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今天讲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叫《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内容虽然简单,但对修行人来说还是很重要。作为一个佛教徒,究竟该怎么样生活,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制订了一个模式,作为佛陀的后学者,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遵循这个共同的生活模式。如果按照这套模式去生活,人生就会很有意义,此生也不会很痛苦,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一、不堕两边
那是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呢?释迦牟尼佛在律藏里面对出家人说:生活不能堕两边,也就是陷入两个极端。
中观也提到两个边,是指常见和断见。生活的两个边,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
太艰苦的生活,就是故意过非常贫穷、非常困窘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像米拉日巴那样的少数修行人,贫穷对他们来说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缘,反而是修行的顺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作为一般的人,如果过得太贫困,经常为了生活考虑太多,操心太多,就没有时间考虑出离心、菩提心、解脱等等,虽然艰苦生活也许对有些人的出离心生起有一些帮助,但仅仅因为生活艰苦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活在人间没有意义并不是真正的出离心,这种人也不一定会去寻求解脱。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寻求解脱。日子过得苦也不一定有出离心,只有精通佛法,并将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备出离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不能故意去过很苦的日子。
很多去过印度的人知道,印度有些外道的生活很艰苦—不穿衣服、不吃饭、不洗澡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戒律,他们认为这样苦行就会获得解脱;有些外道非常崇尚五火—四周燃起熊熊大火,再加上空中的烈日。他们认为,修行人应该跳到五火中被焚烧,在肉体烧坏之后,就有可能得到解脱。
“因明”里面也讲过一个外道宗派的观点,认为精神和肉体都是轮回的因,其中任何一个受到破坏,都有可能解脱,可以摆脱轮回。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佛教认为,众生流转轮回的因不是身体,而是业力,如果业力存在,即使肉体一再地消失、完结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上留下了很多以前的习气,当这些习气成熟的时候,肉体随时都会产生。可以这么说,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到众生的肉体,都是阿赖耶识的产物,就像唯物主义所说的精神是大脑的产物一样,只要阿赖耶识上有业力,再怎么折磨肉体,也无济于事,所以,释迦牟尼佛要求佛教徒不要故意去过艰苦的日子。因为无论多么艰苦,也只是自己痛苦而已,不可能从中看到解脱的曙光。不可否认,如果不是不想过好日子,而是因为福报不够,没有条件过好日子,那是另外一回事。释迦牟尼佛不是说学佛的人不能贫穷,必须富裕,不是说穷人不会解脱,或过苦日子的人不会解脱,只是说没有必要故意去做穷人,不要故意堕入一个边,故意过贫苦的日子。假如有些人本来经济很宽裕,却误以为生活富裕就不会解脱,必须吃苦才会解脱。佛就不赞同这些观点,佛陀认为,哪怕一辈子不吃、不喝、不洗澡,也不能获得解脱。顺便插一句,有的外道又认为,在恒河里面洗澡可以获得解脱。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身体上的污垢,不会使我们流转轮回。如果心里的我执、贪、嗔、痴的烦恼洗不掉,那外表洗得再干净,都跟解脱没有关系;如果真正要洗,也是洗精神上,也即阿赖耶识上面的污垢,只有洗掉这些污垢,我们才会解脱。
不少人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他在山洞里没有吃穿,更没有条件洗澡。还有很多以前藏地的修行人也像他一样,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得解脱的。很多人在知道他们的事迹后,就想当然地认为,想解脱就要过苦日子。其实,真正的苦行,是要有耐心,有精进心,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畏艰险地认真修行,这才是苦行的意义。如果仅仅误以为不吃、不穿、不讲卫生就是苦行,就会解脱,那乞丐岂不是会率先成就了? 佛告诉我们,在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和不太在乎的前提下,也可以过很富裕或很优雅的生活。
第二个边,也即第二种极端,是通过付出很多的代价或依靠不正当的手段,不知满足地享受奢侈生活。
为什么这是一个边呢?因为,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多数人必须为奢侈的物质享受付出巨大的代价—时间、体力、脑力,所以佛认为不值得,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这四个字,是佛给我们制定的一个生活法则和原则。这四个字的内容有很多的层次—对米拉日巴那样的修行人,对一般的出家人,对普通的在家人,都有不同的解释。对一般人来说,少欲知足这四个字并不意味着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而是说不能太奢侈,应该过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该有的不能缺少,但不能欲望太强,以致超过一定的界线。
譬如,有些人认为,穿名牌衣服、开名车、住洋房等等是身份的象征,高层次的人物就应该如此,这样在社会上就会很有面子。其实这些都是不需要的,佛说的奢侈就是这些。作为普普通通的凡夫,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光是靠外面的物质来满足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欲望会没有尽头、无休止、无止境地无限膨胀,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不管任何人的身边,总是会有人超过自己。如果因为不甘落后而去奋斗,就会没完没了,一辈子都在物质追求当中虚度年华,直至生命结束。贪得无厌的下场,就是永远也不会幸福!
关于这些,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找到很多事例,无论是观察自己,还是观察其他人都一样,所以,少欲知足是很重要的。
二、理应遵循的原则
远离这两个边以后,真正的生活模式是怎么样的呢?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生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佛认为,佛教徒应以自己所处时代的普通生活水平为准绳,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佛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挣钱了呢?可以挣钱,但要掌握好如何看待钱财的问题。无论是自己挣的钱,或者是修学菩萨道的出家人接受别人供养所得的钱,都要知道这些钱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众生,自己只是帮众生把这些钱管理和分配而已,哪里需要做善事,就把钱送到哪里。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则即使是在家的修行人,也可以去挣超过正常生活水准以外的钱;如果缺乏了这种态度,则无论是出家人接受别人的供养,还是在家人去挣超出标准生活之外的钱,都违背了少欲知足的原则,故而永远都不会幸福。
三、金钱不是万能的
按照佛说的去做,生活、金钱都不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违缘;否则,假如不会协调解脱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很多人就会迷惑困扰,掌控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美国《新闻周刊》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金钱与幸福,哪个更重要?”
大家想想,如果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会怎么回答。
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多年前就回答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金钱并不重要,仅靠金钱是不可能让人类满足并从中获得幸福和自由的。但大多数人却认为,没有金钱,就不会有幸福,金钱是决定幸福的关键所在。当然,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一文不名的人当然不会觉得幸福,但是否很有钱就很幸福了呢?不是,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
在一些贫困地区,物质极端匮乏,贫穷的人们与发达的物质生活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人人都想摆脱穷光蛋的生活,都认为如果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人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但只是为了在走之前自己过得幸福一点,大家都会拼命地为之奋斗不息,力图拉近自己与优裕的物质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而,当真正有一天距离缩短之后,人们的幸福指数并不会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增长。比如说,在北欧等很多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国民福利非常好,人们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但这些国家的自杀率却异乎寻常地高—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公布的自杀率得知,芬兰、瑞士、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自杀率均位于世界前十位。对他们来说,金钱、物质等等就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重要了。虽然大家都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很多西方人却并不快乐幸福。这一切表明,物质财富与幸福快乐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以美国最富有的400个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为对象做比较调查,让他们从1到7选出一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是5.8;但是,在过去多年的调查中专家们还发现,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幸福指数也是5.8;此外,肯尼亚的马赛人—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的一群游牧民族,他们的快乐指数同样为5.8。美国密歇根州或兰市或普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G•迈尔斯(David G.Myers)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证实,“财富与幸福之间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矛盾。迈尔斯发现,自1950年以来,美国人均购买力增长了两倍。难道由此推算,美国人在2000年时的幸福感就应该是1950年时的3倍吗?……尽管现在这代人的经济条件比上一代人好了很多,他们却没有感到幸福。事实上,美国年轻一代比他们的长辈更加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琼.M.图文齐(Jean M.Twenge)对1953-1993年间所作的269项研究指标进行了大规模分析,以测定当时儿童和大学生的焦虑程度。2000年公布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儿童的平均焦虑程度高于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精神病患者。
英国未来基金会的迈克尔•威尔莫特和威廉•纳尔逊在《复杂的生活》一书中指出:“在过去50年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并没有使人们增加多少快乐。这是进步的悖论。今天的一代人比以前更富裕、更健康、更安全,享有更多的自由,但他们的生活却似乎更压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经过研究得出:在最近40年间,自认“非常幸福”的美国人一直呈下降趋势。一项最新统计还显示:在1960-2000年期间,按不变价格计算,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却从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等经济发展较快的欧美发达国家,最近十几年间,精神抑郁的人数却在与年俱增。对此莱恩解释说: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但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明显增加幸福感。
佛陀早就说过,金钱不是万能的!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越来越证实了。上述的数据很明确地显示,人类幸福感的来源不是物资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幸福。这些道理在佛经里讲得非常清楚,但西方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才发现。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里面讲过一个比喻:“如麻风病虫蠕动,为得乐受皆依火,非但不息苦更增,当知贪欲与彼同。”麻风病人的皮肤下面有一种小虫,病发作的时候奇痒无比而且也很痛,很多病人为了减轻痛苦,就去烤火,不料小虫在受到刺激后,反映非常强烈,结果使病人更加痛苦。这个比喻,就是暗指人的贪欲。我们一直都认为,金钱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然后拼命去挣钱,结果有了钱反而更不幸福。另外,《亲友书》及其它论典当中也讲:“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物欲及物质享受就像盐水一样,人越喝口越渴,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无限膨胀的欲望就会使人越来越痛苦。
事到如今,很多现代人心里都划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我们以前认为,经济发达以后,人就会幸福,但如今的事实怎么并非如此呢?这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告诉我们的啊!这是不是说明,当有一天我们像西方人那么富裕的时候,会不会也一样不幸福呢?
