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

时间:2019-05-13 10: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

第一篇: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

产学结合总结的材料及主要成果

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加大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力度,实施“校企合作、厂校一体”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是我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为此,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了岗课对接、课证融合、订单培养、职业素质养成等四个方面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具有海西国际物流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方案、新模式。

从2007年开始,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主动出击,与招商局漳州港码头有限公司、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福建吉马经贸集团、沃尔玛漳州、吉马物流配送中心等10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专业依托这些企业,推行了“校企合作、厂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寻求订单培养途径,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经过了近两年的努力,我们最终构建了“校企合作、厂校一体”的“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产学合作的实施过程

1、由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专题研讨会,进一步认识专业成立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大胆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与招商局漳州港码头有限公司、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福建吉马经贸集团、沃尔玛漳州、晋江分公司等10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专业依托这些企业,推行了“校企合作、厂校一体”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订单培养,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2、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组建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专业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校企合作实施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生产场所一体化、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体现物流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3、形成学做合一的学习模式。物流学习领域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每个学习情境的设计都是以完成某个项目(服务)为任务,辅之以必要的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施安排在校内和校外企业开展生产性实训。

4、教学模式实现产学结合。由于所有的项目都来自于物流企业真实的生产一线,生产的是真实的产品(或服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实践技能,因此专业建立了“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来实施教学的保障制度。专业一方面要求现有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为此专业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考核条例》,教师每年必须有二个月时间下企业实践;两年内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聘请了15名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从事教学,建立“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产学合作的主要成果

1、创新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已经从“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向“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我们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物流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前已完成1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项目载体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我们打破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典型岗位或工作流程为载体而设计的项目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通过采用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以“边学边做”、“先做后学”的方式,由学生进行业务操作入手,由教师归纳得出知识;同时通过反复的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基本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营造教学环境的企业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仿真化,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3、完善具有产学结合特色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特别重视完善具有工学结合专业特色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由知识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目标评价为主,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备、可测性强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打破传统的以校内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吸纳行业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再造管理流程,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尤其注重强化岗位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关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与完善指导教师跟踪制度、用人单位访问制度,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动态的反馈与保障机制,从而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打造“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物流专业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我们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以教学名师、实践能师、育人高师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工程建设。专业教师主要从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实施三方面提升师资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两条途径使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实践能师”,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物流技师等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专业任职资格,二是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物流专家担任物流专业的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此外,对专业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与考评。对教师的培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就是职业岗位上做什么,培训就练什么。对教师来说,就是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内容,进行训练。突出能力目标就是经过培训,每个教师能够按照新的职教观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从课程是否具有合格的能力目标、是否具有合格的实训项目(任务)、是否具有真实的实训过程等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保障能力目标的实现。

5、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三者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我们全力构建具有真实环境的校内外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基地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保障体系。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生产性实训,主动强化与行业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逐步提高生产性实习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增强自我发展与良性运行能力,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开放和使用效率;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稳步增加数量,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与校外的多家企业单位挂钩,为学生和老师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构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校外的实习使学生处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增强了实习的真实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岗位实训的仿真度有待提升

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工作是有差异的,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企业内部物流单证的差异,工作网络化高的企业与网络化低的企业物流数据归集与传输的差异等,而目前校内实训室只能模拟大众化企业的大众化物流处理工作,不能模拟“个性化”企业的“个性化”物流工作,不利于岗位实训实现“真实化”。我们认为,可以分两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高大众化岗位实训室的仿真程度,如将生产制造企业、物流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代企业、报关行单位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移植到校内实训室,按照几方的业务操作的流程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让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岗位的物流人员角色。二是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细分物流岗位实训室,逐步建立“个性化”岗位实训室,如第三方物流岗位实训室、企业物流岗位实训室、国际物流岗位实训室等。

2、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份有待转变

现代物流工作是与信息和业务打交道的工作,在企业物流部门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操作和单证流转工作,而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和市场业务工作,顶岗实习生是很难接触到的,学生接触不到核心业务,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我们认为,一方面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实习生的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和法纪教育,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责任书,使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才能使实习单位真正授予实习生全员工的身份。

3、证书培训教材与高职教材有待统一

为了防止高职院校办成本科院校的压缩型,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职院校使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比例不低于80%,并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专业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导致证书培训与日常教学采用两套教材,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放弃这一规定,允许高职院校与社会考证相关的课程直接采用考证用书,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又能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4、订单培养的行业主动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企业具有较大的用人选择空间,大部分企业缺乏主动到学校订单的动力,校方在联系订单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订单培养的成本较高;订单培养的周期也较短。我们认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质量;二是学校加强特色建设,大力培养有特色的职业人才;三是建立校企业联系平台,让学校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种类、质量等,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的人才情况;四是建立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主动联系学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第二篇:产教结合总结

