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

时间:2019-05-13 12: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

第一篇: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

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

我作为联系交警工作的报社工作者,最近几年来,广大通讯员朋友积极采写、提供优质稿件,极大地支持了我的编辑工作。我在这里向朋友们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向大家送上一份薄礼——根据我近几年工作中的粗浅经验,从“如何向报社投稿”和“怎样提高稿件命中率”两个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希望能对各位的工作有一点点益处。

首先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向报社投稿

坦白地讲,要解决如何向报社投稿的问题,关键是要了解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存在的“误区”。从我的编辑实践来看,通讯员投稿主要有以下“三个误区”: 一是弱化标题的误区。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每次选稿我都是先把标题好的稿件选出来修改备用,基本会在第一时间内刊发,而那些内容好标题却不起眼的稿件自然就压在了下面,如果时间允许,我会为这些压在下面的稿件拟定适合的标题,但若遇到时间紧或稿源多的情况,这些稿要见诸报端就会比较晚或有些难了。据我所知,这种择稿方式,也是我身边大多数编辑的选择。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做基层通讯员时,撰稿过程中总爱把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事,总认为会有编辑为自己把关。在作为编辑和基层通讯员交流时,我发现很多通讯员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其实,这是陷入了弱化标题拟定环节的误区。对此,我想告诉大家: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新闻学上有这样的定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人的。我们在读报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会抓住你的眼球让你不由自主被吸引着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闻。因此,作为通讯员,在撰写稿件时,一定要从读者的眼光和编辑的角度出发,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建议最好是先确定思路和角度,然后拟定标题,最后再开始写作主体,因为这样的顺序有利于我们围绕主题突出重点,避免后期制作标题时难以找到入口的弊端。

二是角度错位的误区。

基层通讯员负有及时宣传报道本单位大事要闻的职责,为此,各位通讯员都付诸了极大努力,但结果却各不相同,其中,稿件投出后如泥牛入海者不在少数。这里也包括曾经的我。记得我在做通讯员时也曾有个这样的焦急迷惑,常常会问自己:我的稿件为什么没被刊发?而在成为编辑后,我自己找到了答案:问题就出在稿件采写的角度上。

在编辑工作中,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一些来稿:XX大队召开XX会议,XX领导讲话要求。。。对此,我大半会为这些稿件标注上“作废”字样,原因就是这些报道的角度不对。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几年来,为不断提高版面质量,我们编采人员致力于精益求精,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尤其在调整报道方向、改进会议报道、拓展大众视角上下了很大功夫,目前,除市委重大会议外,一般会议我们都不按会议报道处理,而是从中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点展现出来,对市委领导的活动也多是从更贴近基层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报道。所以,站在全市的高度看,基层会议和基层领导的活动不是新闻,而会议里出台的重要举措和领导强调的工作导向才是重点,通讯员在写作时只有避开会议角度将这些新闻要点“拎”出来,稿件才容易见报。此外,那些易遭淘汰的时效过期稿、写法老套稿等等,问题也大都出在报道角度上。要知道,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闻的灵魂,找准了新闻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报道成功之源。

三是贪大求全的误区。

在修改一些消息稿件时我会有这种感觉:就象是走进了一个长满了白菜、萝卜、土豆、青椒等各色品种的菜园子,看似内容很多,却杂乱无章,找不到一样值得拿出来的东西„„回想起来,这样的稿件我也写过:在基层工作时,总想把单位的各项工作全面地反映出来,写消息时就不得要领地——“一、二、三、四”地、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殊不知,这就是陷入了另一个消息写作的误区:贪大求全。

在编辑工作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基层通讯员都从事过机关应用文的写作,在新闻写作时常会不自觉地带有机关应用文写作的痕迹,把稿件写成了总结报告式,总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其实,在新闻写作尤其消息写作中是要求一事一题的,一篇稿件只需说清一件新闻事实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这篇消息就是失败的。曾有新闻学者提出过写消息“不做灌木丛”的观点,说的也是这个涵义,灌木再多,看上去也是不起眼的一片,只有象一棵挺拔的白杨般砍去多余的枝节,突出报道的主干,才会让人一眼望去就醒目地明了,留下深刻的记忆„„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写作的新闻稿件能够被报社采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十二个方面作出努力:

1.讲求时效快投稿

新闻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时效的竞争。作为交警部门,报道工作的重点大部分都和交通事故处理预防密不可分,特别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发生、破获、批捕、起诉和判决后,请你一定在第一时间投稿,并且要写明具体的日期。不可否认,本报有相当部分稿件由于种种原因,用了模糊时间,如“日前”、“近日”、“最近”等,对此,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改进。如头版的新闻稿件,就明确要求有具体时间,不写具体时间的稿件,基本上不用了,这就是为了加强新闻时效性的一个具体体现。

2.人物真名不可少

稿件中涉及的人物,要用真实姓名,是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咸宁日报的实际情况来说,人物不用真名而用姓加某,如“王某”,基本上只有三种例外:一是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二是一些犯罪案件的被害人不便用真名,如强奸案件的被害人,这是为了保护隐私;三是个别民商案件的原、被告,也是为了保护其隐私。除上述三类情况外,稿件涉及人物应该用真名。

3.法律问题要搞准

咸宁日报是咸宁市委机关报,而且我们致力于打造“咸宁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大报”,所以搞准稿件中的法律问题至关重要。这就希望通讯员(当然还有记者)写稿中、特别是写案件报道时,要写清每一个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如是被告还是被告人,是罪犯还是犯罪嫌疑人,是决定逮捕还是批准逮捕,是审查起诉还是已提起公诉?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罪名,法院判决时认定的罪名一定要写上并且要写准确,不要给编辑留下“难题”。

