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格联系 代办服务 构建社区管理新模式
网格联系 代办服务 构建社区管理新模式
XXX街道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今年以来,街道社区网格化为基础,全面推行以“网格联系,代办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推进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社区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XXX街道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辖xxx个社区,xxx个行政村,辖区居民xxxx户,户籍人口xxx人。作为纯城区办事处,街道始终将重点放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上,近年来,街道在xxx个社区(村居)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在就业培训、养老保险、退休认定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人口日益增多,数量庞大的“单位人”不断转变成“社区人”,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当前服务方式以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强的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社区管理人口多,服务人员少,如xxx社区,管理人口超过万人,而居委会工作人员仅有4人。二是服务方式以窗口式服务为主,经常出现群众有问题不知找谁,无人可找的现象。三是干群联系渠道单一,很多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准确传递、及时回应。四是社区资源相对分散,工作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还有许多社区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流动人员多、社情复杂、管理难度大等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对现有服务网络进一步细化,服务方式进 一步完善。
二、“网格联系、代办服务”推进情况
街道针对社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认真研究,确立了将社区进一步细化,细分为网格,以网格内干群联系为基础,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的工作思路,自年初开始陆续推进。
一是精心研究,合理划分网格。街道结合辖区人口分布情况,确立了依托现有xxx个社区工作格局划分网格的思路,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分类指导、方便服务、全面覆盖”的基本原则,各社区按每xxx家住户为一个网格,沿街商户等就近划入的方式,在街道范围内共建立起xxx个工作网格, 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统筹开展辖区内各网格工作。
二是以点带面,推行网格服务。在划分网格之后,街道并未急于在所有社区推行这一新模式,而是确立了太公苑社区为试点,探索推行“网格联系、代办服务”。一是组建了服务队伍。在每个网格建立党小组,由在本网格内居住的且具有较强社会组织能力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整合社区各项资源,组建了由社区干部为网格员,街道、社区党员为代办员,涵盖物业人员、驻片民警、医疗服务人员等在内的“代办服务团队”,本着“能代办的全程代办,只能协办的认真协办,需本人办理的说明程序”的原则,全力为居民服务。二是开展业务培训。为确保代办服务的顺利开展,团队组建后,街道各口、各委办重点针对网格员和代办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明确服务、党员代办内容及程序,同时,制定了网格服务运行流程、党员代办程序、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督查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服务程序。三是小范 围积极推进。自4月份开始,在xxx社区选择网格5为试点,在网格内印制下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向居民公开网格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其中代办员由2名机关干部和1名社区干部担任,每人负责网格内的2-3栋楼,单独印发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办联系卡”,让居民明确代办员基本信息、代办范围及具体代办事项。在联系卡下发的当天,就接到了4个居民服务申请,有需求纠纷调解的,有失物找寻的,有政策咨询的。同时,以网格员、代办员为主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了解居民需求。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行,网格5服务团队共接到群众咨询电话70余个,服务申请30余个,协助群众办理暂住证、失业证、退休资格认证、大病救助、廉租房货币补贴、廉租房实物配租等事项20余起,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4起,帮助寻回贵重失物1起,同时对居民提出的如社区养狗、道路拥挤等短期难以解决的向街道放映并及时向居民反馈,通过网格员、代办员耐心细致的工作,“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得到网格居民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四是完善网格服务案例,大范围推进。针对网格5试点问题,及时调整完善服务内容及代办事项,将已成型的服务案例整理归档,目前,已初步形成服务案例10余个,为“网格联系、代办服务”的全面推行提供实例支持。同时,依据xxx网格5模式,在xxx社区全面推行,在其余xxx个社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个网格试点推行。目前,各社区均已建立样板网格,组建代办队伍,印制了“便民服务卡”及“党员代办卡”,在网格内全面推行代办服务。
三是查缺补漏,逐步完善规范。通过前期工作,我们发现建 3 立居民信息档案至关重要,便于了解居民需求,因此,结合街道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和城市社区实有人口调查统计工作,以网格员、代办员为主进门入户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及服务需求,建立网格资料信息库,对有关民生民情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记录,解决一件注销一件。建立社情日志,将居民服务申请办理情况及代办业务完成情况做好每日记录,便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目前,各社区居民信息档案已全部建立完成,社情日志、居民需求日志也在随着各社区网格化的推进逐步开展。
三、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
一是整合了社区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网格代办服务团队的组建,在原有单一的社区服务人员基础上,整合进了物业、驻片民警、机关干部、网格党员以及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等多种社区服务资源,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单体作战”向“组团作战、上下协同作战”的转变,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如在前期居民对楼道卫生、垃圾清运存在问题的时候,往往先反映到居委会,再由居委会反映到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再找到负责该区域的环卫工人负责处理,如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就影响到问题的处理,引起居民不满,而开展“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后,居民可以直接通过便民服务卡联系网格服务人员处理问题,极大提高服务效率。
