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破解开发区劳动用工瓶颈的思考0315
关于破解开发区劳动用工瓶颈的思考
——XXXX服装企业用工管理的启示
近年来,全国相继出现“用工荒”现象,如皋经济开发区也不例外,劳动用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之一,而XXXX服装企业作为区内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从“岗位留人、福利留人”到“环境留人、幸福留人”的用工思路,近三年来企业员工人数不断增加,有效化解了用工矛盾,成为区内劳动用工的典范。现将XXXX服装企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予以总结,以供区内企业学习和借鉴。
一、XXXX服装企业的用工管理经验
XXXX服装企业作为开发区最早的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1992年。多年来,XXXX服装企业坚守“用爱创造无限”的信念,为员工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打造了和谐的爱心大家庭。“爱”给企业带来了安定团结的宽松环境,更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近年来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受国际形势影响,行业发展收到限制,大多企业面临用工困难,有订单不敢接,企业规模大大缩水,但XXXX服装企业却呈现出逆势飞扬的发展态势,2010年企业的应税销售和利税不降反升,并创下历史新高,增幅达到20%,实现销售3.5亿元,亩产出700万元,亩税收贡献60万元。XXXX服装企业劳动用工的主要做法是:
1.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XXXX服装企业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牢牢树立员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薪水的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能
体会到,在XXXX服装企业工作不仅是待遇好、福利高,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荣誉与员工分享、XXXX服装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谐的人际关系、愉悦的工作心情。2010年,XXXX服装企业大胆创新,在每个车间设一名政委,普通员工参与,由车间员工推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政委,听取员工的心声,尽可能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员工解决困难,也可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传达,每月老总召开例会,听取员工动态意见,同时传达XXXX服装企业的最新政策和精神,增加领导与职工的沟通渠道。这一举措试行半年来,效果非常明显,不但增加了企业的沟通渠道,也使员工有了倾吐的途径,使他们能快乐工作。XXXX服装企业管理的最大特色是开辟了众多员工沟通渠道,在XXXX服装企业,总经理室的手机号码24小时向员工公开,以随时倾听到员工的心声,每个员工在这里工作有认同感、责任感,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的活动,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企业活动的自觉性,与企业融为一体。同时XXXX服装企业注重发掘每个人的优点、特长,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提供最优的工作生活环境
XXXX服装企业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通过国际WRAP认证(环球社会责任认证)。冬暖夏凉的工作场所;每天二十多个菜肴品种供挑选的食堂;配备空调、洗衣机、卫浴、数字电视的集体宿舍;每年度一次的健康体检;冬天食堂的洗碗热水、夏天的凉坐垫、流感多发季节的板蓝根茶水、员工车辆上加贴的安全反光条;车间提供的茶水间、鞋柜;食堂提供消毒碗柜,发放统一的杯子……让每一个XXXX服装企业员工时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温
暖。XXXX服装企业不仅从工作生活环境方面加以改善,还从去年开始,取消加班制度,缩短员工的劳动时间,每天上午7:30上班,下午6:3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每2小时休息15分钟,每周日休息,轻易不加班,订单紧张时宁愿空运增加成本也不占用职工的休息时间,有时甚至推掉部分订单。
3.建立激励的薪酬福利机制
2003年7月份,XXXX服装企业率先在全市外资企业中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并按实际工资为缴纳基数,08年又为全体员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XXXX服装企业每年为此缴纳的各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总费用1000多万元,同时对新进员工做到1个月之内所有保险、住房公积金全部到位。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的收入也随着企业的效益水涨船高,XXXX服装企业承诺员工收入上不封顶下保底,多年来员工年工资收入水平递增幅度达到10%以上,形成了激励的薪酬福利机制。除每月18日准时发放工资外,每年还发放各项奖金福利,2010年,仅员工福利每人达8100元,主要包括工龄奖、满勤奖、安全奖、年终奖等奖金,端午、中秋、春节、厂庆等传统佳节的丰厚慰问金和物资等,员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员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同时企业在员工特殊时期或较大事件时给予员工爱心和关怀,比如婚丧嫁娶、小孩出生、员工生病住院、家庭特殊困难等;在员工生日等特殊日子里,为员工订送生日蛋糕和温馨祝福,在过整生日时XXXX服装企业送水果篮、花篮、蛋糕,并免费享受生日餐。
4.成立专门的管理培训中心
企业注重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XXXX服装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生产技能。XXXX服装企业聘请专业培训顾问,常年驻厂为内部员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以上、通讯员)进行培训,并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定期、不定期外聘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XXXX服装企业还建立了内部人才库,为每个员工提供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并通过开展各项专业培训、知识讲座和操作比武等,引导员工学技术、学管理,鼓励员工岗位成才。同时XXXX服装企业成立专门的服装培训中心,常年免费招生和培训,培训期三个月,培训期满后可直接进XXXX服装企业工作,熟练工不需培训直接上岗,员工无实习期。
5.发挥企业的文化引领作用
