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军地双方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好军休工作,对于保障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紧迫的课题。
一、正确把握脉搏,深刻认识军休安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军休安置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移交安置,二是服务管理。对地方安置主管部门来说,在与部队方面共同做好移交安置工作之后,重点是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对军休安置工作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正确把握军休安置工作走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机制的日益成熟和军队改革步伐的逐渐加快,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军休安置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深刻变化的客观形势给军休安置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领域“市场化”、社会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正向纵深发展。这些深刻的变化,对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军休安置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任务要求“政治化”的军休安置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形势,如何使高度集中封闭“单位化”的军休服务管理模式适应社会领域“社会化”的发展要求,需要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进行探索。
(二)市场保障机制的建立完善使军休安置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市场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单位办社会、福利单位化”体制的逐步解体,国家、单位、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日益明晰,传统的保障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部分工作已步履维艰。特别是国家的住房、医疗和户籍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军队也在住房、医疗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军休安置工作如何与这些改革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套,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军休干部的根本利益,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给军休安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今后几年将有大批军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大批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将移交地方安置;随着军队实行士官制度改革,退休士官将逐年增加。如此集中而繁重的任务,对于本身就不堪负重的军休安置工作来说,将是严峻的考验。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与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客观需求不相适应。军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服务好、保障好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军休干部退下之后理应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条件和环境,以更好地落实“两个待遇”和实现“六个老有”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安置部门的基本建设特别是军休服务管理设施实十分简陋和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休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和完善军休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施行组织管理、服务协调的活动,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根据军休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强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各级民政部门和军休管理系统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政策
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是军休安置工作的显著特点,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实现“六个老有”的根本遵循。一方面要不断调整完善军休工作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要认真抓好各项军休政策的落实,努力维护好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号),对军休干部安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军休安置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反复领会其精神实质、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思路和措施。凡是文件中已经明确的,要坚决按政策办事,不能打折扣;凡是文件中规定参照有关政策的,要严格参照执行,不能降低标准。要通过全面落实政策,确保军休干部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同时,各地应结合实际下力气抓好配套政策的研究,着眼于服务管理对象的特点,制定出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
(二)加大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力度
民政部门是军休安置工作的职能部门,做好军休工作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家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休安置工作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不仅是适应内外部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更好地履行职能的客观要求。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创新是推动军休工作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要把军休安置改革创新不断引向深入,根本的就是要运用创新理念、创新观点和创新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明确军休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出发点,推进军休工作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改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与国家和军队关于做好军休安置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相衔接,努力创新军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军休改革中要讲究科学,尊重规律,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供给制保障方式的弊端,改变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服务管理模式,在保持国家保障、政府主导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市场机制的理念和做法,使军休安置工作紧跟时代要求。各军休管理单位要立足现有条件思考问题,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上有创新、有特色、有突破。
(三)不断推进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社会化
