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以四川北路一小《12个道德好习惯》为例
一、学科育德氛围的开发背景
形式:微讲座 时间:7分钟 主讲人:刘世漪校长
育德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指培养德性。《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中指出君子应该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育德在现代教育中是指教育工作者创造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通过一定教育内容,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方式,促进德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最终实现个体德行成长、生命完善、社会和谐的教育活动。
1、什么是育德氛围
育德氛围,亦即育德的“软环境”,它分为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包括与德育有关的整体道德价值取向、道德水平,整体的思想精神面貌,校风、校纪、学风、班风、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2、育德氛围构建的重要性
教育的灵魂是育德,所以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积极倡导“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让育德回归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接受正面的德育教育。1)树立“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育德工作的实施主体。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因此,学校不但要把育德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还要把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育德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2)确立“德育渗透,实践体验”的理念
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育德氛围的创设应该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增强实践性体验教学的比重,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之余有所反思,在情境中自主体验,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3)构建“德育网络,全员育人”的理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家庭、社会是学生校外不可或缺的学习空间,家长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德育的归属感,社会的舆论导向决定着学生对学校德育的认同感。因而,要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体化的育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育德氛围。
二、营造育德氛围,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形式:微采访 时间:10分钟 主持人:倪云、嘉宾:刘世漪校长、陆晓华老师
主持人:如何创设育德氛围,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性价值判断,而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问题,那么我想采访一下刘校长,你们学校是如何在育德氛围的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刘:我们通过学校的统领课题“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四个创设”全面营造学校育德氛围,有效开展了“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六个一’做法研究”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四个创设”的具体实施是:(PPT出示文字)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六个一”具体策略分别是:(PPT显示文字)给教师一次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挑战; 给教师一份关爱,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给教师一种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浸润; 给教师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 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 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
我们知道教师潜能的开发,需要有内生动力和外界助力的共同作用。正视并尊重教师能力发展的差异,实施“六个一”的做法,是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促进教师育德能力发展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案例:比如,我们让青年教师自主团队,通过“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的策略研究,让他们参与《12个道德好习惯》的德育校本课程的编撰以及课程建设。通过好习惯课程的编撰学习,他们逐步发现,这些需要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有些在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比如编写“珍惜粮食”这一课,有的老师惭愧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的地区粮食危机严重,可自己也没有做到珍惜粮食,吃饭光盘。有的老师的教导学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但是她们自己的办公桌也是乱七八糟,通过课程的编写,她们逐步也在修正自己的行为,她们督促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的同时自己不断以身作则,养成好习惯。这就是通过育德氛围的外力助推,让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由能力发展的消极被动者变为主动践行者,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使教师能力发展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校长的分享。陆老师,听说你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您能否为我们讲讲学校是如何实施育德氛围,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陆晓华:育德氛围的创设其实是个大命题,我重点讲讲如何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及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倡导校训、建立制度、环境建设、研发课程”。
倡导校训: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它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秉承 “忠、爱、勤、毅”的百年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海纳百川,知行合一”的融合办学理念。学校也会组织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要对学校的校风校训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从而通过自己的表率,更好的把校风校训传承给学生。
建立制度:学校需要建立制度,形成德育工作教育教学系统,即德育部门具体抓,组织落实德育渗透、主题教育、实践体验等项目推进;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经费保证,通过表彰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大环境,更要落实班级文化小环境,因为班级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的细化落实和补充发展。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环境建设来营造育德氛围,让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研发课程:我们学校提出“教师的发展有多远,学校的平台就为他搭多远”的教育管理理念。我们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让教师自主开发各类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提供机遇、给予关爱、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等途径,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教育自信,把教师打造成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和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促进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
下面,我们就有请我们学校青年教师课程研发团队的张琳琳老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开发实施来谈谈,她们是如何在课程开发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的。
三、重视课程开发,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报告:从《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感悟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数字故事)时间:10分钟 主讲人:张琳琳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使教师的能力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育德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升。
1、课程介绍:
我校《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是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方面教育要求,围绕“忠、爱、勤、毅”校训,将内容具体化、儿童化。
我们在学生道德好习惯培育中,分年级细化实施,将每个道德好习惯细化成学生可以实际践行的具体要求,在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形成梯度发展系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程浸润。搜集传统典籍、故事、诗歌、名言和榜样人物事迹作为道德教育的资源,编撰形成了校本教材——《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依托传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课程团队老师必须基于问卷调查,校情、学情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我校学生需养成的 “诚实友善、恭敬感恩、勤俭节约、知书达理” 四大品质,设计了与培养这四大品质相关的十二个道德好习惯。在工作中,她们不断把握总体谋划和分步实施的关系,把握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关系,把握以校为主和协调推进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2、特色创建:
