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

时间:2019-05-13 07:0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

第一篇: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

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

本释义是针对审核项目和要素的解释,其相应要点的内涵要求已含在项目和要素的解释之中。

审核评估范围:项目(6+1)、要素(24)、要点(69)

一、定位与目标

包含三个要素: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主要指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

要素1: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含两个要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学校办学方向和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要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强调发展规划应能体现学校的所生所长的区域(行业)优势和趋势,并应把学校服务的区域和功能用阶段目标明确出来(写实)。

引导性问题:(1)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3)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什么?(4)学校发展规划如何体现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5)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可度如何?(6)学校在办学定位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要素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含两个要点: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培养目标包含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对所拥有的每一个专业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要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要求,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如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引导性问题:(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要求?

(2)学校的每个专业是否都有清晰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总目标相符合?

(3)教师和学生是否熟知培养目标,并清楚自己从事的活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

(4)学校是是否对培养目标进行评价?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培养目标?

(5)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是否有业界人士和学生参与?他们是如何参与的?作用如何?

(6)学校在培养目标制定、评价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包含三个要点: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主要考察学校能否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考察保障教学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考察职能部门服务于教学工作的情况,特别应关注师生对职能部门服务的满意度。

引导性问题:(1)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如何?有何政策与措施保障?

(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

(3)学校是如何确保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的?是否形成了重视本科教学的文化氛围?如何体现?

(4)学校教学中心地位是如何体现与保障的?

(5)学校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的?

(6)学校在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二、师资队伍

此项目含四个要素: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投入;教师发展与服务。

要素1:数量与结构

数量与结构含两个要点: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应重点考察学校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师资队伍要在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结构合理,符合学校的定位,适应教学的需要,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否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得到有效落实。

在考察师生比时,不仅应看学校总体比例,更应分析各专业的满足度。考察师资队伍不仅看现状,也要看发展态势。引导性问题:(1)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学校以及下属二级教学单位是否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

(5)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2: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水平含两个要点: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专任教师是指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是教师职称系列,也含其他系列的人员。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重点考察学校教师的整体情况,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除听课外,可分析教学内容、试卷水平、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还要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多方面情况。

师德师风考察时不仅看学校是否有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重点还要看实施效果如何;要考察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等情况,要看大多教师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

引导性问题:(1)学校主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如何?

(2)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3)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如何?(4)学校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5)教师能否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6)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教育教学投入

教育教学水平含两个要点: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考察时应关注学习是否有保障及推动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机制和政策;是否有推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措施,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教师是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的关系,将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带进课堂。应该注意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否投入到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应重点考察教师的参与面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

引导性问题:(1)教师是否能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2)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

(3)教师能否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能否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际效果如何?(5)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4:教师发展与服务

教师发展与服务含四个要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情况;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专任教师国内外访学情况。应关注学校是否重视教师职业发展,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创造良好环境。政策主要考察:一是看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在组织机构和培训经费上是否有保障,是否采取“导师制”“助教制”有效措施;二是看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措施促使教师脱产或在职“充电”。

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否重视教师发展?如何体现?(2)学校是否设置了类似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专门机构,为教师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与帮助?

(3)学校是如何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的?

(4)学校是如何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的?(5)学校是否明确了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实施效果如何?

(6)学校是如何改革薪酬分配办法?分配政策是如何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的?

(7)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三、教学资源

此项目含五个要素: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课程资源;社会资源。

要素1: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含三个要素点: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应关注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校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合理比例;是否有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应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逐年增长的机制;教学经费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是否有强化经费管理的规范性措施,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

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如何重视教学经费投入的?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

(3)学校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4)学校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是否将新增经费的50%以上用于实践教学?

(5)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年度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6)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含三个要点: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设施、课堂教学设施和辅助教学设施等。实践教学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课堂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学、语音室、计算机房等;辅助教学设施主要指与教学有关的公用设施,例如图书馆、校园网、体育场馆等。

应重点看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学校是否有政策措施推动教学设施利用率的提高,为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科研训练等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在考察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时,要在数量达标的基础上,看设备利用率和伴随行业技术发展情况的设备更新率;对于图书资料,既要考虑数量,也要考察过时书籍淘汰情况和学生利用情况。

引导性问题:(1)学校的实验室建设能否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实验场地、仪器设备以及管理模式可否满足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的需要?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如何?