当前,社会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既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又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新的增长点。只有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才能逐步建立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增强军休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在军休工作中我们要引进社会服务,创新保障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让军休干部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管理的做法,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老龄工作体系,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社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建设成果为军休干部提供服务,让军休干部享受老年人应享受的优惠待遇,确保军休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例如,地方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社区的各种活动场所应无偿或有偿为军休干部开放,为他们提供服务,以妥善解决军休干部活动场所和设施紧缺、军休干部活动项目与去向有限的问题。
三、立足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军休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民政部门一家是无法把军休工作做好的。推进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需要部队方面给予强有力的配合与支持,需要正确处理相应的关系和妥善解决有关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军地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配合 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工作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部队的支持和配合。民政部门与部队老干部门只有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相互支持,才能保障军休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继续发扬军地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交流、现场办公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经常沟通、注重实效的工作氛围和机制。要按照军地各有关部门的业务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推进移交安置工作发展的整体合力。例如,军地可联手探索新的服务管理方式,由军休所和军休干部原所在部队共建军休干部活动场所,以解决无活动场所的问题并方便军休干部就地活动。
(二)积极妥善地做好移交安置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为军休干部安度晚年创造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移交安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也是对移交安置工作的根本要求。民政部门作为军休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高度重视军休干部移交接收这一环节,抓进度,保质量,用严密的计划落实责任,通过协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年度接收安置任务的完成。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工作政策性强,程序上要求严格,我们要严格执行国家安置政策,适时完善工作程序,规范接收安置行为,努力为移交部队服务,绝不能以各种借口拒绝接收军休干部,也绝不能向部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对具备条件、部队希望提前移交的尽量予以满足,尽可能做到“成熟一个接收一个”,做到部队、地方和军休干部本人“三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军休所的自身建设
做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要下功夫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争先创优思想,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军休所服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作为服务管理机构,必须在严格贯彻落实现行政策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努力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选准活动载体,真心实意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各级民政部门和各军休所要着眼长远、整合资源,构建新型管理模式;要引进市场理念,创新工作运行机制;要引入社会服务网络,拓宽服务内容方式;要讲究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军休管理单位没有老干部活动场所的,要想方设法兴建;老干部活动场所不足的,要想方设法改善。有军休项目节余经费的军休管理单位,要尽快按规定使用;有计划项目的单位,要尽快着手实施。
(四)切实管好用好军休专项资金
军休工作的重点就是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实现“六个老有”目标,军休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确保涉及军休人员的各项经费及时落到实处。各军休管理单位务必进一步提高对经费管理使用的认识,切实认清管好用好军休安置经费,是维护军休人员利益、确保军休人员稳定的政治需要,是民政部门和军休管理单位的重要职责。民政部门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军休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执法监察和审计工作,对各军休管理单位的军休政策落实情况和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军休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对军休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坚决杜绝挪用、截留、挤占军休专项资金问题的发生。
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把他们安置好、保障好,是我们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只有认真落实好军休干部安置政策,进一步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远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远安县民政局)
第二篇: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向精细化延伸初探
XX市军休所现有军休干部158人。多年来,由于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军休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先后被上级授予“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
窗口单位”、全省“和谐军休家园”、省“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市“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军休干部的服务需求也在逐步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军休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近年来,该所在省厅组织开展的“三先”评比活动中,坚持以《湖北省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工作规范(试行)》为基本依据。在规范管理、柔性操作、人性关怀、精细服务等方面再下功夫,倾心着力为军休干部及其家庭提供了更加精细、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军休干部的一致好评。
一、优化硬件设施,为军休干部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休养环境
该所院内有军休干部住宅楼4栋,办公楼1栋,集中居住了XX户军休干部。为了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提供一个优雅的休养环境,他们多方筹措资金对院内房屋进行集中整修,改扩建了军休干部活动用房和办公用房520平方米,建起了信息服务平台,新修了出行通道600平方米,全面改造了院内水电设施,道路两旁设立了彩色灯箱,开办了一条军休文化长廊,铺设了规范的人造草坪门球场,改造出一口80平方米的安全观赏鱼池,重新规整布局了院内绿化等等,使整个院内设计布局合理,道路干净整洁、健身设施配套,花木四季长青,集中居住的军休干部感到非常满意。
二、瞄准日常小事,努力为军休干部提供精细化优质服务