学校研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编写团队的配置是专家引领,德育骨干教师领衔,青年教师为主为了让教材贴近孩子的生活,她们反复讨论,设计了孩子喜闻乐见的儿童形象,在教材编写中,总结了四个显著特色,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1)一是凸显榜样元素: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具体、最生动、最形象的人物,让学生感到可学、乐学; 1)二是凸显艺术元素:让学生能参加古诗童谣、故事表演、手工制作、小报设计等原创活动; 2)三是凸显实践元素:通过小采访、小观察、小调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道德好习惯。3)四是凸显体验元素: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知、情、意、行”的体验,获得正向评价。
3、实施方式:
学校依托《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开展日常化的教育教学活动,除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之外,还通过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和拓展德育资源,充分体现了“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的实施理念。
1)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以“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为契机,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了主题为“川一小学童,知乎又者也”诵读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利用课前两分钟诵读古诗名言,在诵读中积累知识,在吟唱中滋润心灵,在演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弘扬国之粹”殿堂,通过我校特色美育——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实践活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音乐老师则以“美妙的韵味”为主题,把古诗词编在舞蹈中,带着学生进行穿越,在舞蹈中呈现传统古诗词的意境;体育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生练习中华武术。学生们通过多学科传统文化的浸润,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涵养了道德好品德。(附:2017年六一节照片)2)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学校举行了“好少年学堂”活动,各班级参照《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中的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各年级教育教学的重点,开展了少先队“中华文化我传承,红领巾在行动”系列活动,让学生争做“川一好少年”,(1)传统文化进校园,知书达理我能行
案例一:蚂蚁中队的微行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体育课后,学生随手脱下的外套;教室办公桌,无人认领的橡皮铅笔;这些现象引起了班主任的重视,在好少年学堂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开展“微行动”,改正小缺点:第一小组设计了“我是小小管衣员”,第二小组设计了把“文具宝宝带回家”的微行动,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案例二:感恩教育《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三年级“成长的足迹”十岁生日会,每个学生都要精心制作感恩成长卡,唱《感恩的心》,夸奖好父母……很多父母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学校以十岁生日会为感恩教育契机,让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以感恩的心回报父母。
(2)传统文化进家庭,知理明行我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等途径,强调为人父母要以身示范。我们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共建温馨家庭”系列活动: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朗诵、亲子劳动、亲子旅行、亲子健身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锤炼良好品行
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所学的道德知识,实施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升自我价值。学校通过开展“红领巾启航中国梦”系列活动,如:讲述中国故事,争做热爱祖国、恭敬感恩的好少年;体验中国发展,争做开放包容、诚实友善的好少年;讨论中国现等等,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上海的历史风貌等。3)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
我们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培养学生道德好习惯的实施过程中,遵循激励性、多元性、童趣化的评价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评价分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可以是《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实施中的考核、也可以是各类实践活动中的好习惯积分卡及相互点评;动态的评价有家长对孩子的话、师生对话墙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努力的方向。(PPT出现学生好习惯评价表,简单说明就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来学习,如果通过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四、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视频:《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珍惜粮食》川一书友会活动 10分钟 微说课:张君 7分钟
张君: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发自内心的警醒,教师育德能力,主要体现在他的课程建设与活动设计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重构,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风范,是课程建设无形的资产。
主题系列活动设计是否切合实际、合乎时宜,是否具有教育性,关系到德育活动的实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找确定活动主题,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1、未来人才素质需要出发寻找教育主题。
2、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寻找教育主题。
3、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寻找教育主题。
4、从当代学生的不足中来寻找教育主题。本次活动主题:珍惜粮食,争当光盘小达人
活动源起:我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条件的优越和长辈的宠爱,导致部分孩子出现了懒惰、娇气、奢侈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教育,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高。因此,在“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中,我根据“珍惜粮食”这一课的内容,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克服弱点,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活动目标:
1、知: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2、情: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3、意: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4、行;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活动对象:1-5年级家庭组。
活动组织:本次活动,我们以川一小荷书友会的亲子活动方式,融行规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创造性地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珍惜粮食”的好习惯的教育。将道德好习惯的教育与时代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还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即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活动设计:
1、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午餐和晚餐的浪费情况: 小调查引出了“该不该根据自己的口味而浪费粮食”的话题。
2、故事介绍,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三个时代的“粮食危机”:
1、课文《尝百草》,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挖野菜、吃树皮的故事。
2、奶奶讲述 “粮票的故事”:通过新旧时代对比,感知现在的幸福生活,3、视频“粮食危机”: 让学生看到当今世界,还有很多孩子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逐步理解了“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的含义。
3、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了解中国“粮食危机”,介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丁曼琪家庭讲述 “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米” 的成长过程,同学们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学生交流珍惜粮食的古诗名言和小故事。通过德国前总统科尔和三4班宁甫诚同学不浪费粮食的案例,让孩子看到身边的好榜样。
4、好书推荐,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通过《水知道答案》的书籍介绍和诵读“饭前感恩词”,学生明白了对食物和他人的劳动报有感恩之心,不仅养身,还滋养自己的品德。王自遥家庭介绍了如何从餐桌礼仪中落实“尊老敬幼”好家风,启发更多家庭懂得 “珍惜粮食”,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5、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
学习《日本小学生的午餐教育》后,同学们对学校午餐教育提出各种好建议,各家庭也交流了“避免浪费”的小妙招。最后,书友会表彰了上一批坚持21天光盘行动,养成节粮好习惯的“小达人”。活动点评:
教师是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者和评价者;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同路人和支持者,社会是提供教育功能场所的观察者,评判者。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的道德教育。广大教师也就是在这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一个成功的活动设计,教师必须把握好教育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即捕捉教育时机,选准教育主题,设计活动系列,创设教育情境,落实活动措施,注重教育过程,延伸教育效果。
本次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和来自身边的真实案例,运用同伴教育,家庭互助教育,少先队争章教育等多种模式,让学生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家长,启发她们自我觉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节俭好习惯,解决孩子浪费粮食的问题,非常贴合家长关心的话题。内容充实,环环相扣,参加活动的同学和家长们都受益匪浅,当天晚上很多家长在书友会群里晒出照片,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了!