过去西方的一部分哲学家也认为:金钱或物质生活是幸福的来源。从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开始,就有人这么说。比如,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就扬言道:“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启蒙运动的时候,法国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个一直高喊“人是机器”的拉美特利也认为:人们的快乐和幸福是肉体器官通过感觉而得到的,他说:“幸福是不能依靠思想方式或感觉的方式的……如果在自己的思想中寻找幸福,如果想靠研究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真理来寻找幸福,那就是在没有幸福的地方寻找”伏尔泰也认为:生理器官的满足,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根源和动力。他们竭力反对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认为感官享受是追求幸福的动力,无论是法律或者宗教,都不应该阻碍人的欲望。
在这些思想的带动下,西方人拼命地挣钱,在奋斗了几百年以后,却发现有钱了还是不幸福,尽管有了名车、别墅,有些人还有了游轮、飞机,但精神上却异常空虚、颓丧、痛苦,时至今日,他们已经无计可施了。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在《幸福》(Happiness)一书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已经翻了两番,我们拥有更多的食物、衣服和汽车,房子更大,中央空调更普及,有更多 的时间和机会去海外度假,一周的工作时间更短、工作待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但人们没有因此而感到幸福。”
美国博士达林•麦克马洪(Darrin M.McMahon)花了六年的时间来研究幸福,他应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及人类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作为参考,写了一本书,叫做《幸福的历史》,其中指出: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在1900年为46.3岁与48.3岁,到了2000年已升至74.1岁与79.5岁……然而,如果从这样的资料就推论西方人因为物质与科学进展而愈来愈幸福,却是错误的想法。自1950年以来在美国从事的详细调查显示,美国人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数比例一直维持在60%上下,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比例却从7.5%下降到6%。此外,单极型忧郁症比例也似乎大幅升高。
书的结论中写到:“过去数千年来驱策着西方文化的那种渴望与追寻,那种崇高的不安,显示了人类只要维持着凡俗的身份,就永远无法知道某些事情,永远无法回答某些迷题。极致幸福的圣杯就是其中之一。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圣杯一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一个救赎的圣物,一只装盛我们痛苦的容器。” 所有这些结论,都是人类历史活生生的数据和经验告诉我们的。
佛教不排除轮回里存在相对而暂时的幸福,但不认为有绝对的幸福,总的来说痛苦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这个观点也许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接受了。但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没钱的人痛苦,而有钱人不会痛苦,但上述事实已经说明,金钱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这就表明,只要我们按照释迦牟尼佛规定的生活方式去做,就能过上比较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当然,如果温饱不能解决,那也不会幸福,但是,当生活水准达到一个标准以后,就一定要少欲知足,假如那时候还不知道少欲知足,就永远也不会幸福!
西方人经过了几百年,才发现以前追寻幸福的方法是错的。我觉得,也许再过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佛制定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行得通,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原来那种只有物质才能让人幸福的想法与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死胡同了。一方面人类自己不会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许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能源,地球供养不起,人类别无选择,都要走这样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样生活,才会在轮回当中获得相对的幸福。
四、信仰—幸福的来源
另外,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在其它生活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人幸福感是不一样的,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会远远超出没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
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有信仰的人可以在混乱的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身份,在精神上有一个依处,明确了生存的目标;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有信仰的人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物欲,多多少少地知道物质不可能给人类带来最终的幸福,他们的欲望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严重,因而相对比较幸福。
五、幸福的途径
我以前也说过,释迦牟尼佛不但在空性、无我、光明这方面是超凡绝伦的,仅仅在追求世间的暂时幸福方面,都是无可比拟的。只有佛陀的思想,才是跨世纪的伟大思想。以后我们要尽量地过这样的生活,只要有车开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车;只要有表带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表;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牌……少欲知足当然不是叫你不要穿衣服,不要吃饭,那是不可能的。
戒律有一个不能逾越的原则,就是不能要求凡夫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佛陀非常透彻地了解凡夫的心态,凡夫什么可以做到,什么做不到,他很清楚,所以佛不会有过分的要求。他不会说,所有人一定要过艰苦的日子,而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把时间节约下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做,首先我们永远也不会幸福,其次我们永远也做不出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大家务必要三思!
《亲友书》中有个偈颂是这样说的:“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佛陀谆谆告诫后人:在所有的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应该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没有财产,也是真正的富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环球科学》杂志2007年第4期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变得幸福》,文中指出:“1不要专注于目标; 2抽空当当志愿者; 3习惯适度; 4争取满足; 5练习活在当下。”其中也没有说要挣很多钱、穿名牌、开名车……可见我们以前的观念都陷入了误区。
释迦牟尼佛非常了解物质、金钱与人的欲望之间的关系,没有钱的时候,人是什么样;如果有了钱,人的心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他才给我们量身定制了这样的生活模式。凡夫却不知道自己的心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的趋势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只认为物质生活会带来幸福,因为我们今生没有很多钱,没有当过超级富翁,虽然前世当过,但早就忘了,所以对物质没有一个真正确定的定义。当物质生活跟我们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多数人会想往物质财富,认为只有金钱才是消灭一切苦难的万能解药。
真正有意义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只有到佛教里面去找答案。其他诸如哲学等世间学科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往往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他们的人生意义,就是及时行乐,趁着活蹦乱跳的时候,要抓住当下,尽情享受,然而,尽管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破坏了生存的环境,结果还是不幸福。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们寻找幸福的方法出了问题。
对多数人来说,了知这些是有很大必要的。继续追求物质生活?还是换一种更有意义的活法,这对我们的人生去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得到这样的人身,听到殊胜的佛法,还有一定的时间去修行,这是我们极为难得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世间的任何其它东西都不会如此难得,不要说世间人很羡慕的名利、财富等等,哪怕是珍贵无比的如意宝,我们前世都曾经拥有过,将来也一样会拥有,但这些东西并没有给我们今天留下任何好的结果。
我们一定要知道,就像汽车的用途不是燃烧燃料而是运输,燃烧燃料只是汽车的“生存方式”,在消耗燃料的同时,汽车也要管运输一样,人的用途也不是吃喝玩乐,吃喝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但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标。
什么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呢?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永远也找不到;但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有的机会,好好地修行,更好地服务一切众生!
第二篇:怎样做一个佛教徒[范文]
星云大师《怎样做一个佛教徒》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星云法师 发布时间:2011-7-23 22:36:27 繁體版
第一篇 皈依三宝 壹·前言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贰·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三宝的意义
三宝,是佛、法、僧的总称。
“佛”,是梵语“佛陀”(buddha)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自觉),而又能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的圆满觉者。
“法”,梵语“达磨”(dharma),有很多的意义,在这里是指佛陀所宣说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经。众生依法修行,就能证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脱。
“僧”,是梵语“僧伽”(samgha)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团。其特质有二,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口、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不相违背,是建立僧团的基础。即:
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这是思想的统一。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这是法制的平等。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这是经济的均衡。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这是心意的开展。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这是相处的和乐。
因此,从自利而言,僧团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从利他而言,僧团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简单的说,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导师,三者都是令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缺一不可。譬如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对于患病的人来说,唯有同时拥有三者,才能病愈。人生亦然,唯有依靠佛、法、僧三者的力量,才能离苦得乐,到达自在解脱的世界。因此,佛法僧称为三宝。
三宝的“宝”是譬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珍珠、玛瑙等世间的珍“宝”,能使我们物质生活不虞匮乏;仰仗佛、法、僧出世间的珍宝,则能使我们脱离生死轮回,解脱精神上的苦楚。因此,佛、法、僧统称为“三宝”。
《诸经要集》引《宝性论》“三宝有六义,故须尊敬”,对佛、法、僧之所以为“宝”,有更进一步的阐释。
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
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随离诸漏,故名为宝。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贪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
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
最胜义:如世珍宝,譬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炼不能改变;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改,故名为宝。
二、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世间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三宝就像我们的父母,当一个小孩被人欺侮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只要他叫一声“妈妈”,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因为他有母亲。同样的,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
三宝又像我们的指南针,可以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每个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真实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所以皈依三宝可以让我们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让我们未来有家可归!