XX市军休所军休干部平均年龄达75岁,身体状况较差的有30人,身体多病的有XX人,生活自理困难的X人,子女不在身边的有XX人。为了给军休干部提供精细化的优质服务,他们在全面落实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军休干部及其家中的日常细小服务需求,努力做到细致入微:一是特色称呼暖人心。针对军休人员过去在部队的任职情况,军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律采取老首长、老前辈、叔叔、阿姨等尊称,让军休人员感到贴心的温暖。二是设立温馨提示牌。在军休干部休养楼各楼梯口、过道处等醒目位置均设置“出门别忘带钥匙”、“出门关好水、电开关”、“雨雪天气防止路滑慢慢走”等提示标牌,较好地解决了军休老干部出门容易忘事的问题。三是制作健康“平安卡”。卡上注明军休干部个人健康状况、既住病史、军休所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等,让军休干部随时带在身上,以防万一。四是关键时刻“三必到”。所领导做到军休干部过生日时必到家中祝寿,生病住院时必到医院看望协调,家中发生矛盾时必到家中帮助调解,使军休服务起到调节器的作用。五是劝告子女多关心。对军休干部与子女长期异地生活的家庭,工作人员经常与军休干部子女联系沟通,让他们即使“离巢”,也要尽可能多的与父母联系,注重“精神赡养”,以保持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慰籍。六是军休文化创特色。在组织军休干部经常性文化娱乐活动和多种讲座、摄影比赛的基础上,所里请专业人员将各种活动的影像资料编辑成专题片《秋声赋》,发给军休干部家庭每户一碟,使他们看着自己的片子乐哈哈。七是陈展荣誉鼓斗志。将军休干部过去在部队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品、奖牌、证书设立陈列室予以展览,既集中了正能量教育资源,又激发了军休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斗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老有所为”的各种活动中。八是拓展视野优服务。积极利用孝感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96580成熟的服务资源,采取所里统一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军休干部及其家庭(尤其是分散居住人员)提供更加充分快捷的专业化服务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细小动作”,使全体军休干部无不感到组织的温馨。
三、强化四项措施,着力建立一支倾心军休服务的工作队伍
为军休干部提供精细化服务,往往涉及到节假日和平时8小时以外,为了使全体军休服务工作人员真正做到视军休干部如父母,倾心尽责做好军休服务工作,该所着重强化四项制度:一是学习教育制度。经常组织开展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和讨论,让大家在学习教育和与军休干部的座谈互动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做好军休服务工作就是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尊重军休干部、热爱军休工作、倾心军休服务的自觉性。二是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所务会、管委会联席会议,在及时将所里要开展的各项工作通报给军休干部的同时,认真收集听取军休干部对军休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中不完善不细致的地方及时予以调整完善,确保各项活动安排与军休干部生活、心理需求相协调。三是分工联系
制度。为了强化服务责任,该所从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根据每个军休干部的不同特点,一律实行对口定人分工联系制度,除重大情况集中力量外,平时每个工作人员每周至少要与对口联系的军休干部上门走访或通电话了解一次情况,和军休干部说贴心话,办知心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并逐户建立服务档案。四是责任追究制度。所里每季度组织一次军休干部民主测评活动,在共同测评所里组织的较大活动的满意度的同时,军休干部还要对各自对口联系的军休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打分,对民主评议活动中得分不高的工作人员,所里将组织深入调查,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根据不同情节一律予以通报批评、戒免谈话直至组织处分。从而始终保持了全体工作人员倾心服务军休干部的昂扬精心状态。
第三篇: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浅析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问题浅析
根据领导指示精神,我们就组织协调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近十年来,各级安臵管理机构、服务管理机构和广大军休工作人员,在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做了许多工作,有创新,有成绩,大家在思想上对社会化比较认同,在一些领域和项目中进展也比较明显,但对社会化的内容、实质和意义理解不深,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临一些矛盾。为了进一步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我们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的对策和措施。以管窥豹,抛砖引玉,期待本文能对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实践起到一点指导作用。
一、准确理解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内涵和实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广泛领域向纵深迈进。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既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而准确理解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内涵和实质,对于我们顺应规律,把握方向,掌握主动权,将军休服务管理不断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快、社会分化程度深、利益格局差距大的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内涵、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其实质是围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体制和机制,引进社会服务,发挥军休干部余热,建立与社会保障机制相衔接、与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新型模 式坚持“三变三不变”的原则,即: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宗旨不变,以国家保障为主体的根本性质不变,高于一般保障水平的特殊地位不变,只是保障的形态、服务的方式和采取的手段与以往不同。国家保障是前提和基础,社会化服务是手段和形式,两者顺应形势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他们更多、更快、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充分认识当前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0年民政部推广天津市“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的经验之后,全国各地以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为主要目的,广泛开展创新性探索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北京采取了“引进社区理念,建立军休社区”的举措;多个省市先后启动了创建 “军休服务中心”的模式。目前,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正逐步深化,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各级领导和服务管理机构在思想观念上基本形成共识,服务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干休所体制”向“服务中心体制”转变,实践中住房保障、医疗保障、车辆保障、工资发放、水电暖气供应等方面的社会化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展开。但是,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自保式、封闭式服务管理依然普遍,对社会的融入、开放程度不够大;大中城市军休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比较突出,模式转变较慢;服务管理社会化领域拓展、细化深化困难,制约因素较多,等等。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社会服务产业日渐成熟的现实面前,军休服务管理 2 社会化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传统观念与形势发展不适应。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客观和主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军休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等,与经济领域“市场化”、公共领域“社会化”的形势对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官本位”、“管本位”的潜意识不同程度存在于工作指导和落实中,重管理轻服务,重控制轻绩效,重维持轻改革,思想上认同社会化,实践中不欢迎社会化。
