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节能工作汇报材料(工会相关)
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能效对标交
流会发言材料
一、企业简介
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宁夏能源铝业集团二级公司,是我国有色金属冶炼骨干企业,也是自治区特大型工业企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公司总资产过百亿元,荣列2008中国企业500强第463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71位;中国有色冶金及延压加工业第18位;全国有色工业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名第24位;在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中国最大500家企业排名中,青铜峡铝业荣列第398 位。近年来,公司坚持以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放在改革发展的突出位臵,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节能工作及成果
公司在节能管理方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组织开展各类节能宣传活动;狠抓落实,毅然淘汰了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一、二期上插自焙电解铝生产系列,原铝液综合交流电耗由改造前的16614kWh/tAL,下降为改造后的14069kWh/tAL,吨原铝液综合交流电单耗下降18%以上,吨铝节电2545kWh。2003年,我公司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率先研究开发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350千安特大型预焙阳极电解铝技术,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有色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12月,350千安电解铝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该技术的首次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建成并投产两条350千安电解铝生产线,年产电解铝54万吨,生产产能占公司总产能的63%以上。近年来,公司积极致力于预焙电解槽技术的探索与优化,先后投资2亿元实施了350千安电解槽三度寻优技术、异型阴极炭块实验和350千安电解系列磁场节能优化改造等项目,节能效果明显。2010年1-8月,公司电解铝板块生产电解铝及铝合金56.49万吨,同比上升58%,实现工业总产值77.78亿元,同比上升89.5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6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
公司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政策为导向,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的循环经济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7月,公司在自治区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获得“自治区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并获得全区节能减排一等奖。
三、节能减排中的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全员管理
公司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管理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深入开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主题活动;通过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使每个员工树立节能意识,从生活中的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实现全员参与;通过开展“三项行动”:宣传教育行动,岗位建功行动,和义务监督行动等有效手段,杜绝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使职工养成良好的节约意识。坚持把推动群众性节能减排活动与推动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坚持把推动群众性节能减排活动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坚持把推众性节能减排活动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相结
合。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活动、专项竞赛等方式,促进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深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以建设节约型企业为出发点,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开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深加工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产业链,减少铝锭二次熔铸过程汇总的电耗和原料损耗。自2006年至今,先后引进了Wagstaff铸造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设备,实施了铸造生产工艺优化和15万吨铝板带项目。项目均采用电解铝液直接配料,缩短熔炼时间,可减少了二次熔铸铸造损失1.5~2%,吨铝节约二次熔铸耗电量约600kWh,生产用水重复使用率可达97.5%以上。研发了大扁锭、圆锭、铝板带等多品种产品,铝产品深加工产量由2006年年初不足2500吨/月大幅增长到目前的1.4万吨/月,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有效改善和丰富了产品结构。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公司四期阳极系统工程投产后产生大量的余热直接排放,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正对此情况,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阳极煅烧大窑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投资设计安装3×3000k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充分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每年可发电3845万kWh,折合标煤1.38万吨,既实现了余热蒸汽的循环利用,又起到降温降尘,减少尾气二次污染及噪声危害。与燃煤发电厂相比,每年可以节约煤21867.2t,每年可减少温室效应性气体(CO2)3.49万t。
我公司每天生产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约为8000~10000吨,受当时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所限,污水处理站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针对此现状,2009年,投资2500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7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后可实现生活、生产用水100%循环利用。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每年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四)加快信息技术与节能减排同步发展,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产品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调整我公司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信息化建设坚持以“总体规划、自主开发、分步实施”为原则,全力打造信息化平台。
近年来,我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开发和建立了电解生产系列Dassie决策支持系统、企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解槽能量平衡智能调节,初步实现了能源状况在线监测等功能。公司的用能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之路。
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利用高新技术,并提高各单位应节能减排的自觉性,着力转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消除和缓解阻碍节能减排的突出问题,改变用能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成本最小化的用能管理。
四、节能减排规划 作为国有重点耗能企业,公司将认真贯彻节能减排精神,继续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建立完善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我公司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是一个重诺守信的企业。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扬青铝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光荣传统和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自我加压,只争朝夕,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通过技术跨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对外可以展示自治区工业经济新形象、对内可以起带头示范作用的的新兴循环经济企业。