参·皈依三宝的利益
三宝是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内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不但能使我们得到究竟解脱,并能获得许多现世的利益。以下综合经典所说,将皈依三宝的利益归纳为十点:
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的人,是以宇宙间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
不堕恶趣:皈依三宝的人,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皈依三宝,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庄严人格:皈依三宝以后,信仰层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华服、宝冠,人格因此庄严起来。
善神拥护:佛陀曾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皈依三宝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宝可以得到天龙八部、护法善神的拥护。
获得尊敬:皈依三宝的人,能得到人天大众应有的尊敬。
成就好事:仰仗三宝力量的加持,能令皈依者减轻业障、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能成就。积集福德:据《希有校量功德经》记载,即使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立七宝佛塔供养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宝者的功德百分之一,可见皈依三宝的利益广大殊胜。
值遇善人:皈依三宝,能令我们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所到之处都能得到方便,会有好的因缘。
受戒基础:皈依三宝的人,才有资格进一步求受五戒、八关斋戒,甚至在家菩萨戒等。
成就佛道: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即使此生没有修行,因为有信心、善缘,将来在弥勒菩萨下生人间的“龙华三会”时,都能得度。
肆·三宝的种类
经典上对于三宝,有多种的分类,但以三种三宝的说法较为普遍: 最初三宝: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道,所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金身为最初佛宝;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所宣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为最初法宝;佛陀所度化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位大阿罗汉为最初僧宝。
住持三宝:指佛陀入灭后,流传于后世的三宝。一切佛像,无论是金银铜铁、玉石玛瑙、木雕泥塑、图像绘画等圣容,都称为佛宝;一切三藏经典,无论是绢纸竹帛、印刷书写,都称为法宝;求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比丘尼等大善知识,都称为僧宝。
自性三宝:佛陀在夜睹明星,证悟真理的那一刹那,曾经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悟。”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已经圆满具足了三宝的无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宝;人人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就是法宝;人人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性,是为僧宝。
所以,皈依三宝无非是藉助他力,引导我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依靠自我,实现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宝。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宝矿,皈依就是开采自己心内的宝矿;不皈依,就如同宝矿未经开采,黄金无法出土!所以佛陀临涅盘之际,曾教诫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就是要我们皈依自性三宝的真义所在。伍·皈依三宝的程序
皈依三宝固然是内心的向道之情,仍需要有外在的形式来激发坚固的情操。皈依的仪礼,就是自己以虔诚的信心接触佛心,佛陀再以慈悲威德灌注到我们的身心中,而感应道交,所谓皈依一时,信仰一生,使之能持久永恒。因此,皈依三宝的仪轨乃应运而生。
世间的秽器或覆器,我们都无法注入净水。同样的,如果我们心中装满了疑惑、我慢,或者是染污垢秽的知见,也无法纳受清净的三宝。因此《大名经》等说:凡是受皈依者,先要恳切忏悔,以恭敬心、清净心,长跪合掌,在皈依本师前立下誓言,说道:
“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三说)
“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我是优婆塞(夷),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皈依三宝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应从证明师求受。《大智度论》说:“正欲受时,具修威仪,至一出家人前,戒师为说善恶两法,令识邪正,生其欣厌,开托心神,然后为授云:”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前面三说,是皈依三宝的正授,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就在此时;后面三说,则为皈依三宝仪式的三结。
今将皈依三宝的程序简述如下: 礼佛三拜。迎请和尚。唱香赞。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诵《般若心经》一卷。宣誓。忏悔发愿。正授。和尚开示。回向。礼谢和尚。礼谢诸师。
陆·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皈依三宝以后,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上,应该正确的认识以下各点: 皈依三宝需要吃素吗?
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吃素,皈依只是宣誓自己终生信奉三宝,不改变信仰,与吃素没有关系。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没有戒条的约束,如果说有,也只有一条,即:我信仰佛教,永远不改变信心。所以皈依三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
皈依三宝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吗?
皈依三宝的人仍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表示尊敬、礼貌。我们平时看到异教徒,都可以跟他握手、点头,表示礼貌,对于我们的祖先、神明,当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不同于信仰,所以皈依后不可以再迷信神明。
皈依三宝是一时的吗?
皈依三宝不是一时的崇拜,是尽形寿的信仰,是一生的。据《瑜伽戒本》记载,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所以身为一个佛教徒,每天要三皈依,一者表示不忘自己是个佛教徒,再者藉此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皈依三宝是拜师父吗? 皈依不是拜师父,是皈依三宝,所以皈依三宝以后应该礼佛、闻法、敬僧。常见一些学佛的人,虽然自称三宝弟子,实际上只有一皈。例如:只知礼佛,而不闻法敬僧;或只知闻法,而不礼佛敬僧;或只知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至,仅仅尊敬供养为其主持皈依的那一位师父;或者把佛陀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的祈求财货福禄,这些都不是正信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应该对于佛、法、僧三者都予以礼敬,而且应当时常前往道场,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视一切僧均为我师,这才是正信的三宝弟子。
此外,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要深信因果,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才能获得佛法的受用,才能得到信仰的利益。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壹·为什么要受戒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佛教徒皈依三宝以后,应该进一步发心受戒。因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好比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即使平坦如高速公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有发生车祸的危险;同样的,在人生旅途上,如果不持戒,也随时会有犯过招祸的可能。所以,学佛的人必须要受戒。
戒,分为出家戒、在家戒。又可分为大乘戒、小乘戒。属于在家信众受持的戒有: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以下分别略述之。
贰·五戒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一、五戒的内容 1.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忏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物质,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的。
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杀害鸡、鸭、猪、羊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2.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强取他人的财物,更是盗窃。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未还,叫做不清净的行为,虽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3.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口、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未付诸行动,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
邪淫,是社会混乱的导火线。例如乱伦、雏妓问题,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纪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4.不妄语: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妄语依其性质又可分为: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三种。
(1)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得到神通,说得神通了。此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属于大妄语的行为。另外说四众的过失,尤其说出家二众的过失,也犯了严重的根本大戒。
(2)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这些都属于妄语。
(3)方便妄语:就是俗称的善意的欺骗。譬如医生为顾及绝症病人的情绪,因此隐瞒实际病情,这种为别人利益着想而说的妄语,就是方便妄语。
5.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速赐康、强力胶、玛啡、红中白板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
《大毗婆娑论》卷百二十三说:印度有位优婆塞,由于饮酒,于是盗取邻居的鸡,犯了偷盗戒;烹杀做为下酒菜,犯了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看见鸡,犯了妄语戒;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无惭无愧、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所以应该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二、五戒的意义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沉沦三涂恶道。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何况不受戒,并不代表做错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难逃因果业报。
三、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盘,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四、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甚至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决定胜果,乃至大乘佛果。
参·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种植出世正因,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所以,八关斋戒其实就是让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的戒律。
一、何谓八关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种戒;“关”,即关闭八恶,令三业不起诸过;“斋”,是齐断诸恶,具修众善的意思。另外,过午不食,也称为斋。“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合起来说,就是受持八种斋戒,可以关闭八恶,不起诸过;可以齐断诸恶,具修众善,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并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生死流转之门。因此,八关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门,是契入佛道的捷径。
受持八关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习长养出世善根,因此又称为“长养律仪”;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一日一夜远离家居,亲近三宝而住,因此又称为“近住律仪”。二、八关斋戒的内容
根据《萨婆多论》的说法,八关斋戒为如下八种戒律。真实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泆,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华鬘香油涂身,7.不歌舞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的前面五支,实际上就是“五戒”,只是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改为不淫戒。因为受持八关斋戒时,不但禁止邪淫,即使合法夫妻间的关系也不可,所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信众便称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
“五戒”已如前述,今仅就六、七、八支略作说明如下: 第六支,不着华鬘香油涂身,第七支,不歌舞观听:不着、不涂是为远离香、触二尘;不歌舞观听是为杜绝色、声二尘,以防止三业过患。因为芳香的气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声可以丧人心志,都不适宜修行人。因此衣着应当力求朴素,不穿鲜艳华丽的衣服,不涂抹香水、胭脂,如此则有助于摄心正念,远离贪染,自然能迈向清净之道,而具足正报身心,以及依报国土的威仪庄严。
