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9消防奖评选表彰实施办法
119消防奖评选表彰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消防公益事业发展,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和水平,经中央批准,公安部决定设立119消防奖。为规范评选表彰工作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119消防奖每两年在119消防宣传日期间表彰一次,表彰名额为先进集体150个、先进个人200名。第三条 公安部是119消防奖的主办部门,公安部消防局 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按各自职责组织实施。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四条 119消防奖的评选对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或登记的非跨地区的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五条 119消防奖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不评选副司局
— 2 — 级或者相当于副司局级及以上的集体和个人,不评选县级以上
党委、政府,处级干部所占比例不超过20%。各级公安机关及其
内设机构和人员原则上不参加评选。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六条 获得119消防奖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应拥护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集体成员和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职业
道德,模范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积极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榜样示范作用明显。
第七条 获得119消防奖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除符合第六 条规定外,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积极参与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避免重大损失,有 重要贡献;
(二)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消防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
(三)积极投身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成 绩突出;
(四)开展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
(五)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有重要贡献。第八条 发生重大以上火灾、安全生产等责任事故或造成重 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的集体和责任人员,自事发起3年内不得
参加评选。第四章 评选表彰
第九条 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 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两审三
公示”的推荐程序,接受社会监督。
(一)推荐。拟推荐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候选对象,应由 所在单位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民主推荐,并在本单位、所在
社区或行政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评选条件、拟推荐
候选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和所在单位或乡镇政府、街道办
事处的民主推荐意见等。
(二)初审。县级公安机关汇总审查本辖区内的推荐候选对 象,提出推选对象报市级公安机关审核。市级公安机关在审核
中,对于属于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推选对象,还应以适当方式
征求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监管、环保等部门意见
对于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及其负责人,应征求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意见。
省级公安机关对市级公安机关上报的推选对象进行审核,遴选通过的应在本省(区、市)主要媒体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
内容包括推选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等。公示无异议的确
定为候选对象,并连同申报材料统一报送公安部消防局。
(三)审批。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对各地上报的候选对象申报 资料进行复审,确定拟表彰对象并将名单在相关媒体公示5个
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建议表彰对象,报公安部批准。第十条 生前对消防事业有重要贡献、事迹特别突出、符合 评选条件的,可追授119消防奖。
第十一条 119消防奖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 获奖先进集体颁发奖匾、证书,向先进个人颁发奖章、证书。奖匾、奖章、证书的式样、质地和规格由公安部统一规定。第十二条 先进集体奖励1万元,先进个人奖励3000元。奖励经费列入公安部消防局业务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第十三条 各地可按照国家规定,参照有关奖项的奖励待 遇,给予受表彰对象适当的奖励和优待。
第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建立完善评选机制和管理制度 宣传获奖者先进事迹,推广经验,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章 奖项撤销
第十五条 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申报表彰时伪 造事迹或者隐瞒严重问题的,一律撤销表彰,并收回奖匾、奖
章、证书和奖金。
第十六条 撤销表彰,由原申报单位按程序报请公安部审 批。必要时,公安部可直接撤销表彰。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__________办法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评选条件
一、积极参与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避免重大损失,有重要 贡献
(一)先进集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火灾等灾害事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主要灭火 救援任务,或为保障行动顺利进行作出重要贡献,避免重大人
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多次组织或参与火灾等灾害事故处置,成绩突出;
3、长期志愿从事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在社会上产生积极 影响;
4、在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中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二)先进个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火灾等灾害事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或为保障行动 顺利进行作出重要贡献,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多次参加火灾等灾害事故处置,成绩突出;
3、长期志愿从事灭火救援,事迹感人,在社会上产生积极 影响;