(2)学校是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条件与资源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3)学校的课堂教学设施是否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能否适应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4)学校的辅助教学设施能否保障服务于教学,优先用于教学,方便师生使用?体育场馆、图书馆、校园网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5)学校辅助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含三个要点: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看学校是否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是否有专业设置标准,是否有调整程序,是否有专业动态机制,专业结构合理。二是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反映培养目标要求,不应随意变动,有相应的稳定性,特别应关注实践教学的要求是否达到了教育部规定。三是对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新办专业(少于三届毕业生的专业)有什么具体的建设措施。应注意,学科建设不等于专业建设,不能用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要主动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否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

(2)学校对专业设置是否有严格的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如何?(3)学校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4)学校是如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

(5)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6)新建专业的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教学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发展态势如何?

(7)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4: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含三个要点: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

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应关注学校是否加强了课程资源建设,是否有课程建设规划及建设标准,是否有措施,是否有经费,是否有成效,是否开发了一批优秀课程与教材,以及是否形成了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的高水平教学资源。必修、选修等课程比例是否合理,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否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

(2)学校是如何保障课程资源建设的?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秀课程?

(3)学校是如何加强教材建设的?是否建成了一批优秀教材?教材选用程序是什么?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是如何将学科与科研资源及时有效地转换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有什么政策与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6)学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5: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含三个要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措施与效果;共建教学资源情况;社会捐赠情况。

考察重点关注学校是否有整体推进措施,积极开拓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否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享教学资源、积极开拓社会捐赠渠道等,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更多资源。

四、培养过程

此项目含四个要素: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要素1: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含四个要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及推广应用。

应关注学校是否形成了符合学校要求的、目标清晰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落实;学校是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能发挥示范作用。

引导性问题:(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是如何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效果如何?(3)学校是如何开展培养模式改革的?取得了什么成果与成效?

(4)学校是如何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取得了什么成果与成效?

(5)学校是如何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取得了什么成果与成效?

(6)学校是如何开展教学管理改革的?取得了什么成果与成效?

(7)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要素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含五个要点: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情况;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小班化教学及分层分类教学情况。

考察要素应关注学校是否对每门课程都制定了课程大纲,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是否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到科研服务于教学;是否重视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是否落实了高教三十条提出的推进教学方法创新要求,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否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此外,还应重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评价,充分发挥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引导性问题:(1)学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是如何处理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的?(3)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是否有业界人士和学生参与?他们是如何参与的?

(4)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环节是否都能得到落实?(5)学校是否建立了培养方案的监督执行和评审制度?该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6)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如何?如何评价?

(7)学校的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审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含三个要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实践教学考察关注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是否足额开出,应关注魅族实验人数,已确定保障实验教学效果。

实习实训关注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实习和实训经费是否有保障,新增教学经费是否首先投入实践教学,采取什么措施保障实习实训时间,效果如何等。还需制定实习实训方案,胜任的指导人员。

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下乡等有组织的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是指不同类型学校或专业在毕业前结合专业教育所进行的综合教育环节,如毕业设计、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院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

引导性问题:(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与建设效果如何?

(2)学校是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如何?(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的?

(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的?(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4: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含三个要点: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考察要素学校是否建立并完善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支持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是否注重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激励;是否利用学科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环境,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否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否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跨校和跨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等。

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

(3)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效果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五、学生发展

此项目含四个要素:招生及生源情况;学生指导与服务;学风与学习效果;就业与发展。

要素1:招生及生源情况 招生及生源情况含两个要点:学生总体生源状况;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考察学校是否高度重视招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学生,提高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报考率等指标均能反映生源情况。

引导性问题:(1)学校总体生源数量、质量和结构情况如何?(2)学校各专业生源数量、质量和结构情况如何?(3)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4)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如何?

(5)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6)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2:学生指导与服务

学生指导与服务含三个要点: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考察学校是否关心每个学生;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机制。学生服务还应考察学生学习指导、专业选择、课堂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贫困生资助等方面的服务机构与服务质量,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是否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

引导性问题:(1)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该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学校如何保障这种体系运行的持续性和有效性?(2)学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工作?效果如何?

(3)学校教师如何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学校如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学风与学习效果

学风与学习效果含三个要点: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对学风考察应关注学校是怎样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学校应有规章制度、组织保障等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环境和氛围。

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德”是在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上,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信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智”主要体现在学业成绩上,通过考察试卷水平、论文质量、实践环节、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就业岗位等方面反映出来。“体”学生身心健康。“美”主要看学校是否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是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满意度主要考察是否能够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感受,建立了学生对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评价机制,以此作为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引导性问题:(1)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学校是否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考试违纪、抄袭作业等现象不断减少?

(3)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如何?(3)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如何?

(5)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与专业培养要求相符合?(6)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如何?

