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兵基层建设规范
常德军分区民兵基层建设规范
(试 行)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意见》、《民兵政治工作规定》、《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省军区关于抓建建设典型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现就乡镇(街道)武装部、村(社区)民兵营建设进行统一规范,供各单位参照执行。
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
一、坚持党管武装
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党(工)委的双重领导,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同级党(工)委的军事工作部。乡镇(街道)党(工)委依照上级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各项制度,协调解决武装工作重大问题,抓好专武干部任免、履职、考核和保障工作,每年向上级进行党管武装述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同级人民武装部政治教导员,负责辖区内民兵预备役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部长为同级党(工)委成员、真落实《常德市全民国防教育“七个纳入”规定》,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营造全社会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⑥依照《常德市关于认真做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重视做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涉军信访案件。⑦结合学雷锋日、文明创建等时机,定期组织学雷锋、文明创建等参建参治活动,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贡献。⑧尊重民兵主体地位,建立帮扶平台,帮助民兵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有关待遇,给予创业就业扶持,不断增强民兵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规范阵地建设
按规定在乡、镇、街道办公楼大门外悬挂“XXX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牌匾,牌子大小、字体、所挂位置与同级政府机关牌匾一致。基层人民武装部应当设办公室、器材室、国防教育室,统一使用“XXX人民武装部”印章,所建民兵组织使用“XXX基干民兵连和XXX民兵应急分队”旗子。
1、办公室
①门上挂“武装部办公室”、“基干民兵连部”标示牌; ②室内放置一套办公桌椅(有条件的配备一台电脑),一个资料柜(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资料室),办公桌上分别放置1个武装部长职责牌、1个武装干事职责牌,资料柜内存放民兵预备
国防警示篇、国防义务篇(样式、内容附后)。挂图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为4-6幅为宜,挂图内容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当年工作主题自行编辑,但必须准确规范。
④国防教育向户外延伸。户外设有电子公告屏的,落实滚动插播国防教育内容;未设置电子公告屏的,应在户外宣传橱窗设置国防教育宣传专栏,每年至少更新两次,并适时展示本级组织开展民兵活动或国防教育的图片内容;乡镇(街道)“走廊文化”应设置国防教育内容。
4、工作资料
①登统计本(卡、册)。三本,即:民兵活动记录本、民兵干部会议记录本、基干民兵外出登记本;二卡,即:退役军人服预备役登记卡、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登记卡;四册,即:基干民兵花名册、民兵干部花名册、兵役登记花名册、现役部队预编人员花名册。
②战备方案:四套,乡镇(街道)武装部组织民兵参加抗洪抢险行动、森林灭火行动、反恐维稳行动、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③历年工作资料。每年度装订成册,区分上级文件、民兵整组、民兵训练、民兵政治教育、征兵工作等进行编排。
④当年工作资料。主要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和本级民兵预备役工作资料。
5、法规汇编
少于16课时,参训民兵教育时间不少于训练时间的10%。普通民兵的教育,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开展。担(兼)任人民武装部政治教导员、基干民兵组织教导员、指导员的党政领导干部,为民兵上政治教育课每年不少于2次。
6、基干民兵外出管理制度。建立基干民兵外出登记本,随时掌握基干民兵外出情况。
7、战备值班制度。战备值班由武装部安排专人以轮流形式常年坚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履行职责,妥善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8、检查评比制度。区县(市)人武部、乡镇(街道)武装部每年至少到下级单位检查调研2次,指导督导武装工作落实;军分区每2年开展“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先进基层人民武装干部”评选活动,区县(市)人武部每年开展“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先进基层人民武装干部”、“先进民兵营”、“先进民兵营长和基干民兵”等评选活动,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附件: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建设规范图例
德市全民国防教育“七个纳入”规定》,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营造全社会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⑥依照《常德市关于认真做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重视做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涉军信访案件。⑦结合学雷锋日、文明创建等时机,定期组织学雷锋、文明创建等参建参治活动,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贡献。⑧尊重民兵主体地位,建立帮扶平台,帮助民兵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有关待遇,给予创业就业扶持,不断增强民兵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规范阵地建设