4、灭火救援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引领和示范作用明显,— 7 —
获全国业务竞赛总成绩前三名;
5、在灭火救援中表现突出,为抢救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负 重伤或牺牲;
6、在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中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二、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消防志愿服务活动,成绩 突出
(一)先进集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积极建立和发展消防志愿者组织,经常组织开展志愿者 活动,社会效果突出;
2、热心消防公益事业,无私捐献体现消防历史、艺术、科学
等价值的重要文物;
3、在热心和无私支持消防公益事业方面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二)先进个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积极参加消防志愿活动,自觉传播志愿消防精神,模范 带头和示范作用显著;
2、热心消防公益事业,无私捐献体现消防历史、艺术、科学
等价值的重要文物;
3、在热心和无私支持消防公益事业方面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三、积极投身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成绩 突出
(一)先进集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地区(系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中引领和示范作 用突出,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健全、成绩突出,有重要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2、经常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培 训活动,传播消防文化知识,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成绩突 出;
3、在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其他重要 贡献。
(二)先进个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积极推动本地区(系统、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成 绩突出;
2、在消防检查(巡查)、消防宣传培训教育等方面作出重要
创新,成绩突出;
3、长期组织或参加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培训活动,传播消防文化知识,事迹感人,在社会上产生积极 影响;
4、在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其他重要 贡献。
四、开展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
(一)先进集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国家科
学技术奖或多次获得部级以上单位科技进步奖;
2、积极组织开展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培养专业 人才,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消防装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
方面取得技术革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应用前景好,社会效 果突出;
3、在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中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二)先进个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际科学技术
合作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消防科研项目或多次参与消防科研
项目并获得部级以上单位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参与者;
2、热心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在火灾预防、灭火救
援、消防装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技术革新,获得国
家专利,应用前景好,社会效果突出;
3、在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中作出其他重要贡献。
五、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一)先进集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对外消防文化交流、消防服务和科研合作等方面作出重 要贡献;
2、在推动消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或解决重大问题中发挥重 要作用;
3、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二)先进个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对外消防文化交流、消防服务和科研合作等方面作出重 要贡献;
2、长期为消防工作发展建言献策,在推动消防事业改革创 新发展或解决重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3、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 11 —__
第二篇:保税区慈善奖评选表彰方案
“保税区慈善奖”评选表彰方案
大连保税区慈善总会自2010年9月成立以来,得到了保税区管委会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三年来,总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弘扬慈善精神、鼓舞先进企业和个人、加快我区慈善事业的发展,区慈善总会决定今年开展首届“保税区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
一、评选范围
本次评选表彰2010年9月以来在我区扶老、济困、助学、助医以及支持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业绩的单位、个人和慈善项目以及长期从事慈善工作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慈善工作者。
二、推荐对象基本条件
从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个人、慈善项目均可推荐参选。
1、“保税区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向区慈善总会捐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在抗灾救灾、扶贫济困、助医助学、慈善宣传等慈善公益领域内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保税区慈善家奖”
向慈善总会捐款数额在300万元以上(企业捐赠)或捐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以个人署名的捐款收据为准)、社会影响较大、具有良好社会公益形象的企业负责人和爱心人士。
3、“保税区慈善人物奖”
向区慈善总会捐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以企业、个人署名的捐款收据为准),或在义务服务、抗灾救灾、扶贫济困等慈善公益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爱心人士。
4、“保税区慈善优秀项目奖”
实施救助资金在10万元以上、效果显著、运作规范,以及长期坚持、社会效益突出的义工服务项目。
5、“保税区慈善优秀工作者奖”
(1)长期(至少2年)从事慈善工作,在慈善领域内做出突出成绩,并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士。
(2)长期坚持在基层开展慈善项目(含义工服务),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并且业绩突出的人士。
