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料]街道政工作要点[模版]
[资料]街道政工作要点
篇一:街道民政工作要点
会议材料之八
街道民政工作要点
一、社会救助
什么是社会救助呢?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目标,最低纲领。社会救助是由政府对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给予救助雪中送炭,使人能活下去。社会救助的内容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救助,城乡特殊对象救助(临时救助)和灾情救助。
按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大纲的解释,社会救助是指当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的特点有:
(1)权利义务日非直接对应性,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对象的限制性。救助对象由法律规范,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
(3)保障低层次: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克服困难,向救助对象提供最低生活需求和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或物资,而非改善和提高福利,从而处于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 最低或最基本层次。
(4)手段多样性。既可以采用实物救助也可以利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政府救助,又有民间救助。
(5)救助程序法定性。社会救助对象必须履行一系列法定的程序方能获得社会救助的待遇。
(一)城市低保工作
根据(2003年5月23日)《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赣民字[2003]113号)、(2003年6月22日)《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实施细则》九府发(2003)6号文件精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实施救助的制度。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当地常住非农业户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3.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困难居民,不论其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单位性质,都应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同一家庭中既有非农又有农业户口的,其非农人员可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城市居民家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1)使用摩托车、空调器、计算机、手机(小灵通)等非基本物质生活必须消费品以及子女择校上学、家庭饲养宠物的;
(2)三年内购买商品房,自建房屋或高标准装修住房的;
(3)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4)家庭有高档收藏品和金银珠宝首饰等以及投资有价证券的;
(5)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者(在校大、中学生除外);
(6)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两次介绍就业,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7)无故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的;
(8)因有经济能力的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因不履行义务而造成生活困难的;
(9)吸毒、赌博、嫖娼及从事非法经营的;
(10)家庭因征用土地“农转非”并自愿一次性领取补偿金在三年之内的;
(11)连续两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的;
(12)家庭月用电超过50度的;
(13)家庭已装电话且月话费超过20元的;
(14)不配合家庭收入调查或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的;
(15)经当地人民政府认定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的。
城市低保申请、办理程序
(1)个人申请、申报、提供证明材料
(2)居(村)委会审查
(3)街道审核
(4)县(区)民政部门审批
(二)农村低保工作
根据《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细则》(九府厅[2006]51号)文件精神,凡属我区农业人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目前是840元/人/年均)可向所在地的村(局)委会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农村低保。
2.家庭收入核算
3.不能计算的家庭收入
4.申请、审核、审批
① 人申请、申报、提供材料
② 村委会审查 ③ 街道审核
④ 县(区)民政部门审批
(三)城市医疗救助工作
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
1.城市低保户
①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
②享受了职工医疗保险,但患大病影响基本生活的低
保户
2.农村低保户和五保供养户
3.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在治疗结束3个月内提出救助申请,过期原则不受理
4.救助对象因交通事故、公伤、打架斗殴、酗酒、自残、自杀、服用、吸食、注射国家严禁使用的精神类药品而导致疾病等原因就医,不在救助范围内。
城市医疗救助主要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主要包括:
1.恶性肿瘤;
2.尿毒症(肾衰竭);
3.重症肝炎(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
4.脑中风;
5.急性心肌梗塞;
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7.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大疾病; 篇二:2015年民政工作要点(初稿)2015年民政工作要点
2015年安州街道民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创新驱动,着力实现社会治理体制转型,全力激发机关和基层民政活力,形成组团推进重点任务目标的合力,切实打造高效民政、服务民政、转型民政、现代民政,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六合发展新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一、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城乡低保工作,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四个基本原则。规范申请、审核、评议、审批、公式、发放六个程序。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动态分类管理,加快健全完善低保审核审批工作责任制、绩效考核制、投诉举报核查制、责任追究制,并加快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经济推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不断拓宽救助范围,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坚持分层次、分类别施救。建立健全动态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救助水平和效果。
三、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要注重救助时效,突出救急、救难的特点,发挥拾遗补缺、托底保障的作用,合理确定救助标准,规范救助程序;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健全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的特殊救助。加强和改进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为重点的救助管理工作,杜绝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
四、完善孤儿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到位;加强对散居孤儿的监管,与散居孤儿监护人签订协议,落实监管责任,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孤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安装紧急呼叫终端,为538位老人办理