第二篇:在实施校本德育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在实施校本德育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 作者:上海市第十中学 苏浩泂
点击数:1529
更新时间:2007-1-29 ]
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一代公民,而思想道德素质的灵魂是民族精神,根据这一要求,市十中学从1991年开始就在不断地进行史情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构筑了以“七史七情七行”为基本内容的史情教育新课程,使“两史一情”教育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线,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稳定的主题。校本课程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施展才能搭建了舞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及其质量越来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育德能力和水平,正如课程专家钟启泉曰:“教师即课程”,我们的认识是:这不是课程概念的泛化,而是期望教师在实施史情教育整合性校本课程中,成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引领者,利用各种有益的教育资源,使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育德水平和人文素养都成为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因素和基础工程,在实践校本德育课程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一、实践史情教育课程,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
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史情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始终把文化认同作为史情教育的纽带和载体,因为文化认同是民族的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收”。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了解中国的现在,而且更要认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新时代的学生接受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加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为此,我们在构建以文化认同为主体的史情教育的校本课程中,以”七史”作为史情教育的基本构成,从预备年级的礼仪史一直到高三年级的中华民族奋斗史,始终把史情教育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整合,探索师生互动的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对开放式、多样化的各学科教学过程整合史情教育的研究,系统建设具有学校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应当是教师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不仅要从育人的视角重新审视校本教材提供的内容,有意识地挖掘史情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更要求教师关注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学年举行一次以史情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年会,研讨和交流学校开展史情教育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在市十中学连续两轮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均有与史情教育相关的德育的课题,全面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形成了校本德育课程的三个层面的实施网络,即第一层面学校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德育室、教研室和科研室主任共同组织实施的研究联合体。第二层面是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的校本课程年级研究小组。第三层面是从班主任扩展到全体任课教师的实施队伍。按照二期课改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重新修订教师实施校本德育课程的课堂评价细则。史情教育在学校的规划、制度、科研、评价等方面的落实与强化,使学校的校本课程成为实施史情教育的主要途径,时时、处处、人人都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拓展校本德育内涵,促进教师的育人水平
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师德建设、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应该把自己的育德水平和能力作为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教师专业化的平衡和谐的发展,而如何以“大课程”的概念来拓展学校的校本德育的内涵,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中的育德水平,使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成为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将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史情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地关键。为了提高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育德水平,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深入开展向优秀的校友学习的活动。我们邀请学校四十年代的老校友、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六十年代的校友、全国劳模教师周逢老师为中青年教师开设德育专题讲座,学习她们在育人过程中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永不满足的成功经验,学习她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向优秀的校友学习的活动大大增强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校构建了区级骨干教师带教初职期教师的“网络型的带教制”,以此作为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新老教师的史情教育工作研讨交流,开设不同年级的史情教育的观摩课和主题班会,大家共同讨论实施史情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教师在学习先进榜样中自觉开展德育科研,科研和实践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局面初步形成,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育德能力。
2、进行学科史情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课堂是学校实施史情教育校本课程的主渠道,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我们要求各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提升文化认同的渗透和培育,主要包括:构建教学内容--内容是思想教育最丰富生动的载体,教师要审视课本提供内容,有意识地挖掘思想教育的内涵,精心组织,重点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史情教育是需要情感体验的积累,需要氛围的烘托,情景的渲染,教师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激情投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等等,都有利于情景的创设。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课堂内的思想教育,很多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与赏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无不包涵德育的内涵。根据上述策略,我校以二期课改的语文和历史教材为主要载体,教研组积极探索在学科中挖掘史情教育的科学方法和表现的艺术性。例如我校语文教师吴海霞在教学《论积贮疏》一文为例,教师以书本为着眼点,融入史情教育,让学生走近文本,抓住文本去体味语言文字和魅力,去感悟作者的思想脉络,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享受到精神世界深刻领悟的愉悦。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写本文的年龄、背景以及建议被采纳后的效果,要求学生不单纯地查找资料,而是认真阅读,仔细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材料,这个过程,实际上延续深入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引以为傲的“大汉气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随后,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让大家查找这些资料?并把《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孔子“以天下为己任”、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的观点告诉学生,他们顿时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课堂讨论的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在课后,教师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周记中交流思想,有学生写道“贾谊在24岁,就洞悉天下之势,写出让文帝动容的文章,自己却沉迷在„哈韩‟、„哈日‟中觉得太幼稚了”;有的写“贾谊写本文时,正是汉武盛世的前期,年轻的贾谊能居安思危,独具慧眼,离不开他对国家的时刻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还有的写“原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崇高的品格也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整堂课教师没有刻意给出学生某种正确的答案,但就在学生们通过读作者、读作品、读文化、读精神的过程中,感悟着语文学科背后的人文精神。
