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梯零部件和材料控制
电梯零部件和材料控制
1总则
对零部件、材料的供方、采购、验收、标识、领用、代用进行控制,确保零部件、材料的采购、使用环节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职责
2.1工程部负责供方选择、评价零部件和材料的采购、保管和发放。2.2技术质量部负责零部件和材料的入库检验。2.3零部件责任人负责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控制。3 零部件和材料分类
工程部根据采购物资对最终电梯质量影响程度,对采购物资进行分类:(1)重要物资(A类):构成最终电梯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电梯
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曳引机、门机、安全触板、层门装置、操纵箱类、限速器、安全钳、液压缓冲器、地坎、变频器、PC机、进口空气开关、光幕、继电器、接触器、光电开关、双稳态等。
(2)较重要物资(A类):构成电梯非关键部位的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 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如:钢材类(钢板、型材)、钢丝绳类、导轨类、电缆类、电器、电线类、机械配件类、补偿链类、弹簧类、轴承、橡胶、尼龙、塑料类、紧固件类等。
(3)辅助物资(C类):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五金 辅料类、油类、包装箱、木料类、工具、刃具类、磨具类等,凡未列入A、A类的物资,均属C类物资。4采购信息
4.1工程部根据施工需要并结合仓库的库存情况,编制“采购申请单”并经总经理批准。“采购申请单”必须明确下列采购信息:
(1)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级、交货期限;
(2)需提供的随机文件,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式试验报告等;(3)验收准则;
(4)产品标识、包装、搬运的规定。5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1合格供方的评价准则
1.1质量保证能力:有稳定的生产技术装备,成熟的技术工艺、标准,已获得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可优先入围。
1.2 供方的资质:除供方的营业执照外,A类、A类物资的生产或经营单位应具备规定的资质;必需具备生产经销的许可证。
好好学习社区
1.3以往的供货历史和信誉:新增供方需了解其提供产品的用户名单及评价意见;老的供方应统计过去的供货的质量情况,以质量稳定者为优先对象。
1.4价格的适宜性:比较价格水平,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价格低廉的供货商。2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2.1 对A类物资,由工程部组织调查,收集供方的资质、业绩、历史、信誉及以往合作情况等资料,组织总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部对诸多供方进行评价,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报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2.2 对A、C类物资,由工程部负责供方评价,查询、了解供方的企业资质、法人代表、业绩、质量信誉、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生产装备和检测手段等,收集相关的资料,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报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2.3 工程部根据审批的合格供方,负责建立“合格供方名单”。3供方的控制
按已划定的A、A、C类物资,对供方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以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
A类: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物资,每年至少作一次详细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如对实行“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标准、强制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认证。对当年使用过的产品,应在审核中记录使用状况。
A类:对施工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物资,每两年作一次对工程使用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记录使用状况。
C类:对施工质量起辅助作用的物资,每两年对所用物资的质量结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市场对比。
4供方的重新评价与更新
工程部根据物资在电梯中使用的反馈情况,每两年对供方进行重新评价一次,评价供方的产品的持续保障能力和供方的行政许可情况(许可项目、范围、许可证有效期限等)。对严重违反合同要求或无许可资格的供方,由公司经理审定,取消合格供方资格,两年内不得采购。6采购的实施
6.1采购人员按照批准的“采购申请单”实施采购。
6.2为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采购人员应到“合格供方名单”中所列的供应商处实施采购。
6.3如因施工急需在合格供方处无法按时采购时,可以在“合格供方名单”外采购,但采购前应经总经理批准,随后应进行补充评审。7零部件和材料验收入库
7.1零部件和材料进入公司,采购人员应将零部件和材料及随机资料交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负责将实物堆放在待检区域,通知检验人员准备验收。
7.2零部件和材料验收由零部件责任人、检验人员、采购人员、仓库管理员一起参加。按照“采购申请单”的内容,对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材料标记
好好学习社区
等逐项进行验收。
7.3零部件和材料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7.4质量证明书、材料标记及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质量证明书应是材料生产厂的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公章的有效复印件;(2)质量证明书应清晰,填写齐全、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和合同要求;(3)材料应有清晰、牢固的标记并与质量证明书一致;(4)型式试验报告应在有效期之内。
7.5根据验收情况,检验人员应填写“入库验收单”,经零部件责任人审批。
7.6对验收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仓库管理员按照“入库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分类存放。7.7对验收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不准入库,由检验人员在实物上作出明显的不合格标识,填写“不合格报告”,经零部件责任人签署意见后交工程部,由采购人员与供货方交涉,及时办理退换手续。仓库管理员应将不合格零部件和材料隔离存放。8零部件和材料标识
8.1零部件和材料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做好零部件和材料的标识,采用挂牌、贴标签的标识方法。
8.2标识的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数量等。
8.3对每个或每批零部件和材料应有唯一性标识,标识要求正确、清晰、牢固、醒目,保证可追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标识消失破坏,应恢复标识的原样,以保持标识的连续性。8.4零部件和材料的追溯路径为:
物料标识卡——领料单——安装维修过程记录——产品档案 9零部件和材料存放与保管
9.1零部件和材料应专区存放,设立“待检”、“合格”、“不合格”三区,分别用黄、绿、红颜色表示(或挂牌表示)。
9.2加强对零部件和材料表面保护,吊运时防止磕、碰与划伤,以及防止锈蚀。
9.3仓库管理员应建立零部件和材料台帐,登录零部件和材料的库存量和发出量的动态帐册。10零部件和材料领用和使用
10.1领料者必须在仓库管理员的协助下填写“领料单”,“领料单”一式两份,一份仓库留存,一份本部门留存。
10.2“领料单”上必须明确所领零部件和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批号(编号)、合同号及电梯编号,以便实现可追溯性。
10.3领用者必须将领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使用到“领料单”上填写的电梯上,而不能将其另作它用。若需另作它用,则应到仓库管理员处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10.4领用零部件和材料的同时,仓库管理员应将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式试验报告等与零部件和材料一起发放给领用者。领用者将这些资料归入产品档案中。