我们坚信,在党级工会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电投集团“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为自治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宁夏能源铝业)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旗下的二级控股子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拥有火电、水电、核电、煤炭、电解铝等产业。
2008年12月26日,由中电投宁夏能源公司和宁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设立的宁夏能源铝业,全面负责中电投在宁夏项目的投资、建设、发展和生产经营管理。实施战略重组是中电投集团打造宁东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是支撑中电投集团宁东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电解铝产业由此进入中电投集团三大主营业务。
宁夏能源铝业借助宁夏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秉承中电投“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按照“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符合中电投集团发展战略”的原则和公司“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为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方针,打造完整的煤-电-铝、煤-电、煤-电-化三条产业链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科学制订战略规划,加快项目开发建设,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几年内,宁夏能源铝业将成为结构布局合理、产业链群完整、环保水平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企业,为中电投集团公司“三步走”战略宁夏区域的实施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司党委和经营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电投集团公司“保发展目标、抓利润增长、促战略转型”“三大任务”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初步形成了以铝电产业链及铝深加工为特色的青铜峡产业基地,以煤电铝、煤电、煤电化产业链并举的宁东产业基地,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主的中卫产业基地,全年实现利润2.43亿元,其它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第三篇: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律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和对策
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由原中电投宁夏公司与原青铜峡铝业集团于2008年12月26日战略重组成立,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的二级控股子公司,负责中电投集团在宁夏的项目投资、建设与开发。自2006年“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公司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以增强干部职工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企业法制工作,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战略重组整合三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工作,健全法律工作体系,完善法律工作机构,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法制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步入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前列。
一、目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
(一)机构不全,职能不强,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1、机构尚需健全,职能有待强化。一些企业尚未建立综合法律服务机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尚未形成经常性长效工作机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法律服务人员难以介入合同审查、合同谈判、经营决策、项目论证、工程招投标等重要经营活动,造成各项经济活动缺少法律审查环节,埋下许多经济隐患和经营风险。法律服务机构总体上职能不强,对依法维护企业权益重视不够,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法律工作与其他事务性工作混同,解决经济纠纷及法律问题的力度不大,效率不高。
2、专职法律工作人员较少,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许多企业缺少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在当前民事、经济纠纷日益增多的形势下,专职法律工作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诉讼纠纷,往往是小事拖成大事,好事变成坏事。目前,企业法律机构的服务范围涉及到企业改制、合同管理、货款清欠、民事纠纷、对外协调、土地赔偿等诸多方面;由于人员配置不到位,专业素质不强,在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具体操作上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没有发挥好从法律上进行“源头把关”的作用。
(二)缺乏法律和契约意识,经济合同纠纷增加。
1、合同法律意识不强,合同行为风险加大。这是当前企业经营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识,在签订和履行合同中存在实体上及程序上的诸多问题,规范化程度不高,在合同标的、文本格式、履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法律漏洞。实践中,有的企业在产品购销活动中,有时不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打白条、开空白合同书;由于合同书内容、条款残缺不全,责任追究无合同依据,这样就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往往授人以柄,难以保证合同目的实现,反而增加了合同风险系数;一旦发生经济纠纷,企业往往只能自食其果。
2、合同审查论证失严,违约责任条款欠缺。当前有的企业签订经济合同,对事先审查、论证、调研工作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有的经营人员违规操作,甚至仅凭哥们意气、人情关系就草率签约,导致合同权利、义务设定失误,特别是造成违约责任条款残缺不全。这样一旦对方违约或者钻合同条款的漏洞,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合同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合同担保设定违规,违约责任追究困难。企业在市场经济往来中,必然要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合同担保关系,有时为担保人,有时为被担保人。企业在签订重要合同时设定担保,可减少风险,保障履约。但如果设定担保时不规范,如担保人无担保能力,担保财产有权利瑕疵等,就会导致担保虚设,一旦发生违约,担保责任无法落实,责任追究困难重重。另外,有的企业在为其它企业提供担保时不够审慎,风险意识不强,有时会陷入被动,代人承担履约责任,却无法向被担保人追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无计可施。
二、该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内部风险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例如,由于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致使现金被挪用且追回不能,再如企业对重要技术人员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致使人才流失且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外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是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风险,具体体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变动引发的商业机会丧失、收入减少等风险,投资风险,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产品责任风险,品牌形象风险等。例如,2001年当中国被批准加入WTO后,整个化纤行业,特别是中小化纤公司的前景变得灰暗起来。原因在于,化纤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技术经济特点,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拥有巨大规模和先进技术的韩国、美国的化纤产品将以高质低价的绝对优势入侵国内化纤市场。对化纤企业来说,这是法律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法律风险。对此,很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却无从或者无心应对,最终纷纷走向关闭、破产之路。对于内部法律风险,除了利用特定的风险制度防范外,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横向、纵向沟通,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化解矛盾,当然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予以支撑。对于外部法律风险,其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应当与企业的其它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如果没有其他管理制度的支持,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见,法律风险防范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有赖于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协助。
