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1: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第一篇: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聚焦“三大目标”定位 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不断开创新时代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1月19日)

张九萍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工作,安排2018年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努力开创新时代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山西推向前进作出新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决策部署,按照“放管服效”改革要求,坚持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从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各环节入手,紧紧围绕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全面发力,不断深化,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关键环节迈出坚实步伐,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准入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一是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直至全面实施住所申报登记制,大幅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情。

二是涉企证照大幅精简。通过推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大幅减少繁杂的审批许可备案,减少企业办事环节和材料。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复制推广上海浦东“证照分离”改革的成功经验,报请省政府同意,从去年12月21日起,开始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探索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三是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推出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建立小微企业名录等一系列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改革举措。

商事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改革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动力。到2017年末,全省市场主体达到208.7万户,比改革前的2013年末增长55.1%,其中企业数量52.5万户,增长了86.2%,改革4年来新设市场主体124.2万户,新设企业32.3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826户增加到现在的1300户,日均新设企业从改革前的156户提高到现在的339户。

(二)事中事后监管开创新局面。与放宽市场准入相适应,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推动市场监管重心由传统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开创了市场监管新局面。

一是年检验照改年报、信息公示制度顺利实施。企业年报率逐步攀升,去年达到92.4%,高于改革前的年检率。企业自主公示和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应公示尽公示。

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顺利推进。开发建设了“双随机”工作平台,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2017年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全年完成抽查企业1.44万户,占实有企业总数的3.3%,结果公示率达100%。同时,积极探索和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监管的规范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不断提高。

三是全面建成并广泛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不断强化。报请省政府印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就“双告知”认领和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发出通报,有力推动了公示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全省归集政府部门涉企信息数据共计61.4万条,省直应归集信息的52个部门全部参与,实现全覆盖。2017年,系统累计访问量接近3000万人次,累计查询量超过500万人次,正在成为企业、社会和政府部门不可或缺的“一张网”。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效果日益显现,全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8.8万户,累计移出4.9万户,联合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2017人次。

(三)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成效显著。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市场监管力度,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改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一是进一步加强竞争执法工作。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开展傍名牌、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侵权仿冒等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开展“扫黄打非”、治超、禁毒等经济检查工作,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查处各类案件5492起。省局经检总队敢于举旗亮剑,执法职能明显加强,办案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网络市场等重点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建成山西省网络交易诚信系统,推进网络经营主体“亮证亮标”。建立了网络市场监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高效协同的监管格局,查处网络案件211起。不断加大成品油治理力度,累计抽检成品油经营企业1217户、2900批次,查处不合格油品案件184起。持续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强动物疫情防控和农资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取得了新的成效。

三是商标运用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08969件,中国驰名商标90件,地理标志商标48件。“万荣苹果”入选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加强案件指导,建立政企联合打假机制,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399起。

四是广告战略实施深入推进。大力实施广告战略,强化广告导向监管,推动广告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开展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集中整治。清理整治“特供”“专供”“国宴”等违法广告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705起。

五是合同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以保险、物流快递行业为重点,开展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查处合同违法案件1409起。开发运用“守重”企业信用标准系统,认真开展年度“守重”企业公示。加强行政指导,制订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积极做好动产抵押和拍卖监管。

六是打击传销成效明显。突出对传销重点地区的整治力度,加大对网络传销及新型传销的查处工作,查办各类传销案件78起,捣毁传销窝点1973个,遣散传销人员3万多人,解救68人,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之势。强化对直销企业行政指导,促进规范发展。

(四)消费维权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市场监管的核心位置,不断强化消费维权,提振消费信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消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围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严厉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以家用电器、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通信工具、日用百货等为重点,对7487组流通领域重点商品实施质量抽查检验,查办商品质量案件954起。

二是消费维权工作体系日益完善。积极开展“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大力加强12315体系建设,开通消费维权手机投诉平台,大大提高了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效率。累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51.8万件,做到有询必应、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查结必复。

三是消费维权共治格局逐步形成。连续开展“3.15”年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发布消费警示。充分发挥消协等社会组织作用,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组织六大行业企业向消费者公开承诺。开展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服务质量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五)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做出新贡献。立足工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恒久发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围绕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进转型综改积极作为。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深化转型综改试验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把支持示范区先行先试作为突破口,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组建成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工商局,坚持“应放尽放、能放尽放”的原则充分授权,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名称自主申报、“证照分离”改革和“同区通办”“容缺办理”等方面,全力支持示范区先行先试。在全系统大力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年”活动,积极服务国企国资改制,严格把握政策,敢于担当负责,开辟“绿色通道”,圆满完成了国企国资改制的工商登记注册工作。制定出台窗口建设“一个准则、八项制度”,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免费咨询帮办、窗口无否决权等创新举措,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被山西日报作为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先进典型予以报道。