80-100岁高龄补贴,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掌握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大力培育敬老志愿者队伍,养老服务志愿者达500人以上。并在社区设置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六、不断完善以综合防御能力为支撑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要深入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积极完善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一要注重防灾。要全面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社区救灾防抢撤方案,按照“未灾先动、闻灾速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和救灾应急响应。同时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提升应急救助保障能力。二要强化减灾。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大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三要搞好救灾。灾害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加大灾后救助工作力度,加强灾害信息系统和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灾情核报、倒损房恢复重建和冬春救助等工作。
七、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加强优抚数据和资金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抚恤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继续做好涉军维稳工作,对重点对象实行严密监控,有效控制涉军人员赴省进京上访。全面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政策,扶持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保证有参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培训。
八、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一)要强化民政工作宗旨,在扎实为民服务上见成效。要大力加强民政干部思想建设,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民政干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责任和情感,真正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二)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在转变作风上见成效。一是要认真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把执行“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制定改进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行为规范,出台配套考核措施,把“八项规定”具体化,落实到行动。二是要善始善终地搞好“作风转变年”活动。精心组织实施好“作风转变深化年”活动,继续深化整改工作,切实解决存在问题,搞好群众评议,抓好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效。三是要树立精简高效之风。要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作风,力戒形式主义,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群众负担。四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要在民政窗口单位中组织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全面推进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三)要加强民政干部能力建设,在提升干部素质上见成效。要加大民政干部培训力度,重点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现代民政理论研究、民政项目规范化管理、民政政策创新和落实、民政干部如何应对媒体等方面开展系列培训活动,着力提升民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四)要加强民政资金监管,在落实惠民政策上见成效。一是要认真落实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有关规定,严格政策标准,严格申请审核审批和兑现发放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民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正确使用。二是要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落实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情况告制度,强化督导核查,每季度进行核查,半年集中检查,年度全面检查,查薄弱环节,切实纠正存在问题。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直接抓,对工作失职,资金出现挪用、截留、贪污、私分等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要加强民政宣传工作,在树立民政形象上见成效。要增强宣传意识,注重平时宣传和正面宣传,主动加强同宣传、新闻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良好协作关系,提高媒体应对能力,以形成有利于民政
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报导工作,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力争今年在民政系统上稿率有大的突破。
八、篇三:街道民政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来,民政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调压减震”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现将一年来的民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扬传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
一是营造双拥氛围。为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在“八一”期间,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xxx省拥军优属(第xx号)规定》。利用各种会议、节假日、征兵工作进行大力宣传,采取广播、标语、黑板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我党我军双拥传统,营造了浓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舆论氛围,通过认真细致的宣传,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爱国拥军意识和国防观念。二是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优待抚恤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社会保障。为了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国家的优抚政策,各项抚恤优待金按时足额兑现。xxxx年全街道有优抚对象xxx人,发放xxxxxxx元。其中:革命烈士及因公牺牲家属x人,发放抚恤金xxxxx元;革命伤残军人xx人,发放伤残抚恤金xxxxxx元;老复员军人xx人,发放补助xxxxxx.x元;带病退伍回乡军人xx人,发放补助xxxxx元;xx岁以上的老退伍军人xx人,发放补助xxxxx元;两参人员xxx人,发放补助xxxxxx元;xx岁以上农村老退伍军人xxx人,发放资金xxxxx元;义务兵优待xx人,全年发放优待金xxxxxx元;部分xx岁以上烈士子女x人,全年发放优待金xxxx元。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医疗费xxx人xxxxx元。开展爱心献工程活动,着力解决“三老”、“三难”问题,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临时价格补贴xxx人xxxxx元;对伤残军人x人补助伤残军人健康奖xxxxx元。春节期间对重点优抚对象及五保老人xxx人进行走访慰问,人均xxx元,支付慰问资金xxxxxx元。元旦春节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xxx人xxxxx元;x月xx日烈士纪念日慰问烈属x户,发放慰问金xxx元。
(二)保民生,确保灾民基本生产生活
救灾救济工作历来是民政工作的重点,为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公开、公正的原则,张榜公示,兑现到户到人,接受社会监督,积极配合上级对民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做到业务手续完备,表册及时上报各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管理,做好跟踪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最佳效益,真正把有限的救灾救济资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特困人群中。截止x月底全街道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各种社会困难户共救济支出资金xxxxxx元,救济xxx户xxxx人,其中支出口粮款xxxxxx元,购大米xxxxx公斤,救济xxx户xxxx人,发放救济款xxxxxx元,救济xxx户xxx人;火灾救济x户xx人,救济金额xxxx元,救济大米xxx公斤,被子x套,衣服x套;民房倒塌受灾x户xx人,救济xxxx元,救济大米xxx公斤;涌泉、墩子五保户死亡,解决善后救济xxxxx元。
(三)托底线,加强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xxxx年,我们遵行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有序开展。