第八支,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坐,意指身离触尘。高广大床,在《阿含经》说:“足长尺六非高,阔四尺非广,长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广大床。”蕅益智旭大师重辑的《十戒威仪录要》说:“床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
其实,佛制此戒的用意,主要在告诉我们对物质生活要能淡泊,要能够身体精进修行不放逸,才能与圣道相应。所以修道者在物质上应该力求简单,不贪着物欲享受,转而勇猛精进,这是我们对佛制此戒应有的认识。
又一斋的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也就是过了中午十二时,乃至一时以后就不再进食。这是佛道修行者节制食欲的戒法。《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卷上引《毗罗三昧经》说:“佛为惠法菩萨云:‘食有四种:早,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时,是法食时也,过此以后,同于下趣,非上食时,故曰非时。”
关于不非时食戒的制定,据《四分律》卷
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载,迦留陀夷比丘于傍晚时分入罗阅城乞食,由于光线不明,一孕妇疑为鬼魅,惊吓堕娠,以是因缘,佛陀乃制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斋,成为八戒一斋,看似事小,实则五欲皆备。因五欲引起的后患,其始虽微,而其影响也钜。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将成江河。嗔恚之火,贪爱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关斋戒,对此三戒一斋不可不谨慎受持。
三、如何求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一日戒,受持的时间是一日一夜,一般都在每月六斋日受持,即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
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为廿
八、廿九日)。这是根据《优婆夷堕舍迦经》说:佛陀为顾虑在家信众为经营家计,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斋日受持八斋戒的制定。此外,《四天王经》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会派遣使者、太子,甚至亲自下人间来巡察,如果发现布施、持戒、孝顺父母的人少,诸天则心生不悦;如果布施、持戒、孝顺父母的人多,诸天就心生欢喜。因此,佛陀教诫弟子们应于六斋日持斋守戒。
其实,八关斋戒并非一定要在六斋日才受持,譬如诸佛菩萨圣诞、父母师长的诞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关斋戒。目前一般寺院为了适应工商社会人士的需要,大部份订在星期日举行,求受者只要事前报名,届时前往寺院,经过报到、安单、说明等程序之后,便可开始一日一夜的斋戒生活。
受持八关斋戒的仪式,据读体大师撰《授八戒正范》,共分八节: 1.敷座请师 2.开导戒法 3.请圣证盟 4.忏悔业障 5.三归纳体 6.秉宣戒相 7.教发大愿 8.护念咐嘱
由上述仪式可知,求受八关斋戒“要有证盟”,也就是要请法师证授。但是,在《成实论》说:若无戒师时,自于佛前心念口说,“我某甲,今日受持八关斋戒”,也是可以。
八关斋戒虽然是佛制的暂时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只搭缦衣诵经礼佛。因为在家二众,佛令其随力供养三宝,自己不应受他人四事供养,既然不是众生的福田,因此不能着福田衣。如果有人在受持八戒的一日夜当中,半途想要舍戒,依《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说:若受斋已,欲舍斋者,不必从五众(戒师)而舍斋也,若欲食时,趣语一人,斋即舍。
八关斋戒受持时日究竟要多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不能具受八戒,或者只求受昼日斋法,或只求受夜斋法;甚或希望连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是否得受?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说:佛制八关斋戒属一日一夜戒,因此不可昼夜分开求受,也不得过限。如果自己斟酌情况许可,应该于一日一夜后,再次继续求受八关斋戒。如此随自力的多少,就不计较天数了。
其实,八关斋戒、五戒都是在家信众所受持的戒,而八关斋戒的受持为一日一夜,时间短而戒多,五戒乃终身受持,时间长而戒少,二者之间,功德孰胜孰劣?据《大智度论》说:“如果无大心,虽复终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为将,虽复将兵,终身卒无功名;若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名盖天下。八戒比于余戒,亦复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实有其殊胜处,应发大心受持,才不辜负佛陀的方便教化,而不是在受持的时日长短上计较。
四、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
受持八关斋戒可得无边的殊胜功德,根据诸经记载,可归纳如下七项: 1.罪障消除:《优婆塞戒经· 八戒斋品》说:“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余一切罪皆悉消灭。”
2.远离恶趣:《十善戒经》说:“持此(八戒)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盘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轮。”故此八戒,又称八种胜法。
3.福报优厚:《优婆夷堕舍迦经》说:“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4.来世尊贵:《普达王经》说:“欲知王(普达)者,本是先王时执盖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不犯诸恶,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5.得相好身:经上说:“有一天女,光颜威相,与众超异,诸天见已,生希有心。释提桓因问之:‘昔作何业,获得此报?’天女答言:‘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获端正报。’”
6.得无上乐:《优婆塞戒经》说:“凡是斋日,悉断诸恶罚戮之事。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
7.所求如愿:《增一阿含经· 高幢品》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关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获此愿,持戒之人,所愿者得。(乃至)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
受持八关斋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净,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尤其能令在家信众播下出世的正因,将来获致解脱,免于生死轮回。因此,人人皆应发心求受,以期早日进趣菩萨道。
肆·菩萨戒
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又称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属于七众戒以外的别解脱戒。其特色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一、菩萨戒的内容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也就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属于菩萨重要的禁戒,应该谨慎持守。
1.摄律仪戒: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的止恶门。是七众弟子所受的戒,随其在家、出家的差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律仪戒能断舍诸恶,为法身之因。
2.摄善法戒:又称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为修习一切善法、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是修善门,以修身、口、意的善业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行六波罗蜜等。一旦犯过,则要如法忏除,重新立愿,发菩提心,长养一切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善法戒是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
3.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是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属于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列举出十一种饶益众生的方法,即:
(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
(2)对已病、未病及看护病者等众生,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报恩。
(5)见众生有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远离忧恼。
(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
(8)对众生先语安慰,随时往返,施给饮食,说世间善语等。使众生安者,皆悉随顺;不安者,皆悉远离。
(9)对有实德者,赞叹欢喜。
(10)对有犯过行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使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二、菩萨戒的特色
菩萨戒是含摄大乘菩萨道的戒法,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除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这显示了菩萨行者不仅要消极地不作恶,更要积极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法门,以度无边众生。因为菩萨发心是为广度众生,如果不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称为菩萨。因此《菩萨善戒经》说:“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据《梵网经》内容记载,菩萨戒虽有十重戒:杀、盗、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心不受悔,谤三宝,以及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戒的根本精神。所以,发菩提心是菩萨戒有别于声闻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受戒时应有的认识。
此外,菩萨戒只有受法而无舍法。《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梵网经》说:菩萨戒是佛陀成道时,一时顿制,非待缘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说,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将本具的戒德加以长养薰发,故说增上,而非新得,这是菩萨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萨戒的功德
菩萨戒涵盖七众戒,超胜一切戒功德,而且是过去七佛戒法,这是菩萨戒的殊胜与尊贵处。如《梵网经》说: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都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未来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萨戒才能成佛。所以,菩萨戒是诸佛的本源,是菩萨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网经》记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 1.感得十方诸佛愍念、守护。2.临命终时正见,心生欢喜。3.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4.功德多聚,戒度成就。5.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四、菩萨戒的求受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说:求受菩萨戒者,只要能解法师语,六道众生都能得戒。又说,受戒有三品:
1.上品从佛受:诸佛菩萨现在面前,亲自授与菩萨戒者,得真实上品戒。2.中品从佛弟子受:佛灭后,于千里内礼请先受菩萨戒者为戒师,教授我菩萨戒者,得中品戒。
3.下品自誓受:佛灭度后,千里内亦无法师,即在佛像前自誓受。自誓受者,应于佛前胡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萨,我学一切菩萨戒法。”如是三说,得下品戒。
此外,菩萨戒与五戒同样可以全部受持,或随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随分受,重要的是,要发“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萨戒的真义。
伍·结语
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盗贼的侵袭;戒如水囊,涤去我们的尘垢热恼;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盘的彼岸。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明示:大众应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贫人得宝。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说尽。但是画饼不能充饥,一切还是要自己亲身实践,才能体悟。所以,学佛的人应该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须严持净戒。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壹·八正道的定义
“苦”是人生的实相,如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
“正”,脱离邪非,故名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达涅槃的境地,故名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为八圣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简单的说,八正道是八条通往成佛大道的实践法门,是脱离烦恼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确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学佛的目的。所以,做一个佛教徒,应该要了解八正道的意义。
贰·八正道的内容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初转F轮所说;此后,直至涅槃时,又增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仅是详略之分,其意义并无差别。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道谛的内容意义。八正道即:
1.正见:正当的见解。2.正思:正当的思想。3.正语:正当的语言。4.正业:正当的行为。5.正命:正当的生活。6.正勤:正当的努力。7.正念:正当的意念。8.正定:正当的禅定。
一、正见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观念。一个观念,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经典中,对“正见”有诸多的诠释,《胜鬘经》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大智度论》说:正见是智慧。《法界次第门》说: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是名正见。综合诸经所说,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而言,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
