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上幸福的列车 --记我的新教育生命之路
跨上幸福的列车--记我的新教育生命之路
有人说: “你不能延长生命,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我想要大声说:“我虽然不能选择谁做我的学生,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的学生更幸福的学习;我虽然不能选择我们教室的位置,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活力;我虽然不能选择我们的课本,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的学生更加有意义的学习,让我们长岭镇中心小学三
(一)的六十个孩子的生命更加幸福、完美!”
朱永新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遍大地,连我们这偏远的乡镇小学也沐浴春日的温暖。2013年,周校长在学校进行新教育实验,我们就如跨上了一辆幸福列车,我与我们班的六十名旅客,追求理想,驶向幸福的远方。
第一站
晨诵---拥抱晨曦,向着黎明
晨诵,给孩子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用优美的诗歌,师生美妙的诵读,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之旅。晨诵是我们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每天早上,我与六十名孩子们,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互相激励。诵读金子美玲、金波的儿童诗,感受孩童的纯真;生日送诗,这首简单的小诗对于过生日的他来说,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三年级后,我们制定晨诵朗读计划,班里选出两名领读员,每天早上按时领读晨诵。
第二站
班级文化布置---徇丽多彩
教室是我们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我们这幸福列车的旅客们,为建设和谐、温暖的班级积极出力。李子彤从家里端来了漂亮的
文竹,范凤翔拿来爷爷的书法作品,淘气可爱的荆雪超搬来了一盆可爱的金鱼。我们在这看着不断生长的绿植,看着自由自在游泳的金鱼,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信心展示台张贴优秀作文、优秀书法作品、优秀手抄报,每周更换一次,这六十位旅客为争先成为优秀旅客,争先在我们的信心展示台亮相。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既有益于我们的健康,还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留住孩子们的脚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第三站
校本课程---百花齐放
每周三的下午,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了。周校长决定每周三的下午开展校本课程。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特色课程。看,兵乓球场上的孩子们打得多起劲,个个成了高手。操场上一群女生正在进行踢毽子比赛哦!嘘,看这群孩子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剪纸。我们接着走到了朗诵指导的教室,一群小演说家们在隽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慷慨激昂地朗诵。呦,大厅那,一群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正在翩翩起舞。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真正地激发学生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第四站 创建班级主题帖
我在新教育论坛上创建了班级主题帖,记录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我们平时活动的内容、图片都上传到我们的主题帖上。一边是为了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一边是为了坚持写课后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也争取把自己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教学感悟上传到“教育在线”主题帖上。我还抽时间阅读别的班级帖子,汲取营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同时,又及时给他们回帖,进行了交流,共同努力,共铸辉煌。
第五站
在阅读中成长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朱永新认为,人的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书籍。因为人的智慧、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基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学习新教育,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鉴于乡镇学校图书存量的不足,我们自己出力建设班级图书角,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一本两本课外书,这就会有近一百本的书,简易的图书角就建成了。同学们写好借阅记录,徜徉在书的海洋,吸取阅读的力量。在学校里的“书香少年”评比中,李子彤、范凤翔同学荣获“书香少年”,我们班荣获“书香班级”第一名。
第六站
读书交流会---唤醒成长的种子
你有没有想过全班同学都手捧一本课外书,共读一个故事的情景?朱永新在发布会上表示,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可能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我们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教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我们开展“新书推介课”,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新书,在接下来的几周来,大家同看一本书,我们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探讨自己的这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还记得大家一起读《小猪唏哩呼噜》,同学们争先恐后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情景。大家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学会了分享。
围绕生命教育,我们还开展了“拒绝零食,珍爱生命”、“地震演练”、“防空演练”等系列活动,这六十位旅客不断学习,不断收获。幸福的列车不断前行,经过一站站,六十位旅客一边学习,一边快乐,一边成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一位只有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幸福的孩子,一位热爱生命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身心健康的孩子。在收获一个个精彩的日子的同时,是新教育给了我最强烈的幸福感,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工作着,我和我的那群旅客们在幸福的列车上,不断驶向远方。最后,借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这首小诗,希望我们的明天更加幸福,更加明亮!