x、农村社会保障人员情况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我街道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健康发展。xxxx年对农村社会保障人员,共发放生活补助xxxx户xxxx人次,发放资金xxxxxxx元。其中xx年代精减退职人员x户x人,发放社会救济金xxxxx元;原大队一级干部xx户xx人,发放社会救济金xxxxx元;行政村干部离职xx户xx人,发放社会救济金xxxxx元;老党员生活补贴x户x人,发放生活补贴xxx元;x-x月对农村低保户xxx户xxxx人,发放低保金xxxxxxx元;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低保户xxx户xxxx人垫付xxxxxx元,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全国劳模x户x人,发放生活补贴xxxx元;x-x季度临时救助困难户xx户xxx人,发放救助金xxxxx万元;x-x季度大病医疗救助特困群众xx户xx人,发放救助资金xxxxxx万元。
x、农村五保供养情况
五保供养有了新的改善,五保户的部分门诊医疗费得到解决,敬老院五保户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xxxx年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xx户xx人xxxxxx元,同时垫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xx户xx人xxxx元。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对敬老院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对主副食进行调节,提高了敬老院集中供养人员的伙食标准,对敬老院财务进行监督检查,坚持有院民参与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度,共同管好用好资金,坚持每周生活有食谱,每月开支项目公开上榜。在各级组织及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街道敬老院已逐步成为养老、娱乐、休闲、康复的优美场所。
x、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情况
根据“按标施保、按户施保、核定收入、民主评议、差额补助、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严格按规范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实施阳光低保。xxx街街道x-x月份有农村低保对象xxx户xxxx人,户均x.x人,低保对象占全街道农业人口比例的x.x%,月保障金额xxxxxx元,月人均保障补助xxx元,其中一类xxx户xxx人、占xx%、月人均保障xxx元;二类xxx户xxxx人、占xx%、月人均保障xxx元;三类xxx户xxx人、占xx%、月人均保障xx元。积极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通过村(社)全面自查、街道部分抽查的方式,没有发现“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xxxx农村低保调整后共新增xx户xxx人xxxxx元,退出xx户xxx人xxxxx元,补差调减xx户xx人xxxx元,现有农村低保对象xxx户xxxx人。按季度认真申报审核城市低保工作,全年共落实城市低保xxx户次xxx人次,发放低保金xxxxxx元。
(四)重基础,深化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完成区划调整后与周边街道管辖界线的勘定(认定)工作,顺利开展xxx街村委会村改居工作,现xxx街有x个社区居委会,x个村委会。根据xxx政办[xxxx] xx号《xxx市x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xxx年村(居)民小组办公用房建设的通知》文件要求,xxxx年xxx街街道村(居)民小组办公用房建设共有xx个,分别是堡子二组、中所六、七、八组、墩子二、六组、联合南头村、青龙上村、涌泉四组、庄家屯一组,村(居)民小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的申报、建设按照规定要求和步骤实施。截至目前,堡子二组、中所七组、墩子六组建设工程均已竣工,其余村(居)民小组办公用房建设推进顺利,预计年底能竣工投入使用。
(五)创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扎实落实国家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政策,认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实行精准扶贫的要求,为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按规范程序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现已完成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全街道共识别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xxx户xxxx人,贫困危房户xxx户xxxx人;配合街道完成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通过多方协调,xxxx年xxx区扶贫安居工程项目落户xxx街,现各项目村(社区)正组织实施,预计明年x月份完成建设任务,届时将有效改善xx户贫困危房户的居住环境;xxxx年区级重点村建设中所六组道路工程也正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将完成建设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一是xxx街街道贫困面广,贫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村低保覆盖面远远低于“应保尽保”的水平,社会救济的 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基层民政工作面对的群体众多、工作杂、任务重,工作人员少,又无相应的工作经费,办公条件和办公手段还相当滞后,民政工作较为被动。三是由于民政工作业务量大,人员较少,对民政对象入户走访不够,各种救济资金发放情况跟踪问效不够。四是少数村(社区)干部对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认识不足,存在怕麻烦的思想,资金发放不够规范。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大的责任心,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杜绝各种不规范使用现象,对资金使用进行跟踪问效,并在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继续严格把关各个环节,确保专款专用、公开公正、痕迹齐全,确保民政资金发挥出最佳的效益。
第二篇:2012医政工作要点
2012医政工作要点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二制定医疗工作计划,组织落实与实施检查,完成定期总结评价。
三、组织院医疗,护理、病案、院内感染、药事等管理委员会完成其质量控制的制度制定、技术指导、病例讨论、监控检查等医疗指导性工作。
四、协调院外、院内日常医疗工作的完成,主要包括:医疗政务一般性管理如重大抢救的实施,疑难病例讨论、各类会诊安排以及门诊、病房工作的日常检查等。
五、承担院内医疗纠纷事故的调查与协调、讨论与鉴定等工作。
六、每月召开全院医疗科室各层次管理人员会议,了解医疗动态,及时协调科室间工作关系,调整工作重点,保证日常医疗工作有序进行。要有每月的会议记录。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每医师,护
士资格考试和职称晋升考试。执业医师注册以及医疗机构执业注册等工作。做好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八、做好全院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学分培训管理及登记制度,保
证人人都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九、每月完成全院医疗质量分析、通报及实施奖惩。包括处方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等。
十、每月行政查房工作。
十一、每月认真组织并完成医疗统计信息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价格等与
医疗直接相关的工作。
十二、其他院部和卫生局布置的工作。
第三篇: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附件: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抓手,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医疗服务监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稳步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以探索取消县级医院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彻底革除以药补医的趋利机制,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建立补偿机制,理顺补偿渠道,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以银川市和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为重点,继续积极探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其他公立医院积极大胆探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国家和省级重点联系县医院工作,推动县级医院加快发展,今年力争有所突破。