10.5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好零部件和材料的防护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0.6零部件责任人应加强对零部件和材料的领用和使用进行监督。
好好学习社区
11零部件和材料代用
11.1零部件和材料代用不能降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必要时应取得顾客和用户的同意。11.2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由工程部提出申请,填写“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申请单”,经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1.3零部件和材料代用信息应及时与技术质量部沟通。12 记录
KMTC/ZJ-23-2011/0《合格供方评价表》 KMTC/HT-24-2011/0《合格供方名单》 KMTC/LJ-25-2011/0《采购申请单》
KMTC/LJ-26-2011/0《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申请单》 KMTC/LJ-27-2011/0《领料单》 KMTC/LJ-28-2011/0《入库验收单》
好好学习社区
第二篇:电梯零部件和材料控制
电梯零部件和材料控制 1总则
对零部件、材料的供方、采购、验收、标识、领用、代用进行控制,确保零部件、材料 的采购、使用环节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职责
2.1工程部负责供方选择、评价零部件和材料的采购、保管和发放。2.2技术质量部负责零部件和材料的入库检验。2.3零部件责任人负责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控制。3 零部件和材料分类
工程部根据采购物资对最终电梯质量影响程度,对采购物资进行分类:(1)重要物资(A类):构成最终电梯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电梯 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曳引机、门机、安全触板、层门装置、操纵箱类、限速器、安全钳、液压缓冲器、地坎、变频器、PC机、进口空气开关、光幕、继
电器、接触器、光电开关、双稳态等。(2)较重要物资(A类):构成电梯非关键部位的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如:钢材类(钢板、型材)、钢丝绳类、导轨类、电缆类、电器、电线类、机械配件类、补偿链类、弹簧类、轴承、橡胶、尼龙、塑料类、紧固件类等。(3)辅助物资(C类):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五金辅料类、油类、包装箱、木料类、工具、刃具类、磨具类等,凡未列入A、A类的物资,均属C类物资。4采购信息 4.1 工程部根据施工需要并结合仓库的库存情况,编制
“采购申请单” 并经总经理批准。“采
购申请单”必须明确下列采购信息:
(1)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级、交货期限;(2)需提供的随机文件,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式试验报告等;
(3)验收准则;
(4)产品标识、包装、搬运的规定。供方的选择与评价合格供方的评价准则
1.1 质量保证能力:有稳定的生产技术装备,成熟的技术工艺、标准,已获得质量体系认证 的企业,可优先入围。
1.2 供方的资质:除供方的营业执照外,A 类、A 类物资的生产或经营单位应具备规定的资 质;必需具备生产经销的许可证。1.3 以往的供货历史和信誉:新增供方需了解其提供产品的用户名单及评价意见;老的供方
应统计过去的供货的质量情况,以质量稳定者为优先对象。
1.4 价格的适宜性:比较价格水平,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价格低廉的供货商。2 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2.1 对 A 类物资,由工程部组织调查,收集供方的资质、业绩、历史、信誉及以往合作情况
等资料,组织总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部对诸多供方进行评价,填写“合格供方评价 表”,报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2.2 对 A、C 类物资,由工程部负责供方评价,查询、了解供方的企业资质、法人代表、业 绩、质量信誉、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生产装备和检测手段等,收集相关的资料,填写
“合格供方评价表”报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2.3 工程部根据审批的合格供方,负责建立“合格供方名单”。供方的控制
按已划定的 A、A、C 类物资,对供方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以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规 定要求。A 类:
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物资,每年至少作一次详细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
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如对实行“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标准、强
制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认证。对当年使用过的产品,应在审核中记录使用状况。
A 类:对施工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物资,每两年作一次对工程使用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的审核,记录使用状况。
C 类:对施工质量起辅助作用的物资,每两年对所用物资的质量结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和市场对比。供方的重新评价与更新
工程部根据物资在电梯中使用的反馈情况,每两年对供方进行重新评价一次,评价供方的产
品的持续保障能力和供方的行政许可情况(许可项目、范围、许可证有效期限等)。对严重
违反合同要求或无许可资格的供方,由公司经理审定,取消合格供方资格,两年内不得采购。采购的实施
6.1 采购人员按照批准的“采购申请单”实施采购。
6.2 为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采购人员应到“合格供方名单”中所列的供应商处实 施采购。
6.3 如因施工急需在合格供方处无法按时采购时,可以在“合格供方名单”外采购,但采购
前应经总经理批准,随后应进行补充评审。零部件和材料验收入库
7.1 零部件和材料进入公司,采购人员应将零部件和材料及随机资料交仓库管理员,仓库管
理员负责将实物堆放在待检区域,通知检验人员准备验收。7.2 零部件和材料验收由零部件责任人、检验人员、采购人员、仓库管理员一起参加。按照“采购申请单”的内容,对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材料标记
等逐项进行验收。
7.3 零部件和材料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7.4 质量证明书、材料标记及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质量证明书应是材料生产厂的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公章的有效复印件;
(2)
质量证明书应清晰,填写齐全、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3)
材料应有清晰、牢固的标记并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4)
型式试验报告应在有效期之内。
7.5 根据验收情况,检验人员应填写“入库验收单”,经零部件责任人审批。
7.6 对验收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仓库管理员按照 “入库验收单” 办理入库手续,分类存放。
7.7 对验收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不准入库,由检验人员在实物上作出明显的不合格标识,填写“不合格报告”,经零部件责任人签署意见后交工程部,由采购人员与供货方交涉,及 时办理退换手续。仓库管理员应将不合格零部件和材料隔离存放。零部件和材料标识 8.1 零部件和材料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做好零部件和材料的标识,采用挂牌、贴标签的标 识方法。
8.2 标识的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数量等。
8.3 对每个或每批零部件和材料应有唯一性标识,标识要求正确、清晰、牢固、醒目,保证
可追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标识消失破坏,应恢复标识的原样,以保持标识的连续性。
8.4 零部件和材料的追溯路径为:
物料标识卡——领料单——安装维修过程记录——产品档案零部件和材料存放与保管
9.1 零部件和材料应专区存放,设立“待检”、“合格”、“不合格”三区,分别用黄、绿、红 颜色表示(或挂牌表示)。9.2加强对零部件和材料表面保护,吊运时防止磕、碰与划伤,以及防止锈蚀。9.3仓库管理员应建立零部件和材料台帐,登录零部件和材料的库存量和发出量的动态帐册。