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处环境迥异,其面临的法律风险的种类和应对之策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前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各种经营环境及经营流程、现有管理规定进行缜密梳理,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到防范机制的各个要素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运行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系统保持协调一致。防范机制建立后仍要定期整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变化,以便对防范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
三、该企业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机构,强化职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健全法制服务机构,强化法律服务职能。要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职能,形成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努力构筑企业法制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外靠法律中介机构,内靠法制机构,把企业经营活动置于法律的监督和保护之下。企业法制部门应当担负起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做到依法经营,科学决策,积极维护企业的各项权益,努力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优化人力资源组合,充实法制机构人员。法律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时候,要不拘一格,把精通法律、熟悉经营的同志充实进来。加强与政法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法律人才;努力借助外力,聘用法律专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与决策,防范、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3、重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鉴于一些企业经营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强法律业务培训是关键一环。当前亟须建立、健全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对企管部门、供销科、财务科、审计科等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加大合同法、企业公司法、财税法、担保法、金融法等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法律业务水平,强化依法营销和市场契约意识。要通过制度化的经济法律知识和营销业务知识专门培训以及人才重组,建设一支精通法律、熟悉业务的专业化经营队伍,建立健全责权利一致的营销责任制度;从而保障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参与竞争,保障合同安全,减少合同风险,维护合同权益。
(二)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程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1、完善法律服务工作程序,依法维护企业权益。法制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首先,对事关企业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要慎之又慎,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接到案件后,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争取支持,深入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研究确定法律对策。其次,在处理民事经济纠纷时,应积极主动的请当地政府参与协调、平息,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协调不成而引发诉讼的,要积极应对,制作法律文书,诉诸法院裁决;诉讼过程中,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妥善处理好各类经济纠纷;对法院判决或裁定要持辩证态度,深入分析,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申请执行或提起上诉、申诉。例如某企业历时7年最终圆满解决的微山亚龙公司煤炭洗选公司诉我方建筑物损坏索赔一案,即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2、建立重大经营活动法律审查机制,预防、减少企业经营或决策风险。法制部门、公司律师要全面介入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把好法律审查关。首先要健全采购、销售机制,预防、降低经营风险。企业法制部门和公司律师全程介入,审查合同等法律文书及法律手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签署法律意见,并负法律责任,以降低物资成本和项目风险。对于重大工程项目,从方案设计到工程施工、监理,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和项目责任人要实行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减少项目失误,提升工程质量。其次,依法加大对外欠款的清理力度,维护企业经济权益。组织由专门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的追讨债务小组,建立目标责任追究制度,对应收帐款重新梳理分类,对陈帐老帐,采取各种法律手段,通过拍卖划拨、以物折抵、延续债权等方式进行回收。最后,对各项开支行为进行严格审计和法律审查,杜绝违法开支现象;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则委托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提高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陷阱和风险。
1、建立、健全合同审查机构和管理制度,发挥内外部法律服务人员的作用。市场经济就本质而言,就是法制经济和契约经济;合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交易手段。因此,企业要成立合同管理委员会,建立由法制部门全程参与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合同管理员,各部门设立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形成统一领导,分口负责的合同管理网络体系,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合理。要制订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同审查机制,实行合同签约人负责制和重大合同履行报告制度,促进依法审慎签约。合同负责单位、合同承办人要对合同的前期调查、谈判、签约、履行、验收、结算等全过程负责;对履行周期长、标的额大、复杂疑难的重大合同实行计划履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解决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用好法律人才的专业化服务,引入法律中介服务机构参与重大合同项目的审查、论证及谈判;力求合同权利义务明晰,违约责任条款完整,最大可能的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合同成功率,维护企业权益。目前有的企业已建立了合同审查委员会和法律咨询机构,设立了专职公司律师或聘请社会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不仅成功地保障了合同安全,而且在维护合同权益,追究违约责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重视合同证据工作,做好合同公证、鉴证。由于缺乏证据意识,一些企业陷入“有理乏据”的尴尬境地,在经济纠纷中吃尽苦头,造成一些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法律注重证据。”因此,企业法制机构应当重视经济合同文本、凭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涉及经济纠纷,要及时调查经济往来记录,查阅原始档案,搜集、保全相关证据,提高胜诉的机率。同时,要充分认识合同公证、鉴证的重要作用,对大额合同、重要合同依法进行公证、鉴证,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要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大宗大额合同,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公证机关公证,以防范、避免合同履行风险。