(三)大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结合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实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和远程会诊医疗项目,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功能规范》,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年底全区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实现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四)推动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建立以二、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立专家定期坐诊、巡回指导、双向转诊等制度,对大型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形成各级医疗机构间功能互补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五)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继续推进以常见病种、重大疾病为主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分别不少于50个和30个,试点病种中符合入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六)丰富医院便民服务措施。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创新预约方式,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设立方便门诊,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探索推进住院流程再造,积极实施预约出院结算。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医院服务模式。
(七)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管理培训,促进社会资本办医规范健康发展。
(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出台《宁夏医师多地点执业管理办法》,引导医师到基层服务。
二、落实四项“工程”和四个“活动”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按照卫生部的安排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落实我区5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任务,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有效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自治区级优势专科建设工程。按照《自治区医疗机构省级优势专科发展规划(2009-2013年)》,启动第二批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工作。
(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科室护理服务要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探索开展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建立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三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
(四)“健康快车”复明手术工程。实施“健康快车”复明手术项目,为我区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五)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活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指导意见》,有效控制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医药费用相关监控指标,落实“三个挂钩”,充分调两个积极性,实现监控指标“六降六升一规范”,力争到2012年底,我区医疗费用增长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增 长水平。
(六)“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
(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
(八)“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在全区医疗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各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快建设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建立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区医疗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
(二)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按照《宁夏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审办法》和《宁夏县以上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预警机制。落实重大医疗事故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开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信息和临床用药安全信息报告、收集和分析工作,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四)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工作,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手术和麻醉技术管理制度。继续组织做好介入诊疗、人工关节植入、内镜诊疗等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诊疗行为。
(五)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引导医院和医师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投保率达到90%以上,完善调处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
(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组织做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
四、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管理。落实区域卫生规划,严格医疗机构的准入,加强医疗机构审批、校验管理;健全日常监管和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监管的有效手段。加强对民营医院执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执业行为信息公示制度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理科、急诊科、手术室和血液透析室等关键科室的建设。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三)加强医师队伍管理。组织做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推进专科医师准入管理,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管。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监测网络,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相关事件的处理力度。
(五)加强临床药事监管。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推行《国家处方集》,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开展合理用药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
(六)加强病案监管。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范,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甲级病历率达95%以上。
(七)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执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制度,促进医疗美容服务健康发展,保证医 疗安全。
(八)开展“优质医院”创建活动和三级医院巡查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创建优质医院活动。按照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要求,加强对全区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医院运行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五、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一)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执业管理。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落实护士配备标准,保障护士合法权利,规范护理执业行为。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手术室等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区域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区域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
