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材料汇报(报组织部刘部长)
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科学发展
——大场镇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大场镇党委、政府
我们大场镇共87个行政村,地域面积117平方公里,总人口51826人。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为主线,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本着“根须壮、枝叶茂”和“零距离、面对面”服务的原则,对社区设置进行了重新调整,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全镇农民都能享受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我镇的发展思路是:根据地域及产业特点,将全镇87个村划分为6个社区,分别是大场社区、胜水社区、大营社区、吉利社区、肖家社区和柳沟社区,以胜水社区、大场社区、肖家社区为试点,辐射带动其他社区,梯次推进,齐头并进,科学发展。
一是社区规划,突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我镇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将六个社区定位为六大经济板块,每个经济板块内都有2-3个特色产业明显的村作为经济辐射点。大场社区主要包括驻地周边村,以二、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到企业打工或自主创业,逐渐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胜水社区主要以草莓、蔬菜种植为主体,做活特色农产品;肖家社区以原塔山驻地为依托,着重发展林果业、农家乐旅游业;大营社区主要发展特种动物养殖和高端草莓产业及蔬菜水果产业,侧重发展农村田间市场,培养农副产品交易员,盘活现有资源;吉利社区主要发展水果和蔬菜产业;柳沟社区的特色产业是绿化苗木和经济作物。各社区梯次经济特点明显,将这些经济要素再整合,可以形成区域内的互动机制,形成新的信息流,带动群众依靠现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进而实现集体增收。
二是社区建设,突出社区服务、和谐社区。我镇以群众的需求为基点,强化服务职能。成立了六个社区党总支,对农村实行管理,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中心村作为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工作人员实行“3+2”工作机制,即:每周有3天在社区工作,两天在镇上处理业务。同时协调有关职能单位,在每个社区配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将派出所、卫生院、计生服务站、民政等涉及群众日常服务的职能纳入中心村一站式服务,人员较多的职能单位在中心村设立常驻工作人员,人员较少的则设立流动服务站,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收集群众需求,统一办理,方便农村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社区特色。认真制订好特色社区建设规划,使社区建设特色更特,亮点更亮。深化社区教育活动,尤其在社区党建、社区文化和老年人活动、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创出特色,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深化特色社区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绿色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和谐社区等特色社区的建设。社区发展目标:
一是胜水社区:以大场镇胜水社区草莓协会为依托,逐步建设设施配套齐全、安装空调装置的玻璃大棚,作为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同时建立50个采摘大棚,由协会统一印制门票,有序采摘,同时,按照“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炕”的标准改造部分农户作为农家宴示范户,逐步把胜水社区建设成以胜水西北村为中心形成草莓、高效蔬菜生产基地,形成集休闲、采摘、娱乐、农家宴为一体的草莓示范园。
二是凤墩社区:突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原则,进一步扩大水果萝卜种植面积,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全面提高现代水果萝卜品牌。采取“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实行农户自主入会,分户经营核算,统一对外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时,重点发展镇驻地周边村,全面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型城镇。
三是肖家社区:将肖家社区建设成为林果种植基地,以凤凰岭“碧海蓝天”休闲庄园为中心,形成农家乐观光旅游中心,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塔山旅游休闲区,依赖董家口港的开发,倾力打造新港城的后花园。
四是大营社区:按照“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养殖小区建设,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户在资金和销售环节予以大力支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从庭院养殖、分散饲养的传统饲养模式退出来,进入养殖小区,形成养殖基地,并组建特种动物养殖协会,由协会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建立农户、基地和协会之间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逐步扩大完善南海滩高效海水养殖产业示范园区,在现有养殖模式下,引进观光特色,形成养殖与观光相结合的产业特色。同时,进一步提升从荣草莓协会的功能,完善旅游休闲功能,吸引城市居民前来采摘品尝。
五是柳沟社区:将柳沟社区建设成为园林苗木种植基地,在现有基础上增添品种、扩大规模,争取建成西海岸最大的苗木基地。
六是吉利社区:以淘金河、东寺、张家大庄“庄户剧团”为依托,建成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探索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协调进步的新路子,体现新时代农村社区居民的风采。
二、社区建设创新思路
一是服务重心下移,简程序,提效率。继续完善“3+2”工作机制,抽调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驻社区办公,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不属于重大事项的,一律在社区审批,让社区居民“少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
二是社区纵深建制,根须化,全覆盖。针对我镇村居较多、社区较少,不利于更直接、更全面、更快捷开展社区服务的局面,根据每个社区村居经济发展特色,在社区建制下,创建3-4个各具特色的分社区。像胜水社区,胜水河西村、胜水河东村、胜水东北村、胜水西北村,四个村的主导产业是草莓产业,雹泉庙、正南岭、吉湄村、西南岭四个村的主导产业是茶叶种植,保子埠、王庄、蔡家村、王家屯四个村的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在社区建制下,以村党支部和特色党支部为媒介,分别成立蔬菜种植分社区、草莓种植分社区、茶叶种植分社区,采取“社区+分社区+农户”的根须化模式,覆盖全社区居民,拉动经济增长,助民增收。
三是提供广阔舞台,练本领,展才华。本着“以老带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工作思路,选拔了一批工作热情高、文化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年轻同志担任社区主任,挑选了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勇于奉献的老同志为社区副主任,为每个社区配备了2名大学生,形成了以老同志的经验带动帮助年轻同志尽快适应社区工作,以年轻同志的工作热情、服务意识感染老同志再掀工作热潮的良好局面。同时,从村党支部书记中选取“三高三强”型优秀党支部书记任党总支委员及特色党支部书记,变“一村之长”为“分社区之长”,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提升工作能力,加深对社区化的认识,为“合村并居”打好干部基础和制度基础。