按规定在村(社区)办公楼大门外悬挂“XXX村(社区)民兵营”牌匾,牌子大小、字体、所挂位置与同级党(总)支部(居委会)牌匾一致;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办公室门上悬挂“民兵营”标识牌。民兵营应当设民兵营长办公室和青年民兵之家。
1、民兵营长办公室
①可与其他人员合并一处办公,门上挂“民兵营办公室”标示牌;
②室内放置一套办公桌椅、一个资料柜,办公桌上放置民兵营长职责牌,资料柜内存放民兵预备役工作资料;
③墙上挂4块牌子:一是村(社区)民兵工作领导小组、国
②历年工作资料。每年度装订成册,区分上级文件、民兵整组、民兵训练、民兵政治教育、征兵工作等进行编排;
③当年工作资料。主要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和本级工作资料。
4、法规汇编
将《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条例》、《民兵政治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汇编成册,供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学习使用。
5、民兵营所有牌匾(门牌、标示牌、墙上挂图、户外宣传栏),制作材质、样式、尺寸大小、颜色、字体应与所在村(社区)其他牌匾(挂图)保持协调一致。
四、落实基本制度
1、专题议军制度。村(社区)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武装工作,解决重难点问题。
2、民兵会议制度。村(社区)民兵营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基干民兵会议,适时对民兵进行点验。
3、军事训练制度。民兵营长每3年轮训一遍,民兵按照规定参加训练。村(社区)民兵营要加强参训人员管理,搞好训练登记统计,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落实。
4、民兵活动制度。利用民兵整组和节假日等时机,要加强与所属基干民兵的联系,积极参与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组织民兵积极开展护厂(场)、护村、护路等活动,在用兵练兵中强兵。
第二篇:民兵基层建设标准
民兵基层建设标准
一、基层人武部建设标准:
各基层人武部必须达到硬件设施完善,软件资料齐全,工作开展有序。各基层人武部都要有明显的标志牌,有办公用章,有专门的武装工作办公室、民兵连部、战备物资库、青年民兵之家、专武干部宿舍等设施。
办公室内有两张办公桌,两把椅子,文件资料柜。室内张挂:人武部职责、人武部工作细则、党管武装工作制度、部长、干事职责。文件资料柜中存放内容:“八项制度”(战备值班、请示报告、政治教育、民兵干部会议、民兵活动、官兵互访、基干民兵外出联系、党委议军等制度);“七表”(民兵编制序列表、民兵数质量统计表、工作计划表、军政训练考核登记表、国防潜力统计表、兵役登记表、民兵活动登记表);“八册”(基干民兵花名册、民兵干部花名册、预征对象花名册,服现役人员花名册、退伍军人花名册、外出流向花名册、会议记录册、民兵奖惩登记册);“五案”(兵员动员方案,经济动员方案、抢险救灾预案、教育训练方案、“双文明”建设方案)和上级文件;“三图”(民兵组织分布图、兵员动员集结图、战备(作战)预案图)。以上资料要放置有序,标签明显,一个资料一个。
民兵连部要有办公桌两张,办公椅两把,文件资料柜一个,民兵连部有队旗,室内张挂连长职责、政治指导员职责、排长职责、民兵职责等职责框,位置适当,整齐划一。
要有安全的战备物资库,有标牌,室内有民兵服装、训练器材、防暴器材、野炊设施(行军锅、菜刀、菜板、水桶、水勺、饭勺、碗、筷等)、生活照明设施。资料器材放置有序,标签明显,室内张挂装备器材安全管理制度,建有上级检查登记本及装备数质量登记本。专武干部宿舍内有床铺及生活用品,卫生清洁,物品放置有序。
青年民兵之家要有图书、视听教育设施;有娱乐活动所需的器材和之配套的场地(该活动中心可于本单位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合二为一,一所两用)。
二、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标准:
民兵应急分队要有固定的民兵应急连部,有标志牌,有应急连连旗;有战备物资库、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有可供民兵应急连训练的场地。
民兵应急连有一间办公用房,室内有办公桌两张、办公椅两把,文件资料柜一个。室内张挂连长职责、政治指导员职责、排长职责、民兵职责等职责框。位置适应,整齐美观;墙面上制作“三图”(动员集结方案图、战备行动预案图、民兵分布图等活动图框),要有一部联络所需的电话。文件资料柜中存放八项规章制度(请示报告、政治教育、会议汇报、民兵活动、战备工作制度、官兵互访、人员管理、武器装备制度)。有“五表”(编制序列表、官兵数质量统计表、工作计划表、军政训练考核登记表、活动情况登记表);“六册”(人员花名册、干部花名册、外出流向登记册、会议记录册、奖惩登记册、人员政审登记册);“七案”(战备〈作战〉预案、应急集结方案、兵员动员方案、双争活动方案、教育训练方案、“双文明”建设方案)文件资料规范实用,分类有序,标签明显,共有资料盒12个。
战备物资库要有民兵装备器材、防暴器材、训练器材、民兵服装、野炊生活设施(行军锅、菜刀、菜板、水桶等)、照明设施。库区张挂有装备安全管理制度,有检查登记本、出入库情况登记本。各类物资存放整齐,标签明显。
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结合民兵之家的标准进行。
第三篇:民兵基层建设调研报告(最终版)
民兵基层建设调研报告