XXXX服装企业有自创的《时代报》和自办的“时代之声”广播台,《时代报》每月一期,员工人手一份,广播台更是遍布全厂每个角落,从每天早晨的问候语到下班前的安全咛嘱,午间的专题播音,向全体员工播报企业大政方针、国际国内重要新闻,报道生产经营动态和先进人物事迹,展开各种主题讨论,如爱心、感恩、谦虚、诚实、职业化、执行力等,凝聚大家的共识,所有的播音员、通讯员和稿件都来自各岗位的一线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并发放稿费;针对不同的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庆祝纪念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歌咏比赛、工间操和韵律操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员工 4 的文化生活,还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在XXXX服装企业,每年都有两道特色文化大餐——秋季员工旅游和迎春抽奖联欢盛宴。每年的秋季,XXXX服装企业都耗资200多万,让全体员工享受为期一周的带薪旅游假,每位员工还可获得800元的旅游特别补贴,XXXX服装企业员工坐飞机、坐火车,足迹已踏遍了香港、澳门、北京、桂林、海南、张家界、云南等,通过旅游,放飞心情,增长了见识,更增强了员工的集体归属感。而一年一度的迎春抽奖联欢会更是将企业文化推向高潮,全厂1500多名干部员工欢聚一堂,一边品尝精美的菜肴,一边欣赏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同时穿插激动人心的电脑、电动自行车、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抽奖活动等。目前,XXXX服装企业员工中,工龄在10年以上的占到50%,工龄在5年以上的占到70%,一支高效、稳定、充满爱心、懂得感恩的员工队伍是XXXX服装企业发展的坚实保证。
6.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XXXX服装企业在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一直将关注弱势群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视为已任,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XXXX服装企业及员工多次向慈善会、社会事业捐款,各类慈善捐款、金秋助学活动、贫困职工帮扶基金、汶川大地震捐款等,都有XXXX服装企业人的一份爱心。从2005年开始,XXXX服装企业就开始了帮扶贫困孤儿和残疾人的行动,为30名残疾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并考虑到残疾员工与正常人的差距,XXXX服装企业还额外每月发放300元特殊补贴。2008年1月26日,XXXX服装企业出资50万元,启动了“爱心妈妈”贫困孤儿助学基金,首批已资助
21名贫困孤儿,2009年XXXX服装企业又将50万助学资金扩大到200万,建立起具有独立法人规范运作的“南通XXXX服装企业爱心基金会”,帮扶儿童也从21名扩大到51名。在自愿的前提下,在XXXX服装企业管理团队中为每位孤儿找一位“爱心妈妈”,通过一对一的帮扶结对,不仅是在经济和物质上给予资助,更注重对贫困孤儿情感上的呵护和心灵上的慰藉,把一个在贫困线挣扎的孩子,培养成材。
爱心凝聚人心,和谐实现双赢。多年来,XXXX服装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江苏省服装行业五十强企业”、“江苏省双爱双评先进集体”、“南通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如皋市劳动诚信AA级示范企业”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入围“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称号。弘扬爱心文化,用爱创造无限,这将是XXXX服装企业人持续不变的追求。
二、破解用工瓶颈的对策
破解劳动用工瓶颈,企业要努力,政府也责无旁贷,需要政企紧密配合。企业作为劳动用工的主体,要依靠不依赖,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自身用工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同时政府要搭建好劳动用工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形成用工合力。
1.开展政校企合作,保证劳动力质量和数量
如皋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实力,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学校为江苏乃至全国众多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而如皋本地企业却没有优先享受到这一优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职教中心和各类培训学校加强
联系,保证学员向本地企业输送,同时,由政府牵头在骨干企业建立培训基地,锻炼学员的实践操作水平,培训结束后即可上岗,优先保证本地企业的人才输送,保证劳动力质量和数量。
2.开展劳动力调查,吸引本地劳动力返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更愿意聘用本地工人,因为本地工人管理成本低、稳定性高、更易管理。而作为全国劳动力转移示范市,如皋本地劳动力大量输出,而本地企业却面临招不到工人的尴尬状况。针对这一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劳动力需求及本地劳动力存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制订激励政策,调动本地劳动力回乡就业的积极性,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3.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健全劳动力信息市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健全劳动力信息市场,定期收集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媒、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对外信息发布。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招聘会,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宣传栏,并及时公布和更新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同时,企业应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的信息发布工作,及时申报企业招用工情况,加强合作和联系。
4.建立招工运作机制,积极做好劳务输入
针对目前劳动力短缺现状,在本地劳动力供求不足时,由政府联合社会保障部门协助企业到外县、外省引进富余劳动力,利用政府平台建立诚信机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规范有序的招工运作机制。加强与劳务输出量
大的地区劳动就业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跨区域劳务合作基地,实现就业岗位与劳动力资源信息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可由政府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社会团体联合对一些贫困县(市)进行援助,并与当地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友好县(市),可在当地建立培训机构并定期培养员工输送到如皋就业,解决他们的就业、民生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较为稳定的劳动力引进渠道。