因此,学佛的人应该有以下的正见:
1.正见因缘果报:世间万法都是由因缘所生起,因缘和合才有一切现象,现象就是“果”报。果报来自因与缘的结合,有因有缘,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种(因),只要条件(缘)俱足,必然会开花结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种因缘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种好因好缘,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植下恶因恶缘,必然会有恶的果报。我们能正见因缘果报,才能明因识果,由迷入悟。
2.正见善恶业力:业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我们每天的行为造作,汇聚成一股极大的力量,决定一生的幸与不幸。业来自身行、口说、意想,业有善有恶,善恶业力,决定不失,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坏人享乐”,因而对善恶因果产生怀疑,其实善恶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时好人受苦、坏人享乐,这是由于个人前世所造的业因而获得今生的果报。我们能够正见善恶业力,才能谨言慎行,免受恶报。
3.正见无常苦空:诸法是由因缘和合所生,没有自主性、独存性,随著缘聚缘散而生灭变异,所以说一切法“无常”。因为“无常”,所以好的有可能会变坏,坏的也有可能会变好,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人生充满了苦苦、坏苦、行苦等各种的苦,故说“苦空无常”。正见“苦空无常”,可以使我们处顺境时,不耽溺乐事;处逆境时,不悲观消极。因为一切都会改变,而无常苦空将带给我们希望,激励我们精进,引领我们超凡入圣。
4.正见佛道永恒:我们常说“人生无常”,虽然人生的实相是“无常苦空”,但是在无常苦空中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觉,这个正等正觉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实自我。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这样一个美好圆满的涅槃境界。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是短短数十年岁月,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槃,即是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充满于一切时间,可以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见佛道永恒,就不会产生拨无因果的断见,进而修善止恶,终而达于涅槃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又作正志、正思惟、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就是正确的意志、决心、思量、分别。《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增上力故,所起的无嗔恚、无害想,是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贪、嗔、痴三毒,经常羁绊著我们,使我们无法迈向求道的路;贪、嗔、痴三毒,时刻盘据在我们的心灵,染污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想远离这三种毒害,必须以坚韧的力量,长时忆念正法,具足柔软、慈悲、清净、无恚心,使我们的思惟时时和正法相应,三毒才能去除,趋入佛道。
三、正语
“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因此,正语又作正言、谛语。正语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话,所以又称顺理语,如佛陀说法皆为真实语、如实语、不异语、不欺诳语,这就是正语。
正语的内容有四:
1.真实语:真实不虚,无欺诳的话。2.慈悲语: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话。3.称赞语:赞叹别人,令人欢喜的话。4.利行语:帮助别人,有利于人的话。
四、正业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身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泆等。但这仅是消极的不做恶业,正业的积极意义应是“护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是名正业。”因此,平常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正业。譬如适当的睡眠、饮食、运动、休息、工作,不但能增进个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满,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罪恶,都是从经济生活的不正常而来。譬如开设赌场、酒家、屠宰场,经营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当的生活应该是: 1.合理的经济生活 2.高尚的道德生活 3.和谐的社会生活 4.净化的感情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进、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三说:懈怠是一切恶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种子,世间的一切苦恼都由此而生。欲断生死缚者,应该精进,舍离懈怠。
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也就是努力为善,努力断恶。《大智度论》中以四正勤为精进的目标。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谛意。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把念头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败、金钱名利、感情欲望之上,应该时时心存正念。
正念的内容就是四念处,即:
1.观身不净:一般人常因贪爱自身的美丽、健康,而产生执著妄想,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内充满了粪尿、涕唾等秽物,可以说是众秽所集,何来可爱之处?佛陀教我们“观身不净”,是要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爱,进而借假修真,以证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2.观受是苦:世间的种种苦乐感受都是苦,因为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各种苦,纵使偶有快乐,却因世间万法变幻无常,迁流不息,快乐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逝,因此说观受是苦。
3.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狱,时好时坏,时善时恶,时生时灭,如猿猴般,念念无定,所以说观心无常。
4.观法无我:《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世间万物终会散灭败坏,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观法无我”,才能从五欲尘劳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们把心时时放在无常、苦、无我之上,对世间的锱铢小利就不会贪恋,而能够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摄散乱的身心,培养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
正当的禅定应该是:
1.健康的禅定:能令身体获得健康。
2.安心的禅定:能令心意专注一境,而得轻安。3.开悟的禅定:能令思想豁然开通,由迷入悟。4.见性的禅定:能令佛性开显,寻回真实自我。参·八正道的重要
《大毗婆娑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个人有了正知正见,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才能向正确的目标努力精进,长养善念慧命,安住清净无漏的禅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体的,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八正道中,正见居首。正见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导师,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正见又像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距离、速度,画面才能清晰美丽,洗出来的照片也才不会走了样;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于产生错误或偏执的思想、行为。《杂阿含经》卷廿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知正见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肆·八正道的实践
佛法不是一种学说,不能单作理论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导,因此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实修、体证。譬如,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难、迫害,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佛教的信仰,这就是正见。平日所思所想,都与佛法真理契合,这就是正思。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希望,这就是正语。乃至平时所行所做,都合于道德礼义,不会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伤害别人,进而主动扶弱济倾,乐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恶;遇到各种情况,都能沉着、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等等,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门,是人类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脱无明烦恼,获得清净快乐的人生,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第三篇:第16课《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第16课《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一、对法义理解的简单总结:导师本期法义主题围绕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三个问题进行,包括纵欲与禁欲,重生与重死,以及自利与利他。在纵欲与禁欲方面,师父主要让我们建立对欲望的正确认识,知道欲望是分为善、恶及无计三种,在对待态度方面既不能纵容我们本能性的欲望,纵容下去就一定是往恶道的方向走,又不是完全的禁欲,关键是要把欲望的方向往善法欲引导,落到当前心行,就是精进修学,生起发菩提心的渴望,向佛菩萨品质学习。在重生与重死方面,重点是正确认识到,佛教是既重视生也重视死的,而不是偏执于一端。重视生就是要我们珍惜人身,把握当下每一念,并贯彻人间佛教理念,将佛法大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视死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念死对修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修行,把握未来包括死后的人生方向,真正做生命的主人。在自利与利他方面,师父更加清晰的说明了如何真正的做到自利和利他,以及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那就是,我们平常的凡夫心,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其实是不能真正让自己利益的,真正要利益的,还是要好好修学接受佛法的智慧才能做到。同时,通过纯粹的利他,本身就是最大的自利,通过增长慈悲心和弱化我执,可以真正通往发菩提心,这一生命中最珍贵的心理品质。
二、个人主要修学心得和心行变化:对师父讲到生与死的关系,对死的正确看法和审视,让我有比较大的触动。反观自己以前,也会经常感叹岁月如水,人生如梦,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快,会告诉自己对万事放开一点,有时看到一些经论,也会告诉自己说,人是要死的,不要太执着。但总体上对死还是比较模糊,不痛不痒的,就是虽然大体知道死会到来,但是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遥远,觉得还是没那么快到的吧,刚提起想到一下又很快就回避不去想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死有了一个更深刻的审视,就是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死亡它就是一定的,现在就要勇敢坚定的去正视它,就是要随时,现在这一刻就要为它做好心性的准备。经常会问自己,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了吗,包括对我最亲的人,假设明天甚至下一刻,他们或者我就要去死了,我已经可以真正做到了无牵挂,真正做到不害怕,不胆怯了吗。
那么最近,心性往这样一个方面多投入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对当前自己期待和执着的东西看得更加淡了,特别是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琐碎事。当不如意发生的时候,就会观察思考,这些小事跟生死相比,实在太小了,实在没必要浪费宝贵的人身时间啊。同时,对待亲人慢慢老去的心态,也会逐步调整以前一些不如法,不符合真相的想法和做法。我有四个姐姐,她们从小到大都很疼爱我,我也是看着她们从年轻慢慢变得衰老。我的大姐姐,以前在村里是叫做穆桂英的,从小到现在,好像总是她很漂亮让人羡慕的样子,一直停留在这种印象中拔不出来。但是最近几年,她已经当奶奶好多年了,身体明显变形了很多,因为带孙子的原因,以及跟丈夫和儿女经常纠结争吵等等,心理方面也都有些忧郁迟钝的感觉了。一想到这个,心里面就会有说不出的怜惜和伤感,才50多岁啊,人的身心怎么就变化这么大啊,之前的美丽大姐去哪里了啊。以前老是不愿意直视这些变化,还是想停留在她以前美好的时光,还是想着怎么带她再去哪里玩一下,还像之前年轻时候一样,就是我还是不想或者不敢正视,我的姐姐她已经衰老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么通过逐步的修行积累,特别是本期法义的学习,加深认识到生死无常,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真相,师父说的青春美貌本来就是幻境,错误和无谓的执着只会让自己增加烦恼和痛苦。通过这样的不断观照,就会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方面是慢慢打开心量,正面接受这个现实,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不再无谓的感叹;另外,最重要的,深刻明了自己当下最应该做什么和珍惜什么。就是把之前带着执着的伤感和怜惜,转换为另外一种智慧的珍惜,更加用心的去关心她,因为知道可能随时就会无常,就会分离。以前跟大姐都是很少用心交流,还给自己找借口说很忙没必要的,或者觉得没什么共同语言的,现在就会带着珍惜和感恩的心态,经常会给她打电话,用心来交流和倾听她的诉说。同时,更加明了对大姐最该做的事,就是让她尽快和多接触佛法智慧,抓住每一个机会,跟她讲讲暗含佛法道理的话,让她尽量能够多熏陶下,多种些智慧的种子,积累福德资粮。
通过这样不断加强对生死的观照,现在对于亲人老去这样的痛苦纠结,会慢慢放开,并且更加明了师父不断告诫我们的,生命最究竟的价值——自觉觉他,对修学向上升起更加急切感,赶紧抓住当下每一刻,赶紧让自己觉醒,然后有能力帮助亲人并扩大到所有众生,一起觉醒,真的从对生死恐惧和怯弱的黑暗森林中走出,通往光明的菩提大道,走向究竟的快乐和安宁!