二是政策指导与社会化实践的需要不适应。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是对传统服务管理模式的变革,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但在宏观层面,既缺乏对探索所得宝贵经验的及时固定和挖潜,也缺乏结合实践的深入理论研究和探索,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法规、规章或标准,造成范围、路径不够清晰,规划、目标不够明确,形成长期各自为战、不能“系统对抗”的局面,致使社会化进程缓慢而又难以深入。
三是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军休服务中心”等新型服务管理模式没有推行开来,军休所大包大揽、集中封闭型的服务管理模式至今无明显改变,大部分服务管理职能长期游离于市场与社会之外,难以实现同外部系统的充分对接与融合,资源利用低效,服务手段陈旧,管理方式简单,“计划体制”的痕迹依然明显,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妨碍了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四是服务管理能力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适应。由于受经费、编制、机构建设、人员待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军休干部急需 的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难以引进与开拓;在中心城市分散安臵军休干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的军休所面临“点”多人少的困境;“机关化”运作方式导致军休所工作人员表面满编而实际不足;服务管理机构由于其职能特殊受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较小,造成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服务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大锅饭氛围较为浓厚、开拓进取精神不强等等。就面对的复杂情况和艰巨任务而言,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给深入细致地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带来消极作用甚至形成阻碍。
三、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
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和新形势、新问题,必须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开拓,奋力进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进程。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任何一项改革,破除人们的思想障碍,营造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至关重要。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必须清除有关各方认识上的误区和思想上的顾虑,如:服务管理机构担心职能作用下降,建设发展成问题;军休工作人员担心事少了任务轻了,发展进步成问题;军休干部担心被推向社会没人管,服务保障成问题。对此,要加强有关政策理论的宣传教育,大力宣讲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广泛宣扬各地取得的成绩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引导服务管理机构和工休人员充分认清形势,认识到这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是推动军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使服务管理机构明白,社会化不是国家保障责任的减弱,而是服务管理形态、方式和手段的调整,履行职能的责任更重;使军休工作人员明白,社会化不是事少了任务轻了,而是任务更重了,对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使军休干部明白,不是将他们推向社会不管,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更好地管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凝聚力量,自觉服从大局,积极支持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
(二)加强政策指导,搞好顶层设计
多年来,关于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仅有概略的提法和会议式、讨论性的提议、要求,没有规范化、实务性的政策规定;只有笼统的设想和初步的目标、任务,缺乏统一的、可行性的改革方案。政策不明朗,制度缺失,无具体步骤描述,导致实践中有的浅尝辄止,有的观望等待,社会化进程快慢不一,长期裹足不前。因此,应梳理分析现行的军休服务管理政策规定,对其中不适应形势、不符合社会化要求及衔接、配套不好之处进行修正完善,尽快制定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明确政策规定,确立原则要求,划定领域范围,实行分类指导。同时,深入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在长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进行“系统谋划”,出台阶段性规划或改革方案,对条件成熟的,抓紧推行实施,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加紧研究探索,多做准备工作,形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局面。
(三)加强模式创新,构建科学机制
随着党和国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带来了机遇,创造了良好条件。要积极吸纳、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步伐,努力建立民政部门宏观指导、服务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管理机制。一是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改变自我封 闭、自成体系的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民政部门的优势,加强与双拥、老龄、社区工作的联系,注重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借助社会资源,努力实现部分服务管理职能分解转化和社会承接。二是要由计划性向市场化的转变。改变一家全管、大包大揽的服务管理模式,在坚持军休服务管理国家保障、政府主导性质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对可实行社会化的服务管理事项,如日常生活服务保障类进行职能转换、运作方式更新以及与市场、社会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定位,将服务管理机构由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组织协调者;对不宜实行社会化的事项,应积极借鉴、运用市场化运作经验,降低服务管理成本,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三是要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的转变。改变因循守旧、常规低端的服务管理模式,善于运用监控预警系统、应急呼救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抄表、银行缴(付)费等现代化、智能化服务手段,增加科技含量,提升服务管理档次,使服务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对军休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才能使大家更好地适应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需要,促进军休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强化管理能力,做到爱岗敬业、作风过硬。二是抓好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练兵、参观见学、继续教育等途径,帮助大家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到业务熟练、素质良好。三是要实行严格管理,利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推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人事用工制度,定 岗定责,竞争上岗,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督促激励大家珍惜机会、尽职尽责,做到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只有深入实际,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着力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才能推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第四篇:军休干部生活待遇
军休干部生活待遇
生活待遇
(一)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的主要内容?