3、正确适用合同担保制度,预防、规避合同项目风险。合同担保制度对保障交易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经济担保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定,设定担保的内容、程序要符合规范,真正用好合同担保制度,降低合同风险。具体而言,企业要求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应审查对方的担保资格以及用来担保的财产权利状况,并在合同中明确担保责任条款,一旦交易对方违约,可依法追究担保责任,实现担保合同权利。企业如果是做担保人或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要依法审慎设定,必要时可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以减小合同担保风险,保障经营安全。另外,要用好自己的合同权利,如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追诉权、诉讼权等,维护己方利益,实现合同目的。
四、该公司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成就
根据普法规划要求,公司紧紧抓住重点不放松,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把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五五”普法重点对象。在领导干部学法方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突出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方面,重点普及《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在职工学法方面,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和民主管理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突出提高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能力。五年来,公司累计召开普法专项会议19次;举办法律讲座20期、普法学习班197个、普法宣讲员培训班5期;普法参考率达98%,合格率达100%;公司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刊发各类稿件424篇,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张贴标语283条,悬挂宣传横幅102条,展出宣传图版93块。2010年7月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了“五五”普法大型法律知识竞赛,获得了自治区普法办的高度评价。
公司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普治并举,坚持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依法治企和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权益。五年来,采用法律手段依法清欠铝锭货款1800余万元,妥善化解了收购原加宁公司引起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43起,依法进行了原青铝集团与中电投宁夏公司重组整合,开展了管控一体化的调整,法律在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和重大改革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制工作已逐步成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小结
现代企业要有效进行现代化管理,防控与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监管制度。企业的设立行为、决策行为、管理行为、生产行为、经营行为,通过健全制度、理顺流程、完善表单、规范文本加以约束与规范。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风险监管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才可能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全程的动态监控。同时,对于企业风险监管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风险监管制度合理合法并符合企业长远战略目标。
第四篇: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初探
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初探
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是青铜峡铝业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安迈科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铝业有限公司,是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托管的企业。2008年12月26日,由中电投宁夏能源有限公司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设立的宁夏能源铝业,全面负责中电投集团在宁夏项目的投资、建设、发展与生产经营管理。实施战略重组是中电投集团打造宁东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是支撑中电投集团宁东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中青迈铝业有限公司是宁夏能源铝业借助宁夏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在一定时期内“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为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项目开发建设,打造完整的煤-电-铝,煤-电,煤-电-化三条产业链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铝业公司的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安全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铝业公司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问题。
一、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一)安全管理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
一个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安全”工程也随之启动,而“安全”这个系统工程又可分为三大块,即人身安全,质量安全和设备安全。每个企业对“安全”工作都是高度重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大会小会的安全宣贯,安全图标及标语随处可见。这一切工作无不说明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二)安全管理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在企业中,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
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三)安全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就企业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事实上,一个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如何,必然会影响单位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工作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单位的两项根本性任务。单位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也不会搞好。
二、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中青迈公司自2009年4月28日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得到了能源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不仅要积极适应股份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先后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等,从企业总体安全生产情况来看,虽然投产至今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总量及伤害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监管排查力度也有所加强,安全员素质有所提高。但从事故率的侧面也反映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人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仍然不足,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培训及安全投入不到位;同样事故屡次发生;“三标一体” 体系管理推进缓慢等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清楚,没有紧紧围绕企业实际,推进安全建设,这也是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公司在安全管理中主要存
