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72潜艇“断崖处险”背后的细节
372潜艇“断崖处险”背后的细节
日前,中央军委嘉奖处置重大险情的南海舰队372潜艇,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记者又再次走进这支神秘的潜艇部队,为您还原那惊险无比的180秒。
面临艇毁人亡 相对于航母、四代机的喧嚣,潜艇却要维持自己的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潜艇就是海中的“隐身战机”。
在一片有利于潜艇隐蔽出击的深海海域,372潜艇悄然无息地在海中游弋。这本来是372潜艇一次完美的远航战备巡逻任务。372潜艇舵信副班长成云朝回忆当时潜艇掉深的一刹那:“当时海区情况比较复杂,以前也经常碰见掉深的情况,但这次潜艇掉的又快又深,我马上向指挥员报告情况。”“前进二。”“向中组供气。”当更指挥员、支队副参谋长刘涛迅速下达增速等一系列指令。
然而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阻止潜艇加速掉深。支队长王红理、支队副参谋长刘涛、艇长易辉等官兵都听见了海水巨压将艇壳压缩产生的“咣咣”恐怖闷响。“主机舱管路破损进水!”然而这时电工区队长陈祖军的一声急促的报告,却让整艇官兵感到命悬一线。主机舱一旦进水,就会造成动力瘫痪。而潜艇在海中趴窝,就意味着很可能艇毁人亡。
还原生死180秒 “材料里说,您当时下达了两个关键的命令?”记者问道。
“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王红理告诉记者说,“这是我当时一瞬间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闭;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但掉深依然继续。
全部水柜供气,产生的数百吨浮力像一把无形的巨手,在竭力托举372潜艇。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从潜艇掉深进水到安全脱险,我们把握住了最关键的3分钟。正是这180秒的正确处置,让我们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闯过了鬼门关。”王红理说。“当然,潜艇如此快速上浮,同样是极为危险的。”王红理告诉记者,如果上面有水面船舶,就会一头撞上去;如果出水的姿态不好,完全可能倾覆或砸到水面上造成艇体断裂。“潜艇出水后摇晃达20多度,反反复复震荡了好几下,舱内一片狼藉,但372潜艇成功脱离了险情!”
生死背后的细节追问 “由于受海水密度和洋流的影响,潜艇在低速巡航中经常有掉深的情况发生,这次危险性首先在于我们在大深度潜航时,碰上了密度变化剧烈地海流断崖。这就像山间开车一样,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悬崖,车就掉下去了。”王红理说。
372潜艇闯过鬼门关,创造了潜艇史上的奇迹,靠的是及时准确的命令,也靠着全艇几十名官兵超水平的配合和平时的训练有素,靠的是过硬的指挥、过硬的群体和过硬的作风,甚至舍生忘死的决绝。?笪(郑文浩)
第二篇:财险处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
财险处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范文
通过认真对照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任务,对照落实党中央、银保监会党委和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对照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专项整治、巡视巡察以及上组织生活会等问题整改情况,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财险处党支部建设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加强:
一是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力度需加强。
从巡视反馈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上级重要工作部署要求未能及时转化成具体工作落实措施,个别需要政府部门推动和支持的工作的协调推动力度不足。二是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需加强。
虽然通过平时政治理论学习,特别经过党史学习教育,大家的思想认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真正的用理论武装头脑的要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如何将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方面还要下功夫。三是思想教育引导力度需加强。
在支部思想建设方面,对支部党员思想的正面引导和负面警示做的较好,但对个人思想动态、压力困惑的关怀还不到位,特别是对80后、90后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还不太掌握。四是支部学习教育效果需加强。
2021年,虽然财险处党支部组织了走出去的活动,但受疫情的影响,还主要是以集中学习为主,学习实践活动还是有待丰富。支部内部还没有建立宣传栏、图书角等学习宣传阵地。宣传形式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广泛,没有充分运用线上平台等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支部风采。整改措施:
下一步,财险处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会党委和局党委有关全面从严治党和
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持续全面推进财险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使支部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一是持续提升学习质效。
组织支部党员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同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引导支部党员树牢政治机关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相关政策文件学习,进一步增强对党中央国务院、会党委和局党委决策部署的理解,结合陕西财险实际,及时谋划相关配套落实措施。二是加强思想交流力度。
发挥支部贴近干部生活学习的特点,加强谈心谈话,变常规性教育管理为常态性思想交流,特别是在做好年轻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需要改进方式方法,加强沟通交流频次,确保更好的了解掌握同志们的思想状况,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三是创新丰富组织活动。
将学习与调研、参观等相结合,适应年轻党员思想活跃的特点,到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到保险服务对象和保险机构开展调研,在参观调研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掌握党史、学习理解党的理论。建立支部党建活动宣传墙,进一步强化支部宣传阵地,进一步丰富意识形态宣传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四是不断强化工作作风。
督促引导全体干部不断提升工作主动性,提升攻坚克难决心,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力推动相关工作开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力落实。第三篇:精选作文爱在细节处
精选作文爱在细节处
“嘭!”随着一声极响的关门声,我将满脸怒容的妈妈拒之门外。
“有本事你就永远都不要把门打开!”她的声音穿过门板钻进我的耳朵,尖利刺耳。我背靠着门板,待听到她离去的脚步声后,我才松了口气。
我和她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她不能理解我,我也觉得她不可理喻。我们之间的相处就像针尖对麦芒,一言不合就互相针对。家就是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上演着一场接一场的斗争,不知何时才能落幕。不是没有想过要和她好好相处,可是不管我做了多少努力,只要她一句话,那些稍有好转的迹象就会瞬间消失。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走到窗前,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景物,脑子里想的是今天发生的事。想着想着,外面开始下起了小雨,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乌云密布,这天气还真是说变就变。看着压抑的天气,心里突然生起一股烦躁。唉,算了,先睡一觉吧,说不定一觉睡醒一切都会有所好转呢?