答: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主要包括按时发放离退休费、按有关文件规定调整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补助补贴、享受本地区的医疗待遇(含医疗包干人员)、享受乘车待遇和住房待遇。
(二)移交地方的军休干部同未移交的军休干部在调整离退休费和补助补贴为什么不能同步进行?
答:因为军队发文后经费由军费开支,所以未移交的军休干部很快就能执行。而移交地方的军休干部须经民政部、财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有关部门协商,待发文后,当年经费由军队拨付,从第二年起按现行财政渠道开支,在时间上造成时间差。同时,经费和文件不能同步下达,所以移交地方安置的军休干部和未移交的军休干部在调整生活待遇时不能同步进行。
(三)军队离退休干部享受独生子女加发离退休费和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什么?标准是多少?
答: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和无子女人员退休时加发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发放办法的通知》琼府〔2008〕3号文件规定:
发放对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独生子女父母或无子女人员;凡参加社会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养老保险金的独生子女父母或无子女人员。
发放标准:
1、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加发5%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独生子女死亡或无子女的人员加发10%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另根据琼人劳保〔2005〕5号文件规定:退休时按规定计发退休费<含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提高5%>的比例和按本办法增发退休费的比例之和,不得超过100%)。
2、发放对象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基数增加后,加发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也随之增加。
(四)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探亲费如何规定?如何报领?
答:根据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总后〔2006〕24号文件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与父母(含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时间为每两年一次,往返车船费按照现行规定报销。
报领程序:
1、探亲者必须提供回家探亲由父母所在单位或当地派出所、居(村)委会开具父母亲健在证明。
2、提供往返的车船票据或机票(考虑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所里允许坐飞机往返,但是按核定的车船票标准报销)。
3、到所里人事管理员处核定探亲路费并办理报销手续。
(五)军队离退休干部享受特别抚恤金的条件是什么?标准是多少?
答:根据民政部安置司、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组织部、总政治部干部部、总后勤部财务部[1994]政干发字第227号文件规定,自1993年11月5日起,1988年7月18日以后去世的,被大军区级(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特别抚恤金15000元;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他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做出显著成绩者特别抚恤金12000元;生前为师职(含)、专业技术7级(含)以上干部或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特别抚恤金10000元。
(六)军队离退休干部一次性抚恤金发放的标准和部门?
答: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第413号令《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因公牺牲的一次性发给遗属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志愿兵)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离退休费;因病去世的一次性发给遗属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志愿兵)本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离退休费,经费由民政部门发放。
(七)专业技术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民政部安置司、总政治部干部部[1993]政干发字第308号文件规定,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住房待遇是:专业技术1至3级干部享受军职干部待遇,专业技术4至6级干部和7级正副教授及相当职称的干部、体育1、2级干部和3级高级教练员享受师职干部待遇,专业技术7至9级干部和体育3至5级干部享受团职干部待遇。军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和补助补贴时:专业技术4级享受正军待遇、专业技术5级享受副军待遇、专业技术6级享受正师待遇、专业技术7级享受副师待遇、专业技术8级享受正团待遇、专业技术9级享受副团待遇、专业技术10级享受正营待遇、专业技术11级享受副营待遇、专业技术12级享受正连待遇、专业技术13级享受副连待遇、专业技术14级享受正排待遇、专业技术15级享受副排待遇。
(八)军队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且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后的医疗待遇标准有何规定?