4.新颖新奇要记牢

是不是好稿,稿件的内容最关键,也就是要看你写的事情有没有新闻价值。就交警部门新闻来说,我建议通讯员朋友把握两点:一是你写的交警部门工作做法或经验要新颖,对其他的交警部门有借鉴学习的作用。像二版“今日关注”栏目,用的就是这种稿件,我们与支队合办的“交警风采”栏目,以及三版中每周一期的法制版,也是这么要求的;二是你写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要新奇,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般读者的好奇心。当然新奇不是猎奇,稿件中不能充满血腥,一些作案细节不能描写得过细,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5.标题导语求独到

一篇稿件好不好,编辑最先看的是你的标题精彩不精彩。标题精彩、提气、新颖,让人眼前一亮,自然能吸引编辑。所以你要在标题制作上下一番功夫,力争超凡脱俗。编辑判断稿件好不好,还要看你的正文——写法生动不生动、行文利索不利索。这方面,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导语或者说第一段话,尽量与众不同,生动形象一点,如从一个具体的事入手;二是文字叙述该详则详,该简则简,写事或写人都不要面面俱到,把火力集中在一点或一个方面上,最好能有一个或几个细节描写。

6.故事总比官腔妙

写作新闻,其实没有巧,关键是要把一件讲好、把一个故事讲精彩。自从咸宁日报形成了“讲故事,说新闻”的采编理念后,讲故事的新闻稿件越来越受编辑青睐、受读者欢迎,而写得像领导讲话、像八股文、像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的稿件,越来越没有了市场。你想,假如一篇稿件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制度取得“显著成效”,一个人“公正执法”,但都是空话、套话,谁看呢?你不妨把空话、套话“删除”,“替换”成一个或几个故事、例子,试试这样做会对你稿件采用带来什么效果!7.紧跟精神错不了

很多时候,判断一篇稿件有没有新闻价值,要看你写的事符不符合上级的最新工作精神。这就需要你平时能够善于学习中央的有关会议精神、公安部和交警上级机关有关会议精神,如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开展的专项工作、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等,如近期开展的专项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工作等。当然,贯彻上级精神,你不能以会议贯彻会议精神的形式写稿,而是要结合本地、本大队实际,写体现上级精神的具体事,这样就不会空洞了。

8.大队亮点很走俏

基本上每个大队都有在当地甚至全市、全省、全国拿得出手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品牌”。这中间,有些经验总结是现成的,而有些则需要通讯员自己去总结、概括、提炼。通讯员朋友生活工作在当地,对大队、中队的工作有切身的体会,如果你能对所在大队、中队“亮点”、“品牌”工作进行深入采访挖掘,并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稿件,被报社采用是不难的。

9.会抓特色水平高

“亮点”工作、“品牌”工作都是现成的东西,大部分还受到不同级别的表彰,所以并不难发现,写起来也不一定难。真正难的,是如何发现大队、中队有特色、有个性的好做法。它现在不一定是你大队、中队显性的“亮点”工作、“品牌”工作,但你发现了它并写成新闻稿发表,向兄弟大队、中队介绍你们的先进经验,它就可能成为你大队、中队新的“亮点”、“品牌”工作。要成为这样的高手,就需要你处处留心你院的地方特色,你大队、中队在某项工作上采取的新措施,在某件事上、某个行动中采取的好办法。

10.大事重案盯紧了

通讯员也好,记者也好,编辑也好,都要有新闻敏感性。对重大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雪灾、水灾、地震、火灾、矿难、禽流感、环境污染等,有关地方的通讯员要切实关注,尤其是要关注交警部门或其他政法机关介入的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向报社发稿。另外,你还要关注当地有影响甚至在全国都有影响的重大交通在逮捕、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开庭、宣判等环节,要及时报道事故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并在适当时机进行连续报道或深度报道。11.勤于观察善思考

如何发现身边的新闻?或者说当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发生时你能否判断出它是新闻?本报的通讯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参加过本报举办的培训班,而且经过几年磨炼文字上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而如何发现新闻,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有一点则是非常需要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12.多写多练熟生巧

除了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外,在日常工作中多写多练也很重要——采写新闻往往是熟能生巧。很少写新闻稿件的人,偶尔写一篇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因为你没有掌握一定的新闻采写技巧,写的稿件不对路,是新闻的东西没写出来或一笔带过,而不是新闻的东西却写了很多。如果你的稿件没采用,千万别气馁。你不妨学学报纸上写得好的稿件,多写多练,总会摸出些门道来,稿件被采用也是早晚的事。

在这里,我也顺便和通讯员一起交流一下新闻写作的主题、角度和选材问题。

我们知道,在动笔写作一则新闻之前,有一个首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写这则新闻的主旨是什么?从哪个角度入手来表达这个主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面对成堆的事实材料,就无从下手,具体写作流程中的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也就无所凭依。

这里,首先就存在一个主题提炼的问题。

古人作文很讲究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这里的“意”或“主脑”,以及古人另外常用的“旨”、“志”、“神”等,就是指文章的主题。

新闻作品的主题可以解释如下:它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也是写作过程须臾不可偏离的核心。

主题来自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现实生活异常丰富,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众多的、复杂的种种主题。我们不能抓到什么就写什么,对主题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在选择新闻主题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抓住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新闻的主题应是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主题。它与全局的形势紧密相联,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选择主题要考虑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次,选择主题不仅应当是正确的,而且要合乎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炼主题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无目的报道,新闻主题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一些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鲜明,是指通讯员对新闻所报道的人或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单一,要抓住要点,不枝不蔓,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切忌贪大求全。一条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写作时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思路,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去。所谓“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突破一点,以小见大”等,都说明这个道理。

主题的提炼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对新闻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准确地达到了对新闻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主题就深刻了。

其次是角度的选择问题。

客观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多面性决定了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它;而每一个角度各有其不同的用意、动机和出发点,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关于事物的特征往往不一样,所蕴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所谓新闻的角度,指的是通讯员选取新闻事实的立足点,表现新闻事实的入手点,揭示新闻主题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最佳的角度呢?首先要选择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切中要害的角度往往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最能表现出问题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报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选择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不感兴趣,就不会吸引编辑。新闻作品的主题本身,大都是严肃的,往往缺乏趣味性。但写作时通讯员要善于通过角度的选择,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因素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使读者乐意接受。再次是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自然是读者最关心的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最后还应选择有新意的角度,俗话说:“文章切忌随人后。”新闻贵在“新”,除了立意新,还要角度新。