10零部件和材料领用和使用
10.1领料者必须在仓库管理员的协助下填写“领料单”,“领料单”一式两份,一份仓库留存,一份本部门留存。
10.2“领料单”上必须明确所领零部件和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批号(编号)、合同号及电梯编号,以便实现可追溯性。
10.3领用者必须将领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使用到“领料单”上填写的电梯上,而不能将其另作它用。若需另作它用,则应到仓库管理员处重新办理领用手续。10.4领用零部件和材料的同时,仓库管理员应将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式试验报告等与零部件和材料一起发放给领用者。领用者将这些资料归入产品档案中。
10.5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好零部件和材料的防护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6零部件责任人应加强对零部件和材料的领用和使用进行监督。11零部件和材料代用
11.1零部件和材料代用不能降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必要时应取得顾客和用户的同意。
11.2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由工程部提出申请,填写“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申请单”,经零部件责任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11.3零部件和材料代用信息应及时与技术质量部沟通。12 记录
KMTC/ZJ-23-2011/0《合格供方评价表》 KMTC/HT-24-2011/0《合格供方名单》 KMTC/LJ-25-2011/0《采购申请单》
KMTC/LJ-26-2011/0《零部件和材料代用申请单》 KMTC/LJ-27-2011/0《领料单》 KMTC/LJ-28-2011/0《入库验收单》
第三篇:电梯安装质量控制
电梯施工工地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电梯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严格抓好各个安全、质量控制点,特制定安装、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如下:
1.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都必须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2.新增人员必须办理好相关手续才能进入施工现场。3.进入现场后做好井道厅门防护方可施工。4.井道施工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5.井道施工不能赤膊、穿拖鞋作业。6.严禁酒后作业。
7.严禁使用安全带吊装设备。8.严禁把厅门钥匙借与无证人员。
9.库房内应配备防火设施,严禁乱拉电线,不准使用电炉、取暖器。10.走梯施工时,电梯轿顶施工人数不能超过4人。11.有脚手架施工时,应按要求设置安全网。
12.安全员必须佩戴安全员袖套,如离开工地必须临时指定其他人员负责。
13.开箱物品不能随意乱堆乱放,进入库房的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库 房清洁、无烟头。14.各电器元件必须防水、防潮。
15.机房导向轮、轿顶、对重反绳轮应放在干燥位置,作好防雨措施。16.导轨堆放整齐,有保护。
17.厅门、轿门及轿厢壁板不能堆放在库房时表面必须有保护。18.顶层井道脚手架搭设符合要求安全牢固。
19.对重块压杆坚固且用强度足够的铁丝或钢绳给对重块作二次保护。对重块数须确保电梯不溜车.(至少大于轿厢载重的60%)
20.动慢车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实验有效,电器开关有效。21.动慢车前缓冲器必须安装及加油。
22.走车施工在轿顶或轿厢底板上搭设脚手架必须做保护。23.动车后不能短接机房急停,限速器开关,轿顶急停开关。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目标
电梯安装保证一次验收合格,争创优质工程。
(二)、质量保证措施 明确安装质量不仅指工程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指安装的设备能够安装、正常运转。而工作质量是指企业的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和生产技术及后勤服务工作质量。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1、开工前应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对安装所需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认真做好开箱点件工作。
2、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有关制度,做到安装、文明施工。
3、安装前对每个部件都要进行质量检查,防止有不合格的部件装入整机。
4、健全检查制度,安装队每天认真做好《施工过程记录》和《每天工作日记》内容真实有效,公司定期检查。
5、各级人员把住质量关,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按图施工,不准任意修改图纸。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和公司颁布的各种有关规定。
6、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对竣工的电梯进行质量评定。
7、定期检查安装工具,对不合格的工具坚决不用,同时班组和检查人员的工具配置型号统一化。
8、认真进行各工序检查,并做好记录。
9.安装质量验收流程图(见下页)
验 验收前准备
验 收
采取纠正措施
实施安装
鉴 别
签发合格证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质量检验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检验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检验体系的正常运转必须以质量检验体系来予以实现。
1、施工质量检验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检验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他是通过计划、实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的保证。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经理部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使所有的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施工质量检验体系运转的保证 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检验体系运转的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间力量。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质保体系的运转。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标段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施工质量检验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检验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检验计划中,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检验措施必须予以明确的落实。
4、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检验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检验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个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检验。○ 1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质量检验,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 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检验,是关键。主要有:完善工 序质量检验,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检验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严格工序交接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主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 3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检验措施详见施工工艺、方法落实流程图。施工工艺、方法落实流程图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质量事前控制 质量事中控制 质量事后控制 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开工报告审核 施工安装工艺过程 施工过程中设计及图纸审查 中间产品质量控制 竣工质量检验 工程质量鉴定文件 施工人员质量控制 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施工、检验方法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环境质量控制 工序控制 工序间质量控制