在以下问题。
(一)对安全管理认识不够,安全培训和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一些单位和干部在安全与进度、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把安全放在第二位,让位于其他工作。现场违章作业较为普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本质安全思想还未灌输到岗位个人,从2009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故来看,违章作业占80%以上。一些单位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对从业岗位人员安全培训不严格,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仍然存在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部分单位领导及员工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采取应付、避让的态度,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质量不高
(二)安全管理缺乏统一计划,在安排和检查、实施上存在随意性 由于中青迈公司是新建单位,新进员工较多,以外委公司劳务工为主,劳务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安全意识薄弱,管理难度加大。2009年,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伤害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由于企业中生产与建设仍然并存,在成本控制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个别单位在安排作业项目及相关工作时,对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没有严格做到同时计划、同时安排和落实,新增和临时性的工作不能及时分析安全方面面临的具体风险,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予以控制。在监督过程中未抓住关键流程和薄弱环节,对事故易发点、危险部位、危险行为等监督重点把握不足,监督不到位。少数作业人员不注重安全措施的执行细节,有个别工程建设以减少必要的安全投入以求经济效益,导致消防设施、配电设施、生活区的设置、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投入不到位的现象存在。个别单位的班组人员未充分认识各项例行工作(如:班前会安全交底和喊话、岗位危险源辨识)开展的真正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例行工作未按要求认真开展,检查和活动记录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并流于形式;在对通报的各类事故案例、法律法规等警示材料开展的学习、总结、反思活动中,没有达到举一反
三、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目的,甚至有个别还存在着教育传达、学习、讨论、发言、记录专人承包的极度不负责任现象。
(三)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透彻
企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时,只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而缺少对员工价值观这一影响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在奖罚体制上做的不够好,存在猫腻。当得到奖励时,奖金很少能到达优秀员工手里,即使有,也很少;当受到处罚时,对当事人的处罚很严重,而上级领导不会受到牵连。这对员工造成不好的影响,缺少动力,工作不上进,这也是安全文化工作不能向前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领导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当发现问题时,员工不会立即告知领导,这就存在安全隐患,是安全管理的疏忽。
三、强化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途径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安全管理自身的内涵要求正在不断丰富和延伸,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在深刻变化。打造安全环境、实现安全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不仅是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在当前全国上下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安全工作如何顺应历史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企业安全管理者,结合工作实际,对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等方面有以下几点认识: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 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重于泰山的安全责任,就是千方百计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保障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制度,对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使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中青迈公司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追究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28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1)加大安全投入,保障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开通ERP网络安全(环保)管理模块程序,便于逐级时时刻刻的进行预警监控管理,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事故预防重点;事故隐患举报项能够有效揭发一些客观隐藏的安全隐患,一经现场调查核实后,将给与举报人一定的物质奖励,有效的激发了群众广泛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层次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同时对劳保品计划、供需、发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切实维护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权益。每年用于劳动防护用品投入2000余万元;高温季节,公司安排资金约100万元为一线员工发放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并为员工配发雪糕、西瓜、绿豆汤,预防中暑.(2)一般来说,公司员工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电解生产过程是否安全。虽然安全技术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必须精益求精。为此,公司分别对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类专业知识讲座,进行现场岗位练兵,技术大比武,现场反事故演习,事故预防、反违章等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了员工安全技术素质水平,不断增强了员工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努力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要及时进行现场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果的关键,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彻底治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隐患治理工作中,我们做到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一是落实隐患治理责任。我们对排查发现的每一条隐患都明确了整改责任人,不仅包括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还明确了隐患所在辖区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求他们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帮助各单位搞好隐患整改。二是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就是车间对排查出的每一条隐患都要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各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对整改难度较大、整改过程涉及多个单位的重大隐患,我们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专家进行集体“会诊”,研究治理和防范事故的措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三是落实隐患治理资金。公司根据隐患治理的需要,为