5.提供优良生活配套,留住企业现有员工
要留住现有员工,保证企业用工稳定,在保证企业职工待遇的同时,企业和政府要努力打造优良的生活配套,加快职工公寓建设进程,同时完善文化、体育设施,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为外来职工子女办理就学手续,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牢牢树立提高降低流失率比提高招工成功率更为重要的理念,企业要有长远的用工计划,能做到企业“危机”时带薪放假,“救急”时悉时回厂。
6.政府为企业减负,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在“用工荒”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形势下,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时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政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和各种规费;运用税收、财政、信贷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革新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用工人数,降低用工成本,增强应对“用工荒”的承受能力和稳定发展的后劲。
第二篇:破解瓶颈 稳定生产
带压攻难关合力破瓶颈
-乙烯厂高压聚乙烯车间长周期稳定生产攻关项目纪实
内容提要:在公司“”理念下,高压聚乙烯装置长周期稳定生产攻关组率领厂部干部员工攻坚克难、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以“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细管理下,直线管理,层层落实,在“稳”、“盯”兰州石化公司新建属大乙烯聚烯烃三套主要装置之一。装置操作压力高、工艺连锁多、控制难度大。只要其中的一个联锁点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装置停车。2010年“二次压缩机段间压差高”、“高压循环气系统夹带过多高聚物”两大生产瓶颈问题突如其来,导致装置长期开开停停,连续运行“不满月”成为家常便饭。广大干部员工工作压力和信心不言而喻。为此攻关项目组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对比国内同类茂名石化装置连续运行120天的巨大差距,广部及车间领导干部员工倍感压力。一致认为必须找准差距、奋起直追、攻坚克难,打好长周期运行翻身仗。为此以公司牵头,厂部、车间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立即成立,提出“攻关一期装置连续运行60天的明确目标”。乙烯厂干部员工上下一心,带压攻关,从车间管理、操作运行、设备维护、技术指标等方面全面与茂名对标,盯问题,稳生产,合力破解制约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12月23日,装置一期连续运行突破60天目标,装置生产能物耗大幅降低,均达公司二档指标,长周期技术难题取得显著效果。干部职工畏难情绪逐渐消失,信心和决心被激活,掉上二斤肉。
。他们实施单人包机、隐患排查追踪制、大机组监控、预知性维修、在线抢修、提高操作精确度、多工种联合巡检等卓有成效的保运措施,成立攻关小组,破解技术难题。2011年以公司牵头,厂部、车间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立即成立,提出“攻关一期装置连续运行60天”的明确目标。2010年7月装置生产进入不稳定生产状态,“二次压缩机段间压差高”、“高压循环气系统夹带过多高聚物”两大生产瓶颈问题突如其来,致使装置进入频繁开停车时期。为此公司、厂部及车间技术人员立即成立公共小组,定期召开专题攻关会,梳理瓶颈问题,落实攻关责任人,逐项攻关。2月份,二次压缩机的内部油更换为矿物油,解决了二次压缩机段间压差问题;7月份大检修对高压分离器S1401安装进料喇叭口,提高分离器的效率,解决了高循系统排蜡夹带问题。两大瓶颈问题终于破解,消除了安全隐患,发挥车间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了非计划停车。装置整体受控生产上了一个台阶,重新打造“高压高动力、高压高水平、高压高标准”的优良传统。
转变工作思想,提升技术指标。装置检修完转入生产时期,高压聚乙烯车间领导班子不断深入班组生产一线,紧紧围绕乙烯厂“4321”生产组织思路,将重点精力放在安全生产、稳定长周期和队伍建设上,树立严格管理工作思想,持续技术攻关,不断深化指标提升,稳定关键机组运行,努力降低装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生产受控方面,严格执行大型压缩机组工艺卡片指标,建立技术员、班长和运行工程师三级动态指导和监督机制。有效保障1810D、2426H等六种牌号产
品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100%,专用料比率为32.27 %。并成功开发了开发2320D高透明料1184.3吨,提升35KV2240H电缆料品质,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强化“三基”管理,优化设备工艺生产。装置进入生产中期,车间领导班子根据车间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细化管理制度,依靠制度和专业规范来抓好管理,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不断激励从而保证了车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每天例会和班前班后会以及出班学习时,及时将公司、乙烯厂的各类会议精神认真传达给班组员工。在节日期间,做到“班班见领导,落实责任好”。通过深入现场,及时掌握装置的生产、设备运行和安全环保等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安全、质量、工艺、设备出现的隐患;加强安全巡回检查,确保了生产运行的正常,现场员工坚守岗位,精心操作,呈现出“安全、稳定、有序”的良好生产氛围,产品质量和消耗都控制在较好的水平。
深化属地责任,落实长周期保障措施。装置进入稳定生产后期。为保障装置冬季连续生产目标,车间结合冬季生产特点,将公司岗检、厂部岗检、车间自检有效结合,在装置上开展了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强化班组员工自查、互查和复查的方式,对岗检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或者防范措施,同时要求员工克服松懈麻痹的思想。同时,对照“八十字”方针整治现场跑冒滴漏、捆绑吊挂和防冻保温的缺损。每周侧重当班班组检查,全月覆盖检查内容,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明确责任人,目标分解,细致讲评,分析归纳,制定措施,帮扶整改,消除隐患。通过周检验证装置现场“低、老、坏”逐步减少,提高寒冷气候下装置连续运转的保险系数。
(高压聚乙烯车间:李勇)
2012年12月7日