3、开展主题教育。今年市十中学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沧桑和发展,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学校遵循“笃行勤学”的校训,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市十学子学有所成、人才辈出。学校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史情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教师们牢记自己学校的办学传统,身体力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就是老师的职责,学生的发展就是老师的责任”成为教师们的职业追求,把学校精神贯彻到聚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创新举措,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教师自主地引领学生开展的史情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采访知名校友市政建设专家王莲龄等,慰问市老干部中心志愿军、新四军,编写《红色之旅》刊物,进行师生革命歌曲大联唱,班级网络、文化建设都围绕学校百年校庆的主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双十佳”新事评选,在师生们自己评选的“市十之春”书画和摄影作品中中充分体现了市十人为自己学校的文化感到骄傲,为成为具有学校精神的市十师生感到自豪。校庆主题教育使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团结奋进的凝聚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要求进步的正气。
三、开展校本德育培训,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特别是自身的人文素养都直接影响到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乃至学生的思想素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收益终身的。
因此学校建立了“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的制度,保证教师把“两纲”的学习、先进教育文化思想的学习以及有关教育发展的信息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组成部分,为德育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提供帮助。其次,拓展知识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师适应德育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设立校本培训的项目,为教师学习职业礼仪、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等提供条件,使教师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中提高人文素质,赶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第三,学习带动研究,推进教育创新。在普遍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班主任沙龙,“阳光之行”社区服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研究小组等。这些小组在系统学习中注重探索史情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教学的新问题,激发教育创新。工会把建设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高一层次文明组室的目标,从而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学习型教研组,校行政推出“读书计划”,每学期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本好书,从物质上保证多读书;举办教师论坛,提供交流的舞台,鼓励学以致用,营造学习氛围。可以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随着教师群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必将整体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篇:立足校本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探索
《立足校本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探索》
开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新的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之一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它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市教育“人本”思想的体现,它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对于教师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即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它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我校提出打造以崇正课程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每一位中兴教师迫切面对的问题,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全程的主体,既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其应有的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对教师而言,无论是在职前教育中,还是在职后的培训中,我们的教师教育机构都很少给教师提供获取这种能力的机会。目前我们的师范教育只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其出发点只是为了怎样更好的执行大纲和课程,怎样上好课,而并未涉及到有关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素质将是每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学校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理论层面上,恩哥斯顿、马什等众多国外学者都一致肯定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核心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众多学者也在肯定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核心地位的基础上,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校本课程开发知识与能力、校内外力量的支持等几个方面对有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有学者从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对其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缺乏积极性,没有进行角色转换,从而导致其课程开发的实践缺乏,能力不高。有的研究从教师的课程素养角度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视野狭窄、思维定势、缺乏综合学科素养、与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理念冲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明显短缺,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能力欠缺。在实践层面,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早已推广校本课程,这些国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国内,上海大同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纵观这些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对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相关研究还只局限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对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还不时很多。
三、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具体来说,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课程的管理与评价能力。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与现状研究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本课题计划从教师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来研究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内在因素计划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技能两个放入手;外在因素计划从教师文化、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评价制度、专家指导等方面着手研究。
(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结构研究
人的能力总是与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的,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这是与教师的课程活动紧密相连的,由于教师的课程活动是在极为复杂的关系中进行的,因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整合性,而且呈现动态、发展的、可变的特点。本课题计划从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两个维度着手研究。课程设计能力计划从课程开发理论、学校资源分析能力、课程目标制定和表述能力、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课程纲要》的撰写能力和课程内容组织能力等。课程实施能力计划从课程选择能力、课程管理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等。
(三)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培养策略研究
1、通过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实践探索
2、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尝试
3、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尝试
4、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尝试
(四)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研究
1、打造教师合作团队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2、给予资源支持为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提供资源保障
3、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走捷径、求实效。
2、行动研究法。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多种形式的案例分析,在反思的过程中,转变反思方式、寻找有效反思策略,形成解决的对策。