二是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基础性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顺利完成省以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属地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各县实施“二合一”“三合一”整合,市级 “三合一”机构改革试点启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展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我们牵头起草并报请省政府下发了我省《贯彻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实施意见》,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与业务融合不断深入。充分利用工商和市场监管信息数据,定期发布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消费投诉举报数据分析、网络市场监测预警研究、新设企业活跃度调查分析等,开展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办公室、财务处、离退休处和工商学会、个协、民协、商协、广协、后勤中心、宣传中心、培训中心、咨询中心、工商学校等单位,积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和队伍优势,持续推进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切实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以“双强六好”为目标,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党组织“两个作用”发挥。开办微信公众号等,积极营造非公党建工作舆论氛围,引导非公企业听党话、跟党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调整理顺领导体制,健全完善机制制度,市、县成立非公企业党委,全省工商系统非公党建工作进入新阶段。2013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太原召开“全国工商系统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我省经验。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商事制度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省局机关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二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定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明确责任、传导压力,全面履职尽责。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力度,严明纪律要求,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不良作风的防火墙。三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行政处罚案件集体会审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进一步强化法制监督,持续开展法制建设评价工作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四是大力加强基层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强化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集中资金600多万元用于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113期,培训学员2.5万人次。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稳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2015年下半年以来,共选用干部21批次,涉及交流提拔干部89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系统广大干部团结拼博的结果,对此,我谨代表省局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准确把握新时代工商和市场监管的方向和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做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站在历史和大局的高度,充分肯定我省发展由“疲”转“兴”的重大转折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不断开创全省转型发展新局面,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山西推向前进。会议在对今年经济工作部署中,对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部署和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

第一,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作为。要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大原则,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具体到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就是要在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提升已有改革成果、保持目前良好的改革态势上求“稳”,在坚持改革方向、推进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上求“进”。二要牢牢把握供改与综改相结合这条主线。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准确把握推进供改与综改相结合的主要着力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深化供改与综改相结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市场主体”“发展民营经济”和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发力,要继续在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便捷性上下功夫,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推进“个转企”,加快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牢牢把握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个重点。要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强政策宣传,建好用好小微企业名录库,做好创业创新政策的汇集、解读、宣传工作,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大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动向,为各级党委、政府搞好决策服务。

第二,要在立足职能、聚焦“三大目标”中精准发力。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我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成果,我们要紧紧围绕“三大目标”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供改与综改中的作用,通过加大竞争执法力度,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僵尸”企业退出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侵害企业权益行为,为诚信企业的发展腾出市场空间。通过鼓励竞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活力。作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既要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又要做好改革创新的推动者,为推进供改与综改构建长效机制。二要提高服务效能。顺应品牌经济发展趋势,用好商标、广告、合同等诸多服务转型发展的手段,着力提升产业素质和供给质量,助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要推进市场监管改革与创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市场监管改革与创新,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简约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坚持审慎监管,鼓励创新;坚持公正监管,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持综合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坚持智慧监管,推动“互联网+监管”,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坚持协同监管,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第三,要在深化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中再求突破。商事制度改革有力促进了我省营商环境的改善,但从去年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反馈的情况和委托第三方开展的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看,对照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的要求,在便利化程度、开办时间等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需要改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改善市场准入环境还有巨大潜力和空间。一是坚持简政便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要全面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聚焦和解决商事制度改革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200多万市场主体对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的新期待、新需求,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以群众是否满意、市场主体办事是否便利、社会创造力是否得到激发为标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切实做到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二是坚持放管并重,为构建山西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新动力。一方面要在放宽市场主体准入上深化改革、完善举措,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要大胆改革,放宽准入,深入推进涉企证照事项整合,破除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限制。要勇于创新,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为目标,积极探索网上监测监管、全程电子化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要主动适应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实践需要,厘清部门职责,探索推进适应新型市场监管需要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第四,要在强化消费维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中发挥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判断,也是新时代做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彰显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消费服务的更好要求,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更好期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使命。我省消费环境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这几年开展的商品质量、成品油质量抽检和消费投诉举报情况看,假冒伪劣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有发生,影响百姓消费信心。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消费发展变化趋势,把握消费维权着力点,创新消费维权体制机制,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提升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倒逼供给质量提升。

三、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全面做好2018年的各项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改和综改相结合,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认真落实《贯彻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实施意见》,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突出重点,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018年要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五个着力”,务求取得突破。

