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考核通识部分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业务水平考核
通识部分复习资料 2012年6月
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教育部按照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之中。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2011年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温家宝对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要无私奉献,二要满怀爱心,三要提高素质,四要教书育人。
7.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0.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18.《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9.《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0.《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坚持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德育为先,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2)突出能力为重,强化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3)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4)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2.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从整体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化了中国特色;二是突出了时代特征;三是体现了国际视野。
23.教育部关于落实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4.《纲要》指出: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
25.《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2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是: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8.“发展性评价观”遵循的理念: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9.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指出,选聘班主任突出考查以下条件:(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30.《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3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32.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体验性;(4)独特性;(5)问题性。
33.《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3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3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6.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群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等。这些原则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对搞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8.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9.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40.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教师的角色将发生以下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41.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4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4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44.为彰显张丽莉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授予张丽莉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勇于创新,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5.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46.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7.2011年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完美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48.4月10日,国务院公布《校本安全管理条例》,并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49.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章指出,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50.今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今年两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是两会关键词。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小学通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常态下,教师素质的发展遵循这样的轨迹,即由幼稚型→成熟型→专家型逐渐提升,呈 趋势。C A 螺旋上升 B 逐级上升 C 梯级上升
2.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属于学校 的规划,是对学校师资建设规划的具体落实。A 宏观层面 B 微观层面 C 主观层面B 3.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应本着“ ”的原则,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厘清专业定位,明确奋斗目标。A A点面结合、分类指导 B专家引领,个人为主 C统一规划,同步协调
4.应采取专业发展导向的,综合各种可能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建立教师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机制。C A 教师考核策略 B 教师评估策略 C教师评价策略
5.在情绪理性疗法的ABC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即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 A A B B C C 6.在现代家庭的生育、经济和情感功能中,最重要的是。A A 情感功能 B 生育功能 C经济功能
7. 具有去行政化、去权威化的特点,宽松的氛围、自由的表达,是集体产生“金点子”的必要条件。B A 世界咖啡屋 B 头脑风暴法 C 集体思考法
8. 反映了大千世界中一切在人内心深处轻重主次的地位。C A 伦理道德 B 精神信仰 C价值取向
9.师德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折射了社会改革的深层矛盾,是 的体现,网络社会资讯手段的发达、社会对教师的高期待值更凸显了师德问题。A A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B社会价值观单一化 C社会价值观世俗化
10.师德 是国际化的潮流,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都对师德有明确具体的规定。B A标准化 B 制度化 C 科学化
11.我国在2008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师德规范。C A 品德高尚 B尽职尽责 C教书育人
12.属于师德理想层面的高要求,如: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B A关爱学生 B甘为人梯 C语言规范
13.师德规范中有属于师德规则的底线要求,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B A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B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C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14.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师德表现出自觉性、、情境性、深远性的特点。B A回归性 B创造性 C不确定性
15.下列不属于校园合理辐射区域的是: C A与校园秩序和师生安全密切相关的校园周边区域; B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延伸至校外的空间;
C学校监护责任向家长监护责任转移之后的区域。
16.校园暴力的构成要素包含:空间要素、、心理要素、被害要素、行为要素。A A主体要素 B客体要素 C 区域要素
17.我国大陆地区,校园暴力具有明显的“外侵性”和“ ”特点。C A 伤害性 B阶段性 C师源性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6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侵权责任
1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B A 着眼预防,定罪从严 B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C 违法必究,从重处罚
20.14周岁以上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B A15 B 16 C17 21.“ ”发生的原因包括:中小学生都是弱小的未成年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暴力文化的泛滥、法律观念的缺乏。C A语言暴力 B校园伤害 C校园暴力
22.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年,南通市启动“南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C A 2003 B 2004 C2005 2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B A 精神健康 B心理健康 C环境健康
24.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基础是、尊重与共情。A A 真诚 B友爱 C热情
25.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组织形式。B 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B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C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26.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称作。A A师源性心理障碍 B外侵性心理障碍 C校园性心理障碍
27. 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交换意见、沟通情感、消除隔阂的有效手段。C A 谈话 B对话 C 谈心
2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次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B A 群体需要 B安全需要 C物质需要
29.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班学生,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教育性、发展性与A。A预防性 B针对性 C全体性