三是新闻的选材问题。

新闻选材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新鲜生动的材料;有积极作用的材料;独具特色的材料;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四是新闻的由头问题。

我们常说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而这“新闻由头”中的“新闻”就是专指消息的。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而其它的新闻报道体裁如通讯、报告文学等是不需要“由头”的。“由头”,是消息所特有的。消息为什么需要新闻由头呢?这是由消息的“新近性”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有些重要事实,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值得报道,但事实发生的时间过去已久或跨度较大,要把事实报道出来,还需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

寻找新闻由头总的原则是:新闻由头的事实要是新近发生的变化,要与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本质的联系,要有利于消息主体部分的展开。

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不同的消息,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不同。

一般地,值得报道的各类事件和活动只要及时抓住报道,就不存在寻找新闻由头的问题。但有些事件和活动发生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被记者或通讯员捕捉到。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些事件和活动报道出来,就要在系列性的变化中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好,今天的交流就到此为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共同为我们的报纸增光添彩!

谢谢大家!

第二篇:通讯员投稿细则

通讯员投稿细则

1、请投稿作者附上个人联系方式,包括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最好加我QQ。

2、请注意讯头格式:“新疆平安网讯(通讯员某某)”。

3、文中请勿出现“我局”、“我院”、“我社区”、“我县我乡”等字样。

4、请写清楚所属市县的名称,以及所在单位的全称,否则无法采用。

5、文中第一段导语,有确切日期的写确切日期,没有可写近日,近期,今年。

6、请不要用附件方式投稿,在投稿平台正文写稿,段落分明,方便阅读。如用附件方式投文字稿件,不予刊发。请注意稿件中,如附有图片请写清楚图片说明。图片中有领导的,请注明领导在图中的位置。

7、请注重新闻时效性。这里要着重说明几类稿件不予发表。(1)涉及宗教和反邪教的信息。此类信息不易发表,综治人都明白;(2)发表论文、诗歌、散文体裁的,请勿投稿;

(3)时效性差的稿件请勿发表。比如某地发生沙尘暴或者暴雨之类的稿件,有的是三天后投稿,有的是一周后投稿,因此都不采用。(4)单位举办的文体娱乐活动。意义不大,不适合发到网站。

8、新疆平安网首页有地州要闻,地州要闻偏重采用地州市重大,有影响力,有时效性以及价值性的稿件。

9、文中提及领导的,写法如:该院党组书记张霞,县委书记王冰,名后请勿加带“同志”。

10、某局领导慰问调研的稿子,注意标题写法,若是局领导就写人事局领导到某县调研,市级主要领导可写具体名字,比如:杨振海在吉木乃县调研指导。

凡是某某领导讲话的,就写某局副局长某某强调,或指出,不要出现王书记,李书记,或者某局副局长李燕同志这样的写法。

2011年,新疆平安网对于稿件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希望大家在提高发稿量的同时,提高发稿质量。

新疆平安网

第三篇:通讯员投稿须知

(一)邮件格式

班级稿件统一由班级邮箱发送至金融与统计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新闻通讯部

邮箱:jtxyxwtxb11@163.com

1、邮件主题统一为:××级××(专业名)××班新闻稿/文学稿:+文章标题+(作者姓名)

2、如有多篇稿件,请分开发送,以便于稿件统计。

示例

(二)1.2.3.稿件格式

标题:居中,小五号宋体,正文:左对齐 小五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固定值23磅 署名:××级专业班级 姓名

格式统一要求

1、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如 新闻部

2、正文:四号仿宋左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如

新闻通讯部************************************************* 新闻通讯部**************************************************

3、署名:小四仿宋右对齐 单位-作者 如 班级-某某

4、邮件标题:金统院新闻稿:新闻稿标题(作者)

金统院文学稿:文学稿标题(作者)

第四篇:海南报社通讯员管理规定

海南报社通讯员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通联队伍建设,规范通联队伍管理,充分发挥通讯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通讯员主要由州直各单位,各县宣传部、两办及其他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各县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担任;具备比较熟悉新闻宣传业务工作的条件,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

其他单位、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符合条件的,亦可申请担任通讯员。

第二条通讯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遵守报社的相关规定,努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条通讯员是报社新闻宣传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报社提供新闻宣传稿件和新闻报道线索,协助报社做好报纸发行工作,协助报社开展与报社业务相符合的其他活动。每位通讯员每年须在《海南报》、《海南藏文报》或“海南州手机报”发表稿件20篇,或提供稿件50篇,其他工作任务视不同情况一并列入本人考核。

同时,享有优先刊用稿件、参加报社组织的各类相关活动的权利。

第四条通讯员队伍由报社记者部统一管理,记者部指派专人负责通讯员的培训、审核、发证、登记、考核工作。

第五条通讯员的发展,可由本人自愿申请、所在单位推荐,亦可由报社各部门推荐,报社审核批准。

第六条报社每年对通讯员进行工作考核与奖惩。见报稿件数量多、质量高且工作成绩突出的通讯员,有资格参选当年“优秀通讯员”。报社为“优秀通讯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反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的通讯员,报社经调查核实后,立即取消其通讯员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开展不力或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通讯员,将对其提醒、警告直至取消通讯员资格。

第七条通讯员的推荐申请经报社记者部审核、主管社领导批准后,由报社统一颁发《海南报通讯员证》。

第八条《海南报通讯员证》是通讯员从事新闻宣传活动的身份证件。由海南报社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验印、统一发放、统一管理。通讯员证件不得作为与新闻宣传无关的其他活动证明。通讯员证件遗失,须在十个工作日之内向报社报告,并申请补发。