(一)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拓展。要继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面、深化、完善、提高上做文章,在扎扎实实抓落实上下功夫,打造我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是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做了全面具体的部署,牵头抓好“证照分离”改革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意义重大。要认真落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充分发挥牵头职能,协调推进改革试点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改革成效,适时在全省全面推开,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要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使尽可能多的涉企证照整合进来。

二是继续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要进一步优化技术流程,推进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更便捷,大力简化申请材料,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全程电子化真正成为注册登记的主要渠道,更大程度利企便民。大力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的广泛应用,使电子营业执照尽快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市场主体的唯一网络身份认证和管理标识。

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改革名称核准制度,进一步扩大名称自主申报试点范围,不断完善系统建设,提高查询比对质量,力争下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要切实强化名称登记事后监管,把握企业字号的政治方向,引导企业遵守公序良俗和诚信原则,及时纠正不适宜企业名称,完善名称争议处理机制,确保名称管理工作公平透明,依法有序。

四是稳妥推进规范经营范围登记和强制注销改革试点。围绕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和新兴行业指导目录积极探索,鼓励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稳妥推进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探索在我省实行强制注销机制的可行性,选择部分县区进行强制注销试点。

(二)着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把市场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监管的作用,转变方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执法,推动市场秩序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

一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操作应用平台,健全制度机制,提升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合理确定双随机抽查事项和频次,各业务条线都要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着力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今年工商系统“双随机”抽查比例要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要达到100%。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全覆盖。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投诉举报、转办交办和大数据分析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处置、妥善解决。

二是抓好年报和相关信息公示工作,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履行年报和信息公示义务,继续坚持年报通报督查工作机制,在巩固年报率基础上更加注重年报质量。加强对企业即时信息公示的监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确保案件信息依法全面公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管理暂行办法》,全方位、多渠道归集涉企信息,提高涉企信息归集的政府部门总体覆盖率,推动涉企信息部门间共享共用。完善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黑名单”管理规范。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企业重塑信用。完善协同监管平台功能,推动联合惩戒备忘录各项措施落地。

三是加强竞争执法工作,加大打击传销力度。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混淆仿冒侵权、商业贿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执法工作。加强反垄断执法,以公用企业等为重点,加大民生领域执法力度,努力实现反垄断案件的零突破。加大竞争政策实施力度,大力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加大打击传销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对网络传销活动的监控和打击。健全打击传销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督管理,有效发挥直销企业信息监管平台作用,切实规范直销企业经营行为。

四是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加大市场、合同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发挥好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网络服务交易监管。深入推进网监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推进网络市场整体环境优化。探索建立重点平台企业联系指导制度。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加油站为重点,继续加大成品油市场监管力度。深入推动红盾护农行动,加强商品交易、农资等重要领域市场监管。以对垄断企业格式条款的监管为重点,切实加强合同行政监管,探索建立网络合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合同服务功能,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监管。

五是深入推进商标广告战略实施。继续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品牌经济发展,促进供给质量提升。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加大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广地理标志精准扶贫经验,推进商标品牌富农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快速处置涉及政治敏感及导向问题的广告。聚焦事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强化协同监管,加大广告案件查处力度,维护良好的广告市场秩序。

(三)着力加大维权惠民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推进消费环境综合治理,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加强“三消”联动,12315消费投诉数据分析、消协组织投诉热点要与重点商品和服务专项执法行动紧密结合,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全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形成一批示范商圈和示范街。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建立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发布机制。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完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促进诚信经营。

二是强化消费维权监管执法。围绕消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加大线上线下抽检力度,加强重点人群消费权益保护,依法查处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加强案件督办和协调联办,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三是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支持消费者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强12315中心建设,完善投诉平台建设,强化数据分析和定期发布。加强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扩大12315“五进”和“一会两站”覆盖面,进一步畅通农村地区消费维权渠道。围绕社会热点和消费新趋势,加大参与立法立标、企业约谈和公益诉讼力度。结合消费热点开展比较试验,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宣传科学消费、依法维权理念,提高消费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四)着力夯实市场监管基础保障。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规划引导,强化信息支撑,完善监管体制和法治建设,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

一是全面落实规划部署。按照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我省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发挥牵头作用,推动跨部门跨领域重大任务的落实。加强规划意见的跟踪督导,督促检查,聚力推动规划意见在我省落地见效。

二是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按照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要求,支持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对规范综合执法、科学划分事权、加强基层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推动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大政务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统筹发挥省局门户网站以及新媒体作用,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及时有效落实到基层。

三是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修法进程。强化执法监督,持续推进法治建设评价,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有序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建设,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运行。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建立公职律师制度。