30.世纪之交,西方掀起的 将心理学的研究视点从以往关注心理障碍与疾病的研究转移到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A A积极心理学运动 B消极心理学运动 C 圈地运动
二、判断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2.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两者无本质区别。()3.个人幸福与职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既是广大教师的追求,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4.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应凸现个人目标。()
5.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当下基础,确定可能达到的长期发展目标,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6.“临床”一词源于医学术语“临床治疗”,其基本含义是一对
一、面对面的医患关系,强调亲临病床、直接观察、切实诊断、对症下药。(√)
7.个人自我指导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选择为实现目标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8.在进行自我审视时,积极评价应多于消极评价,客观评价应多于主观评价,同时,指向未来的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
9.管理时间就是管理生命,在时间管理的“产出与产能”中,最重要的是先处理好一些不紧迫的事情。()
10.生活追求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劳动态度不同,但最终所带来的教书育人的质效大致相同。()
11.教育和教师的责任虽然是有限的,但精心精致、尽心尽力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却是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必然担当。(√)
12.江苏首次尝试将师德与绩效工资挂钩,湖北推出全国首个Credit SPMS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全国引起热议。()
13.教师职业主要是“良心活”,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14.让师德走向崇高,要求教师个人立志教育,胸怀社会,重在修为,提升境界。(√)15.校园事故与校园暴力同属于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两者在性质、恶性程度、危害、后果、责任认定、处理程序、防治对策等方面差异不大。()
16.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区域,校外人员、教师或同学故意侵犯学生人身、精神以及财产,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可以公开审理。()
18.将校园暴力“事故化”的方式,客观上会回避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掩饰校园暴力现象的严重性,有利于校园暴力防治。()
19.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0.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2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其对象是学生的问题和问题学生。()2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23.小学儿童仅有生理需要,没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24.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心理辅导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辅导对象,不断强化其自尊自信,尽可能地帮助他实现自我成长。(√)
25.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生理因素、主观努力外,外在因素可以归纳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
26.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27.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可以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28.教师在宣泄情绪时,要遵守不损害自己、不影响他人的原则,要懂得职业需要我们有用表情掩饰情感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更积极的教育刺激。(√)29.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30.班级心理环境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其代号字母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30分)
1、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就要爱岗敬业,以下()现象不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A、把教师岗位看作是个人谋生赚钱的手段 B、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 C、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2、以下()现象说明教师是依法执教的
A、有偿家教 B、学生违反纪律告知家长 C、殴打违反纪律的学生
3、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这些都说明教师的这种职业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具有()A、爱国主义精神 B、奉献精神 C、开拓创新精神
4、夸美纽斯说:“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这句话说明对教师的要求是()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诚于中而形于外”,仪表风度是一个教师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师表形象,为教师职业增辉。以下哪种衣着是合适的()
A、淡妆上岗 B、穿拖鞋上课 C、佩戴手镯、手链、耳环
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妥的()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 B、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授之以渔 C、满堂灌,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7、健康的概念是指()
A、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B、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健康知识丰富、健康行为习惯好
8、除“四害”中的“四害”是指()
A、蚊子、苍蝇、麻雀、蟑螂
B、老鼠、狗、猫、蚊子
C、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9、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小时
A、10 9 8 B、10、9、9 C、9、8、8
10、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60%,运动心率应该是()A、160次/分 B、120次/分 C、100次/分
1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
A、世纪杀手 B、全身免疫系统紊乱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2、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AB型血,孩子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哪个?(C)A、B型
B、A型
C、O型
13、电脑的哪个部位辐射最强?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14、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每年3月的________。()A、第一周的星期一 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C、3月24日
15、教育学生当遇到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应该()A、服从指挥信号灯 B.、服从交通标志、标线 C.、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16、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是()A、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
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
C、当楼房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
17、发现有人触电时,在第一时间内应该()
A、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B、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 C、用手直接救人
18、运动创伤中重度擦伤不妥当处理是()A、冷敷法 B、抬高四肢法 C、热敷法
1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 5 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行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A A.道德信念 B.爱国主义教育 C.道德习惯的养成
20、由于小学的基础没打好,致使一些学生上了初中后感觉学习很吃力,这主要是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哪个问题?()C A.教学和发展的一致性 B.教学和教育的一致性 C.各个阶段教学的衔接性
21、下面哪一项不是赏识教育所提倡的()C A.赏识孩子的个性 B.和孩子一起体验成功
C.总是指出孩子的缺点,希望通过批评来使他改正
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般认定的“难教育学生”有三种类型,下面不属于这三种类型的是()C A.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 B.“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 C.完全不能教育的学生
23、下面哪些认识不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对“减负”问题的看法()A A.只要把课业负担减下来就可以,其他不用考虑 B.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C.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4、苏霍姆林斯基鼓励教师进行研究,下面哪一项不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研究的观点。()A A.研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一般教师是不可能进行研究的 B.研究的课题就在老师的身边存在,研究并不是高深莫测 C.研究首先要善于观察来发现问题
25、陶行知最为著名的名言是(),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C、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6、陶行知先生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视,他提出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A、在劳力上劳心; 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27、陶老先生原名陶文俊,后来曾改为陶知行,再后来又改为陶行知,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最终他的观点是()
A、知行合一 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8、陶行知不止一次的提出:“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不要小看小孩子”,他首创(“ ”)制,在学校推行学生自治的民主管理,真正把儿童看作是具有自主性的个体 A、手脑并用 B、每天四问 C、小先生