一是要切实树立抓好民兵基层建设的信心。要正确认识看待基层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既要充分肯定近三年来基层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又要充分看到基层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当前基层建设矛盾和问题突出而失去信心,要充分认清抓好民兵基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领导的决策部署,是人武部工作职能所系,是落实应急作战准备向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的基础所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特别重视端正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形式主义、克服畏难情绪、克服“等、靠、望”思想,要把省军区推进“整县整团”建设思想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始终。要把“一线指挥部”建设与基层建设,基层人武部建设与民兵营(连)建设捆在一起抓,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与平时基层建设落实捆在一起抓,要把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与发挥民兵作用捆在一起抓。坚持统筹兼顾、固强补弱,切实筹划好每项建设,规范好每个制度,落实好每项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继续规范好基层基本设施建设,又要坚持高标准抓好“软件”建设。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基本制度落实上,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二是要积极探索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新办法。当前,民兵基层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和“老大难”问题。对此,各级一定要在与时俱进中,探索新的思路,创造新的办法,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力度,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广大基层专武干部正确认识当前民兵预备役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变化,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迎难而上,开阔思路,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另一方面,要采取集体攻关等形式,解决好重难点问题。要结合基层建设调查情况,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分门别类,然后区分任务、区分责任,组织集体攻关,分头研究,积极探索寻求突破。三是要不断增强民兵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在民兵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方法手段上想办法,找对策,在教育对象上加以区别分类。要走出误区,改变思路,以变应变,适新求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突出教育效果,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民兵预备役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义务,提高其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专武干部、民兵干部提高素质的内动力。首先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军事素养,调动大家专武精武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按上级规定将专武干部纳入地方公务员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做到该提拔的要提拔、该调整的要调整,尤其是对素质较低、不能胜任本职或超过任职最高年龄的,要及时搞好交流,努力把专武干部队伍建强搞活。结合“双强双比”和“落实五项指标”活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
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并与奖励、评先、晋升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努力营造“凭素质成才、靠能力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基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双重领导,坚持党委议军、武委会、军事工作会等党管武装制度,研究解决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探索述职报告、定期办公、军事日等活动制度落实的方式方法,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把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和大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以及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领导任期目标和考评内容;把乡镇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企事业单位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单位财务预算。采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抓好基层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的培训,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抓好武装工作的自觉性。
兵曹乡人武部 于洋
第四篇:民兵基层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民兵基层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 中国共产党铅山县委常委 人武部长 黄东辉
为贯彻落实赣办字[2008] 4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民兵基层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有新的发展,县人武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调研阶段,组成两个专题调研组,从4月上旬起,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县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设立基层武装部30个,配备专武干部57人,建立民兵营(连)186个,在编民兵36100人(其中普通民兵32976人,基干民兵31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看资料,查现地、开座谈、考业务、答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到30个基层武装部(乡镇17个、行业12个、企业1个),34个村级民兵营(连),占总数的18%,与20名乡镇书记(镇长)、30名专职武装部长、20名副部长、1名武装干事和34名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广泛地接触、交流和谈话;在每个乡(镇)均召开了1次座谈会,共与105名乡(镇)书记、乡(镇)长、基层专武干部和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座谈。
