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讲稿
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教师苗锟
党校教师肩负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理论武装的重要使命,提高党校教师教学水平,是实现党校教学职能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1.基层党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不精、实践缺乏。基层党校的教师,都明白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员反映最普遍的问题仍然是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而联系本地区的热点难点问题少,这种情况影响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
二是实效性不强。有些教师,不清楚自己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讲课时不分对象,不分班次,只顾自己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根本谈不上提高学员素质和能力。
三是启发性不够。启发性教学原则从古至今都是教育教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有些基层党校教师在教学中只顾 一味的灌输和传授,没有考虑学员的感受,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是生动性不够。党校教的效果如何,除了教师讲授的内容、艺术和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员的接受和认可。当前,许多基层党校教师教学生动性不够,一是因为不善于搜集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二是对材料缺乏精挑细选和消化吸收,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2.基层党校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缺乏调研。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调查研究是党校教学的关键环节。基层党校教师缺乏调研,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没有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没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没有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
二是缺乏科研。党校科研工作,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目前,科研工作是许多基层党校的薄弱环节。
三是缺乏培训。基层党校处于基层,各种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有些教师几年都没有参加过业务培训会和指导会,教学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3.提高基层党校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方法
一是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因需施教,合理确定各个班次学习的重点,使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吸引更多的干部参加党校培训,努力使基层党校成为当地培养学习型干部的最高学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权威讲坛和学术中心、成为基层干部向往的地方。要紧紧扣住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坚持在突出党校姓党,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的同时,注意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培训对象工作所需,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
二是扎实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当今时代,知识增长、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党校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落伍。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倡导青年教师高学历进修,让党校教师在学习中找差距。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突出教学的时代性,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科研和学风建设提高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党校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需要,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既与国内外学科 发展趋势相衔接又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党校教师要在养成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要在讲课基础上,通过读书、案例研究等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尤其要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全局和时代发展趋势,努力掌握更多的国际问题基本知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基层党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员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掌握规律性的认识,坚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把学习收获转化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为实践中拓展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篇: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二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好经济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果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前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提高的调控能力和水平,是发展的有力支撑,是迎挑战、渡难关的重要保证。
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着巨大动力和潜力,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较大回旋余地。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困难和矛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经济形势越是复杂,环境越是严峻,越需要宏观调控及时跟进,主动应对,有所作为。
加强预调微调,提高调控水平,是确保当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巩固调控成果,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形势,及时果断地进行调控,增强前瞻性;准确把握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增强针对性;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增强有效性。切实加强各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必须坚持长短结合,稳定经济增长。稳增长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又要着眼长远,从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夯实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必须改善发展环境,促进转型升级。随着经济增速回落,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也较为紧迫。要在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的结合上多下功夫,利用当前市场偏紧、企业主动调整意愿增强、通胀压力减轻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要加大政策支持,推进结构调整,力促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有序转移,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必须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要在稳增长中更加突出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稳定投入和科学管理的机制,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协调机制,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前的经济运行符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冲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提高县级党校现场教学水平建议
提高县级党校现场教学水平建议
教学活动是实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教学活动水平,是加强党校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而现场教学又是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此,笔者拟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谈一些对提高县级党校现场教学水平的思考。
一、现场教学的特点及优势
现场教学是指将课堂搬到生活、生产现场去,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灌输与实地参观考察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以实际生产现场为背景,能使学员通过直观印象理解抽象概念,更快、更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和吸收信息,具有亲验性、互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及优势:
(一)、能改变氛围,调整教与学的主、被动关系。
把课堂搬到现场中去,改变了死板的教室氛围,能使学员感受到空间开阔,增加平等交流的意识,能更好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员的主导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二)、亲验性能活跃学员的思维,引起强烈的共鸣。学员亲临现场、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能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术语、概念,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施教铺好基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元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员的思想。通过集体参观、案例研究、角色模拟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的多元
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员的思想,使他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受到现实的刺激与启迪,往往还能收到预期以外的效果。
二、制约现场教学活动的因素
(一)、成本较高。
相对而言,现场教学比教室教学的成本要高。组织开展一次现场教学活动,现场的布置、食宿的安排、交通工具安排等都比教室教学复杂、困难。
(二)、教员综合素质不高。
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协调能力。而教员这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强,无法很好组织和驾驭现场教学活动。
(三)、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由于对现场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对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重视不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没有给予支持,图省时、省力、省事,使现场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根本上的保证。
三、关于组织开展好现场教学工作的对策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