电梯质量控制点分析和设置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交付使用。我们应该端正态度,充分认识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积极和主动的措施做好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
1.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分析
在现代建筑中,电梯已成为人们密切相关的垂直交通工具,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包括电梯产品实体和服务这两类特殊产品的质量。而安装施工是形成电梯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电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1.1外部子系统质量保证分析
整个电梯安装工程包括了诸多的子系统,每一个质量控制系统都可能出现偏差。身为电梯安装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质量系统的网路分析,抓住关键的“质量控制点”,确保安装质量。
1.1.1安装队的素质:
安装队的整体素质与个人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整体上讲,组成一支电梯工程的施工队伍应该做到:人员有资质和保险、技术要熟练、组织要严密,以队为基础的管理应到位。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失控的核心因素之一就在于选择了一支“技术不熟练、组织不严密,以队为基础的管理不到位”的安装队;
1.1.2做好与业主的沟通,保证外部质量 ;
(1)公司的营销部要签好“电梯安装合同”,明确法律职责;
⑵公司的工程部应做好井道勘察、图纸会签和井道验收交接;
⑶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协调结果,以“会议纪要”、“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做好有偿补充施工,确保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⑷加强管理,严格按“书面材料”实施管理与控制。
1.1.3配合监理部门的工作,确保电梯安装工程质量
⑴电梯安装监理的目的就是“控制施工进度、监督安装质量、指导安全作业”,并实现“安装过程控制与监督”。借助安装监理的力量、配合监理员的工作,做好安装队伍的管理工作、保障电梯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⑵教育安装队人员做好与监理员的沟通工作,宣传本公司的“企业标准”和“安装施工工艺”,虚心向监理员学习,共同把好安装质量。
1.1.4严格控制终验和调试作业质量:
电梯竣工验收报验前的最终自检工作是在慢车调试、快车调试和整机性能调试之后,由质检部执行,并撰写“电梯安装自检报告书”;
其中应特别强调的几个质量控制点为:
一是电梯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试运行,其中包括:空、满、超载运行,组织调整和试验试车,其中特别是3000次无故障连续运行试验;
二是电梯运行舒适感的调试。对于业主而言,“电梯运行舒适感”的好与坏是最敏感的问题,必要时还应该采用仪器测试的数据,将模糊的感官感觉,用量化的检测数据来检定电梯的运行质量。
当然,乘客在轿厢内感觉抖动和晃动比较明显的原因很多,如电梯导轨安装超差,导轨的润滑不良;导靴调整松紧不当;龙门架的扭曲,导轨顶面间间隙偏小;钢丝绳扭曲,或张力不均匀;主机定位偏离中心位置,以及主机减震橡胶安装位置不正确等等,在自检验收时均应一一予以调试;
三是所有电梯安全防护装置的复查与动作试验:
要在电梯自检验收中,必须认真做好限速器 — 安全钳联动试验、紧急断电制停试验、门保护系统及开关门试验、平衡系数的测定与调整、超载装置的调整与试验、停电照明、警铃及到站钟的复查与动作试验等等。2.电梯安装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使用单位对电梯事故的危害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电梯管理规章不健全,或虽有管理规章制度但却疏于执行。很多单位的电梯维修与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在对电梯进行安装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电梯安装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安全隐患。
第二,电梯安装工程中的技术措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电梯安装工程中的技术措施是制约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于电梯安装工程的技术措施的改进情况就直接制约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3.做好电梯安装质量安全控制的对策
3.1做好安装前的监督和检验工作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必须经过相关的检验和检查之后才能够出厂或者交付使用,媒体上关于由于使用未经验收的电梯造成事故的报道很多,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足够重视,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电梯进行验收,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
3.2保证电梯安装外部子系统的安装质量
整个电梯安装工程是很复杂的,包含了很多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质量控制都会关系到电梯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安全。作为电梯安装的专业人员,相关的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对质量系统的网路进行全面的分析,正确的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确保电梯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4.安装子系统质量保证分析
就狭意而言,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可以专指安装子系统的质量控制。通过电梯安装施工工地的“现场制作”,把零星的散件,拼装、制作成现代化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
其中,“现场制作、拼装”的工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根据质量管理的理论观点,把质量控制环节置设于生产流程的过程之中,产品(安装)质量的最终控制改变为现的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因此,电梯安装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电梯安装工程质量从事后的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过程子系统的质量控制。
电梯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保证电梯安装过程质量的有力措施,也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按电梯安装工艺文件的规定,安装工序一般分为十七个模式,每个模式都设专检或自检,建立安装质量工作点,由安装班组自检。在安装过程的十七个安装质量工作点中,确立6个安装质量控制点,即:质量控制停止点,由公司专职检验员专检。未经公司专检合格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的安装。
电梯安装质量控制
1.以基准垂线为准,复核电梯机房、井道的尺寸。电梯安装一般要设置十条基准垂线(轿厢导轨基准线四根,对重导轨基准线四根,厅 门地坎基准线二根)。每次作业前,均应复查一次基准线,确认无位移,与其他物体不接 触后,方可作业。基准线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各线偏差不应大于0.3mm。梯井墙面的 宽度、深度(进深)、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2.检查曳引装置的组装(l)蜗轮减速器的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2)各部轴承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3)油标齐全,油量充足;(4)凡机房内通井道的孔,要防止漏油、漏水,在孔四周筑高75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5)钢丝绳与机房楼板孔洞每边的间隙均应为25—50mm;(6)限速器绳索至导轨的距离(两个方向)的偏差均应不超过±5mm;(7)绳索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应触及夹绳钳。