二是强化了社会管理,实现了动态全覆盖。“网格联系、代办服务”的开展,不仅改善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管理水平。通过细分网格及代办服务团队与网格居民面对面的交流,网格员、代办员对网格内的居民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充实了居民 4 基本信息库,便于对辖区内流动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劳教释放人员、离退休人员等群体的管理和服务。通过与物业、派出所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了社区全方位、动态化社会控制。沿街商户就近划入网格,街道将对辖区单位安全生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下放到网格,进一步细化责任,推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下沉了工作重心,转变了机关作风。在工作中,由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任网格代办员,这就要求机关干部必须下移工作重心,变“坐等群众来街道”为“主动下社区服务”,变“让群众跑”为“为群众跑”。同时由于代办服务工作的多样性,要变“处理线条单一问题”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这就督促机关干部要加强学习更好的熟悉工作的同时提升服务效率,有效的改善了机关作风。
四是零距离沟通服务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网格联系、代办服务”,我们与居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这不仅是通过每年组织的2次以上集中性走访,更多的是在日常服务中与居民的交流沟通,了解居民所思所求,收集居民的各种诉求。对居民提出的服务要求和代办申请,能办理的要全程代办,在为民服务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居民满意度。前期在太公苑社区的试点,我们深刻体会到,随着工作的深入,居民的电话多了,意见多了,而抱怨少了,投诉更少了,听到最多的是居民对工作的认可和对代办同志的感谢,进一步加深了干群关系。
五是细化了基层组织,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通过社区的网格化,我们将党小组建立在了网格上,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成立了 5 党支部,将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细化,达到全部覆盖。充分发动网格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以在网格内居住的党小组长和党员代办服务去带动更多的网格党员参与到网格事务的管理服务中来,实现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
四、对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的思考
对“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工作,街道目前也正处在探索实 践阶段,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在根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为切实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准备。
一是服务内容需进一步扩展。工作开展之初,我们只是将社区现有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为居民提供捆绑式代办服务,但这离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还相差太多,如要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就要积极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参与其中,就近选择有资质、条件好加入到网格服务中来。下半年,街道将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社区网格为单位,依托家政服务公司,为网格内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各项服务。
二是服务队伍需进一步充实。目前的网格代办服务团队主要以街道、社区、物业、片警为主,随着服务项目的拓展,将会有跟多的企业、团体参与其中,同时,如要更好的处理好居民的一些日常需求,就必须吸引网格内的居民参与其中,以网格党员、热心群众、志愿者队伍为主,开展邻里式的互助服务,作为代办服务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评选“十佳楼栋长”、“十佳党员”、“十佳网格员”、“十佳代办员”、“十佳社区志愿者”等活动,树立典型,激发工作积极性。
三是培训、监督、考核机制需进一步健全。“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工作中,服务、代办完成的及时不及时,态度好不好,直接决定了居民对这项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因此,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培训工作要再注重业务培训的同时兼顾服务态度的培训;监督考核要在兼顾工作量的同时注重日常监督,从居民满意程度入手,采取回访的形式进行,督促服务人员注重日常服务细节。
四是网格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现代社区管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动态化,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前期,通过走门入户,完善了居民信息档案,下一步需要针对居民家庭特点、人员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需求档案,针对对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同时为网格内60岁以上来年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档案。通过网格入户,建立居民需求档案,也可以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根据了解的情况主动上门服务,变“坐等群众联系”为“上门提供服务”。
第二篇:构建农村网格治理新模式
构建农村网格治理新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概念,强调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社会治理新思路。近年来,围绕农村网格治理,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镇通过技术融合、资源整合、机制契合,努力实现治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治理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治理资源从分散向整合转变,探索建立组织发动更加有力、运转协调更加高效、融网入格更加充分、服务管理更加到位的农村网格治理新模式。
协同治理,多元共振。农村网格治理的重心要向社会倾斜,治理的权力要向社会回归,治理的方式要向合作转型,治理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基于这种认识,东邵渠镇在构建农村网格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建在产业、行业链上,建在社会组织中,使农村各项工作与农村网格治理工作有机对接,实现党组织对农村网格治理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引领。同时,以和谐创安组织、志愿组织、村监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为依托,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村民通力合作的协同治理新局面,推进社会治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确保实现村民对网格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区域联动,机构扁平。通过镇、村、格三级农村网格治
理平台建设,构建横向覆盖全部地域、纵向贯通各业务层级的立体网格治理体系。以乡镇组织机构扁平化、业务流程扁平化和信息传播扁平化实现“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高效率工作”的网格治理目标。以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网格治理总平台,实现业务软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提高治理水平。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职能涵盖村级全部为民服务及管理事项。把全镇14个行政村划分为216个网格,对护林员、保洁员等10多类专兼职力量进行整合,保证每个网格设置3—5人,做到“每寸土地有人管,每项事务有人抓”,在辖区范围实现全覆盖、全时段、精细化管理。
流程再造,效用倍增。以功能综合化、任务集约化、资源整合化为目标,构筑大平台、多角度、纵深化的农村网格治理工作新格局。整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农村党建全程记实管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管理中心的管理资源,实现“四个中心”技术融合、业务互通;实施民生工程、便民服务工程、文明培育工程,为实现流程便捷化、行为规范化、过程人性化、品质标准化打下基础。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划分和有效整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集成创新,阳光运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搭建村级治理平台,提高管理