第四篇:佛教徒常问的一般问题
佛教徒常问的一般问题~答佛教朋友的疑问
许多佛教人士只看佛经,不明白基督教的道理,纵然有些人也看圣经,但多是不明就里,充满误解的,记得在台北某寺,一位法师在圣经上画了许多记号,经笔者很长时间为他一一解答后,才除去他的误解。我们基督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忍耐、虚心,以智能的言语,尽量解答别人的疑问,其实我们初信主时,心中也是有许多疑问的,若遇上热心为我们讲解的人,我们是很感激的。
以下是我在佛教朋友中,常被问到的问题。
问:佛教教义广大精深,如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美味,可供随意选择,而基督教道理太浅,没有什么可研究,就如你们所崇拜的上帝,在我们佛教徒看来,地位很低,你们信耶稣,信上帝,充其量将来亦不过能到天上,要知道,天仍在轮回之中,是靠不住的。(意大利僧罗迦兰陀Ven.Loknatha问)
以上问题,可分为三方面:一是佛教教义精深,如丰富的食物,二是基督教上帝地位低落,三是基督徒纵然升到天上,天仍在轮回之中,是靠不住的。现笔者尝试逐一回答:
一、佛教教义精深,如丰富食物
佛教经书多,文字古,许多佛徒以此自傲,以为基督教经书少,只有圣经一本,而且文字是白话,太浅近,无古雅味道,其实这种见解,是极端的错误。佛经虽多,文字古,因此一般佛教徒终身不能阅读研究,这正是佛经的流弊,其实以佛教人才的鼎盛,应该集合人力、物力,将古经整理一番,去其繁,撮其要,用通俗文字印出,这样才是合宜的推广。基督教经书,正有这种好处,它没有结集三藏,把神学、哲学、伦理学、圣徒的议论,放在一起,叫信徒看了也不明白,有如背起难担的担子。基督教认为属灵智能的泉源,就在一部新旧约圣经,此外没有人能加添什么。而且这部圣经,主要是用各地方言的通俗白话译出,虽有文言译本,却并不鼓励信徒常用。佛经自汉唐流入中国,已千余年,而圣经自马礼逊开始译为中文,至今不过百多年,流传的普遍,力量的广大,却远非佛经可比,这都是事实,是无法否认的,批评者以为文字肤浅,遂不屑看,殊不知义理深广,并不亚于佛理,但肯定透彻的程度,实在超过佛经。
二、基督教上帝地位低微 佛教朋友,对基督教的上帝,可说大都不肯深加研究,以为基督教上帝,就是佛教三界中的上帝,所以地位很低,比佛还要低四级,连大师如太虚法师也是这样随随便便,实在可惜。现在请佛教朋友稍微忍耐,与笔者一同参考几处圣经,看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三界天神吗?
1.上帝是道(约一1)2.上帝是真理(约十八37)
3.上帝是灵,是人看不到的(约四21-24,一18,林前六16)4.上帝是到处都在的(弗四6,约十七21)
5.上帝是永在、恒常、不变的(雅一17,提前一17)
6.佛教所谓三界天神,有许多位,而基督教上帝只有一位(约十七1,雅二19)7.佛教所谓三界天神是随业受报,有生死轮回的,而基督教上帝是向来就有,没开始,也无终结,是永生的(启一4,来一12)
8.佛教所谓三界天神,是众生修福报修来的,而基督教的上帝,不是众生,不是受造者,反是创造天下生命的生命之主(出三14)
9.佛教所谓三界天神,德行不完全,而基督教上帝是神圣完全,全无过失的(太五48)
三、天仍在轮回之中,是靠不住的
这种误解,与对上帝的误解一样,以为基督教的天,就是佛教的天,殊不知二者是不相同的。婆罗洲土人木寮是房子,纽约摩天大厦也是房子,名字相似,质素却大异,基督教所说的天国,是永不震动的国(来十二28),信徒永久的家乡(约十四2),乐园(路二四42-43),是至高上帝的居所(来十二22),完全没有轮回的必要。
问:十字架的赎罪道理不合因果的原则?
——基督教十字架的赎罪道理,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合因果的原则。犯罪是因,受苦是果。人种了苦果树,就没有甜果子吃,必得吃苦果子,因果的定律,是不能推翻的,生死轮回是各人自己的事,父母妻子儿女皆不能代替,佛也不能代替,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若说我犯了谎,叫耶稣代替受苦,这完全不合因果定律,是不可能的。(了义法师问)
基督教也曾论到因果的道理,但不是佛教三界因果轮回之道,加拉太书六章7-8节:「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哥林多后书九章6节:「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约翰壹书三章4节:「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又罗马书六章21-23节:「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现在你们既从罪里得释放,做了上帝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以上所提的圣经,都是论到因果的关系。在基督徒看来,凡犯罪的,必吃沉沦苦果,人在这因果定律之下,实在是无法自救的。然而约翰福音一章17节带来一个福音:「律法本是从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自从主耶基督牺牲十字架,设立救恩后,人类可以因着信祂,活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这种舍己代罚不是废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不是废掉因果律,乃是成全因果律。人信耶稣是因,自然收得救的果。中间曲折奥妙的道理,许许多人没加以分析、思考,便不能明白。
问:基督教的爱很狭隘,只爱人类?