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系统的整合、优化、完善和应用,全面巩固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成果。按照国家数据标准和要求,加强数据规范,提升数据质量。做好工商市场指数研究。加强大数据监管,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增强市场监管智慧化水平。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以信息共享促进管理优化,以信息开放促进服务提升。充分发挥公示系统“一网归集、三方使用”的作用,为推动企业自律、联合惩戒、社会共治提供平台。依托公示系统,对企业信用信息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和核查。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对公示系统的广泛应用。

(五)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打造一支与商事制度改革要求相契合、与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相适应的工商和市场监管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二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内监督,强化纪律观念,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认真践行“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肃查处违纪问题,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完善问责制度,强化责任担当。巩固和扩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狠刹“四风”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在地方党委组织部、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领导下,认真履行非公党建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配强工作力量,确保工作有人抓、抓得紧、抓得实。市、县非公企业党委成立后要健全工作制度,确保规范运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切实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坚持典型带动,认真抓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五是切实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切实增强“八个本领”,有效解决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推动转型能力不足、本领不强、作风不硬”问题。坚决贯彻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同志们,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6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或贸易活 动,在遵循政策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所需要的时 间和成本等条件和因素。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运 用法治思维、贯穿法治精神、重视法治方式的营商 环境。

一、江苏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本现状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 断优化政务、市场、社会和法制等环境,通过体制机 制创新实现营商环境法治化。

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一是深化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取消下放与投资创业、就业创 新、经济增长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行政审批 事项。在 2014 年全面取消省级政府部门 224 项非 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2015 年江苏省分两批 再取消下放 81 项审批事项。自新一轮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启动以来,江苏累计取消下放 587 项,提前 完成本届政府取消下放 1/3 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目 标。在南通市、苏州工业园区、盱眙县、盐城市大丰 区进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二是深入推进涉 企收费清理。清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继续保 持全国领先,制定涉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 和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两个清单。自 2015 年起,江苏对小微企业减免 5 项政府性基金,取消、停征和 免征 58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涉 及全省约 80 万户小微企业,共减负 40 亿元。三是 着力优化政府服务。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完善政务 服务体系。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于 2015 年初开始运行,全省市县全部建立了政府 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逐步向乡镇、村 延伸。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行政审批

整体提速。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一是深入推进 商事制度改革。对个体登记、出资、住所、经营范围 等限制实行多要素放宽,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 制,实施“三证合一”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 率先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签发管理系统。二是严格规 范市场秩序。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加强对食品药 品安全、农资生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等重点领域 的市场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发 展环境。在全国首家开发了证照联动监管平台,在 宿迁市启动试点运行。三是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 约束。在全国率先打造省市两级“三库一平台”,包 括社会法人、自然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统 一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积极构建起标准更严、覆 盖范围更广的“黑名单”制度,将直接关系市场经济 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九类失信违法行为纳入黑名单 管理。

大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着力提高社会 安全感。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区域性、方面性打击整 治行动,严厉打击盗窃企业财物、强装强卸、欺行霸 市等违法犯罪行为,把涉企报警求助事项作为一类 警情优先处置,对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充分运 用法律手段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行政复议 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2015 年,全 省收到行政复议申请 9317 件,受理 8077 件,其中,大量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质监等领域的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部得到化解。一些地方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处罚、行政补偿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理了因行政瑕疵出现 的涉企行政投诉纠纷。加强对商事仲裁工作的联系 与指导。通过组建仲裁学会、召开仲裁座谈会、举办 • 研究报告

专题研讨会、强化对仲裁委员会换届指导等形式,指 导推动各仲裁委做好仲裁工作。2015 年,全省 13 个仲裁委员会共受理案件 7567 件,标的额 225.06 亿元。

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首先,构建符 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事制度规范。先后制定出台了 《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修订)》、《江苏省创业投 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江苏省中小企业 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对违法设置市场壁垒 等不符合经济运行秩序的规范性文件坚决不予通 过。其次,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2008 年,江苏 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清理工作,建 立了行政权力库和行政权力动态调整、目录化管理 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网上 运行和网上行政监察、法制监督全覆盖。全省各地 通过落实行政执法跟踪回访制度、发放行政执法终 端反馈卡、服务企业联系卡等方式,主动接受企业和 群众的监督。最后,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 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 法制度,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法律知识学习制度,把 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纳入法治创建和依法行 政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扎实开展 “送法进企业”活动,与企业零接触。有的地方开展 了以“平安企业、绿色企业、法治企业、和谐企业”为 主题的企业法治文化创建活动。

从江苏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看,建设法治化营商 环境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 境是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 措。一方面,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高端要素资源 的流向与集聚,成为能否在经济技术竞争中获胜的 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要争创江苏转型发展的新优 势,就必须在推进产业、技术等方面硬转型的同时,更加重视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内容的软转型。二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必 然要求。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旨在创新政府管理 服务方式,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 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效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三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法 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以提高科 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目标,以法治为基石,建立起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法律制