答:军队离休干部参加安置地医疗费用单独统筹,筹资标准按照安置地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核定的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执行,享受当地同级别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标准。移交省本级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按《海南省省直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移交市、县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按当地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筹集并单独管理。
(九)退休干部丧葬费如何计发?
答:根据财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民政部、人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94]财社字第19号文件规定,自1993年10月起,一次性发给遗属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志愿兵)本人生前12个月的基本退休费。
(十)退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据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人事部、卫生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3]政联字第6号文件规定,退休干部因战因公评为特等、一等残废或者因病瘫痪、双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按规定的标准发给护理费。
(十一)军队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且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后的医疗待遇标准有何规定?
答:军队退休干部纳入安置地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范围。参加安置地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的上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医疗费和退休公务员平均医疗费为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公务员医疗补助费。享受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
(十二)关于个人账户资金医疗IC卡的发放标准?
答:医疗IC卡为个人账户资金。退休人员年龄在70岁以下的,每人每月计入60元,年龄在70岁以上的,每人每月计入72元。供个人在统筹基金支付外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及定点零售药店使用。
(十三)办理异地就医的条件和规定是什么?
答:异地安置和长期外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个人可在异地选择二至三家当地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住院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如当地未实行医疗保险管理的,原则上必须在县级以上非赢利的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填写申请,批准后可到个人选择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的目录并按医疗管理规定。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垫付,出院或治疗终结后,再由单位有关人员送省社会保障局按规定支付。
(十四)办理异地医疗保险手续的步骤?
答:
1、到军休所医保科或省社保局领取《异地居住人员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登记表 》,并按要求填写个人资料;
2、到异地居住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承认的二至三家定点医疗机构盖章;
3、到异地居住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盖章;
4、按以上要求填写完后寄回省军休所医保科或直接寄往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医疗保险处即可;
(十五)异地住院社保报销需提交那些材料?
答:
1、提交住院收费发票、住院病历首页、出院证明、住院用药明细单(价目表);
2、将以上材料寄回省军休所医保科,由医疗保障管理员将材料送至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医疗保险处登记报销。通过审核报销后,报销款项经银行转账到省军休所财务账户,由医疗保卫科医疗保障管理员办理登记转账等手续后,转账给该住院人员个人工资账户。
(十六)特殊病种种类、定额结算标准及办理特殊病种门诊治疗手续需要那些材料?
答:
1、符合以下病种之一的,可以申请特殊病种门诊治疗。(1)各种恶性肿瘤(放疗、化疗);
(2)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
(3)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4)脑中风(偏瘫);
(5)帕金森氏综合症;
(6)高血压(3期);
(7)糖尿病(并发症);
(8)再生障碍性贫血;
(9)精神病;
(10)结核病(活动期);
(11)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植入治疗);
(12)肝胆、泌尿系统结石(震波石治疗);
(13)肝硬化(失代偿期)
个人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中任选一家,门诊特殊病种统筹基金支付费用的结算实行定额结算,一年一定。
退休人员执行标准为:
各种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按参保人具体治疗情况确定;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每人每月4050元;腹膜透析治疗:每人每月3600元;
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每人每月2700元;
脑中风、帕金森氏综合症、高血压(3期)、糖尿病(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每人每月333元;
再生障碍性贫血:每人每月423元;
精神病:每人每月270元;
结核病(活动期):初治病人:每人每月303元;复治病人:每人每月284元;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植入治疗):每只1350元;
肝胆、泌尿系统结石(震波石治疗):一类医院:每人每月567元;二类医院:每人每月539元;三类医院:每人每月510元。
同一患者两种以上特殊疾病,只按最高一种疾病标准支付。
2、办理特殊病种门诊治疗手续及所需材料:填写《门诊特殊病种和治疗项目审批表》,送报其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及疾病证明。
(十七)二等乙级(六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
答:二等乙级(六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费管理,参照(琼府办〔2005〕1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省直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纳入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或由单位自行管理。即在定点医院中就医,医药费实行定额管理,个人使用医药费在8000元(含门诊、住院)以内的,结余部分奖励给本人。
(十八)军休干部住院伙食费补助标准是多少?如何报领?