3.检查导轨的安装(l)每根导轨至少有两个导轨梁,其间距不应大于于2.5m;(2)导轨架的水平度误差不应超过5mm,(超差过大,将影响导轨垂直度、跨距、接头等尺寸);(3)直埋式导轨架的埋人深度不小于120mm,地角螺栓的埋人深度不应小120mm;(4)导轨架与墙面间允许增加等于导轨宽度的方形金属垫板以调整高度。垫板厚度超 过10mm时,应与导轨架焊接,焊接导轨架时,应双面焊牢;(5)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用焊接或螺栓连接;(6)电梯撞顶与蹲底时,各导靴均不应越出导轨。
4.检查轿厢、层门组装(l)轿厢底盘平面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2/1000;(2)反绳轮与轿厢架上梁间的间隙相互的差值均不应超过1mm;
(3)反绳轮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mm;(4)门扇跳动(振动)要小,无噪声。
5.检查电气装置安装(l)电线槽内敷设导线的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槽内净面积的60%;电线管内敷设导线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净面积的40%;(2)导线要标号,两端要注明接线编号;(3)机房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距墙600-700mm,且远离门或窗,防止雨水侵入;(4)电源总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面高1.3-1.5m墙上;
(5)检查控制屏上元器件安装及标志,包括标志名称或代号;检查各种保险、接触 器,继电器使符合电梯工作要求;检查选型和工作状态;(6)机组、控制柜、井道、轿厢、厅门等应接地或接零,超过50m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Ω;(7)轿顶和底坑或轿底需设电源插座和检视用灯,还应有220V电线插座供检修测试用;
6.电梯井及电梯外观检查(1)机房是否清洁、整齐、线槽是否完整、美观;(2)抱闸板手是否放在机房内合适的地方;(3)井道是否清洁、无杂物;(4)轿厢顶是否清洁、无杂物;(5)各井道线糟盆盖、各护板是否齐全盖好;(6)轿顶各盒糟是否齐全完好、护栏螺丝是否装好;(7)坑底是否清洁卫生、无污水杂物;(8)对重保护网是否安装;(9)厅门、门套、轿门碰撞、划伤、磨损检查;(l0)轿内门头、轿壁、轿内操纵盘、外呼钮及面板碰撞、划伤、磨损检查;(11)轿内、轿外,楼层显示器面板碰撞、划伤、磨损检查;(12)外呼、内选楼层显示等,显示(亮度)情况检查;(13)轿内照明或星光顶显示有否划伤、磨损;(14)轿内紧急照明检查(15)轿内对讲(机房对讲)或电话检查;(16)机房曳引机、机座、工字梁油漆检查;(17)导轨架及附件、轿顶、厅门、轿门的油漆情况检查;(18)厅门、轿门、地坎槽及轿内卫生情况检查。
维保:电梯运行与管理质量标准
电梯运行与管理质量标准提要:电梯及其安全设施每周不少于1次,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例行保养;每年对小区所有电梯进行1次全面综合检查、清洗、润滑、修理、调整和测试;
1安装、维修、保养人员和电梯司机均应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和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
2安全设施完好、齐全,通风、照明等附属设施完好;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张贴《电梯安全使用许可证》,注明:注册登记及检验合格标志、电梯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安装企业、维修保养企业以及相应的应急报警、投诉电话号码。
3与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安全认可证书的企业签订维修保养、大中修更新改造合同,并明确被委托企业的责任。如需自行维护保养电梯,应按电梯数量及工作状况配备足够的维护保养人员,其管理部门应将电梯管理人员、维护保养人员、联系电话及有关资料报送设备所在区(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经核准后,方可自行维护保养。
4电梯及其安全设施每周不少于1次,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例行保养;每年对小区所有电梯进行1次全面综合检查、清洗、润滑、修理、调整和测试;检测由维修保养企业的注册安全检测员实施并签署检测报告;每台电梯每隔2-3年必须进行1次负荷校调试验,负荷校调试验由注册安全检测员实施并签署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副本应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保持电梯机房清洁,每周1次清扫地面和擦拭控制柜、主机表面,地面无积灰,控制柜、主机表面无污渍;保持电梯机房消防设施完好;每年检查2次电梯井底,清除垃圾杂物。
6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随时监督电梯运行状况,加强日常维修保养,适时降温、通风、防雨,做好运行服务,经常巡查楼层,防止地面水流入电梯井,值班监督,防止违章使用电梯;记录每日电梯运行情况,建档备案。
7电梯维护保养提前一天通知业主(使用人),并尽可能减少对业主(使用人)正常生活的影响。建立电梯运行档案,记录电梯运行情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住宅电梯年故障率低于7%。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接到报警信号45分钟设法解救乘客、排除设备故障。
使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对电梯逐台建档、建卡、注册登记。电梯技术档案资料应包括:《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和《电梯登记卡片》;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大中修更新改造后的电梯应有质量验收证明(或质量验收报告);更改部分须有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电梯安装验收证明和报告;运转、保养、维修记录;定期安全检查和事故记录;电梯随机文件,至少包括:井道及机房土建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敷设图、电器元件代号说明书、安装调试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出厂明细表(装箱单)等技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制度组织办理电梯年检和电梯准用证。
第四篇:电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第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评价指引,结合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报告形式等,明确相关机构或岗位的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制,按照规定的办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第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第六条 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第七条 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第八条 企业组织开展控制活动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的控制措施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第九条 企业组织开展信息与沟通评价,应当以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相关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第十条 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监督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内部监督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日常管控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第十一条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
评价工作底稿应当设计合理、证据充分、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第三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
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机构(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拟订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和费用预算等相关内容,报经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审批后实施。