向着明亮那方
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第二篇:我的幸福成长之路
我的幸福成长之路
樊佳妮
成长是一段路程,有付出,也有收获。成长中每一次经历的点点滴滴的幸福,与老师的亲切教诲,父母的呵护,亲人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我的成长之路不光是用劳动和汗水搭建而成的,还是一条需要乐观、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才能修建而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当我生活在色彩斑斓的梦境中,听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懂得了真善美,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耳濡目染:帮助别人、无私奉献是快乐,热爱集体、勤奋好学、有责任心是快乐。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停滚来滚去的“球”:到处横冲直撞,走路像打水漂,又急又快。四岁时撞倒了家里的小板凳,在眉毛边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五岁时,由于我跑得太快,没有看见邻居家即将泼出去的热水,正好与滚烫的开水“不期而遇”,从后脑勺到背部都有烫伤的痕迹。最后经过治疗,没留下大块的疤痕,但仍在脖子上留下一小块浅浅的疤痕。童年因不懂事在脸上留下的印记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这是童年的痕迹。
五岁那年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离我家挺远的,勤劳的妈妈每天早早起床,不管寒风还是酷暑,骑自行车送我上下学,风雨无阻。
两年后,我上小学了。依稀记得当年妈妈在上学的路上教我唱《上学郎》:
“小么小二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那,没有学问啰,无颜见爹娘。”
这首歌,伴着我走过那条通往小学的路,走了六年。
升入初中的我,更加重视学习了。从初一至初三,我都是住宿在校的,为的是能在学校上晚自习,多学习一会儿。初中生活也是丰富精彩的,除了学习我们偶尔会春游、野炊,举办各种活动。我也曾参加过征文活动,获益匪浅。初中是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下度过的,我至今仍十分怀念。
转眼十六七岁了,顺利进入了高中。高中是在县城里的,离家较远,因此我又开始了三年的住宿生活。高中的生活是紧张的,氛围是浓厚的。在高三那一年尤为明显,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排名,班里排,校里排,而且把每个人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相比,看看进步与否。那时压力真的很大,我们也有排遣压力的方式。所幸我们学校是在县中心,一出学校门就可以去繁华的街上逛街、购物。我们几个好朋友经常在体育老师说自由活动后溜出去买零食,现在想想,别提有多惬意了。临近高考时,学校组织我们每天去操场跑几圈放松一下心情,确实有些效果。就这样,高中三年就在紧张而忙碌又不失欢愉中度过了。
我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春夏秋冬,真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怀念依偎在父母怀里温暖、快乐的感觉,怀念听着摇篮曲进入梦乡的那份恬静。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的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快乐自在,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童年梦中。
时间在飞逝,我们在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在平淡的日子里生活,享受成长所带给我们的一切感受。我无法决定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我的成长之路留下一串串精彩的记忆吧!