三、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是完善办公条件。以 “六个一”为标准,完善办公场所。即:一套办公设备、一套便民设施、一套服务台帐、一套服务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一部服务热线电话。“一套办公设备”即要高标准配备办公桌椅橱柜和电脑等;“一套便民设施”即要设置便民茶水、休息区;“一套服务台帐”即要建立规范化的流程和服务台帐,包括受理情况登记表、承办情况表、结果反馈单等;“一套服务资料”即要配备农村政策、法律、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即要设立征求意见箱、征求簿;“一部服务热线电话”即要设立服务热线电话。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社区干部驻社区办公制,抽调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每周固定三天到社区窗口开展服务,为群众办理各项事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服务。针对村干部工作忙,群众有事难找村干部的现状,要求社区所辖村庄的干部轮流到社区值班,群众有事到社区由村干部现场解答。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对来办事的群众做到笑脸相迎,热情解答,耐心帮助群众办理手续;统一印制了便民服务一卡通,让群众了解办理手续应准备的相关证件及程序,尽量一次到社区就办好;实行了代办服务制,需要到办事处盖章的手续,由工作人员收集后统一办理,办好后电话通知群众领取,节约群众的时间;建立完善文体活动室和图书室,使社区成为群众办理手续、休闲娱乐的地方;引导化肥、农药等农资部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使群众到社区办事时顺便购买所需物资;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家中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农业知识解答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群众提供温馨化服务。
四、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观念的影响。受传统思想习惯和宣传力度不够的影响,相当多的村民,对社区管理的认识不足,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的配合意识,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开展工作有一定难度。
二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由于农村集体资源缺乏,经济发展路子不畅,村集体经济无来源,特别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普遍存在债务过重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建设工作的推进。三是农村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大部分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在社区发展的要求,资金相对紧张,服务配套硬件设施还有欠缺。
五、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
一是进一步论证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论证完善我镇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使规划更科学,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服务更配套,群众更满意,运作更顺利。
二是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重点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设置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加强探索,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不断增强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能力,用完善的社区服务功能和优质的社区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步伐。
今后,我们将切实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加强领导,认真规划,周密部署,整体推进,扎实做好农村社区化管理工作,使大场镇的“根须化”体系真正“枝繁叶茂”。
2011年8月11日
第二篇:组织部部长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汇报
组织部部长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是地方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后全新启航之年。xx市xx区早在镇党委换届前,就同步谋划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于镇党委换届结束后第一时间部署开展以“树示范标准、争创‘五好班子’,树示范标杆、争当‘五强主官’,树示范标兵、争做‘五优副手’”为主要内容的“三树三争”活动,全面激发干部活力、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铸魂赋能,让新班子“扎稳根基”。换届后的新班子要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把准政治方向。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是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灵魂。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头等大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我们依托中央党校、焦裕禄干部学院等院校,举办x期“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心铸魂炼忠诚”专题轮训班,开设“东洲思享”专栏,开展“领导干部学思践悟月月谈”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要提升专业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帮助新班子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换届后,我们及时启动实施“蓄力东洲”能力提升计划,分为“培根铸魂、赋能提质、固本强基、促行致用”x个系列,先后举办xx期培训班,培训干部xxxx余人次。要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历练干部,在复杂局面、突发事件中考验干部,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出真功夫。我们启动实施“六线蓄能·百干增智”实践锻炼工程,集中选派xxx名换届后新任科级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分赴国家部委、中心工作等x个方向、xx个专线挂职锻炼,推动xx名干部在部门、镇街园区、国企之间交流任职,着力培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双过硬”的复合型干部。
调强功能,让新班子“高效运转”。换届后的新班子好比一辆新车,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部门要跟踪管理、调强功能,帮助磨合、顺利开局。要定目标、明路径。我们推行任期目标公开承诺制,xx个镇党委新班子均向区委递交履职承诺书,并公开向群众承诺,强化目标意识,凝聚发展合力。要补短板、强功能。对领导干部个体,要开展适岗评价,用考察结果印证选拔初衷,对一时打不开局面的干部,延长试用期;对长期没有改进提高的,个别调整。对领导班子整体,要进行换届“后评估”,客观全面分析换届后新班子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整改提高。我们建设了“干部云”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多维度甄别验证,准确研判新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优势不足、调优方向等,为精准识别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提供真实全面的基本信息和科学依据。要立规矩、治未病。依制而行,是高效规范领导班子应具备的最基本准则。要着力构建权责统一的分工机制、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务实高效的执行机制和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换届后领导班子运行水平。我们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定区管干部“十必须十不准”纪律,完善区镇党(工)委工作规则,将“五组十站百点”换届风气全覆盖监督网格转化为日常监督网格,让新班子一启动就“规范严管”。