第十四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组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组应当吸收企业内部相关机构熟悉情况的业务骨干参加。评价工作组成员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第十五条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按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研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
第四章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第十六条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第十七条 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第十八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建立评价质量交叉复核制度,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应当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所认定的评价结果签字确认后,提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
第十九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企业对于认定的重大缺陷,应当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并追究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和本指引,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种类、格式和内容,明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编制程序和要求,按照规定的权限报经批准后对外报出。
第二十一条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分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设计,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作出披露。
第二十二条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七)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和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等资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二十四条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关注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整。第二十五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对外披露或报送。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评价的有关文件资料、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等应当妥善保管。
第五篇: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1)了解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2)理解电梯的分类
3)掌握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2、方法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说出电梯的分
类并会编制电梯的型号。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学习兴趣。
4、岗位能力:从事电梯行业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重点
1、梯的分类
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三、学习难点
1、梯的分类
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板书等
六、教学课时:4课时
七、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组织(起立、互相问好、考勤、教学日志)
(一)、安全教育
校园中该如何预防火灾?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
2、不随意焚烧垃圾、废纸等。
3、实验课中用的酒精灯、易燃化学药品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4、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保护学校的消防设施。
(二)、情境导入
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
2、教师活动: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生活动:举例电梯的实用场所
(三)、学习流程
学习任务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
2、教师活动:讲解、分析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多媒体演示各种电梯,尤其对升降机、自动扶梯、人行道梯的各种梯型进行区别。
3、学生活动:观察各种梯型、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
学习任务二:电梯的分类
1、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
2、教师活动:演示电梯的种类,并分析各自的不同点,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个不同点。
3、学生活动:找出各种梯型的不同点。
学习任务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
2、教师活动:根据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教学生逐步编制电梯的型号,并会根据电梯型号知道表示的是什么电梯。
3、学生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四)、教学内容
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升降设备,其特点是在高层建筑物中所占的面积很小,同时通过电气或其它的控制方式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安全、合理、有效地运送到不同的楼层。基于这些优点,在建筑业特别是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梯行业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电梯的存在,使得每幢大型高楼都可以成为一座立体的城市。在纽约的前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中,除每天有5万人上班外,还有8万人次的来访和旅游,通过250台电梯和 75台自动扶梯的设置与正常运行,才使得合理调运人员、充分发挥大楼的功能成为现实。
展示: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共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宣布落成启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建筑顶面最高和人可到达最高的建筑,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在85层建有“世界最高的游泳池”,在79-93层建“世界最高档次的酒店”,在93层设置“世界最高的中餐厅”,94层的观光大厅和100层、距地面474米处建造的“观光天阁”,是欣赏上海都市全景的最佳观光景点。
世界最高的空中走廊
世界最高观光设施中建有55米长的悬空观光长廊,游客踩在玻璃上可直接俯瞰景色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的6部电梯中,有2部是世界最大的双层轿厢电梯,它的运行楼层为地下1、2层到地上95层的观光厅,最高速度为480m/分,载重3,600kg(1,800kg×2),定员48人(24人×2);另外4部双层轿厢电梯的运行楼层分别为地上1层到28层、地上2层到29层的办公楼层,最高速度为360m/分,载重4,000kg(2,000kg×2),定员52人(26人×2)。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曳引式电梯,其结构见图1-2。从图中可见,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与轿厢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连接,随曳引轮的转动,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轿厢与对重做一升一降的相反运动,显然,钢丝绳不用缠绕,因此钢丝绳的长度和股数均不受限制,当然轿厢的载重量以及提升的高度就得到了提高,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的使用需求。因此,近一百年来,曳引式电梯一直受到重视,并发展沿用至今。