第九条通讯员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因工作岗位变动不适宜承担新闻宣传工作,其通讯员证须在一个月之内交回海南报社。

第十条通讯员证件有效期为两年,自发证之日起计算。证件有效期满、考核合格的通讯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社为其换发新证;否则,将自动终止其通讯员资格。

海南报社

二O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第五篇:怎样做好一名通讯员

怎样做好一名通讯员

怎样做好一名通讯员,本文狭义上讲是怎样做好企业集团报纸通讯员。一个企业集团报纸,其稿件大部分是来源于集团各企业和部分基层通讯员。就所属企业的通讯员而言,面临三种状况:一是大部分通讯员都是兼职,他们主要精力是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写稿子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二是年轻人居多,都是些近年来从各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写作经验。三是文化层次不是很高,一般都是中等学校毕业生,对新闻写作能力把握不足,从而导致企业及通讯员对宣传工作不是很得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的广泛传播,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对宣传报道工作重视程度愈来愈强。如何通过宣传报道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之目的?如何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宣传企业的新风貌、新技术、新成果?如何使通讯员尽快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提高驾驭新闻的能力,搞好新闻报道工作?为通号报提供有特色、有份量的好新闻,笔者就自己的经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仅供通讯员们参考。

一、打好自己的文化基础,把文学写作的爱好转变为新闻方面的写作。

我们从上学就开始学习语文课程,语法、修辞包括标点符号都是写文章的基础。我们很多通讯员都基本掌握了这些东西。但有部分人这方面还有欠缺,文章不通、不顺,结构搭配不合理等,这些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加以苦练。另一方面,有些基础好点的通讯员他们的处女作大部分都是从写文艺稿子开始的,基本上没有涉猎到新闻写作。他们写诗歌,写散文,写人生感悟,还有的写回忆性文章等,“学生味”十足。因为没有太多框框的约束,可“信马由缰”,也比较容易发表。很多单位的领导就认为这个人“能写”,可培养任用。殊不知,真的让他把本单位本部门人和事,用新闻的形式报出去,就很难了。首先说他不会写,即使写出来也是个“四不像”。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假”像,也感到很惆怅:怎么就培养不出来一个能管用的通讯员呢?其实结症所在,就是那所谓的通讯员还没有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业务。那么,怎样才能把文学写作转为新闻写作呢?笔者有以下三点提议:

(一)、要研究新闻。目前,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定义有170多种。如陆定一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范长江的“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的重要事实”,博加特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这些暂不去深究她。换而言之,我们大家每天最直接的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络,大部分都是新闻内容。首先建议,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必须要看,其次,所能接触的报纸一版一定要看。这些都是大量的新闻,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都是用最快的速度转给受众的。了解了这些,就知道什么是新闻了。我们身边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新闻,但身边的人所处理的事,每天都有变化,在变化中务必会发生新闻。我们通讯员研究的就是这方面的新闻。

(二)、要学习新闻写作。新闻行业是一个系统的学科领域,专业性比较强。初学乍练者暂用不着太深究她。笔者倾向能初步掌握消息、通讯、新闻故事等几个体裁的写作即可。这方面的工具书新华书店都可以买到。如时统宇的《消息写作》,丁柏铨的《通讯写作》和彭朝丞的《新闻标题制作》。这样从最基本的学习开始,了解了新闻的内涵,明白了她的要素,掌握了她的属性,基本功逐渐就夯实了。再者,要拜有这方面经验的老通讯员为师,写出稿子请他们指点。只要有虚心的态度、诚恳地请教,一定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另外,有机会要参加这方面的培训班,多吸收新闻写作知识,一定会有更大的收益。

(三)、要多练笔多写稿。俗话说熟能生巧,而这个“巧”,就是多写、多练。没事时就要拿起笔,从各个角度写同一件事,看看哪个更适合你所写的内容更贴切,更能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事实。而后把素材打散了,再集中、再提炼,直至达到自己较为满意为止。还有一点就是不怕写“失败”稿件。自己认为稿子写得很好了,但到领导审查时或到报社编辑手中给 1 “毙”了,都不要气馁,不能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积极性。失败了从头再来,只有多摔打、多磨炼,才能有助于提高自己。要牢记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二、怎样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写好新闻。曾任新华社总编南振中指出:“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睡眠,随时随地都在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我们通讯员不可能具备这种扑捉新闻能力的本领,但在这个弱项方面,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原因就是我们要报道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我们的通讯员大部分时间同工友们在一起,特别是施工单位的通讯员,常年在外流动,他们与弟兄们相处的时间比家里人都长,知道置身于这个集体中的事情可谓“了如指掌”。这里面天天有新闻,人人有新闻,只不过你没有注意和掌握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写好新闻呢?笔者建议要做到“五勤”:

(一)、嘴勤。就是多说话,多了解,多沟通。很多新闻素材往往是在不经意的说话中得到的。举个小例子:笔者单位有个叫史世龙的通讯员,05年在内蒙搞通信施工,有一天晚上,几个人躺在床上闲聊,都说晚饭的羊肉做的非常好吃,而且出自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于明亮之手。原来他们这几天没有炊事员,大家轮流做饭。于明亮买来了上等羊肉,但不知从何下手。他就往天津家中打电话,请教妻子帮忙。妻子每几分钟就给他打电话,进行远程遥控指导。史世龙了解事情前前后后经过,写了篇《电话指挥炖羊肉》的现场新闻故事,很快被报社采用了。这么好的素材,就在唠嗑中得到了。而后他又写了《御寒饺子》、《老吴和他的MP3》等稿件。都是在闲聊天中得到的信息。