效率和服务水平。把村党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等统一纳入村网格治理平台,实现社区服务、综合治理维稳乃至产业发展、法律服务等运行流程合一。通过编制村级权力清单、职权目录、廉政风险点以及公开公示重大事项决策目录等,实现权力运行阳光化管理。促进村镇干部强化群众工作意识,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做到知民情、接地气、惠民生。
第三篇:深化网格服务 构建幸福社区
深化网格服务
构建幸福社区
今年以来,长兴路街道紧紧围绕长效机制“深化规范提升”主题要求,不断充实网格力量、深化网格服务,通过深度优化“管理网”、精心编织“便民网”、倾力打造“解忧网”等“三网”建设,使街道网格化管理“网中有网”,全力构建百姓“幸福网”。
打造“精品服务示范”小区,深度优化管理网。延伸网格触角,充分发挥楼院长作用,在辖区每个社区选出1-2小区作为试点“精耕细作”,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一是通过推荐、竞聘等方式对小区配备了由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职工等担任楼院(栋)长队伍,加强对其物力、财力的支持,给予楼院(栋)长一定的补助。二是建立健全楼院长相关制度。制定出台了《长兴路街道楼院长(联户代表)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楼院长职责,提高楼院长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定期走访、日巡查、周报告、考核激励制度,开展“结对帮扶”和评选“十佳楼院(栋)长”活动,进一步督促、激励楼院长发挥其“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的有效作用。三是搭建便民服务栏。在小区明显位置安装便民服务栏,对网格化管理知识、网格长、楼院(栋)长等进行公示,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公布监督电话,促进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的深入了解,方便居民与网格管理人员的互动联系;四是强化楼院(栋)长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定期走访、日巡查,深入了解民情,搭建便民“快车道”;通过定期开展免费
理发、结对帮扶、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筑牢暖民“连心桥”,提升服务水平,使“有事请找楼院长”深入民心。
构建便民服务体系,精心编织便民网。一个平台,三支队伍,一个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即依托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便民为主题,以服务为核心,设立计生、社保、农业、民政、土地等便民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综合协管员、民调员、巡防队员、计生专干等协管力量组建便民服务队,深入群众做好计划生育、办证咨询、政策宣传等便民服务,延伸服务空间,确保全覆盖无死角;配备巡查自行车队,充分发挥网格长能动作用,打造“流动便民服务点”,为辖区居民提供点对点、面对面服务,灵活服务时间,实现定期巡回访;综合社区楼栋长、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巡防队员等组建巡查队伍,做好“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置。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巡查自行车队、综合便民服务队、“全天候”巡查队伍的机动灵活性,提升社区服务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灵敏度”,切实做到“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形成“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的“智慧社区”。
优化“问题化解”团队,倾力打造“解忧网”。一是依托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统筹协调街道城管、土地、司法等各方面和下沉职能部门人员力量,协调处理各种疑难问题。二是组建综合应急队伍。综合各职能科室人员,组建综合应急队伍,对辖区内
发生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信访稳定等问题,第一时间赶到场进行应急处理。三是优化联合执法队伍。综合职能部门下沉人员等执法力量,组建联合执法队伍。根据上报问题所涉及的职权范围,由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下沉人员、街道相关科室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确保上报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三是优化协管队伍。优化保洁员、协管员、巡防员等三支基层一线队伍力量,整合成一支综合性协管队伍,分别担任网格监督员、网格处置员,对网格内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映和处置。切实深入推进条块联动,全面推动问题化解。
通过打造“精品服务示范”小区,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切实延伸服务空间,深化网格服务,构建幸福社区,基本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无缝隙”。一年以来,通过充分发挥楼院长管理作用,着重提升小区管理服务,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巡查车队、综合便民服务队等延伸网格触角,积极开展“义诊周”、“健康月”、“社区春晚”、“结对帮扶”等活动20次,参加活动人数1000人次,开办免费理发店1个,联合郑大四附院、河南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等医院知名专家为孤寡贫困老人配备保健医生等,并依托网格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困难群众124人,切实做到“组织活动促沟通、为民服务暖人心”,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第四篇:打造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
打造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
去年以来,城区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以信息化建设助推党的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以服务创新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之际,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探索实践,精心打造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平台支撑、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顺应形势发展,党的建设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
城区作为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上党城镇群核心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与社会转型期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居民服务需求越来越呈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而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还不够完善,加之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缺失、僵化或不够到位,导致各种矛盾、冲突和隐患更加错综交织、复杂多变,城市管理服务、治安维稳和矛盾调处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艰巨。同时,多元文化、各种思潮的交融、渗透、碰撞和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都对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党的建设必须顺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和时代需要,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和拓展,必须紧紧围绕并深深切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引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克服以往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活、领域不宽、流于形式的不足和弊端,探索以党的建设支撑和保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路径。这样,开发和建设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开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新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就历史地摆上了党的建设的课题。