3、个案分析法。针对优秀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发掘和提炼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阶段性的研讨进行交流、总结和推广,并形成优秀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同时结合对比法,关注教师在掌握有效反思策略后的专业成长情况。
4、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学反思中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3)
选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落实研究力量,初拟研究方案。
2、执行阶段(2016.3——2017.1)
①开展文献与理论研究,并通过专家引领,研究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相关理论,了解把握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实施情况。
②全面开展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现状调查,了解我校教师急需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③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教学反思等。④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⑤组织教师实施校本课程。
3、总结阶段(2017.2——2017.3)
全面分析研究执行阶段积累的各种资料,总结整理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撰写课题总结报告,整理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
2、相关校本教材及教案
3、相关论文
第四篇: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辐射科研成果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我校是所拥有二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在多年的办学工作中,树立了现代南小“敦品重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思想先行,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办学依托,实施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策略,在原有办学经验逐步科学化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近四年的学校各个层次实验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引导教育进入变革状态,做到在整合各方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本校的办学经验和新的生长点,推进了学校的新发展,并在实践上逐步形成一系列操作方法和运作机制。2005以来,学校在区级课题立项、科研成果申报、论文发表评奖,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青年科研骨干和教学能手,2004—2006共有20人在各学科论文评比及教学比武中获等第奖。有市、区级课题的共21人次,在2004~2006三年内,就有市、区级课题18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科研成果及各类奖共20项。2005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科研示范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7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科研示范校。学校也先后获得市素质教育实验校、新一轮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奉贤区A二级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EPD项目实验校、国家级规划课题、奉贤区科技特色校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做法是:
一、把教科研渗透于学校整体规划和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在学校的发展中,没有学校教育科研的引领,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科研和管理它们之间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为此,我们极其重视科学研究与人本管理的密切结合,进行学校管理方法的创新。在操作方法上,课题研究与学校整体改革结合在一起,整合各方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本校的办学经验和新的生长点,推进学校的新发展。
2001~2004年,我们以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为抓手,学校实验课题把重点落在研究解决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难点——如何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进行了区级重点课题《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分步实施三个目标为标志,经过了构建“和谐发展”的三个实施阶段:一是学校的和谐发展;二是教师的和谐发展;三是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经验在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的成果一书刊登,该研究获2005奉贤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2003~2005年,我校进行了市级课题《教师群体和谐协作中的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建立各学科中心研究组,通过专家讲座,校内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等方法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走向教育科研,我们的子课题有《和谐协作中的教研组建设》《和谐协作的校本培训项目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班集体自主管理的实践》,教师们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在积极的思考与实践中找到了新的发现,对于教育本质的领悟,来自于学生发展规律的人文思考,体现富有个
性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自主发展,就是在这种“主体间”的和谐协作之中实现的,它成为顺利推进学校发展的坚实后盾。三年的研究使我校的骨干群体队伍不断扩大,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骨干老师,1名特级校长,2名区名师、2名学科带头人,拥有各类骨干教师称号的老师达38名。仅2006年上半年,学校就有18名青年教师被评为语、数、外、体育、美术、音乐、思品等众多学科的奉贤区骨干教师,居全区同类学校之首。该研究获 2005奉贤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4~~2006年,我们充分认识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学校文化的积淀、凝炼和提升,就难实现学校在高层次办学轨道上的可持续发展。一所百年小学要成为真正的名校,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我校的当代文化,必须弘扬办学传统,珍视学校文化,在整合各方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学校新品牌,推进学校的新发展。所以,我们再一次进行了《继承“文游传统”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区级重点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让百年优秀的文化积淀在传承与发展中发扬光大,如何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中体现现代人文精神为主导,如何营造出既包涵时代精神,又独具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为我校实现完成新三年办学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又一次形成本校的办学经验和新的生长点。该研究获 2007奉贤区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6~~2007年,学校充分重视有效的课程实施,制定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提出了“树”课程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学校以“树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构建“整体把握,具体实施,分层递进”的课程操作策略。《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一棵树》的南桥小学课程方案在上海市首届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与评比中获一等奖。在这基础上,我校依据优秀的课程方案,积极申报了《学校文化传统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我们将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融入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赋予课程文化主体地位。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校化”地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使三级课程在立体多维、相得益彰中,适应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该课题被列为2007区级重点课题,上海市立项课题。
二、把教科研渗透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之中
一所好学校的教师群体都有共同理想、组织文化和行为规则,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条件,教师们的科研行为都是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这样才能推进学校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校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中校本培训的催化作用,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意强化教师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问题与成功经验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
1、加强科研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