隐患治理设立专项资金。对整改难度大、资金要求高的隐患,上报公司安委会通过,保证治理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为隐患整改提供保障。四是落实隐患治理时间。对所有隐患,都要求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治理,并将隐患治理情况逐级上报公司安环部。安环部人员对上报情况进行检查验证,发现未按时治理的,予以严厉处罚。五是落实隐患治理预案。对治理周期较长或者一时难以完全治理的隐患,我们坚持以防为先,督促各部门制定严密的预案,落实各项人防、技防、物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有效地遏制“三违”和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预防生产操作、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3)强化工伤事故管理工作,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安全对人是件性命悠关的事,大的安全事故可能会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安全,对我们来说责无旁贷。虽然安全生产需要诸多工作的协调才能实现,但在诸多的工作因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人的意识、行为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随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人有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可以主动避险和自防,主动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就能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纵观安全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人为的,近年来公司严格工伤事故管理,严格执行“四不伤害”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和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例如:有的人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伤害事故、有的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或使用防护器具,久而久之,导致职业病或其它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是伤害自己的行为;有些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他人直接造成伤害。有的人因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不仅伤害了自己,而且还殃及他人,发生在辽宁阜新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一名工人的违章操作,不仅害了自己,还葬送了其他200多人的无辜生命。还有,在生产现场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时,没有及时汇报、处理或提醒、制止,致使他人受到伤害。这些都是伤害他人的行为;在多人作业的场所,由于协调不当或没有注意周围安全状况等原因,被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伤害。在许多生产安全事故中,不乏是因为发现别人在违章作业时,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及时制止,发生事故后,被殃及池鱼,这些都是被他人伤害和没有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表现。象这样的事故案例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这些血的教训进一步说明“四不伤害”是强调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法宝。安环部多次通过会议强调,发生工伤事故必须如实、及时地汇报,严禁瞒报、迟报、拖延不报,严格审核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坚决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重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公司对07年-09年的工伤事故进行归类总结,组织各单位进行学习,并制定防范措施,以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4)作好“三标一体”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1)在“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工作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对于安全生产上的核心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这与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基本一致的。
(2)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在开展危险点预控工作时,我们仅着重于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和控制,而贯标中,全公司8个直属工区和生产单位、17个职能部室全面开展,危险源的辨识不但覆盖面广,而且工作深入、细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建立大安全的安全观念。
(3)LEC法提高危险点预控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时,对危险点的分析一般采取现场踏勘法、归纳分析预测法、习惯性违章排摸法、事故致因分析法等,而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判定为不可容许风险,对其风险程度又把握不准的危险源,采用LEC法(LEC法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程度的一种方法,公式是D=LEC,其中D:危险性;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风险级别和控制的优先顺序,这对于危险点预控工作在科学性、规范性上应是很好的促进和完善。
(4)PDCA循环理论促整改
安全性评价的精髓是“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充分借鉴贯标工作中风险控制所通常采用的运行控制、目标控制、管理方案、应急预案、测量和监测以及人员培训等理念、方法和手段,将安全性评价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分门别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整改措施,严格按PDCA循环理论运作,能够提高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增强整改工作的力度,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
结合股份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全面推进中青迈公司“三标一体”的实施与贯标工作,共编写程序文件20个,引导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正确地辨识危险源,并实施有效控制,评价出危险源500个,重大风险7个。并制定了控制措施,对作业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辨识,共有6类。通过对危险源、职业危害的辨识,让每位员工从思想上提高防范能力,减少和杜绝对员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曲光武:《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安全》2006,第十期
2、李瑞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年
3、《青铝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4、《青铝之声》,总第584期。
第五篇:铝业总结
铝产品的生产流程共分为铝土矿的开采(中铝集团——上游企业)、氧化铝的生产(我国氧化铝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广西贵州等地)、电解铝的生产(需消耗氧化铝,生产成本主要是电力资源和氧化铝资源,主要产地在新疆山东河南等地,其中新疆近年发展速度极快,主要原因是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自建电厂电力资源成本低,2014年前三季度新疆电解铝生产量增加了79·9%)、铝制品的生产(下游加工企业,主要分为铝板铝带等12大类270多种产品)、再生铝的加工(使用铝制品废料进行重新轧制,铝制品可多次循环利用,损耗率不超过5%)。
我国铝土矿的开采全部归于中国铝业集团,中国铝业集团同时也是我国生产氧化铝和电解铝最大的企业,2013年全年氧化铝产量达到900万吨,电解铝产量300万吨,2014年有望达到氧化铝产量1300万吨,电解铝321万吨。
我国氧化铝的生产除去中国铝业集团外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广西,山西,贵州等省份地区,2013年全国氧化铝产量达到4450万吨,是世界第一氧化铝生产大国。
我国电解铝的生产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山东,贵州,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份,2014年新疆电解铝产业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增长率高达79·9%,而内地电解铝生产企业受电力资源费用的制约近年来已处于下降态势,我国电解铝生产的重心在逐渐向西部偏移,西部生产电解铝的优势为矿产煤炭资源丰富,自建电厂发电成本低廉,拥有更大的价格优势,目前西南部电解铝的产量已占我国电解铝总产量的65%。
铝制品的分类主要有铝板,铝带,铝箔,铝型材,铝管,铝棒,铝线,铝锭,铝铸锻件,铝粉,铝合金制品以及氧化铝等12大类,每个类别里又分为各种不同特性和应用范围的小类别,共270余种。铝制品加工企业一般称为铝产业的下游企业,国内铝制品加工企业众多,产品种类繁杂,质量参差不齐。
再生铝产业是铝回收再制造的重要支柱,铝制品的损耗率一般很低,不超过5%,所以废旧铝制品的回收再制造是铝制品生产企业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