答:
1、根据海南省民政厅、海南省财政厅转发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琼民安字[2008]4号关于调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的通知:住院治病者享受每天16.00元伙食费补助。住院伙食补助费每半年结算一次。
2、办理住院伙食补助费需提交的材料为:出院小结或医院其他可证明住院天数的材料。
第五篇:军休干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办法
军休干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接收
主要工作任务:在市民政局的统一领导下,与局安置办、移交军休干部的部队工作人员密切配合,采取集体见面和家庭走访等方式,了解军休干部个人及家庭情况,共同宣传接收安置政策,协商签订接收安置协议书。
一、接收时间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军休中心接收军休干部工作从每5月份开始,到10月底结束。特殊情况下,经省民政厅安置办和市民政局批准可提前或延期。
二、交接手续
移交军休干部的部队各级团以上干部部门,应根据省安置办审批的军休干部移交名单提交其相关的材料,经市民政局安置办审查,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中心”)复核,对符合接收条件的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部队应提交下列材料:
1、省安置办核发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通知书》;
2、《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去向审定表》或其复印件;
3、军休干部个人档案材料;
4、“三联单”(即安置通知书、介绍信、回执);
5、组织关系介绍信;
6、行政介绍信;
7、调动人员供给介绍信(附工薪档案);
8、军休干部离退休后的历次调资审批表及生活待遇明细表(加盖财务印章);
9、伤病残评定等级审批报告表;
10、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等涉及调整生活待遇的相关证明;
11亲属随军审批表;
12、部队与军休干部协商签订有关问题的书面协议等。办理交接手续时,部队应向“军休中心”移交下列项目的经费:
1、军休干部当年剩余月份的离退休费。
2、军人退役医疗保险金
3、各项业务事业费。军地双方本着提高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原则,按照上级有关项目及标准规定,协商交接相关经费。
三、签订协议
市“军休中心”工作人员在认真审核军休干部档案材料的基础上,采取与部队、军休干部“三方见面”的办法,了解军休干部情况,解答有关问题。对符合接收条件的,市“军休中心”、部队和军休干部三方签订《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协议书》。《协议书》三方各执一份,报市安置办备案一
份。
依据政策规定,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军休干部不予接收:⑴不符合在市直安置条件的;⑵住房问题没有解决好的;⑶病情不稳定的;⑷与部队存有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的;⑸坚持要求享受国家政策规定以外待遇的。
四、采集信息
移交手续办理完成后,军休干部填写《军队离退休干部信息数据采集表》和复印有关证件(离退休证、身份证等)交“军休中心”,工作人员据此采集录入军休干部信息等。
第二条
安置
主要工作任务:指导军休干部办理各种手续,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
一、办理落户手续
签订《移交安置协议书》后,军休干部到“军休中心”服务管理科办理落户安置手续:
1、军队离退休干部转移户口证明、身份证编码表(到“军休中心”领取)
2、户口接收证明信,由接收户口所在单位开据。
3、军休干部本人离退休证、家庭户口本。
军休干部凭以上材料,直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户口,办理身份证。
二、建立军休干部信息库
详细填写并保存军休干部个人信息表: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生日期、个人爱好、配偶、子女、父母等相关情况。
三、积极协调落实军休干部各项待遇
1、协调上级财政部门每月按时垫付军休干部离退休金。
2、协调财政、劳动、卫生等部门,科学核定医保金补助标准,为军休干部及随军无经济收入家属、遗属办理医保手续。其中,军队离休干部和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休干部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退休干部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3、协调有关部门,为军休干部办理伤残换证事宜。
4、接收军休干部组织关系。
第三条
服务
主要工作任务:坚持以军休干部为本,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积极为军休干部做好服务。
一、政治待遇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按照安置地(泰安市市直)政府机关同职级离退休干部的规定执行。参加重大庆典和重大政治活动时,可以按照军队规定着离退休时的军装,佩带军衔、文职符号和勋章、立功奖章等。地方政府和服务管理机构每年可以采取不同形式慰问军休干部。
二、生活待遇
1、按时发放离退休金。军休干部的工资内容,按照军队统一的项目和标准执行。工资发放委托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即:凭身份证或离休退休证号码为军休干部办理工资存折,每月中旬左右将工资打入折内。其工资单在每年的1月份提供给本人。如当年内退休金有变动,则在发生变动的当月重新提供工资单。