(一)深入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优化无偿献血人员结构,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建立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二)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采血屋和采血点的设置,以血液供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完善储备点网络建设。完善采供血机构、用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血液采供监管。以质量为核心,加强采供血(浆)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行采供全过程监管,加强督导检查,保障采供血(浆)安全、规范。
(四)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开展合理用血培训及点评工作,加强病员自体输血,提高自体输血比例,最大限度节约血液资源。做好血友病诊疗工作。
七、统筹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一)积极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继续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落实,加强管理、考核,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展巡回医疗,发挥城市三级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
(二)配合做好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
(三)继续做好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好征兵体检、戒毒等其他工作。
(四)加强医政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全区医政干部学习新的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医政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四篇:2011年基政工作要点(本站推荐)
2011年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和区划地名工作要点
一、村民自治工作
1、完成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省市安排和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认真指导各地依照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2、开展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培训。积极指导镇(街道)对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进行法律、政策、业务等培训,提高居委会成员依法组织村民自治能力。
3、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以村民委员会换届为契机,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湖北省村务公开目录(试行)》,指导各地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载体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基层自治水平。
4、广泛开展新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好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培训、宣讲宣传工作,为推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践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5、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 1
“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掇刀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完善名泉、江山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全力推进“村改居”社区一元化管理,促进“村改居”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进一步推进双泉、响岭等“城中村”和迎春、蔡院等杨竹流域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农村新社区建设,搭建农村新社区服务平台,完善农村新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农村新社区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扩展圈”范围内“合村共建”新社区建设,将社区办公用房纳入新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并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设置相应服务平台和功能室,夯实农村新社区服务基础。
二、城市社区建设
1、认真做好“三基”达标验收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2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强社区基本工作队伍和基本工作规范建设,按照市验收标准,认真做好“三基”达标验收工作,确保验收合格。
2、完成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和省、市、区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指导各地进行第四届换届选举,通过选举,把政治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热心为居民服务、在居民中威信较高的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选入社区居委会班子,把社区居委会班子建设得更加有战斗力。
3、继续加强社区“三基”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基础社区建设。在巩固“三基”行动计划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区无办公用房或办公用房不达标社区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官堰、许家塝、关公社区服务站办公用房都得到落实,中心城区社区服务站办公用房全部达标。二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以新一届换届选举为契机,组织、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和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政策理论、专业知识、业务常识、社交礼仪等教育和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社区工作队伍职业化水平;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每个社区应有一支志愿者队伍,有花名册、有服务类别、有活动、有记录,规范志愿者登记注册,到2011年底,社区志愿者注册数不低于居民人口10%。三是规范社区管理。进一步加强社区基本规范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办事服务流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规范社区资产管理,规范社区财务管理,规范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4、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站功能,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文化体育城市管理、文明教育等公共服务服务工作;切实拓展社
区服务项目。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
5、大力推进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和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社区各自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做好做优自己的特色,有目的地打造自治型、服务型、学习型、文化型、数字型、生态型和安居型等特色社区,不断创建社区建设新的品牌、塑造新的亮点、创出新的特色。每个街道都要推出1-2个社区工作特色品牌。
6、深入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以建党60周年为契机,以中办发27号文件精神为重点,以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为对象,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建立社区宣传教育长廊。每个社区高标准、高规格、高要求地建立一个宣传教育长廊,以中办发27号文件精神为主要内容,向居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社区先进典型,宣讲健康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消防知识、卫生知识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广泛开展居民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印发宣传教育手册。将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和