第三篇:破解农业产业化资金瓶颈思考建议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发展农业的唯一途径。但资金来源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作用,实现政银企“无缝对接”,共同破解资金融通瓶颈,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议中央或省级出台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单位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如,可考虑硬性规定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的60%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评估体系,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可借鉴发放农民种粮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的方式,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企业给予直接支持。地方政府可出台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的考核激励办法,由人民银行与地方农业部门联合负责每年的考核工作。对于达标金融机构,地方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给予奖励。
2.创新涉农信贷产品。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可进一步扩大林权、仓单、应收账款、水面等抵押担保信贷方式,探索以股权、商标品牌、特约经销商经营权、专利权等有效物权作担保抵押的信贷方式。对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可改变授权授信方式,推广农村信用社随到随借“一证通”和农业银行“惠农卡”信贷模式。对行业协会和产业协会,可借鉴“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的新型信用模式,鼓励协会会员组成联保体,出资建立联保基金,解决贷款担保和风险问题。
3.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以财政贴息资金作为主要来源,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储备基金,由人民银行与地方财政、农业部门对涉农贷款损失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对各类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减免营业税及附加税,对农业贷款占比较高的涉农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营业税税率,对乡镇以下(含乡镇)农村金融机构实行一定期限的“零税收”政策。同时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范围,试行“小额保险+小额贷款”业务模式,发挥保险和信贷的联动作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建议以市一级为单位推进县级担保公司资产重组,增强担保实力,并组建省级再担保公司,分担担保公司风险,增强担保公司信用,扩大担保公司资金放大倍数,降低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4.做大做强企业。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龙头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根据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应当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生产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同时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融资吸引力。
第四篇:如何破解企业制度建设瓶颈问题
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治理法宝,也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保证,是企业管理的基本依据和手段,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内没有制度来进行管理,就会随着市场机制的改变,逐步进入“忙—茫—盲—莽—亡”这样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就企业一开始单纯依靠领导的力量忙于企业事务,逐渐迷茫,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盲目跟风,出现危机时莽撞行事,最后经营不善导致企业灭亡。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农民起义团队中,就是因为这个团体缺少制度来管理,而光是依靠人治,由于人的思想的局限性最终导致这个团体像烟花一样瞬间灿烂,但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泸州公交公司是在2001年由国有企业转制为私有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瑕疵,很多地方还是空洞,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然就会像一棵茁壮的树苗,怎么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所以一个要长远的发展,需要从人治逐步过渡到法治再到文治,但是一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制定实行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正,制定出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合适制度。企业的制度建设进行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停滞现象,遇到以下一些制度建设的瓶颈问题,我们来进行探讨,吸取教训,制定出适合公司制度建设的方法。
一.企业制度建设中的落后思想:
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劳动纪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怎样依靠考勤制度来规范员工出勤行为,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所以在企业制度建设中逐渐出现了只重视劳动纪律制度,而忽视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针对现象及时健全相关制度。这需要管理人员打破常规思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制度建设的需求分析,树立起企业制度建设的整体意识,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要敢于在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创新,日本人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说是佼佼者,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正是因为他们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思想,实事求是的估计企业情况,针对他们的生产特点制定了完善的工资制度,考核制度,流水线管理制度和采购制度等比较有特色和细节化的制度,特别是5S现场管理制度,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个方面对生产现场进行了规律的整理和调节,使得他们以低成本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汽车,以价格优势成功打入各国市场,并很快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直接冲击了美国的汽车行业。