(7)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4:就业与发展

就业与发展含三个要点: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毕业生创业情况。

考察学校采取了那些有效措施来推动就业工作,就业率、就业质量如何;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友或友人部门的跟踪、反馈机制。就业率可统一规定为初次就业率。就业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通过毕业生就业方式,了解岗位分布、就业面向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如何;三是就业岗位适应性与发展机遇如何;四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

引导性问题:(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

(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3)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建功立业的?(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生的专业发展是否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如何评价?

(7)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六、质量保障

此项目含四个要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

要素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此要素含四个要点:质量标准建设;各系(院)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考察点一是学校确定课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二是学校提供了相应的财、物条件保障;三是学校有组织保障机构;四是学校有效开展了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及时收集教学信息;五是学校能及时反馈信息,调节改进工作。

引导性问题:(1)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是什么?

(2)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3)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如何?是否进行定期评价?如何评价?

(4)学校是否具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并明确各组织机构与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职责以及相互关系,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职责到位、顺畅高效地开展?

(5)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6)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2:质量监控

此要素含两个要点: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关注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价、评学制度;是否开展了自我评估,包括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和学校二级学院(系)评估等;还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引导性问题:(1)学校是否规定了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过程,并采取有效方式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是否定期开展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和学校二级学院(系)的教学工作评估?

(3)学校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和已参加的外部专业评估的情况如何?

(4)学校是否形成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5)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3:质量信息及利用 此要素含三个要点:各系(院)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否把常态监控的信息和自我评估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引导性问题:(1)学校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的内容、途径及方式是什么?

(2)学校是否建立了制度,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例如: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

(3)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与途径是什么?是否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情况如何?

(4)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5)学校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6)学校是否还用其他方式在不同层面与范围内发布人才培养质量信息?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如何?

(7)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要素4:质量改进

此要素含两个要点: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针对目前学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有效纠正与预防措施。重点察看学校是否有组织机构负责质量监控;是否有政策和经费保障质量;是否有推进质量改进的合适途径和有效方法。

引导性问题:(1)学校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机制是什么?(2)学校是否针对潜在的教学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将会导致质量问题和形成薄弱环节的根源,防止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薄弱环节?

(3)学校是否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导致质量问题和形成薄弱环节的根源,防止再次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薄弱环节?

(4)学校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实施质量改进,并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5)学校教师是否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改进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6)学校是否针对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7)学校是否针对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8)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七、自选特色项目

学校在以上六个项目之外,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自行选择特色鲜明的项目,作为补充审核的内容。自选特色项目应该详细说明学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今后怎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

第二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服务于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作用,不具有限定性。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4)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是如何体现的?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总目标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学校师生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

(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落实到位的?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效果如何?

(3)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本科教学的?有哪些具体重视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及效果如何?

(4)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

(5)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师生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中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的情况如何?

(6)来自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及承担任务情况?(7)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

(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聘任海外、境外或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能力与效果如何?

(6)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学校有无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项目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制度措施如何?执行效果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 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本科教学倾斜?是否将体育、艺术教师组织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及艺术竞赛等纳入薪酬分配体系计算工作量?有何长效保障机制?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比例如何?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近三年学校教学经费变化情况?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学校是否制定落实“三个优先”的制度和具体措施?(“三个优先”是指新增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新增生均拨款优先用于学生培养,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有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是否将学校体育、艺术、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学校教育经费预算内?是否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校综合运动会、课外体育活动与业余训练?是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 作?学校开展艺术活动专项经费?是否有国防教育专项经费?

(4)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与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优秀要求相比较如何?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体育场馆设施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状况如何?优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程度如何?

(5)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求?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使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近年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何总体设计与推进措施?实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5)学校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程度如何?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学校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有无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3)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4)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5)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激励学生投入学习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6)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7)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何具体对策?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提供了哪些组织与条件保障?(6)是否为特异体质学生提供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7)学校是否建立学生指导与服务的评价反馈机制?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指导与服务的具体评价如何?

(8)学校建立了什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效果如何?(9)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 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是否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纳入评价体系?

(5)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毕业生就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3)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学校对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及实施效果如何?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体系结构怎样?(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学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如何?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无推进二级院系教学状态评估常态化?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有无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 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自选特色项目】

学校有无特色化办学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是否建立特色项目的培育、推广机制?成效如何?特色项目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的支撑程度如何?特色项目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成效如何?