防灾减灾知识、安全卫生知识、公民道德教育等内容印制成宣传手册,发放到居民手中,教育居民遵守国家法律,讲究社会公德,做文明市民。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典型,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7、着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完善社区基本信息录入,建立社区基本信息数据库,探索社区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社区建立社区网站,依托12343社区服务呼叫热线,为居民提供信息中介、政策咨询、困难求助等多方面的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8、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研究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根据省、市出台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政策性文件,推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科学发展。
三、行政区划和地名公共服务。
1、规范行政区划管理。根据我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村改居”、“合村建居”工作的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完成村(居)委会四至界限的核定工作,保证行政区域界线的完整和稳定,巩固勘界成果。
2、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按照省市平安边界建
设工作要求,开展平安边界建设联谊互访;遇到边界争议或界线管理有关的矛盾纠纷时,严格按照《荆门市边界纠纷调处应急预案》规定程序妥善处理;加强我区与相邻区的界线、界桩或界线标志物的管理和维护。
3、做好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市局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命名规划(初稿)编制工作。
4、做好日常地名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更名,清理整顿低级庸俗和不规范地名。在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设标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村牌制作安装工作。加强对地名标志的维护和管理。
5、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按照市局统一安排,积极完善和更新我区地名数据库,探索加快开展地名信息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形成地名信息管理应用的长效机制。
二○一一年一月
第五篇:医政工作要点总论
附件:
2011年全市医政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医改近期重点任务和目标的攻坚之年。今年我市的医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卫生部和省、市的有关部署,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大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力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全面落实惠民便民医疗服务举措,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边试边推、分阶段、有重点、依条件”的策略,以落实惠民便民措施为抓手,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力度,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按照《徐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采取新建、改扩建、迁建、整合、转型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重点加强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等薄弱区域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职责分工。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在联系、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政策措施。
3、深化运行机制改革。以人事用工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适岗评价制度,让合适的人流动到合适的岗位,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聘任和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及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人员工资总额和内部分配与其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维护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群众满意度等绩效挂钩制度,实现评聘分开、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已确定睢宁县人民医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要改革医院投入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从解决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起步,逐步落实国家财政投入政策。改革新农合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院主动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非
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的成果,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医院服务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在改善门诊服务方面,要落实窗口服务规范,改革服务流程。开设简易门诊,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推进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服务。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实行专家“全日制”门诊,让患者得到连续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在改善急救医疗服务方面,要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要强化院内急诊服务,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结算。今年,我市二、三级医院都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对住院危重患者和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及时实施救治。在改善住院服务方面,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住院保障条件,杜绝拒收病人问题,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化。全面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二、三级医院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要达到100%。在推进大医院延伸服务方面,要建立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和县级医院派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的制度,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
7、坚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单病种成本,降低患者费用负担。要建立并落实费用控制责任制,将医疗费用控制纳入对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考