激发动能,让新班子“强劲续航”。让新班子始终保持良好动能,扛“重活”、跑“长途”,需要组织部门在鼓励激励、松绑减负、建设梯队上下功夫,让新班子有冲劲、有后劲。要激发“动能”。有效的激励,是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助燃剂”。领导班子有活力、干部有作为,既需要政治激励、也需要精神激励。一方面,我们坚持将选好人、用对人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出台“好班子、好主管、好副手”评选办法,分领域开展“赛绩竞标”行动,提拔重用担当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xxx名,让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蔚然成风。另一方面,我们更加注重精神激励,开设“东洲尖兵讲习堂”,遴选各领域优秀干部走台前、受礼遇,让尖兵故事成为广大干部比学赶超的“样板教材”;开展“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区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与区管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谈心谈话实现全覆盖;面向换届后退休干部举办“xx”专场荣退仪式,切实增强干部的职业荣誉感、工作自豪感和事业获得感。要轻装“减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需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对于组织部门来说,就要为创新者开道,为实干者兜底,让新班子轻装上阵。我们出台《党员干部澄清保护实施办法》,对xx名因不实举报而受影响的干部澄清正名,对“下”的干部加强分类管理、跟踪管理,保护干部敢担当的闯劲。要蓄足“后备”。优秀领导干部的培养是长期过程,而非朝夕之功。我们着眼未来x年、xx年乃至更长时期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分领域出台干部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开展“逐梦东洲”公务员练兵比武,实施“东洲春笋”工程递进式培养新入职年轻干部,条块结合组织“青蓝结对”,建好育好用好年轻干部库,确保未来xx各级领导班子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接续力量。
第三篇:建设农村社区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科学、服务、特色、和谐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深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对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新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尖锐,解决起来困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一、科学规划 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而社区设置模式的选择又是规划的前提。社区的本质在于其他地域性特点。因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空间设置模式。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村社区布局就应该因地制宜,体现多种设置模式,有的建制村地域相对独立,已经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完整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单独设立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小,多个建制自然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关联性较强的几个建制村共同设立一个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大,内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自成体系,可以在建制村内设立多个社区。基于集体节约发展‘提高效率、便于管理的考虑。通常情况下还是以建制村为依据实行“一村一社区”比较切合实际的模式,以社区建设 作为村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当然,在规模较大的建制村,各自然村相互独立,应该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采用“一村多社区”的模式。
农村社区的规划要突出地方优势特色,突出生态取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链接,逐步实现从注重产业和农村住房布局等物质形态的村庄规划到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并体现特色功能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建设不同功能的农村社区,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围绕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把农村居民住宅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住宅区,科学构建村庄空间布局,把完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理念融入规划之中,彰显时代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聚集、稳妥推进的总体要求,保证村庄布局节约、实用、美观。
农村社区化建设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方法 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学校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根据村民的需要建设服务性场所,建立多功能的活动室。既可以用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又可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交流。同时还有建设好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便民的服务设施。外部环境中建立篮球场或健身场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的场所。
二、改善居民条件
打造特色文化
为了实现集体节约型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克服农村传统住宅分散建设所带来的土地、供电、供水等公共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积极推进住宅集中规划建设,实现公共设施与公共场所所用地的共享减少资源浪费。要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避免违章建筑情况的发生,保持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围绕着农民生活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素质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导人,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还能通过经常性的互动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长人们之间的情感,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群众的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很大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当然也是积极挖掘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历史性价值的东西。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要明确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措施。又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科学构建社区组织体制。保证服务事项有人做。规范各项办事程序与方法,保证服务事项能做好。健全社区服务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增强服务的公示度、透明度、公正性、高效性。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性,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