(3)长期参与、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为我区现代慈善事业的创建、培育、发展做出突出成绩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
三、表彰方式
拟在2013年12月慈爱月活动期间召开保税区一届四次理事会,对“保税区慈善奖”获奖单位、个人、慈善项目进行表彰,并在本区新闻媒体上宣传。
保税区慈善总会
第三篇: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
民政部关于印发
《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
民发﹝2014﹞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各直属单位:
《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已经2014年5月19日民政部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 2014年6月3日
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
(2014年5月19日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确保评选表彰活动公开、公平、公正,鼓励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慈善事业,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民政部表彰奖励工作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由民政部负责实施,每两年举办1届,旨在表彰我国慈善领域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
第三条 每届“中华慈善奖”具体奖项设臵根据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和特点确定,表彰名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个;同时设立提名奖,原则上不超过100名。
第四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库由党政军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媒体、企事业等机构的代表和热心慈善事业的个人组成,共设100个席位,其中机构席位70个,个人席位30个。
—1—
第五条 每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启动前,民政部自评委库中选取25名评委组成当届“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其中包含8名指定评委,由民政部领导和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其余为随机抽取。
担任评委的机构,应选派其负责人作为代表履行评委职责。
评委个人或其所代表的机构参加“中华慈善奖”评选时,实行“回避”制度。
第六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成立后,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可选择有资质的行业性、联合性慈善组织以及富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开展合作。
第七条 “中华慈善奖”候选对象由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产生。推荐和自荐的候选对象申报“中华慈善奖”时,应提交能够证明其对慈善事业发展所作贡献的文字或影音材料。材料应真实、准确、详细。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按照属地原则接受个人、企业、机构或项目的推荐或自荐,完成初选工作,确定拟推荐候选对象,向“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进行推荐。
第九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同时受理来自中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全国性社会组织,港澳台地区等关于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的推荐或自荐。对于自荐材料,评委会办公室将向自荐者所在地省级民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第十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候选对象在慈善领域的贡献程度、社会影响、区域和行业布局等因素提出当届“中华慈善奖”建议提名名单,报评委会审核同意。
第十一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将提名名单在民政部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公示,接受公众网络投票。
第十二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独立对提名名单进行甄选、投票。评委所投选票需附个人签字方有效。
第十三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综合评委投票情况并参考网络投票情况提出拟表彰名单。
第十四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将拟表彰名单在相关媒体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并向相关单位和部门征求意见。
公示和征求意见后,报民政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表彰名单。
—2—
第十五条 未入选表彰名单但入选提名名单且公示无异议的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获提名奖。
第十六条 民政部采取适当形式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第十七条 累计10年或今后连续5届获得“中华慈善奖”的个人,可授予“中华慈善家”荣誉称号,作为终身荣誉,此后可不再参评“中华慈善奖”。
参评企业、机构和项目不受时间和届次的限制。
第十八条 被推荐或自荐参加“中华慈善奖”评选的个人、企业、机构或项目,填报评审材料或者在网络投票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核实,6年内不得再行申报。
获奖者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其已获奖项予以撤销。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5年发布的《“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关于修订《“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的说明
—3—
附件
关于修订《“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的说明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确保评选表彰活动公平公正、严谨细致地进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认可度,更广泛地传播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在总结《“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八年来有关情况以及历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对《办法》进行修订。现将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动因
自2005年开始实施原《办法》至今,我部已经连续举办八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原《办法》逐步显现出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
(一)奖项的含金量有所下降。
“中华慈善奖”在举办之初,每届只设臵10个奖项,“少、精、金”的特点十分突出,很快形成了知名度很高的品牌。近几年,“中华慈善奖”的奖项增加到每届100个,在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获奖名额大幅扩大,也使得一部分公众乃至个别获奖者,对奖项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其表现之一就是近年来的评奖活动中,许多获奖的企业家本人已不再出席颁奖仪式,奖项的号召力、吸引力有所下降。