新乐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机电部

产教结合工作总结

孙志勇

产教结合办学方向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产教结合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我校产教结合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产教结合组织机构,保证产教结合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9年9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产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分析、研究产教结合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定学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产教结合各项工作。教务处和各专业办主任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专职产教结合联络员,负责产教结合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产教结合培养制度建设

在“产教结合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会由政府领导、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处、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定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三、校内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经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学校将在今后的半学过程中继续加强校内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的领导、管理和教学机制。

1、明确实习场所的职能地位。学校负责对实习场所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2、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选派得力中层干部为主要领导,对实习场所的产供销一条龙和产学研一体化共同负责。

3、理顺关系、整章建制。理顺实习场所与各专业办的关系,建立健全的生产经营、实习实训,技术协作、产品研发、安全生产等新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保证前校后厂的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4、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学校将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场所的指导老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把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实验实习室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完成了实验实习室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校外搭建产教结合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将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教结合,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实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部分企业与学校联合办班,如“鸿准班”、“大金班”、“巨宝班”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3、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4、企业搭建实习的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起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

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由企业安排起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度,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的达到定向培养的目标

几年来校企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进三年来我校毕业声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校企结合是确保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办学捷径。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这一办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有利更有力的成才通道。

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1.11.1

第三篇:产教结合总结

产教结合工作总结

随着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及劳动就业制度、招生分配制度的改变,加之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普高热”在各地不断升温,中等职业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广大职教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就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所谓“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一、“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现实意义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对于职业学校、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计划经济下,职业学校奉命办学,“招生靠计划、分配靠政府、经费靠拨款”,现在,这种办学机制已被彻底打破,职业学校已经完全置身于市场当中,学校关键的办学因素,如生源、毕业生就业、办学经费等都没有计划保证,职业学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目前,不少职业中学生源不足,学生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层次低,教学设备陈旧,办学经费短缺,真可谓是举步维艰,濒临困境。在此之下,职业学校必须增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新观念,积极兴办专业产业,并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育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学校的不好印象和看法,带动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且由于专业产业还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盈利,这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从而使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求得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职业学校兴办专业产业,并使之与教学相结合,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生产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产教结合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还有,我们都知道,职业中学里不少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家庭并不太富裕,学校兴办专业产业,让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取得一定的报酬,这客观上也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分配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创设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教育是最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它与当地经济建设关系密切、联系广泛,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都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头脑灵活,他们依靠科技兴办产业,因而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同时,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他们走上社会,必然会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实践

1、加快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地兴办专业产业。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资金短缺,教学设备简陋,学校的许多专业都没有一个属于学校自身的专业实习基地,教师只能在课堂抽象讲解,学生也只能生硬接受,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职业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创业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制约学校的发展。所以,职业学校的领导者必须更新办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实习基地的建设事关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大局,下定决心,根据学校所设专业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加

快主干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稳妥地兴办专业产业,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校可开办文印社、电脑服务公司等;针对烹饪专业,学校可开办学校饭店、风味小吃等;针对养殖专业,学校可开办各类家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场等;针对电子专业,学校可开设家电维修部及小型电子公司等;针对农产品加工专业,学校可开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之,学校应尽一切可能为各专业特别是骨干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提供创业的场所。有了这样的基地,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才不再是纸上谈兵,才可以改变职业学校以前出现的教师光教不示范、学生光学不实践的弊端,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过去,中等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甚大,学校注重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侧重于课堂灌输,教学上搞一刀切,齐步走,忽视了对学生生产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实践环节,这样必须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不能协调发展,教学和训练不符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不强,创业能力更无,这种传统的办学模式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决改变。职业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前,特别要重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好知识

的同时,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增长才干,让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以促进学校专业产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中等职业学校才能够改变现状,全面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

3、鼓励教师带头创业,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培养创新人才是职教的办学方向,在“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中等职校的办学模式中,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带头创业,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一技之长、具有创业精神的老师,学校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扶持,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有利条件。他们创业的成功,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实习基地,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创业的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当然,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上,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本领,学校所创设的各类实习基地都应该对每个学生开放,学校要努力使实习基地中的每个项目都成为社会经营性企业的缩影,成为一个个自主经营的实体,让学生能够依托于自己的专业,参与或独立承担该实体的生产经营。对此,学校还要给予全力支持,不仅要给政策,而且还要给经费,教师要给予引导和指导,当好他们创业的顾问和参谋,成为他们创业的领路人,在其创业过程中,不断地鼓励他们,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创新、创造,获得创业的初步成功,这种成功会令他们喜悦,会激发他们进