总得感到,近年来,我县在上级军事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在组织完成好经济建设任务和做好多样化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上,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进行了一些努力,使我县的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二、当前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调研认为,虽然各单位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发展的步伐较慢,与上级的要求差距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等、靠、望”思想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当前民兵基层建设普遍存在工作重心不够突出,多数单位存在时紧时松和上级强调一阵抓一阵的现象,“等、靠、望”思想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四不”上:一是摆位不正。基层党委落实议军制度不经常,有近10%的基层乡镇党委近三年来没有议过武装工作,不能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调研与30名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见面谈话了解,有20%的领导对民兵基层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不高,标准较低,每年除了训练、整组、征兵等硬性工作任务能得到较好完成外,其它指标“稍软”的工作、活动则落实不够、完成不好,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武装工作,不能实现武装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发展。据统计,有近10%的专武干部属于摆位不正,30%的同志把兼职工作摆在专职工作更重要的位置,还有5%的基层专武干部不乐意从事武装工作。
二是认识不足。调研中,发现有55%的基层单位领导,认为基层武装工作是部队系统的事,是要人要钱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在目前发生战争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抓民兵基层建设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有32%的人对自己担负的武装工作职责认识模糊,认为自己兼的是虚职,存在应付、凑呼地完成上级的任务就行,基层建设搞不搞、建不建都没关系的错误思想;有30%多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搞民兵基层建设要花钱,基层钱又不多,能拖就拖,能不建就不建,存有看上级机关怎么说、等上级机关来抓再建的观望思想。有少数单位和领导对武装工作出现“不报不批、不请不到”的现象,视武装工作为一种“包袱”,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从而出现上面抓得紧,下面抓得松,职能部门抓得紧,基层党政组织抓得松,关键时刻抓得紧,平时抓得松等现象。有近50-60%的专武干部,总认为自己在本单位说话的力度不大,武装工作没什么地位,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无从下手,难以得到领导支持,存在等待上级出台文件要求,靠上级来抓的思想,难以站在夯实国防建设基础,促进武装工作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思考问题,严重缺乏创造性完成任务的思想认识。
三是投入不大。当前一些乡镇、县直机关党委、主要领导在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问题上,无论是领导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还是投入的精力、经费的保障,都处于支持不够、关注不够、倾斜不够的现状。调研中,我们重点对17个乡(镇)2008年用于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最多的乡(镇)为17000元/年,最少的只有500多元/年,平均为1200元/年,投入多的单位也只是保障正常工作,个别基层武装部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投入任何建设经费。座谈时,虽然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表态比较好,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往往不尽人意,重讲轻做、只讲不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旦在涉及到需要出人、出力、出钱的工作上,就讲条件、叫困难,阻力就重重,理由和借口比较多,有的甚至把武装工作当成负担,致使民兵预备役工作该投入的钱不愿投入,该抽调的人员不让抽调,该落实的工作难以落实。严重缺乏抓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意识。
四是方法不活。从调查30个基层武装部情况看,70%的单位仅停留在挂几块牌子、记几个本子、建一两支分队上,但对抓基层建设到底要抓什么、怎么样抓、达到什么标准,认识不多、方法不多,有的始终还是停留在老思想、老办法、老框框上迟迟不前。结合实际、结合工作、结合形势研究基层建设比较少,特别是结合抓经济建设抓基层建设开拓创新上还很不够。
(二)两支干部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平战”需要。
从专武干部层面看:
一是“专武”意识有所弱化。目前,全县30名专武部长当中,兼一职、两职的有22人,兼三职的达7人,兼职率达96.67%,副部长(或干事)也兼有包村、蹲点等繁重的地方中心工作任务。应该讲,专武干部兼职,既是形势需要,也说明专武干部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能使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并且兼职有利于更好发挥自己的才干,扩大自身的影响,更好地与各级领导和群众进行联系、沟通,以“有为、有位”促进本职武装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兼职过多,导致专武不专问题突出,分散了从事武装工作的精力,有的出现摆不正位置、淡化职能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志是把专武干部岗位作为政治进步的跳板,在岗不敬业,不把岗位当事业;有些专武干部将武装工作看成附带工作、多余工作,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单位对专武干部的要求也比较单一,更多地只从履行军地桥梁的角色要求,在推荐使用过程中比较偏面,致使一些同志工作不尽心,抓军事斗争准备的热情不高。这样,对于上级军事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影响到中心工作时,就很难得到高度的重视,必将造成武装工作“管人”与“管事”的严重脱节,影响武装工作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二是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高学历的多,有军事工作经历的少;能完成一般性、日常性工作任务的多,能指挥带兵的少;满足于办具体事的多,能站在更高层次主动思考问题的少。全县57名专武干部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有41人,占总数71.9%,中专文化7人,占12.3%,高中以下文化9人,占15.8%,存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转业复退军人8人,仅占14%,进过人武学院培训学习的40人,仅占70%。有的单位专武干部虽然满编,但是挑选和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民兵训练教员。有的单位要组织一项稍微大一些的活动都非常困难。还有的连一般性军事常识都不懂,从调研中抽考业务知识的情况看,有近11%的专武干部对一般性业务知识回答不全。从座谈了解的情况看,也有近5%的同志对民兵整组、训练、征兵工作应做些什么工作回答不上,只知道按上级要求叫送几个人就送几个人,个人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三是面临实际困难增多。一方面是兼职工作过多带来工作压力大。基层专武干部受军地双重领导,兼职工作过多过杂,工作头绪多,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抓经济指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抓一票否决的工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防火、信访、“一大四小”)、抓重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平时很难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武装工作,专职工作没干好,必定会受批评,导致了部分同志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家庭负担过重带来生活压力。据统计,全县有19名专武干部家属没有工作,27%的家庭经济收入只靠本人的工资收入,有的干部一家还有7、8口人,经济负担非常重;还有25%多的专武干部虽然家住一个县,因在偏远乡镇工作,加之长期得不到调整交流,与家属小孩一直处于两地分居,导致生活压力过大。
四是进出渠道不够畅通。一方面是专武干部来源渠道偏窄。近年来,新任职的专武干部大部分是从农、林、水、教育等专业人员中挑选的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整体军事素质不高;而从人武学校毕业的学员,由于受地方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的影响,有的学员难以分配到基层武装部任职。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调整进入专武干部岗位的干部人员为22人,经过正规训练的只有4人,经过人武学校毕业的仅为1人,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专武干部出路不畅。从调查的情况看,现有的57名专武干部中,超过45岁以上的6人,年龄最大56周岁,平均年龄36.8岁,任现职五年以上的37人,平均任职时间8.75年,任职最长的为22年,明显存在年龄偏大、任期过长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武装部长层面,近三年只有9人得到重用和提拔,11人岗位工作得到交流,比例也非常低。
从民兵干部层面看:
一是难选配。一方面受选举制度的影响。全县186名基层民兵干部中,有157名干部是通过海选产生的,96名民兵干部是由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兼任。选拔使用村(居)委会的民兵干部县、乡两级人武部没有决定权,加之村(居)委会干部编制员额有限制,民兵营(连)长没有专职编,因此导致绝大多数民兵干部不是由村支书、村主任兼任,就是兼任会计、出纳或者兼管计生工作,很少有专职的,目前全县仅有69名为专职。另一方面配备民兵干部别无选择。目前,村(居)委会干部一般只有3-5人,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多数都不符合民兵营(连)长条件,如果按照条件选配根本就选不到人,因此别无选择。
二是难胜任。一方面年龄偏大难胜任。据统计,全县186个民兵营(连)长中,超过45岁以上的76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2.5岁。而武装工作多数是需要年轻,遇到任务能上得去顶得住的人员,因此年龄普遍偏大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军事素质不高难胜任。民兵干部中,有74%的人员既没有当过兵,也没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有12%的人员只有小学文化,缺乏较好的军事素养和组织指挥能力,从素质上难以胜任。