养,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加速科研能力的提高。我校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校长亲自带头,以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组员,率先进行教育科研的学习和实践。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明显长进,论文发表、课题立项、案例获奖,每一项都走在了全校教师的前列。突出的科研能力,丰硕的科研成果带动了全校所有的中青年教师,以点延线,以线连面的科研培养思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性学习小组也从原先的十多名骨干吸引了全校所有的教师,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有了大幅提高。2005年启动了主题为“教师就是研究者” 教师个人研究行动方案,鼓励、引导每一个教师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最后提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2005年暑期提出EPD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问题;2006年提出学生差异性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提出两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机融和的一系列做法。这一系列科研主题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大大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的实践反思能力,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我校创建指导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校本培训内容被奉贤区列为校本培训示范项目,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培养一批青年课题主持人,建设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有较深研究能力水平的科研队伍。我们共有近20项区级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获区科研成果有一等一个,二等二个,三等二个,编辑专著一本,发表的论文获全国二三等,其中9篇入选《奉贤优秀论文集》。
2、组织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科研室协助教导处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先后请市科研专家(胡兴宏教授、杨四耕教授)为全校教师进行《聚焦课堂》、《学校课程文化》等教育科研讲座,开拓了广大教师们的科研视野。此外,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以校长、校科研室成员担任主讲进行全校性的科研指导,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的能力。三年中共开设专题讲座六次,并分批指派科研骨干教师赴上海听科研讲座。2005、2006、2007年分别围绕着如何进行“小博士”工程和“教师就是研究者”开展了六次科研指导讲座。我们通过专家讲座,校内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等方法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走向教育科研,目前,我校基本已经达到“门门学科有研究项目,人人参与科研活动”。
3、坚持教研与科研的双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2005年,我们以教师个人研究行动为要求,启动了主题为“教师就是研究者”的行动方案活动。让每一个教师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带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最后提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撰写论文总结,学期期末进行论文评比,至今也已经是第五期。2006年,我们对“教师就是研究者”进行了改革,以“两纲教育渗透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题,采用案例记载的形式,要求教师一学年内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公开课中有关学科教学渗透两纲教育的三篇案例的记录和评析。避免或减少教师网上抄袭论文的现象,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结合,达到真做、实做、有效做的目的。2007年,我们以“同课异构”为抓手,为每一个教师拍摄了一堂录像课,从中发现问题,提炼,要求问题“小、真、实”,并进行针对性的实践研究。通过一系列不间断、实在、丰富的科研活动,从而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列为区的前列水平。
三、完善科研管理机构规范教科研的常规建设。
1、统领教科室作用,推动科研有序进行。学校把搞好教科研常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科研室多次充实调整科研室成员,完善教科研组织。构建校长室——科研室(学校副教导主任担任科研室主任)——学校各学科带头人(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四品、拓展学科中区级青年骨干教师共五人)——各学科教研组的四级管理网络系统。校长负责统筹和监督,科研室全面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科研室成员进行了明确、合理的分工,每人负责一类学科,带头搞实验课题;成立学科指导小组,并在科研室下设评审小组(即课题论证组和鉴定组)、课题组(成员由各课题组长组成),实行分层指导、分类提高、步步推进,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加强课题研究指导,规范课题研究程序。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室的职能,积极聚调学校教科研骨干的力量,造就学校教科研氛围。一是重视科研导向,狠抓实践与研究,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努力实现“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挖掘身边问题,开展“智慧学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践活动。具体突出五个环节:一是征集问题,发动教师,提出小、真、实的问题;二是筛选问题,组织人员进行分类,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三是“认领”问题,以教研组、课题组等为单位,选择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四是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教育沙龙活动、网上研讨活动,并邀请专家进行点拨;五是提炼总结,评比优秀成果并汇编成册。2005年起,我们对区级以上课题(先后共10个)加强了课题的中期管理和监督,要求每个课题组组长对课题进行中期研究成果汇报,梳理研究取得的阶段成果,让每个组员清楚课题实施的现状,明确今后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积累的材料,课题中期管理力度的加强为我校区级课题结题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遴选课题申报,保证课题质量。历年的区级课题申报工作,学校科研室始终坚持宣传发动——个体完成初稿——科研室检查指导——个体进行修改——专家鉴定指导——个体再次修改——科研室遴选——申报区级课题的遴选程序。在区级课题申报前的一个多月,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宣传,以各教研组为单位鼓励发动教师进行校级课题申报。评审小组对上缴的课题进行初步检查和鉴定,力求课题撰写格式规范。在初次修改的基础上,我们又再请区科研专家对课题进行审阅,对课题负责人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和指导。经过两次修改,教师的课题质量明显提高。最后科研室评审小组对所有上缴的课题再次汇总讨论,从中挑选具有一定前瞻性、科学性、推广价值的课题申报区级课题立项,而将剩下的课题列为校级课题。自2005年以来,共收到教师申报的各类课题42项,其中申报区级课题39项,上送19项,中标17项,市级课题5个。由于层层把关和指导,我校区级课题申报中标率非常高。
4、做好开结题论证、鉴定,确保课题实施。学校科研室非常重视课题的开题工作。每年我们在九、十月份进行校级课题的开题论证,要求每个课题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再次研读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阶段成果,组长完成书面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对所有的校级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对于区级以上的课题,我们则按要求邀请区教育科研机构人员进行论证,并填写论证表。三年中共完成22项校级课题和10项区级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同时在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中专门成立课题鉴定组,对到达结题日期的校级课题提出必须按时完成结题工作,撰写结题报告或科研论文,誊写结题鉴定书的要求,鉴定组对课题进行规范鉴定。2005年以来,我们共完成9项校级课题的结题鉴定。对区级以上课题,我们按上级要求邀请市、区级教育科研专家进行鉴定。三年来,共完成2项市级课题结题鉴定,10项区级课题结题鉴定。
5、丰富科研活动,落实全员参与,完善奖评制度。我们把科研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区、校级骨干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科研,起到示范的作用。达不到科研要求的将停止享受骨干教师待遇。每学年末都进行科研成绩的统计,学校将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成果与学年考评挂钩,提倡多做多得。学校明确表明各类评奖、记功、提升优先考虑科研能力出众的教师。学校对于教师科研的奖励主要结合在“振兴杯”青年教师比武(校级论文评比),《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师个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小博士”工程(成果展示和总结),德育组(班主任德育论文),教导处(教育教学案例或反思)共五个板块中。单项评比,每学年年末进行统一奖励。2006科研室本着多做多得的奖励原则和全面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我校的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的目的重新制订了南桥小学教育科研奖励试行方案,采用分值量化教师的科研成绩,实行等级划分(分六等),进行分级奖励,拉大差距。这种科研与奖励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参与主动性,有力地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