第三篇:新教育让我很幸福
新教育让我很幸福
我是2007年三月份,跟随干国祥等新教育的专家们在绥阳一小跟班学习新教育的。二十多天的学习,我不但受益匪浅,还对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回到学校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展新教育实验。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也特别喜欢,特别是那些寓意深刻,却又浅显易懂的晨诵诗歌,孩子们读得多么投入,多么深情。每当孩子们犯错或出现一些学习不努力的现象,我就找一首相关的诗歌指导他们朗读,一遍一遍,只要用心去读了,老师不用任何一句其他教育的话,孩子们就会受到深刻的教育。新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晨诵、午读、暮省,孩子们不但在这几种模式教育中规范了自己的言行,而且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老师的情感也与日俱增,2007年到2010年春学期,我都没当班主任,但孩子们却把我当成了值得信任的老师,班上很多事情都和我讲,他们也经常到我家来玩,完全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送毕业了原来接任的那个班,去年,我又接了一个毕业班,还当了班主任,因为是六年级,相处时间只有一年,我怕不了解我的学生,一开学,我就开始了疯狂的家访,近两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我们班64个学生家,了解了他们家庭及个人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充分利用新教育实验,鼓励学生多写随笔,让他们用随笔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随笔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认真的批阅他们的随笔,用长长的评语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实际行动做他们真诚的朋友。渐渐地,孩子们的随笔越来越多,真心话也越来越多,让人感动、幸福的事也越来越多,这一年发生的好多事,使我真正感觉到做一名教师的崇高与幸福。现在总结起来,我觉得除了用心做教育外,最大的收获应得于新教育实验,特别是新教育实验的随笔交流。现我简单谈几个案例,交流我如何利用随笔来教育孩子的。
批阅学生随笔,让我知道处理事情的对错。记得开学不久,我们班的张帆与向明鑫俩同学与五(3)班两个孩子因打乒乓球发生矛盾,打起架来,虽然是五(3)班的同学错在先,但在处理这件事时,我还是以我们的班规要求张帆和向明鑫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了一颗糖来向五(3)班的同学道歉。虽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两个孩子把糖送到了五(3)班同学的手里(我把五(3)班的俩同学叫到了我们班上),鞠了躬,说了对不起,但看得出,这俩孩子很有些不情愿,多数同学认为一颗糖绝对不会取什么作用。这样处理,到底对错,效果究竟如何,我也是一个未知数。第二天下午,在收起随笔后,事情终于有了答案,其中一个孩子就在随笔中写到:昨天的事,他很不服气,不是他的错,老师为什么还要求他们道歉,但在放学的时候,出
校门时,这两个学生却主动的来向他们道歉,他们很高兴,老师的这种处理方法,又让他们成了朋友(原来他们就爱一起打乒乓球,是朋友)。看到这篇随笔,我的心终于踏实啦,我又一次获得了成功。批阅学生随笔,让我及时了解孩子,让孩子们抛锚的心及时的收了回来。六年级的孩子,思想在逐渐独立,青春已在萌动。一个孩子在随笔中写道,XX同学喜欢XX,要我和他调位臵,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读了这篇随笔,我又暗暗对班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的确,班上这段时间有很多神秘的事,好多学生私下都在议论,哪个喜欢哪个,哪个又在向谁写纸条……这该怎么办?六年级的孩子啦,对异性产生爱慕,是心理的正常发展,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却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想来想去,我觉得不能在班上公开处理这事,于是向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孩子们写了一封信:
孩子: 我知道,最近的你处于烦恼之中,你很矛盾,更是一种煎熬,也许也很无助。我能理解,更能理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你们,我不怪你,但绝不等于你可以为所欲为。
孩子,把你那些不成熟的想法藏在心灵的最深处,锁起来。对于你来说,现在还处于春季,果子是永远需要经历春天的开花,夏天的结果,秋天的成熟才能收获的,但是如果我们就因为它春天的美丽、娇艳而无情地摘下它,据为己有,那这花将从此而凋谢,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时候。