二.企业制度建设的缺位现象:
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由于沟通不畅,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制度的缺位出现。一是某些环节或某个方面管理制度“缺位”。例如,生产类型的企业对于“采购管理”,由于体制落后,制度的缺位,往往对于采购方面的制度还是空缺,只有简单相关采购管理办法,而且还并未成为制度条文,只有领导自己知道,而员工却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以致发生问题按照办法处理时,又未具有公信力。显然,对于物资采购种种复杂的环节,这种简单的管理办法是不能完全涵盖或是十分粗放的。尤其是设备备品备件采购的管理上,与各车间部门职权的划分上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定额管理、计划管理、招标管理、验收程序等管理环节上,均没有公司级公开的、透明的和硬性的管理制度,有的只是主管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即便是这些制度,也年代很早,完全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管理的水平难以提高,也增加了管理人员利用制度缺失,如何破解企业制度建设瓶颈问题
钻制度空子而做出损公司利益有利自己行为和不作为的风险。
二是企业中对员工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和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岗位职责“缺位”。特别是在生产型的企业在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只停留在简单的出勤情况和工作完成量,工作态度这样的主观表现中,只进行定性分析,而忽视了绩效管理制度的量化,应调查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针对各类人员设定出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制定出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后者主要表现为对各部门和各单位领导尤其是 “一把手” 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成长目标不明确,没有制度化的内容,这是生产企业存在的对员工管理的“软肋”。对各级领导只有任命书,没有岗位说明书,也就是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描述和权限、义务以及工作内容、绩效成长目标的规定。没有“明责”,就无所谓“负责”,没有绩效成长目标,也就没有工作压力,形不成“明责,负责,问责”的依据和配套管理机制,企业的发展长期只靠松散的、口头的或者过于笼统和原则的方式来管理,是一些干部责任心难以增强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制度建设缺乏法制性:
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部门自身的“自觉性”。车间部门的管理水平高,对管理制度重要性认识深刻,则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高一些,企业在这个专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就会健全一些。反之,管理制度就会有缺少法律保障而出现管理混乱现象。这给公司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带来一定的风险。
所以制定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一项“立法”工作。好的“法”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而坏的“法”就会给企业到来麻烦。推进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要避免坏的“法”产生(主要是指“违法制度”等)。这就需要各有关部门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建立法制观念,从企业大局出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管理制度制定的问题。
但是,现行的公司级管理制度的产生方式是各个部门自己提出制定管理制度动议,自己草拟,自己组织讨论,自己(经部门办公室)呈送上级领导审批、下发,缺乏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会导致各部门制定的制度跟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背,而导致制度建设的可行性降低。
企业的制度建设到一定阶段常会出现以上常见的瓶颈问题,为了保证我们公司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能够平稳过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的诞生,都有它的目标与宗旨,企业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宗旨,确定中心主题,所有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去编制、执行、维护,一旦与这个中心产生冲突都应该无效,我们公司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就明确提出了4项基本制度,以此为中心指导员工开展制度建设工作,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建立相关制度,将错误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制度建设与企业目标一致。
2.转变价值观念思想。所谓价值观理念化,就是要把企业统一的价值观转变为各个部门的具体理念。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源”,制度是“流”,即要形成价值观之“源”转化为制度之“流”的过程。企业是一个系统,每个子系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具体角色,但却无法选择角色要求。角色要求的差异就意味着处于不同角色位置的人的理念上要有差异。换言之,企业要继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就必须站在“企业战略目标至上”的价值观引导下,针对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提出符合其自身角
色要求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要制定与其自身理念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如国际知名企业海尔,其企业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营销部门据此提出了“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用人理念,职能部门则提出了“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的服务理念等等,其实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公司的部门众多,但相互之间都有着联系,应该抓住各个子系统的特色围绕中心思想制定管理制度。