三是难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民兵干部换届快,人员更换快,加之村干部兼任民兵干部只有干事没有特殊待遇、没有岗位补贴,导致了一部分村干部不愿担任民兵干部职务,造成难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民兵营(连)长是兼职且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待遇,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错误思想。有的还片面地认为,武装工作干好了,选举时又不能赢得更多的选票;相反,工作做得越多,有可能得罪的人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不利于选举,所以也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民兵预备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从调查情况看,乡(镇)基层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硬件建设不够过硬。有的乡(镇)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调研所到的30个基层武装部中,有68%的基层武装部没有单独的“二室一库”,有35% 的没有配备办公电脑,有47%的没有建“青年民兵之家”。应急分队器材除永平、鹅湖、稼轩相对配备较齐外,其余单位都是像征性地摆四、五种类型的装具,难以满足遂行应急任务的需要。调研组所到的34个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中,有近51%的办公场所比较简陋和破旧,既没有悬挂职责制度牌,也没有配套的资料柜。据统计,全县还有近66个村(居)委会还没有建办公场所,租用或在村干部家办公,硬件设施建设几乎处于零起点上。
二是软件建设不够有力。在资料管理上,有的没有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专柜存放,有的整理归档不及时且没有装订成册,零零散散,到处乱丢、随意乱放,丢损、毒烂现象比较普遍。从抽查情况看,有近70%的单位历年来的资料保存不够好,15%的民兵营(连)历年来的资料已经丢失,甚至有5%没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以前统一配备的文件资料箱已丢失,有的虽然放在乡镇武装部集中保管,但也是长年不用,里面存放的文件资料也没有及时更新,多数为03年以前的资料,且大都已变黄,积满灰尘。在工作秩序上,有的基层武装部办公室满屋子是灰尘且凳椅东倒西歪,民兵营(连)没挂办公室牌子的达到了5%。一些目前即使看起来建设比较好的单位,也落后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有7-9%的单位对原来配发的旗子、章子已经丢失。
(四)民兵工作面临的“三难”问题依然凸显。
一是经费保障难。民兵基层武装工作经费保障没有规定的标准、没有专门预算,主要靠专武干部个人与乡(镇)、行业、企业主要领导相互感情和内部协调,靠企业负责人的国防观念和地方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靠个人的协调能力得到经费保障。
二是人员集中难。近年来,在组织民兵整组、训练和开展活动时,找不到人、到不齐人、集中不了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每年民兵整组中,多数单位的实际“到点率”仅为35%以下,有的甚至更低。在组织民兵分队担负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完成参建任务时,据统计有60%以上的在册民兵不在位,很难召集起来,即使召集起来,也往往是“童子军”、“胡子军”,直接影响了民兵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是活动开展难。多数单位开展民兵工作往往靠“人情”办事,靠专武、民兵干部的资历、面子、关系“疏通”来落实,难形成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如:在民兵整组上,“有编无兵”和在册不在位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民兵组训上,一方面因无装备、无技术难组织,始终停留在低层次、老办法、老课目上徘徊,如我县现编有专业技术分队三类30支1422人,因相关的装备器材普遍老化,普遍训不起来;还因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较快,一些复退军人竟然不懂旧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无法实施教学;另一方面因经费保障不足,民兵参加训练的误工补贴过低,导致很大一部分民兵不愿参加训练,召集不齐人员,导致训练难组织、效果难落实。在民兵教育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年过节返乡时间缩短,像以往那样利用返乡时机搞教育和开展刊授教育、远程教育等已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民兵“教育难”、“难教育”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把民兵政治教育看成是“软指标”,甚至看成是多余的工作,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是要切实树立抓好民兵基层建设的信心。要正确认识看待基层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既要充分肯定近三年来基层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又要充分看到基层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当前基层建设矛盾和问题突出而失去信心,要充分认清抓好民兵基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领导的决策部署,是人武部工作职能所系,是落实应急作战准备向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的基础所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特别重视端正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形式主义、克服畏难情绪、克服“等、靠、望”思想,要把省军区推进“整县整团”建设思想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始终。要把“一线指挥部”建设与基层建设,基层人武部建设与民兵营(连)建设捆在一起抓,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与平时基层建设落实捆在一起抓,要把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与发挥民兵作用捆在一起抓。坚持统筹兼顾、固强补弱,切实筹划好每项建设,规范好每个制度,落实好每项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继续规范好基层基本设施建设,又要坚持高标准抓好“软件”建设。