可爱的孩子,帅气的你,漂亮的你,如果你的心中已经装着一颗种子,请把这颗不该发芽的种子保存起来。为了这粒种子,为了这粒种子能够顺利地发芽、生长,现在的你应该努力地吸收土壤(书)中的营养(知识)和水分,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专心学习、努力学习,甚至是拼命学习。就为了那颗种子,那颗暂时没有条件和能力发芽的种子,现在的你,千万不能把它爆晒在阳光下,它会因为无法承受这份压力而枯竭,将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定记得藏起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哪怕是该知道的那一个。现在的你,该怎么学就怎么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与同学相处就怎么相处。等到秋天来临时(学有所成时,长大时),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聪明的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第二天,在收起的随笔中,孩子们都谈到这件事啦,我又一次在写评语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疏通,进行教育,通过多次随笔上的交流,终于,孩子们都平静了,那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班级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批阅学生随笔,利用无声语言有效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了,不是我们苦口婆心的找学生谈话,或采用惩罚的手段教育孩子,就能收到效果的,有时无声的语言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受到感化。比如,去年我们班有个叫张帆的孩子,成绩很好,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但妈妈对他的希望值太高(说明其母的教育),因此和妈妈的关系很不好,时常抵触母亲,他母亲对此事都很困惑,他自己也时常在随笔中报怨妈妈。(插入实例:周六去老家抓螃蟹,周日在家与妈妈发生争执导致离家出走一天)为了改变他们母子的关系,我不知家访了好多次,也不知在他的随笔中留下多少文字,记得有一次,我在他的随笔本上也写起了随笔,内容是这样的:
打开心扉,接受这份爱
小张:从认识你的那天开始,我就一直觉得你是一个明理、懂事、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多少心的好孩子。
还记得曾经的一篇随笔《生命》吗?那是讲的一只野猫的故事,述说这个故事的孩子是多么的珍爱生命,总是希望那只来抢食的野猫能够再出现,为它的离去,潸然泪下。这不但让我感动,更让我读出了那孩子有一颗纯洁、善良、透明、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美好心灵。每每翻开这本随笔,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温习那一篇题为《生命》的随笔,我更加怀念曾经的那个纯洁、善良的孩子。
如今,这样的一个优秀孩子却在他自己与亲人、老师,甚至所有人之间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将自己锁在了墙的另一边,关闭自己的心扉。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所追求的——没有了妈妈的责骂,没有了考试,没有了老师的惩罚,这是多么自由的生活啊!于是有一天,他逃离了应有的幸福生活,像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像小鱼一样在大海里畅游。
可殊不知这是多么不理智的选择,小鸟虽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蓝天,可随时随地都得提高警惕,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枪口、弹弓等瞄准的对象;小鱼虽然可以遨游于大海,可也常常会遇到大鱼或其他的危险,成为他人的口中之物。这是一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社会,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主宰,是因为人类不如小鸟、小鱼那般自由,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无比强大的能量。
这种能量来源于父母的培养、付出;来源于老师的教导;来源于永无止尽的学习;来源于亲戚朋友的支持;来源于自身的坚持不懈;更来源于一颗孝心、衷心、信心、爱心、关心。当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所赐,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孝敬之心是最基本的。
回想起你那天的行为,我更能清晰地看到你的家人焦急的样子,你的妈妈打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不是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坏孩子,而是四处寻找、打听你的下落,因为你是她的儿子啊!也许你不会相信,可这些都是事实,我从来就没有对你说过一句谎言。
做妈妈的哪个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做妈妈的又有几个不唠叨自己的儿女的?有句话“打是亲、骂是爱”诠释的不正是世界上的妈妈们吗?那是她们恨铁不成钢的真实体现啊!
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吧,我亲爱的孩子。我永远相信你;我也永远相信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好孩子和待教育孩子。
沟通可以摧毁那面无情的墙;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得以理解的桥梁;沟通还能使你那颗受伤的心灵获得抚慰。
你的妈妈真的很爱你,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你会读懂这份沉甸甸的爱。