(二)奖项设臵过于局限。
原《办法》在设臵奖项时,主要立足于表彰在救灾捐赠方面做出突出
—4—
贡献的个人、机构和项目,只设臵了三类奖项,即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和慈善项目。近年来慈善活动已由传统的扶危济困拓展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等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相比之下,原《办法》的表彰范围受到奖项设臵的局限,难以将这些新领域的慈善主体和慈善行为囊括在内,更不利于树立“中华慈善奖”作为我国政府最高规格慈善奖项的公平性、代表性和感召力、公信力。
(三)评选程序不够严密。
原《办法》规定的评选工作程序较为简单,只设臵了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四道程序,并将评选权限全部囿于评选委员会内部,缺乏来自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同时,对于申报者弄虚作假或获奖者日后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等情况,原《办法》没有设臵惩罚和追缴机制。评选程序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评选表彰活动的公平公正和社会公众的认知认可。
(四)地方参与不够充分。
原《办法》没有要求地方民政部门参与“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但就目前慈善工作的整体形势看,让地方参与进来十分必要。一方面,当前各地民政部门虽然普遍成立了负责慈善工作的处室或科室,但仍有很多地方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参与“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可以帮助这些地方开启工作思路、提供工作抓手。另一方面,地方民政部门如能按照属地原则协助核实申报对象有关情况的真实性,也将大大提高评选表彰活动的效率和材料审核的可靠性。
(五)执行部门有所变动。
原《办法》规定,民政部设立“中华慈善奖”评选委员会,负责“中华慈善奖”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在部救灾救济司设立办公室负责评选日常工作。2008年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时,慈善事业促进职能已转移到社会福利和
—5—
慈善事业促进司,办法中的规定也须作相应调整。
二、修订内容
针对原《办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慈善事业发展和“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做了如下修订:
(一)调整了评奖的周期、名额和奖项设臵。
为了让“中华慈善奖”显得更为珍贵,同时,也为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精神,新《办法》将评奖周期改为两年一次,同时将名额由近年的每届100个减少到每届不超过50个,这等于将表彰名额减少了75%。这样,获奖的难度会大幅度上升,奖项的含金量也随之提高,会对社会各界更具吸引力。此外,新《办法》不设臵固定的奖项,而是规定每届评选活动举办时,结合当时的政府宏观工作部署、社会各界具体需求及慈善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确定,以充分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吸收地方民政部门参与。
新《办法》将省级民政部门纳入评选表彰工作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按照属地原则开展初选工作,负责接受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推荐或自荐,并向“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进行推荐。
(三)突出了社会参与。
设立“中华慈善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慈善理念、吸引公众更踊跃的参与慈善事业,因此,新《办法》设计了多项突出社会参与的条款。如在媒体参与方面,新《办法》提出我们可以选择富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作为合作单位,充分利用其宣传资源来扩大声势。再比如,近年来,我们在评选中增加了公众网络投票的环节,也大大提升了奖项的影响力,新《办法》正式将这一做法作为条款确定下来。
—6—
(五)设臵惩罚机制和奖项追缴与撤销机制。
新《办法》设立了惩罚机制和奖项追缴与撤销机制,规定被推荐或自荐参加“中华慈善奖”评选的个人、企业、机构或项目等,填报评审资料或者在网络投票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核实,6年内不得再行申报;获奖者在接受表彰后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其已获奖项予以撤销。
三、修改过程
2013年,我司将《“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的修订工作列为当年重点工作之一。在2013年4月举办第八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后,即着手修订工作。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收集以及多次开会研讨等工作的基础上,于 9月中旬完成修订稿初稿。2013年底至2014年初,我们又在五个层面征求了意见:一是征求了部机关各司局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的意见;二是邀请国家公务员局、公安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相关部委进行专题讨论;三是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社会福利等中央主流媒体和部属媒体的跑口记者进行讨论;四是两次邀请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总会、红十字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二十余家慈善组织进行讨论;五是通过民政部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征求了意见。最终,我们共收到各方意见与建议三百余条,主要集中在评奖的周期、表彰名额、奖项设臵等方面。在对这些意见与建议进行梳理和吸收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修订稿第二稿,并于2014年3月再次通过部网站发布,公示一个月,请社会各界批评指正;但这一轮只收到了一条意见。我们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研究,最终形成现稿。
—7—
第四篇: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
“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鼓励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民政部表彰奖励工作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慈善奖”是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旨在表彰我国慈善活动中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个人、单位、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由民政部负责实施。
本办法所称的慈善活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条的规定。
第三条 “中华慈善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奖项设置慈善楷模、慈善项目(慈善信托)、捐赠企业、捐赠个人等类别。表彰名额原则上不超过150个。包括以下奖项:
慈善楷模奖,表彰在我国慈善领域事迹突出、社会影响良好、具有感召力、公信力、示范性的个人(包括慈善工作者)和团体,原则上不超过30个。
慈善项目(慈善信托)奖,表彰在我国慈善领域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原则上不超过50个。