四、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整合资源,有效使用涉农资金,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今后实施村庄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根据规划分类实施的需要、按项目统筹使用资金。建立项目资金帐户、有效管理项目间的资金往来,避免资金的流失。① 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适当归并资金分类。从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对象入手,加强对整合支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强化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可以逐步将现有各项支农资金按性质归并为农业生产类、管理服务类、灾害救助类、生态环境类、农村生活类和农民收入等五大类。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都可以进行整合,归并为一项资金。②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下放资金分配权。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比例,将农业建设项目的决定 权、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以利于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③遵循人、财、物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专款专用,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④实行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帐制度。投向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按项目的隶属级次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实行县级报帐,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包括乡镇应负担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⑤加强涉农资金的全面监管,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刚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多方动员,创新资金筹集渠道。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要改变政府 “独挑重担”的格局。在注意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投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立足于资源整合,创造出各级积极投资谋发展的环境,多渠道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走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互结合的道路,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另外,建立激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建设的 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励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农村社区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建生《农村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城乡建设》 人们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2】《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网,2005年12月6日
【3】曹承明《共建和谐 经济管理汪金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8月01日
【4】曹首娟《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素质提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05月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规模空前,史无前例。
二、山东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各乡镇政府的“合村并点盖楼计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自行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盖楼即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权由地方政府授权相关人组织实施。
三、待拆除的农民房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农民要想住同样面积的楼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贴300——400元或更高。
四、省市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激励措施:
1、每从农村农民住房中腾出1亩地,补贴20万元。
2、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以获取收益。
3、农民被集中规划到大型社区后,可以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约经营,即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规模化经营,失地农民可以到土地承包大户当“农业工人”。
五、农民的真实情况:
1、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
2、大部分表示无力承担购买、搬迁、装修楼房费用,必须借贷,不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3、大部分认为不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对大量农民住房强行拆除属于历史上罕见的败家子行为,是对农村农民财产和经济的严重侵犯与剥夺,令人难以容忍。
4、山东版的新农村建设是扰民劳民伤财的行为,是对农民的敲诈。
5、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属于劣质楼房,其安全和使用年限远没有农民自己盖的房子质量高,寿命长。一旦地震“万人村”就会变成“万人坑”。
6、相当多的基层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在舆论宣传方面弄虚作假,欺下媚上;在操作上则是强迫农民就范。
7、农民人心惶惶,极度不安,产生了很大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极度愤懑而又无可奈何。对未来的生活迷茫而不知所措。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探讨:
1、脱离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向,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民住楼,就是搞城市化。
2、背离了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山东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物质和精神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搞这样的全体农民住楼运动,违背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3、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民心离民意,对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山东农民生活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生活还很不富裕,经济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经不住折腾。在这样的新农村运动中,不仅会使农民返回赤贫状态,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能力,属于一次性把农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泽而渔的行为,最终致使山东农村经济陷于长期滞停状态,釜底抽薪,山东农村经济将彻底伤失可持续发展力。