(二)、脑勤。遇到事情要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19世纪世界著名科学家巴斯德所说那样:“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实践证明,脑勤方能眼尖,心明才能眼亮,只有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渴望求知的事物,一旦出现时,才能及时辨别和捕捉它。否则,遇事不动脑,不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些重大新闻就会被漏掉。例如,美国著名记者泰勒在刚当记者时,某日,总编交给他一个任务,采写美国一著名女歌星的演出报道。泰勒准时来到演出地点,以为剧场门口会人山人海,然而却空空如也。他再一看,剧场门边挂了一块牌子,上写“因故停演”几个字,他想,既然演出已经取消,我这采访演出报道的任务也自然取消,于是,他未经请示便回家睡起了大觉。半夜里,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闹醒,总编在怒气冲冲训斥:“因为你的失误,使得我们的报纸今天销路大跌,而其他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个女星自杀的消息。”看看,没有动脑子去想一想“为什么”,就造成了这么大的一个漏报。我们在日常中遇到的新闻素材,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可能会发现更大的新闻。

(三)、眼勤。眼勤就是要多看,“智慧源于心胸,心胸源于眼界”,“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多看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发现不同的现象,不同的现象可能就是新闻。笔者在新疆施工时,有一天早晨排队买饭时,发现一个班组的人员全部剃了光头,感到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后来经过深入了解才知道。原来头天晚上开了个班务会,分析该班组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非常繁重,大家纷纷表示,工程不完不回家。(等工程完工后,头发也能长出来了,家里人看不到自己的“和尚像”,这是其一。第二这里的风沙特大,每天头发里全是沙子,剃了头便于洗漱)工长朱宝林这几年来一碰上硬仗个人就削发为誓,这回他动员了全班,可见他们对完成工程的决心。我写了《光头“司令”的风采》稿子,展示了朱宝林和他手下弟兄们顾全大局、向困难宣战的大无畏精神和势不可挡勇气。几家报子都很快采用了。所以说,多看、多接触日常中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为这些人或事所感动,从而激发起报道热情。

(四)腿勤。“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是从事新闻报道人员的共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新闻界就把现场观察作为采访活动的主要手段与形式加以强调。日本等国家的许多新闻学者都指出:现今的国际新闻界已到了现场形容者时代。美国一学者指出:如果你想当一流记者,你就必须到现场去。其实我们绝大多数通讯员就置身于第一现场,他们每天经 2 历的都是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只要留心观察就有新闻可写。笔者有这样一个经历:1992年天津工程公司购买了6辆鸿雁牌箱式仪表车,配发各工程段,职工们看到车非常高兴。这个样式的车能载人又能拉简单的工程用料,工人们坐上它跑区间干活,不怕风吹雨林,既干净又舒服。结束了工程队多少年来到野外施工乘坐大篷车,晴天一身灰土,雨天全身被淋透的历史。笔者特意跑到现场看工人们围着汽车手舞足蹈的欢乐场面,而后又到公司设备科和有关领导进行采访,很快写出了《喜迎鸿雁入队来》新闻稿件。此稿被人民铁道报收进好新闻书籍并获得当年全国行业好新闻奖。

(五)、笔勤。显而易见,笔勤就是要多写、多练。不能耽搁,不能偷懒。这一点分两个层次说明。

第一,当采访完成后,应趁着对采访过程还有清楚的记忆,尽快整理好采访记录。尽管已经进行了现场笔录,但由于采访时的紧迫性,书写比较潦草、混乱,往往是对关键词句的简单记录,时间一长,恐怕有些字句连自己也难以辨认。美国记者罗伯特·本利奇有一次在采访后才整理笔记,结果,竟觉得简直像是看上古的楔形文字。他试图耐着性子,努力辨认,破译了几次后,终于甩手不干了。事后,他为此专门写了一则小品文,自嘲如何无法看懂自己的笔记。“应该迅速整理笔记,不要等笔下的飞龙走蛇变成没有意义的死龙僵蛇”,“没有绝对不忘的东西。要趁早动笔,把精湛、细致的采访素材写在纸上进而变成文章,越快越好。”中外记者的这些论述,皆可谓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第二,要多写,不要怕反复修改,不要怕被毙稿。中外多少大作家、大文豪,起步时都是在点滴积累,也都被废了很多稿件、文章。但他们不气馁、不放弃,直至成功。笔者建言,做为一名通讯员要笔不离手,有时间就写些东西,做为积累。这次此稿子用不上,将来这些素材肯定有用场。长时间堆积,你就会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写得多了笔下自然生“花”,自然就会有丰厚的收获。

以上的“五勤”做好了,你就会发现、挖掘、掌握新闻了。下面再说说怎样写好新闻。笔者认为,写好新闻要注意把握以下五点事实:

(一)、真实的、最重要的、有政治和经济价值的事实。

(二)、最新鲜的、昨天或者今天发生的事情,不是陈旧的事实。

(三)、最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

(四)、最精炼的,从许多同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事实。

(五)、富有形象的、生动有趣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事实。

这就是要求实事求是,不虚夸、不杜撰、不捏造,因为事实就是新闻的生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几点呢?一是要多学习实事政治,多了解、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清楚上级及本单位当前的主要工作目标,悉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假、大、空。

二是多看一些新闻业务指导方面的书籍。笔者推荐以下几本书(文章):胡乔木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艾青的《新闻写作方法论》、董广安的《现代新闻写作教程》及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等。与此同时,还要多涉猎更多的各门类的知识,广泛吸取多方面的营养,使自己脑袋里不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是多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道理。著名文史专家廖沫沙同志对资料积累曾作过生动的比喻:“这就像农民捡粪一样,农民出门,总随手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捡很多,一养成习惯,自然就积少成多。积累知识就得有农民捡粪的劲头。”例如:1956年,著名女记者金风被调到《人民日报》国际部当编辑,这对于她来说,业务上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在国际新闻写作、编辑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金风日夜抓紧阅读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和萨斯拉夫斯基的政治通讯、国际小品和随笔,大量阅读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的作品。同时,她着力收集、研究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等人 3 的言论及各类资料。据此,在日后的英法出兵埃及失败之机,她一连写了十多篇风格独特的国际随笔和小品。以至她后来调到河北省当地方记者时,当时的河北省第一书记林铁见到她时问到:“你那些国际小品是在英国写的吧!”其实,金风没有到过英国,只不过收集、积累的丰富资料帮了她的忙。