半夜,被雷声惊醒,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声磅礴。忽然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我急忙闭上眼睛,装成睡熟的样子。声耳朵边传来的“悉悉索索”的声音,是她的脚步声,还有关窗户的声音。闭着眼睛,感觉到她走到我的旁边,帮我盖上蹬开的被子,然后又小心翼翼的走开,关上房间的门。等到听不见脚步声后,我才睁开眼睛。想起刚才她帮我盖被子,感觉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早上,天边刚泛起白肚皮,我就起了床。洗漱好后,没有像往常那样向爸妈打招呼,刚准备去上学,就看见妈妈朝我走了过来。我装作没看见,避开她就走下了楼梯。在楼梯上还能听见她的嘱咐:“早饭要吃饱,白天要记得多喝开水,晚上放学了就早点回来……”听着她的话,感觉鼻子酸酸的。
或许,我们之间经常吵架,但是,我们永远是血肉相连的母女,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她并没有为我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也不止一次怀疑她是不是不爱我,可又有谁规定了爱一定轰轰烈烈。爱也是可以是平平凡凡的,就体现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第四篇:精彩就在细节处
精彩就在细节处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大溪小学
杨卓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倡导“自主”,决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教师的主导,相反,倒是对教师的主导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都是无可预知无可预料的,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可能随着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可能按照个人意愿而发展,其间,还会出现许多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作为教师,教学的组织者,绝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加强引导,利用片言只语的点击效应,处理好一个个的不和谐音符,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探究活动。
【关 键 词】 课堂 引导 点拨
崔峦先生曾说过:“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位,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做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由此可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遵循科学合理的规范,永远是课堂教学进入理想境界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探究学习时,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用精当的讲解和恰当的点拨,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自己,课堂才能呈现动态生成的勃勃生机,自己的教育生命才会总处于上升鲜活的状态。
一、幽默言语显智慧
课堂上的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幽默诙谐的评价语可恰到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雅而高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园地五》课堂作业本上有这样有一道题目:选出带点词的意思
抽 ①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 ②长出 ③抽打(1)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2)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3)赶车的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小跑起来。
在批改作业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的选出合适的意思,但是有一位同学把第一句中“抽”的意思选成了③抽打,当时看了真让我火冒三丈,抽出信纸怎么会是抽打信纸呢?怎么办呢?是给他一个大“×”让他自己订正,还是„„转念一想,何不来个幽默“抽打”。于是我扯开嗓门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收到信之后是这样做的。他从信封里把信纸拿出来然后就噼里啪啦地一顿痛打,之后再看信。(边说我便做动作)”学生一听哈哈大笑,在笑的同时,我想学生不仅明白了这个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还懂得了做题目的方法,可以把自己选的意思带进句中读一读,看看意思是否正确。我想这样的效果要比单单的说教要好得多。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你的一些教学方法早就熟知过熟,甚至有点厌倦。我们教师以应该一尘不变,要让学生体验到不一般,让他们感觉到耳目一新。只要这样做有效,不要总是板着严肃的面孔,幽默一下也无妨啊!