——基督教提倡的爱心毫不伟大,伟大的爱是出于佛教,才有圆满的爱,因为基督教的爱很狭隘,只爱人类,至于鸡鸭鱼类,则随意杀来以充自己的口福,佛教的爱显得更圆满,主张素食,爱一切众生,因众生都有佛性(美国佛教法师James I.Wagner问)
答:圣经记载过有四个人素食,但以理和他的三位同伴,但他们茹素,并非因相信畜类有灵魂。他们主张素食,乃是因为身为巴比伦国的俘掳,害怕巴比伦酒肉不洁,或会有祭偶像之物(但一16),吃下便是在信仰上有沾污。近代基督徒中,也有素食的,如张之江将军,但他也不是以为动物有灵魂,不过认为素食适合他的体质而已。我们不反对素食,有些人太胖,应少吃肉类,多用素菜,但要知道,灵魂得救与爱心的问题,并不在乎饮食。吃肉无妨,不吃也没有什么害处,这在圣经哥林多前书八章8节也有一番论述。关公(关云长)并未吃素,而且一生杀了不少人,佛教尊之为神,反之,牛羊兔皆吃草,并没有人尊他们为神。有些人「口斋心不斋」,这倒是法利赛式严重的宗教问题(太十五1-20)。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乃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佛性二字,差不多等于基督教所讲的灵性二字,什么是佛性?据佛教中人说,是觉醒,即诸佛所证真觉湛明的心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不生不灭,不迁不变。迷此佛性,即为众生,证此性,即成佛。至于基督教所说的灵性或灵魂,是从上帝所赋予,人的灵是有上帝形像,有真理、仁义和圣洁,可惜人类亏缺上帝的荣耀,失去上帝形像,不像上帝。人悔改信耶稣,重生,得新生命,是回复属灵的永恒生命。
上面所说的,二者有相同之处,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佛教爱的对象包括众生,而耶稣则单指人类,所谓众生包括:胎卵湿化四类生物,人与禽兽、苍蝇、蚊子,甚至蛆虫,细菌,皆是众生,都有佛性,都不可伤害,这是常令人惶惑的道理,我曾问过前述的罗迦兰陀法师:「若有蚊子咬你,你打不打死牠?」
「不打死,我吹去牠。」
「假如你患疟疾,吃不吃药?」
「我吃奎宁,一日三次。」
「那么,不是杀死疟疾众生?」
「微小,看不见,可杀。」
其实法师已违背了佛教教条,佛言「众生平等,万法唯心」。即使至微小的生物也是众生,也不可杀。至于基督教只是承认人类有灵性,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3节:「愿赐平安的上帝,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pneuma,spirit),与魂(psyche,soul)与身子(soma,body)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这里说出人不单有身子(肉体)、有魂(血气、生命),也有最高的灵(上帝的灵)。至于动物,则只有身子与魂。魂原文psyche,中文圣经中有时译为血气、生命、情欲,利未记十七章11节:「生命(魂)在血中」,犹太人不可吃血,因为「生命在血中」。动物有肉体,有肉体的生命,属血气,属情欲,但无最高的灵,惟人类有上帝的灵,有上帝的形像、样式。(参看创一27,二7,五1,犹10,彼后12)一般人以为凡是活的动物,有情、有知觉,就有灵性,这是错误的,有情有知觉,有生命,有血气,有情欲,却不一定有灵性的。正如现代科学试验指出很多植物对抚摸、音乐首人类的关心有显著的反应,这是有生命,但不是「灵性」。
问:若上帝是仁慈的,为何创造一个这样痛苦的世界呢?
答:世界上任一切痛苦,都可说是由罪来的,罪是由人离开上帝、不信上帝,违背上帝而来的。上帝起初创造世界,一切皆是美好的,人类住在伊甸园(意:乐园)里,享受上帝创造的万物,人类犯罪后,必须离开伊甸园,失去了一切美好的享受,更带来世界的不协调,和因此而来人生种种的苦难。
问:上帝创造世界,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
答:这问题本身是不合逻辑的。上帝是创造主,若是被造,祂还算是上帝吗?圣经说上帝名为耶和华,意思就是「自有永有」,是永存不变的。我有一次问法师,「真如」是怎样有的?他说,这是不可思议的,真如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那么,真如尚且如此,何况宇宙的根源上帝呢?
问:上帝造人的问题?
——上帝六天造成天地万物,说有就有,以土造人,吹气在人(泥土所造)的鼻孔里,就成了活的人,这些神话,幼稚得可笑,你们基督徒却称这是圣经,是真理,真奇怪。
答: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人的经过,的确非常简单浅白,那是由于圣经的篇幅宝贵,所以采取简洁、没有一句多余说话的笔法,其实此法经文内容非常有根据,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近代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内除了水份之外,主要的构成原料,就是土壤。可见「以土造人」的创造观不只完全不可笑,简直十分科学化和先进。笔者从创造的记载,综合了七个重点,相信这是圣经作者希望透过故事表达的真理原则:
1.万物是由上帝而来
2.一切皆是好的
3.宇宙与自然界万物都有一定的律则要遵循
4.人有身体,也有灵魂
5.人有上帝的形像
6.男女同是照上帝形像造的7.人有天赋责任管理万物
问:上帝有人的样式?
——上帝在园中行走,那祂岂不是有腿?上帝能说话,岂不是有口?上帝照自己的形像造人,上帝岂非有人的样式?「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答:基督徒知道上帝是灵,祂能在异象中赐人经历,但祂并不是物质的,约翰福音一章18节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四章24节:「上帝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但圣经上常有形容上帝好象人一般说话,上帝向某人说话,比如亚伯拉罕、摩西、以赛亚,说他们如何听见上帝的话,如何看见上帝的显现,这些有时是超自然的异象,有时是拟人的描写。
至于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并且造男造女,表明男女都有上帝的形像,意思是像上帝的性情样式,英文是in the likeness of God(请看创五1)。在新约圣经说得更清楚,当一个人悔改信主,重生得新生命时,以弗所书四章24节说是「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回复了我们失去的上帝的形像。有上帝的形像,并非口鼻耳眼身酷似祂,乃是在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上像祂。歌罗西书三章10节说,「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祂主的形像。」形像是指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方面,而不是指口鼻眼耳色身,这是很清楚的。
问:基督教道理的缺欠,是没有三世因缘……
——基督教道理的缺欠,是没有三世因缘,只有今生和死后,没有前生。如此道理说来,则上帝创造人不公道,有的贫,有的富,有的生来瞎眼,有的生下来几个月就夭亡,有的俊美聪明,有的凶恶愚笨,若没有前世因缘,则上帝创造不公道。不如佛教道理透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是有三世因缘的,今世作业,来世受报,今生受苦,前世作孽。
答:基督教只讲今生,只有今生的机会,死后就有审判,人不能说,我今生不修,来生再修,或说不怕死,过三十年(下一辈子)又是一条好汉,这是自误的想法。基督教不单只有今生,且只有现在,「现在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是拯救的日子。」(林后七2)。人不能盼望来生再修,现在就要得救,因为不知道明天所要发生的事。
至于人的生命不同,有的贫,有的富,有的夭亡,有的长寿,有的聪明,有的愚笨,并非上帝创造不对,此乃人种的遗传,社会的演变,以及前述因罪恶带来世界有灾难、意外、痛苦、疾病等种种不如意的事,遂有如此种种区别。人喜欢把一切责任,推到上帝身上,而不加研究其原因。比方人有夭寿不同,这关系人的营养卫生。人有聪明愚笨之别,这关系父母遗传,及后天的教育,人有贫富之分,这关系人的勤惰或社会制度的不公平,以上才是真正原因。佛教说富人是前生修的,所以今生该富,贫人是前生未修,所以今生该贫,人长寿健康,是前生修的,人疾病夭亡,是前生作孽,这是不肯探讨事实原因,反偏向虚渺之说来做为答案,要知富人致富的原因,有的是投机取巧,囤积、剥削,有的是贪污,也有的是勤劳,节俭、储蓄积累。贫穷之因,有的由于懒惰,不务正业,有的由于未受良好教育,有的由于社会制度不好,他的才能无法发展。若硬说贫人是前生未修,今生该受苦果,富人是前生修过,今生该享福报,这恐怕也不是开明的说法,因为贫者未必苦,富人未必乐。
至于生来瞎眼、残废、夭亡,这大都是由于遗传或卫生不够完全,或父母有疾病贻害胎儿,或生下来后因后天病患,如天花、霍乱、痲疹、痢疾、破伤风而去世,不能说是他前生作孽,或说他父母作孽,这乃是一般医药卫生上或科学上的问题。一次有人带生来瞎眼的少年到耶稣跟前,门徒就问:「这人生来瞎眼,是他自己犯罪呢?或是他的父母犯罪呢?」主耶稣回答:「不是他犯罪,也不是他父母犯罪,但上帝的作,现在要在祂身上显出来。」于是治好了瞎子的眼,这是基督教对人类疾病苦的态度(约九1-4),只要人寻求上帝,他必不被弃绝。
我在香港大屿山一寺中,遇一青年僧人,曾受过佛学院教育,有骨病,很瘦,我很愿意帮助他到教会医院医治,因我亦曾患过骨病,夜难安眠半年之久,但服药一周就好了。可惜这青年僧不肯,他说他的病是前生孽债,是医不好的,情愿在寺中天天跪拜佛像,祈求忏悔前生孽债。这样的信仰,反倒变成有害的东西了,毁灭了他的青春,也延误了他的健康。
问:一切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样的?