有为才能有位。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自觉服从和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工作落实中的作用。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精心挑选课题,增强现场教学活动的生命力。任何工作都必须急党委政府之所急,虑党委政府之所虑,解党委政府之所忧,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有生命力。作为县一级党校,就应该站在全县的高度,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中心,适时地精心挑选课题,服务中心工作任务的落实,使领导切实地感受到现场教学的效果,引起领导的关注,争取领导的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是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二)、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中,教员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教学活动的效果。因而,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教员比盖一幢教学大楼更重要。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要达到以下几个度:
1、持久敬业有热度。
热度人人都可能有,但有的人持续不了多久,有的人则能坚持几十年。这里所谓热度,不是几分钟热度,而是长久持续的敬业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着教学效益的高度。在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之后,有了这种态度,赢得教学效益的高度,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2、积累功底有厚度。
深厚的教学功底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石。放低身段,虚心学习。不但要向领导、师长学习,取其精华,而且要看到学员、下属、同事往往也有值得学习之处,问题在于自己善不善于做学习的有心人。正视不足,经常反思。“所谓优秀,就是男人或女人越来越反求诸己而不是苛求他人。”
3、联系实际有密度。
紧密联系实际,是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因子。从教学理论层面说,是由党校学员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不能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空泛无物,脱离实际。忽略这一点,教学实效性势必大打折扣:注重
这一点,实效性就可能明显增强。
联系实际: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实际”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网络,要做到紧密联系实际,挂职锻炼、深入调研当然是重要途径。
4、挖掘问题有深度。
探究问题、现象背后的根源与规律。不要满足于学员称赞自己的课“信息量大”。在当今时代,获得大量信息的便捷场所不是培训的课堂,而是网络世界。仅仅搜罗了大量信息提供给学员的教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真正可贵的是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恰当的筛选和深入的分析,从中挖掘出问题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规律,让人警醒,给人启迪。
深究疑点、重点和盲点,力求有助于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培训教学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要针对疑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提出有新意有深度的观点与思路,对问题得到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有帮助。
5、提炼观点有精度。
思想观点是通过语言文字形式表现的特殊产品。这种产品要能够被人认同、让人喜欢,需要适当的语言文字包装。要力求一堂课下来,有一些精彩概括、精当提炼、言简意赅的话语呈现在听众眼前,进入听众耳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久久难忘,从而获得培训实效。当然,“过度包装”是有害的,要谨防以文害义。
6、架构层次有硬度。
通过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条理,分明的层次,把观点、主张架构成一个紧紧围绕主题逐级延伸、有序展开的金字塔式的“理论体系”,力求真正过得硬、立得稳,“抗震性强”,经得起反复推敲。就干部培训来说,这种理论体系的载体往往就是提供给学员的提纲。一份高质量的提纲应该是在层次架构真正过得硬的。
7、征引论据有广度。
有广度才能避免空口无凭、“孤证无援”,影响教学实效。时间、空间广阔无边,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思想精华都可为我所用。形式、载体广泛多样,平面立体等多种媒介材料都可引入课堂。“广而有度”,避免重复堆砌。
8、驾驭过程有亮度。
能很好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让整个教学过程时常闪现教学智慧之光,让人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
9、激发参与有强度。
学员的参与程度影响实效强度。学员有效参与,离不开教员强有力激发。激发参与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探求适宜的方法。
(三)、严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有实效。前面提到,现场教学成本较高,开展一次不容易,因而,要严密组织,精心实施好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取得实效。
1、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要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每一次培训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充电的过程,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给他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他们行之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要防止“空对空”的理论说教,使他们认识到参加培训是必要的、重要的,唤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充分做好准备,精心安排好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之前,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紧扣教学目的设置现场和选择参观考察点,充分备课,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切合、统一。
教学过程中,注意互动,注意调动学员的主体作用,驾驭好活动的局面,确保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而又紧张有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四)、注意总结提高。
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过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寻找问题和差距,使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都成为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不断提高组织现场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师写字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写字教学水平
绥化市教育学院郭洪涛
前言
一、介绍省编小语《写字》教材
1、编写目的2、编写原则
3、适用范围
4、编写内容及特点
二、汉字发展史
1、介绍七种字体
三、介绍硬笔、粉笔、毛笔基本必备知识
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书写工具的选择
四、字帖的选择标准
五、练字、写字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1、激发动机,培养意志。
2、循序渐进、规矩练字。
3、临摹结合、掌握规律。
六、楷书、行书学习方法。
(一)、楷书
1、楷书特点
2、笔画书写
3、结构原则
(二)、行书
1、行书特点
2、行书偏旁部首写法
七、书法的章法
八、书法的品评标准
九、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篇: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范文模版)
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摘要:
知识在一次次反思中更新,教师在一次次反思中成长。一名教师如果能在每一节课,每一课时中,经常反思课堂得失,整理教学思路。那么他就能发现真知,在普通课堂中有新发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提高,怎么发展?一直以来都在探究,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那么教学经验是什么?教学经验是特定形态的知识。知识可以分为缄默知识和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有相当一部分是缄默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教师的经验主要指实践性知识,即个人的体验,所思所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经验的养成可以是几年,也可以是几十年,那如何加速经验的积累?如何加快教师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教学反思着手,不断地在反思中增加经验,在反思中不断发展。
1、何谓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2、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由于教学反思要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因此,它既要求教
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其次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通过多种途径,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
3、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4、教学反思的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②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5、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四种:
①内部自我对话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是短时间内,比如一堂课上,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及时反应。
②外显自我对话方式:主要通过培训、写教学反思日记表现出来。③同事讨论:通过教师间的协商与探讨、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
问题。
6、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实施
①课后反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青年教师非常重要;
②单元反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月后反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作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④期中反思 :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这样实施教学反思:首先让教师对本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在文本的“问题集锦”中;然后选出本周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流程,简单地填写在“教学流程设计”中;第三部分是让教师先取自己本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第四部分是反思一周中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第五部分是理论结合实践,谈清楚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以上五部分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反思缺少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这种评价与反馈有教师自我的、有来自学生对老师的,于是,我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虽然这样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是有我们对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再加上不断的熟练,相信它会大有用武之地。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青年教师通往优秀教师的道路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总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反思的过程,即是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