3.成立“立法”部门。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制度管理工作之部门,编制或协助各个部门编制各项制度,使之各项制度的编制都建立在企业的立场上,而非从各个部门自己的角度出发,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了法制保障,在员工中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现在公司在实行制度建设时就是缺乏法制性,虽然强调要以法律为保证,但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毫无实质性的进展,需要相关的立法部门进行监督,也要员工看到制度建设的全面性,提高员工参与制度建设的觉悟。
4..宣传,沟通,教育。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要员工马上改变以往不良的工作习惯,这是不切实际的,这需要“立法”部门与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应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制度宣传、教育、沟通,了解员工的心态,帮助员工积极转变态度,使员工了解制度建设的目的,潜意思的形成对制度的遵守,矫正不良行为。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一个公司制度建设宣传栏,将公司最新的制度信息及时公布在公告栏上,一方面宣传了公司制度,也让员工了解企业动态,明白制度建设的具体方向,也能更好的定位自己,还应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不仅让员工了解企业,也要让企业了解员工,做到双向沟通,可以在车间部门的显眼处设立一个意见箱,员工可以大胆匿名发表自己的建议,把他们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制度缺失问题反映给企业,从而促进企业制度的顺利进行。
5.权限确定。在制度的建立过程必须明确各阶层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制定职务说明书,避免三个和尚抬水喝。也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各种表单的核准流程的方向才不会产生偏离,作业程序方法与流程才得以合理化、畅通化,标准作业流程才可以完善的建立。
6.领导重视与参与。领导的各种行为非常容易成为属下效仿的榜样,如果各阶层领导对公司各项制度不予以重视,或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员工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会觉得企业的各项制度是用来吓唬小孩的,给外人看看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也就不会真正去遵守各项制度,甚至还会产生破坏。我们公司在开展制度建设时也应该抓住两头,寻求中间,要使领导支持制度建设,并授予制度实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权利,还要取得员工的理解,其中企业中的车间主任做为企业的中间力量,也需要他们的支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企业进步,可见领导的重视与参与是何等之重要,领导只有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下梁正的良好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7.维护与矫正。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立法”应对各项制度进行维护,并成立稽核小组,专门负责监督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矫正不规范的行为。同时进行调查制度的合理性、时宜性,一旦发现制度存在缺陷,进行矫正,废除过期制度,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前段时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由于相关的立法部门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以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有毒物质,从而引发了全行业性的危机,在危机发生后又因为企业缺乏维护与矫正制度的意识,任由时间发生,导致最后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伊犁集团针对牛奶生产过程制度的缺失,及时处理,建立了生产线全方位监察制度,让生产过程透明化,及时化解了危机,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我们公司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从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之,正确的制度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
第五篇: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实施方案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
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6号)及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福建省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实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宏观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保持社会稳定,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
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是,2009年底,区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均应到开发区人事劳动服务中心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用工备案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底,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并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实现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基本建立全区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二、劳动用工备案的组织实施
首先重点抓好区内规模以上的企业的用工报备工作,然后再向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全面推开。具体分为准备启动、组织实施、总结完善三个阶段。
(一)准备启动阶段