2、做好各项医疗保障。目前,市直各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对军休干部的医疗仍实行医改前的公费医疗办法进行保障。军休干部门诊就医取药时请医生开具双处方,其中一联处方和收费单据共同交医保、财政部门审核报销;住院治疗的,出院时要请医院打出住院清单。市“军休中心”工作人员每半年收集一次医药费单据,统一报市医保、财政部门审核报销。收集时工作人员将逐人下达通知。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住院、门诊均按100%报销;退休干部的医疗费用,住院按98%报销,门诊按97%报销。六级以上伤残的退休干部的医疗待遇不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需到外地就医的,军休干部要先向市“军休中心”提出书面申请报市医保、财政部门批准后,本人凭医院转诊手续办理外地就医。
3、核发相关费用。严格审核军休干部的探亲路费、护理费等费用。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军休干部活动基地和文化学习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
活动,实行市区活动“一卡通”,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军休干部的文体生活。
5、节日慰问。三〃八妇女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召开座谈会、家庭走访等多种形式,慰问军休干部。
6、赠送报刊。为在泰居住的军休干部和遗属订阅报刊。
7、庆贺生日。为在泰居住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军休干部上门赠送生日蛋糕。
8、定期走访。“军休中心”工作人员要定期走访军休干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遇到问题及时汇报。
9、住院探望。对患病住院的军休干部,“军休中心”工作人员到院探望。
10、善待善后。军休干部谢世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后事,指导家属到部队有关部门和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按规定领取相关抚恤。
11、热情接待。认真查看军休干部来信,热情接听来电,热情接待来“中心”的每一位军休干部,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要研究采纳,对咨询的问题要按文件规定详细解答,能解决的尽快解决,需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和协调的,要妥善做好相关工作,并将办理情况尽快反馈给当事人。
12、按规定落实其它待遇。
第四条
管理
主要工作任务:在拥护党的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以“军休中心”党总支为核心,以基层党支部为平台,以党性教育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倡导军休干部“民主管理、自我管理”。
一、加强组织建设
依据军休干部移交前原所属部队情况和现居住地段分布情况等,分片按要求组建基层党支部、采取不提名候选人、当场写票、当场唱票、当场公示选举结果的方法,民主选举基层党支部成员,并科学建立健全党小组。加大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军休中心”、原部队、军休党员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军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同心协力做好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等工作。
二、建立政治学习制度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大型党务学习活动。各基层党支部要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加强对军休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时事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实施报告制度
为保持联系畅通,军休干部的家庭住址、通信方式及号码的更改,要在更改的当天向“军休中心”和所在党支部报告;军休干部离泰外出或探亲之前,要向各支部书记和“军
休中心”报告。为便于协调医保费用核销,军休干部住院当天,要报告“军休中心”;军休干部因急症在外地医院住院的,要按照医保政策规定,三日内必须向“军休中心”报告,军休中心要及时与医保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并指导军休干部办理相关手续,转院或出院当天发起人要报告“军休中心”。凡未按要求报告的,出现的一切后果由军休干部本人负责。
四、实施探亲请假制度
根据政干[2006]24号文件规定,军休干部探望父母报销往返车船费,时间为每两年一次。军休干部拟外出探亲时,本人须书面填写《军休干部探亲报告》,交由所在党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并上报市“军休中心”审核备案,探亲时须按国家规定乘坐交通工具,返回后携带相关路费票据到“中心”服务管理科审核,报销后通知本人领取。凡未按规定办理探亲手续的,所发生的探亲路费不予报销;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取消当年报销资格,对已领取报销费用的,扣除当事人报销金额,同时在全体军休干部中通报批评。
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参加文艺会演、棋类书法比赛、义诊、捐赠等社会活动。
六、全面开展普法教育
引导军休干部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身约束能力。
七、规范档案管理
制定严格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军休干部的档案由专人负责,按照移交分类、目录清楚、编排有序、装订整齐的要求进行整理修补,对档案出现少、漏、缺的部分及时同有关部队联系查找补全,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