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基本制度落实上,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二是要积极探索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新办法。当前,民兵基层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和“老大难”问题。对此,各级一定要在与时俱进中,探索新的思路,创造新的办法,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力度,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广大基层专武干部正确认识当前民兵预备役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变化,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迎难而上,开阔思路,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另一方面,要采取集体攻关等形式,解决好重难点问题。要结合基层建设调查情况,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分门别类,然后区分任务、区分责任,组织集体攻关,分头研究,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三是要不断增强民兵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在民兵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方法手段上想办法,找对策,在教育对象上加以区别分类。要走出误区,改变思路,以变应变,适新求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突出教育效果,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民兵预备役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义务,提高其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专武干部、民兵干部提高素质的内动力。首先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军事素养,调动大家专武精武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按上级规定将专武干部纳入地方公务员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做到该提拔的要提拔、该调整的要调整,尤其是对素质较低、不能胜任本职或超过任职最高年龄的,要及时搞好交流,努力把专武干部队伍建强搞活。结合“双强双比”和“落实五项指标”活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并与奖励、评先、晋升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努力营造“凭素质成才、靠能力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基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双重领导,坚持党委议军、武委会、军事工作会等党管武装制度,研究解决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探索述职报告、定期办公、军事日等活动制度落实的方式方法,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把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和大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以及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领导任期目标和考评内容;把乡镇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企事业单位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单位财务预算。采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抓好基层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的培训,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抓好武装工作的自觉性。
第五篇:4.抓好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当前,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基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军事斗争准备要求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队伍建设跟不上的问题、教育训练效益质量不高的问题等等,通过对胡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当前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和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打赢”要求,解决工作起点不高的问题
“打得赢”是军事变革的根本着眼点,也是基层建设的最高标准。抓基层建设只有围绕“打”来筹划、部署和落实,才能提起纲。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基层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起点低、方向偏和工作虚的问题。比如,有些单位把基层建设定位在完成一般任务、不发生问题上,教育训练局限于政治道德的培养,而忽视了军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出特色想特色工作多,抓难点弱点问题做得少,在有轰动效应的大项工作上花费力气大,而在经常性工作打基础方面花费相对较少;应付一般性工作浪费精力多,而在组织指挥作战能力建设上投入精力较少;工作中喊口号多,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在下基层抓建设方面下功夫不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重传统向继承创新转变。