——一切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样的,你们不必劝佛教徒信基督教,向那些无宗教信仰者传就可以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宗教,凭个人所喜欢的选一个信就好了。你说基督教有救主,基本信仰是因信称义,人自己不能做好,我们佛教分十多宗派,超等智能的人,可行天台、唯识、禅宗,那是很有味道的,根基浅的人,可信净土,也是靠他力,靠信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人只要一心念他的名号,即可往西方。好象你所说,钉在耶稣旁边的一个强盗,一念祈求耶稣,当晚即往乐园一样。
答:以上问题,要分三点回答,一是一切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佛教、基督教都是一样,二是净土宗与基督教一样,三是念佛与祈祷是一样的。
一、一切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吗?
不少人这一句话,拒绝信耶稣,自以为足够,殊不知道句话用于一般宗教是可以,但用于基督教则不对。基督教从不以劝人行善为工作,因为知道人不能尽善,基督教只劝人信耶稣,惟有信耶稣才能得救。若是传道人从事劝人做好人,不劝人信耶稣的工作,那位传道者是不懂福音的。基督教认为人类灵性沉迷已久,不能做好,不能自救。人心诡诈到万分,坏到极处,谁能测透呢?(耶十七9)在人的肉体中,没有良善,虽然立志行善,可是行出来却不由自主(罗七7-25),在人的心里有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诈诡、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可七21-23)。不可法利赛人,伪君子,以为不曾杀人,不曾偷盗,不曾奸淫,不曾酗酒、赌博,不曾犯罪,就以为自己无罪,如此,则满街是圣人了!这实在是自欺,他的灵性是在沉睡中,人若不经圣灵的光照,这是看不见自己的可怜的。保罗是饱学之土,是法利人赛人,宗教界的领袖,他受过优良教育,他有浓厚的宗教背景,但他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一15),基督教并不是与普通宗教一样,劝人为善,基督教只劝人信耶稣,惟有信耶稣能得救。
二、净土宗与基督教是一样的吗?
许多事从外表看,似乎是一样的,可是内容却大不相同。从外表看,佛教大乘净土宗,重信心,靠他力,诵佛名号有如祈祷,手数念珠似天主教。我郑重说明,净土宗与基督教不同,内容大有分别。
1.二者都重信心,是不错,但信仰的内容是什么,却是更重要。一个净土宗的人,他整个信仰是佛教的道理,如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他信众生皆有佛性,要持斋、烧者,他的人生是这样,因为他的信仰是这样。基督教的信仰是根据圣经,相信上帝为人类的父,万物是为人类预备的,日月云天,山水花鸟,都是慈爱的上帝,为祂儿女所预备,无论精神与物质,样样都丰富,基督徒乐观,看人生有意义,因为信仰是基督化的信仰。外表看二者都重视信心,内容与结果却大不相同。
2.基督徒信靠救主,净土宗信靠阿弥陀佛,亦是仗他力,非己力,这是相同的,但所信靠的不同,因此人生受用亦大异,这是我们应当明白的A.耶稣不是受造之物,与上帝原为一,祂的根源是永远的,阿弥陀佛则是比丘修证,发愿成佛后以四十八愿度众生,他们的根源是不同的。
B.耶稣成了肉身,在人类历史上有祂的事迹,是史实,而阿弥陀佛的事则是释迦佛中所讲出的故事,并无历史可稽考。
C.耶稣不叫人脱离世界,只叫人脱离那恶者(撒但),而阿弥陀佛则叫人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对现实世界,则不生感情,事实上,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生,每日的生活,碰到许多问题,都可以思想并运用圣经原则找寻答案,有耶稣的人生经验,可为我们的指南针,而净土宗三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只讲出世,西方极乐世界如何优美,与我们实际每天所接触的生活,相隔霄壤。
D.耶稣的福音,不单是说祂降世传道,最要紧的是他甘心舍命,为人类的罪,钉在十架,设立救恩。圣经明记:「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人不要妄想上帝可以随便赦免人的罪,为着慈爱,可以破坏祂的圣洁公义,若是主耶稣与释迦一样,讲了许多博爱的故事,却并无尝过十架的苦杯,活到八、九十岁,因病而终,跳过了舍命代罪的一环,则基督徒也不能得救。
三、念佛与祈祷是一样的吗?
这也是不一样的。
A.佛教徒以念佛为功德,基督徒的祈祷并不是功德
B.念佛是刻板、重复、没有什么内容的,一年一世仍是一句阿弥陀佛,而祈祷是随祈求者的际遇、心情而变化,向上帝或倾吐心事,或祷求帮助,或赞美感谢,都是真诚和富有意思的。
C.最大分别是,念佛不能真正解决问的遇上什么事,都不过只能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已,而基督教的祈祷,是为日常生活各种难题,求天父帮助庇护,也是信徒需要决定行动和去留时,与上帝交谈、求指引、赐力量的方法。
第五篇:佛教徒应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佛教徒应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葬仪的进行,应该有诵经、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国现行的佛教葬仪中,出家人只管诵经,却不是葬仪的主体;因为葬仪中的家祭、公祭等仪式,均委由葬仪社派人司礼,佛事反倒成为一种点缀。
正确的佛教葬仪,除了司礼者之外,主体应该是出家的法师为亡者诵经。参与的大众,均应人手一册佛经,跟着持诵。持诵的内容,最好是简短的经文及偈颂,例如《心经》、往生咒、赞佛偈、佛号、回向偈等,不用喝,只用诵;否则,大众无法随唱而无参与感。然后由法师简单地介绍亡者的生平及其为善、利人、学佛等的功德,并做简短的开示──一则度化亡者超生净土佛国,同时安慰启发亡者的家属、亲友。
至于家祭和公祭,最好同日举行,因为既然已经全体参与葬礼,就没有必要另外举行;否则,除了拉长葬仪的时间外,只是显示个人和团体的突出感而已。如果要同日举行家祭或亲友、团体的公祭,则应该在正式的葬仪之前举行。佛化的葬仪应该简单、隆重,前后的时间不须超过一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至于用中西乐队或仪仗等场面,都是虚荣的铺张,此举对于非佛教徒而言也许有其慰灵的作用,对佛教徒来说则反而会扰乱亡者一心求生佛国净土。自古以来,佛教的丧葬并没有一定的制度。但在中国,有关死者未亡之前的弥留及命终后的沐浴、更衣、设灵位、伴灵、纳棺、出葬、埋葬、做七乃至百日等,大致都有它固定的仪式。
依据净土法门,在弥留时宜有善知识──不论是在家或出家的修行者──为亡者说法、诵经、念佛,称为助念,一直到命终十二小时之后,移动遗体,为之沐浴、更衣,并继续以助念代替伴灵。而且,每举行一项仪式都用佛法开示亡者,令其一心皈命佛国净土。当然,最好能有出家僧众说法开示,否则亦应以同道、同修中的长辈乃至资深的平辈为之。
对于佛教徒,遗体的处理只有坐龛、坐缸和火葬、土葬的不同。如果遗体坐龛,则采坐龛火化,只有封龛及举火的仪式;如果遗体坐缸,则有封缸土葬的仪式;如果遗体卧棺,则有封棺的仪式,封棺以后有土葬及火葬两种,若是火葬,则将骨灰坛置于寺院或墓场的塔中,也有将骨灰坛埋于地下墓中。不论是火葬或土葬,凡有仪式,均以念佛、诵经、回向代替由家属轮番举哀及哭泣、音乐等的铺张。在过去的农村社会,如果家有老人,往往会预备棺木,称为寿材,预备葬服,称为寿衣,以求福寿绵长,大吉大利。在今天工商业的社会以及都市的环境已经不许可有这样的风俗,而事实上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上面已经说过,佛教的葬仪宜力求简单、隆重,且特别不允许在丧葬期间以杀生的荤腥招待亲友,更不可以酒肉荤腥来祭祀亡者。故在吾乡江苏参加丧礼的用餐称为吃豆腐,那是由于纯以素食招待前来吊祭的亲友、以豆腐类的食物为主之故。灵前则以香花、蔬果、素食供养,花篮、花园、挽幛亦当适可而止;最好除了丧家和代表性的亲友致送数对花篮以及数幅挽联、挽额以表示悼念之外,不需要大事铺张。如果亲友致送奠仪,除了由于家属贫苦而留着丧葬费用及生活所需外,最好悉数移作供奉三宝、弘法利生及公益慈善等的用途,将此功德回向亡者,超生离苦,莲品高升。
至于父母亲过世,饮泣哀伤乃人之常情。世尊涅槃之时,除了已得解脱的大阿罗汉,弟子们无不涕泣。唯世习以哭泣表示亡者的哀荣则属虚伪。佛教徒当以佛事代替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