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附件五
西藏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了引导各二级学院(含部、中心)准确把握审核内容中各个项目、审核要素及审核要点的内涵,每个审核要素设计了若干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院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成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今后如何改进?”等6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引导性问题不具有限定性,可针对学院的具体情况,结合学院特色,进行写实性的撰写。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院落实和呼应学校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举措是什么?学院的发展规划是否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
(2)学院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院在落实和呼应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培养目标
(4)学院专业培养目标及标准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学院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校专业培养总目标,是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5)教师和学生是否熟知培养目标,并清楚自己从事的活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6)培养目标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价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7)学院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学院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8)学院是如何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效果如何?(9)学院在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0)学院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1)学院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2)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13)学院外聘教师(援藏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
(14)学院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
(15)学院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效果如何?(16)学院主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如何?学院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17)教师能否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18)学院教师在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9)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0)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21)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级以上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22)学院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如何?学院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如何?
(23)教师是如何发挥好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者作用的?(24)学院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25)学院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情况如何?结合本院实际,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6)学院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7)学院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28)学院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设施
(29)学院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资料室等)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30)学院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31)学院将自身创收经费用于教学管理和建设情况如何?使用效益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32)学院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3.2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3)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健全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如何改进?
(34)学院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有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5)新建专业的建设成效如何?新建专业是否有学科支撑?学院如何充分保障新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36)学院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37)学院的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审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3.3课程资源(38)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39)学院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40)学院有没有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
(41)学院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42)学院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3.4社会资源
(43)学院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4)学院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
(45)学院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46)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47)学院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48)学院是如何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效果如何?
(49)学院在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哪些成效?(50)学院在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51)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52)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53)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54)学院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55)学院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56)学院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57)学院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 如何改进?
4.3实践教学
(58)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59)学院建立了哪些专业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的条件与资源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60)学院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开设情况如何?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的比例如何?
(61)学院实验室开放情况如何?开放的实验室占实验室的比例如何?学院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62)学院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的?(63)学院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的?近3年参加校毕业论文(设计)评优与抽检情况如何?
(64)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65)学院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66)学院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
(67)学院学生参加国内外交流访学的情况如何?(68)学院在第二课堂建设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69)学院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70)学院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71)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如何?
(72)学院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73)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74)学院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该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75)学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工作?效果如何?
(76)学院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77)学院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78)学院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79)学院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院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80)学院是否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学生考试违纪现象是否不断减少?
(81)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大学英语四六考试、藏文等级考试通过率)、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学习效果如何?
(82)学生本科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体质测试达标率等情况如何?
(83)近三年学院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院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84)学院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5.4就业与发展
(85)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近3年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
(86)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学院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87)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8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89)学院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0)学院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91)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92)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 人员落实?
(93)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94)学院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95)学院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学生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96)学院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效果如何?(97)学院是否形成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98)学院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99)学院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例如: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的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制度?
(100)学院是否按学校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02)学院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103)学院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104)学院在质量改进中是否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改进?效果如何?
(105)学院教师是否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改进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106)学院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7.思想政治教育 7.1保障机制
(107)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否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08)学院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效果如何?
(109)学院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使用情况?成效如何?
(110)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7.2教育内容
(111)学院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情况如何?成效如何?
(112)学院如何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8.自选特色项目
(113)学院的办学特色有哪些?
(114)学院师生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办学特色的?(115)毕业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各方是如何评价学院办学特色的?
(116)学院在凝炼特色、保持特色和不断改进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效果如何?
第二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服务于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作用,不具有限定性。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4)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是如何体现的?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总目标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学校师生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
(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落实到位的?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效果如何?
(3)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本科教学的?有哪些具体重视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及效果如何?
(4)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
(5)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师生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中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的情况如何?
(6)来自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及承担任务情况?(7)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
(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聘任海外、境外或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能力与效果如何?
(6)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学校有无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项目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制度措施如何?执行效果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 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本科教学倾斜?是否将体育、艺术教师组织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及艺术竞赛等纳入薪酬分配体系计算工作量?有何长效保障机制?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比例如何?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近三年学校教学经费变化情况?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学校是否制定落实“三个优先”的制度和具体措施?(“三个优先”是指新增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新增生均拨款优先用于学生培养,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有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是否将学校体育、艺术、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学校教育经费预算内?是否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校综合运动会、课外体育活动与业余训练?是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 作?学校开展艺术活动专项经费?是否有国防教育专项经费?
(4)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与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优秀要求相比较如何?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体育场馆设施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状况如何?优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程度如何?