我们的通讯员必须要有积累的习惯,在平时的看书、学习和社会接触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留心各种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资料和情况,并养成随手摘录的习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小仓库”,待到要用时,可随时从中选取。

在掌握写好稿件的各种技能外,针对通号报的特点,同时还要具备把握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要研究通号报。她是一种行业报纸,覆盖集团公司各单位及全路电务系统,专业性比较强。不同于政府机关报和都市类报。她的内容比较集中、精炼、朴实。“通号报1987年创刊,20多年来,她紧紧围绕通号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本着‘坚持党性,实事求是,传播信息,搞好服务’的创刊宗旨,积极为推进电务行业及通号集团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服务。”只有很好地了解了她,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认识”各版面的功能。一版主要刊发铁路行业和集团公司以及下属各企业重要新闻。基层通讯员一般涉及的不是太多。二版“综合新闻”,三版“科技与市场”,四版“文化生活”是通讯员们主攻目标,也是大家的用“才”之地。

三是大家一定要切记――报纸跟着形势走――通讯员要跟着报纸走,导向的作用不能忽视。通号报每星期只出一期,新闻往往就会变成“旧闻”,通讯员就要随机改变策略,发稿前,再看一看你的报道是否还有最新的点,也就是说还能不能产生新的由头。这样稿件的“成活率”就会较高了。

再者,通讯员写稿一定要跟上“大气候”――国家当前所号召、提倡的;了解“中气候”――集团公司的布署、要求;掌握“小气候”――本企业的中心工作、突出的重点。结合了这三点,稿件就好上了。

在此举个例子:07年5月下旬,天津公司在内蒙锡林浩特大草原搞通信施工,人工挖沟肯定会破坏草原植被,承担作业的第一项目部从东北地区租来一套先进的机械设备。开沟、敷缆、回填三道工序为一体,基本上保护了大自然的原生态。赢得了牧区百姓的好评。王东宝抓住了这个事实,很快写了《爱一方热土 还一片绿茵》――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草原施工珍惜环境受到牧民欢迎的消息稿件,立即在通号报6月1日头版头条登出。这篇稿好就好在她与国家提倡的环境保护挂上了钩,好就好在她增强了民族兄弟之间的感情,好就好在她表明了施工单位的文明之举。后来他写的《天津公司奎北项目部加强检修防冻害》和《通号天津公司奎北项目部建设反恐两手抓》两篇消息稿件,都跟上了国家的大气候。这样的稿件在通号报肯定受青睐。

三、写稿子要鲜、活、快。

所谓鲜就是新。刚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抓住。就像我们到菜市场买菜一样,挑新上市的菜,最好是带露水珠的。又好像买鱼,一定要活的。这样烹调起来肯定与蔫的菜、死的鱼味道不一样。写稿件是同样的道理。通讯员一定要把最新的新闻事件提供给报社,让读者看最新的内容,这样受众群体才能感到“有滋、有味、有口感”。

所谓活,就是不呆板。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技巧,把事件写活了,使读者“身临其境”。特别是写通讯和现场新闻故事,一定要把握住:事件要场面化――场面要人物化――人物要矛盾化――矛盾要细节化。就像我们看电影、电视剧,有大广角又要有局部特写,既波澜壮阔、活灵活现又细致入微、精心雕刻。又好像是听相声,要有笑料,如果观众、听众不乐,那就是失败了。写文章也是一样,没有起伏,不活跃,不吸引人也就是不成功了。

所谓快,就是立即。发现新闻要马上动笔。特别是实效性强、突发事件,要有“一分钟都不能耽搁的思想”这样才能制胜。另外,快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预制”新闻。所在单 4 位要发生的新闻,比如,工厂、工程段近日要研究成一种新产品、工程项目要开通等,事先都知道,可以把素材收集起来,拟好稿件。一旦形成事实,迅速查对、核实,确认无误后,立即发出。

四、新闻稿件标题的制作

在这些年与很多通讯员们交流中,在给通讯员改稿中发现新闻稿件的标题制作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通讯员不会拟标题,提炼不出来新闻的核心,定不到“点”上,这样一来往往稿件就没有了生命力。“能制作出漂亮的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说通讯员一定要注重标题的制作。笔者多年来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有些粗浅的体会在这里提示一下,有助于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参考。

要注意,新闻标题的制作需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准确、具体、鲜明和生动。

(一)准确。标题要忠实于新闻内容,准确表达新闻内容,做到“题文一致”。这是制作标题的最基本的要求。

1、概括事实要准确。有些新闻标题概括不准确,究其原因,就是作者不细心,或者作风浮夸,故作惊人之举,或者草率敷衍,等编辑修改。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均应引以为戒。例如,某报新闻标题是《哈尔滨为独联体国家培训企业干部》,但新闻内容是:哈尔滨与莫斯科有关部门签订协议,每年将互派二十余位企业界人士去对方接受培训,互相学习,为期五年。标题只强调了一个方面,使读者产生错觉。

2、观点、语言要准确。标题要用准确的语言体现新闻中的观点,而不能随意发挥。例如,《中共湘乡县委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这个标题就有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才符合党的政策;而对于“不合理负担”,那就不是“减轻”,而是要取消的问题了。

(二)、具体。新闻标题要具体,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的重要区别。

新闻标题应少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两个发人深省的事”这类抽象的语句,尽量标出新闻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当然,并不是说一个标题必须同时兼备上述要素,但,“何人”(或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三)、鲜明。鲜明,包括简洁明快和态度分明两层意思。

1、简洁明快。一篇新闻稿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通讯员要善于从中提取最新鲜、最重要的部分,并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提示,令读者一目了然。冗长的标题,会淹没新闻中的精华,削弱读者的注意力。

2、态度分明。对于新闻事实,总会面临着三种态度的选择:肯定、否定、中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事实的性质是清楚的,通讯员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同情什么,非议什么,应该体现在标题上,褒贬分明,毫不含糊。