批阅学生随笔,让我感动,让我幸福。为了搞好班级,我把整个身心都扑到了班级管理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指引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奋发前进,我每时每刻都在他们的随笔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为他们的困惑点拨,给他们鼓励、给他们理解、给他们自信……他们也在随笔中承诺、在随笔中感激、在随笔中关心我……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我的心一次次翻滚。其中,有一个孩子的随笔特别让我感动:老师,你不要太为我们操劳啦,你应该多抽点时间陪陪王欣竹(我两岁多的女儿),每天要放学时,我都看到她搭着板凳在走廊遥望我们班(我宿舍与班级门口相距几十米),我知道,她是多么想妈妈呀!看到这篇随笔,我哭啦,的确,为了班上的孩子,每天下班后我都在备课、批改作业、批阅随笔,周末就家访,家里的事管得特别少,陪孩子的时间也不多,我对不起我的孩子,更为有这么一群可爱、细腻的孩子而幸福。
新教育,不但让我得到了发展,不断成长起来,更让我与学生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现在班上的孩子都特别喜欢我、信任我,就连在家中受到了委屈,也会向我倾诉,记得有一次,我们放学后开会,开的时间比较长,我告诉班上的一个学生下午帮忙我照看当时才两岁多的女儿,看到我们还没散会,居然为我做起了饭来,散会后走到走廊上时闻到一阵菜香,回去一看,却是我的学生,那一刻我好感动,也觉得好幸福。实施新教育,我和孩子们发生了很多幸福的故事,今年,我还是接的六年级,也当了班主任,现在虽然与他们相处还不到2个月,但可以看出,孩子们很喜欢我,写随笔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我相信通过新教育的实施,我仍然会和我的孩子们建立非常深厚的感情的,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应该是很显著的。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收获更多的幸福。
第四篇:我的教育之路
我的教育之路
王涛
我是07年毕业的一名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毕业时,我就开始去找工作。可能是由于个人性格有些内向的缘故,不能很好的展现自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只好和大部分人一样,南下打工。我辗转于广州,深圳好几个城市。起初,我还在工厂里工作。厂里的工作比较辛苦,一个月下来,让人身心疲惫。现实的生活,让心情失落的我有些悲观,觉得上大学没用一样。
最后在亲戚的介绍下,我终于进入了广州乡下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刚踏入那所小又简陋的校园,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虽然,学校的环境差,工资待遇也不好,但我还是很乐意去做这份工作。因为,我觉得终于学有所用,不会感到大学白上了。
在随后的这几年,我一直在民工子弟学校任教。从浙江的桐乡最后来到了嘉善。从大学毕业也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的工作中,我的感受也颇多。
我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可以给民办学校的教育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我的年纪和好多小学的家长相仿,生活在同样的年代,有着共同的梦想,相互之间比较好交流。我有责任心,在学校押送校车时,从未出现过纰漏。我的耐心也不错,在广州的学校,我还做过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五年的磨练,使我从一个刚毕业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成为一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我在任教的学校先后获得“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这种民工子弟学校中,一名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差,教师的工作量大,工资待遇等等又大不如公办教师。我的专业是英语,但现在却还带了科学,数学等课程。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又来自五湖四海,良莠不齐,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素质普遍差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等等事情时有发生,再加上有的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支持和配合,这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难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流动性也非常的大。
现实的压力很大,但我还是在坚持着。在我们老家有时会招考,但竞争十分的激烈,录取率又低,有时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我现在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再过几年,可能连参加招考的资格都没有了。生活的压力,让我心里很矛盾,是转行还是继续做教育,真是挺难的。
不管将来会怎样,我都希望政府来多关注下民工子弟学校,关注下像我这样的教师,帮助我们。让我们能为祖国的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教育科研:新教师的幸福之路
教育科研:新教师的幸福之路
朱
桦
(四川省丹棱中学校
620200)
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教师参与研究可以使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1]”。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作为新教师,怎样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呢?