一步创业的热情,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更好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应该指出是的“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但这刚刚是起步,而且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专业的特点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各学校在兴办专业产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先求有,不求大,不求强,但求多,要把握好市场信息,依靠科技进步,这样才能使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010.12

第四篇:3.2009.产教结合计划、总结

2009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产学研结合 工作总结暨2010产学研工作规划与设想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校舞蹈表演专业一如既往地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确立艺术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把职业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在服务中求生存、谋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充分依靠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样一些关系职业教育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加强企业的联系和协作

近几年来,我校不断依靠行业、企业、当地及周边艺术院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内生、互惠、长久的合作机制,努力提中职业学校建设水平,努力服务社会的快速发展。淮安,作为戏剧之乡,新形势下对戏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教育不断由经济生活的边缘走向经济生活的中心,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日益得到关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2009年,我校舞蹈专业老师在分管校长的带领下,一如既往地为地方剧团服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三、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成果丰硕

2009年,我校舞蹈老师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整理舞蹈《湖韵渔鼓》的基础上,成功将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整理工作,申报淮安市“十一 五”立项课题。

本,我校舞蹈专业课教师认真总结艺术实践,撰写《中专院校低年级中力度与柔韧度的对立性》、《从〈云南印象〉与〈大地之舞〉谈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浅谈古典舞身韵与基训的关系》等论文,极大地提高了舞蹈表演专业教科研水平。

三、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学生就业与艺术生产的结合是最基础的环节。学校需要进入市场推介自己的学生,2009年,在上一年校企合作总结的基础上,专业科总结认为:校企合作不能只停留在招生、招工的合作,要提高合作的质量,就要向内部延伸、向纵深发展,谋求教育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合作,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依靠企业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一是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二是突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三是重点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环节——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企业的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强校企产业合作,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人才、设备、科研为优势,直接参与产业经济的运作,以科研为先导,以不断研发专业、新剧目为支撑。发挥合作的艺术院团的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不断完善产学研机制,技能大赛初现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艺术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师生专业技能水平,6月 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09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徐杰的独舞《金甲》获中职组“一等奖”,我校三人舞《邵多丽》、群舞《水姑娘》、《秦俑魂》均获“三等奖”。

6月,在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江苏省艺术院校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教师龙暹独舞《墨意山水》获得“二等奖”。

总之,职业教育要更多的面向市场,更多的借鉴市场运行规律,开放办学,在市场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要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运用市场选择和激励机制,保护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集成创新,提升改革效益。集成创新是将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融合一起,形成新的集成力量,促进创新跃上新台阶。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奋力拼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与水平,为企业的不断壮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

淮安文化艺术学校 舞蹈科

2010年元月

2010产学研的规划与设想

一、深入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继续开展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高广大师生对职业教育特色、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的认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参与本专业教育、教学重大事宜,关键环节的研讨与决策,指导专业开发,专业建设,承担教学指导、专题讲座等任务。

三、继续保持和巩固本专业在长期实践教学中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实训合作关系,并加强情感联络和信息沟通,继续使用,充分发挥在培养和形成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建立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在校外基地得到锻炼和培养。

五、积极总结和探索在建立和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思路及时总结新的经验。

淮安文化艺术学校 舞蹈科

2010年元月

第五篇:高职高专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新余高专工程系 张云莉 周晓平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制约了她的快速发展。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趋势,各个学校正在尝试不同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但都存在产、学两者不可兼得的现象。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她可以解决当前产学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健词: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产学结合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说明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 特殊功能。本人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多的教学工作总结发现,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话,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正在向普及化教育转变。从以前每年几万到现在五百多万的毕业生,不仅在数量上产生了变化,而且从量的变化变成了质的改变。以前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是培养为国家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现在的大专生已经定义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所以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在不断的整合,逐步走向一体化教育。

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规定为三年,学生要学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为技术型应用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尽可能多安排实训、实习,导致本来六个学期的文化课程大多数院校只用了五个学期,甚至是四个半学期学完,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训、实习或找工作,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现在就业压力加重,许多学生在课外学习一些易学易上手的应用性软件,加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上精力不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还存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不能完全对接的现象。

三、产学结合改革方案

1、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启发

20世纪初学分制被引入我国高校,自1997年以来,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分制也被列入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跨专业、跨学校、跨年级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后,学制也变得有弹性,以往固定的3年学制被打破。学生修满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取得相应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或岗位合格证书,操行评定及格,综合实习合格,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予毕业或提前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对跨校选择课程的学生,其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取得的不低于总学分的60%学分。