比达到1:0.55,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5,二、三级医院病区平均护患比达到1:0.35。深化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分层级使用护士,实施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9、努力改善医患关系。以平安医院创建、医院投诉管理、医患沟通为三大重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努力形成部门协作合力。继续抓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健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各项制度,统一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扩大“医疗责任保险互助基金会”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县均可推行这一模式。下大力气整治医院周边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提高人防、技防、设施防水平。落实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相关规定,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的诊疗环境。严格规范医院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对待患者的各项关切。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等各项权益。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对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指导,确保公平公正和鉴定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种管理信息化为手段,加强对住院运行病历的质量监控,推进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和“三合理”规范的自动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院内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等制度的落实。将质量安全纳入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范围,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各岗位医疗质量安全责任。
12、严把关键科室质量。进一步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全面达到、县级综合医院大部分达到省厅制定的建设管理规范要求。要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提高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成功率。二级以上医院要重点加强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与功能任务和需求相适应,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加强手术病人管理和手术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完善手术室工作流程,完善重大手术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严格落实手术分级和手术类别、术式、部位核对制度和其他各项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江苏省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规范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减少和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医院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科室等其他关键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测为重点,规范医院目标性监测,逐步夯实目标性监测工作基础。继续加强血液净化机构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强化人员培训,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江苏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程序(试行)》的要求,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所有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都应将医疗废物交给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各环节管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16、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厅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及试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2011年,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都要规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将临床路径管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费用。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相关疾病诊疗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和省厅相关医政管理规范,抓好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以处方质量促进门诊单病种规范化诊疗。
17、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认真实施《献血法》、《江苏省献血条例》、《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范,0提高我市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今年将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进行重新评审,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按照“淮海经济区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要求,严格标准,从严把握,结合实际,高标准建设市级专科(病)诊疗中心。依托市医学会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平台,努力形成新技术、新项目共享机制。
19、大力促进县级医院建设发展。要按照省“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县医院发展打造新的平台,努力做到“大病不出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管理,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年内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分别在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10个以上新技术、新项目。
20、促进薄弱临床专科发展。进一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老龄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大力加强儿童、传染病、精神病、康复、老年护理、妇产等相关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市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各县(市)都要按规定要求建设好传染病分院或病区。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各县(市)可将有条件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建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按照规范
2和《江苏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日常监督、依法查处关,创造规范有序的医疗市场环境。依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无规划、不审批”的原则,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公示制。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医疗执业登记必须实行现场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准确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规范核定医疗机构类别,规范医疗机构命名。依法规范医疗机构执业变更、校验等工作。认真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医疗机构日常执业行为的监管。加强医疗机构档案和信息化管理,统一使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校验、变更工作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坚决查处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23、严格人员队伍监管。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执业管理。依法严格把好医师资格考试关、注册关。组织实施《江苏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实习、进修医师执业行为的管理。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医师会诊管理,规范医师会诊行为。加强医师多定点执业备案管理,依法依规查处无证执业、超范围执业等
4工作。将继续组织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和医疗服务情况的暗访以及医政管理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抽查活动,通过这些专项检查,促进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落实。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务必要按照我局部署,积极开展各专项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明确整改要求,促进医疗机构整改落实,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