第三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附录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服务于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性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这些问题适当综合或增减,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不必一一作答。

1.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 培养目标

(4)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5)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6)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7)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8)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9)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

(10)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11)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12)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3)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14)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15)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16)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 教育教学水平

(17)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18)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19)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20)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21)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 教师教学投入

(22)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22

(23)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24)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25)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26)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27)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28)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9)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30)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31)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32)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33)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34)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35)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6)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37)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38)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 教学设施

(39)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能否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 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

(40)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41)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2)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43)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44)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45)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6)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47)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 课程资源

(48)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49)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50)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51)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52)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5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54)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 教学改革

(55)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56)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57)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58)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 课堂教学

(59)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60)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61)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62)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3)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实践教学

(64)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65)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66)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67)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68)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9)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0)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7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7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7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7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75)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76)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77)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78)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79)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80)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81)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82)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83)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84)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85)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86)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如何?(87)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88)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就业与发展

(89)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90)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91)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92)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9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94)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另外,《黑龙江省地方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中在“5.4就业与发展”审核要素中增加了“学生创业创新情况”这一审核要点。其引导性问题建议为:

学校在贯彻上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学生实际创业创新参与情况?效果如何?

6.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5)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96)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

(97)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98)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99)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 质量监控

(100)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101)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102)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103)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04)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105)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6)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107)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108)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09)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110)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111)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112)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第四篇: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了准确把握审核内容中各个项目及要素的内涵,每个审核要素设计若干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性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

1.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 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教师和学生是否熟知培养目标,并清楚自己从事的活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

(3)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价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采取了那些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2)学校是如何确保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的?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3)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兼职(境内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 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3)教师能否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及分类考核办法?效果如何?

(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 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3)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4)教师是如何发挥好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者作用的?(5)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2.5教师教学业绩成果考核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 效果如何?

(2)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校是否设置了类似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专门机构,为教师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与帮助?效果如何?

(3)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4)学校教师教学成果考核办法实施情况?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5)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1)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3)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4)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 教学设施

(1)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2)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3)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健全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如何改进?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充分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 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是多少?(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4)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是如何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效果如何?

(3)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4)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是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条件与资源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4)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的?

(5)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近3年参加省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情况如何?

(6)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2)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如何?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

(3)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该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

(3)学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工作?效果如何?

(4)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5)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6)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学校是否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考试违纪、抄袭作业等现象不断减少?(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学习效果如何?(4)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

(5)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就业创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近3 年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

(3)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5)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6)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创业基地建设情况、毕业生创业及发展情况? 6.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

(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 质量监测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和专业评估制度?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形成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全员参与质量检测的良好氛围?

(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例如: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的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4)学校教师是否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改进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5)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7.自选特色项目

(1)学校的特色有哪些?

(2)全校师生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学校特色的?

(3)毕业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各方是如何评价学校特色的?(4)学校在凝练特色、保持特色和不断改进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效果如何?

第五篇: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模版)

附件3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

为服务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为准)的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何规划和开展的?下一步如何加强?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是如何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

(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3)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4)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师生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国(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级别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有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4)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学校的办学条件指标能否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的合格要求?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4)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求?(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好的做法?效果如何?

(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 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什么?学校是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8)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如何重点加强与改进?

(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情况如何?学校制定了什么激励政策?如何统筹支持“互联网+”、机械创新、电子设计、原创动漫、工程训练、临床技能、电子商务等大学生竞赛?

4.4 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5 创新创业教育

(1)学校如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效果如何?

(2)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独立成立机构并形成培养体系?还是融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并使其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企业家报告等情况?

(4)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建设情况,校企联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5)“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如何?有何激励政策?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作业抄袭、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如何?(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5)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近三年来本科生取得了哪些创新创业成果?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的情况如何?

(7)近三年来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及有关成果、申请专利的情况如何?

5.4就业与发展(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是否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下载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核评估审核项目、要素释义及引导性问题(整理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引导性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服务于学校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拟定相应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一般围绕学校......

    西藏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附件五 西藏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了引导各二级学院(含部、中心)准确把握审核内容中各个项目、审核要素及审核要点的内涵,每个审核要素设计了若干引......

    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西安科技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 建筑学系 2016年11月1日 1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2培养目标 (1)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2)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3......

    审核评估知识

    1.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

    审核评估内容简介

    审核评估内容简介 1.什么是审核评估? 答: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

    船舶内部审核-审核要素

    船务有限公司 SHIPPING COMPNAY LIMITED 体系管理-内审 附录6 船舶内部审核 ---审核要素 船舶审核具体方法、内容及步骤与岸基活动审核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船舶审核时要注意......

    项目审核程序

    项目审核程序图项 目 审 核 程 序 议 定 表1、项目申报:索要项目基本资料(见附件),向公司项目部门申报。2、初审项目:根据公司对项目要求初步审核项目可行性。3、项目方约谈:约......

    审核评估一点通word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审核评估一点通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审核评估一点通 目录 一、政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