(四)、生动。新闻标题要努力做到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琅琅上口,让读者一看就产生兴趣,引起阅读正文的欲望。

要使标题生动,可采取各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借代、回文、叠字、双关、巧合,运用俗语、谚语和古典诗词等。

以上所述制作标题的准确、具体、鲜明、生动四要领,是制作标题的总体要求,关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多看、多练。上面已提过彭朝丞的《新闻标题制作》一书,通讯员看后肯定会有帮助的。

五、稿件的命中率问题

很多通讯员最苦恼的就是辛辛苦苦、点灯熬油写了篇稿子,发出后却石沉大海。一次、两次、更多次,都是这个结果,很多人就泄了气。不知何因,无所从适,影响了写稿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呢?首先,要判断和检验你的新闻稿是否注意到了五 5 个“是否”:

(一)、是否具有实效性。新闻贵在新,讲究实效。刚刚发生的事、今天发生的事、昨天发生的事、前天发生的事,其报道价值依次递减。

(二)、是否是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必须是确有其事,并进行核实,准确无误,才能报道。

(三)、是否具有变动性。即使是事实,但事实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重复性动作,也不值得报道。

(四)、是否有新意。即使事实有实效性、变动性,但是如果没有新意,也不值得报道。新闻之“新”,不仅要求时新,而且要求内容也新。

(五)、是否符合所在媒体传播定位与传播风格的需要。

以上五个是否,是对整个媒体发稿要求。我们通讯员立足的是通号报。前边说过,通号报是行业报,她的定位和风格不同于大媒体和地方报。要认真研究她的报道思路、方向和内容。

其次,要纠正自己的写作“惯用手法”。调整一下思路,换个角度尝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复观察,认真琢磨,试着捉笔,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再次,经常看看范文,研究成功者的秘诀。同时与本单位、本部门有这方面特长的同事共同探讨,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顺便再说一说关于基层领导和各种会议报道问题。我们很多通讯员本单位领导参加了某项活动或召开了什么会议马上就投稿,命中率很低,有时也只能被编辑编为统稿。追究其因就是事件本身还构不上什么“新闻”。基层领导在本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很平常,很本分,在本单位可能是很新鲜,很新闻,但升了一格再横向比就不是新闻了。因为事件的本身不具备指导意义,没有扩展价值,这种领导活动只能在本单位“平行”宣传,起到应该知道的人清楚就可以了,若要向高处走,让无关紧要人知道稀疏松平常的事就勉为其难了。如果领导参加的活动、参与的事件在本行业、本系统甚至在省部级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那就要大写、特书了,不但在通号报发表,还要在省部级、中央级媒体发表,把新闻做足,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说通讯员不能成“井底之蛙”,不能只顾及眼前、身边的事,要知道井外有天、天外还有天,一定要把握好新闻的层次关系,不能把小新闻当大新闻处理,要把你见到的事件衡量一下,“有多大的布,做多大的衣”。

关于会议报道是个很费脑筋的事情,有的通讯员把他搞混淆了。他们把基层会议报道写成了“中央式”报道。国家每年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和组织的一些重要活动,人民日报等大家媒体要组织报道,那是从上而下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报道,而企业召开的会议一般都是贯彻上级的政策、精神的一种具体部署,报道的是执行上级指示过程中所闪现的亮点,是从下至上的反馈,应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通讯员若学央式口吻和笔调进行报道,那可就谬之千里了。还有很多通讯员把写会议报道干脆变成了本单位领导向上级部门表态的行文,把会议报道往往写成“作文式”的几大块,很程序化,这样的稿件只能算是一个工作汇报,其根本构不上什么新闻,编辑也很难处理。所以,做基层通讯员搞报道必须跳出会议框子,潜下心来找会议中的新闻点,从小往大看,从下往上看,看看哪件事与众不同,具有反馈价值,只有研究突出的事例,只有升华所报道内容,切实抓住新闻要点,重点突破,带动全文,这样就能把会议报道写活了。这才是我们通讯员所立足和追求会议报道的可行之径。

另外,要多于通号报老师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指导,往往会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你的写作会大有长进。

六、困扰通讯员的几个问题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通讯员,绝大多数都是业余时间写稿。白天要完成好他们的本职工作,只能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往往造成精力不足和身心上的疲惫。如何改善这种“兼 6 职”状况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一是领导是否能给他们一定时间的问题。没有时间写稿,通讯员真的有些顾不过来。有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过意不去,真的有些对不起这位通讯员了。2006年4月,新疆地区发生特大沙尘暴,铁路和列车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损坏。当时天津公司有一个项目部正好在此地搞信号工程施工。他们面对沙尘暴顽强拼搏,保护设备,恢复生产。配合国家和铁道部的整体形势,作出了较大贡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稿子急需发出,但我们打电话与项目部领导沟通,都是以工作忙为由婉言谢绝。我们只好找当时在场的通讯员,得知他也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而且还患了感冒。我们的意思是不论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把稿子写出来。结果他利用第三天深夜在迷迷糊糊中把稿子写来了――《迎着沙尘暴出击》,很快在通号报重要位子上发表了。编辑老师为通讯员此举加了编后语,此稿在读者中产生很大反响。

二是正确对待稿件不过关问题。这一点对通讯员写作信心影响很大。很多通讯员初学乍练,还不清楚什么是新闻的时候,写出的稿子往往是“四不像”,甚至在新闻稿中,很少有“新闻语言”。有一部分通讯员自尊心又很强,特别是学历较高的人,提出不同意见,他们会感到没面子,索性从此就再不写稿子了。很多单位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现象。还有一种现象,通讯员写出的稿子与本单位、本部门领导的要求有差距,被上级“毙”了,他们就感到不舒服,以后再让他写稿子,他就很不情愿了。另外,往报社发了几篇稿没有被采用,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埋怨编辑老师。这些都是通讯员自身的心理问题。不及时、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势必导致以后的心里障碍,影响自己的成长。