捐赠企业奖,表彰在表彰周期内向我国境内捐赠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国(境)内外企业,原则上不超过40个。捐赠个人奖,表彰在表彰周期内向我国境内捐赠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国(境)内外个人,原则上不超过30个。
第四条 每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由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确定。
第五条 民政部组建当届“中华慈善奖”评委会,按《评委会工作规则》对候选对象进行评价。评委会由民政部门、有关党政部门、军队有关单位、人民团体、慈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教育科研等机构的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负责其行政区域内“中华慈善奖”的申报、参评材料审核和初评工作,经社会公示后向评委会办公室进行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具体负责范围包括:
(一)在省级及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参评捐赠企业、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的。
(二)在当地从事慈善活动的当地户籍或非当地户籍人员参评慈善楷模、捐赠个人、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的。
(三)在地方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在省级及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等参评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的。
(四)其他在当地开展慈善活动的单位参评“中华慈善奖”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要在其行政区域内进行充分宣传和动员,挖掘先进典型,扩大活动影响,吸引各方参与,提高推荐质量。
第八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不接受单位和个人自荐,只接受以下推荐: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关于其行政区域内慈善楷模、慈善项目(慈善信托)、捐赠企业、捐赠个人等的推荐。
(二)各业务主管单位关于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参评慈善项目(慈善信托)、慈善楷模等的推荐。
(三)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群团组织等部级单位在职责和业务范围进行的下列推荐:
1.中央企业、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评捐赠企业的。
2.港澳台企业、组织和个人参评“中华慈善奖”的。
3.国外企业、组织和个人参评“中华慈善奖”的。
(四)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参评慈善楷模等的推荐。
军队和武警部队的参评单位和个人,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推荐,不向省级民政部门进行申报。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不接受按照属地原则应由省级民政部门负责初选并推荐的申报。
第九条 参评“中华慈善奖”,应提交能够证明其对慈善事业发展所作贡献的文字和影音材料。参评材料应真实、准确、详细,参评材料涉及的捐赠金额应提供捐赠票据等证明。
参评“中华慈善奖”的个人奖项,一般要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公示。
第十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和各省级民政部门有权就参评材料向参评者和推荐单位进行核实,参评者和推荐单位应积极配合。
第十一条 “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汇总各方推荐,进行形式审查后,形成“中华慈善奖”候选名单,由“中华慈善奖”评委会评委对候选名单进行评价。社会公众同时对候选名单进行网络投票,网络投票时间为7个自然日。
第十二条 评委会办公室根据评委评价和网络投票等情况,统筹考虑候选对象的地域分布、慈善领域和行业布局等因素,提出表彰入围名单。
第十三条 评委会办公室将表彰入围名单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征求意见。
第十四条 评委会办公室将表彰入围名单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意见提交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形成拟表彰名单。
第十五条 评委会办公室将拟表彰名单在民政部官网进行为期7个自然日的社会公示。
第十六条 拟表彰名单在社会公示期间,没有接到问题反映的,拟表彰名单即为表彰名单;在社会公示期间接到问题反映的,由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决定表彰名单。
第十七条 民政部一般于9月5日举办“中华慈善奖”表彰活动。
第十八条 已经获得表彰的慈善楷模和慈善项目(慈善信托),一般不再参评“中华慈善奖”。
已经获得表彰的捐赠企业和捐赠个人,可重复参评“中华慈善奖”。
第十九条 参加“中华慈善奖”评选的单位和个人,填报参评材料或者在网络投票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核实,不再允许该单位和个人参评“中华慈善奖”。
第二十条 “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经民政部部长办公会议决定,对其已获奖项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4年发布的《“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市评选表彰奖励
道德模范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文明委,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市直各部门:
现将《**市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2年12月3日
**市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及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有关工作部署,做好**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奖励工作,推动**市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依靠和动员群众,不断改进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道**障。
第三条 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要坚持三项原则:
面向基层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参与,做到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可信可亲可敬可学,使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重在推动工作。充分发挥评选表彰奖励活动的激励推动作用,使评选表彰奖励道德模范的过程,成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成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公平公正。评选过程要严谨、规范、公开,务实、节俭,评选的每个环节要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增强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真正把那些民意基础好、社会认同度高的道德模范评选出来。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领导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作为主办单位,联合成立**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奖励活动组委会(以下简称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文明办),负责评选表彰奖励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可由文明办牵头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地道德模范推荐工作。