6、积极搭建展示平台,有效推广科研成果。检验研究实效,推广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我们的研究,运用我们的成果是我校2005年开始科研上的一个新举措。2004年,我们以市级课题《教师在群体和谐协作中的自主发展》为主题,举办了市级层面的现场展示活动;2006年又举办了“落实两纲精神,渗透学科教学”区级现场研讨会。2004年和2007年学校两次出面出资邀请市科研专家做科研讲座,并同时邀请了结对的奉城二小、青村小学和洪庙小学的老师一起参加,实现科研信息资源共享。2005年,我们安排“小博士”工程获奖的四位教师进行了全校的成果展示。我们还要求以每个教研组为单位,每学年确定一个科研主题,围绕主题明确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每位教师上一堂展示课,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展开实践研究。2004年主题为EPD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2005年为学生差异性、主体性和活动性的课堂教学实践,2006年我们又提出两纲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2007年,我们把科研成果推广的重心放在基层的教师身上,要求每个完成区级课题结题的课题组根据研究成果推出
2-4节展示课来展示科研成果,全校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当场研讨。这一系列科研主题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邀请了结对学校的老师共同参加,大大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参与科研。我们从2003年开始启动“小博士”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每学期期末进行成果展示和评选,至今已是第四期。
2005
1、教师在群体和谐协作中自主发展张大维(2005奉贤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张大维(2005奉贤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3、Oxford English 3B M3 U3徐虹(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二等奖)2005年10月
4、我在群体协作中自主发展蔡建梅(2005年奉贤区“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评比三等奖)
5、在奉献中走上自主发展之路孙骊(2005年奉贤区“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评比三等奖)
2006
1、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一棵树——上海市奉贤区南桥小学课程方案张大维(上海市首届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与评比一等奖2007年1月
2、奉贤“土布的”小调查胡建群(2006“民族精神代代传”优秀小课题一等奖)
3、网络时代开展小学生民族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汪莲华(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三等奖)2006年12月
4、在少先队活动中宏扬民族精神徐惠华(奉贤区《辅导员工作纲要》创新案例评比二等奖)2006年9月
5、体育课堂文化与行为规范周军(区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三等奖)2006年1月
6、课队结合,构建少先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操作体系的研究褚红辉(上海少先队“十五”课题成果汇编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2月
2007。
1、
第五篇: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是每一个教师急需面对的问题,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全程的主体,既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其应有的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对教师而言,无论是在职前教育中,还是在职后的培训中,我们的教师教育机构都很少给教师提供获取这种能力的机会。目前我们的师范教育只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其出发点只是为了怎样更好的执行大纲和课程,怎样上好课,而并未涉及到有关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素质将是每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都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分析认为,通过个人研修、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电子导师制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1.个人研习和在职进修相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急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学习、研究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总结、反思,不断的将其迁移到类似的教学情景当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除此之 外人类的知识总量在不断的增长,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快就会被新的知识所替代,尤其是一些前沿学科。因此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更应如此。而长期脱离工作岗位参加进修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在职进修的方式不失为教师进行继续学习的一种好的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在短期内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全新的课程开发技术,以此作为新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研究能力可以得到很快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教学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使教学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向专业化方向迈进。
2.校本教研
个人研习是教师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学习研究活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语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也难免会有失偏迫。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学校的教师集体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和学校特色的研究,其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动机等问题,教学、课程、资源、学校的发展等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快速发展。而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是需要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解决的。
2.1校本教研可以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学生中心的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划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着课程及大纲转,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只能是一句空话。校本教研,可以让教师立足于本校的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因素,找出现有课程体系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找出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这样改进教学才有目标,开发新课程才有依据。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可以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学生中心的意识,促使教师去开发适合本校实际、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这是开发新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是开发校本课程所必不可少的。
2.2校本教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有别于其它任何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环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各不相同,形成了每个学生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因此每个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校本教研可以找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使教学 活动得以改进,减少学生学习中的不利因素。从教师方面来说,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从课程方面来说,通过校本教研,可以找出现有课程体系中不合理的因素以及学生真正的发展需要,作为开发新课程的依据,以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和适用性。
2.3校本教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特别是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之上、并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而且能有效的利用学校资源和周边环境[3]。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的发展潜力,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现有资源、优势资源等,以及现有课程体系中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因素以及改进的意见或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学生的初始能力和学生可发展的空间来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并有能力实现的校本课程。这样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3.校本培训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推行基础教育改革,为此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师资培训,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教育技术专家组在《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的报告中指出: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们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技术,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转引自:信息化教育概论P19页),由此可以看出,其对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度。