在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跳出习惯思维、传统思维的怪圈,用新眼光审视新矛盾,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例如,近年来,我们探索实践的民兵政治教育“四位一体”模式,既拓宽了教育渠道,又赋予了教育新的内容,保证了民兵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实,效果很好,被总部肯定。实践证明,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提升基层建设的层次。二是重静态向静动并举转变。就是要积极适应信息化要求,搞好平时准备与战时需求相结合,实现正规化和指挥自动化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系统配套建设相结合,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发展,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能够在战时拉得出、用得上、联得通、打得赢。三是重单一向重复合转变。教育要规范化,建立配套的教育体系,解决内容过多过滥,形式陈旧单一的问题;素质要复合,注重培养思想观念新,理论素质高,科技知识懂,本职业务精的“一专多能”人才;制度要整合,把相同制度合并,相悖制度废弃,确保秩序正规;设施要配套,建立完善战备、训练、教育等方面的设施,高标准保障好战时和平时需要。
二、坚持“信息化”要求,解决工作切入点不准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基层建设只有适应信息化要求,才能真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当前基层实际看,远远不能适应和体现信息化要求。教育内容没有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不多,满足不了教育训练对象的要求,在以信息条件下作战为背景的各种演练更是少而又少;基层官兵的科技素质、信息知识掌握和了解的比较少,基层干部经验型、管理型的偏多,知识型、科技型较少;在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方面,有些制度适应信息化要求显得很不合时宜,比如,网络的普及和运用跟不上,同时信息安全也会成为问题;在教育训练保障方面一体化、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程度还很落后。为此,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必须以信息化为主导,在加大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和信息含量上下功夫。
三、坚持“复合”要求,解决关键点把握不好的问题
基层建设只有坚持全面抓,整体建,才能协调发展。但从当前情况看,一些单位还存在重硬轻软,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结果往往导致全面建设难以上层次。近年来,有的单位抓机关自身建设很好,各项规划制度很正规,但是忽视了基层建设发展。把作战室当成摆设和上级检查的亮点工程,计算机仅作为办公使用,而不能充分开发利用,不能发挥网络的科技价值,局域网不能形成,互联网不能联通,上下不通、横向不联的局面仍然制约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的单位即便使用了局域网,也只是处于很低的层次和水平。在利用网络教育、网络训练、网络管理建设方面还存有很大差距。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重点要搞好三方面结合。一是要把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设施要体现学习、训练、教育的现实需要;制度建设要着眼发挥人才、设施的潜能和效益;队伍建设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软硬件建设相互牵引、相互促进。二是要把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扎实搞好基层建设,更要立足长远,主动跨越;既要发扬传统,更要适应形势。三是要把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结合起来。要抓难,做到再难的工作不躲过,再难落实的制度不绕过,再难解决的问题不放过;要固强,不满足于已有成绩,一时的优势,要始终做到在强项上谋发展,出特色;要治弱,抓住工作“瓶颈”,补充营养,及时充电,倾斜力量,在协调发展上有新突破。
四、坚持“任务”牵引要求,解决工作落脚点不实的问题
目前,一些单位存在就建设抓建设,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使基层建设孤立于任务之外。《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出台,为基层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坚持以做好军事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才能抓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当前抓基层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现实任务和需要来谋划和落实,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要注重效益,突出抓好以我军根本职能、形势战备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斗争准备教育,着力解决和平麻痹、信心不足的问题;要坚持用网络化、形象化、具体化手段,积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积极借鉴和引用兄弟单位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防止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军事训练要以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未来作战任务为牵引,积极搞好人才培养,提高训练水平和作战保障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实际灵活原则,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基础上,防止重建轻用现象,加强信息化核心建设,提高信息指挥功能,从而不断推动和加强基层建设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