29、陶行知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深远,毛泽东曾赞美他为()
A、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B、万世师表 C、伟大的教育家
30、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行动和知识同等重要,同时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以下各小题备选项中符合题意选项的代号字母填在下表中, 每题2分 共10分)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31、以下哪些条文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时新增加内容()
A、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B、保护学生安全 C、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2、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33、学校安全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A、积极预防 B、依法管理 C、协调治理
34、下面哪些观点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
A.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B.教师要因材施教 C.教师应该进行研究
35、下列哪几项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核心()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三、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对者写“√”错者写“×”,填写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题号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3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没有多大关系.()
37、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
38、沙眼是不会传染的眼病,因此可以使用患者的毛巾,手帕等。()
39、网上的不良内容不仅造成人的心理伤害,生理上也会出现伤害。()
40、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的途中发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4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42、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集体教育,但是他主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
43、当前很多学校不顾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光看教学成绩的表现,这是对教学与教育相统一原则的严重扭曲,是应该进行深刻反省的。()
44、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大好佬。”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45、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学做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教学做”以“学”为中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4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学习型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7、为什么冬春季节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48、公共安全教育六个模块的内容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49.小刘是一名高三(6)班的学生,一天,他走到杨老师的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杨老师。:“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他低着头说:“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我期末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说着,眼角含着的泪珠差点儿要滚落下来。“噢!”杨老师开始看诗,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他的心——“山里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是理想之光!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杨老师鼓励了小刘一 番,并指出了诗的缺点以及如何修改的意见。小刘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第二天,小刘把修改稿送来,杨老师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和评语寄给了《语文报》。这次,杨老师除了和小刘谈诗外,还和他谈了要学好其他学科,还告诉他,自己和赵老师讲过他的情况,赵老师说,上次批评并无恶意,是恨铁不成钢。杨老师叫小刘主动找赵老师交心。过了不久,《山鹰》在《语文报》上登出了。再后来,小刘进入了一名牌大学深造。
根据以上案例,从课程观的角度,分析两位老师对学生关注明显不同的表现方面。
50、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们还是会把知识还给老师的。但是,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
联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上面的故事,谈谈教育教学中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六、论述题。(15分)
请注意:以下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按第一个题目计分。
51、陶行知老先生主张在德育上将教育与训育合二为一,反对传统教育的“教训分家”。他指出:“知识和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第四条也提出“教书育人”。(1)请谈一谈你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2)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规范》内容及素质教育要求谈一谈你在工作中是怎样教书育人的?或者设计一个教书育人的活动,也可以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怎样教书育人的。
52、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看待学生评价的?请以他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论述自己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试题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A
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2)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 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只要答出其中五项内容即可得满分;少于五项内容,答对几项得几分)
49.(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角度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赵老师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之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1.5分)(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远期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仅仅关注是否通过考试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能全面关注。(1.5分)(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刘勇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和满足。如果这种需求和应当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不被认同,不仅使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大降低。(1.5分)(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教师若把学生看做是统一、共性的活动,对学习指导采取一种知识灌输的方式势必会否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1.5分)(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得到尊重。如果教师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就会降低学校教育的育人性。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关系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1.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教育活动和成效也不同。教师关注不同、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对学生的评价不同、对学生发展目标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和动力不同,会使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事实说明,许多教育效果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我们也可以从教师的教育关注中,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2.5分)50、(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教育不应使学生去适应课本,而应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努力去创制生活的新规则适应丰富而多变的新生活。(1分)(2)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以生活为源泉,回归生活的源泉,回归生活的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1分)(3)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2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1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但这种学习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2分)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2分)如果教师只管教,就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1分)9
51、(1)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 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2分)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2分),遵循教育规律,实行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2分)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教书与育人是教师之根本任务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2分)(2)略。(7分)