二、顺势引导促思考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都是无可预知无可预料的,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可能随着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可能按照个人意愿而发展,其间,还会出现许多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面对这些课堂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我们教师应该正面相对,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正视学生提出的异议。在教学《女娲补天》时,课文有这样一幅插图:女娲手举五彩石在补天。一学生就提出了意见,他说这幅图画错了。当时我听了一惊,不过我知道好多精彩都是课堂上生成的。于是我笑笑说:“哦?为什么这样说呢?”“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丑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既然五彩石已炼过,就不可能像图中所画的块状,而且女娲补天不是用手去补,而是用盆,所以课文的插图画错了。”看着学生振振有词的样子,似乎讲的有点道理,其他学生也表示赞同。这可怎么办啊?我灵机一动夸道:“你真会读书,这么细小的地方你都能发现。那么,假如让你来给这篇课文配一副插图你会怎么画呢?”话音刚落,教室里小手如林。也许学生这样的想法只是偶然,并不成熟,但他已经学会了思考;也许学生画的插图并没有书上那么有美感,但是对学习的兴趣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顺势导向,延伸学生的闪光之处。
三、平等对话促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抛开话语霸权与权威意识,更多地关注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带动课堂的有效信息;教师能够抓住启迪学生思维的契机,引导学生活跃的思维走向一个发展、体验、探究的世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兴趣,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执教《找春天》一文时,边学我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着: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课文学完了,这时有个学生在意旁嘀咕:“这个春姑娘也太难看了吧,没有头发,没有衣服„„”这话传到了我的耳朵里,这怎么办?学完了课文,学生非但没有感叹春姑娘的美丽,反而认为她是丑陋的,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啊?顿时,我眼睛一亮,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吗?我何不顺藤摸瓜呢?于是我笑笑说:“刚才有个小朋友说这样的春姑娘一点都不好看,只有漂亮的眉毛和眼睛,小朋友们咱们来想象一下,给春姑娘打扮一番。”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家个个精神抖擞,表现的异常兴奋,有的说:“随风舞动的柳枝那是春姑娘的头发吧?”有的说:“远处,那一大片绿绿的草坪,那是春姑娘的衣服吧?”有的说:“花园里盛开的一丛丛鲜花,五颜六色,那是春姑娘的裙子吧?”“桃树上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那是春姑娘的小嘴吧?„„在同学们充满童真童趣的想象中,在一笔笔地添加下,一个美丽的春姑娘呈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不禁感叹:春天真美啊!学会倾听、很好地运用倾听艺术的老师,才会留心抓住契机,将矛盾引进课堂,激活学生思辨的火花,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一潭死水,而成为思想交锋合作学习的源头活水。
四、点睛凸显促感悟
真正的课堂交流,学生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面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教师应静下心来细细品位,引导学生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感悟与体验。
《七颗钻石》一文教学时,有这样一段话: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依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河井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一段? 生读(该生读的时候声音有点沙哑)
听完他的朗读几乎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这么难听,还好意思站起来读。”有的说:“还没我读的好呢!”看得出大家都在嘲笑他。我也在纳闷:为什么他今天的声音这么粗呢?我想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并没有马上质问。
师: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因为我感觉到当时的人们肯定都很渴了,人渴的时候说话声会有点哑。听了他的回答,我真的很庆幸当时我没有对他加以指责,多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啊!于是我赞许地点了点头,面向大家: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干裂的嘴唇。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荒无人烟,大街上的人们有的躺在底上,有的昏死在路旁,多惨啊。
生:我好像看到原来郁郁葱葱的树木都不见了,花草树木都干瘪了。
师:是啊,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似乎空气都要燃烧起来了,人们活得非常辛苦,你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吗?
如果说课堂讨论就像传球的话,那么作为教师要能小心翼翼而又能坚决地接住学生传来的每一个球,哪怕看上去是一个怪球、偏球,教师也应及时捕捉这些看来不和谐的音符,而后抛砖引玉,进行引导与点拨,在关键时刻简短的片言只语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①黄佳林《促成生活向语文资源的转化》教学月刊2006年5月 ②《教学月刊》2008—10上
③《语文教研案例论》 周一贯 宁波出版社
第五篇:从课堂细节处反思
从课堂细节处反思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是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行为的组合。教学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可能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行为组合,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
在教学《药学基础》的“药品分类”这个内容时,我设计了一次课堂实训: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药品分类方法,将虚拟的药库中的药品进行分类摆放或整理归类。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设计出方案后到黑板上展示,并请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小组的设计想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不同的班级运用时,我发现效果有较大的差别。中药1班首先上这个内容,学生讨论的热情较高,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像学生不太理解药品分类的方法,讨论不得要领,我只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地在各个小组中忙着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学生在黑板展示的设计结果还是让我内心觉得有点失望:学生设计思路整体上都显得很混乱,从而也导致后面上台展示的部分小组盲目地参照前面小组展示的设计方案,八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即没有条理性,更没有特色和创意。所以,各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解时也说不清楚他们设计想法,甚至说得让人啼笑皆非。通过课堂这些细节处反映出来的问题,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反思】:这个情境的设计是想通过学生对药品分类的设计,让学生任意选择药品分类方法,理解各种药品分类方法即可以横向联系,又可以纵向联系,以此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的学习精神。这堂课学生没有能够较好地达成知识目标,我认为主要是这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是教师的“导”工作没有做到位,忽视了知识的链接,没有在设计前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温习已学知识,从而体会已学知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归纳来予以运用。其二,创设的情境是药品经营企业中的药库,而学生大多对药库的规模、布局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离得似乎太远,有点无法想像。由于学生的认识混乱,从而导致设计思路混乱当然是必然的结果。
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呢?
师:同学们的设计方案中看出同学们已知道有哪些药品分类的方法了,这很好,但让我们来看看设计是否合乎条理性。
老师必须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及时地纠正错误。
【再教设计】
到中药2班上这个内容时,我在一些课堂设计的细节处做了调整。首先用约20分钟的时间进行精讲点拔,然后导向性明确地要求学生进行药品分类的设计,创设的情境也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药房,并要求学生自已评出最佳设计,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学生设计的结果来看,也比较能反映学生对药品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的小组较多,基本上能达到本次的教学目标。
【反思】:这样的课堂设计克服了第一次课的不足,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能够有机地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在细节处观察课堂教学设计的不足。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育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育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育教学新境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