三是要冲破讽刺关。在很多单位一个人在报子上发表了“豆腐块”,特别是在单位一直没有名气的人写出稿件,往往会碰到另类的眼神。不友好地喊“秀才”、“小报记者”,甚至还有的给起难听的绰号。个别通讯员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通讯员很脆弱,过不了这个关,在郁闷中,再懒得动笔了。

其实,以上三个方面,有的是领导问题,有的是通讯员自身问题。只要勤沟通、勤协调,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工程单位更为普遍,就是领导和通讯员都有的一个共性:工作忙时没时间写,工作闲时没东西写。那还要什么时间写呢?这就需要调整,需要改善。忙时一定要挤时间写,这个时候通讯员就要多辛苦,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付出过多的劳动,哪有成功的喜悦?归根到底就是领导和通讯员是否对宣传报道工作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七、通讯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讯员写稿出现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在学习写新闻业务开始就要加以重视,不要走弯路,或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及不良影响。笔者提醒通讯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标点符号是否混用。国家语言和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有16标点符号,再加上斜线号、隐讳号、虚缺号等其他几种也不过20来种。但是稿件中标点差错率非常高,影响受众对内容的正确理解。比如逗号泛用、乱用顿号、书名号与引号混淆不清等。

(二)、时间、数字是否清楚。写稿件往往涉及到时间与数字,一定要把他标准确了,特别是数字,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差。

(三)、简称是否通用。稿件中的简称使用要众所周知,全国通用的比较好,否则读者不易看懂。因此,稿件中所有简称都应用定型了的、人们熟悉的。否则,势必造成传播障碍。

(四)、地名、人名是否准确。除极少数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人名可以直接出现在稿件中外,一般第一次出现的地名都要详细著名其所属的省市、县区等。人的名字也一定要写正确、写全,另外,还要注意职务的核对。

(五)、产品的名称、技术术语是否恰当。这两点要恰如其分地介绍,不能用缩写、简写,7 特别是涉及到外文,更要认真核对。

与此同时,通讯员发稿时还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检查:

(一)、检查用字。一字之差,概念就会完全不同。发稿时检查用字,主要是检查稿件中有无错别字,错别字大多是同音字或形似字,而这些错别字常会造成重大错误。

(二)、检查语法。语法主要是看话说得对不对、通不通。现代汉语中的遣词造句,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是有规律的,搭配得当,句子就通顺明白,搭配不当,就会出现“拉郎配”现象,使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三)、检查逻辑。要看稿件中是否写得条理清晰,前后顺畅,没有矛盾,合乎逻辑。例如,有一篇报道中有这么一句话:“美国洛杉矶招聘了一些改过自新的罪犯警察,对维护当地社会治安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改过自新已经表明重新做人,再称之为“罪犯”就自相矛盾了。改为“改过自新者”就没有问题了。

(四)、检查修辞。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更吸引人,通讯员写稿时如果过分追求词藻华丽以增添文采反而会造成表述含混甚至不准确。例如,动不动就用“著名的”、“伟大的”、“最”、“很”等词语,虚泛夸张,失去了新闻语言表述要准确的特征。

注意到了以上五个“是否”四个“检查”,通讯员写稿同时还要注意到:一是保守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信息载体要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泄漏国家机密。同时还要注意到本企业、本单位、本部门的商业、技术、文件等秘密。二是要诚实,不虚夸,不能凭空杜撰假新闻,不能望风扑影写新闻。三是不能抄袭。无论是新闻稿件和作品稿件,利用一些背景资料无可厚非,但大面积的运用他人的东西就不可以了。四是不能歪曲事实,不能用贬低他人的语言,特别是遇到批评性稿件时不能语言偏激。

笔者非常珍惜这次通过通号报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愿意把多年来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呈现给大家。但由于是以书面的形式展开,难免会产生 “一言堂”之感,听不到不同声音,通讯员如果有不同看法或意见,请不客气地指出来。

由于本文主要是讲“怎样做好一名通讯员”,重点是引导大家怎样“做”,文内不便涉及到更多的新闻业务方面的知识。如果通讯员们有兴趣,以后咱们在一起探讨新闻消息、通讯的写作和如何拍摄现场新闻照片等问题。

下载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通讯员谈谈怎样向报社投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怎样投稿

    比较优秀的投稿地址如下: 学生阅读刊物部分地址 杂志类 1、《小学生阅读与写作》长春市自由大路1666号 邮编:130022 E:jjzn@nenu.edu.cn 2、《我们爱科学》江西省南昌市红都北......

    中国工商报社2007年通讯员培训计划(五篇范文)

    中国工商报社2007年通讯员培训计划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通讯员的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基层通讯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努力构建一支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报社新闻宣传工作......

    谈谈基层通讯员的采访方法

    谈谈基层通讯员的采访方法 王文彬 我们作为企业基层通讯员,首先要善于利用采访,才能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 第一,处处留心搜罗新闻 发现新闻......

    怎样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

    怎样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 本人从事政工28年来,先后在省、市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交通安全报〉、《中国供水节水报》、《湖北城镇供水》、《武钢......

    谈谈怎样当好副园长

    谈谈怎样当好副园长 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辜希龄 今天就“怎样当好副园长”的中心主题,三位副园长做了经验介绍,我很感动,她们说出了真心话,道出了做副园长的酸甜苦辣。在座的有......

    谈谈怎样做好预算

    谈谈怎样做好预算(结算、决算、审核)工作 我从事预算工作起步很晚,但我从事建筑工程很早的,从学校出来我就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至今,我为什么又喜欢预算这项工作呢,就是因为我从事......

    谈谈怎样描写人物

    谈谈怎样描写人物 遂宁市西眉中学 龙刚 关键词: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摘要 :要写好一个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加以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行动......

    业余通讯员怎样写好新闻稿(讲义)

    怎样写新闻稿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二、新闻的种类 新闻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