52、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评价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学校以知识评分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学生表现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他对“一个学生得了好分数,他就是好学生;得了坏分数,他就毫无用处”的习惯看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感到空虚,从而使他们觉得活着也没有多大意义,生活可能就是一种痛苦。苏霍姆林斯基愤怒地指控:片面追求分数,是一种令人极端不安的病态心理。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人们要用许多种尺子衡量学生的发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看待学生的发展。总之一句话,要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7分)第二问是主观发挥题,老师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通过举例并做分析来回答。具体答案略。(8分)
第三篇:通识部分《教育规划纲要》
长春市2013年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测试
主要参考资料之通识部分《教育规划纲要》习题
1、《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2、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3、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指明了方向。
4、《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继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
5、强国必先强教,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强国必先强教),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强国战略的坚实基础。强国必先强教,这是培养造就各类高层次人才并以此实施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
6、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7、(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8、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题和中心),在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育人为本”是我国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要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根本。
9、育人为本就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的重点要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解决(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0、育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就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
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1、(改革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点,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和不竭动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2、(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13、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14、“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15、“德育为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16、“德育为先”是(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17、根据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18、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19、《教育规划纲要》把(坚持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它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经济发展和进步,必须靠(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
2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2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2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9、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3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
3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2、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3、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3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5、(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7、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
教学骨干。
39、招生选拔的标准和途径过于单一,以统一的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唯一标准,造成的弊端是(一考定终身)。
4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41、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健康成长)。
42.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创新)。
43、师德教育要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引导教师热爱教育,关心学生。
44、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
45、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均衡发展)。
4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47、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4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49、“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一发展目标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关注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即普遍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第二,关注学前教育的普及质量,即普遍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50、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步骤:(分区规划),(分布推进)。坚持科学(保教方法),科学实施(学前教育)。
51、关于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所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⑴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整体规划。
⑵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⑶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及(弱势群体)补偿措施。⑷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⑸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⑹建立普及学前教育工作的(推进机制)、(督导评估)和(验收机制)。
52、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缩小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
53、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应努力做好几个方面:
⑴强化(政府责任)
⑵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具有(普惠性)的乡村幼儿园,尽可能满足广大农村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
⑶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⑷加强政策和(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⑸推进和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54、巩固和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要做到:
⑴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5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力,不仅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课题,也是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保障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问题。
56、为保障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应采取哪些措施:
⑴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之中。
⑵以输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⑶加强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非公办学校)的管理。
⑷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的相关政策。⑸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
57、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⑴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⑵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
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西部地区办学条件。
⑷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引导)。
⑸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特色服务)。
58、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5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做好哪些工作:
⑴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⑶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⑷缩小校级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是促进义务教务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
60、(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直接反映,治理择校问题是社会普遍要求,也是促进校际均衡发展乃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