2、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内容

学生在校学习总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学习严重缩水,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变(六个学期),实践、实训、实习或工作时间不要计算在学习期间,但可以发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间。也就是说学生不一定要三年毕业,可以三年半、四年、四年半、最多可以是五年。在学习期间可以去实习、工作,但必须保证在校时间三年。学生去实习或工作的时间必须要在基本学完专业基础课(第三个学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已所学的知识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回来后再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需要,还可以再次申请去实习或工作。学生必须在学校完成三年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后方可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3、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操作过程

①、学校在安排课程时,根据原有教学计划,下半年(九月份到第二年二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上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上半年(二月份到六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下学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这样按排给教学上增加了负担,但却跟现行一些学校的学分制教育很相似。

②、学生去实习或工作之前,学校把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让学生通晓,让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有意识地认知、学习。

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时间,但必需是三年到五年之间(包括三年和五年)。

④、学校继续按照三年制收取相关的各种费用。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学校都需要负责,学生出去实习或工作时,一切事情由学生自已负责。

四、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特色

1、既保证学习时间,也给足实训、实习时间。

2、学习与实习相互结合,交叉进行。

五、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1、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不用改变

学生的录取,学习和毕业不用另行安排,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不用改变,教师教学基本不变。不同的学生毕业时间有使不同,但不影响学校整理教学和学生顺利毕业。

2、学生学习期间的实习可以有保障。①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飞速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很多,在校学生比起毕业生来对工作和工资的要求都相对较低,容易找到实习机会。②在校学生找工作存在弹性,可先找到了工作,再向学校申请实习。③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搞了“定单培养”模式,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找不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去实习。

3、学校可以省去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一般实行“省市共存、以市为主” 的管理体制,学校需要自己去谋求资金渠道;而另一方面,高职高专教育要求对实习设备的投入非常大,这使得一些学校可谓困难重重。截至2006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有1147所,很多学校实训、实习都在本校进行,各个学校的实训、实习设备大致相同,导致了重复浪费。把学生推向社会去实习,不仅大大省去学校对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学生与社会也形成了无缝对接。

4、学生继续深造不受影响。现行制度对大专毕业生升本科,研究生年龄上无限制。

六、产学结合改革后的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根据我几年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抱怨:①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之中;②专业知识难于学习,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紧密,甚至有些参数要借助于经验来制定。这样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产学结合、交叉进行的方式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2、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迷惘现象,很多学生不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哪方面、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现在学的知识将来能不能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眉毛胡子一起抓,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业,没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再回到学校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校就存在学生毕业一到两年后又走进了教室,坐到了教过他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讲究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要做好这个转化,最好的方法是磨合加反复,只有通过实践磨合和反复学习,才能把理论知识淋漓至尽转成实践工作能力。

4、有利于就业。①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现存在的中专生、民工抢大专生饭碗的现象将不复存在。②采取这种教学改革方案后,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毕业生,使一年一次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压力骤减,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5、缓解特困学生学费压力。现在都是自费上大学,加上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训和实习,学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出来的学生,缴纳学费是一个大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对特困学生设有助学金,但由于农村学生数量庞大,难以全部覆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赚一部分学费,同时也延长了缴纳学费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七、结论

产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兴趣的学习;还可以缓解学生就业难与学费贵的问题。但改革是否可行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所以其中的一些见解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1]金启东 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 《职教论坛》2007/5(下)[2]张卫华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07年8月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07/6/11 [4]明兴祖 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改的探索 《职教论坛》2003/20 [5]李春红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6] 王 冬 以教师的视角探究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6/5中

下载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学结合总结材料及主要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学结合校园电子商务分析

    关于在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加强产学结合,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的建言建策一、将我院目前的电子商务实训室改造成综合性实训基地 我院现在正在改建电子商务实训室,这将为电子商......

    产教结合5[推荐五篇]

    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 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

    关于女职工产休假类型政策的结合(最终定稿)

    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四条) (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

    走产学结合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走产学结合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 作者:李建海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9期 摘 要: 产学结合是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生产,集......

    产教结合工作计划重点(共5篇)

    产 教 结 合 工 作 计 划 广饶县中等专业学校 产教结合工作计划 实施产教结合教学是有效解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脱节的途径之一。为努力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

    合作共建,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

    合作共建,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 ---2014年安庆浮山科技工程学校现代农业类产教结合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校现代农业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教结合办学之路上呈现出勃勃生......

    产教结合对学校的效益

    产教结合对学校的效益 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产教结合 将工厂的工件拿到学校来加工,一方面,培养了教师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张了见识,另一方面还为学校增加了额外的收入,给品学兼优......

    关于女职工产休假类型政策的结合

    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四条) (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