度,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市场主体诚实经营,公民尊 法守法。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商制度建设不健全。一是立法对营商环境的 促进和保护不够。当前的地方立法中,以人为本、立 法为商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有些立法项目过于强 调对重点领域、国外投资等企业的政策扶持,一定程 度上造成了对其他市场主体的不公平竞争。立法中 公众参与度不够,征求公众意见有的流于形式,商事 主体有序参与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立法过程缺 乏有效论证和成本分析,商事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充 分彰显。二是立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 实践需要。当前,营商法律法规在一些领域仍然处 于空白状态,如集体土地拆迁、工业投资项目审批 等,亟须省级乃至国家在法律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审批事项取消、行政权力下放等重点改革事项需要 及时对法律法规做出调整。三是立法与营商实际工 作存在脱节现象。部分法律规定过于原则,配套实 施意见、执行标准等不能及时出台,法律实施达不到 应有的效果。如房屋出租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收,由于个人收入和租金收入监控手段和扣缴手段缺 乏,逃税漏税现象较为突出。当前,还存在法律规定 不统一、法律规范间缺乏必要衔接等问题。

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不 高。各地审批事项数量差距较大,个别地方对已取 消的审批事项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审批事 项程序繁琐、办理时间冗长、效率低下,束缚了企业 发展。有些地方在行政审批清理过程中将多个审批 合称为一个审批,表面上审批事项少了,但并未起到 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政府与市场关系界限不清。政府不当干预市场的现象在政府招商引资中仍较为 突出,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核、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税收等方面存在突破政策“红线”、对企 业过度保护现象。营商政务服务缺乏有效制度监督。在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规范和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 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方面尚缺少制度设计,对行政 服务行为缺少效能监察,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方

2016

面机制仍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对损害商事主体的 各类职务行为,惩处机制不健全,问责不够。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一是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虽然江苏诚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缺乏刚性 制度推动。信用信息的共享、采集、保存、披露,以及 信用评价、信用服务等缺乏具体制度。制假售假、坑 蒙拐骗、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以及骗取贷 款、非法融资、逃避债务等行为在一些地方、行业依 然存在,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 众的利益。二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升。市场执法 中,部分执法人员素质偏低,不熟悉法律法规,不精 通执法程序、执法要求及有关调查取证等专业知识。有的重罚轻纠,甚至只罚不纠,有的重实体、轻程序,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基层执法 中存在权责不对等现象。镇街基层政府直接面向客 商提供政务服务,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无权 监管,但又承担着属地责任,权责不对应,导致大量 市场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纠正。三是企业负担仍然 过重。目前,江苏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减少 收费项目,企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但企业在政府性 基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有企业反 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实行捆绑式参 保缴费,且单位需承担的缴费比例高,加大了企业生 产经营成本。

社会活力未有效释放。首先,社会组织的作用 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和社会 管理缺少固定渠道,没有有效形成行政机关与社会 组织“功能对接,能力互补”的工作体制机制。社会 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能力不足。对 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督不够,多数社会组织职能单 一,不少行业的行业自律、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 政策以及行业争端协调等缺乏社会组织的有序参 与。其次,商事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除 了有关法律对行政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 法,以及价格决策、城市规划、环境评价等领域的商 事主体参与有原则性要求外,其他领域尤其是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方面,商事主体参与度低,形式化明显,政策制定与企业需求脱节。最后,区域 管理一体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江苏在区域一体化 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没有形成资源要素 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社会公 共事务管理机制。区域发展中投资与贸易、资源配

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环境治理、发展规划等

公共问题的涌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冲突,影响 了区域和谐发展。

三、加快建设江苏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营造公平自由快捷的法治化 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营商环境法治化 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和建议:

完善营商地方立法,构建平等统一规范的营商 制度体系。完善的营商法律体系是促进市场主体守 法经营、依靠规则和法律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障。针对当前营商环境立法滞后、缺乏整体制度设计的 状况,建议加强营商环境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着力 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制度框架。一是抓紧制定 《江苏省开发园区条例》。目前,开发区已成为江苏 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外商投资的 密集区,但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统一、管理权限不明 确等问题。建议加快《江苏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调研修改进程,将经济技术开发 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各类园区纳入 《条例》调整范围,明确开发园区的法律地位、管理 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权限等,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 机制,建立公正法治的市场环境。二是抓紧制定《江 苏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自主创 新的动力之一。建议加快制定一部覆盖知识产权各 个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促进与激 励、保护与管理,职务知识产权的处置及侵犯知识产 权的法律责任等做出详细规定,加快形成符合省情 的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三是抓紧制定《江 苏省促进诚信建设条例》。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已成 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诚信建设是营商环境建设 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政府及各类主体 在诚信建设中的责任,加强信用监管,强化对守信者 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行 为规范。四是抓紧制定《江苏省互联网安全保护条 例》。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等 方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快速发展,建 议加快网络安全保护立法,建立网络安全基础性制 度,推动落实网络有关实名制度,强化商业网站管 • 研究报告