1、建立组织工作机构。成立开发区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工作小组,对开发区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施有效的组织和
1督导。
2、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领导,主要由开发区人事劳动服务中心负责用工备案的实施工作。劳动工资、就业、失业、信息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等相关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劳动保障部门内部涉及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共享。结合劳动保障监察、劳动用工书面检查、劳动工资核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处理、社会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补偿、诚信企业评选等职能,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用工备案制度。
3、动员部署。通过下发文件、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
1、劳动用工调查摸底。组织力量做好调查摸底,在掌握区内用人单位户数及现有劳动用工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信息全面、准确、规范、统一的要求,为每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用工台帐,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备案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
2、稳步开展劳动用工备案服务。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设立必要的工作窗口和联系渠道,明确相关的工作程序和办事手续,方便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提供制式表格下载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的书面报告资料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存档,应将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3、定期综合分析、开展督察活动。充分发挥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定期对辖区内劳动用工备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存
量、变量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为制定劳动保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特别是要通过劳动用工备案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的情况,定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检查活动,及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维护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总结完善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工作进行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常抓不懈。在全面总结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基础上,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进行提炼和规范,以此推动全区用工备案工作不断上新的水平。
三、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措施和要求
(一)各类用人单位统一采用由开发区人事劳动局提供的《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表》、《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在本方案实施初期,用人单位应对本单位2008年底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单位及劳动者基本信息和劳动用工情况基本信息,2009年6月30日前,各用人单位应将《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表》、《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报送开发区人事劳动服务中心。
(二)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用人单位与职工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
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变更手续。用人单位注销后,应在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注销手续。对上述情况用人单位应及时填写《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
(三)《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表》实行半年报制,由用人单位于下半年的首月上报。《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由用人单位在其与劳动者签订、解除、终止、变更和续签劳动合同后按规定时限报送。
(四)报送《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表》、《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均一式两份,主要采取直接报送和通过网络传送电子数据两种形式。
四、有关要求
(一)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与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日常巡视检查工作相结合,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手段,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办理劳动保障监察书面材料审查时,用人单位应当出示《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表》、《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台帐)》等资料。对不按规定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或备案内容不真实、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
(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的主动性,对不按规定进行劳动用工备案、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例要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