4、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埋下社会动荡的根源。假如在合村并点之后,农村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意味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进一步削弱农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集约经营的土地由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出现“农民工人”的虚梦将落空,致使大部分农民成为无业流民,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带来可怕的隐患。凡是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中国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支柱。
5、山东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被基层政府急不可耐地贯彻执行,让农民住楼、改善居住环境的背后,凸显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一是从合村并点、拆迁民房中腾每出1亩地,补贴20万元,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是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也可以获取巨大的收益。三是,农民们住楼时缴纳的每平方差额费用将是巨大的经济收入。所以为农民盖楼、让农民住楼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关键是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完全是取之于农民,是与民争利的行为。由上观之,尽管山东省的新农村建设方式也许是出于急于建设新的农村,但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与民争利、扰民的现象,有操之过急之嫌。在执政观念上还需要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此举应当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一哄而上,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国家稳定的大局,应当切实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涸泽而渔的方式不可取。就会欺负老百姓......。
第五篇:农村社区建设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通过农村社区建设, 大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墓层社会服务和管理, 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养老、济困和满足文化娱乐及科技需求等问题, 将为保持农村经济较快增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山东省诸城市、江苏省海门市已率先实现了县域范围内农村杜区的全彼盖。山东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县已达到65%, 村占到了12.9%,江苏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发文确定在两年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可以看出农村社区建设确实为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公共服务薄弱、农民群众办事难、肴病贵、文化娱乐孺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尽管服务还不尽完善, 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就已经知足了, 满意了。一个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就是, 村民对农村社区的认同感强了, 农村社区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要理解农村社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区?农村社区与城市和村民委员会有哪些本质区别?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亦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主要承担对着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两大职能。
村民委员会则是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的以村级事务实行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级组织机构。
那么农村社区就是指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较为完备的农村实行以社区的管理模式,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为村民的生产提供服务。
根据对农村社区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建农村社区要克服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把农村社区等同于建制村。即将现有的建制村(特别是撤小村并大村后)换一个名称就叫“社区”,穿“社区”的鞋,走“村民委员会”的路,“追赶时髦”。二是把农村社区等同于城市社区。拿城市社区建设的标准来要求农村社区建设,用城市社区的工作要求来开展农村社区工作。这两种思想都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片面理解,将会阻碍我们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在农村社区工作中既不能搞“一窝蜂”,一下子把农村都改成农村社区,也不得用城市社区的尺子来衡量,认为当前农村还不具备条件,等农村发展起来,具有城市的规模后,再来建社区。那么,哪些农村适合建农村社区呢?
一是人口相对集中。二是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首先是实现“三通”(水、电、路),其次应有一些公共设施,如服务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幼儿园、养老院等。
三是初步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如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困难救助等。四是应有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且有后续来源。因为要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必须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五是大多数村民要相对较高的素质和强烈的发展生产意识及愿望。农村社区建设村民是主体,要积极参与建设活动,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素质(如文化、经营能力、致富能力等),才能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农村杜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功能和布局要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 要方便农村群众进出, 社区的办公面积要尽小, 公共活动场所要尽大, 农村杜区建立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相结合、专职工作者队伍和农村群众共同管理的机制。把农村杜区切实办成农民之家。农村社区的功能应该是建设,服务和管理。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2、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乡风文明建设主劳力缺失3.农村教育存在“空洞”,乡风文明的希望值降低
4、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存在,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5、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
6、村容村貌长期脏乱差,乡风文明缺少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