但究竟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培训教师? 在 目前,各个国家使用比较普遍的方式大都是——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周建平.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由此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因此在培训目标的制定上、培训内容的选取上、培训方式的确定上都是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的,能够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性较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培训对象,培训的目标性较强,而且是长期的,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培训计划、随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地域广阔,教育资源短缺,人均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用于教师再教育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很难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师资短缺,运用校本培训既可以节省培训费用,还可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影响。
其次,校本培训是教师不脱离工作岗位的一种培训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培训的内容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学以致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随时列入培训计划,通过共同学习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再次,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受训场所,可以进行持续、长久的培训,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可以使教师的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可以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培训(以问题驱动为主要方式)让教师带着任务参加培训,既提高了改进了教学,又使教师得到了锻炼了提高,而且教师在通过完成任务有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参与的积极性。
校本培训尽管有上述诸多的优点,但是实际应用中也应注意相关的问题,比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多咨询校外相关方面的学科专家,或者说在外来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来制定,培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能盲目随行。如果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培训就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4.电子导师制(《电子导师制:师徒带教是新教师培养的一种有效策略》焦中明赖晓云《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前面已对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几种途径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是无论是教师的个人研修也好,校本教研也好,还是校本培训基本上都建立在对教师进行横向的支援和同事间的互助,而从纵向上的高层次引领还是比较欠缺,缺乏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这样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不利于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而电子导师制可以弥补前面这几种方式的不足。电子导师制是指导与电子交流相结 合的一种指导形式,主要借助电子交流的手段在有经验的导师与缺乏经验或经验不足的个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目的是形成和发展被指导者的技能、知识、信心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以促进其成功[](《电子导师制:师徒带教是新教师培养的一种有效策略》焦中明赖晓云《电化教育研究》2005。10))。教师在个人的研习活动或者是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这种方式还有其它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4.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导师制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在这种指导方式中所借助的电子交流手段主要有:电子邮件,QQ,BBS,电话等。借助这些电子交流的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指导者可以在不同于指导者的地方和时间接收指导,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边接受指导,指导者及时予以解决,这样的指导针对性较强可以使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得到提高。
4.2可以减少被指导者的心理压力
对普通教师而言,对专家学者都存在一种敬畏感,感到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会让人瞧不起,因此很难畅所欲言,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完全全的表达出来,不能将存在的问题完全真实的暴露出来,也就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更不 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而采用电子导师教师直接面对的是这些电子交流工具,而不是真正的专家、学者,没有在其当面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所以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全真实的展现出来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淡化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二者之间的角色,这样教师就更乐于参与到其中,有利于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4.3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指导
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经常以应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如果缺少高层次专家学者的指导可能会让教师陷入困境,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电子导师制是一种开放的指导方式,指导者是一个团体,对教师进行指导的可以是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社会上本学科领域的权威人士以及学生家长等。不仅在知识方面可以给予教师更高层次的指导,而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出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教师少走弯路,促使校本课程开发向正确的方向上发展。
4.4指导及时针对性较强
采用这种方式指导针对性较强,电子导师可以通过网络与新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指导新教师有效地教学,帮助新教师建构教学知识,以促进其成长。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BBS来交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相互取长补短、借鉴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导师制是个人研习、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一种延伸,教师在个人研习、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中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子导师这种方式让一些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社会上本学科领域的权威人士帮助解决,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也节省了各种费用。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通过个人研习、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可以让教师在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使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而通过电子导师制可以给教师从纵的方面予以指导,是教师少走弯路,让教师从知识、技能各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措施或方法,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重点都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设计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要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保障。
[3] 《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网络资源,无有作者)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
中国教育报 2002-10-09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研究就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专
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因素,找出现有课程体系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找出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这样改进教学才有目标,开发新课程才有依据,这就是开发新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是开发校本课程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