,如此具有爱心、如此恪尽职守;他们为了祖国和灾区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救助一个个生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着人间奇迹。“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救灾救人催他们的坚定信念、充满力量;爱国主义是他们顽强战斗的动力,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抗震救灾精神集中凸显了中国人民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团结起来共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与“黄金72小时”以及更长时段的生死大营救相比,它延续的时间更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把政府推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把建设物质家园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用我们的坚忍和奋进,尽快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灾区人民重建一个美好家园。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同样需要彰显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深挚感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灾后重建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面对强震袭向玉树,举国上下同玉树人民“在一起”,前方后方坚信“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四面八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6个民族血脉相通,凝结成患难与共、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们党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向心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示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国家力量和民族气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斗,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玉树强震突如其来,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族群众奋力自救和互救。我们的人民军队冲锋在前,以坚强毅力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冲破千难万险为灾区群众送去生命的希望,共同展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在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我们就必定能够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成为共同信念,最大程度搜救了被困群众,最快速度救治了受伤人员,最大力度安置了受灾群众。党中央科学指挥,广大军民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坚持科学救援,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将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正成为中国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下载弘扬抗震救灾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抗震救灾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研究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研究 摘要:四川汶川和玉树发生特大地震以来,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既要以雄厚的物质力量为后......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4〃14”玉树强烈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我们青海消防部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广大官兵用生命和鲜......

    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摘要】2013年是汶川地震五周年,遥想五年前的那场灾难给中华民族带......

    抗震救灾精神

    浴火重生 ——汶川地震之所思最近几年我国发生许多令人震惊的大事,其中包括2009·5·12汶川地震,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新闻稿(共5篇)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新闻稿.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

    人民日报社论: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人民日报社论: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一个懂得弘扬伟大精神的民族,必定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川汶川、青......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推荐)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授予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党委等36个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授予叶青等29名共产党员“抗震......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五篇材料)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张家营小学 周明霞 2008年5月12日,来自汶川的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在抗震救灾斗争的日日夜夜,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