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加强对网络虚拟人口、虚拟社区和网上重点人员、组织的实时动态管控。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和持续保持有效的政 府治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促 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也是建设法治化营 商环境的根本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是目前 经济社会领域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 此,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 级间的关系,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 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压减和规范行政审 批事项。江苏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 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项目多、手续繁、收费高”等 问题。必须继续着力清理涉及实体经济、民间投资 和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各 类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 审批事项,特别是与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 审批事项。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和目录管理 制度,明确审批项目的构成要素,并从事项名称,实 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构成要素入手全面深入 推进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理顺行政审批流程,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受理、审核、监督制度,加强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事项的后续监管。提升政府 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府服务,提供充裕的公共产 品、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使创业创新过程更顺畅,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以提高政务透 明度、政府工作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为目标,创新政府 管理服务方式,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和范围,使企业 规范经营受保护,政府服务管理受监督。规范优化

服务中心运行,逐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

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积极 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体化 管理模式,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 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 健全统一规范、上下衔接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 化政府职能配置。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解决好政 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自治功能。借鉴上 海自贸区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 度,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 业、领域、业务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更 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进 一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优化政府机构设 置和职能配置。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优化行政权力纵向配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 层的优势,把一些确需审批、处罚的,以及量大面广、地方能够承担、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管理事项,坚 决下放给地方。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压缩省市两级执法力量,充实 县区一级执法力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 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推进执法 重心下移。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 活力。市场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运作是营商主体从 事营商活动的基础,市场愈发达,营商活动就愈频 繁。要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为

2016

目标,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用政府权力的 “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加快市场准入制 度改革。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拓宽民间投 资的领域和范围,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按 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公 司登记制度,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 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 “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 登记制,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通 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由工商行政 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积极推进市场监管 体制改革。整合规范市场监管执法主体,推进城市 管理、文化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相对集中 执法权。由基层监管的事项,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主 要行使市场执法监督指导、协调跨区域执法和重大 案件查处职责,原则上不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执 法队伍。设区的市,市级部门承担执法职责并设立 执法队伍的,区本级不设执法队伍;区级部门承担执 法职责并设立执法队伍的,市本级不设执法队伍。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执法。建立科学监管的规则和 方法,切实解决不执法、乱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建立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违法经营者黑 名单制度,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 序和制度建设,健全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案件调查与 行政处罚决定相对分离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行 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行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 奖励及行政和解等非强制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加强信息化监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 现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建立产品质量溯源管理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是促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市场 活力和创新动力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健全信用法规 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加强对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处理、公开和应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完善市场主体 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和共享 交换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完善各行业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和“红黑名单” 发布制度,健全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建立各类市场主体产品安全、质量信用档案,完善重

点产品安全追溯体系。

运用多元化社会治理方式,营造护商安商的良 好社会环境。生活安定、社会稳定是法治化营商环 境的必然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 条件下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 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 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使各种矛盾得到制度性的合理 解决,法律得到切实遵守,为营商主体提供稳定的发 展预期。一是提高社会自治和参与能力。加快培育 发展社会组织,特别是经济类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 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重点培育具备多元化市场服务功能的行业协会、商 会等社会组织,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 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 和去垄断化,加快社会组织特别是中介机构的脱钩 改制,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人员、财务等 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二是有序扩大公众参与。公 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健全公众参与政 府治理法律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经济治理与 规则构建中来,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广泛的 社会基础。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完善 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听 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后评价制度等重大行政 决策程序公众参与制度。健全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 督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完善舆论民意表达 机制、反馈机制,提高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机制。突出社会评议,通过公开述政、网络问政、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价等 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公众评价机制。三是构建多层 次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针对当前涉企矛盾纠纷大 量增多的实际情况,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 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 机制。完善调解和仲裁机制,通过便捷的非诉讼方 式解决商事纠纷。探索建立劳资、环保、医患等各类 纠纷的专业调处机制,有效整合专业调解和社会调 解资源。加强仲裁机构建设,维护仲裁机构的独立 性和专业性。加大对民商事仲裁法律制度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仲裁在化解民商事矛盾方面的优 势,对纠纷比较突出的行业,建立专业仲裁平台。