曳引式电梯示意图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系统以及通过变换电动机极数的调速方法来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相继研制成功,1933年,世界上第一台运行速度为6m/s的电梯被安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电梯、超高速电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进入20世纪80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1993年,日本生产了12.5m/s的世界最高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电梯领域的历史。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系统以及通过变换电动机极数的调速方法来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相继研制成功,1933年,世界上第一台运行速度为6m/s的电梯被安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电梯、超高速电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进入20世纪80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调整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1993年,日本生产了12.5m/s的世界最高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电梯领域的历史。
电梯发展到今天,在使用需求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进入到了全面发展时期。据电梯行业信息介绍,目前国际上电梯的新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变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乘电梯去太空这一设想是前苏联科学家在1985年提出来的,后来一些科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2000年,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描述了建造太空电梯的概念,这需要极细的碳纤维制成的缆绳并能延伸到地球赤道上方3.5万km。为使这条缆绳突破地心引力的影响,太空中的另一端必须与一个质量巨大的天体相连。这一天体向外太空旋转的力量与地心引力抗衡,将使缆绳紧绷,允许电磁轿厢在缆绳中心的隧道穿行。普通人乘电梯登上太空这个梦想未来将实现。
二、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的定义为: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故需配置各种类型的电因此各个国家对电梯的分类也采用不同方法。根据我国的行业习惯,大致归纳如下: 按速度分类
1.低速电梯(也称丙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以下,如0.5 m/s、0.75 m/s,常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
2.快速电梯(也称乙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2 m/s之间,如1.5 m/s、1.75 m/s,常用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3.高速电梯(也称甲梯)
运行的额定速度在≥2 m/s,如2 m/s、2.5m/s,3 m/s,常用于16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4.超高速电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超过5m/s,甚至更高。常用于楼高超过100m的建筑物内。
(二)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
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要用于宾馆、饭店、办公大楼及高层住宅,在安全设施、运行舒适、轿厢通风及装饰等方面要求较高。通常分有司机/无司机操作两种。
2.住宅电梯
供住宅楼使用,主要运送乘客,也可运送家用物件或其他生活物件。多为有司机操作
3.观光电梯
观光侧轿厢壁透明,装饰豪华、活泼,运行于大厅中央或高层大楼的
外墙上,供游客、乘客观光的电梯。
4.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和载重量较大,因装卸人员常常需要随梯上下,故要求安全性好,结构牢固。)5.客货电梯
主要用于运送乘客,但也可运送货物。它与乘客电梯的区别主要在于轿厢内部的装饰结构有所不同。6.医用(病床)电梯
7.杂物(服务)电梯
8.汽车电梯
a)车辆电梯(b)立体车库
9.自动扶梯
与地面成30゜—35゜的倾斜角,在一定方向上以较慢的速度连续运行,多用于机场、车站、商场、多功能大厦中
10.自动人行道
在一定的水平或倾斜方向上连续运行 11.其他。
如:在施工现场运送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的建筑施工梯;
在发生火灾时,用于运送乘客、消防人员及消防器材的消防梯; 供特殊工作环境下使用的特殊梯,如防爆、耐热、防腐等; 用于运送矿井内的人员及货物的矿井梯;
为地下火车站和山坡站倾斜安装的集观光和运输为一体的斜运梯;
能将地下机库中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飞机,垂直提升到机场跑道上的运机梯以及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所出现的用于维护高层楼宇的吊篮设备。
(三)按拖动方式分类
1.交流电梯
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双速、三速电梯,交流调速电梯,交流调压调速电梯以及性能优越、安全可靠、速度可与直流电梯媲美的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
2.直流电梯
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有无减速箱,分为有齿与无齿直流电梯。此类电梯的速度较快,一般在2m/s以上。
3.液压电梯
靠液压传动的原理,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梯速一般为1m/s以下。
4.齿轮齿条电梯
采用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由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完成轿厢的升降运动的电梯。5.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
用直线电机作为动力源,是目前具有最新驱动方式的电梯。
(四)按有无司机分类 1.有司机电梯
2.无司机电梯 3.有/无司机电梯
(五)按控制方式分类 1.手柄操纵控制电梯
由电梯司机在桥厢内控制操纵箱手柄开关,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此类控制多用于货梯,目前使用较少。2.按钮控制电梯
3.信号控制电梯
它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电梯。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外,还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司机只要将需停站的层楼按钮逐一按下,再按下启动按钮,电梯就自动关门运行,直到预先登记的指令全部执行完毕。在运行中,电梯能被符合运行方向的层站召唤信号截停。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常为有司机客梯或客货两用梯。 4.集选控制电梯
它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其主要特点是:把轿厢内选层信号和各层外呼信号集合起来,自动决定上、下运行方向,顺序应答。这类电梯在轿厢上设有称重装置,以免电梯超载。轿门上设有保护装置,以防乘客出入轿厢时被轧伤。 集选控制又分为双向集选和单向集选。双向集选控制的电梯,无论在上行或下行时,对层站的召唤按钮指令全部应答。而单向集选控制的电梯,只能应答层站单一方向(上或下)的召唤信号。
5.并联控制电梯
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电梯本身具有集选功能(见图1-14)。
当两台电梯并联工作时,一台电梯停在基站称基梯,另一台电梯完成任务后,就停在最后停靠的层楼作为自由梯。基梯可优先供进入大楼的乘客服务,而自由梯准备接受基站以上出现的任何指令而运行。当基梯离开基站向上运行时,自由梯便自动下降到基站替补。当各楼层(基站除外)有要梯信号时,自由梯前往,并应答顺向要梯信号;当要梯信号与自由梯行进方向相反时,则按优化程序由离要梯层最近的一台电梯去应答完成。基梯和自由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随之确定。