(5)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求?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使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近年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何总体设计与推进措施?实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5)学校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程度如何?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学校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有无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3)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4)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5)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激励学生投入学习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6)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7)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何具体对策?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提供了哪些组织与条件保障?(6)是否为特异体质学生提供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7)学校是否建立学生指导与服务的评价反馈机制?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指导与服务的具体评价如何?
(8)学校建立了什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效果如何?(9)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 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是否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纳入评价体系?
(5)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毕业生就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3)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学校对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及实施效果如何?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体系结构怎样?(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学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如何?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无推进二级院系教学状态评估常态化?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有无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 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自选特色项目】
学校有无特色化办学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是否建立特色项目的培育、推广机制?成效如何?特色项目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的支撑程度如何?特色项目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成效如何?
第三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附录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服务于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性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这些问题适当综合或增减,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不必一一作答。
1.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 培养目标
(4)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5)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6)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7)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8)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9)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
(10)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11)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12)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3)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4)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15)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16)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 教育教学水平
(17)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18)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19)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20)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21)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 教师教学投入
(22)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22
(23)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24)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25)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26)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27)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28)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9)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30)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31)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32)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33)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34)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35)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6)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37)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38)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 教学设施
(39)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能否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 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
(40)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41)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2)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43)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44)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45)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6)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47)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 课程资源
(48)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49)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50)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51)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52)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5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54)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 教学改革
(55)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56)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57)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58)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 课堂教学
(59)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60)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61)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62)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3)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实践教学
(64)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65)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66)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67)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68)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9)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0)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7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7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7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7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75)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76)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77)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78)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79)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80)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81)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82)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83)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84)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85)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86)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如何?(87)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88)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就业与发展
(89)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90)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91)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92)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9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94)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另外,《黑龙江省地方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中在“5.4就业与发展”审核要素中增加了“学生创业创新情况”这一审核要点。其引导性问题建议为:
学校在贯彻上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学生实际创业创新参与情况?效果如何?
6.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5)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96)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
(97)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98)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99)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 质量监控
(100)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101)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102)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103)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04)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105)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6)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107)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108)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09)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110)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111)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112)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第四篇: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了准确把握审核内容中各个项目及要素的内涵,每个审核要素设计若干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性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
1.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 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教师和学生是否熟知培养目标,并清楚自己从事的活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
(3)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价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采取了那些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2)学校是如何确保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的?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3)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兼职(境内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 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3)教师能否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及分类考核办法?效果如何?
(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 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3)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4)教师是如何发挥好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者作用的?(5)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2.5教师教学业绩成果考核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 效果如何?
(2)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校是否设置了类似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专门机构,为教师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与帮助?效果如何?
(3)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4)学校教师教学成果考核办法实施情况?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5)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1)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3)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4)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 教学设施
(1)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2)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3)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健全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如何改进?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充分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 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是多少?(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4)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是如何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效果如何?
(3)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4)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是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条件与资源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4)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的?
(5)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近3年参加省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情况如何?
(6)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2)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如何?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
(3)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该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
(3)学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工作?效果如何?
(4)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5)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6)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学校是否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考试违纪、抄袭作业等现象不断减少?(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学习效果如何?(4)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
(5)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就业创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近3 年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
(3)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5)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6)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创业基地建设情况、毕业生创业及发展情况? 6.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
(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 质量监测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和专业评估制度?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形成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全员参与质量检测的良好氛围?
(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例如: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的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4)学校教师是否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改进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5)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7.自选特色项目
(1)学校的特色有哪些?
(2)全校师生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学校特色的?
(3)毕业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各方是如何评价学校特色的?(4)学校在凝练特色、保持特色和不断改进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效果如何?
第五篇: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模版)
附件3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
题
为服务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何规划和开展的?下一步如何加强?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是如何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
(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3)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4)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师生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国(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级别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有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4)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学校的办学条件指标能否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的合格要求?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求?(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好的做法?效果如何?
(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 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什么?学校是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8)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如何重点加强与改进?
(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情况如何?学校制定了什么激励政策?如何统筹支持“互联网+”、机械创新、电子设计、原创动漫、工程训练、临床技能、电子商务等大学生竞赛?
4.4 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5 创新创业教育
(1)学校如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效果如何?
(2)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独立成立机构并形成培养体系?还是融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并使其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企业家报告等情况?
(4)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建设情况,校企联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5)“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如何?有何激励政策?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作业抄袭、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如何?(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5)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近三年来本科生取得了哪些创新创业成果?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的情况如何?
(7)近三年来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及有关成果、申请专利的情况如何?
5.4就业与发展(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是否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