(课题组组长:马太建;成员:丁淑渊、汪立生、褚 志霞)

责任编辑:戴群英

第三篇: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打造示范样板区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聚力打造示范样板区

9月12日下午,曹妃甸区政府和市营商办共同组织召开了聚力打造曹妃甸区“四最”唐山营商环境品牌示范区、样板区工作推进会议。市优化营商办主任、市编办主任黄敬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曹妃甸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广秋,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韩顺宏出席会议,区直、园区、场镇65家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会议。曹妃甸新城、区行政审批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农场等单位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为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打造曹妃甸区“四最”唐山品牌的示范区和样板区,特制定工作推进方案,确定推进全面落实管理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12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实现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工作目标。

黄敬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今天的曹妃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并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更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共同研究,形成合力,进一步抓优、抓强。曹妃甸区作为全市、全省发展的重点,更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提上重要日程。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要有大决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刀刃向内的魄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发展动力;坚持大视野,要放眼全国,对标先进地区,瞄准前沿动态,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推陈出新、常抓常新,做到“吃透上级的,立足实际的,借鉴他人的,开创自己的”;要有大的魄力,示范区、样板区,关键就是要先行,只要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就要大胆闯,大胆试,不要怕困难。瞄准一流,竖起标杆。对照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国示范的目标,我们要高水平规划,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从整体上搞好顶层设计,完善体系架构,把平台搭建好、把制度设计好,做到平台最优、功能最强,动态跟踪、动态调整,精准出击、精准施策。要在集中行政许可权、建立行政审批局方面进行深化,要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高标准推进,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坚持六个“一律取消”,大力精简证明材料,继续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模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厘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强化日常监管;高质量服务,要创新开展“四化六减”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要认真研究,落实好135办结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创造出政务服务的“曹妃甸”速度。要发挥“店小二”精神,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协调联动,全力推进。要持续用力、积极推进,市里的规定动作要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区里的创新举措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市营商办将全程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会议强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落实6.23、8.7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国家、省、市对我们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要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确保逐一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的走样和变通。按照“审批事项最少”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扩大审批权限,实现区内事区内办。要围绕“减、并、省、争”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减,即减少审批事项,第一时间落实国家和省市要求,做好事项的取消工作;并,即合并审批事项,将同一事项的不同阶段审批归并到一项。省,即能够通过其他方面证明的审批事项,不再办理。争,即积极争取省级、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到曹妃甸区。按照“收费标准最低”的要求,进一步减少收费事项,降低收费标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在全市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对收费事面进行再梳理,能取消的及时、坚决取消;全面建立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坚决清理取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生活的收费,区管范围内,要按照最低标准收取相关费用。对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技术性审查费用,全部由曹妃甸区财政承担。按照“办事效率最快”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各项工作提效提速。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梳理审批事项、审批流程,推进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措施,重点做好三减,即减环节,减要件,减时限;对照135办结制,再次对办理时限进行压缩,大幅提高即办件比率。按照“服务水平最优”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打响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曹妃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围绕标准化创建工作,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五项改革措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围绕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以及135办结制、“五零承诺服务制度”,“争当店小

二、打好服务牌”等工作制度,以贴心、贴近的服务争创曹妃甸服务品牌;深入挖掘曹妃甸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亮点,在重点媒体方面展开宣传攻势,把曹妃甸“四最”品牌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会议要求:曹妃甸区必须以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认识自觉和雷厉风行、势必一流的行动自觉回报市委、市政府以及市营商办的鼎力支持。一是曹妃甸区各审批监管部门、园区和场镇要及时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结合自身职能,理出问题,就如何按照“四化六减”要求,研究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下周三前向曹妃甸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做出汇报;二是曹妃甸区营商办要对照此次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针对目前工作推进情况找出工作短板,提出应对措施,向常委会做出书面汇报;三是宣传部要每周推送一期反面典型案例报送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四是区委、区政府两个督查室要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检查作为督查工作重点,全程跟踪督办;区纪委、监委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进行监督监察。

第四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任务

1、对于已“落地落户”的不动产抵押登记,材料齐全的,办理时限压缩为2个工作日,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2、对于企业不动产抵押登记,只收取登记办理必要的材料,简化了之前办理抵押登记要求的抵押声明、询问笔录、企业章程和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共四项材料。既节省了群众准备材料的时间,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3、企业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允许以抵押双方的抵押物价值确认结果代替抵押登记审批项目的不动产估价报告书,减少抵押双方申请人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和费用。