第五条 市活动组委会下设评选委员会,人员由主办单位、专家学者、新闻界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组成,负责审核各县(市)区、各部门推荐的**市道德模范人选的参评资格、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参与投票评选。
第三章 推荐评选
第六条 每届评选表彰活动开始时,**市文明办等部门下发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通知,市属新闻媒体和网站刊发消息,公布道德模范的评选标准、推荐和评选办法、推荐起止时间等,启动评选表彰工作。
第七条 **市道德模范评选基本标准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积极参加**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做出突出贡献。具体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五个奖项。其主要事迹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
助人为乐模范:长期坚持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幼病弱、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困难群众;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努力帮助排忧解难;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扶残助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
见义勇为模范:在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设法进行保护和援救;勇于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义务协助追捕犯罪嫌疑人或提供重要线索,为侦破重特大案件作出贡献;在抢险救灾中,奋力排除险情,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诚实守信模范: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即使遇到困难,仍坚持信守承诺。
敬业奉献模范: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有重要发明创造或重大贡献;干一行、爱一行,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恪守职业规范,办事公道、服务优质,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模范践行家庭美德,孝敬父母,长期悉心照料体弱病残的老人,使他们享受人生幸福;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家庭生活温馨和谐;在家人亲属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第八条 每个公民在同一届评选中只参加一个奖项的评选,当选者不再参加以后各届市道德模范的评选。
第九条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产生,采取属地推荐、系统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县(市)区活动组委会、市直部门和行业可向市活动组委会推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别的候选人。
第十条 推荐单位按照全市道德模范评选标准和工作要求,对群众推荐的人选和所属地区、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认真考察审核,并在征得被推荐人同意后,采取适当方式在本人单位和所在城乡社区(乡镇)进行公示。公示期间,要专门征求当地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意见,是党员和公职人员的还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从事经营活动的被推荐人选须征求工商、税务、环保等相关部门意见,确保推荐质量。其后,由市里集中公示。
第十一条 集中公示后,各县(市)区文明办、市直部门各行业,要结合公示情况对拟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要按类别分别填写全市道德模范推荐表,撰写主要事迹材料,于规定时间内提交全市活动组委会。
第十二条 市活动组委会对推荐人选的情况和推荐程序进行审核,确定全市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
第十三条 市活动组委会将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在市属主要媒体和网站上进行不少于10天的集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并根据社会群众投票结果,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确定入选人员。
第四章 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作出道德模范表彰决定,授予**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除精神鼓励外,对今后每届市级以上道德模范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奖金为全国道德模范20万元,提名奖10万元;全省道德模范5万元,提名奖2万元;市级道德模范1万元。在同届道德模范评选中,同时获得全国、省、市级道德模范荣誉者,按所获最高层次荣誉颁发奖金,不重复计奖。奖金由市财政局拨付专款。
第十五条 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及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根据《**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济文明办[2009]12号),对生活困难的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进行帮扶;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行业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第十六条 **市道德模范可推荐参评全省、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评选表彰全市道德模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于推荐和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
第十八条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各行业要做好道德模范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市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有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或违纪违法行为的,市及县(市)区文明办及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市文明委批准后,撤销相关荣誉称号及物质奖励。
第十九条 评选表彰全市道德模范活动坚持公益性,不搞商业运作,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借机谋利。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各行业可参照本实施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本实施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实施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