二、打造“三位一体”信息平台,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
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城区组织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手段,自主开发,着力打造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党的建设“三位一体”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了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效能。
整合资源,统筹综合各类信息。通过覆盖全区,贯穿区、街道、社区并延伸到网格的信息系统,有效整合全区各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及时采集和传输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信息。通过系统为居民提供20余种、150余项服务,真正做到了“居民有所呼,平台有所应;居民有所求,平台有所帮”,提升了服务水平。
协同办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将信息系统打造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办公平台,各街道社区、各部门可实现网上协同办公,对居民和网格信息采集员所上报的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进行网上办理、及时反馈,简化了群众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同时,区领导能够网上监控,随时掌握全区社会管理服务的总体情况,审批督办重要事项。
开放互动,鼓励居民参与监督评议。居民通过登录系统外网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和个人诉求、选择拟评议的单位进行评议。工作人员在内网受理各类事件,及时答复,公开反馈,将街道、社区、区直单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情况网上公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以开放互动的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居民对城市和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转变方式,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实行和信息平台的运用,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网格工作责任更加明确,发现和处理问题的关口前移。网上协同办公,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增强了基层解决问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公众的互动参与和公开监督的形式,促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完善运行机制,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
通过有效整合网格力量,发挥党建支撑作用,依托信息平台开展多元服务,实现了在党建引领下社会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是以党的建设为龙头,引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将党建网格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既找准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又强化了社会管理服务部门的职能转变,有力推动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
二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构筑社会管理服务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形成区、街、居、网格四级管理服务网络,并系统收集信息,协调解决问题,构筑了快速回应群众诉求的长效机制。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借助信息技术,使居民诉求表达和政府回应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提升了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以多元化服务为切入点,增强社会管理实效。以网格服务团队和信息平台的优势,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使群众与党员干部心贴得更近,社会管理更有成效。
第五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
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 实现社区管理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长治市城区太西街道广场西社区,位于太行西街108号,东起八一广场,西至粮机十字岗,北与高新区接壤,南至长治市市委党校,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有驻街单位16个,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营、管理、服务”城市为发展主线,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强化发展、服务和创新意识,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买等形式彻底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问题,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构建和谐示范社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科学管理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内人口逐年增多,现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需求。为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去年以来,我们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社区管理体系,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做到社区网格服务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初步建立了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下面,就我区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新理念,划分网格,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去年,通过对上海、天津、济南、青岛等地社区建设先进经验的学习和考察,形成了《关于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创新社区管理理念文件,在城区50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根据界限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按照300户居民左右规模划分社区责任网格,我们将全区50个社区划分成将近400个网格责任区,各网格内包含驻社区单位、大小门店、若干个整体楼栋,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在责任网格中按楼(院)分别设立楼(院)长,形成社区、责任网格、楼(院)长三级组织网络,确保所有居民每家每户均处在管理网格之中,每个网格内配臵一名社区工作协理员,网格与网格之间无缝对接,不留空白点和盲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管理网格体系。网格化管理方式,做到了“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个网格,从而强化了社区职能,完善了社区服务,实现了社区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在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中,我们先后制订《社区协理员工作职责》、《网格化工作例会制度》、《网格化工作问题反馈制度》等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用来规范操作,使服务工作开展有的放矢。