6.群控电梯
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见图1-15)。可分为: (1)梯群程序控制
控制系统按照客流状态编制程序,按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比如,将一天中的客流量情况分为若干种状态,即:上行高峰状态,下行高峰状态,平衡状态,上行较下行大的状态,下行较上行大的状态,空闲状态等。电梯在工作中,根据当时的客流情况、轿厢的载重量、层站的召唤频繁程度以及运行一周的时间间隔等,自动选择或人工变换控制程序。如在上行高峰期,对电梯实行下行直驶控制等。(2)梯群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电梯有数据的采集、交换、存贮功能,还可进行分析、筛选和报告,并能显示出所有电梯的运行状态。计算机通过专用程序可分析电梯的工作效率、评价服务水平,并根据当前的客流情况,自动选择最佳的运行控制程序。 7.微机控制电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用微机作为交流调速控制系统的调速装置,可使传统的调速系统中的有触点器件减少,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利用微机较强的逻辑、算术功能,可方便解决电梯调速中的舒适感问题。若把微机用于信号处理,便可取代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
(六)按曳引机结构分类
1.有齿曳引机电梯
曳引机有减速器,用于交、直流电梯。
2.无齿曳引机电梯
曳引机没有减速器,由曳引机直接带动曳引轮转动,用于直流电梯。
(七)其它分类方式
按轿厢尺寸的大小分类时,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词来描述电梯。
按机房位置不同可分为:机房位于井道顶部的上置式电梯;机房位于井道底部或底部旁侧的下置式电梯。近些年还出现了小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
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1.电梯型号编制规定
1986年我国颁布的JJ45-1986《电梯、液压梯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对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作了如下规定:
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其类、组、型、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代号组成。第 二、三部分之间用短线分开。产品型号代号顺序见图1-l8。
第一部分是类、组、型和改型代号。类、组、型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产品的改型代号按顺序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置于类、组、型代号的右下方。
第二部分是主参数代号,其左上方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单位为kg,右下方为额定速度,单位为m/s,中间用斜线分开,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部分是控制方式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产品的类别、品种、拖动方式、主参数、控制方式的代号分别如下表1-1~表1-5。(1)类别代号(表1-1} (2)品种(组)代号(表1-2)(3)拖动方式(型)(表1-3)(4)主参数表示代号(表1-4)(5)控制方式代号(表1-5) 2.产品型号举例说明
(1)TKZ1000/1.6-JX表示:直流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 kg,额定速度1.6m/s,集选控制。
(2)TKJ1500/2.0-QKW 表示为交流客梯, 额定载重量1500 kg, 额定梯速2.0 m/s,群控微机
(3)THY1000/0.63-AZ表示:液压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kg,额定速度0.63m/s,自动门。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对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电梯的分类及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八、板书设计
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升降设备,其特点是在高层建筑物中所占的面积很小,同时通过电气或其它的控制方式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安全、合理、有效地运送到不同的楼层。
二、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的定义为: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一)按速度分类
1.低速电梯(也称丙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以下,如0.5 m/s、0.75 m/s,常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
2.快速电梯(也称乙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在1 m/s—2 m/s之间,如1.5 m/s、1.75 m/s,常用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3.高速电梯(也称甲梯)
运行的额定速度在≥2 m/s,如2 m/s、2.5m/s,3 m/s,常用于16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4.超高速电梯
电梯运行的额定速度超过5m/s,甚至更高。常用于楼高超过100m的建筑物内。
(二)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
2.住宅电梯
3.观光电梯
4.载货电梯 5.客货电梯
6.医用(病床)电梯
7.杂物(服务)电梯
8.汽车电梯
a)车辆电梯(b)立体车库 9.自动扶梯
10.自动人行道
在一定的水平或倾斜方向上连续运行 11.其他。
三)按拖动方式分类 1.交流电梯
2.直流电梯
3.液压电梯
4.齿轮齿条电梯
5.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
(四)按有无司机分类 1.有司机电梯
2.无司机电梯 3.有/无司机电梯
(五)按控制方式分类 1.手柄操纵控制电梯
2.按钮控制电梯
3.信号控制电梯
4.集选控制电梯
集选控制又分为双向集选和单向集选。5.并联控制电梯
6.群控电梯
(1)梯群程序控制
(2)梯群智能控制
7.微机控制电梯
(六)按曳引机结构分类 1.有齿曳引机电梯
2.无齿曳引机电梯
(七)其它分类方式
按轿厢尺寸的大小分类时,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词来描述电梯。
按机房位置不同可分为:机房位于井道顶部的上置式电梯;机房位于井道底部或底部旁侧的下置式电梯。近些年还出现了小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
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1.电梯型号编制规定
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其类、组、型、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代号组成。第二、三部分之间用短线分开。产品型号代号顺序见图1-l8。
第一部分是类、组、型和改型代号。类、组、型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产品的改型代号按顺序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置于类、组、型代号的右下方。
第二部分是主参数代号,其左上方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单位为kg,右下方为额定速度,单位为m/s,中间用斜线分开,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部分是控制方式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产品的类别、品种、拖动方式、主参数、控制方式的代号分别如下表1-1~表1-5。(1)类别代号(表1-1}(2)品种(组)代号(表1-2)(3)拖动方式(型)(表1-3)(4)主参数表示代号(表1-4)(5)控制方式代号(表1-5)2.产品型号举例说明
(1)TKZ1000/1.6-JX表示:直流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 kg,额定速度1.6m/s,集选控制。
(2)TKJ1500/2.0-QKW 表示为交流客梯, 额定载重量1500 kg, 额定梯速2.0 m/s,群控微机
(3)THY1000/0.63-AZ表示:液压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kg,额定速度0.63m/s,自动门。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