对涉及企业的房屋产权和土地抵押续贷申请,合并办理抵押权注销和再次抵押,对剩余抵押价值,可直接办理二次抵押。

4、

第五篇:税务局:聚焦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

税务局:聚焦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

春天悄然至,幸福来敲门。2019年2月,小微企业纳税人迎来了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的首个征期。为确保广大纳税人能够及时享受减税降费红利,连日来,税务局多管齐下提升服务质效,切实保障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新个人所得税法等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税收政策“及时提醒”

让纳税人了解税收新政

“年前就接到税务局的电话通知,告诉我们能够享受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新年上班第一天,又有工作人员上门辅导,真是太体贴了!我要给税务局干部点个赞。”龙泉市某会司会计对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连连称赞。

自减税降费新政推行以来,税务局积极开展“百人千户企业”纳税人大走访活动,向各行各业尤其是重点税源行业,宣讲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税等税收新策,并通过龙泉电视台、今日龙泉报、以及微信微博、税企微信群等平台推送新政策解读,并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咨询专窗,打造全方位宣传模式,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分行业、分规模对小微企业进行走访,现场“面对面”解决涉税疑难,注重走访质量,确保“走访”不“走秀”,最大程度回应纳税人需求。此外还将减税降费税收新政宣传落实率作为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月末对各税源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并通报。截止目前,该局已举办减税降费宣传辅导18场次,累计有3200余户纳税人参与。

“做好减税提醒服务,把减税降费红利送到每位纳税人手中,是我们税务干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税务局纳税服务股股长叶永星说道,“多方位的宣传让我们的政策落实更有实效,让纳税人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税收红利,让普惠性税收优惠做到了真正‘普惠’。

辅导培训“及时跟进”

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

形式多样的纳税辅导也赢得了纳税人的认可。“税务局的辅导培训我就参加了2次,每次都有新的收获。税务局的干部讲解得非常仔细,政策一听就懂,软件一用就会,真是太好了!”龙泉市某企业负责人握住税务干部的手如是说。

“为了让改革红利在新年就走进千家万户,税务局坚持便民、惠民原则,发挥“线上+线下”联合宣传辅导作用,通过“线上”提供24小时“微保姆”在线服务,“线下”成立减税降费服务小分队上门辅导,着重讲解小微企业、初创科技企新业标准及税收优惠新策等,通过“面对面”集中培训、“点对点”重点辅导、“心连心”耐心解读,真正让纳税人从‘似懂非懂’到‘真懂会用’,及时帮助企业了解税收政策,用好税收政策。

“我是做餐饮的,每天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生意有时看似红火,但是除去成本后的实际利润并不可观。刚才培训会上工作人员对我说,像我们这样的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已经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去年我们店缴税2万多元,如果将同样的情况放在今年,我们将不需要缴税!别小看这点钱,我可以用它补贴水电费,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实惠!”龙泉市某菜馆的老板听了税务干部的政策解答后兴奋地说道。

减税降费“及时兑现”,让纳税人喜获“真金白银”

“减税降费的红包真是太实惠了!”前来税务局办税大厅办理业务的纳税人小柯感叹到。新年伊始,诸多减税降费政策施行,2月初,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实施已满月,减税降费效果开始在各领域初显。

龙泉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青瓷、宝剑“两特”产业是这次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的受益大户。为使减税降费变为“真金白银”,税务局根据第一时间启动税款所属期为1月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退税工作。本次退税涉及全市1600多户纳税人的4514笔税款,近400万元,税务干部通过电话或上门一一通知纳税人,目前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得到精准落地,各类符合条件的市场经济主体乐享政策“大红包”,“税务力量”助推全市经济在既定轨道健康运行。

“发挥税收政策作用,落实减税降费,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局主要负责人潘黎松表示,我们将借此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梳理解决各类税收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民营企业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又快又好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增活力再添动力再做贡献。

下载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三大目标定位打造六最营商环境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全面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关于全面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材料范文XX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工作......

    提升服务效能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周育 2018年是全面贯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十三届市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 “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

    某市推广智慧体育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某市推广智慧体育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工作汇报2022年××市在参与“××省体育惠民消费季”活动试点的市当中,我市25家企业所属的72家门店参与试点工作。根据消费券核销率及政府......

    2019年区发改委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材料

    2019年区发改委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根据工作安排,下面我就区发改委关于建设“四最”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主要职责根据《**市XX区建......

    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5篇模版)

    精品学习文档 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按......

    领导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讲话[共5篇]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意见。一、拉高坐标,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5篇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意见。一、拉高坐标,经济运行实现了稳收官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一流程 规范登记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共5则)

    统一流程 规范登记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钦州市工商局 钦州市工商局切实落实自治区文件精神,精心组织,深入贯彻,根据实施方案和登记标准要求,有效开展同城化登记工作,通过落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