一、“小题大做”——课题自然而然长出来
对新教师来说,所谓的教育科研显然不是要出什么专著和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自己尽快地熟悉教材、了解本学科的体系,尽快地了解学生并掌握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入一种和谐的状态。简言之,新教师的教育科研是为了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有成效;让教师教得自信,教得幸福,教有所为。
1.以课堂为现场,从教育细节中寻找问题
教育细节存在于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只有对平时的教育非常留心,以研究者的目光才能发现。细节成败一切,教育更是如此。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师的仪表、普通话、站姿等细节,足以影响人的一生。教育细节中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可变性。只有随时随地抓住细节不放,让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从细节中表现出高素质、高品位。细节并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它将伴随着教师的整个教育生涯。每一位教师现在都应当把细节研究作为长期目标,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2.以教学为中心,从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提炼问题
新教师准备上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备课。新教师备课往往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一是备教材不备学生,新教师由于对教材不是很熟悉,所以花在教材研究
-1-上的时间较多,而对教学的主体——学生却考虑不周;二是备章节不备体系,新教师备课往往只关注局部,而不注意整个学科体系;三是备课内不备课外,以为一堂课结束,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注意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因此,新教师备课局限性很大,备课的对象往往是教材,结果是一篇教案,目的是方便教师讲课。
新课程强调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学科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学科性质和思想,用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学科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地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相同的知识技能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时,学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也是不同的。作为新教师,应当学会根据所教课程及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通过对学生目前的知识背景及认知水平的分析,根据一定的教学原理设计教学方法,配置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和设计评价方案。
3.以学生为中心,从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中发现问题
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同时考虑到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导,从心理上和学业上为学生的“减负”服务。对学生来讲应是低成本的,即学生能花最少的时间却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些学习策略包括:复习(重复练习以便加强记忆)、推敲(以自己的话语消化所学习的材料,并且设法与先前所学取得联结)、组织(将所学习的材料大纲化,显示其结构,以便记忆)、理解监控(能随时书家踪用以增进理解的各种策略,并且能了解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同时,又能实时加以调整)、情意的监控(维持专注学习的意愿,在接受学习成果评估时能减少焦虑,并且减少对失败的恐惧)等等。
二、行动反思——以“研究”的姿态强化“教学设计”活动
日常教学的“问题”并非都能构成研究的“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有心设计”了问题解决的思路之后,教师日常教学的“问题”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也意味着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成为“课题意识”。
1.树立“研究”意识,“想方设法”地搞好教学
课题研究的实质是:当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
-2-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只不过这种“设计”更强调对“问题”保持某种追踪(持续地关注)。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如果对“他人的经验”缺乏了解,只是凭自己个人琢磨去“解决问题”,其结果就可能是使很多教学问题“不了了之”。
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搞好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在“想方设法”地教学时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作为新教师,这种比较主要是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进行比较。如,听所教学科的课,新教师应先自己备好同一堂课,再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同上课老师的课有什么不同;如果有差距,要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同时也试着分析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听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老师的课,要预先看一下课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教学思路;听课时要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同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如询问学生对这一课的反映等;下来后还应整理听课笔记,写出听课后的感想等。
2.变单纯的讲课为教学对话,实施生成性教学
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过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暴露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过程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精神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2]。”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创设了一种情境,这种情境有利于民主、平等气氛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好的课往往就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有对话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引人入胜的,有对话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使人流连忘返的。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预设性,即按照教学规律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的艺术性在于生成性,即师生、生生之间由思维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教学的艺术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产物。它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是教学富有生命力的体现。
3.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
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
-3-师的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三、成果表达——将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
在问题解决之后,无疑需要将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叙述”。无论是“笔述(写作)”或“口述(说课)”,都要叙述出来,以便于公开讨论和交流。新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成果体现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隐性成果,即思想性或价值成果,方法论或思维性成果。它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总结,形成了某种价值判断,得出自己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的观念与看法,逐渐理解或掌握有关教育现象必然性的知识或原理,同时也形成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可操作的思路及方法。二是显性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教学设计,上的一堂课,带的一个班级,写的一篇论文等。
作为新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显性成果,更多的是以教学日志、教学叙事、反思札记或教学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转变: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自己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自己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自己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又遭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这样叙述出来的研究报告即成为类似于“记叙文”的、或“散文式”的、或“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也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叙述的方式,新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05年8月5日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4页。[2]克林伯格(Klingberg,L.)《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和主动性》。
-4-姓 名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论文题目 第 一 作 者 简 历 朱 桦 职 务 教科室主任 职 称 中学高级教师 电话 区号 0833 出生年月 1963年6月 四川省丹棱中学校 电 办 7205408 话 宅 7268696 邮编 620200 四川省丹棱县丹棱中学校 教育科研:新教师的幸福之路 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从教22年,著有《小学计算机教室》(系列教材共四册)于2000年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教材》于2001年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教材)于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持研究四川省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应用‘几何画板’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已结题,并获四川省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