二、多措并举,明确要求,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机制 社区工作协理员是网格化管理的骨干力量。为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由政府出钱购买公益性岗位,配备社区工作协理员。去年我们面向4050人员和困难家庭中的未就业大学生进行公开招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的层层选拔,200人从2400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选拔到社区工作协理员的岗位上。在此基础
上,我们对现任的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司法专管员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由街道统筹,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共组建了400名社区工作协理员队伍,同时对协理员工作提出三个方面具体要求:
在明确职责方面,确立“五项工作职责”。一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定期到网格内巡视,做到“六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居民服务需求清,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清。二是全面负责网格内的党群服务、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生防保、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宜。三是积极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尤其是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特殊住户的编码服务,特别是要作为主要力量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四是组织协调驻区单位、物业管理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代表、楼院长、社区志愿者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五是协助社区居委会筹建社区文化艺术节、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日常事务方面,建立“四本台帐”。为便于管理,我们建立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工作中只需查阅台帐就能够高效快捷的了解情况,实现了网格内的信息化运作。一是社区工作协理员台帐。绘制电子化网格管理区域分布图,将社区工作协理员的姓名、管辖区域、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录入,居民只要用手轻触电子屏,就可了解自己所处的网格,找到自己的社区工作协理员。二是居民台账。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联系走访台帐,详细记录每个网格内各类人群的具体情况,做到不漏楼、不漏户、不漏人。三是驻区单位台账。摸清每一个驻区单位的基本情况、名称、规模、党组织设臵、党员数等,按网格分类归档。四是重点群体台账。把社区流动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享
受国家救助人员、企退人员、老年人员、安臵帮教对象、育龄妇女等重点群体按网格设立台账,做到服务有方向,工作有重点。
在问题处理方面,形成“四种处理机制”。社区工作协理员在处理问题时针对不同的情况,形成了四种问题处理机制。对于一般性工作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商处;突发性工作立即上报,社区紧急处理;审批性工作,掌握信息,上报社区或街道受理审定,并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民为本、创优服务,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成效 推行社区网络化管理以来,不仅社区事务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而且根据居民需求开展各种服务也有了针对性,实现了社区服务重心的下移,管理职能的下沉。
提升了服务水平。推行网格化管理以前,因社区实行条状管理,管民政的只管民政,管计生的只管计生,居民办不同的业务就要找不同的人,现在实行网格管理,居民无论办什么业务只需找自己的社区工作协理员便可解决各类诉求。而且也避免了过去一个工作人员就要负责好几千户居民的业务,由此导致管不到边、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社区工作协理员只需要管好自己网格内300户居民的日常事务,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提高了服务效率。一个个“大社区”被细分成了“小网格”,责任分工更加明确了,社区工作协理员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及时掌握网格内的动态。社区工作协理员就在居民身边,能够第一时间提供贴心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畅通了沟通渠道。社区工作协理员每天走街串户与居民“零
距离”接触,及时收集反馈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又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下去,拓宽了社区居民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也为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缓慢。去年,“新建和改扩建47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被列为市区两级政府的惠民实事之一,市区两级财政共投资2800万元,按照“便于社区管理、综合利用资源、有利服务居民”的原则,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等来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现状,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按照《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实施方案》(长政发﹝2010﹞80号)的要求,市区两级财政各垫资1400万元,市政府1400万元已到位,但由于区财力有限,区财政垫资还未到位,资金缺口很大。另外,当时市委市政府工作会议要求市规划局负责从开发商公益事业面积中扣回建设资金,再归还市区两级财政,但规划局时至今日没有收回一分钱,市财政给城区的钱属于借款,若规划局不能尽快积极收回资金,市财政若扣回借款,则区财政更无力负担。二是手续审批缓慢。在去年12月份,我们已向市政府上报了8个新建社区审批手续,但至今没有批复,造成手续无法办理,土地不能划拨,工程无法招标,不能开工建设。
2、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低。今年4月我区第三届社区换届后,按照市政府2010年第15次会议要求,社区居委会主任工资为1250元/月;副主任为950元/月;委员为850元/月。社区副主任、委员的工资低于我市规定每月98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
3、社区办公经费短缺。目前,我区社区办公经费为6000元/年。仅每年的冬季取暖费用开支都略有不足,社区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工作职能,开支项目多使得社区资金捉襟见肘。
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社区的服务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更贴近居民、更有深度,更加彰显了条块结合、化整为零、精细管理的好处,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展现勃勃生机,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今后工作我们将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跨跃,为推进我市上党城镇群建设,实施“双擎四驱”战略,建设“四宜”城区,把社区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
长治市城区民政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