6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具体应取哪些措施:
⑴加快(薄弱校改造)。
⑵完善(招生政策)。
⑶发展(民办教育)。
62、率实现小学生减负,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⑴实落实政府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中的职责。
⑵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3、(学前教育)是我国农村整体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又是个体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期。
64、(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第四篇: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测试试题范例(通识部分)
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测试试题范例(通识部分)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 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
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
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A、教师问学生答B、学生问教师答C、教师讲学生听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进行教学。
A、后进生B、优秀生C、中等生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
A、课程标准B、课后练习的要求C、统考的题型D、家长的要求
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A、制作课件B、了解学生C、设计板书D、设计试题
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10、学生的道德()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A、理论B、意识C、观念D、行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 打“√”,错误的打“×”, 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三、简答题
1、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四、案例分析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第五篇:教师基本功考核
中山学校2008----2009年教师基本功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校进行教师基本功的考核。通过对老师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课堂教学设计、文化业务知识的基本功的考核,作为对老师的培训过程,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考核小组:
1.分工: 组长——李春会校长
副组长——赵伟、俞瑞霞。组员——李萍、刘永清、郝军、学科组组长 2.职责: 组长——领导、策划、组织、决策此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
副组长——协调、组织、布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组员——组织本组教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并协助学校进行督促检查。
三、考核原则:
1.把教师的基本功考核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2.把教师的自学自练与教师间的互学互练相结合。
3.把教师的基本功考核的成绩与教师的学年考核相结合。
四、具体安排: 1.第一阶段:(9月1日-----10月6日)本阶段为准备阶段。(1)准备内容:
通过熟悉教材,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粉笔字、钢笔字的考核做准备(2)学习方式: 教师自己学习、准备。
1、第二阶段:(10月中下旬)本阶段为考核阶段。语文学科的考核:
考核的形式:课堂教学设计以写教案的形式考核、粉笔字、钢笔字现场考查打分。考核的要点:内容符合要求、书写规范。数学学科的考核:同上 考核的形式: 同上 科任学科的考核:同上 考核的形式: 同上
考核的要点:考核成绩反馈给教师
3、第三阶段:(11月份)本阶段对教师的基本功考核进行评价总结。
4、第四阶段:(12月份)本阶段把每位教师的考核内容装订成册存档。
教师基本功考核附件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材把握不准确,课标解读有偏差,理念落实走形式,课堂教学效益差”等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区教研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学管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工作在不断总结经验,强化落实“五统一”训练制度的基础上,遵循“六结合”的原则,于期末严格组织教师基本功考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工作中,我校立足“师龄年轻化,师能弱化„„”的实际问题,制订了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近、中、远期规划,建立了“培训、研究、实践、考核、评估、奖惩”等配套制度,完善了“优化培训,强化实践,严格考核”的运行机制;教师建立了学科基本功训练档案,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学校依托“四体联动”教研活动(以课改为主体,以理论培训、课题研究、经验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定期教研;以集体备课为主体,以教材教法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研;以学科教研组为主体,以四课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分散教研;以年级学科组为主体,以课堂生成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随机教研),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具制作、教材教法”七个方面,深入开展了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做到了:
1、训练“五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辅导,统一检评,统一奖惩,统一管理。
2、考核“六结合”,即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常规检评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分散考核相结合;专题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比赛展示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评优树先相结合。本学期,教师的学科基本功考核工作将全部展开,考核成绩按计划分别纳入学校及教师期末评估,并作为本学期教师效益工资,2008--2009学教师职级确认,09教师节评优,09职称聘任工作的重要依据,不及格者下学期开学前集中补考。
“严、细、实、效”的学科基本功训练和考核工作,能使教师们提高认识,巩固知识,增长见识„„,教学技能能有明显的提升,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山学校2008---2009年教师基本功考核方案
中 山 学 校
2008年9月
临河区中山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研要立足教学实际,要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各学科教研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群策群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优选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各学科教师要将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要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校本教研活动要遵循三性统一和五项训练一体化的原则,即实践性、全员性、互动性统一和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五项训练一体化的原则。
1、实践性: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员性:所有任课教师是实践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
3、互动性:通过互相听课营造平等研讨的平台,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想碰撞中形成共识。
三、实施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做到不挤、不占课时。上课时不准随意离开课堂,任意拖课,随意换课,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2、各学科教师要立足基础,把好基础关,提高教学质量。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3、教案中要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时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复备,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复备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继续加强新课标及新课堂标准的学习,转变观念,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5、各教研组要认真开展组内公开课活动。任课教师要按学校要求听课,进行校际间交流。
6、按时进行教研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17:25— 18:25为教研活动时间,学科组认真组织,做好记录。
7、加强各年级单元质量检测工作,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月要进行月考并及时上报成绩。
8、建立教学工作月检查考核制度。教研组长负责本组月查工作,包括教学进度、教案质量及完成、按时上下课情况、学困生等方面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教研组长会上通报。教导处将加强抽查力度,随机检查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情况,时间不限,次数不限。
9、语文、数学、科任教师出号两套有质量的试卷。
10、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对复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细致研究,找到解决办法。通过复习查漏补缺,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认真做好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遇到问题及时上报教导处。
11、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进修,并将成绩记入档案。
12、定期观看课例。观看交流讨论,把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四、实施步骤: 九月份:
1、认真学习新课标,制定各项教学计划。
2、召开教研工作会,明确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3、学校领导随机听课、抽查教案。十月份:
1、学习《小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召开教研组长会。
3、教师基本功比赛。
4、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轮流主讲课活动,评选校级优质课。
5、教学反思交流会。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2、规范语言文字校本课程座谈会。
3、“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
4、学校趣味运动会。十二月份:
1、多媒体公开课。
2、新教师汇报课,上交学习总结。
3、骨干教师验收课。元月份:
1、期末复习、考试、试卷分析。
2、教学工作总结。
3、完成学期考核工作。
4、撰写经验论文、评选优秀教案、教学反思、课例、说课稿。
2009年9月
临河区中山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